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四川省石室中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颓 圮 ( p) 漩 涡( xun) 似 的( sh) 悄 无声息 (qio) B 削 发( xu) 袅 娜( nio)连 累 ( li)长歌 当 哭( dng) C 炮 烙( po) 脊 髓( j) 尽 管( jn)放浪形 骸 ( hi) D 攒 射( cun)重 创 ( chung) 偌 大( ru) 锲 而不舍( qi)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中 “漩 ”应读 “xun”; B项中 “累 ”应读 “li”; D项中 “创 ”应读“chung”。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
2、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的辨析。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 ,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 ,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侧重的是 “常用字的字音 ”。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汉字字形的辨析应在平时学习中注重积累,尤其是一些形近字的辨析。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诡计杀戮厮杀 走投无路 B赝品磐石砥砺蜂涌而至 C寒暄国籍忸怩绿草如荫 D誊写脉搏嘻笑大笔如椽 答案: A 试题分
3、析: B项中 “蜂涌而至 ”应为 “蜂拥而至 ”; C项中 “绿草如荫 ”应为 “绿草如茵 ”D项中 “嘻笑 ”应为 “嬉笑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秋日午后,阳光倾泻,退休的王教授在人民公园的菊花前作画,无数的行人被美妙的图画所吸引,驻足其旁, 侧目 欣赏。 B 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 不止 是成都自改革开放以来举办的最具有意义的国际盛会,还是成都推进国际化建设进程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C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多,国情复杂,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的所思所盼,要不断增强工作能力,要有 “如履薄冰
4、”的意识。 D她的作品类型多样、题材丰富,但是现在由于过度追求利益,居然出现了一部粗制滥造的作品,让人 不忍卒读 。 答案: C 试题分析: C项 “如履薄冰 ”:如在薄冰上行走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A项属于望文生义。 “侧目 ”意为斜着眼睛看,表示愤恨;用在此句中不和语境。 B项中 “不止 ”:一是 指继续不停,如 “大笑不止 ”;二是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如 “不止这三个学校 ”。这里该用 “不只 ”, 不但,不仅,表示递进关系; D项不合语境。 “不忍卒读 ”意为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
5、语病的一项是( ) A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成都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经成都市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颁布。常委会就地铁的运营安全、票价制定等内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C “人肉搜索 ”不再是普通的网络行为,它已经给某些当事人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损伤,这与传统的暴力事件性质接近,自然就进入了法律监管的范围。 D京广高铁于 2012年 12月 26日全线开通运营,这条大动脉连接的大都是主要的金融中心和大型城市。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属于句式杂糅。应为 “有遭到破坏的危险 ”或 “会遭到破坏 ”; C项属于搭配不当。 “物质和精神
6、的损伤 ”应该是 “物质的损失和精神的损伤 ”; D项并列不当。 “金融中心 ”和 “大型城市 ”存在包容关系,概念交叉,不能并列。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 9分,每小题 3分)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和雅 ”、 “清淡 ”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
7、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 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 ,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 ,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作为 “圣人之器 ”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
8、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 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到: “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 ”又说: “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 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 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 “琴者,禁也。禁止 于邪,以正人心。 ”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
9、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 “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 “大音希声 ”、 “至乐无乐 ”的境界。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 “天籁 ”“地籁 ”与 “人籁 ”三类,认为只有 “天籁 ”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 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10、。 ”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小题 1】下列关于 “古琴 ”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琴乐也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 B “和雅 ”“清淡 ”的琴乐追求 “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 C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 D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林黛玉关于弹琴要求的言论 诠释了这一点。 【小题 2】下列对 “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 “和雅 ”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11、。 B儒家主张入世,重视人生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 “琴者,禁也 ”旨在止邪正心。 C庄子推崇 “天籁 ”,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D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 “清淡 ”的琴乐与道家追求正好合拍。 【小题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依次阐述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古琴的韵味和演奏时应有的规范,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B伯牙在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便拿出古琴,弹奏起来。他意识到古琴演奏应达到天、人、琴合一的意境。 C儒家入世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
