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河南省郑州四中高三第二次调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31775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河南省郑州四中高三第二次调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届河南省郑州四中高三第二次调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届河南省郑州四中高三第二次调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届河南省郑州四中高三第二次调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届河南省郑州四中高三第二次调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河南省郑州四中高三第二次调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开学已经很多天了,可是他仍然 久假不归 ,我想他家里一定出了什么事。 B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 危言危行 ,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也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C中国小说史上多续书,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相媲美,这是 毋庸置疑 的,红楼梦也不例外。 D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人心不古 ,人们冲破了条条框框的思想束缚,敢想敢干,求实创新,祖国面貌焕然一新。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久假不归:指长久借用而不归还。 “假 ”在这里并非指请假的意思,

2、不可望文生义。 B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真正的事。 “危 ”不是指危险,而是指正直,不可望文生义。 C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D人心不古:古,指古代的社会风尚,旧时认为古风淳朴。今人的心地不如古人那样淳朴。句中可改为 “人心思变 ”。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成语的使用。 点评:望文生义是考生经常犯的错误,如 “万人空巷 ”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指空巷没人,又如, “不刊之论 ”是指不可修改的正确的言论,不 是不能刊载的言论。因此考生在平时必须弄明白成语的本义适用对象等,否则易掉入陷阱。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3、分) 虽然不是每到一处人生驿站,都有丰硕的收获,不是每一个希冀都有理想的答案:,旅途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 , , , , 。 逆境中定会有峰回路转 心中就会有永远也欣赏不完的风景 但只要我们奋勇执着 幸福和快乐也会伴你度过每一个驿站 只要活得充实,哪怕清贫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根据这段文字的开头 “虽然 ”一词的提示,可以推知 跟在其后,放在最前面。而从语意的承接上,可知 是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故应放在最后。 是表条件的句子,应放在各自领起的复句前。 是表结果的句子,应该对应放在 或 后,根据语意可知 关系紧密, 关系紧密。 考点:此题考查语言知识运用中的连贯。

4、点评:连贯题相对较难,考生首先要把几句话完整的看一遍,了解大体的意思,然后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排列,在这之中要注意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代词(这或这些、它)、关联词(虽然 但是、如果 就等)等。 下列各 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明确地认识到,交通是否便利,通讯是否畅通,对招商引资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B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繁荣,超市和各类性质的消费场所越来越多,它们吸引消费者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的。 C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简单的事,小高对诗歌情有独钟,可见,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D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上,除了乒乓球、羽

5、毛球、跳水等传统优势项目表现优异外,以孙杨、叶诗文为领军人物的中国游泳队共获得金银铜共 10枚奖牌,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答案: A 试题分析: B“超市 ”与 “各类性质的消费场所 ”不能并列,应在 “各类 ”前加 “其他 ”;C代词 “这方面 ”指代不明,前面有 “欣赏 ”和 “创作 ”两个方面; D中途易辙,结构混乱,应改为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病句。 点评:指代不明是高考经常考查的一种病句类型,因此在做病句题的时候要注意代词(这、它)、数词等词语,往往会在这方面设置陷阱,如:校长和十几个学校的领导带头为汶川地震捐款。在这句话中 “十几

6、个 ”有歧义,指代不明,有可能校长和本 校的十几个领导,也有可能是校长和其他学校一共十几个捐款,所以考生要对这些词敏感。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中国应向世界贡献思想 中国如何在世界范围发挥自己的文化影响力? 我们的文化历来提倡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意思是指不同因素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 “和六律 ”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 “和五味 ”才有香甜可口的佳肴,如果都是同一个音符,便不成曲调。我们发展文化影响力,寻求的并非中国文化的单边统治,而是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在一个多元的交响乐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声部,参与其中,共同解决世界难题,开创一种新的精神世界

