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西省余江一中高三第二次模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31826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江西省余江一中高三第二次模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4届江西省余江一中高三第二次模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4届江西省余江一中高三第二次模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4届江西省余江一中高三第二次模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4届江西省余江一中高三第二次模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江西省余江一中高三第二次模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轻 佻 ( tio)饿 殍 ( pio) 剔 除( t)大雨 滂 沱 (png) B拘 泥 ( n) 穴 居( xu) 聒 噪( gu)病入膏 肓 ( hung) C 渐 染( jin) 悚 然( sng) 凫 水( f)汗流 浃 背( ji) D 篡 位( cun)精 髓 ( su) 隽 永( jn)不 假 思索( ji)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 “穴居 ”中的 “穴 ”应读为 “xu”。 C项, “汗流浃背 ”中的 “浃 ”应读为 “ji”。 D项, “隽永

2、”中的 “隽 ”应读为 “jun”。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 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慰藉安详凑合融汇贯通绵里藏针 B脉搏辐射防碍一成不变相辅相成 C诀别赋予凄厉气喘吁吁随声附和 D裨益缅怀笼络暗度陈仓两全齐美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 “融汇贯通 ”中的 “汇 ”应写作 “会 ”。 B项, “防

3、碍 ”中的 “防 ”应写作 “妨 ”。 D项, “两全齐美 ”中的 “齐 ”应写作 “其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阿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 _的,更重要的是他反映了那个时代国民精神的一些弊病。 深港西部通道深圳湾公路大桥(深圳侧)通航孔桥段的最后一片钢箱梁开始吊装,经过 1个多小时,吊装工作完成,大桥通航孔桥段正式 _。 我想象,最后的一场暴风雨袭来,树倒了下去,树梢的枝条重新深深地陷进泥土。 _到了这种地步,生命也并没有结束。 帮助受难的矿工家属子女走出矿难阴影,把目光投向未来,并解决他们实际的生活困难

4、,政府部门 _,不能随意把他们推到社会上去。 A原型 合拢 即使 责无旁贷 B原形 合拢 虽然 义不容辞 C原型 合龙 即使 责无旁贷 D原形 合龙 虽然 义不容辞 答案: C 试题分析: 原型:原来的模型或类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原 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贬义)。这里应选用 “原型 ”。 合拢:指两个或多个个体靠近、闭合。合龙:是堤坝、围堰及桥梁秀注重的专门术语,强调两端工程在龙口接合得天衣无缝,整个工程像一条龙一样浑然一体。这里应选用 “合龙 ”。 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虽然: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 “但是 ”、 “可是 ”、 “却 ”等与它呼应,

5、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应选用 “即使 ”。 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这里应选用 “责无旁贷 ”。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B我无法查证汉字中的 “闲 ”是哪位古人所创。不过,这个 “闲 ”字的古体字是“门 ”字里有一个 “月 ”字,这个构思实属巧妙:门里望月,焉能不 “闲 ”? C意林出版社在 2008年新书征订公告中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楚姓名及详细地址

6、(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购买的书名、册数 )。 D由人民网和中国会展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 30周年 30个最受关注节庆评选活动颁奖典礼于北京举行, “烟台国际葡萄酒节 ”榜上有名。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第一个 “围城 ”应加书名号,问号应改用句号。 C 括号里的内容不是解释 “详细地址 ”,应放在句号外。 D项改革开放 30周年 30个最受关注节庆应该用引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生态健康国际论坛 ”是由国际生态健康联合会每两年组织一次的学术会议,主要探讨全球气候、生态变化导致的新发传染病等人类健康。 B 30年来,中

7、日关系发展最大的经验和教训是 ,中日人民之间能否相互理解,才是中日两国最终能够实现世代友好的根本保证。 C目前,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作了标志,今后,农业部门将借鉴国外标志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标志管理制度。 D南昌火车站位于京九、浙赣两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今年春运期间,日均发送旅客量比去年增长了 56%。尽管是大年初一,车站的大厅里仍有不少旅客在排队购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成分残缺。谓语动词 “探讨 ”后面缺少宾语,应在 “人类健康 ”后补上 “问题 ”。 B一面和两面不对应。 “能否 ”应改为 “的 ”。 C “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菜籽油