12、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琴诀阐发的正是这一点。 D儒道两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 “清淡 ”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作者引用李白的诗句,增强了说服力。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 试 题分析: D项中林黛玉关于弹琴的言论论述的是作为 “圣人之器 ”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C项中相关文字在最后一段,其中并没有薛易简,前段引用过他阐述古琴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的文字,但这与庄子道家思想无关。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3、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项属于主客颠倒。应是儒家和道家对古琴的影响; C项属于无中生有。从文中不能看出 “儒家入世的哲学主张能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 规范 ”,琴诀宣扬的是琴曲的道德功用而非弹琴者的演奏标准; D项属于扩大范围。引用李白的诗句仅仅是为了说明 “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而非儒道两家。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习题。( 22分) 你好,时间! 叶延滨 你好,时间。每逢佳节,都会想到时间。像一个恋人,追求过,也逃避过;等待过,也消磨过。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时间就是我自己,就是流入我生命的一切,
14、也是从我生命流走的一切,我才认真地打量时间,像对着镜子打量自己的模样,有了白头发了,额头 也有了皱纹,只是眼睛里还藏着笑意,好像说,你真的认识我吗? 时间最早是床边的一只双铃马蹄钟。它一响,我就醒了,我不知道我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我只知道我开始自己的生活,就是那座会吵会闹的钟,告诉我时间到了。 时间是起床,是上学,是作息时间表,是家庭作业,是我的逃学记录与鉴定书上的评语,也是老师严厉的批评。 大人说,这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就是批评你不听话,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时间是我的第一个老师,就像孔夫子,也像老城区高塔上的大钟。多少人在它面前走过去了,老钟依然走着,不管是在宫中威严的皇帝还是拼命造反坐了天
15、下的 老百姓。 上年纪的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时间珍贵,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年少不知愁滋味,其实就是不知道时间可贵。用时间爬格子换学问,也用时间打游戏换快乐,用时间找朋友换爱情,也用时间编大网捞虚名。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有的就是大把的时间,轻抛不心疼,直到有一天有人对自己说: “没有时间了,真可惜。 ”自己才发现, 捏在自己手上的是一把无用之物,而时间的存折上已经支付得所剩无几。 时间是有价的,电视上的鉴宝节目里,那些专家凭什么叫专家,是因为他们能看出凝聚在瓷片和铜锈上的时间,那些变得苍老和憔悴的器物凭什么叫古董,是 因为它们拥有久远的时间。可惜的是,人们总喜欢犯错误,当这些古董向人们展示时间的
16、价值时,人们记住了钱币的数量,忘记了那不是古董的价值而是时间的分量。 说光阴无价,这是诗性的表述。说时间有价,这是古玩行存在的理由。认识时间的价值,不需要改朝换代,坐上出租车,堵在街头,你就看那计价表往上跑数字,直跑得你心惊肉跳。当然时间也有贬值的情形,花了几百元订的报纸杂志,翻过了,到了月尾,收废品的用秤一称,只值几角钱了。时间会贬值,是因为时间还健忘。那些报纸当初拿到手上的时候,真叫如饥似渴,那些消息让我怦然心动,那些社论让 我热血沸腾,那些事件让我揪心挂念。然而,时间过去了,那些事与人,文章与图片,都成了一捆废纸中的墨迹。时间还在向前,我告别了那一捆旧报刊,就像落叶后的树,又准备长出更多
17、的叶片来,挂满朝露迎接新的太阳。也许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健忘,也许这是时间最无情而又最必须的存在方式。人们用 “年 ”“年代 ”“世纪 ”来丈量时间,简洁而清晰,然而,无数的像我这样的生命和非生命体就被匆匆地忽略了。伟人在评说历史时总说: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伟人之所以叫伟人,大概就是因为他洞悉了时间的秘密。 尽管如此,对于我,我知道上苍给我的时间就是一次 生命的过程。无论卑微还是平凡,珍惜这个唯一,是生命的觉悟和实践。伟人、帝王与百姓平民在这一点上是平等的。因此,皇帝以为尊荣和权力就可以延长这个过程, “万岁 ”是最大的白日梦,也是臣子给皇上最不需本钱的 “贿赂 ”。其实,珍爱生命,珍惜时间,什么
18、办法最好?我的建议就是倒计时记岁数: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 60岁,过一年,少一年,成了 59岁。这样就会知道有多少时间可以去学习去做事去创造去思考去恋爱去结婚生子!时不我待,自当奋进和珍惜。到了 60岁归零,再过的日子就是赚来的,多活一天,就多赚了一天,这样的日子自然应当快快活活地 享受,享受生命!时间是什么,时间就是镜中的你自己! (选自人民日报 海外版,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 ) A第二段中划线的句子通过一系列生活实例,体现了孩童时期的作者对时间的理解,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小时候是淘气调皮的,不懂得利用时间,抒发了作者的后悔之情。
19、B第三段中划线句子运用比喻,形象抒发了当人生命走到尽头时一生碌碌无为的遗憾之情,告诫人们要明白时间是可贵的,不可随意浪费。 C作者在第五段提出的 “倒计时记岁数 ”是珍爱生命、珍惜时间的好建议,当人们意识到时不我待,就会奋进、创造。 D作者不止一次地将帝王、伟人与平民相提并论,意在强调时间的唯一、公平与公正,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也反映出作者非常深厚的平民情结。 E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综合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寓深刻的哲理于形象风趣的说理之中,内涵丰富,可读性强。 【小题 2】作者以 “你好,时间 ”为题,妙在何处?( 4分) 【小题 3】文章第三、四两段分别列举了古董和报纸的例子
