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福建省漳州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31784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福建省漳州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届福建省漳州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届福建省漳州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届福建省漳州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届福建省漳州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福建省漳州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对话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 ( 2分) A喇叭里传出了电工收电费的通知:各位村民注意了,明天交电费,晚六点以前要是交不清,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B “这算得了什么,以后要是再有困难,可以继续到府上来找我。 ”孙大款慷慨地说。 C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 “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马医生脸上堆满了笑容。 D小赵指着菜农钱大爷的蔬菜摊问: “大爷,您那黄瓜多少人民币 1千克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晚六点以前要是交不清,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2、 ”用语不礼貌; B“府上 ”称对方的家或老家; D“多少人民币 1千克 ”用语不看对象。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觉新是觉民和觉慧两兄弟的大哥,他清秀聪慧,但性格懦弱。父亲亡故后,觉新作为高家的长房长孙挑起了管理大家庭的重担。他深爱着表妹梅,却接受了父亲以拈阄的方式为他选定的李家小姐 瑞珏,像一个傀儡似地订婚、结婚。(家) B爱斯梅拉达和小羊 “佳丽 ”来到圣母院前的广场上表演,小山羊模仿了手铳队队长和宗教法庭检察官的可笑模样,观众对此给予了热烈的掌声,而副主教克洛德则报以 “亵渎神明!邪魔

3、外道! ”的怒骂。 (巴黎圣母院 ) C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薛蟠向柳湘莲调情遭柳一顿暴打,只被打得 “好兄弟 ”“好哥哥 ”“好老爷 ”的乱叫,喝了泥水才给放过。原来这柳湘莲最痛恨这个不堪的薛蟠,只和宝玉交好。前文宝玉挨打,忠肃王爷要找的戏子琪官就是他。尤三姐耻情拔剑自刎,他后悔莫及,也拔剑自刎。(红楼梦 ) D葛朗台原来是一个箍桶匠,囤积居奇,大发横财,成了暴发户。他专横冷酷,吝啬贪婪,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折磨死了妻子,骗取了女儿的遗产继承权,逼走了侄儿。(欧也妮 葛朗台) E、吴府大办丧事,客人纷至沓来。他们名为吊丧,实则各怀鬼胎,或寻欢作乐,或暗做交易。吴荪甫沉浸在失去父亲的悲痛中。这时,家

4、乡双桥镇农民暴动,丝厂工人罢工,杜竹斋和金融魔王赵伯韬正合谋算计他。 (子夜 ) 答案: C、 E 试题分析: C、前文宝玉挨打,忠肃王爷要找的戏子琪官不是他,是蒋玉菡。柳湘莲并未自杀,而是遁入空门。 E项,吴荪甫并不专心于办丧事,他要处理家乡双桥镇的事情,还要和杜竹斋与金融魔王赵伯韬谈合伙做公债多头的事;说杜赵二人合谋算计他也有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琐屑忆宗江 邵燕祥 回忆宗江而流于琐屑,是不是对逝者的不敬?我不这样看,我想宗江生时也不会这样看。宗江是性情中人,我们聚会时也往往是闲聊以至于 “神聊 ”。 听说宗江病危后,

5、曾经想吃 “杏仁豆腐 ”,而且说 “要冰镇的 ”。我知道,作为出生在古城的 “老北京 ”,他爱吃杏仁豆腐(一种较细致的乳酪制品,入口滑嫩 微甜)。九十年代有一次不记得怎么说起,我提到五十年代西单 “公义号 ”的杏仁豆腐,他则说起崇文门新侨饭店边上新开的 “梅园 ”,兴致勃勃,好像如果我响应,可以马上同去一吃。 很可能将来流传的黄宗江遗言,不是一本正经的 “宏大叙事 ”,而是要吃杏仁豆腐 冰镇的!就像金圣叹的遗言是 “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吃,有火腿之味 ”似的。 过去有俗话说 “才华横溢 ”,这个 “横溢 ”用在宗江身上,再合适不过。一来,他多才多艺,文化艺术上涉及影视话剧戏曲编剧导演表演散文随笔以

