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31827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且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畎 亩( qun)举一返三 恸 哭 ( dng)揠 苗助长( y) B 屏 ( pn)气凝神循循善诱 丰 赡 ( zhn) 喟 ( ku)然长叹 C水 獭 ( t)礼崩乐坏放辟邪 侈 ( ch)朝 觐 ( jn ) D 怵 惕 (ch )稗 官野史 (bi )曲 肱 ( hn)而枕杀身成仁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

2、,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 A畎亩( qun),举一反三。 B屏( bn)气凝神,丰赡( shn) D曲肱( gn)而枕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 句是( )。 A由于质量不好,价格偏高,服务意识不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每况愈下 ,公司一直处于惨淡经营的状态。 B在 20国集团峰会上,七个新兴国家凭着经济上的重大进步 鼎足而立 ,成为构建多边经济新秩序的重要角色。 C从事思想

3、工作的同志,要善于观察、分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要 见微知著 ,及早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D张大爷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 疾首蹙额 的事,他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疾首:头痛; 蹙额:皱眉。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例:一听到劝捐二字,百姓就一个个疾首蹙额,避之惟恐不遑,此中缘故,就在有信、无信两个分别。(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八回)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李满春指出,必须从法律上对个人和政府微博进行规

4、制,防止出现一些滥用微博打击报复的现象。 B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从 “制造型国家 ”向 “创造型国家 ”的战略转型,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而这又有赖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C日本政府自从悍然宣布购买钓鱼岛以来,中国各地爱国民众以不同的方式对日本政府的丑恶行径予以强烈的谴责和愤怒的声讨。 D为了避免楼市调控不陷入尴尬的局面,各地方政府须继续 “给力 ”限购政策,切实调整供应结构,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和供应的力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 B成 分残缺,在 “自主创新 ”后加“能力

5、”; C偷换主语,将 “自从 提到 “日本政府 ”之前; D不合逻辑,应去掉“不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朝后期,社会风气奢靡,朝纲日益堕落,士人所作诗歌大多内容空虚,充满脂粉气。庾信便是 “徐庾体 ”代表作家之一(徐陵、庾信)。 B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 C高适、岑参、李颀等人的边塞诗,其源出自鲍照、刘琨,以边塞战争题材为主,表现了边塞风情,军中苦乐,以及诗人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和慷慨不平之气。 D刘基的散文以短篇寓言著称,卖柑者言讽

6、刺元末官僚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郁离子中楚有养狙以为生者一章,指出以 “术 ”欺民者必败。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括号应在 “徐庾 ”后面, B诗三百加引号, C“边塞风情 ”后的逗号改为顿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 分) 早在 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对 “和合 ”思想进行了论述。 。可见, “和 ”的思想是先秦诸儒的共识,它与儒家的另一核心价值观 “礼 ”是互为表里的。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 “礼 ”与 “和 ”,是互相作用的。 荀子的思想也是如此。他说: “义以分则和,和则

7、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 这里的 “和 ”,一意即 “适合 ”,但亦可做 “和谐 ”解。 “礼 ”的作用,是 “和 ”,而 “和 ”也是维系 “礼 ”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 儒家创始人孔子把 “和 ”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提出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 孟子也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就是说,要办成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

8、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关羽身在曹营心怀故主,当他得知刘备的消息后,就决意要离开曹操。曹操送他的金银财宝和汉寿亭侯的官印一并送还。这就是 “封金挂印 ”的故事。(三国演义) B隐修女认出爱斯梅拉达就是她多年前丢失的女儿,眼看着自己的女儿被官兵抓去,又无力救女儿。最后,她咬住刽子手的手,官兵把她使劲一推,她的头重重地撞在石板地上,死了。(巴黎圣母院) C楚国狂人接舆遇见孔子,并不理会他,自顾自的边走边唱歌,且在子路面前批评孔子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论语) 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体现了孔子虚心向他人学习的精神 。 “不愤不启,不悱不

9、发 ”则是说教师要选择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论语)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子路面前批评孔子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是荷 丈人。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 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审美视野的逐步扩大。在自然美领域,从对动物的审美到对植物的审美,对山水的观赏由 “比德 ”到 “畅神 ”的转变,都可以看出这一点。处于狩猎生活时期的欧洲原始洞穴画作者,尽管生活在不乏美丽植物花卉的环境里,但他们着意描绘的只是经常与之周旋的野兽形象。我国仰韶彩陶,已有鱼、鸟、蛙等自然物的形象,但它们都是脱离各自的生存环境被加以表现的,几何化的写意手法和

