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定位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学者余秋雨在国内外讲授 “中华宏观文化史 ”“中外文化对比史 ”等课题,坐而论道 ,对世界文化的全新思考广受好评。 B张军广泛查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细致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称得上 不易之论 的人事改革方案的初稿。 C虽然苏轼一直被卷入政治漩涡中,但他光风霁月,超脱于 蝇营狗苟 的政治斗争之外,纯然表达心之所感,将得失置之度外。 D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是抓住一些明星的一点轶闻就 笔走龙蛇 ,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答案:
2、C 试题分析: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A.坐而论道:指脱离实际,空谈大道理,此句褒贬误用; B.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此句把成语的意思解释为 “不容易 ”,属语义内涵不明的望文生义; D.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雄健活泼,此处用于写作,对象错配。 考点:正确使用词 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山在大地的挤压中站起来了, , , , , _ , 。它执拗地实现自己的念头:向上!向上!
3、 它知道自己是这个星球上裸露在地壳外的代表 它兴奋地抖擞向上,不考虑终点在哪里 又骄傲地垄断一片蓝天, 挤压愈胜屹立愈坚 它逐渐扩张出自己伟岸的身躯 它没有碎裂、没有瘫软、没有倒栽葱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由 中的 “向上 ”可知是结尾, 两句的结构相似, 中有 “又 ”可知两句的衔接,由此得到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市政府以 “传承文明、拥
4、抱春天 ”为主题,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群众参与、注重实效,积极组织广场文化活动。 B在汽车社会的滚滚车流中,校车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因此,无论是管理者、教育者,还是司机、行人都有责任合力构筑校车安然行驶的坦途。 C我们呼吁文明人高度修养的形成,即尊重他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否则就会对他人的身心产生不利危害。 D她对公益活动充满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给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作出了贡献。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成分残缺, “坚持 ”后面没有宾语,在 “注重实效 ”后加 “的原则 ”; C成分赘余,删除 “不利 ”。 D.结构混乱,应把 “带给 ”改为
5、 “带到 ”。或搭配 不当,“带给 ”和 “ 中去 ”搭配不当。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说 “孝 ” 许天笑 两千多年前神州大地上一对师徒的对话,揭开了人类这条河流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秘密。徒弟子路在河边问道: “老师,我想听听您的志向。 ”老师孔丘想了想,说了十二个字: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的这三句话,也可以用三个简单的字概括:老者安之,是孝;朋友信之,是信;少者怀之,是慈。请注意,为什么孔子把孝而不是信、慈排在了首位 同样,为什么此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也同样把孝称为百善之首呢? 也许有人会说,老人是智慧的
6、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所以当然要孝敬老者。然而此情非中国独有,世界上各个文明都是如此,这一点不足以说明孝在中国具有至高地位,而且考古资料也表明 “孝为首 ”的情况未必自远古就如此。在已经发现的我国最早文字 甲骨文中并没有 “孝 ”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 我们不妨先看看荀子对人类生存处境的一段论述。荀子认为, “人生不能无群 ”,“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类相对于其他物种,在力量、速度上都没 有什么优势,却能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胜过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懂得群体合作。人为什么能做到群体合作,就在于每个人都知其本分,各行其正,各安其所。所以,人不能无群,既在群