20、,请你联系全文,分析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6分) 【小题 4】文章开头说 “时间就是我自己 ”,结尾又说 “时间就是镜中的你自己 ”,作者反复这样说,表达了什么意思?请结合文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社会现象,谈谈你对 “时间与我 ”的理解。( 8分) 答案: 【小题 1】 A D 【小题 2】 运用拟人手法,亲切自然,感染力强;( 2分) 问候中传递出一种尊重感,暗示珍视时间的主旨。( 2分) 【小题 3】 列举古董的例子,形象地阐释了时间是有价的、是珍贵的;( 2分) 列举报纸的例子,提醒人们时间会贬值,需要珍视;( 2分) 这两个例子是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引出下文对
21、珍惜时间和享受生命的思考。( 2分) 【小题 4】 时间就是我们的生命,是流入我们生命的一切,是我们的生命过程;( 2 分)它是唯一的,我们只有珍爱生命、珍惜时间,不断奋进,才能享受生命,体现生命的价值。( 2分) 阅卷标准:明确 “时间与我 ”的关系 2分,联系 “生活经历 ”或 “社会现象 ”2分。分析要言之有物,联系 “生活经历 ”或 “社会现象 ”,不能泛泛而谈。第二问参考答案:我与时间是竞争的关系。时间与我相伴,它有时是我的挚友,有时却是我的对手。在困难的面前 ,时间让我选择了独立;在失败面前,时间让我选择了面对。我曾痛斥为什么在我最需要更多时间的时候,它却吝啬了。可随着时间的流逝,
22、生活渐渐地告诉我,它很公平,只是我不珍惜,它将每一段时光都剪得很匀称,它给予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于是,我便想和它竞争,去弥补更多失去的时光,去争取更多未来的时光。 【小题 1】 试题分析: A “后悔之情 ”属无中生有,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 “时间教育我养成良好习惯,时间是公平的、严厉的 ”; D “深厚的平民情结 ”是典型的牵强附会。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鉴赏标题的作用。一般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是标题本身语言特点和风格;二是联系上下文和全文中心,从内容和结构上组织答案:。本题解答时重在从内容角度分析,并注意题目中 “你好 ”一词的作用。
23、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和思路的能力。答题既要单独分析每一个举例的意图,又要结合起来整体考虑。需注意的是 “时间还在向前,我告别了那一捆旧报刊,就像落叶后的树,又准备长出更多的叶片来,挂满朝露迎接新的太阳 ”这句话讲的是 “时间永远向前,从不停留,无 法挽回,要充满信心迎接未来 ”。(答案:要强调时间的唯一与对待时间的态度两个方面,意思对即可, 4分)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体察与阐发能力,考查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
24、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能力。答题要紧密联系文本,在透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就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方面进行论述、分析,而不能像一般的概括分析题那样,面面俱到;组织答案:时,要注意格式,讲究层次,观点突出。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 意图,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5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
25、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宋史 赵普传) 答案:普性深沉有岸谷 /虽多忌克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普刚毅果断 /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 /亦不用。 【每两处为 1组, 1组 1分;错 1处则该组为 0分。】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为四川近年高考中新出现的题型,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当然还有一些取巧的方法可供借鉴:找名词、找动词、看标志、注意句
26、式、注意修辞等。本题 “虽 ”、 “而 ”、“宋初 ”、 “尝 ”、 “太祖 ”这些标志性词语是断句的关键。 考点 12:理解文言断 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赵普年轻时熟悉吏事,但没有学问,等做了宰相,太祖经常用读书去劝告他。(赵普)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府第,就关起门来开箱取书,整天阅读。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一部二十篇的论语。赵普性格深沉而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多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赵普)曾经上奏推荐某人去做某官,
27、太祖没有采用。赵普过了一天又重新上奏推荐,( 太祖)还是没有采用。再过一天,赵普又用此人上奏,太祖大怒,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下来拾走它们回去了。他日补全了撕碎的奏章,如同开始一般上奏。太祖方才醒悟,终于任用了(赵普推荐的)那个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 6分,每小题 3分) 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 于 辞令,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 害 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 谗之曰: “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 伐 其功,曰:以为 非我莫 能为 也。 ”王怒
28、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 ”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 而 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 “奈何绝秦欢? ”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 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 内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
29、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 短 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 其糟而啜其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
30、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 以 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 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节选自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 伐 其功伐:夸耀 B争宠而心 害 其能害:害怕 C赵不 内 内:通 “纳 ”,接纳 D卒使上官大夫 短 屈原于顷襄王短:诋毁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娴 于 辞令此