8、及调和油等均已作了标志 ”句式杂糅,去掉 “有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红楼梦中 “金陵十二钗 ”正册判词中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两句分别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和命运的写照,预示了二人未来的命运。 B觉民和琴本是青梅竹马、真诚相爱的一对恋人,只是因为双方母亲在牌桌上有了摩擦,就儿戏般地拆散了这对情侣。觉民最终愤而出走,在觉慧的鼓励和帮助下,逃离了高公馆。(家) C堂吉诃德劝说又矮又胖的农民桑丘做自己的侍从,并许诺将来征服了个把海岛后就封桑丘做海岛的总督。桑丘家里很穷,正想出去碰碰运气,就答应了堂吉诃德的请求。 D诸葛亮

9、受照烈帝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就在这时,蜀南方之南蛮又来犯蜀,诸葛亮当即点兵南征。到了南蛮之地,诸葛亮采用马谡攻心的计策,七擒七放孟获。孟获起誓:以后将不再谋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课下应该加强文学名家及文学名篇的赏读。前面应当是觉新和梅。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题目。 湖 畔 雨 趣 苏连硕 秋已深深,我以为不会下雨了。没想到,吃了晚饭,便隔窗闻到了刷刷的雨声。我惊喜地喊,下雨了,下雨了。 正密,正疾,少顷即淋湿了。好,好,不密,不疾,还有什么意思呢?没有一丝风,这雨落得均匀、平实、温柔。 它下它

10、的,我行我的,一样的速度,一样的步履,不受干扰,若无其事。正所谓随心所欲,我行我素。天籁刷刷,我脚步亦刷刷,不过雨疾我缓罢了。难得的天人和谐共鸣。水泥路面有些水了,管它,啪唧啪唧地踩,如小孩子般顽皮。说是这样的说,顽皮一阵子可以,还是下意识地沿没有积水的碎石子路行了。 到得高大的廊亭,雨且疏了,只有棚顶淌下水的滴答声。摸了摸铁栏,不湿,遂将腿抬上去。平时我要喊几声的,此刻噤了喉咙,哑了嗓子。老夫怎忍心 “聊发少年狂 ”打扰这宁静的夜、宁静的雨呢? 看不准湖面的雨点落下的波纹,只有平静复平静,柔和复柔和,温 馨复温馨。多么绮丽的雨夜呀。 蒙蒙的秋雨,濡湿了深秋的天空,滋润了尚未枯黄的草地与花树,

11、清醒了我昏昏沉沉的头脑。 常人爱说春雨贵如油,是喜雨,美其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对秋雨,却总是有所偏见,说它的冷落、萧条与肃杀。过于强调 “一场秋雨一场凉 ”,缺少对于它的难得的坚韧、善良品格的讴歌与赞许,甚或怀着责难,这么凉的天,下什么雨呢?真讨嫌。 殊不知, 雨既是属于春夏的,也是属于秋甚至属于冬的。 秋雨的特点,不只在于它的凉,还在于它的绵,它的柔,它的韧,跟 “春雨贵如油 ”一样,说 “秋雨贵如油 ”,当秋 “乃发生 ”, “润 物细无声 ”,是 “喜雨 ”,也丝毫不过分。至少农民会由衷渴望,喜滋滋称快庆幸的。 春雨,吝啬得很,稀疏极了,连个沙尘也压不住。秋雨则不然,缱绻连绵

12、, “随风潜入夜 ”,从早下到晚,渐渐,沥沥,簌簌,沙沙,潺潺,涓涓,丝丝缕缕,袅袅婷婷,蕴涵着坚韧、持久的耐力;多豪爽,多气派。 秋雨也不似夏雨的没正邪 有时凶猛暴戾,有时干打雷不下雨,沥涝、干旱都具有极大的伤害性、毁灭性。秋雨总是那么神清气定,从容平静,有条不紊,不急不躁,不张不扬,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应节而降,恰到好处,仿佛醇醪,仿佛甘霖。 苍天有情有眼有心有数 ,秋雨是它的天使。细腻温情地送走酷烈的夏,含情脉脉地迎迓着冷峻的冬。 能说它不为承前启后而深谋远虑、大度从容么? 没有宽阔诚挚的胸怀,没有充沛的储备,怎么这么晶莹剔透、清幽隽雅、飘飘洒洒、淋漓酣畅地下得这么匀实,这样耐心,这样

