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二)(A卷)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31768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二)(A卷)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二)(A卷)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二)(A卷)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二)(A卷)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二)(A卷)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二)( A卷)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A柯达有过这样自豪的口号: “你只要按下快门,其他的交给我们。 ”但对于今日的柯达而言,那些曾经的辉煌都已是 明日黄花 。 B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武松吃得 荡气回肠 ,只顾要吃;去身边取些碎银子,叫道: “主人家,你且来看我银子!还你酒肉钱够么? ” C全球经济 波谲云诡 ,资本市场动荡不安。在货币政策紧缩、国内资金紧张的大背景下,今年以来国内 A股不断下跌,很多普通投资者或深度套牢,或忍痛割肉出场,令人扼腕叹息。 D虽然美联储三位高层都表示

2、反对美联储未来两年维持利率不变的举动,但他们的言论也显示,美联储内部对此问题 莫衷一是 。 答案: B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当年国语课本定位极为明确: _, _, _, _,_。 吸收现代文明 从而博纳多种价值和宽容各种思想 继承传统价值 不以强横的标准答案:来桎梏学生 以母语教育为本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 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音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 91家大小银行,

3、只有 7家未能符合规定的 6%的一级资本比率。 C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有些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D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 “幻影成像 ”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出远古 “北京人 ”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联觉最常见的现象是通过温度、形状、气味、声音或味道感知色彩。比如,红、橙、黄,类似于太阳和烈火的颜色,往往引起温暖感,是一种暖色;蓝、青、紫,类似于碧空和寒水的颜色,常常引起寒冷感,是一种冷色

4、。前者是进色,给人向前方突出的感觉;后者是退色,给人向后方退让的感觉。色调的浓淡也使人产生远近之感:深色调使人感到近些,浅色调让人感到远些。 联觉是一种真实稳定的感受。最初,人们认为联觉不过是对儿时的认知记忆和联想。也有人认为,当一个人说数字 5是红色、数字 6是绿色的时候,这种联觉描述是一种比喻形式。但是,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拥有联觉能力。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提出也许这种现象可以从生物学上得到解释。有研究者认为,这种紊乱现象是由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或者说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这是一种所有人都会产生的现象,只不过一些人对此有意识。西班牙实验心理学研究员阿莉西亚 卡列哈斯说

5、: “建立在客观数据基础上的所有理论都认为,联觉现象是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的。 ” 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 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就会被激活。但如果是一位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上述区域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 V4 区域也同时被激活。科学家们认为,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可能存在更加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这种互相联系可能存在于所有人的大脑中,但只有联觉者的被激活。 对于这种能力,人们普遍存在一种疑问,即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会发生联觉现象。一些人用基因来解释这个问题。有研究者已经注意到,如果一个家族

6、中有一人具有联觉能力,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更多这样的人。研究结果显示, 42%的联觉者在 家谱的同一等级中有一位亲属具有同样能力。 科学研究指出,联觉现象大多出现在数学较差的人身上,此外,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的人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也有人认为,联觉能力与一个人的创造力有关,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具备联觉能力。 联觉现象对于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许多专家指出,联觉现象的研究为找到比喻和语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打开了大门。一些针对联觉现象的研究提出,使声音和物体形状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可以成为语言和抽象思维发展的一粒种子。 【小题 1】下列关于 “联觉 ”的表述,正确的

7、一项 是( 3分) ( ) A联觉是一种人人都会产生的紊乱现象,它是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和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 B联觉现象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存在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 C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会被激活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 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D联觉是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的能力,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者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 【小题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A联觉作为一种感官混合现象可

8、以表现为:声音能够 “看 ”到,色彩能够 “触摸 ”到,形状能够 “嗅 ”到,等等。 B颜色感觉极易产生联觉,色调的浓淡往往使人产生远近之感。 “近山浓抹,远树轻描 ”的画法,就是利用这种心理效应。 C联觉现象只在一部分人中出现。研究结果显示,联觉者的同辈亲属中,有42%的人具备同样能力。 D联觉现象的研究对于探索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找到比喻和语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具有积极意义。 【小题 3】根据文意,下列诗文中,不含联 觉现象的一项是( 3分) (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 B清香落在人的心灵上比秋雨还要阴冷。 (牛汉悼念一棵枫树 )