7、。 那么,中国要发展文化影响力,应该用什么来面对世界?如何面对世界? 我们可以在纽约时代广场放一部广告,也可以在海外搞一场很精彩的演出或展览,但这些 是否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最核心东西?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断言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没有独立的、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西方对于中国,也往往赞扬中国的古代文化,甚少尊重当代文化。到了 21 世纪,情况已有所改变,中国正在产生一些新的 “中国思想 ”,引起了世界性的震动,得到了世界性的认同。比如,一些中国的青年学者,提出 “冲突最小化是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引发热烈讨论。这些 “中国思想 ”并不是凭空诞生,它们从中国文化

8、的根底发芽,由中国和西方学者共同研究、共同提倡,继而让全世界受益。 可见,中国 文化要产生影响力,就要向世界贡献新的思想,能够同他人一起解决人类共同的难题。 林语堂在上世纪 30年代时,用英文写就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在国外非常畅销,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在阅读。为什么林语堂这么受欢迎?在我看来,这主要基于他对中国文化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把外国读者当朋友看待,以和平的心态、自由的精神和杰出的文字从容自若地娓娓道来。 但直到今天,为何还没出现一本能与以上两本书的影响力媲美的作品?我想主要还是态度不对:要么逢迎西方思想和外国读者,要么就是大国主义、与之 “不来往 ”。 不同文化的交流,本质上 是一种对

9、话关系。这种对话并非以思想统一为目的、以覆盖或同化对方思想为手段。多种文化的共处,更要强调不同、差异、尊重别人的意见,因为 “不同 ”更易摩擦出新火花。 中国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应是对自己的文化自觉而且热爱,对他人的文化同情而且了解,唯此,大家才能产生互动和共鸣。 (作者:乐黛云。选自 2012年 6月 26日人民日报) 【小题 1】下列关于 “中国如何在世界范围发挥自己的文化影响力 ”的说法,最恰当一项是( ) A我们发展文化影响力,寻求的并非中国文化的单边统治,而是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 B在纽约时 代广场放一部广告。 C在海外搞一场很精彩的演出或展览。 D向世界贡献新的思想,能够同他人

10、一起解决人类共同的难题。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文化历来提倡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意思是:在一个多元的交响乐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声部,参与其中,共同解决世界难题,开创一种新的精神世界。 B因为中国没有独立的、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所以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 C林语堂基于他对中国文化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把外国读者当朋友看待,以和平的心态、自由的精神 和杰出的文字从容自若地娓娓道来,所写的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深受国外读者欢迎。 D一些中国的青年学者提出 “冲突最小化是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等 “中国思想 ”,从中国文化的根底发芽,保有

11、中华民族特色,因而能让全世界受益。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逢迎外国读者,接受西方思想,毕竟外国文化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B以思想统一为目的、以覆盖或同化对方思想为手段,广建孔子学院,弘扬中华文化。 C强调不同与差异,尊重别人的意见,与多种文化和谐共处,对自己的文化自觉而且热爱,对他人的文化同情而且了解。 D各国文化都有自己的国情特色,很多是无法学习与沟通的,况且我泱泱中华,文明之邦,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深厚的国学传统,大可不必学习他国文化。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 A 答非所问,

12、说的是 “我们发展文化影响力 ”的目的,并不是做法。 B、C不是作者所说的最佳做法,原文中说 “我们可以在纽约时代广场放一部广告,也可以在海外搞一场很精彩的演出或展览,但这些是否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最核心东西? ”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分析重点语句的能力。 点评:分析重点语句,要审清题干,看看题干要求回答的方向是怎样的,回答“怎么做 ”就应该从题支中寻找是 “具体措施 ”的选项,不能选择表示 “目的 ”的选项,那样就答非所问了;然后再从措施的选项中一一排除,选出最佳答案:。 【小题 2】 试题分析: A牵强附会,解释与引文不对应,解释的范围变小; B这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断言,不是作者 的观点

13、; D添油加醋,原文说的是:这些 “中国思想 ”并不是凭空诞生,它们从中国文化的根底发芽,由中国和西方学者共同研究、共同提倡,继而让全世界受益。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理解分析文章的内容,不可扩大或缩小范围、不可张冠李戴,更不能强加限制性的词语。 【小题 3】 试题分析: A崇洋媚外; B夜郎自大; D孤芳自赏;只有 C项是中国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不卑不亢,尊重他国文化与坚守自己的文化并重,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的共生。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分析和概括文章内 容应该从原文中作者反应的态度来分析,不可盲目抬高也不可盲目贬低,那样会走极端