13、慷慨呢? 苍天不老。秋雨,是苍天的寄托,是苍天的胸臆,没有惆怅,没有感伤,没有飞扬跋扈,没有大轰大嗡,只有特立独行、真诚坦荡地洒落,那么凉,那么柔,那么韧,那么闲适、那么沉静,那么达观。 秋雨呀,浸沐着我的头脑,激溅着我的键盘,促我敲击着清醒、清新、清亮的文字。 当你平抚沉静下心来,你会真 切地感到,雨毕竟在轻轻柔柔、袅袅娜娜既很努力很认真又很随意很散漫地落呢。不只是在脸庞,在眉间,在额头,而是在心灵深处,丝丝清凉,缕缕甘美。脱了绿叶外衣的高高低低的树木,没有委靡,伸出裸露的手臂在真挚地呼唤、拥抱着蒙蒙的细雨,脉脉的温馨。 眼前的这般轻微这般柔细的雨,我尤其喜欢。因为缱绻缠绵的最后一幕的喜雨,

14、迎迓着姗姗来迟的第一场瑞雪,默默地传承着启后的信息。 (选自湖畔散记有删节) 【小题 1】作者在写秋雨时,还写到了春雨和夏雨,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6分) 【小题 2】理解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6分 ) ( 1)雨既是属于春夏的,也是属于秋甚至属于冬的。 ( 2)能说它不为承前启后而深谋远虑、大度从容么? 【小题 3】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秋雨的感悟,其中蕴涵着怎样的人生态度?( 5 分) 【小题 4】下面各项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 A文章开篇写 “我 ”在雨中漫步的情景,抒发了 “我 ”被秋雨陶醉,难以抑制惊喜、愉悦的心情。 B文中写 “常人爱说春雨贵如油,是喜雨

15、”,而作者却说秋雨是 “缱绻缠绵的最后一幕的喜雨 ”,说明作者对春雨很反感,只喜欢秋雨。 C文中作者多次提到 “苍天有情有眼有心有数,秋雨是它的天 使 ”, “苍天不老。秋雨,是苍天的寄托,是苍天的胸臆 ”,说明作者人到晚年 “知天命 ”,表达了他的宿命观。 D作者为了表现对秋雨的喜爱,在描写中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秋雨匀实、温柔、缱绻缠绵的特点。 E整篇文章语言运用大量的短句,拟声词、叠词比比皆是,情感婉柔,文笔清新,对人生的感悟境界豁然,是一篇十分隽美的散文佳作。 答案: 【小题 1】 ( 1)通过秋雨与春雨、夏雨的对比,更能衬托出秋雨的特点。( 2分) (

16、2)写春雨的吝啬、稀疏,不仅表现了秋雨的 “贵 ”与 “喜 ”,还突显出秋雨的坚韧、持久、豪爽、气派。( 2分) ( 3)写夏雨的凶猛暴戾、干打雷不下雨,甚至造成灾害,则表现了秋雨神清气定、从容平静、有条不紊、不急不躁、不张不扬的性格。( 2分) 【小题 2】( 1)春雨的珍贵,夏雨的频繁与迅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但秋雨甚至冬雨也有各自的特点,彰显着自己的性格。( 3分) ( 2)秋雨送走了炎热的夏季,迎来了寒冷的冬季,让一年四季顺利地过渡,因此说它承前启后而深谋远虑;秋雨神清气定,从容平静,飘飘洒洒,淋漓酣畅,耐心而慷慨, 所以说它大度从容。( 3分) 【小题 3】作者描绘了秋雨的绵、

17、柔、韧,表达了对坚韧、善良品格的讴歌与赞许;描写了秋雨的持久、豪爽、气派,神清气定、晶莹剔透、清幽隽雅,表达对特立独行、真诚坦荡、沉静达观的人生态度的欣赏。 (5分 ) 【小题 4】 A、 E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散文类文本中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的把握。解答此题,首先要指出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在本文是拿秋雨与春雨、夏雨进行对比。然后分析对比的作用就是要突出秋雨的特点。最后要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是如何在对比中突出秋雨特点的,这些都可以回归到文本 中归纳和总结。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1)此题主要考查学