9、C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 D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吕本中采桑子 )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 A 项,答题区间主要在第二段和第四段,它的错误在于扩大了概念包含的范围,第二段 “但是,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拥有联觉能力 ”和第四段 “即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会发生联觉现象 ”,都说明联觉不是一种人人都会产生的紊乱现象。B项答题区间主要在第二、三段,它的错误在于变偶然为必然,请看原文: “科学家们认为,联觉者的大脑区域

10、间可能存在更加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 ”其中的 “可能 ”表明,这种结论还仅仅是一种推想,并未肯定。 C项答题区间主要在第三段,它的错误在于变未然为已然,原文是“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 究似乎可以证实 ”,它说的是 “似乎可以证实 ”,而不是 “已经 ”证实。 【小题 1】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理解文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C项,答题区间主要在第四段,它的错误在于偷换概念。原文: “研究结果显示,42%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中有一位亲属具有同样能力。 ”原文中说的是 42%的联觉者的亲属中有人具有同样能力,而不是联觉者的亲属中有 42%的人具备同样能力。此题

11、只要仔细分析原文的句子结构和 C项的句子结构,就能发现 C项的表述偷换了概念。 【小题 1】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D项 的 “月 ”只是作为一个意象来表达感情,并没有联觉现象的描述。而 A、 B、 C项的描述都有联觉现象的发生。其实本题只要能正确辨析上述的诗文中是否用了修辞手法中的通感,推断时,就能准确得多。通感的运用,就必须借助联觉,A项 的 “清香 ”是嗅觉,而 “歌声 ”是听觉; B项 “清香 ”是嗅觉,而 “阴冷 ”是触觉;C 项 “歌台暖响 ”, “舞殿冷袖 ”则分别将听觉和视觉转化为触觉,它们都是联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康奈尔的玉

12、米地里 文 /王波 密苏里大学决定把助理教授芭芭拉 麦克林托克扫地出门。在院长看来,这个38岁的未婚女人虽然在 玉米遗传研究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却是个 “制造麻烦的人 ”。 麦克林托克也明白,自己的行为举止有些疯狂:周末到办公室忘带钥匙,她爬上楼边的建筑物,从窗子里钻进去;学校明令禁止晚上 11 点后学生留在实验室,但她总鼓励学生继续干下去。 同事们也不大喜欢与她相处。这个女人思路敏捷得让人跟不上,而她又缺乏耐心,不愿跟同事解释和争辩。这让周围的人觉得麦克林托克 “自以为是 ”。 当然,更让校方难以接受的是,每当她认为学生到其他地方更有发展前途,就会鼓励他们离开密苏里大学。 这是 1940年

13、的夏天,院长希望麦克林托克离开。一年前 ,这位助理教授刚刚当选美国遗传学会副主席,在生物学界名声显赫。但作为一个女人,她只能在密苏里做一名助理教授,这还有赖于朋友的帮助。 院长一年后就对自己的决定追悔莫及。他听说麦克林托克已被提名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就劝说她回来并承诺为其升职。但为时已晚,麦克林托克去了冷泉港实验室。那里被视为生命科学的圣地,她已经在那里种了一块玉米地。 传言在不久就变成了现实。 1944年,麦克林托克不仅成为院士,还当选遗传学会的主席。而她那身打扮,几乎不曾改变 宽松的衬衫和裤子 这身男人一样的打扮只是为了方便她在地里观察玉米。 “我从来不能理解人们为什么要结婚,我根本就感觉不

14、到自己有这种需求。 ”晚年,她曾回忆道。 这个短发女人的全部需求,就是从事遗传研究。 1927年, 25岁的麦克林托克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便留校进行玉米的遗传研究。 女儿 “奇怪的 ”选择和行为,一度令父母非常犯愁。几年后,忧愁的父母前往欧洲度假,在船上结识了英国遗传学家克鲁。他们这才知道小女儿从康奈尔的玉米地里,收获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此之后的 10多年里,她更是成为遗传学界的中坚人物。在女人被歧视的年代里,这可以给麦克林托克带来赞扬和尊敬,却不能带来一份稳 定的工作。只有在冷泉港的玉米地里,她还可以安静地做研究。 偶尔她会和实验室的人打网球。一次与她打球的人叫谈家桢。她当时发现了