14、。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蒲公英情人 美 欧 亨利 和舒伦堡家庭餐馆达成的协议,是萨拉单枪匹马闯世界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这家餐馆紧挨着她租住的老式红砖房子。一天晚上,在餐馆用过晚饭以后,她顺手拿走了放在餐桌上的菜单。菜单上的字迹潦草的几乎无法辨认。第二天,萨拉给舒伦堡看了一张漂亮的打印菜单。菜名在右边排列得整整齐齐。老舒伦堡十分高兴。在萨拉离开之前,他欣然与她签订了协议:她负责餐馆里 21张餐桌的菜单打印。早餐、中餐、晚餐各一份, 菜单每日更新。作为回报,舒伦堡将把一日三餐送到萨拉的房间里。这个协议,双方都感到非常满意。现在在舒伦堡家庭餐馆用餐的人可以知道他们吃到嘴里的东西到底是何物了。而在

15、这个阴冷的冬日里萨拉也有了食物得以果腹,对她而言这是眼下最要紧的事了。 尽管春天的月份来到了,那还不是春天。春天总是在该来的时候才来。街上一月份的积雪还冻得硬梆梆的 。 一天下午,萨拉在房间里冻得直打哆嗦。除了打印餐馆的餐单之外,她无事可做。萨拉从摇椅里站起来,看窗外,已经是春天了。 事情还要从去年夏天说起,在萨拉到乡下去的时候,她坠入了爱河。在阳光 农场逗留的两个星期里,她爱上了老富兰克林的儿子沃尔特。他们相偎而坐,他为她编蒲公英花环,他赞美说金黄色的花朵和她深棕色的头发是多么的相称啊。她害羞的把花环留在地上,跑回屋里,一路上不停地摆弄着手里的草帽。他们打算在春天结婚 “ 就在嗅到春天的第一

16、丝气息时。 ”沃尔特是这样说的。然后萨拉回到城里,继续敲她的键盘。 一阵敲门声把萨拉从过去的幸福时光拉回到了现实里,一名侍者带来了第二天的菜单清单。萨拉在打字机前坐下。她是一个熟练的打字员,大概只要一个半小时, 21张卡片就能准备妥当。萨拉的手指在键盘上灵巧地弹跳着,就 像小虫在夏日的浅溪上翩翩起舞。她依次而下,细致地让不同长短的菜名在卡片上各就其位。就在她快要打到水果一栏的时候,萨拉突然冲着菜单哭了起来,眼泪从她充满绝望的心底深处涌了出来,盈满了眼眶。她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收到沃尔特的来信了。菜单上的下一道菜是蒲公英, 蒲公英和什么蛋?去它的什么蛋 蒲公英。沃尔特用金灿灿的蒲公英编织花冠,给他

17、钟爱的女王,他未来的妻。 过了一会儿,萨拉强忍住了眼泪。卡片必须得打完。恍恍惚惚中她朝键盘伸出手。她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她满脑子里想的全是她在乡下的爱人。点钟的时候,侍者送来了 晚饭,顺道取走了菜单。点半的时候,就到了萨拉读书的时间。她拿出书,把脚搁在箱子上,读了起来。门上响起了铃声,房东太太去开门。萨拉把书扔到一旁,竖起耳朵听着。楼下的大厅传来了一阵嘈杂声,萨拉跳了起来,夺门而出,书落在了地板上。 你一定猜着了吧!当她冲到楼梯口的时候,她爱的小伙子也一步三台阶的冲了上来,一把把她抱在了怀里。 “你为什么不给我写信?哦,为什么? ”萨拉哭喊了起来。 “纽约可是个大城市。 ”沃尔特回答说, “