31、非孟德之困 于 周郎者乎 B 因 谗之曰不如 因 善遇之 C信 而 见疑青,取之于蓝, 而 青于蓝 D遂自投汩罗 以 死愿得将军之首 以 献秦 【小题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 1)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4分) ( 2)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4分) 【小题 4】文章倒数第二段详细记叙了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概括作答。( 4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 1)屈原使(自己的)道德端正、使(自己的)品行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 /自己的国君
32、,小人离间他们,(他)可以说处境困窘啊。 ( 2)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 色憔悴,形体和容貌枯瘦。 【小题 4】对屈原志洁行廉(不肯同流合污,宁死也要保持自己高洁)人格的颂扬之情;对黑暗势力迫害忠良的愤慨之情;对世人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痛惜与批判之情。【答出三种情感中任一点得 2分,共 4分。只有表情感基调的词没有具体内容,则该点只得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项中 “害 ”是 “嫉妒 ”的意思。 “争宠而心害其能 ”是 “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 ”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33、: C项中两个 “而 ”都是连词,表转折,却。 A项中前一个 “于 ”是介词,引出对象,对于、在 方面;后一个 “于 ”是介词,表被动,被; B向中前一个 “因 ”副词,于是;后一个 “因 ”副词,趁机; D项中前一个 “以 ”是连词,相当于“而 ”,表修饰 ;后一个 “以 ”是 连词,表目的,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 词。
34、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 “信 ”) 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 “达 ”) 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 顺。 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本题在解答是应重点关注 “正
35、 ”、 “直 ”、 “穷 ”、 “被 ”、 “颜色 ”、 “形容 ”等字。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体会作者流露出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著,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 的。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鱼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是
36、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情感倾向。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参考译文】 屈原,名字叫平,担任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楚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 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要走草稿,屈原不给。(上官大夫)于是谗毁他说: “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 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 。 ”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
37、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 “离骚 ”,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 ,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使(自己的)道德端正、使(自己的)品行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小人离间他们,(他)可以说处于困境啊。诚信却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啊。 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怀王打
38、算去,屈原说: “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去。 ”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王去: “为什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呢? ”怀王最终去了。进入武关后,秦国的伏兵截断了归楚的后路,扣留怀王来求得割让土地 。怀王很生气,不答应。(他)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他)。(他)又回到秦国,最终死在了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埋葬。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做国君,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楚国人全抱怨子兰,因为他劝说怀王去秦国却(导致怀王)未回来;屈原也痛恨他,虽然(自己)被流放,仍然眷恋楚国,关心怀王,不忘祖国而想返回朝中,希望君王能够有一天能觉悟,楚国坏的习俗有一天能改变。他关心君王振兴国家,想把楚国
39、从衰弱的局势中挽救过来,在一篇作品(离骚)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然而终于无济于事,所以不能返回朝中。令尹子兰听说了屈原愤 恨他的话后,很生气,马上派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听了很生气,又把屈原放逐出去。 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形体和容貌都像干枯的树木一样。一个渔翁看见就问他说: “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 ”屈原说: “全世界混浊却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我)因此被放逐。 ”渔翁说: “聪明贤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顺随世俗的变化。全世上都混浊,为什么不顺着潮流推波助澜?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
40、么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说: “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入水中,葬身鱼腹,又怎能用高尚纯结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尘垢呢? ”于是写下了怀沙赋,便抱着石头,自己跳到汨罗江死了。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这些人,都爱好文学并且凭借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却)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从这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最终被秦国灭国。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 题。( 8分) 离亭燕 张 c 一带江山如