6、及剧评诸多领域,不是一般玩票,都有拿得出手的成绩;二来,不仅是才华,更是 才情,他所致力,无不全身心投入,总想做到最好,不但做,还要说,热情洋溢,即使在餐桌上,也是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他走到哪里,哪里的气氛就热火起来。 见不着面,就打电话,但近年来,他逐渐失聪,虽然拿起电话还是不愿放下,毕竟反应不那么灵敏了。宗江真的是不知老之 “将 ”至,仍然雄心勃勃。参加了生死桥的演出,还想预约再演下一场戏。他说过,上过一次台的,就老想上台。他不光是演戏上瘾,写文章出书,也是一样,书出了一本又一本,比有些专业作家写得还多。而且他的字斟句酌,虽不到 “语不惊人死不休 ”,也总要在遣词造句上独出心裁。 人们只看

7、到他 “名士派 ”的一面,好像老是在交游,吃饭, “侃大山 ”,不知他一个人默默地赶稿子下多大工夫,我就在杨宪益家聚会时,看到他还带着一篇待发的文章在推敲。 宗江一生与戏剧相伴。正所谓 “一登红氍毹 ,至死不渝 ”,视戏剧如生命。他生命力旺盛,对戏剧热爱不衰,一说戏剧就来神。中国电影百年,话剧百年,直到不久前纪念曹禺百年,他都认真写了文章。想到今后,再也看不到他那谈戏说影以至于议政的篇篇可读的文章了,不免深深遗憾。我想,宗江也必定有他的遗憾,我知道的,就是他关于红楼梦的争鸣文章未见发表,很可能还没有终篇。 那是今年春四月,他打电话来,说起他要跟他南开中学的老同学、红学家周汝昌老先生商榷 他认为

8、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不应一笔否定。他这个观点已经形成大半辈子了。我知道他热爱红楼梦,但我劝他不必介入这个一时说不清的学术议题了,他不听。我的女儿一直没读过红楼梦,因为幼时奶奶对她说女孩子先不要读这部书,长大了一来二去也没补上这一课,宗江听说了,记住了,引为遗憾,在电话里多次嘱咐她这是 “必读书 ”,碰上就问,从我女儿十几二十岁问到她四十岁了。这回我都觉得该借为宗江送行的时机,叫她找时间一读此古典名著,也解除热爱红楼 梦的宗江的遗憾,一慰其在天之灵。虽说世界上没有没有遗憾的生活。 黄宗江住在西南郊金朝遗留的莲花池畔,莲花池紧靠六里桥。九十年代初,有一次我和毕朔望同志一起去他家,忘记是他请我们看一个

9、什么录像了。他说他欣赏我的一首七律六里桥,让我什么时候给他写一个条幅。我答说没问题,但你现在书画满墙,我的似不般配,诗属打油,不遵格律,字也随兴,不依法度,有心补壁,还须假以时日,我再好好练练吧。这样就拖延下来。二十年了,这是我欠宗江的一笔老账。欠账是一定要还的,什么时候才得以挂剑垄上呢!? (摘编自温州都市报) 【注 】 氍毹:借指舞台 【小题 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两项是( )( )( 5分) A黄宗江是位 “老北京 ”,为人风趣,临终前留下的遗言与众不同,与金圣叹的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时广为流传。 B黄宗江富有才华和才情,生活上有着健谈善侃的 “名士 ”作派,事业上又能全

10、身心地投入,认真严谨,精益求精。 C文章写黄宗江 “上过一次台的,就老想上台 ”“一说戏剧就来神 ”,表现了他对戏剧的热爱和执着的性格特征。 D黄宗江认为不应一笔否定高鹗对红楼梦的续写,但为了不伤害老同学周汝昌,他一直没有公开自己的观点。 E本文并没有借助宏大事件的叙写,而是通过点滴追忆来表现黄宗江的品格,表达作者的敬仰与缅怀之情。 【小题 2】文中说 “世界上没有没有遗憾的生活 ”,作者和黄宗江各有什么遗憾?请简要概括。( 4分) 答: 【小题 3】文章写黄宗江病危后想吃 “杏仁豆腐 ”,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答: 答案: 【小题 1】 A、 D 【小题 2】作者的遗憾:

11、( 1)自己再也不能读到黄宗江的新文章了;( 2)答应送给黄宗江六里桥条幅,但是未能在黄宗江生前实现。黄宗江的遗憾:( 1)自己关于红楼梦的争鸣文章未能发表;( 2)作者 的女儿没读过红楼梦。 【小题 3】( 1)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黄宗江作为性情中人的朴实。( 2)引出后文对黄宗江的回忆,特别是作者与黄宗江交往往事的加快,表现黄宗江的丰富个性,表达作者与黄宗江的深厚感情。( 3)呼应标题中 “琐屑 ”二字,以小见大,增强文章的生活情趣与感染力。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黄宗江的中文并没有广为流传。 D、 “为了不伤害老同学周汝昌 ”于文无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

12、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想到今后,再也看不到他那谈戏说影以至于议政 的篇篇可读的文章了,不免深深遗憾。我想,宗江也必定有他的遗憾,我知道的,就是他关于红楼梦的争鸣文章未见发表,很可能还没有终篇。 ” “我的女儿一直没读过红楼梦,因为幼时奶奶对她说女孩子先不要读这部书,长大了一来二去也没补上这一课,宗江听说了,记住了,引为遗憾 ”“这样就拖延下来。二十年了,这是我欠宗江的一笔老账。欠账是一定要还的,什么时候才得以挂剑垄上呢!? ”此文本题信息的采集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标题,

13、 “琐屑忆宗江 ”,可见本文 所记之事是一些小事情,而临终前想吃杏仁豆腐即琐屑之事。其次,要注意本文的文体,这是一篇记人的文章,这类文章是通过记事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宗江是一个富有个性的人,他不同一般的临终遗言即是个性的表现。第三、从文章的思路来看,该情节明显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网开三面 红 苇 往往是在环境不能再承载的时候,才会想起环保;往往是在华南虎已经灭绝、中华鲟接近灭绝的时候,才会开始环保。许许多多环保宣传采用的策略是 “恐吓 ”式的:如果再不节约用水,设想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想一想,都

14、会令人生畏;如果碳排放再没有节制,温室效应会融掉南极冰山,想一想,就会想到电影 2012。 古人的环保不是这样的 就姑且把古人一些做法也称作环保吧。商代的汤,有一次到郊外散步,发现有人在张网捕鸟。让汤感到惊讶的是,其所张之网,不是一张,而是四张,有从四面八方合围之势。对于鸟来说,就只有进的道,再也没有逃生 的路了。 尤为可恨的是,那位捕鸟的人还在那里念念叨叨,让天下所有的鸟都进入我的网中,而且是越大越好,越肥越好。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激起了汤的怜悯心肠。他感叹道,这样捕鸟,那不是要把天下的鸟一网打尽吗?就下令把四面中的三面撤下去。捕鸟人赶忙把三面网撤下,他口中念叨的词也颇为识相地变了 想往左飞

15、的就往左飞,想向右飞的就向右飞,那些命不好的就飞到我网中吧。 在环保问题上最早采取 “政府行动 ”的是子产。那是鲁昭公十六年的时候,九月,郑国大旱。派大臣到桑山上搞祭祀活动,向老天祈雨。这些大臣祭祀完毕,看到天还不雨,就砍 了山上的一些树。这让子产非常生气。他这样说,祭祀山神,应该在山上植树造林;现在反而到山上砍伐树木,这简直就是犯罪。结果屠击、祝款、竖 凑馊 痪统晌 泄 谝慌 颉盎繁!蔽侍舛 话展俣嵋氐墓僭薄 br孔子在 “环保 ”问题上也坚持自己的做法。论语中说孔子是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就是说孔子偶尔也钓钓鱼,但不会用大网去捉鱼;孔子也会打鸟来提高射艺,但不会打已在树巢中归宿的鸟儿

16、。钓鱼与射击飞鸟,那是君子陶冶性情的活动,用大网捕鱼,是贪夫的谋利之举,而偷袭已经入睡的归鸟,就是乘人之危、欺负弱者的行为。这不是英雄所为 ,更非君子之行。 在 “环保 ”问题上,曾子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 “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 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这就把 “环保 ”问题提高到 “孝 ”的高度来认识了,也就是要以君子姿态,合适合宜地来对待身外的动植物。 总起来说, “恐吓 ”式的环保也比不环保要好。但 “恐吓 ”式的环保与出于仁德之心的环保,是两个环保。 “恐吓 ”式的环保太过功利,我还是喜欢 “兼爱 ”“推恩 ”式的环保,这使人胸襟开阔,气度高远。 其实