18、一周前我一来纽约就去你的旧住址找你,发现你早在某个星期四就搬走了。我到处找你,还找了警察。 ” “我给你写了信的。 ”萨拉用力地说道。 “没收到! ” “那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 沃尔特笑了,笑得就像春天一样灿烂。 “今天晚上我到隔壁的舒伦堡餐馆吃饭, ”他说,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喜欢吃点时令蔬菜。我的眼睛在打印精美的菜单上找我要的东西,当我看到的时候,我跳了起来,弄翻了椅子,我大声的喊来了店主。他告诉我你住这里。 ” “为什么? ” “走到哪儿我都能一眼认出你打的首行大写字母 ,它总是比同行的其他字母稍微偏上一点。 ” 他从口袋里抽出一张菜单,指着那一行。她认出那正是今天下午她打的第一张菜

19、单,靠右手顶端拐角 处还留有她的一滴泪痕。但在本来应该是植物名称的地方,对金色花朵的回忆让她的手指敲了错误的键,两个菜名之间有一段注释:“最亲爱的沃尔特加煮鸡蛋。 ”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萨拉靠给一家餐厅提供菜单维持生计。她的恋人沃尔特远在乡下农场,两人约好春天结婚,却意外失去联系。萨拉每天忍受着相思之苦,还得坚持工作。 B本文用诙谐的语言,轻松的叙述,巧妙的情节,表现一对热恋情人的悲欢离合,作者寄寓他们深深的同情。 C本文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匠心独具的结尾 ,以及让人读后 产生 含泪的微笑 的艺术魅力。 D本文中两位主人公即使在最艰苦的求生

20、环境中 ,仍能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正是这种爱让沃尔特终于和他的蒲公英姑娘重逢。 E. 欧亨利小说轻松的文字背后是内心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本文主旨就在于揭示现实的不合理,表现主人公在残酷的社会中承受的心灵创伤。 【小题 2】小说中的萨拉具有美好品质,请找出两点并加以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文中划线部分关于早春环境的描写有哪些作用?( 6分) 【小题 4】这篇小说以 “蒲公英情人 ”为题,也有人以 “菜单上的春天 ”为题,两个标题各有所长,请选 其中一个标题,结合全文进行赏析。( 8分) 答案: 【小题 1】 ACD 【小题 2】 积极的生活态度。如追求美好恋情,积极谋求职业等。 顽强

21、坚韧。如她不因困苦而沮丧,恋人失去联系后仍然坚强的面对生活,认真工作。 聪明细心。如萨拉在吃饭时发现商机,并抓住机遇。(先答出萨拉具有美好品质,再 “加以简要分析 ”,答两点,言之成理即可。每个要点 3分,其中品质特点 1分,结合文章内容阐释 2分。) 【小题 3】 渲染早春时节春寒料峭,暗示出萨拉生活的处境艰难,进而烘托出女主人公坚强、勇敢的性格特点,表现文章的主旨。 预示情节发展。引出下文关于自己和沃尔特的美好回忆,并为故事的结局和爱人的重逢作了铺垫(伏笔),(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形象、与情节的作用,答两点,言之成理即可。每个要点 3分,共 6分。) 【小题 4】

22、( 4)示例 1:以 “蒲公英情人 ”为题好。 从情节结构上看, “蒲公英 ”串联主要情节(或线索)。 “蒲公英 ”见证了主人公的爱恋,他们又因蒲公英而重逢。 从人物塑造上看,能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 形象。 “蒲公英 ”,那金灿灿的花朵,能侧面衬托出女主人公的美丽。 从表现主题上看,能更好地展现小说的主题。 “蒲公英 ”,那金灿灿的花朵正是美好爱情的象征。(答两点,言之成理即可。每个要点 4分,共 8分。) 示例 2:以 “菜单上的春天 ” 为题好。 从情节结构上看,菜单作为线索串联情节。文章因打菜单而起,恋人又因菜单而重逢。 从人物塑造上看, “菜单上的春天 ”,能够展现女主人公在艰苦的环境下