7、体中,就不能不讲本分,否则,就不免会陷于纷争、动乱和瓦解。无疑,为了群体的共存,人还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 孟子曾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 “四端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端 ”,是起点的意思。仅仅有一个起点,当然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这些合作、利他的因素,通过怎样的道路,渗透到人们点点滴滴的 生活实践中去。似乎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文明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基督教文明等神教文明和佛教文明等相信轮回的文明中,这些合作性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的。人们安守本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相信,只有
8、诚实善良, “不杀人 ”, “不偷盗 ”,才能在死后获得拯救去往天堂,或修得善果减除后世轮回之苦。 然而在中国,在热衷鬼神祭祀的商代被周代取代之后,人们似乎渐渐形成了关注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孔子的 “不知生,焉知死 ”,便是对这一传统的精练表达。相应地,中国人摸索到了一条立 足于现实世界、发扬合作利他天性的道路。这条道路,自然要从一个人出生时最先相遇的两个人 父母开始,从自己和这两个人无法割舍的关系开始。如此设想,我们似乎就容易理解,孝为什么被无数中国人作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 在人类社会中,代际关系具有不可选择性。人能够选择职业、住所、生活方式,却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这一不可
9、选择的事实从消极的一方面理解,是无法逃避的深深的无奈。不过,从积极的一面来理解,代际关系的不可选择性,恰恰使 “孝 ”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处于与父母的实际关系中 ,正因为如此, “孝 ”是每个人都不能不终生面对的事情,同时也就为每个人的合作利他品德的修养提供了牢固的依靠。你想修养你的德行,成为一个仁慈、有合作精神的人吗?请从那个你一出生起就必须与之合作的人开始,请从孝开始。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 “孝 ”字的结构:上面是一个老人,下面是一个孩子。老在上,子在下。孝的含义,就这样清晰地呈现着。 (摘自国学,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 “孝 ”的表述,不正确
10、的一项是( )( 3分) A孔子说的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可以用 “孝、信、慈 ”三个字来概括,以 “孝 ”为先的思想影 响了此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B “孝 ”是每个人都不能不终生面对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处于与父母的实际关系中。 C一个人从一出生,最先遇到和自己无法割舍的两个人 父母,这样看来, “孝 ”成为百善之首,是因为无数中国人把它作为修身的起点。 D甲骨文中并没有 “孝 ”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 “孝为百善首 ”也未必自远古即有,但这并不能说明孝在中国不具有至高地位。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商代
11、热衷鬼神祭祀,周取代商以后,传统发生了变化。孔子的 “不知生,焉知死 ”的说法就是对人们关注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的精练表达。 B “人生不能无群 ”, “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这是荀子对于人类能胜过其他动物以适应严酷生存环境的原因的重要论述,群体的合作让人类能够在生存劣势中获得发展。 C基督教、佛教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合作、利他因素,这似乎让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逐渐有了差距,从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D孟子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 “四端 ”,但仅有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实践中表现出来。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
12、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有人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但这不能成为孝敬老者的根本原因。 B孔子以孝为先的说法、孟子的四端说、荀子的合作说,在这三种说法中对于孝的理解和认识,对我们今人有非常好的启示作用。 C人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对这些因素的利用就是群体合作,是为了群体的共存。 D “孝 ”字的结构本身就很好地诠释了孝的含义。 “孝 ”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让人变得仁慈、有爱心。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