17、,世人对于姜太公有着深深的误读。因为姜太公在渭水上用直钩钓鱼,被文王发现重用了,就说 姜太公直钩钓鱼,钓的其实是文王,这就有点太武断了。这或许真的就是他老人家自娱娱人的行为艺术呢,这种可能性倒是非常大的。 不管怎样,网开三面与直钩钓鱼,都可看作是人类向大自然发出的友好信号吧。 【小题 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认为当下许多环保宣传策略是 “恐吓 ”式的。 B作者认为商汤 “网开三面 ”可称作环保。 C作者认为应该把 “环保 ”问题提高到 “孝 ”的高度来认识。 D作者倾向于把 “直钩钓鱼 ”视为姜太公自娱娱人的行为艺术。 【小题 2】作者对 “恐吓

18、”式环保持什么 态度?为什么持这种态度?( 3分) 【小题 3】本文大量引用古人 “环保 ”的主张和做法起到了哪些作用?( 3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态度:肯定其出发点,但不赞同其策略。(或:有保留的接受)( 1分) (2)原因: 肯定其出发点,是因为它毕竟是有利于环保的, “比不环保要好 ”。 不赞同其策略:是因为它太功利化,只能浅层次地、暂时地解决环保问题(或 “只能让人从危害上认识到 不能 破坏环境 ”)( 1 分),而不能从根本上、可持续地解决环保问题(或 “而不能从胸怀、气度上认识到 应该 保护环境 ”)( 1分)。 【小题 3】 古人的 “环保 ”是 “兼爱 ”

19、“推恩 ”式的,它与今人的 “恐吓 ”式环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启发今人对 “环保 ”作深入的思考; 有力地支撑了作者对 “环保 ”的观点和看法。( 1点 1分,共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C 把 “环保 ”提高到 “孝 ”的高度的是曾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总起来说, 恐吓 式的环保也比不环保要好。但 恐吓 式的环保与出于仁德之心的环保,是两个环保。 恐吓 式的环保太过功利,我还是喜欢兼爱 推恩 式的环保,这使人胸襟开阔,气度高远 。 ”本段即本题的信息采集处。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0、。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是,通过对古人朴素的环保意识来让现代的人们从中得到启示,从而慎用 “恐吓式 ”的环保,应学习古人的 “兼爱 ”“推恩 ”式的环保,这也是作者本人的环保观。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15分) 春 联 儿 叶圣陶 出城回家常坐鸡公车 注 。十来个推车的差不多全熟识了,只要望见靠坐在车座上的影儿,或是那些抽叶子烟的烟杆儿,就辨得清谁是谁 。其中有个老俞,最善于招揽主顾,见你远远儿走过去,就站起来打招呼,转过身,拍拍草垫,把车柄儿提在手里。这就教旁的车夫不好意思跟他竞争,主顾自然坐了他

21、的。老俞推车,一路跟你谈话。他原籍眉州,苏东坡的家乡,五世祖放过道台,只因家道不好,到他手里流落到成都。他在队伍上当过差,到过雅州跟打箭炉。他做过庄稼,利息薄,不够一家子吃的,把田退了,跟小儿子各推一挂鸡公车为生。大儿子在前方打国仗,由二等兵升到了排长,隔个把月二十来天就来封信,封封都是航空挂。他记不清那些时时改变的地名,往往说: “他又调动了,调到什么地方 他 信封上写得清清楚楚,下一回告诉你老师吧。 ” 约莫有三四回出城没遇见老俞。听旁的车夫说,老俞的小儿子胸口害了外症,他娘听信邻舍人家的话,没让老俞知道请医生给开了刀,不上三天就死了,老俞哭得好伤心,哭一阵子跟他老婆拼一阵子命。哭了大半天

22、才想起收拾他儿子,把两口猪卖了买棺材。那两口猪本来打算腊月间卖,有了这本钱,他就可以做些小买卖,不再推鸡公车,如今可不成了。 一天,我又坐老俞的车。看他那模样儿,上下眼皮红红的,似乎喝过几两白干酒,颧骨以下的面颊全陷了进去,左边陷进更深,嘴就见得歪了。他改变了往常的习惯,只顾推车 ,不开口说话,呼呼的喘息越来越粗,我的胸口也仿佛感到压迫。 “老师,我在这儿想,通常说因果报应,到底有没有的? ”他终于开口了。 我知道他说这个话的所以然,回答他说有或者没有,一样地嫌罗嗦,就含糊其辞应接道, “有人说有的,我也不大清楚。 ” “有的吗?我自己摸摸心,考问自己,没占过人家的便宜,没糟蹋过老天爷生下来的