23、顽强生存,追求幸福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从表现主题上看, “春天 ”暗示了主题,春天能给人以美好的憧憬,能给人以战胜困难的勇气。 【小题 1】 试题分析: B 项本文语言不诙谐,叙述不轻松,说主题是 “热恋情人的悲欢离合 ”也不太确切。 D 项说到两位主人公都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其实只写到萨拉,另外,沃尔特的生活环境是否艰苦文中未提到。 E项,本文主题是表现萨拉面对艰难生活的坚韧、勇敢,以及对爱情的珍视和执着,并非 “揭示现实的不合理,表现主人公在残酷的社会中承受的心灵创伤。 ”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点评:理解文章的内容,要根据原文来进行,不可拔高、无中生有、牵强附会,要在充

24、分理解的基础上,有根据的归纳概括。 【小题 2】 试题分析:第一段中 ,主人公为了生计,和餐馆达成了协议,是她单枪匹马闯荡的胜利,可以看出她对生活是积极的。第二段中,在主人公吃饭的时候,能从菜单上发现商机,并且和餐馆老板达成协议,可以看出她非常聪明心细。第四段中,主人公虽然和男朋友失去了联系,但是还是时时刻刻想着他,并且能够坚持着面对生活,可以看出她有坚贞顽强专一的性格。先概括品质,然后再结合原文分析。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性格的分析。 点评:对人物性格的分析,要依据原文来概括,从原文照依据,人物性格特点是多方面的,考生要多角度的考虑,相同点归纳在一起。 【小题 3】 试题 分析:划横线部

25、分描写的是春天,虽然是春天,但是还很寒冷,通过 “积雪冻得硬邦邦的 ”可以看出,这样的寒冷的环境描写,可以衬托当时的环境的恶劣,进而衬托出人物的顽强。下文提到主人公要和男朋友在春天结婚,所以引出下文主人公对男友的思念,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考点: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点评: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着手,第一内容上,第二形式(或结构)上,这样比较完整,内容要和人物主旨联系起来,形式要和运用了什么手法或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联系起来。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开放性的题,要是以 “蒲公英情人 ”为题,就要联系蒲公英本身的特点和在本文中起的作用 ,蒲公英本身美丽象征女主人公的美丽;同时

26、蒲公英有漂泊的特点,也暗示女主人公的漂泊,正是这种漂泊,显示出她的顽强;蒲公英还是情节的线索,菜单上有,和曾经的男友在一起的时候,蒲公英见证了她们的爱情,最后又通过蒲公英而重逢,所以有贯穿情节的作用。要是以 “菜单上的春天 ”为题目,也要从情节、人物性格和内容上分析,情节上来看,文章开始提到菜单,然后又通过打印菜单来和男友重逢,所以菜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同时 “菜单上的春天 ”还暗示女主人公有积极生活态度的意思; “春天 ”也有让人们战胜困难,憧憬美好生活的意思。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探究。 点评:探究文章的内容,需要考生从各方面来进行,觉得怎样说有理就根据原文来分析,可以自圆其说

27、,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 “我他日为将用兵,犹用鹰犬逐雉兔尔。 ”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 “无敌 ”。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

28、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 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 “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 ”监军王 暝唬骸熬 钏睾盼薜校 窦 卸耗硬徽剑 梅怯兴竞酰俊币翟唬骸耙捣潜芩溃 鞘庇形蠢 搅钌鄙耸孔涠 涣 窬 鹨狄圆凰溃 蔽 罟 取! br将行,泣谓美曰: “此行必不利。 ”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 ”美即与 炅祺庀卤 笥诠瓤凇砸 了龋 晔谷说峭新咛晕 醯茏撸

29、 涔 戳毂 牍瓤凇啦荒苤疲 嗽到缓游髂闲卸 铩砦乓蛋埽 戴獗 醋摺盗 剑 晕缰聊海 凉瓤凇 奕耍 崔遭叽筲俾收氏率苛 剑 肀皇 矗 孔浯 。 涤淌秩惺 偃恕碇厣瞬荒芙 煳 醯 埽 渥友佑褚嗝谎伞狄蛱 唬骸 u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 ”乃不食,三日死。 【小题 1】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诸君于此 张 步兵强弩张:埋伏 B弱冠 事 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事:拜见 C业幼倜傥 任侠 ,善骑射,好畋猎任侠:以侠义自任 D望见无人,即拊膺 大恸 大恸:极度悲伤 【小题 2】下列能表明杨业骁勇善战或老于边事善用兵法的一 项是(