15、玉米的 “跳跃基因 ”,这个中国年轻人则发现了瓢虫色斑镶嵌显性现象。据说麦克林托克对谈家桢的发现极感兴趣,还向他提出了可供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假说方案。 然而,在 1951 年冷泉港的夏季学术讨论会上,麦克林托克与人分享她的发现时,发现精心准备的演讲被台下听众漠视。很多人根本不懂她在说什么,有人窃窃私语,有人高声抱怨: “这个女人在忙些什么呢? ” 这些后来被人评价为 “表达准确而优雅 ”的论文,当时被一 些遗传学家视为 “发疯 ”之作。这个遗传学界最耀眼的女人,开始被学界主流所不解和抛弃。 只有她自己在坚持。 “我知道我是对的。 ”麦克林托克后来回忆说。也正因为如此,在 5年后的讨论会上,她又将

16、自己的发现作了一次介绍。 这一次,换来的是比 5年前更多的蔑视。委婉一点的同行称她 “走到时代的前头去了 ”,一位著名的遗传学家则直接称她为 “冷泉港闲置了多年的旧手提包 ”。 这也是麦克林托克一生中最孤立的时刻。有人甚至怀疑,她是否还具有对科学的洞察力。麦克林托克在此时保持了克制和沉默,不再谈论自己的发现,也很少发表文章。 而她对玉米 的研究,一刻也不曾停止。直到几年后,法国科学家在细菌中也发现 “跳跃基因 ”并获得 1965年诺贝尔奖。固执的麦克林托克才再次赢来人们的赞扬。 18年后,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决定将当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 81岁的麦克林托克。评委会评价她 “在不被同时代的人所理解

17、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完成了研究工作 ”。 一个人坚持战斗的老人,此时不再觉得孤立,而是感觉 “一下子被关注得太多了 ”。坐在一屋子记者面前,她感到 “非常不自在 ”,抱怨说, “我一点也不喜欢出名,只想躲进实验室的一个僻静角落里 ”。 (选自视野) 【小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 ) A麦克林托克作为一位遗传学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她的特立独行和自以为是让院长和同事难以接受,他的父母也不理解她。 B因为在玉米遗传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麦克林托克不仅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和遗传学会的主席,还得到了到冷泉港实验室工作的机会。 C麦克林托克选择获得博士学

18、位后留校进行玉米的遗传研究,主要是因为只有在这里她才可以安静地做研究,并能够得到赞扬和尊敬。 D本文通过对麦克林托克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热爱 科学、坚持真理、百折不挠、淡泊名利的崇高品格。 E在冷泉港学术讨论会上遗传学界的专家们虽然认为麦克林托克走到时代的前头去了,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接受她的研究成果。 【小题 2】麦克林托克虽然被朋友和同事疏远,长期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但在科学研究方面她却毫不自私自利,请结合文本举例说明。( 6分) 【小题 3】文章详细叙述了两次学术讨论会上遗传专家们的表现,这些事实对人物形象的凸显有什么作用?( 6分) 【小题 4】有人认为麦克林托克的行为是

19、疯狂而不可理喻的,也有人认为这正是她专注于事业的体现和她的不同寻常之处,你如 何看待这些评价?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答 D给 3分,答 B给 2分,答 A给 1分。 【小题 1】 每当她认为学生到其他地方更有发展前途,就会鼓励学生离开; 对谈家桢的发现提出可供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假说方案; 在学术研讨会上与同行分享她的发现。(每点 2分) 【小题 1】 从反面衬托麦克林托克的品格与成就; 突出表现了麦克林托克对科学研究坚定执著的信念和极强的自信心; 体现了麦克林托克研究内容的超前与伟大。(每点 2分) 【小题 1】麦克林托克的行为表面上看确实有些古怪,甚至疯狂,