13、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 “答非所问 ”“内涵、外延不准 ”“误划类别 ”“张冠李戴 ”;判断类注意 “范围不当 ”“偷换概念 ”“曲解文意 ”;推理注意 “强加因果 ”“强行推理 ”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 C对应的原文“自然要从一个人出生时最先相遇的两个人 父母开始,从自己和这两个人无法割舍的关系开始。如此设想,我们似乎就容易理解,孝为什么被无数中国人作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 ”,从文中看 “孝 ”被 “无数中国人作为修身的起点 ”与 “孝 成为百善之首 ”同属结果而非原因。而选项 “因为无数中国人把它作为修身的起点 ”把 “无数中国人把它作为
14、修身的起点 ”作为原因,因果倒置。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选项 C对应的原文 “似乎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文明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基督教文明等神教文明和佛教文明等相信轮回的文明中,这些合作性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的 ”,原文只是说 “中国文明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并没有 “有了差距 ”的说法,选项 “有了差距 ”属于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文中有关孟子、荀子的论述只有:荀子认为, “人生不能无群 ”, “人
15、能群,彼不能群也 ”。孟子曾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 的因素,称为“四端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二人都没有谈到 “孝 ”,选项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5分 ) 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 2012年底,望百之年的饶宗颐先生当选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先生本人常说一句话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就是做学问要求真、求正,才能立足于大潮之中不失独立之精神。 张大千先生曾评价饶先生说: “他的白描,当世可称独步。其山水画,更是推陈出新,自成一派。 ”季羡林先生认为饶先生 “涉及范围广, 使人往
16、往有汪洋无涯 逯 校 庠诓 姥 酥胁 薜诙 恕保 毖浴敖 昀矗 诔鱿指魇礁餮 拇笫 壹鞠哿中哪恐械拇笫 褪撬 ! br 1917年仲夏,饶宗颐先生出生在广东潮安的一个儒商之家,父亲饶锷是名贯岭南的知名学者,并曾大力支持当时的进步文艺团体 “南社 ”,饶家天啸楼的十万卷藏书更是名极一时,这样的家庭氛围深深地烙印在饶先生的儿时记忆里。对饶宗颐来说, 16岁那一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年,他的第一篇论文潮州旧志考,发表在禹贡杂志上,这为他日后气象非凡的学术生涯埋下了伏笔。到了 18岁,他便子继父业,完成了父母的遗作潮州艺文志,这部著作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后来各地方志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2
17、3岁,饶先生应顾颉刚先生之约,开始编纂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这意味着刚刚弱冠之年的他就已经得到了 “五四 ”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遗憾的是,他的相关书稿尚未出版便毁于战火,然而战火并没有阻扰饶宗颐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他最终在 29岁斩获了楚辞地理考,沿着顾颉刚等先生们的足迹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为战火硝烟中的华夏文明保留了一份希望。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沉淀, 1982 年, 65 岁 的饶宗颐先生提出了田野考古、文献记载和甲骨文考据相结合的研究夏文化的 “三重证据法 ”,强调出土古文字材料的重要性,继承并补充了王国维先生的 “二重证据法 ”。到了 2003年,饶先生进一步指出,要尽
18、量运用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作为第三重证据的主要依据,充分利用其他地区新出土的文物,详细考察其历史背景,最终将 “三重证据法 ”扩展为 “五重证据法 ”。 “五重证据法 ”,从文明传承发展的高度审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当代国际汉学领域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的创建和深化。 进入新世纪,年逾 90岁高龄的饶宗颐先生并没有停止他探索 的脚步。 2006年,饶先生发表了中国西北宗山水画说,独到地提出了中国山水画 “西北宗 ”论。他以比较的视野,从古代中国、印度地理知识的交汇融合出发,通过探讨古代的 “地中 ”观念,确定了 “西北宗 ”论的艺术地理区域。饶宗颐先生从汉唐以来的文化脉络,梳理了传统诗