30、)( 3 分) 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 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 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 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 乃不食,三日死。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杨业担心自己和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安危,所以劝汉主刘继元投降北宋。 B杨业年轻的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谙用兵法,用鹰犬逐雉兔,所以每次畋猎所获得的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 C杨业败至谷口却不见埋伏的援军,自知必死无疑,却仍不投降;力战至被俘,绝食而死。 D杨业不主张正面与辽军作战,但是王 昊骋伤 碛型寄保 钜滴 吮砻髯约旱那灏缀陀赂遥 龆紫

31、瘸稣健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 5分) ( 2)(课内)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 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4】( 1) “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来)指望 可以讨伐敌人、保卫边疆来报答皇恩,谁知却被奸臣逼迫出兵,致使军队遭惨败,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来呢! ” ( 2)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谨 ”“申 ”“负戴 ”各一

32、分,语句通顺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根据原上下文, “事 ”应为 “侍奉 ”之意,因为下文有为刘崇建功的述说。屈原列传中有 “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也是此意。 考点: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 点评:文言实词的解释,需要结合上下文来进行,要注意一词多义和词 类活用等现象。 【小题 2】 试题分析: 说明杨业爱护百姓; 说的是王 晏肮 虎匏笛钜涤薪诓佟 br考点: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人物性格的分析。 点评:分析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应在翻译正确的基础上理解,注意题干中问的是哪方面的性格,还有不可弄错了对象。 【小题 3】 试题分析: A杨业并没有担心自己的

33、安危; B中 “用鹰犬逐雉兔 ”只是杨业运用的比喻; D杨业出战并不是表明自己的勇敢。 考点: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应在翻译正确的基础上理解,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尤其是注意年号、在什么官职上干 了什么事、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小题 4】 试题分析:( 1)注意 “遇(对待) ”“厚(恩重) ”“期(指望) ”“为 所迫(表被动,被 所迫) ”的翻译。( 2)注意 “谨(认真) ”“申(反复讲) ”“颁白者(老人) ”“负戴(背着或顶着东西) ”的翻译。 考点:此题考查翻译重要的文言语句。 点评:文言句式的翻译是考查的综合方面,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都是要涉

34、及到的,省略的地方要补充上,做到通达。 宋太宗亲征北汉至太原,平日早就听说杨业的名声,曾经出重金想购求他。不久,太原城在宋军的包围下已成了一座孤城,形势危在旦夕 ,杨业劝北汉主刘继元主动投隆,以保全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刘继元投降后,宋太宗派遣宫中的使者召见杨业,十分高兴,让杨业担任右领军卫大将军。(出征北汉的)大军凯旋回朝后,又加授杨业郑州刺史之职。宋太宗认为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富有经验,又升任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正当契丹军队侵入雁门关,杨业率领部下数千骑兵从代州北面的西陉寨出发,从小路迁到雁门关的北口,由北向南从契丹军队的背后发动攻击契丹,将契丹军队打得一败涂地。因立有战功,杨业被升

35、为云州观察使,仍兼管郑州、代州之事。从此,契丹军队一看见杨业的军旗,就立即 退兵逃走。 雍熙三年( 986),宋朝军队开始了对契丹的大举征伐,任用忠武军节度使潘美担任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令杨业为潘美的副手。不久,宋太宗下诏书,要将云、应、寰、朔四州的居民迁往内地,命令潘美等人率领部下的军队护送这些居民。这时,契丹皇太后萧氏与她的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一起率领十几万军队重新攻陷寰州。杨业对潘美等人说: “现在辽国军队正处在士气最旺盛的时候,不能同他们交战。 ”然而,监军王 晁担骸澳 幌虮蝗顺莆 钗薜小 趺聪衷谟龅降腥巳炊毫襞腔膊挥虢徽侥兀磕 悄 褂衅渌 囊馔悸穑俊毖钜邓担骸 拔也 翘