10、强烈的变形处理,表明这些自然物已变成象征符号,还谈不上自身的美。 周秦以后,山川草木开始作为人的生活背景获得了自身的审美意义,然而人们主要 是从 “比德 ”的观点去欣赏它们的。 那时的人习惯于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的道德、情操,使自然事物的属性(物理属性、化学属性、生物属性)人格化,人的品性客观化。自然物的美丑,就按其所比附的道德情操的价值来评定。这实际上是一种 “美善相乐 ”的观点。孔子的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的提法和荀子一书中所记的孔子 “以玉比德 ”的观点,都可看成代表。这种用自然物比附人的德行的观点,虽仍有其片面性,却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已同实用感相分离,转为道德情感的满

11、足,表现了历史的进步。诗经常以鸟兽草木比兴,作为抒发情意的借 用物。离骚以香草喻君子,以萧艾喻小人,都表明 “比德 ”观念对艺术创作有着广泛的影响。由于艺术作品中大量出现以物喻人的形象,所以就使自然物往往附着了传统的隐喻意义,如松柏喻坚贞、兰竹喻清高,直到今天还影响人们对这类自然物的欣赏。 对自然物的 “畅神 ”审美观,是晋宋以后盛行起来的。同 “比德 ”不同, “畅神 ”强调的是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抒发,得到满足,从而精神为之一畅。它所尊重的,已不是自然物身上被人为外加的道德伦理价值,而是它自身的足以令人舒畅怡悦的审美价值。王羲之兰亭集序写到自己面临会稽山阴兰 亭一带有着 “崇

12、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 “清流激湍 ”的美景所产生的感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宗炳平生 “眷念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 ”,酷爱描山画水,认为再现山川之美,足以 “畅神 ”。他说: “峰岫娆嶷,云林森渺,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以,神之所畅,孰有先焉! ”肯定观赏和再现自然美可以 “游目骋怀 ”,可以 “畅神 ”,也就是肯定从自然界可以直接得到审美的满足。这种观点的提出,标志着对自然美审美意识的觉醒,为时比西欧早一千多年。在这种观点基础上 诞生的谢灵运的山水诗和宗炳、王微的山水画,在中国艺术史上都具有开山意义。

13、由此而形成的专事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品类 -山水诗画,后来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民族艺术对人类艺术宝库的卓越贡献。 (节录自张晓光试论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趋势。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文中 “比德 ”和 “畅神 ”的理解 有误 的一项是 A “比德 ”是周秦以来的人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的道德、情操的一种审美观。 B “比德 ”所尊重的不是自然物身上被人为外加的道德伦理价值。 C “畅神 ”是指晋宋以后盛行,欣赏者从自然美的欣赏中得到情感的抒发和 满足的一种审美观。 D “畅神 ”所尊重的是它自身的足以令人舒畅怡悦的审美价值。 【小题 2】下列各句诗, 不符合 “比德 ”审美观一项是 A人闲

14、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B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C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D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毛泽东蛙) 【小题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山水的观赏由 “比德 ”到 “畅神 ”的转变,可以看出人们审美视野的逐步扩大。 B我国仰韶彩陶中自然物的形象是 “象征 ”符号,因此有传统的隐喻意义。 C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出现促进了 “畅神 ”审美观的形成。 D从仰韶文化时期一直到晋宋,人们对自然美的感受都同实用感相分离了。 答案: 【

15、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 B偷梁换柱,原文是说 “畅神 ”所尊重的不是自然物身上被人为外加的道德伦理价值,而不是 “比德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 析: A答非所问, A项的语句表现的是 “畅神 ”的审美观。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B项强加因果关系,无中生有; C关系倒置,应该是 “畅神 ”审美观的形成促进了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发展。 D扩大范围,应该是从周秦到晋宋。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6、小 9题。( 18分) 爷爷的毡靴 (俄)普里什文 我记得很清楚,爷爷那双毡靴已经穿了十来个年头。而在有我之前他还穿了多少年,可就说不上了。有好多次,他忽然间看看自己的脚说: “毡靴又穿破啦,得打个掌啦。 ” 于是他从集上买来一小片毛毡,剪成靴掌,上上 结果毡靴又能穿了,跟崭新的一般。 好几个年头就这么过去了,我不禁思忖着:世间万物都有尽时,一切都会消亡,唯独爷爷的毡靴永世长存。 不料,爷爷的一双腿得了严重的酸痛病。爷爷从没闹过病,如今却呻唤不舒服起来,甚至还请了医生。 “你这是冷水引起的, ”医生说, “你应该停止打鱼。 ”“我全靠打鱼过日子呀, ”爷爷回答道, “脚不 沾水我可办不到。 ”