18、生对散文文本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关联词语 “既 也 甚至 ”表明前后句式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联系上文可以总结和归纳出答案:。 ( 2)此题使用了反问的句式,强调了秋雨承前启后而深谋远虑、从容大度的特点。然后分析为什么说它承前启后深谋远虑,联系上文可得出它送走酷夏迎来严冬,让一年四季从容度过;联系下文秋雨的特点,得出它从容大度的原因。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内涵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需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找到文中作者对秋雨的感悟,即表现秋雨特点的抒情和评价性的语句,其次还要

19、由这些特点延伸到对人生的感悟。总而言之,要立足文本,筛选延伸。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 B中 “对春雨很反感 ”错误, C中 “说明作者人到晚年 知天命 ,宿命观 ”不对, D中没有 “夸张 ” 考点:筛选并整 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笑声中的雅俗之辨 蒋慧明 最近重读朱自清先生写于 1947年的文章论雅俗共赏,颇有感触。文中提到: “中唐的时候,比安史之乱还早些,禅宗的和尚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用口语为的是求真与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 ”这其实讲的就是

20、曲艺史中的古代说唱形式 俗讲。文章的主旨其实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即 “雅俗共赏 ”体现的是 “自然而然的趋势 ”。 回顾整个文艺史,我们不难发现,但凡能够传世的作品,无不是遵循了雅俗共赏的原则。而雅俗共赏也早已成为创作 者与欣赏者的共识。 “雅俗共赏不是高雅与通俗的混合,而是深刻的思想、高尚的艺术追求与时代精神、群众的审美需求的辩证统一。 ”即内容上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和形式上的生动活泼、大雅若俗。 作为通俗文艺(又叫大众文艺)的代表形式之一,传统的曲艺艺术,无疑是被列入俗文化阵营中的。一方面,它以其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以及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艺术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另一方

21、面,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部分自我标榜为雅文化之代表人士的偏见、歧视与冷落。事实上,传统曲艺特别是其中的优秀作品,恰恰是具备雅俗兼备的 艺术品格的,而雅俗共赏的美学境界,同样也是许多杰出的曲艺人长期以来的艺术追求和自我认同。譬如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便毕生致力于此,他令相声艺术的整体品格得以不断提升。另如,被誉为 “一代滑稽戏宗师 ”的周柏春先生,也曾说过 “有文化的滑稽是幽默,没文化的幽默是滑稽 ”,他同样以其自身的艺术实践为观众奉献了众多高质量的笑声。 所谓 “雅者得其深,俗者得其浅 ”,真正优秀的经典的曲艺作品,传递给观众的正是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和不可多得的艺术享受。曲艺之 “俗 ”,当取其

22、通俗、民俗、俚俗之意,而绝非为人所不齿的陋俗、粗俗、庸俗、媚 俗或流俗。文艺的雅俗之间,似乎并无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曲艺之 “俗 ”,却始终有着清晰的底线,一旦越界,则很容易滑入无视艺术品格、匮乏审美价值的泥沼。这一点,从中国曲艺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其实不难找到例证。可惜的是,当前的曲艺创演中确实存在着沉渣泛起、拿无聊肉麻当有趣、一味迁就甚至迎合个别观众不良趣味的问题。认真反思起来,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可能更主要的还是部分曲艺从业者的艺术修养与文化品位的欠缺。 笔者认为,作为曲艺的从业者,理应不断提高自身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努力增强自身认识社会生活、把握事物本质的本领,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3、,积极投身于曲艺创演的实践中去,力争使更多的曲艺作品达到雅俗共赏的美学高度,为广大群众奉献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 【小题 1】下列关于 “雅俗共赏 ”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雅俗共赏是创作者与欣赏者的共识,而能够流行的作品都是遵循了雅俗共赏原则的。 B雅俗共赏是高雅与流俗的混合交融,是深刻的思想、高尚的艺术追求与时代精神、群众的审美需求的和谐统一。 C雅俗共赏是内容上的生动活泼、大雅若俗,与形式上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D真正优秀的经典曲艺作品,表现的是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 传递给观众的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享受。 【小题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恰当 的一项是( ) A被列入俗文化阵营的

24、传统曲艺属于大众文艺的代表,它以其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以及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艺术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B传统曲艺都是具备雅俗兼备的艺术品格的,而雅俗共赏的美学境界,同样也是所有曲艺人长期以来的艺术追求和自我认同。 C文艺的雅俗之间并无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曲艺之 “俗 ”却始终有着清晰的底线,绝非陋俗、粗俗、庸俗、媚俗或流俗,而是通俗、民俗和俚俗。 D曲艺创演中存在着沉渣泛起、拿无聊肉麻当有趣、一味迁就甚至迎合一些观众不良趣味的问题,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业内外人士的批评。 【小题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 不符合 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雅者得其深,俗者得其浅。 ”“雅