23、东西,连小鸡儿也没踩死过一只,为什么处罚我这样地凶?老师,你看见的,长得结实干得活儿的一个孩儿,一下子没有了!莫非我干了什么恶事,自己不知道?我不知道,可以显个神通告诉我,不能马上处罚我! ” 这跟伯 夷列传里的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倘所谓天道是耶非耶? ”是同类的调子,我想,我不敢多问,随口地说, “你把他埋了? ” “埋了,就在邻居张家的地里。两口猪,卖了四千元,一千元的地价,三千元的棺材 只是几块薄板,像个火柴盒儿。 ” “两口猪才卖得四千元? ” “腊月间卖当然不止,五千六千也卖得。如今是你去央求人家,人家买你的是帮你的忙,还论什么高啊低的。唉,说不得了,孩子死了,猪也卖了,

24、先前想的只是个梦,往后还推我的车子 独个儿推车子,推到老,推到死! ” 我想起他跟我同年,甲午生,平头五十,莫说推到死,就是 再推上五年六年,未免太困苦了。于是转换话头,问他的大儿子最近有没有信来。 “有,有,前五天接了他的信。我回复他,告诉他弟弟死了,只怕送不到他手里,我寄了航空双挂号。我说如今只剩你一个了,你在外头要格外保重。打国仗的事情要紧,不能叫你回来,将来把东洋鬼子赶了出去,你赶紧回来吧。 ” “你明白。 ”我着实有些激动。 “我当然明白,国仗打不胜,谁也没有好日子过,第一要紧是把国仗打胜,旁的都在其次。 他信上说,这回作战,他们一排弟兄,轻机关枪夺了三挺,东洋鬼子活捉了五个,只两个

25、弟兄受了伤,都在腿上,没关系。老师,我那 儿子有这么一手,也亏他的。 ” 他又琐琐碎碎的告诉我他儿子信上其他的话,吃些什么,宿在那儿,那边的米价多少,老百姓怎么样,上个月抽空儿自己缝了一件小汗褂,鬼子的皮鞋穿上脚不如草鞋轻便,等等。我猜他把那封信总该看了几十遍,每个字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 他似乎暂时忘了他的小儿子。 新年将近,老俞要我替他拟一副春联儿,由他自己来写,贴在门上。他说好几年没贴春联儿了,这会子非要贴一副,洗刷洗刷晦气。我就替他拟了一副: 有子荷戈庶无愧, 为人推毂亦复佳。 约略给他解释一下,他自去写了。 有一回我又坐他的车,他提起步子就 说, “你老师替我拟的那副春联儿,书塾里老

26、师仔细讲给我听了。好,确实好,切,切得很,就是我要说的话。有个儿子在前方打国仗,总算对得起国家。推鸡公车,气力换饭吃,比哪一行正经行业都不差。老师,你是不是这个意思? ” 我回转身子点点头。 “你老师真是摸到了人家心窝里,哈哈! ” (原载 1944年 7月中央日报 星期增刊第 23期) 【注】鸡公车:当时四川成都地区一种独轮手推车。 【小题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 不正确 的两项是( )( )( 5分) A文章重点表现了社会底层劳动者的苦难以及他们在苦难生活下的秉性和心理。 B面对人物悲惨的命运,作者以沉重的笔墨直接表露自己的见解和深切的关怀与同情。 C生活的不幸让老俞陷入彷徨无助甚至对

27、生活麻木的状态,让人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 D这篇散文在人物描写、故事叙述和结构安排上表现出小说化的倾向,可以当作小说来读。 E这篇文章语言朴实,基本上以口语做底子,稍有提炼,但不夸饰,十分流畅。 【小题 2】 “我 ”为什么要给老俞拟这样一副对联?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 4 分) 【小题 3】评论家夏志清对叶圣陶作品有这样的评价: “文笔的长处乃在于观察力。 ”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6分) 答案: 【小题 1】 B、 C 【小题 2】春联实际上是车夫老俞的精神写照,它既能体现老俞身上那种自顾不暇尚能勇于承担国家、社会责任的高尚品德,也表现出老俞不屈于悲惨命运压迫的韧性。 “