20、但这些行为充分体 现了她对事业的专注和执著(敬业精神),( 2分)这正是她超出常人之处,也是她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 2分)她忘带钥匙,从窗子里钻进去;不顾学校禁令晚上 11点后留学生在实验室继续工作;不跟同事解释和争辩等行为都是怕耽误工作时间,这些行为体现了她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对科学研究的专注,心无旁骛)。她鼓励学生到其他地方发展,终生守在玉米地里从事遗传研究,不顾专家的蔑视,坚持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等也表现了她对科学的专一、执著和自信。( 4分) 【小题 1】 A项, “自以为是 ”评价失当。 C项,原因分析不准确,文末麦克林托克 说 “我一点也不喜欢出名 ”。 “这里 ”指代有误

21、,应是冷泉港实验室的玉米地。 E项, “走到时代的前头去了 ”是委婉的讽刺。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归纳整理的能力。本题要抓住有关麦克林托克的信息进行筛选,筛选出信息后要把信息分条概括出来。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试题的基本思路是: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得怎么样,运用后好在哪些方面。一定要回归原文,结合原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要结合文章主旨来考虑这种手法的作用。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某些问题探究、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 力。这种题型重在学生自身的个性见解,并不是简单地亮明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启发,或做出评价,而应有深度的阐述,有理有

22、据,让人折服。要求观点鲜明、准确,理由充分,从文本出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后的黄豆 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 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 “偷 ”来的。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看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粒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 ”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并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起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

23、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 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爷爷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地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于是,镇子里又有了大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 好一阵子。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

24、不知道。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背,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 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 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地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说,父亲是一个 “倒钱筒 ”。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讨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我十岁那年,三天 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

25、出黄豆,迟疑了一下, 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 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的声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没有动一下。他颤巍巍地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想嚼它。 不知是黄豆太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口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这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

26、吃。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扰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的影子。 父亲长号着,声音凄厉,如同塌了脊梁。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 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 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它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 我蓦然明白,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 有人曾问我,金子最终找到了吗? 当然没有

27、。爷爷的坟头早被我平了。当时还有人说,我跟我那疯了死掉的父亲一样,也是忤逆不孝。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 “著名企业家 ”。不久前,一次慈善大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我那个儿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说话了。 为什么这么做?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 (改自王琼华最后一碗黄豆 )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 )( ) A “我 ”平掉爷爷的坟头,是既不想让任何人打扰爷爷死后的安宁,又表明了不依赖祖辈财富、自己创业的决绝。 B文中说 “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一是形容他处于青少年时期,身体长得快;

28、二是形容他备受溺爱,放纵无拘。 C本文语言平实,情感饱满,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各具特点,叙事手法新颖,主题有教益。 D老板的儿子跟私 塾先生念书时,爷爷蹲在一旁看人染布,这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 E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细节和对比等艺术手法,生动凸显人物个性;人物行为也具有深厚寓意。 【小题 2】小说中 “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这一行为反映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6分 ) 【小题 3】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 (6分 ) 【小题 4】小说以 “最后的黄豆 ”为标题,寓意何在?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

29、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8分 ) 答案: 【小题 1】答 E给 3分,答 A给 2分,答 B给 1分,答 C、 D不给分。 【小题 1】心态:反映出 “爷爷 ”在产业被抵债之后内心的痛苦、失落和气愤。分析: “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 ”是因为内心痛苦,没兴趣嚼黄豆了; “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寓意其守成的失败,也表达了对儿子败家的气愤。 (答出心态给 2分,每点分析 2分。意思答对即可 ) 【小题 1】 生动揭示 “爷爷 ”心理,反映 “爷爷 ”专注、执著和顽强的性格特征;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 “爷爷 ”创业、守成过程中的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 为情节发展做铺垫,使故事情节更丰富、更合理。 (每答

