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20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31801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20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20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20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20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 20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怀柔昏愦鸡尾酒风向标风雨飘摇嬉皮笑脸 B廊檐聪慧联锁店甘草片甘之如饴积羽沉舟 C貌像揪心唱双簧高架桥高官厚禄前赴后继 D陌路惊悚霓虹灯鬼精灵鬼迷心窍放任自留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青年演员蔡蝶在近期播出的两部电视剧锁梦楼和雳剑中,塑造了性格上 南辕北辙 的两个角色,表现出精湛的演技,受到观众好评。 B选择出国留学需要深思熟虑, 瞻前顾后 ,既要考虑所选学校的国际排名,也要考虑专业是否适合自己,更要顾及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2、C现在的党员干部都把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当作 清规戒律 来严格要求自己,在群众当中赢得了很好的声誉。 D网络语言离开特定的网络环境和受众,就可能会失去生命力,所以传统媒体和政府机关要谨慎使用网络用语,以免让人 不知所以 。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很多中国古典诗词都含有哲理,像唐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哲理就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B多家外国媒体对中国抗震救灾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经受过汶川、玉树强震考验的中国,应对灾情更加沉着有序,预案更加完备,救援更加科学。 C “秋风起,蟹脚痒 ,现在正是抓螃蟹的好时节到

3、了,大人小孩子都在湖里呢,我上哪儿给你找人去! ”老赶叔一边吮着他的蟹脚一边说。 D安娜的言语间,时时都流露出对中国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的赞赏和喜爱,也正是这种赞赏和喜爱让她开始关注中 国哲学并学习创作山水画。 答案: B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俭,字仲宝,琅琊临沂人也。幼有神彩,专心笃学,手不释卷。丹阳尹袁粲闻其名,言之于明帝,尚阳羡公主,拜驸马都尉。帝以俭嫡母武康公主同太初巫蛊事,不可以为妇姑,欲开冢离葬。 俭因人自陈,密以死请,故事不行。 母忧,服阕为司徒右长史。晋令,公府长史著朝服,宋大明以来著朱衣。俭上言宜复旧,时议不许。 俭察太祖雄异,先于领府衣裾,太祖为太

4、尉,引为右长史,恩礼隆密,专见任用。转左长史。 及太傅之授,俭所唱也。少有宰相之志,物议咸相推许。 时大典将行,俭为佐命,礼仪诏策,皆出于俭,褚渊唯为禅诏文,使俭参治之。 上坏宋明帝紫极殿,以材柱起宣阳门。俭与褚渊及叔父僧虔连名上表,谏曰:“臣闻德者身之基,俭者德之舆。春台将立,晋卿秉议;北宫肇构,汉臣尽规。彼二君者,或列国常侯,或守文中主,尚使谏诤在义即悦,况陛下圣哲应期。臣等职司隆重,敢藉前诰,窃乃有心! ”上手诏酬纳。 宋世外六门设竹篱,是年初,有发白虎樽者,言 “白门三重关,竹篱穿不完 ”。上感其言,改立都墙。俭又谏,上答曰: “吾欲令后世无以加也。 ”朝廷初基,制度草创,俭识旧事,问

5、无不答。 上曲宴群臣数人, 各使效伎艺。褚渊弹琵琶,王僧虔弹琴,沈文季歌子夜,张敬儿舞,王敬则拍张。俭曰: “臣无所解,唯知诵书。 ”因跪上前诵相如封禅书。上笑曰: “此盛德之事,吾何以堪之! ” 先是诏俭三日一还朝,尚书令史出外谘事,上以往来烦数,复诏俭还尚书下省,月听十日出外。俭启求解选,不许。其年疾,上亲临视。薨,年三十八。 吏部尚书王晏启及俭丧,上答曰: “俭年德富盛,志用方隆;岂意暴疾,不展救护,便为异世。 奄忽如此,痛酷弥深!葬礼依故太宰文简公褚渊故事。 ” (节选自南齐书 王俭传 )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 确的一项是 ( ) A 尚 阳羡公主尚:娶公主为妻

6、B 引 为右长史引:引荐 C各使 效 伎艺效:仿效 D臣无所 解 解:通晓 【小题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俭幼时便专心笃学,袁粲闻知他的名声,便说给宋明帝,明帝便把阳羡公主许配给他。 B王俭的嫡母武康公主参与了太初年间的巫蛊事件,王俭 “密以死请 ”,让母亲十分担心。 C皇上举行私宴招待大臣,褚渊等都表演了自己的特长,王俭则背诵了封禅书。 D王俭生病时,皇上亲临探视;他去世后,其葬礼比照太宰褚渊的先例办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语言表达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 25字 ) 对于 “五四 ”时期的新文学阵营而言,所

7、谓 “新 ”,代表着晚近的先进的事物,代表着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而 “旧 ”则是落后的腐朽的事物,是应该抛弃和埋葬的。可是在旧文学阵营的眼中,所谓 “新 ”,只是新潮、还未经过时间考验的东西,往往昙花一现,其中有太多需要去掉的夸饰和虚伪,而 “旧 ”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是过去的精华所在。 答:_ _ _ _ _ 答案:示例: 1.“五四 ”时期,新、旧文学阵营对 “新 ”“旧 ”的理解有差异。 2.“五四 ”时期,两大文学阵营对所谓 “新 ”“旧 ”的不同观点及态度。 仿照下面的例句,以 “微笑 ”和 “眼睛 ”为本体,各写一个比喻句。 心灵像一处澄碧的潭水,装载一汪无尽的宽容。不亢,不

8、卑;无乐,无哀。 【小题 1】微笑:_ _ _ _ 【小题 2】眼睛:_ _ _ _ 答 案: 【小题 1】微笑像一朵娇嫩的花蕾,包容一团温馨的真诚。不浓,不淡;无刚,无媚。 【小题 2】眼睛像一片安详的福地,蓄着一泓无底的宁静。不艳,不俗;无喜,无悲。 香港文汇报社社长张国良、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及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杨钊三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连续四载递交提案,最终促成了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于 2008年成为法定假日。在这一举措酝酿和征集民众意见的时期,某网站做了 “你更喜欢过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还是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洋节 ”的网络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阅读后回答问题。 百分比对象项目 中老年 青少年 城镇 居民 乡村 居民 城镇 居民 乡村 居民 更喜欢过中 国传统节日 73.8% 98.5% 58.3% 70.1% 更喜欢过洋节 26.2% 1.5% 41.7% 29.9% 【小题 1】从上表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答:_ _ _ 【小题 2】你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将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的原因是什么? 答:_ _ _ 答案: 【小题 1】大多数居民更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老年人特别是乡村中老年人尤其如此。 (或乡村居民甚于城镇居民,中老年人甚于青少年。 ) 【小题 2】尊重民众意愿,弘扬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