28、我 ”为老俞这种可贵的精神所感动,因此写了这副对联送给他。 【小题 3】答案:示例:这一评价说明了叶圣陶善于捕捉人物的语言、动作,并用简练的方法加以表现的写作才能。如文章开头描写老俞招揽顾客的手段,作者用了 “站起来打招呼,转过身 ,拍拍草垫,把车柄儿提在手里 ”等几个动作描写,将老俞那种急于做生意但又不好意思直接和同伴竞争的心理揭示出来。再如对老俞收到大儿子来信后对我絮叨的描写,很有生活气息,体现了老俞对儿子的想念,为儿子感到光彩。(正确地理解 “观察力 ”的含义得 2分,结合文章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项 “沉重的笔墨直接表露 ”有误,作者是在平淡和冷峻中

29、蕴涵深沉的情感; C项的 “怒其不争 ”不妥)(答对一项得 3分,答对两项得 5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 应从两个方面回答:一是车夫 “老俞 ”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二是 “我 ”对 “老俞 ”的情感态度。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文笔的长处乃在于观察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有细致的观察才有生动的描写。所以本题实际上是考查细节描写。考查作者对老俞的言得举止的细节描写。这样转换过来,解答就不难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30、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15分) 答吴充秀才书 欧阳修 前辱示书及文三篇, 发 而读之,浩乎 若千万言之多,及 少 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 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 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 ?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 ,力而后进者也。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 责 ,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 焉 尔。盖文之为言,难 工 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

31、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 “吾学足矣。 ”甚者至弃百事不关 于心,曰: “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 ”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故孟子皇皇 ,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若子云、仲淹,方勉焉 以 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 ”者也,道不足也。 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 若 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 。修学道而

32、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 因 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幸甚!幸甚!修白。 (有删减) 【注释】 伥伥:无所适从貌 皇皇:指匆忙 【小题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 发 而读之发:启封,打开 B及 少 定而视焉少:稍微 C若有所 责 责:责备 D难 工 而可喜工:精巧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 的一组是( ) A学者有所溺 焉 尔复驾言兮 焉 求 B方勉焉 以 模言语夫夷 以 近,则游者众 C 若 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 若 亡郑而有益于君 D 因 吾子之能不自止不如 因 善遇之 【小题 3】对这篇文章内容的概

33、括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阐述了道与文的关系,二者之间,道应为先,主张文章应该追求道。 B欧阳修赞扬吴充的文章 “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 ”,可见他并不反对文采。 C欧阳修主张要在实践中 “充道 ”,反对作家脱离实际,在书斋里空谈作文。 D欧阳修认为,学写文章应先学道,道理充足,文章也就自然有了文采。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6分) 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 (3分 ) 译文: 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3分) 译文: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4

34、】( 1)世上想借助(别人的)赞誉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凭借(别人的)力量然后来求得进升的人,从我这里能获取什么呢!( 2)如果道理充分,(文章)即使要驰骋于广大的天地,沉游在幽深的渊泉,没有到达不了的。 【小题 1】 试题分析: 责:要求,责求。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于之 /什么; B、来 /相当于 “而 ”,表并列; C、如果; D、因为 /趁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文中说 “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 ”,所以 “文章也就自然有了文采 ”错误。 考点:归纳

35、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 1)假:借助。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取于修焉:状语后置,于修取焉。( 2)若:如果。虽:即使。之:动词,到达。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 br长安豪贵惜春残, 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 无人起就月中看。 在唐代,观赏牡丹成为富贵人家的一种习俗 ,牡丹中又以大红大紫为贵。 【小题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分) 【小题 2】请说出诗歌的两种表现手法,

36、并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 1)对豪贵们追逐时尚,耽于逸乐的不满。( 2)对高洁品格却无人赏识的不满。( 3)表达了诗人对白牡丹及裴给事高洁形象的赞美,对其处境的同情。 【小题 2】( 1)对比, “白牡丹 ”“无人看 ”, “紫牡丹 ”人人 “争赏 ”,对比 鲜明,突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追逐富贵、轻视高洁人格现象的不满;( 2)比喻,将白牡丹比作 “玉盘 ”,形象地表现出其 “高洁 ”的特点;( 3)象征,紫牡丹象征宝贵,白牡丹象征高洁,使诗歌含蓄隽永、意蕴丰富;( 4)衬托,用月夜、冷露衬托白牡丹,使白牡丹高洁却无人赏识的形象更鲜明;( 4)渲染,描绘白牡丹开放的环境(月