30、出一点给 2分。意思答对即可 ) 【小 题 1】寓意:一是 “爷爷 ”通过一生奋斗留给 “我 ”的物质遗产,是现实世界中的财富;二是 “爷爷 ”留给 “我 ”的人生教训,启发 “我 ”对物质有清醒认识,是精神财富。 启示一:就人生追求而言,单纯的物质追求并不会让人幸福,相反可能带来生活中的不幸。 启示二:就亲缘情感而言,真正的爱不是溺爱,而要帮助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启示三:就传承而言,精神财富的传承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改变人生。 (答出寓意每点给 2分;意思答对即可。论述启示时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启示或其他启示进行论述,即可根据观 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

31、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 2分;论述合理,给 2分 ) 【小题 1】本题考查综合分析理解文学类文本的能力。 B项,那句话主要说明“父亲 ”的恶习肆意形成背离了 “爷爷 ”的愿望; C项, “情节跌宕起伏 ”错误,本文情节发展自然,水到渠成; D 项, “这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 ”错误,主要是 “爷爷 ”要偷学染布手艺。 【小题 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心理的能力。 “父亲 ”赌钱输掉染坊, “爷爷 ”搬家时的动作 没嚼黄豆,而是撒了一路,反映出 “爷爷 ”异常气愤和痛苦的心理,辛辛苦苦赚来的家业让儿子挥霍殆尽, “爷 爷 ”内心自然是不好受的;其行为也暗示了儿子的败业,对儿子的

32、行为感到生气。 【小题 1】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作用的能力。小说的题目是 “最后的黄豆 ”,“爷爷 ”在生活中总喜欢嚼黄豆,这是小说发展的行文线索,从开始创业到死去,都没有离开嚼黄豆;始终如一的动作也反映了 “爷爷 ”专注和执著的性格特征;这一连串的嚼黄豆动作,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小题 1】本题考查探究小说中题目内涵的能力。 “最后的黄豆 ”是一个隐喻性的标题, “爷爷 ”“最后的黄豆 ”就是一袋金豆子,是留给 “我 ”的,这是一种物质财富;那是 “爷爷 ”奋斗一生的财富, “爷爷 ”的执著精神是 “我 ”精神上的力量。这个主题给我们的人生启示颇多:人生要有追求创造财富的精神,正确看待财

33、富,精神财富远比物质财富重要,教育孩子问题等。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 “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 ”并言: “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 ”有旨诘问,且言 “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 寻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 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诸嬖幸皆怒。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 彬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赐铜瓜,不为慑。 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

34、直。瑶怀其妻簪珥、 服以进,曰: “库无钱,臣所有惟此。 ”帝笑而遣之。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帝曰: “苎白布,亦非扬产耶? ”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 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 驾旋,瑶扈至宝应。中官邱得用铁 系瑶,数日始释,竟扈至临清而返。扬人见瑶 ,无不感泣。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名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已,累迁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成,帝置宴。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

35、右以让瑶,曰: “亲亲不如尊贤。 ”其重瑶如此。 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瑶扈从。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匿军 毕出,募直大减。以老致仕去。 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选自明史有删改)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彬即畀瑶 责 其直责:询问 B驾旋,瑶 扈 至宝应扈:侍从 C帝命桂萼等 核 巡抚官去留核:考核 D瑶规画

36、咸称帝意,数有 赉 予赉:赏赐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蒋瑶 “端亮清介 ”的一组是( 3分)( ) 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 瑶怀其妻簪珥、 服以进,曰: “库无钱,臣所有惟此。 ” 扬人见瑶,无不感泣 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 “亲亲不如尊贤。 ” 彬即畀瑶责其直 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正德年间,蒋瑶力陈时政弊端,他认为在内府各局担任监督的宦官人数增加太多,这样会导致军队耗费太大,以致损耗国力。 B蒋瑶被外放为荆州知府,修筑了黄潭堤。武宗

37、南巡时,蒋瑶只是提供皇帝的用具而 已,没有赠送东西。 C嘉靖年间,朝廷工程繁多,耗费巨大,蒋瑶严格遵循皇帝的意图进行规划设计,对此皇帝非常高兴,并多次对他进行赏赐。 D蒋瑶退休后居住在陋巷之中,和尚书刘麟、顾应祥等人组成了一个文酒社,徜徉于岘山之间。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彬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赐铜瓜,不为慑。 (5分 ) ( 2)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 5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1)江彬把蒋瑶关在空屋里凌辱他,并用皇帝所赐的铜瓜威胁他,蒋瑶

