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训练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14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31885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训练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14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训练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14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训练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14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训练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14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训练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14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训练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 14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里的瀑布群,盛水期飞流直下,如天马奔腾,惊天动地;枯水期清流潺潺, 飞短流长 ,声韵清脆,宛如轻音乐协奏曲,美不胜收。 B夺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职业拳击冠军的熊朝忠今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为了迎接熊朝忠,只有 8万人口的马关县城几乎 万人空巷 。 C中国最强音节目一推出,就受到各方诟病。有人认为,简单地模仿同类节目并不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 鹅行鸭步 只会丢掉自己的长处。 D在颁奖会上,捧起奖杯的张玲说: “这次被评为 最受观众喜爱的歌手 ,对我来说,实在是

2、意想不到的 不虞之誉 ,我的内心既激动,更忐忑。 ” 答案: B 试题分析: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 (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A.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望文生义。 C.鹅行鸭步:像鹅和鸭子那样走路,形容行动迟缓。这里应用 “邯郸学步 ”。D.不虞之誉:意想不到的赞扬。 “不虞 ”本身就是 “意想不到 ”的意思,属语义重复。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增强地震安全意识,提高同 学们在遭遇地震时的处置及防范能力,掌握一定的地震预防及逃生自救知识在学校教育中至关重要。 B湖南凤凰县决定从 4月 10日起,启动 “收费模式 ”。游览

3、凤凰古城,需购买148元 /人的门票。此消息很快被报刊和电视等媒体转载,引发了强烈的舆论风波。 C被誉为 “中国最有名农民 ”的吴仁宝常在华西村为前来旅游、参观和学习的人介绍华西村的发展历程和他个人的思想,受到明星一般的追捧。 D林业部门加强了滇池流域野生鸟类资源的保护,执法人员发现非法猎捕者,将依法没收违法者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处以相应罚款并进一步接受调查。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合逻辑,既已 “遭遇地震 ”,就不能再谈 “防范 ”,把 “及防范 ”删掉。 B.搭配不当, “电视 ”和 “转载 ”不搭配。 D.句子杂糅,导致主语暗换, “接受调查 ”的不是执法人员; “猎获物

4、”与 “违法所得 ”是隶属关系,并列不当。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_。_。 _。 _。 _。 _。因此,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最终也要落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文化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创造经济效益,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目标 这决定了发展文化产业不能仅仅注重经济效益,必须同时注重社会效益,而且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然而,文化产品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离开了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动力 文化产

5、业 是经营性的,应当追求经济效益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是领起句, 是对 的阐释。 紧承 ,通过转折,从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引出 ,即 “重要目标 ”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目标任务。最后 是“发展文化产业 ”的小结。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洪武中,以国子生擢山西按察司佥事。永乐二年,以敏练,拜工部尚书。七年丁母忧 ,诏留视事。九年命开会通河。 会通河者,元至元中,自东平安民山凿河至临清,引汶绝济,属之卫河,为转漕道,名曰 “会通 ”。 然岸狭水浅,不任重载,故终元世海运为多。 明初输饷辽东、北平,亦专用海运。洪武二十四年,河决原武,绝安

6、山湖,会通遂淤。永乐初,河海兼运。海运险远多失亡,而河运则由江、淮达阳武,发山西、河南丁夫,陆挽百七十里入卫河,历八递运所,民苦其劳。于是命礼及都督周长往治之。 礼以会通之源,必资汶水。乃筑 羌按鞔灏樱 嶝謇铮 翥肓鳎 刮弈先 捕 惫楹!;阒钊 鲢肷希 聊贤 蟹种 溃 狭鹘有臁 嬲呤 模 绷鞔锪偾逭呤 贤 厥聘撸 銎渌 媳苯宰 剿 挂病蛳嗟刂谜允毙钚埂苑炙 敝亮偾澹 亟稻攀 撸 谜 衅撸 镉谖溃荒现凉镣罚亟蛋偈 辛 撸 谜 幸唬 镉诨础卜 蕉 靶熘荨 臁 蚪 袢 颍 sup 租一百一十万石有奇,二十旬而工成。是年,帝复用工部侍郎张信言,复旧黄河道,以杀水势,使河不病漕,命礼兼董之。八月还京师,

7、论功第一,受上赏。 明年,以卫河水患,命礼往经画。礼请自魏家湾开支河二,泄水入土河,复自德州西北开支河一,泄水入旧黄河,使至海丰大沽河入海。帝命俟秋成后为之。礼还言: “海运经 历险阻,每岁船辄损败,有漂没者。 有司修补,迫于期限,多科敛为民病,而船亦不坚。 计海船一艘,用百人而运千石,其费可办河船容二百石者二十,船用十人,可运四千石。以此而论,利病较然。请拨镇江、凤阳、淮安、扬州及兖州粮,合百万石,从河运给北京。 ”于是河运大便利,漕粟益多。十三年遂罢海运。二十年礼以老疾免朝参,有奏事令侍郎代。七月卒于官。 (节选自明史 宋礼传 ) 【注】 丁母忧: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