17、“不沾水办不到么, ”医士给他出了个主意, “那就在下水的时候把毡靴穿上吧。 ” 这个主意可帮了爷爷的大忙:腿痛病好啦。只是打这以后爷爷娇气起来了,定要穿上毡靴才下河,靴子当然就一个劲儿地尽在水底的石头子儿上打磨。这一来毡靴可损坏得厉害啦,不光是底子,就连底子往上拐弯儿的地方,全都出现了裂纹。 我心想:世上万物总归有个尽头,毡靴也不可能给爷爷用个没完没了 这不,它快完啦。 人们纷纷指着毡靴,对爷爷说: “老爷子,也该叫你的这毡靴退休啦,该送给乌鸦造窝儿去啦。 ” 才不是那么回事儿呢!爷爷为了不让雪 钻进裂缝,把毡靴往水里浸了浸,再往冰天雪地里一放。大冷的天,不消说毡靴缝里的水一下子就上了冻,冰

18、把缝子封得牢牢的。接着爷爷又把毡靴往水里浸了一遍,结果整个毡靴面子上全蒙了一层冰。 瞧吧,这下子毡靴变得可暖和结实了:我亲自穿过爷爷的那毡靴,在一片冬天不封冻的水草滩里来回淌,啥事儿也没有 于是我重又产生了那种想法:说不定,爷爷的毡靴就是永远不会完结。 但是有一次,我爷爷不巧生了病。他非得出去上厕所不可,就在门道里穿上毡靴;可他回来的时候,忘了原样脱在门道里让它晾着,而是穿着冰冻的毡靴爬到了烫烫的炉台上。 当然 ,糟糕的并不是毡靴化出的水从炉台上流下来淌进了牛奶桶 这算啥! 倒霉的是,那双长生不老的毡靴这回可就寿终正寝啦。要知道,如果把瓶子装上水放到冰天雪地里,水就会变成冰,冰一胀,瓶子就得炸

19、。毡靴缝子里的冰当然也一样,这时已经把毡毛胀得松散开来,冰一消融,毛也全成了渣儿 我那爷爷可倔啦,病刚好,又试着把毡靴冻了一次,甚至还穿了一阵子。可是不久春天就到了,放在门道里的毡靴消了开来,一下子散成了一摊儿。 爷爷愤愤地说: “嘿,是它该呆在乌鸦窝里歇着的时候啦! ” 他一气之下,提起一只毡靴,从高高的河岸上扔到了一堆牛蒡 草里,当时我正在那儿逮金翅雀之类的鸟儿。 “干吗光把毡靴给乌鸦呢? ”我说, “不管什么鸟儿,春天都喜欢往窝里叨些毛毛草草的 ”。 我问爷爷这话的时候,他正挥动另一只毡靴准备扔。 “真的, ”爷爷表示同意,“不只是鸟儿造窝需要毛,就是野兽啦,耗子啦,松鼠啦,也都这当儿,

20、爷爷想起了我们认识的一位猎手,记得那人曾经向他提过毡靴的事儿,说早该拿给他当填药塞儿。结果第二只毡靴就没扔,他叫我送给那位猎手了。 转眼间,鸟儿活动的时节到了。各种各样的春禽纷纷落到河边的牛蒡草上,它们啄食牛蒡尖儿的时候,发现了爷爷的毡靴,一到造窝那会儿 ,它们从早到晚全来剥啄这只毡靴,把它啄成了碎片儿。一星期左右,整只毡靴竟给鸟儿们一片片全叨去筑了窝儿,然后各就各位,产卵、孵化,接着是雏鸟啁瞅。在毡靴的温馨之中,鸟儿们出生、成长;冷天即将来临时,便成群结队飞往暖和的地方。春日它们又都重新归来,在各自的树穴中的旧巢里,还会再次觅得爷爷那只毡靴的残余。那些筑在地上和树枝上的巢窠同样不会消逝:枝头