38、不因他的威胁而屈服。 ( 2)那个时候,有权势而得到皇帝宠爱的奸佞之人认为扬州繁华,什么东西都要。如果没有蒋瑶,百姓将会更加困苦不堪。 【小题 1】责:索要。 【小题 1】 说的是蒋瑶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说的是皇帝对蒋瑶的重视, 说的不是蒋瑶。 【小题 1】 “蒋瑶严格遵循皇帝的意图进行规划设计 ”表述有误,原文 “瑶规划咸称帝意 ”句意为 “蒋瑶的规划都符合皇帝的心意 ”。 【小题 1】( 1) “闭 ”“挫辱 ”“胁 ”“慑 ”各一分,句意 1分 ( 2) “权幸 ”“以 ”“微 ”“重困 ”各一分,句意 1分 【参考译文】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被授予行人官职。正德年

39、间,历任两京御史。上奏时政弊端七件事,其中说: “内府的军器局有军匠六千人,宦官做监督的人有二人,现在增加到六十余人,每个人占军匠三十人的耗费。其他各局都这样做,军队怎么会不耗费。 ”还说: “侍奉官和滥收校尉勇士也最好一并革除。刘瑾虽然已经被杀,权力还是被宦官掌握。 ”皇帝下旨诘问,并且说“自今以后有像蒋瑶一样议论朝政的,不用再上奏 ”。 不久出京担任荆州知府。修筑了黄潭堤坝。调任到扬州。武宗南巡到扬州,蒋瑶只是给皇帝 提供随行的用具而已,没有赠送东西。受宠的近臣都很生气。江彬想抢夺富民的住房作为威武副将军府,蒋瑶执意不可。江彬把蒋瑶关在空屋里凌辱他,并且用皇帝所赐的铜瓜威胁他,蒋瑶不因他的

40、威胁而屈服。恰逢皇帝打鱼获得一条巨鱼, (皇帝 )开玩笑说价值五百金。江彬当即送给蒋瑶并且向他索要银两。蒋瑶怀揣他妻子的簪珥、 服进献,说: “金库没有钱,臣所有的只是这些。 ”皇帝笑了,然后把他打发走了。扬州府以前有琼花观,皇帝下诏索取琼花。蒋瑶说自宋徽宗、宋钦宗被掳北去之后,此花已经灭绝,现在没有可以用来进献的。又传旨征收异物,蒋瑶都说不是 扬州出产的。皇帝说: “苎白布,也不是扬州出产的吗 ”蒋瑶不得已,给皇帝进献了五百匹。那个时候,有权势而得到皇帝宠爱的奸佞之人认为扬州繁华,什么东西都要。如果没有蒋瑶,百姓将会更加困苦不堪。皇帝返回京城,瑶随驾送到了宝应。宦官邱得用以铁绳捆绑蒋瑶,数日

41、才释放,竟然随驾到临清才返回。扬州人看见蒋瑶,没有不感动哭泣的。等到升迁为陕西参政的时候, (百姓 )争相出资修建祠堂来祭祀他,名声自此大震。 嘉靖初年,历任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皇帝命令桂萼等审核巡抚官的去留,让蒋瑶回京等候调动。后来,屡次 升迁为工部尚书。四郊工程竣工,加太子少保。西苑宫大殿修成,皇帝设置宴会。看见蒋瑶和王时中的席位在外面,命令移至殿内,然后把皇亲移到殿右来为蒋瑶让位,说:“亲近亲人不如尊重贤才。 ”他重视蒋瑶如此。 当时土木繁兴,一年花费数百万钱。蒋瑶的规划都符合皇帝的心意,皇帝多次对他进行赏赐。因为丧事去官。很久之后,自南京工部尚书,被 (皇帝