8、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蠲:除去,免除。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引汶绝济 绝:截断 B属之卫河属:连接 (集中 ) C因相地置闸相:交互 D帝命俟秋成后为之俟:等待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礼治河有方的一组是 ( ) 自东平安民山凿河至临清 乃筑 羌按鞔灏樱 嶝謇 br 汇诸泉之水,尽出汶上 南旺地势高,决其水,南北皆注 复旧黄河道,以杀水势 请自魏家湾开支河二,泄水入土河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礼主要从事水利工作,并得到皇帝的重用,即使遭逢母亲丧事,皇帝

9、也不同意他回家守丧,最终他积劳成疾在工部处理公务时去世。 B由于会通河淤滞,永乐初年,河海兼运。海运路途险远物质易失,而河运要抽调壮丁,也周折劳顿,所以皇帝下决心治理会通河。 C要治理会通河,宋礼认为首先要解决会通河水源补给问题,他采用筑坝的方法,引汶 (水 )入卫 (河 )。宋礼因治水有功,受到皇帝表彰。 D宋礼认为海运劳民伤财,上言请求改用河运。会通河、卫河修浚后,河运昌盛,可运输大量物资。永乐十三年,海运终止。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然岸狭水浅,不任重载,故终元世海运为多。 (5分 ) 译文:_ _ _ (2)有司修补,迫于期限,多科敛为民病

10、,而船亦不坚。 (5分 ) 译文:_ _ _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4】 (1)然而河岸狭窄水浅,不能承受重载船只,所以直到元朝灭亡海运都比漕运多。 (5分,翻译出大意给 2分,译出 “任 ”“终 ”“世 ”分别给 1分 )(2)有关官员负责修补,但迫于时间限定,增加租税使百姓受害,而且船只也都不够坚固。 (5分,翻译出大意给 2分,译出 “有司 ”“科敛 ”“病 ”分别给 1分 ) 试题分析: 【小题 1】相:察看。 试题分析: 【小题 2】 句均能表明宋礼治河有方,符合题干要求。 句是解说会通河在元朝从东平安民山开挖河道至临清的前情,故 A、

11、 D项不可选。 句治河之方是工部侍郎张信的建议,故 C项不可选。 试题分析: 【小题 3】原文说 “二十年礼以老疾免朝参,有奏事令侍郎代。七月卒于官。 ”“卒于官 ”相当于 “卒于官任 ”,是说他担任工部尚书之职未退休就去世了,但是选项中 “最终他积劳成疾在工部处理公务时去世 ”,在原文中无依据。 试题分析: 【小题 4】略 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 ,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人对曰: “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 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阳子曰: “弟子记之, 行贤而去自贤,安往而不爱哉? ”(庄子 山木

12、 ) 【小题 1】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 (5分 ) 译文:_ _ _ 【小题 2】行贤而去自贤,安往而不爱哉? (5分 ) 译文:_ _ 答案: 【小题 1】那 个美的觉得她自己很美,我并不感到她美。 【小题 2】品行贤良但去掉自以为贤明的行为,这样的人到哪里不受人爱戴呢? 试题分析: 【小题 1】略 试题分析: 【小题 2】略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 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 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 连明:直至天明。 【小题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5分 ) 答:

13、_ _ _ 【小题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鉴赏这首诗。 (6分 ) 答:_ _ _ 答案: 【小题 1】前两句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发、静谧安宁的画面。春日雨霁,亭前池子里的水涨了不少, 天上轻柔的云不断在池中变幻着倩影。 (3分 )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由衷喜爱沧浪亭景色的心情。 (2分 )(描述画面正确得 3分,表现心情正确得 2分。意思对即可 ) 【小题 2】 情景交融。全诗无一字言情,但景中寓情,以景传情。 运用拟人。 “娇 ”“弄 ”两字神韵毕现,描绘出时而薄云遮日,时而云破日出的阴晴不定的景象。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寂。第三句写花竹静立,第四句写乳鸠鸣啼,更突出环境的静谧。 (答对一点得 3分,答对两点得 6分。意思对即可 ) 试题分析: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首先需要抓住前两句所写景物的 特点,然后对意境或图景的特点加以概括,再用简略的语言把意境或图景描绘一下即可。表现的心情要抓住表情词语 “春水 ”“娇 ”“暖 ”这些词语。 试题分析: 【小题 2】全诗未用一个直接表情的字眼,但景中寓情。生机勃发、静谧安宁的境界,正是诗人闲适恬静心情的写照。第三句 “花竹静 ”,第四句 “相对鸣 ”,都是以动衬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