37、夜、冷露),突出白牡丹无人赏识。(答对两点即得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作者描写牡丹花开时的盛景,只用 “春残 ”二字点出季节。作者没有对紫牡丹的形象做任何点染,单从 “豪贵 ”对她的态度着笔。豪贵们耽于逸乐,对牡丹趋之若鹜。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一个 “别 ”字,引出了迥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对白牡丹的形象刻画虽只是略加点染,但显然倾注了作者满心的爱悦和同情。 “玉盘 ”,形容盛开的白牡丹,生动贴切。月夜的衬托和冷露的点缀,更增加了白牡丹形象的丰满。作者正是通过对紫牡丹和白牡丹这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描写,不加一句褒贬,不作任

38、何说明,而寓意自显。为豪贵所争赏的紫牡丹尽管名贵却显得庸俗,相反,无人看的白牡丹却超尘脱俗,幽雅高尚,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诗人对白牡丹的赞美和对它处 境的同情,寄托了对人生的感慨。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着意渲染了紫牡丹的名贵。看似与题目无关,实则为后面展开对白牡丹的描写作了有力的铺垫。作者过对紫牡丹和白牡丹这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描写,寓豪贵所争赏的紫牡丹尽管名贵却显得庸俗,无人看的白牡丹却超尘脱俗,幽雅高尚,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月夜的衬托和冷露的点缀,更增加了白牡丹形象的丰满。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

39、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7分) 材料 1: 2011年 1月 23日,在古城西安寒风中摆摊的罗桂琴老太太面对城管队员春节前送上的一袋米、一桶油和 300元钱时,感动得泪流满面;春运期间,江西南昌市城管执法局西湖分局在南昌火车站设置服务台, 9名巾帼先锋队执法人员义务为旅客提供倒热水、送常用药、指路等服务 材料 2:从 2011年开始,北京市宣武城管在红莲社区等路段设立 “跳蚤市场 ”,每天在一定时段内允许小贩摆摊设点;从 2011年 1月 1日起,浙江省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明确要求,各地应让小商贩在城市拥有一席之地,注重保护小商

40、 小贩的权益,不得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执法;2011年,广州市城管部门力推 “2011年大变工程 ”,针对乱摆卖的问题,今年将有望设置临时疏导点,引导其人室经营。 你对小商贩乱摆摊设点有何看法 请简述。 (150字左右 ) (7分 ) 答: 答案:观点示例一:应该对小商贩乱摆摊设点严加监管。( 1分)因为乱摆摊设点是一种非法行为,给乱摆摊设点开绿灯可能纵容了不法商贩,不利于城区商品市场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不利于公平竞争,同时也影响市容市貌。对于屡教不改者更要一切从严。( 5分) (语言表达 1分) 观点示例二:应该对小商贩乱摆摊 设点因势利导。( 1分)要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对小商小贩进行分类管理

41、, 定时定点管理,从而保证市场秩序;遵循先情后法的原则,热心解决小商小贩的实际困难,通过文明执法感化小商小贩,也有利于促进市场繁荣。 (5分 )(语言表达 1分)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有不同观点,可以从以下方面阐述自己的理由:一、规范管理。二、合理竞争。三、人性化管理。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2分) 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 “这里有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只是铅盒 子,每只盒子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 ”金盒上写的是 “肖像在这里 ”

42、, 银盒上写的是 “肖像不在这里 ”, 铅盒上写的是 “肖像不在金盒里 ”。 经过逻辑推断,你认为肖像应该在哪个盒子里? 答: 答案:在银盒子里。 试题分析:因为金盒子上的话和铅盒子上的话是矛盾的,所以两句中一真一假。其次,三句话中至多只有一句是真话,所以银盒上的是假话。所以,画像在银盒里。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 )( 2分) (1)幸福、善良、正义、勇敢、壮烈 数字又能说明什么 (2)这些概念多半属于不可数名词。 (3)难道称得出幸福的斤两或者为勇敢定一个价格 (4)不可数表明了这些概念的高贵。 (5)生