42、)征召改任为北京工部尚书。皇帝临幸承天,蒋瑶随从。京城工程营建,大多役使京军,(京军 )多被豪家所藏匿。到那时大兴土木仍然很频繁,每年招募平民充当劳役,花费二百余万钱。蒋瑶为这个进言,因此请求停止不急需的工程。豪家所藏匿的军人都出来,招募花费大减。因为年老辞官离去。 蒋瑶正直坚贞,高洁清廉。退休之后,居住在陋巷之中。和尚书刘麟、顾应祥等人结了一个文酒社,徜徉于岘山之间。死时八十九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恭靖。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浪淘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

43、惜 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小题 1】这首词上片叙事,下片抒情。试问上片叙述了什么事?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5分) 【小题 2】有人认为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是篇中的绝妙之笔,试作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上片叙写与友人正在这大好春光中游览;下片抒发了与友人相逢却不能久聚的感伤、怅恨之情,也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小题 1】这三句话将别情融入赏花之中,将三年的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而别情之中,亦体现出友人的深情厚谊。 “今年花胜去年红 ”“明年花更好 ”写的是鲜艳繁盛 的景色,表现的却是感伤的心情,是以乐景写哀情。可见其构思新颖

44、,富有诗意,是篇中的绝妙之笔。 【小题 1】上片要抓住 “携手 ”“游遍 ”,下片要抓住 “恨无穷 ”“与谁同 ”进行分析。 【小题 1】以花好无人同赏,写出对朋友离去的伤感、怅恨,写作角度巧妙。答题时要写出这几句诗使用了什么手法,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语言表达 请根据下文提供的信息,对 “天然湖的特点 ”作简要的介绍。(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 32个字)( 5分) 在天山高处,可以看到一个面积很大的天然湖,湖面明净如镜,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把湖光 山色融为晶莹的一体。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人家说

45、山色多变,而我看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的。你站立高处 望湖面,眼前是一片赏心悦目的茫茫碧水,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视线的是那闪闪的粼光,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非常分明。 答案:天然湖在天山高处,面积很大,湖水明净,湖面幽静,湖色多变。(标准: “天然湖在天山高处 ”1 分, “面积很大 ”1 分, “湖水明净 ”1 分, “湖面幽静 ”1 分, “湖色多变 ”1 分,写出 5点就可得满分)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 )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

46、向的盲目穿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 答案:示例: (1)没有理想, 人生就如白纸,无论怎么描绘,都只是看不到色彩的肆意挥洒; (2)没有理想,人生就如枯藤,无论怎么伸展,都只是看不到绿意的无力求索; (3)没有理想,人生就如枯井,无论怎么汲取,都只是看不到清泉的胡乱探寻。 (比喻正确给 2分,构成排比给 2分,内容贴切给 2分 )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 1】重湖叠 t清嘉, _, _。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柳永望海潮 ) 【小题 2】莫听

47、穿林打叶声, _。 _,谁 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 【小题 3】 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 答案: 【小题 1】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小题 1】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小题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作文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自然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她可以启发人们去思索生活,去寻求生命的意义。高山教人以刚强,溪流教人以欢快;菊花教人以高洁,绿茵教人以质朴;大海教人以胸怀豁达,森林教人以庄重沉静。如此等等,不一 而足。 请你结合自己的思想经历,以 “大自然的启迪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48、,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字。 答案: 【佳作展示】 沙洲的芦苇 我爱芦苇,我爱沙洲之上初春的芦苇 苇芽尖尖,光泽莹莹,贮满了生命的淡泊和淳朴。春日伊始,乍暖还寒时候,沙洲的芦苇已悄悄地伸展开它的根须,汲取着泥土中些许的营养,生机萌动,破冰拔节,茁壮生长。虽然它清醒地知道,这里没有温室,没有肥料,没有农人勤恳的呵护,没有梨园歌手柔情万种的歌咏和赞叹,但它们只要有湛湛的蓝天,朵朵的白云,便觉知足,便觉愉悦而惬意。有了这些,它们就可以在第一缕阳光溜进眼眸的时候,开始平凡而诗意的生活,演绎朴素而淡泊的生命乐章。 我爱芦苇,我爱沙洲之上秋日的芦苇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披霜 的芦苇最可诠释不屈的坚韧和刚强。秋风瑟瑟,百花凋零,而芦花却开得圣洁而潇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