21、的散落到地面,小耗子又会在地上发现它们,将毡靴的残毛搬进自己地下的窝中。 我一生中经常在莽林间漫游,每当有缘觅得一处以毡毛铺衬的小小鸟巢时,总要象儿时那般思忖着: “世间 万物终有尽时,一切都会消亡,唯独爷爷的毡靴却永世长存。 ” 【小题 1】联系小说内容,简要分析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有什么作用。( 4分) _ _ _ 【小题 2】结合故事,分析概括 “爷爷 ”的性格特点。( 6分) _ _ _ 【小题 3】小说标题是 “爷爷的毡靴 ”,如果以 “我的爷爷 ”为标题,你觉得是否合适?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4分) _ _ _ 【小题 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22、A小说以 “毡靴 ”为依托,记述爷爷的生活片断,表现爷爷的优秀品质以及对自己的影响,选材时间跨度较大,却无结构松散之感。 B “爷爷 ”是受到 “我 ”极力赞扬的人物,但是对 “爷爷 ”的一些做法,也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如嫌 “爷爷倔 ”,扔毡靴时 “愤愤地 ”等。 C小说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多次中断叙述,插入 “我 ”的议论、抒情笔墨,给人断断续续的感觉,实属败笔。 D小说写 “爷爷的毡靴 ”给鸟儿们一片片全叼去筑了窝儿,在窝里产卵、孵化,雏鸟啁啾的情景,意在表现 “爷爷 ”将温情施与禽类的善良。 E小说以 “世间万物终有尽时,一切都会 消亡,唯独爷爷的毡靴却永世长存 ”作结。集中表达了 “我

23、对爷爷的赞扬和思念之情。 答案: 【小题 1】 1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我 ”既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故事的参与者、见证人,故事更显真实可信。 2 由于采用第一人称,使 “我对爷爷的毡靴的描述、议论、抒情得以运用自如,从而引导读者更深的领悟爷爷的优秀品格。( 4 分) 【小题 2】 爷爷是一位普通的渔民,他却具有许多高尚的品格。 1俭朴。一双毡靴他穿了十多个年头,修修补补,总是舍不得扔掉。 2勤劳。尽管他年迈,双腿酸疼,但仍然坚持捕鱼。 3有爱心。爷爷让自己的一只毡靴成为鸟窝,温暖动 物。 4重友情。爷爷将另一只破毡靴送给了自己的猎手朋友。 (6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 【小题 3】 以

24、 “我的爷爷 ”为题不合适,不如 “爷爷的毡靴 ”好。 1“爷爷的毡靴 ”是作者行文的线索,贯穿故事的始终,使结构趋于严谨。 2“爷爷的毡靴 ”是表现人物性格的道具,借毡靴表现爷爷的纯朴、勤劳、善良的品格。 3“爷爷的毡靴 ”是抒情的需要。借毡靴表达对爷爷生活片断的追忆和对其品格的赞扬。 以 “我的爷爷 ”为题合适。 1爷爷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表现爷爷的优秀品质,抒发对爷爷的深厚情感,以此为题切合文章主题。 2虽然小说 用许多笔墨写爷爷的毡靴,但这些笔墨最终是为表现爷爷的品格服务的,因此以此为题更切合小说的内容。 3“爷爷的毡靴 ”是小说的线索,但不是唯一的线索,还有爷爷的生活、

25、我的情感也可以视为小说的线索,并且这两条线索,对抒发感情起到了更为直接的作用。 【小题 4】 BC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第一人称运用的作用,第一人称的表达作用是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在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6、3】 试题分析: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分析作答。只要能自圆其说,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体悟,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4】 试题分析 : B “不满情绪 ”不合文章意思。 C “实属败笔 ”分析不当。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9分) 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人。未冠举进士,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等辈多与宗室狎,充齿最少,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 受 经。 选人胡宗尧者,翰林学士宿之子,坐小累,不得改京官。判铨