19、歌和书画领域中大西北风景的绰约风姿,犀利地指出:明清以来书画理论中的视野局限,即董其昌所创的山水画 “南北宗 ”论,并不能涵盖包括大西北在内的中国山水的风景世界。饶先生通过旷远、窍远、荒远 “新三远 ”的艺术理论,指出传统 “三远 ”的平远、高远,深远已不足以描摹西北峰 峦、丘壑的壮美。他还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皴法。饶先生不仅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山水画 “西北宗 ”论,更是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了中国山水画 “西北宗 ”论的艺术实践中,创作了以西岳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传世佳作。 2011 年,饶宗颐被授予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华艺文奖 “终身成就奖 ”。饶先生在获奖致辞中说: “
2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一向以来,不论在学术还是艺术的追求上,我都坚持着三点,连就是 求真 求是 及 求正 。这三点,对于一个做学问或是做艺术的人来说,是一个最基本的态度。 ”正是这样的学问 、人格、胸襟、气魄,共同铸就了饶先生的学术、艺术成就以及横贯这些成就背后的中国视野。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饶宗颐在青年时期得到了 “五四 ”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使他为华夏文明做出了贡献。 B饶宗颐认为,研究夏文化要尽量以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为主要依据,还要深入考察,详细研究这些记录的历史背景。 C文章以时间与相关事件为
21、线,记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饶宗颐在战火中挣扎、在文学中磨砺、在绘画中提高的生命历程。 D文章首尾两处引用 饶宗颐先生自已的话,既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同时也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传主的内心世界。 E.对中国传统文化,饶宗颐虽不能身体力行参与创作,却能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这充分表现出他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 【小题 2】阅读第 - 段,概括饶宗颐先生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6分 ) 【小题 3】第 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 【小题 4】饶宗颐能 “独步中华,独树一帜 ”,与他 “推陈出新 ”和 “涉猎广泛 ”两方面有关,请结合第 段内容,就对其中一方面的理解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22、。 (8分 ) 答案: 【小题 1】 D( 3分 ) A( 2分) 【小题 2】 18岁完成了父亲的遗作潮州艺文志,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后来的各地方志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29岁写下楚辞地理考,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 提出 “三重证据法 ”,最终扩充为 “五重证据法 ”,推动了当代国际汉学领域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的创建和深化。(答对一点给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3】 从绘画等学术角度评价饶宗颐在当代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 为下文对饶宗颐取得成就的叙述作了铺垫。 照应题目,表达了对饶宗颐的高度赞扬之情。(答对一点给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4】观点 一: “推陈出新 ”与他能够
23、在绘画领域有所建树关系密切。 饶宗颐针对明清以来书画理论中的视野局限,提出了中国山水画 “西北宗 ”论;指出传统 “三远 ”的不足,并提出了新 “三远 ”的艺术理论;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皴法。 只有推陈出新,保持独立精神,才能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取得成功。 观点二: “涉猎广泛 ”与他能够在绘画领域有所建树关系密切。 饶宗颐从古代中国、印度地理知识的交汇融合出发,确定了 “西北宗 ”论的艺术地理区域;从汉唐以来的文化脉络,梳理了传统诗歌和书画领域中的相关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山水画 “西 北宗 ”论。 只有涉猎广泛,视野广阔,才能在此基础上取得成功。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