25、俗共赏 ”的曲艺作品总是能给各类观众带来“高质量的笑声 ”的,它不应受到偏见、歧视与冷落。 B曲艺工作者应该向相声大师侯宝林、 “一代滑稽戏宗师 ”周柏春等老艺术家们学习,使更多的曲艺作品达到雅俗共赏的美学高度,为广大群众奉献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 C一些曲艺作品的媚俗现象之所以能产生和存在 ,其主要原因是观众素质低下,趣味低俗,因而提高观众审美情趣乃拯救通俗艺术的根本出路。 D曲艺的从业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增强自身认识社会生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明辨是非、善恶和美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

26、A偷换概念, “能够流行的作品都是遵循了雅俗共赏原则的 ”说法错误,原文是 “回顾整个文艺史,我们不难发现,但凡能够传世的作品,无不是遵循了雅俗共赏的原则 ”。 B“雅俗共赏是高雅与流俗的混合交融 ”错,原文说的是“雅俗共赏不 是高雅与通俗的混合 ”; “ 和谐统一 ”也与原文 “辩证统一 ”不一致。 C表述与原文有出入,应为 “内容上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和形式上的生动活泼、大雅若俗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都是 ”“所有 ”错误。原文 “为传统曲艺特别是其中的优秀作品,恰恰是具备雅俗兼备的艺术品格的,而雅俗共赏的美学境界,同样也

27、是许多杰出的曲艺人长期以来的艺术追求和自我认同。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无中生有,原文为 “当前的曲艺创演中确实存在着沉渣泛起、拿无聊肉麻当有趣、一味迁就甚至迎合个别观众不良趣味的问题。认真反思起来,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可能更主要的还是部分曲艺从业者的艺术修养与文化品位的欠缺。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尝与语,奇之。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

28、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 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 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 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 “已约晋王矣。 ”已而太宗至,设重 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 “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 ”帝笑曰: “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 太祖豁达,谓普曰: “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 ”自是不复言。 普少习吏事 ,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

29、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 “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 ”普曰: “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宋史 赵普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普与太宗排 闼 入告。闼:门 B吾 意 正如此,特试卿尔。意:料想 C初,太祖侧微,普

30、从之 游 。游:交游 D家人 发 箧视之。发:打开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 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夫夷 以 近,则游者众。 B 因 与普计下太原。不如 因 而厚遇之。 C普刚毅果断,未有 其 比。而余亦悔 其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朕固不 为 迁官,卿若之何?既自以心 为 形役 【小题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刑以惩恶赏 /以酬功古 /今通道也 /且刑赏天下之 /刑赏非陛下之 /刑赏岂得以喜怒 /专之。 B刑以惩恶赏 /以酬功古 /今通道也 /且刑赏 /天下之刑赏 /非陛下之 /刑赏 /岂得以 /喜怒专之。 C刑以

31、惩恶 /赏以酬功 /古今通道也 /且刑赏天下之刑赏 /非陛下之刑赏 /岂得以喜怒专之。 D刑以惩恶 /赏以酬功 /古今通道也 /且刑赏 /天下之刑赏 /非陛下之 /刑赏岂得以喜怒 /专之。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 1)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 4分) 译文:_ ( 2)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 4 分) 译文:_ ( 3)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4分) 译文:_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1)太祖多次微服私访

32、功臣之家,赵普每次退朝后都不敢穿便服。( “数 ”“微行 ”“便 ”和句意各一分) ( 2)当初,太祖地位卑微时,赵普跟他交游,得了天下之后,赵普屡次谈起卑微时二人交往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侧微 ”“游 ”“所 ”和句意各一分) ( 3)赵普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家,就关起门来开箱取书,整天阅读。( “私第 ”“启箧 ”“竟 ”和句意各一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意:名词,意图,想法。此类试题应将原句放在文中,推断原句大意,继而推断出加点词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B因:介词,趁机。 A以:介词,因为;连词,表并列。 C其