27、欧阳修 为 之请,仇家 谮 修以为党宿,诏出修同州。充言: “修忠直,不宜用谗逐。若以为私,则臣愿与修同贬。 ”于是修复留,而充改知太常礼院。张贵妃薨,治丧越式,判寺王洙命吏 以 印纸行文书,不 令同僚知。充移开封治吏罪,忤执政意,出知高邮军。神宗谕以任用意,知谏院。 王安石参知政事,充子安持,其婿也,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三年,拜枢密副使。王韶取洮州,蕃酋木征遁去,充请招还故地,縻以爵秩,使自领所部,永为外臣,无庸复列置郡县, 殚 财屈力。时方以开拓付韶,充言不用。 八年,进枢密使。 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欲相之 。安石去,遂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充欲

28、有所变革,乞召还司马光数十人。光亦 以 充可告语,与之书曰: “自新法 之 行,中外汹汹。民困 于烦苛,日夜引领,冀朝廷 觉悟,一变敝法。 ”充深思之,终不能用。 王 与充并相,忌充,阴掣其肘。而充素恶蔡确,确治相州狱,捕安持及亲戚、官属考治,欲钩致充语,帝独明其 亡 他。及确 之 预政,充与议变法 于 前,数 为所诎。安南师出无功,而知谏院张 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兵,复置狱。 充既数遭同列困毁,积忧畏,疾益侵 。元丰三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卒,年六十。 充内行修饬,事兄甚谨。为相务安静,性沉密,对家人语,未尝及国家事,所言于上,人莫知者。将终,戒妻子勿以私事干朝廷,帝益悲之。世谓充心正而力

29、不足,讥其知不可而弗能勇退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 七十一) 【小题 1】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A相率设席 受 经接受,学习 B仇家 谮 修以为党宿,诏出修同州诬陷 C无庸列置郡县, 殚 财屈力竭尽,耗尽 D帝独明其 亡 他无,没有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 A判铨欧阳修 为 之请君子不 为 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B判寺王洙命吏 以 印纸行文书愿夫子辅吾志,明 以 教我 C民困 于 烦苛繁启、蕃长 于 春夏,畜积、收藏 于 秋冬 D自新法 之 行天下 之 无道也久矣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

30、误的一项是( 3分) A吴充还未成年就考中了进士。做吴王宫教授时,得到宠爱。在与皇帝宗室亲密交往的同事中,要数吴充最年轻。 B欧阳修因为替胡宗尧讲话被仇家陷害,吴充向皇上进言强调欧阳修的忠直,使得欧阳修免于外放,得以留在京城。 C吴充虽然是王安石的亲家,但却和王安石的政见不太相同;在王安石离开朝廷后,吴充也曾想改变他的一些做法,所以请求皇上召回司马光等人。 D吴充很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也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但世人评价他是为人正直能力不足,而且明知道自己无能为力 时还不懂得急流勇退。 【小题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2分) ( 1)修忠直,不宜用谗逐。若以为私,则臣愿与修同贬。( 4

31、分) ( 2)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欲相之。( 4 分) ( 3)充既数遭同列困毁,积忧畏,疾益侵。( 4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A 【小题 4】 ( 1)欧阳修忠直,不应该因为谗言而被贬逐(外放,放逐)。若认为我有私心(偏私),那我甘愿和欧阳修一同受贬。( 3分。大意 1分, “用谗逐 ”、 “ 若以为私 ”各 1分。) ( 2)吴充不赞成(认可)安 石的做法,多次向皇上说政事不利(顺利)。皇帝明察他中立不结党营私(或答无偏向亦可),想任命他为相。( 4分。大意 1分; “不善所为 ” 、 “中立无与 ”、 “欲相之 ”译对

32、各 1分。) ( 3)吴充多次遭到同朝官员围攻诋毁,忧畏交集,病更重。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受:接受。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D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A 介词,为、替 /因为; B介词,用 /表修饰连词, C介词,表被动 /介词,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A(吴充并非 “得到宠爱 ”也不是 “与皇帝宗室亲密交往的同事中 ”的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

33、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吴充,字冲卿,是建州浦城人。未到二十岁就考中进士,入超担任国子监直讲、吴王 宫教授。同事大多和皇族亲密往来,充年纪最小,却独以严肃受到敬畏,相继设讲席传授经义。 候选官员选胡宗尧,是翰林学士胡宿的儿子,因小事牵连获罪,不得改任京官。担任判铨的欧阳修为他求情,仇家诬陷欧阳修认为他偏袒同党,朝廷下诏外放欧阳修到同州。吴充说: “欧阳修因为忠直提拔做侍从之臣,不应该因为谗言而