36、吧 滤溃 灰蛭 衷谑被 晕曳讲焕 装孜 勘 荒芰 热唬 衷谀 貌辉肝 丛鸨肝遥 俏揖偷痹谀忝侵 跋瘸稣健! br临出兵前,杨业流着眼泪对潘美说: “这次出兵必定失败。 ”于是,杨业指着(代州西北的)陈家谷口说: “请各位将军在这里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分成左右两翼准备支援。等我战败退到这里时,你们就用伏兵从左右两边夹击敌军救援我。不然的话,只怕我会全军覆灭,不剩一人了! ”潘美就与王 甏 觳肯率勘 诔录夜瓤谂藕谜笫健右 币恢笔氐剿仁保 昱扇说巧贤新咛 送 懊嬲匠。 晕 醯 颖谎钜荡虬芴幼 撸 拖胗胙钜嫡 砩洗 炀 永肟 录夜瓤凇嗣啦荒茏璧玻 谑撬 炀 樱 刈沤缓酉蛭髂锨敖 硕 铩痪茫 搅搜钜当

37、艿南 嗣懒 粗富泳 油巳础钜捣芰 蕉罚 又形缫恢贝虻桨 恚凰 酱锪斯瓤凇 瓤谖蘧缺 痛沸乇 荒芙幼怕什肯卤 糠芰 髡剑 苌舜锛甘 勘 且布负跞 空剿溃 钜祷骨资终渡绷税偈 锤龅腥恕:罄匆蛭 铰硎芰酥厣耍 薹敖 谑潜黄醯 臃 病 亩 友钛佑褚苍谡獯握蕉分形 钜涤谑茄鎏斐镜溃骸疤 诨实鄞 叶髦兀 冶纠粗竿 梢蕴址腥恕 辣呓 幢 鸹识鳎 幢患槌急 破瘸霰 率咕 釉獠野埽 一褂惺裁戳趁婊钕吕茨兀 庇谑蔷 橙 於 馈 /p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题。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韩 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

38、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 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 【小题 1】试分析 “倦 ”“堕 ”两字的炼字效果。( 4分) 答: 【小题 2】分析本诗所使用的两种突出的艺术手法并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4分) 答: 答案: 【小题 1】 “倦 ”字不但描绘出觅枝的乌鹊困惫的情态,而且表现出其长时间求栖息却无枝可依,翻飞绕枝的孤凄处境。( 2分) “堕 ”从听觉角度着力刻画,不但描绘出声音自高而下,而且传出听者心惊情凄的感受。( 2分) 【小题 2】 象征:颔联中的倦鹊、飞鸿是贬谪中的诗人孤孑无依的身世的象征。( 1分) 拟人:颈联写诗人主观上想排遣愁绪,但 “愁

39、”却像是故意来寻找自己,硬是摆脱不掉。自己跟 “老 ”并没有订立期约,而 “老 ”却渐渐地来临了。颈联将 “愁 ”与 “老 ”拟人化,使直接抒情带有生动的形象性。( 2分) 这首诗抒写了一个在阴冷凄寒的冬日愁病 交加的困顿失意的被贬官员的形象。(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倦 ”是疲倦的意思,这里写的是乌鹊疲倦的情态,意为长时间找地方栖息而没能找的,所以疲倦了,可以看出处境的凄凉。 “堕 ”是掉落的意思,这里是声音的掉落,从听觉的角度来写的,这种掉落声能给作者以心理落差大之感,使作者心惊。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诗歌鉴赏中的炼字。 点评: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型,首先要解释炼的字是什么意思,

40、然后放到诗中去理解,表达出怎样的效果。 【小题 2】 试题分析:作者用乌鹊、飞鸿的疲倦与孤独的鸣叫来象征自己的仕途凄凉。 “推愁不去如相觅 ”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表明愁苦派遣不掉; “与老无期稍见侵 ”,把 “老 ”写的具有人物的特点,来与自己相伴,也是运用的拟人的手法。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结合正文和注释来进行,注释中说作者被贬,可见应该是一个失意困顿的形象,再结合具体的诗句加以描述即可。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分析诗词的艺术手法和艺术形象。 点评:首先要明白艺术手法有哪些,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常见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表现手法分渲染、对比、象征、用典、