33、:代词,他;代词,自己。 D为:介词,替;介词,表被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解答此题主要从句意和对偶句的修辞入手。如:刑以惩恶与赏以酬功形成对偶,可以排除 A、 B两项;根据句意和 “岂 “的发语词,可排除 D项。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4】 ( 1)注意以下得分点的翻译,数:多次,联系学过的课文鸿门宴中 “范增数目项王 ”,陈涉世家中 “扶苏以数谏故 ,上使外将兵 ”。微行:微服私访(结合下文过时拜访之意);便:便服。 ( 2)注意以下得分点的翻译,侧微 :地位卑微 ;

34、游 :交游。联系学过的课文送东阳马生序中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所子结构的使用。 ( 3)注意以下得分点的翻译,私第:私人住宅,即家里。;启箧:打开箱子;竟:整,竟夜,竟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 解 B 【参考译文】 赵普、表字则平,是幽州蓟县人。周世宗在淮河地区作战,宰相范质上奏任命赵普为军事判官。太祖(赵匡胤)曾和他交谈,认为是他个奇才。太祖率兵征伐北汉到了陈桥驿,喝酒后醉卧在军帐里,将士们要拥戴他做皇帝,赵普和太宗推门进来禀告。太祖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慢慢起身,而将士们穿戴着盔甲、露出兵刃,吵吵嚷嚷地把太祖拥到军旗下面。等到太祖接受禅让做了皇帝,赵普因为辅佐有功

35、,被任命为 右谏议大夫,并担当枢密直学士。 太祖多次微服私访功臣之家,赵普每次退朝后都不敢穿便服。 一天,大雪一直下到夜里,赵普以为皇上不 会出来了。过了一会儿,听到敲门声,赵普赶忙出来,见太祖正立在风雪之中,赵普慌忙叩拜迎接。太祖说: “我已经约了晋王了。 ”随后太宗也到了,在厅堂铺上双层垫褥,三人席地而坐,用炭火烤肉吃,赵普的妻子在旁斟酒,太祖把她喊作嫂嫂。趁机与赵为策划攻打太原。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太原攻下来后,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不如暂且等到平定各国后,那么太原这样的弹丸棋子大的地方,还能逃到哪里去吗? ”太祖笑道: “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 ”当初,太祖地

36、位卑微时,赵普跟他交游,得了天下之后,赵普屡次谈起卑微时二人交 往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太祖性格豁达,对赵普说: “假如在尘土中就可以辨识天子、宰相,那么人人都可以去访求了。 ”从此赵普不再谈论。 赵普年轻时熟悉吏事,但没有学问,等做了宰相,太祖经常劝他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家,就关起门来开箱取书,整天阅读。 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赵普性格沉稳有城府,虽然很爱嫉妒别人,但能够以天下为己任。宋朝初年,当宰相的人大多心胸狭窄、因循保守,赵普刚毅果断,没有能与他相比。 有一名大臣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答应升他的 官。赵普坚决地为他

37、请求,太祖发怒道: “我就是不给他升官,你能怎么说? ”赵普说: “刑罪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 ”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最终得到了太祖的认可。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8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 , 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李弥逊( 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张罗地:指门

38、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小题 1】请对首句中的 “网 ”字进行赏析。( 4分) 答:_ 【小题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4分) 答:_ 答案: 【小题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小题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

39、查学生对诗歌语言中关键词语的鉴赏能力。要推究炼字的妙用,不可把分析 之字孤立起来谈论,而要放在诗句中,结合全诗的内容和语句的含义来考查。 “网 ”在这里做动词用 “网罗,用网罩住 ”的意思。诗人将丝丝小雨比作一张大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欲网春 ”想要留住春天采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所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看文本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想通过这样的景色表达什么样的感情。此诗前两句写景,所写春景并非生机勃勃,而是残花败景,要抒发的是仕途失意的苦闷。后两句叙事兼 抒

40、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门前冷落,抒发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默写 古诗文填空( 8分) 【小题 1】总角之宴, _。 _,不思其反。(氓) 【小题 2】 _, _,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王羲之兰亭集序) 【小题 3】 _,而不知其所止; _,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 【小题 4】 _, 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答案: 【小题 1】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 【小题 2】虽趣舍万殊 静躁不同 【小题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小题 4】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试题分析:注意