34、被贬逐(外放,放逐)。若认为我有私心(偏私),那我甘愿和欧阳修一同受贬。 ”于是修再留任,而吴充改知太常礼院。张贵妃去世,办丧事超过规格,判寺王洙命官吏用印纸批行文书,不让同僚知道。吴充批文到开封治该管吏的罪,触犯当 权者的意旨,离京知高邮军。神宗把任用他的意图告诉他,知同谏院。 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吴充的子吴安持,是安石的女婿,吴充为避嫌解除谏官的职务,担任翰林学士。过了三年,被任命为枢密副使。王韶攻取洮州,蕃地的首领木征逃离,无充请求招揽他回故地,用爵位和官俸笼络他,使他统领属下,永做番臣,朝廷也不用再设置郡县,耗财费力。当时朝廷正把开拓疆土的任务交给王韶,所以吴充的话不被采纳。 过了八年

35、,吴充升为枢密使。吴充不赞成(认可)安石的做法,多次向皇上说政事不顺利。皇帝明察他中立无偏向,想任命他为相。王安石离开后, 他就代理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吴充想改革政事,请求朝廷召回司马光等几十人。司马光也认为吴充是可以讲真话的,写信给他说: “自从新法实行,朝廷内外纷扰不安。百姓被烦杂苛政所困,日夜翘首,盼望朝廷醒悟,全改敝法。 ”吴充深入地思考后,最终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王 和充一同担任丞相,妒忌吴充,暗地牵制他。而吴充向来厌恶蔡确,蔡确审理相州案件,逮捕吴安持及亲戚、属官拷问治罪,欲牵连罗致到关于吴充的事情,唯独帝明察他没有什么事。到蔡确参与主政,吴充与他在皇上面前讨论变法,多

36、次被他折斥。征安南师出无功,知谏院张 又说吴充给郭逵写信,阻止他进军,又立罪案。吴充多次遭到同朝官员围攻诋毁,忧畏交集,病更重。元丰三年,被罢免相职做观文殿大学士。卒年六十岁。 吴充注重品德修养,对待兄长十分周到。处理政事追求安定。性格沉稳周密,对家人说话,从未提及国家的事情,对皇上所说的话,也没有人能知道。临终时,他告诫妻子不要那私事要求朝廷,皇上更为之悲伤。世人说他心正而力不足,批评他知道无能为力却不懂得激流勇退。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赠卖松人 于武陵 注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 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注 据唐

37、才子传称,于武陵在唐宣宗大中年间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 【小题 1】这首诗的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有什么作用 ( 4分) 答: _ _ 【小题 2】这首诗寄 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_ 答案: 【小题 1】 对比, “寒涧 ”与 “翠楼 ”,一个荒寒一个繁华形成鲜明对比( 2 分,如果只答手法,没有解释,只给 1分;);突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恶劣,以及 “松 ”与 “翠楼人 ”之间地位、境遇的巨大差别,暗示卖松人向翠楼人卖松求利不合时宜,为规劝卖松人做铺垫。(作用 2分;四个要点,答出一个给 1分,答出任意两个、意思对

38、即可) 或:比喻(象征、托物言 志)、借代,以寒涧树比喻(象征)贫寒之士,以 “翠楼人 ”代权贵之人; 3分,如果只答手法( “比喻 ”、 “借代 ”各占 1分),没有解释,只给 2 分;如果没有明确答出手法,而是融合在具体分析中,且解说适当,也可给 3分 把贫寒之士比喻为 “寒涧树 ”,形象地表现了其地位的卑微、境遇的凄凉;而想把 “寒涧树 ”卖给 “翠楼人 ”,委婉地表达了贫寒之士希望得到权贵赏识重用之意。(作用 2分;两个要点,答出一个给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2】 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对不识人才、只喜欢趋时媚俗的权贵的讽刺;对像松树那样正直高雅却沦落下层、不被重视的 贫寒之士的怜惜;

39、对争荣小人春风得意,正直人士却不得重用这一不公平社会现象的愤懑;以及因对现实有了清醒认识而不求荣利、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怀。 (4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 【小题 1】 试题分析: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诗意为 “你想把耐寒的松树,卖给京城里的富贵人家。 ”这里就将松树生长的 “寒涧 ”与富贵人的 “翠楼 ”形成对比。这里的寒涧松是一种象征,指地位卑下境遇坎坷的寒士,卖松给富贵人象征得到权贵们的赏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这是一首讽喻诗歌,托物言志表达了当下权贵们趋炎附势、不识人才的讽刺,也表达对像松树一样风