43、活中的许多东西不该被数字玷污。 答: _ 答案: 试题分析: 是本文段的中心句, 承接上文列举例子,证明本段的观点。 进一步分析上文所举的例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著导读 简答题,请选择其中一题作答。( 5分) 【小题 1】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 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 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三国演义 ) 司马懿大军为何能 “望西城蜂拥而来 ” 诸葛亮退敌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请简述。 【小题 2】 “自从那个可怕的夜晚起,她不再相信善了。 ”(

44、复活) 那个可怕的夜晚发生了什么事情,使马斯洛娃的思想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 答案: 【小题 1】( 1)因 马谡轻敌大意,( 1分)司马懿指挥大军轻易夺取街亭,直逼西城。( 1 分)诸葛亮用空城计退敌:传令隐匿旌旗,诸军各守岗位;( 1 分)大开城门,令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1分)诸葛亮在城楼上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1分) 【小题 2】有一次,两位姑姑打电报要求聂赫留朵夫顺道去看她们,( 1分)而他却以得按期去彼得堡为由,不肯前往。( 1分)那天晚上,马斯洛娃冒着风雨赶到火车站时,火车正好开动。( 1分)马斯洛娃把脸贴到窗玻璃上敲打窗子,聂赫留朵夫却没听见并且关上了窗子( 1分)。无

45、望的马斯洛娃想卧轨自杀,肚里的孩子让她打消了这 个念头( 1分)。但此后,马斯洛娃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 “三国 ”中著名的空城计。三国时 , 蜀国丞相诸葛亮错用马谡 , 失去街亭后 , 只有 2500 军士驻守在西城县。忽然 , 哨兵飞马来报 : ”司马懿引大军15 万 , 往西城蜂拥而来 ! ”这时 , 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 , 只有一班文官。众官员听得这个消息 , 个个大惊失色。诸葛亮登上城头 , 果然尘土冲天 , 魏军分路往西城县杀来。诸葛亮当即传令道 : ”将旌旗全部隐藏起来 , 军士们各守卫在城上巡哨的岗棚 , 如有随便出入城门及高声讲话的 , 杀 ! 大

46、开四 个城门 , 每个城门用 20个军兵 , 扮作百姓 , 打扫街道。魏兵到时 , 不可乱动 , 我自有计谋对付。 ”传令下去后 , 诸葛亮披鹤氅 , 戴纶巾 , 引两个少年携带一张琴 , 来到城头上 , 凭栏而坐 , 焚香操琴演奏。魏兵的前哨急忙将这个情况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立刻命令军队停止前进 , 自己飞马向前观望。果然见诸葛亮在城楼上 , 笑容可掬 , 焚香弹琴 , 左面一个少年 , 手捧宝剑 , 右面也有一个少年 , 手执麈尾。城门内外 , 仅有二十余名百姓 , 低头打扫 , 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怀疑城中有重兵 , 连忙指挥部队撤退。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2

47、】 试题分析:本情节是玛丝诺娃在法庭上的回忆,她曾经是那么爱着聂赫留朵夫,当她听到聂赫留朵夫不能回到姑妈家时,她便在黑夜中去车站见聂赫留朵夫。但无论她怎样将脸贴着车窗玻璃,无论她如何追着火车跑,声嘶力竭地喊叫,聂赫留朵夫甚至看都没看她一眼,于是她想到了卧轨自杀。但肚子里的小生命让她活了下来。只是她开始不再相信别人,不再相信爱情,她只知道所有人都只是把她当作玩物。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层级为识记 A.。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 )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 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 梁惠王下 子曰: “众恶之,必察之;众好之,必察焉。

48、 ” (论语 卫灵公) 子贡问曰: “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善者恶之。 ” (论语 子路) 【小题 1】选段 主要体现孟子什么思想?( 2分) 【小题 2】结合上面选段,请概括两位哲人对人优劣的评判标准的相同点。( 4分) 答案: 【小题 1】突出体现孟子的民本思想。(尊重人民的意愿)(顺民的思想)(意思对即可)( 2分) 【小题 2】同:尊重人民的意志(众人的好恶)是判断一个人的优劣的依据之一( 2分) 但还应有自己的理性判断。(观察)(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译文:(对于一个人,)左右侍臣都说他好,还不行;大夫们都说他好,也还不行;全国的人都说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