41、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 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 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 低亚:低垂。 【小题 1】 “水浸碧天何处断 ”中的 “浸 ”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3分) 【小题 2】结合诗歌简析 “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这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5分 ) 答案: 【小题 1】( 1) “浸 ”有浸染之意,( 1分)一个 “浸 ”字,以动衬静,描绘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完全渗入的景象,表现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
42、阔的意境。( 2分) 【小题 2】( 2)表达了作者担忧时政的惆怅之情和无人可诉的孤寂之感。( 2分)诗人靠着层楼,面对清秋景象,想到历朝兴废尽入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国家兴衰的兴亡之感和担忧时政的惆怅之情;( 2分)诗人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 “无言 ”寂寞,更生出一种无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之感。(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赏析妙处就是分析它的表现手法及作用,或分析它的形象性。本诗中 “浸 ”本义是 “浸染之意 ”,有水, 而且相对于泡来说还有一种逐渐渗入之感。一个字形象全出。答题时要仔细分析浸字的意境,再联系诗中所形容之景具体分析,可发现作者所描绘的景物如在眼前。本题比较容
43、易,浸字好理解,而且何处断显示,水与天是相连的。只要把浸字分析透了,分析准了,此题不难得分。 考点 17: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怅望与无言是神态,层楼与寒日是环境,无论环境还是神态都给人以伤感。所以答题时要结合意象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关键词是孤寂和无奈。本题难度一般。一切景语皆情语,只要抓住诗人的神情与环 境描写,就可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了。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5分) ( 1)请描述画面内容。( 3分) ( 2)请用简明
44、的文字揭示漫画的寓意。( 2分) 答案:( 1)这是一幅标题为 “解决问题 ”的漫画。( 1分)画面左下角是一个内有 “问题 ”二字的大大的没有盖子的黑色窨井;( 1分)右边有一个人,手拿小小的窨井盖,边向井边跑边扭过头说: “正在着手解决! ”( 1分)【注意:必须强调井的 “大 ”和井盖的 “小 ”】 ( 2)讽刺了一些人对于出现的问题,不是切实想办法去解决,而是虚张声势,敷衍塞责。( 2分) 试题分析:本题为考查漫画读图题。由于漫画形式特殊,大多具有夸张、讽刺艺术特性,并非一下子就能弄清其揭露的现象或揭示的道理,因此,解答漫画题最重要的是理清思路。须遵循下列步骤: 通过漫画的标题解读漫画
45、的主题或含义。标题可以说是漫画的 “眼睛 ”,这个 “眼睛 ”反映着漫画的 “心灵 ”,往往提示主要内容或点明画旨。 结合漫画的形象来思考其寓意。 透视夸张手法了解作者意图。解读漫画,不妨先分析其夸张的手法,了解作者的意图。 联系漫画中的文 字说明来理解漫画。有些漫画的内容,作者无法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只能借助于文字语言。 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漫画的要义。本题解答时要抓住图中的标题 “解决问题 ”,及人物手拿小于 “问题 ”的 “井盖 ”,并大叫 “正在解决 ”可分析出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
46、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 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 句式一致; 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5分 ) 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例 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答案: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灵动娇美,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 【:意象特点 1分,句式 1分,修辞 2分,语言生动 1分。对词性不做要求。 试题分析:仿写应先看清示例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各个成分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比着葫芦画瓢。一定要注意句式要相同,本题题干要求的一定要提起重视,例如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要运用拟人和反
47、问的修辞手法。做仿写题,首先,看题目,明确显性要求。有的题目对句式、修辞格、仿句内容等有明确限定 ,只有将题中的这些要求吃透,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规范句子。其次,审例句,明确隐性要求。有的题目没有明确告知仿写要求,这就要我们仔细分析,这一步是答题的关键。不同的例句隐性要求不同,我们一般可从 “形神 ”两方面去考虑。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限选 6小题)( 6分) 【小题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小题 2】地崩山摧壮士死, 。 (李白蜀道难) 【小题 3】艰难苦恨繁霜鬓, 。 (杜甫登高) 【小
48、题 4】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 (论语 述而) 【小题 5】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 (战国策 荆轲刺秦王 ) 【小题 6】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 (王羲之兰亭集序) 【小题 7】申之以孝悌之义,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 8】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答案: 【小题 1】星汉灿烂 【小题 2】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小题 3】潦倒新停浊酒杯 【小题 4】择其善者而从之 【小题 5】士皆 目 【小题 6】亦足以畅叙幽情 【小题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小题 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试题分析: 1、对于名句默写应注意字形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形识记不牢,从而提笔写错字。 2、名句默写应注意 :字义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 3、名句默写应注意 :对比识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