40、格高洁寒士之人的同情,同时也传递出了要洁身自好、不媚流俗的高尚节操。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简述红楼梦 “刘姥姥三进贾府 ”内容:( 3分) 答案:刘姥姥三进贾府:一进荣国府不但使贾府认下了这门亲戚,还拿回来二十两银子;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装疯卖傻,逗得贾母欢心,又得了许多银子、衣服之类;第三次进荣国府时,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死,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 女儿托付给她。 (第 6 回、第 39 回、第 40 回、第 113回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故事内容要点题,可以根据对小说内容的掌握,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用简明的语言

41、概括出来即可,注意语言的叙事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语言综合运用( 15分) 李白登天姥,鸾虎相伴;唐明皇 “升天入地求之遍 ”,追寻自己的爱情;毛泽东“可上九天揽月 ”,饱览山河;如果你也有了一次上天的机会,你将会做什么?你将看到什么样的景象呢? ( 1)发挥想象,以俯瞰的视角写地上的景物,围绕一个中心展开。 ( 2)使用排比、 比喻两种手法。(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洁、连贯、得体。 ( 4)不少于 200字。 答案:略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综合运用试题。本题应该展开丰富和想象和联想能力,表达方式重点为写景,描写自己高空俯瞰的情景。情景可以参考

4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相关描写。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默写(每空 1分,共 8分) ( 1) , ,天下可运于掌。 ( 2) , , :此之谓大丈夫。 ( 3)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 ” ( 4)乐民之乐者, 。 答案: (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4)民亦乐其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

43、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 , 按照要求作文。( 50分) 小时候,总以为被子是有暖的。直到有一天,父亲对我说,被子本身并没有暖,也不能产生暖。盖上被子,我们之所以感到暖,那暖不是被子给的,而是我们自身的暖,是我们的身体产生的暖,被子只不过阻隔了外面的寒冷保住了我们的温暖。 要求: 立意自定; 角度自选;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不少于 700字。 答案: 拥有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拥有自信的人必能成为创造财富的人。 题记 大凡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拥有自信。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财富创造者,他能白手起家成为世界首富,是因为他自信;居里夫人也 正是拥有了自信,才能从百

44、万吨废渣里提炼出 0 1克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使她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功勋荣誉。亚洲第一飞人刘翔也正是因为拥有自信,才能屡破世界纪录,才敢以国旗做飞翔的翅膀,跃上领奖台。他们都是拥有自信的人,他们也都是伟大的成功者。 (开篇列举典型事例佐证观点,可谓高明之举) 然我们离榜样的距离还很遥远,还没有能力像他们一样,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做一个自信的人,我想成功就会近在咫尺。因为,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它可以让我们走向成功;自信是远航的船帆,它可以让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自信是远途的加油站,它 可以让我们走的更远;自信是成功之花,只有拥有自信的人才能绽放。 (排比蓄势,表明心志 ) 让我们做一个拥有自

45、信的人吧!即使旅途有狂风暴雨,我们也会勇敢地去战胜它,因为我们拥有自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让我们做一个拥有自信的人吧!即使攀登时迷了路,但自信会是我们的指路标,我们一定会欣赏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美好境地。 让我们做一个拥有自信的人吧!即使是在沙漠中孤独的行走,但也要相信自信会给我们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美景。 让我们做一个拥有自信的人吧!在学习 场上留下我们驰骋的身影,在人生的竞技场上洒下我们拼搏的汗水,让我们在旅途中留下一串串欢声笑语吧!让我们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表现出我们自信的一面。 (段首排比格式新颖,引用诗句语言优美,既论证观点又增加亮点) 我们都有自己的理想,那就先让我们从拥有自信开始吧!我要在学习场中胜利,因为,我相信我非常自信,我潜力无穷,我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向理想,走向成功。我敢如此自信,你呢? 同学们,让我们从拥有自信开始,即使我们不能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居里夫人或者是刘翔,但我们一定会有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领奖台,相信 “自信 ”有很大 的力量,可以让我们在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海阔凭鱼跃,天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