41、重点字的写法。如: “晏晏 ”、 “趣舍万殊 ”、 “静躁 ”、 “冯虚御风 ”、“青青子衿 ”等。每句 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写一则描写笔记。描写对象,可以是石缝间的蒲公英, 砖墙角的小瓜苗,悬崖峭壁上的松树 -总之,是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生命。要求:描写要生动、充分,有整体感,不少于 200字。 答案:石缝间的蒲公英 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我从街边花砖甬道上经过,不经意间一瞥,发现路边石缝里一株鹅黄色的蒲公英花开得正艳。这一抹灿烂的金黄,让我眼前一亮。 蒲公英金黄色的花朵在阳光下灿烂地绽放着,完全忘记了自己置身于路边的砖瓦石缝中,

42、锯齿状狭长细窄的叶片一往情深地绿着,虽然行人稍不注意就会将它踩成绿泥,但它并没有因此而拒绝成长。看着这株在石缝间绽放花朵的蒲公英,一股莫名的感动 充盈我的全身。 看似毫不起眼的蒲公英却有着惊人的毅力与顽强的生命力,在石缝里将根一点一点地努力扎下,并在春天里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生而为人,应当像蒲公英一样坚强、向上,让每一天都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有一定要求的小作文。测试基本写作能力。作答时应当注意分析要求:要写描写语段,要写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生命,要描写生动、充分,即要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要有整体感,另外字数不可少于 200字。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

43、达运用 E。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孔子在论语 卫灵公中云: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意思是说 “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 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眼睛长在自己身上,最经常的用途却是用来丈量别人,一沾着自己的,缺点就看不到了,看别人呢?优缺点一览无遗,而且缺点还会被放大。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请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700字以上。 答案:多看别人的长处 人生的轨迹能不能够发达久远,应该要看他有没有宽宏的器识。 俗话说 “人无完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总是看重别人的缺点,而且到处 张扬,这样就会给别人造

44、成伤害,这可不是君子待人处世之道。 “江南才子 ”文征明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他生性不喜欢听到别人的过错。有人想要把别人的过失告诉他,他必巧妙的转移话题,使对方无法说下去。他终生都如此。 东汉著名将领马援也曾告诫侄儿说: “我希望你们听到别人有过失,就好象听到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嘴里不能说! ” 对于自己的优点或长处,我们应当始终韬光养晦和抱以谦逊的态度。 老子曾经对孔子说: “我听说,聪明的商人会把财物藏得很严密,仿佛一无所有。盛德君子的容貌仿佛十分愚钝。去掉你身 上的骄气与过多的欲望,去掉你踌躇满志的神色与放荡的心志,这些都对你没有益处。 ” 中庸引用诗经中的话说: “衣锦

45、尚 ,恶其文之着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是单衣或外衣的意思。绣有花纹的锦衣外面为什么还要加上单衣呢?就是嫌花纹太显露了。用此来说明君子之道应该韬光养晦,内蕴深藏不露,外表虽然暗淡,日久就会彰显它的光芒;如果内蕴肤浅,虽然外表引人注目,但很快就会日益消亡。 宋朝的欧阳修,文章写得非常好,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文学家,可是他对待客人,总是多谈朝廷施政的事情,而不谈及 文章。当时的蔡襄精通政事,但是蔡襄对待客人,也是多谈文章,而不谈及政事。这两位先生都是非常的善于韬光养晦,不会在别人的面前,炫耀自己的长处,所以在历史上都能够享有盛名,而且官也做到了极其显贵的地位。 被称为

46、 “唐初四杰 ”的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四人以文章而享有盛名,个个才华盖世。当时的大臣裴行俭通晓阴阳,有知人之明,他见到卢照邻等四人后说道: “读书人以后能不能够发达久远,鸿图大展;应该是先要看他有没有宽宏的器识,其次才是他的文章啊!王勃他们四个人,文章虽然好,但是多显得浮躁浅薄,喜欢炫耀自己的才华,这不是 享有爵禄福报的根器啊!杨炯这个人还稍微显得沉静收敛一些,他能够善终,就算是十分的幸运了啊! ”后来这四个人的命运,果然如裴行俭所说的一样,只有杨炯得以善终。 试题分析 :本题是一道给材料作文。材料中心意思明确,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事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们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责己严,待人宽,这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所以我们可以立意:要多看别人优点,少看别人缺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以律已,宽以待 人,等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