41、衬托、移情等;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 设问、反问等。知道有哪些了然后结合诗词对照,选出最符合的一种即可。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正文注释题目作者年代等因素综合分析。 语言表达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有的句子内部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3分)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答: 答案: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 试题分析:注意对联的特点是对仗,如: “小 苑西回 ”对 “大

42、江东去 ”等,还要根据上下联字数的多少来排列。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语言知识运用中连贯修辞。 点评:连贯修辞题可以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尤其注意对仗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围绕 “雨 ”这个话题,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句话。 (5分 ) 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感情的门环。 垂老的将帅有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的回味 ; ; 。 答案:迟暮的美人有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的幽怨,多情的诗人有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的遐想。 (5分 ) 试题分析:例句是 “人物 +有 +诗句及其意境 ”的形式,那么仿写的时候也要遵循这一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 “仿用句

43、式 ”。 点评: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从内容和形式上仿写,做到相似而不同。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2分) 【小题 1】,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小题 2】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小题 3】,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小题 4】,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 5】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小题 6】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小题 7】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小题 8】,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 9】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

44、壁赋) 【小题 10】三岁为妇, 。 ,靡有朝矣。(氓) 答案: 【小题 1】扪参历井仰胁息 【小题 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小题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小题 4】别有幽愁暗恨生 【小题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小题 6】亦余心之 所善兮 【小题 7】万里悲秋常作客 【小题 8】取之尽锱铢 【小题 9】渺沧海之一粟 【小题 10】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试题分析:注意 “扪 ”“参 ”“蟮 ”“授 ”“幽 ”“抟 ”“作 ”“锱铢 ”“渺 ”“粟 ”“靡 ”“寐 ”等难写字和易错字的写法。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名言名句默写。 点评:名言名句一般考查的是名篇中的名句,考生平时要多写多练,尤其

45、注意难写的和易写错的字。 点评: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60分) 5月 14日上午 10时 30分左右,沈阳市铁西区沈辽路附近永善小区发生一起惨剧:一名年仅 23岁的吊装工人被沙袋带到楼下,当场身亡。 令人更加感到心痛的是,有人在事故发生时听到这个小伙子高喊着: “都躲开! “明知道自己活不成了,还提醒楼下的人别被沙子砸到,这孩子真仁义! ”目击者的话,引来附近围观者赞扬跟感叹。 对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不得写成诗歌。 ( 2)不少于 800字。 (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 4)不得抄袭,

46、不得套作。 答案:略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的指向性很强,即对那个死前大喊 “都躲开 ”的小伙子的良心与仁义持赞叹态 度。由此联想开去,倡导关爱之风,弘扬人性之美,构建和谐社会,谱写时代新篇。理念感动中国人物是写作的素材,可以确定一个明确的立意,运用典型的事例论证。阐述一个雄辩的观点。 如果说人心中都有向善的因子,那么,这些普通人正是我们社会的真之始、善之端、美之源。他们给社会注入向上的力量,为转型时代的 “心灵成长 ”,拓展出一片更广阔的天空。即便在物质潮流的裹挟之下,崇高的价值也从未沉沦。即便要面对日复一日的庸常,精神的能力也从未衰减。他们绝不是社会的 “异类 ”,而是永恒存

47、在于人性中的向善、向上的力量。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刷,最 普通的人们也同样保持着纯真的良知、践行着最质朴的信仰,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道德底色。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的道德困境远比想象中更复杂,正因如此,我们能理解一些人在衡量种种语境、预设种种想象之后的 “现实选择 ”;也正因如此,我们更欣喜于金钱在道德面前的溃败、物质在精神面前的隐匿。当怀疑、焦虑成为习惯性选择,当 “负 ”的力量驱动社会前行,我们同样需要 “正 ”的力量,同样需要对真与善、对精神与心灵的毫无保留的赞美和颂扬。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材料作文的写作。 点评:材料作文的写作关键是要审好材料,把握准写作方向,然后从一个最 好写的方面入手,题材体裁可以选取最擅长的来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