24、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此题都是涉及文章细节的题目。 C项 “在战火中挣扎、在文学中磨砺、在绘画中提高 ”程度重; B项 “详细研究这些记录的历史背景 ”说法不完全正确; E项 “虽不能身体力行参与创作 ”错误。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的局 部概括题目,答题区位在文章三、四、五段,找到文中的主要事件,答题时要尽量运用文中词语分条作答。答题是要同时重视贡献和影响,主要的词语: 16岁第一篇论
25、文潮州旧志考; 18岁,完成了父母的遗作潮州艺文志;对后来各地方志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29岁斩获了楚辞地理考,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为战火硝烟中的华夏文明保留了一份希望。 1982年,提出三重证据法; 2003年,扩展五重证据法,推动了当代国际汉学领域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的创建和深化。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段落作用的题目,答题时先答出段落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回答作用,第二段的内容是两位大家对传主的评价,凸显传主的地位和影响,作用主要是照应开头和为下文做铺垫,结合文意答出照应开头的什么,为下文的什么作铺垫。 考
26、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请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题时一定要结合传主的经历,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答题时可以是两个方向,第一,就某一点结合文章作深入的探究,即向内挖掘,这种方 式一般不扩展,指结合文章例句事例即可;另一种方式适当结合现实探究,即向外拓展,即适用于结合现实谈自己的看法的题目。本题适用于第一种,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注意在列举原文第六段事件的基础上,适当的总结、概括。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5分
27、) 奸臣 安勇 岳小湖第一次带秦松回家时,岳忠良正坐在桌子边,守着半导体听岳飞传。岳小湖把秦松推到他面前,满怀期待地喊了一声爸,说,这就是小秦,秦松。岳忠良从秦松的头看到脚,又反过来从脚看回头,眉头就皱成了一个大疙瘩。秦松毕恭毕敬地把手里的礼物递过去,礼貌地叫了声伯父。岳忠良没接东西,鼻子里哼了一声,站起身,拂袖而去,把秦松晾成了一根呆木头。半导体里的说书人 “啪 ”一拍醒木,吓得他浑身一抖。这时,岳忠良去而复返,秦松以为有了希望,讪笑着喊声 “伯父 ”。岳忠良抓起桌上的收音机,又冷冷地哼了一声。那天,一直到秦松离开,就再没见 到岳忠良。 几天后,秦松心事重重地问岳小湖,你爸他,是不是看我不顺
28、眼 岳小湖听他这么问,就笑成了一团,说,我爸说你长得像奸臣,将来要变成秦桧。 当天晚上,秦松对着镜子看了自己半个钟头,到底也没弄明白他和奸臣究竟有什么关系。但从此,秦松在岳忠良的面前就表现得格外谨小慎微,生怕一不小心就露出奸臣的迹象来。但他越是这样,岳忠良就越认定他是个奸臣。一年后,在秦松和岳小湖的婚礼上,岳忠良借着酒劲,拍拍秦松的肩膀说了四个字 :好自为之 !秦松咬咬牙,在心里回了句 :等着瞧,看看我到底是不是奸臣 ! 秦松为了尽量远离奸臣,不管是 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都小心翼翼循规蹈矩,表现得特别出色。不时地,秦松会问岳小湖,你爸还认为我会变成奸臣吗?岳小湖的回答每次都一样,我爸说了,你迟
29、早有一天要当奸臣。 秦松的表现得到了单位领导的重视,不久就提拔他当了科长。秦松把喜讯带回家,岳小湖很兴奋,岳小湖的母亲也很兴奋,两个女人张罗着要庆贺一下。岳忠良却面沉似水,冷冷地说,这不是什么好事,秦桧也是个当官的,可陷害忠良,祸国殃民。 五年后,秦松当处长时,表现得很平静,只是轻描淡写的提了一句。但岳忠良仍然不依不饶,自言自语地说,官越大越危险,路还长着呢,从量变 到质变,只是时间问题! 多年来,不管身在何处,秦松总感觉有一双眼睛像刀子似的盯着他看,时时刻刻都让他如坐针毡,如履薄冰。开始他没明白怎么回事,后来终于想清楚了,是岳忠良给他下的奸臣结论始终在监视着他。岳忠良的手好像就悬在他的头顶上
30、,手里拿着一顶写着奸臣的帽子,如果他稍不留意,这顶帽子就会扣到他的脑袋上。 又是几年后,秦松当了局长。但他越是不断的升官,岳忠良就越是认定他离奸臣又进了一步,甚至岳忠良还倚老卖老装糊涂,不时地把秦松的名字喊成秦桧。有时候岳忠良不理秦松,模仿说书人的语气对着空气来一句:秦桧,你这个奸臣! 秦松局长多年来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每次只要心里稍微动一点坏念头,耳朵边就能听到有人喊他秦桧。那声音沙哑低沉,还带着点幸灾乐祸。秦松每次都是咬咬牙,战胜了诱惑,暗自说一句:等着瞧,看看我到底是不是奸臣 !秦松当了二十五年官,始终清正廉洁,金钱美女都不沾边儿。 秦松五十三岁那年市里发生了一桩大案。一位副市长跳楼身
31、亡,紧跟着一大批领导干部纷纷落马。全市八大局有六个局长被撤职查办,秦松是幸免的两人之一。秦松得知这一结果后没有喊司机,跑着去了医院。八十高龄的岳忠良,像枯木头似的已经在医院躺了一个月。秦松拉着岳 父的手涕泪横流,说,如果不是你老人家用特殊的方式警告了我二十八年,现在我就 岳忠良又奇迹般地活了两年后去世。在临死之前,秦松问他,现在你承认自己看错人了吧?我秦松是个好人,不是奸臣。岳忠良盯着秦松看了很久,用尽最后的力气,说了最后一句话:没看见你变成秦桧,我死不瞑目 !说完,就睁着眼睛离开了人世。 岳小湖遵照父亲的遗嘱,把骨灰盒摆在了她和秦松的家里。遗嘱里还有句话,她没敢告诉秦松 -就算死了,我也要看
32、到这家伙变成奸臣的那副嘴脸 ! 料理完岳父的丧事后,秦松就办理了退居二线的手续。不再做领导的秦松每天都有 很多时间,不时地他就会对着岳父的骨灰盒想起一些往事,经常想着想着就会问一问,你说说,咱们俩到底是谁错了? 选自天池小小说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 A小说中两次写 “秦松咬咬牙 ”,写出了秦松强烈地证明自己的愿望以及他坚持的毅力,也为后面写秦松能保持一生清廉做铺垫。 B文中写岳忠良时用了 “面沉似水 ”“倚老卖老 ”“幸灾乐祸 ”“像枯木头似的 ”等词语,及 “哼 ”“拂袖而去 ”等动作来表现他的 “冷酷 ”和对女婿的 “挤兑 ”,
33、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C秦松能始终 保持廉洁之身的秘诀是什么? -监督的力量 !一个偏执的岳父,以终其一生的刻薄,成就了一个谨慎为官的女婿。 D文章在用传神的笔触刻画了冷酷严厉的 “岳父 ”形象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更深远的思考:人需要监督,社会也需要监督 ! E文章在老人之 “言 ”与秦松之 “行 ”的拧拗之间展开,看似有悖情理,让人对老人的偏执啼笑皆非。但事实上,包裹在 “岳父 ”冰冷外衣里面的刻薄,才是大爱。 【小题 2】小说开头写岳忠良听岳飞传有何作用? (6分 ) 【小题 3】 “秦松在岳忠良的面前就表现得格外谨小慎微,生怕一不小心就露出奸臣的迹象 来。但他越是这样,岳忠良就越认定他
34、是个奸臣。 ”秦松都已格外谨小慎微了,岳忠良为何还这么认定秦松是奸臣? (6分 ) 【小题 4】小说结尾秦松 “对着岳父的骨灰盒想起一些往事,经常想着想着就会问一句,你说说,咱们俩到底是谁错了 ”,请问你认为他们俩谁对谁错?说说你的看法。 (8分 ) 答案: 【小题 1】 D3分 A2分 【小题 2】 表现了岳忠良的性格特点,喜欢戏剧,且喜欢用戏剧里面的人物来与现实中的人物进行比照。( 3分) 这样写可以引出下文,为岳忠良以后的行为做铺垫。( 3分) 【小题 3】 岳忠良觉得秦松在刻意掩藏自己真实的 “奸 诈 ”的一面,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够诚实。( 3分) 岳忠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提醒监督着秦
35、松( 3分) 【小题 4】示例: 岳忠良没有错,他这样做体现了他的良苦用心,因为他觉得如果没有一个有力的监督,秦松最终会成为一个奸臣,所以他以终其一生的刻薄,来成就一个廉洁的女婿。 秦松也没有错,他在岳父的鞭策下,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最终也成就了自己清官的形象。(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小说的阅读要注意 “五位一体 ”的分析,结合祝福记住各自的作用。 1、标题的作用:点明人物、环境、情节(有时是线索)或 暗示主旨。祝福主要点明情节,也是文章的线索, 暗示主题,全部鲁镇都在祝福可祥林嫂死去,什么原因,这正是本文的主旨。 2、人物,性格特征是必考的内容,注意分析,要通过
36、各种手法(直接的包括肖像、语言、动作、环境、心理和间接描写)分析,可能分析出若干性格,但一定要注意要有理有据,每种性格特征后要有具体的依据还要注意选取和小说主旨关系最密切的作为答案:。还要注意次要人物,如柳妈和我,这些人物主要是为重要人物服务的。同时还要指向主旨,如祝福中我的作用,我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对现实不满但又不能斗争,采 取妥协、躲避的策略,同时又是全文的线索,起到见证人的作用,让故事显得真实可信,同时揭示主旨,这种社会依靠小资产阶级是没有出路的,这正是作者彷徨的原因。 3、环境,包括社会和自然环境,主要作用是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交待人物活动的场景,暗示人物心理、性格,推
37、动情节发展,铺垫、引起下文,有时是文章的线索,相互照应,暗示主旨。如祝福开头和结尾的描写其作用是交待当时的社会环境,开通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暗示祥林嫂的命运难、交待一种迷信盛行的社会状况让人物的命运成为必然结果,暗示主旨。结尾的作用是和标题、开头照应 ,祥林嫂死了可鲁镇还是原样引起人们思考,升华主旨,说明要改变这样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情节,情节是全文的主要内容,每一处要注意和环境、标题、人物、主旨有什么关系。主要是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开头主要是统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特别注意倒叙,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或思考)如祝福先交代祥林嫂的死就有此作用。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尾
38、主要是照应上文、开头、标题,升华住址等,还要注意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小说中的伏笔、照应也是经常考核的内容。 5、主旨,主要找小说是通过哪些地方表现主旨的。 具体答题时套用即可。 此题是对文章的综合考查,一般错误的选项的命制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些问题。 C成就的是一个廉洁为官的女婿,B“像枯木头似的 ”并非表现其 “冷酷 ”。 E“外衣里边的刻薄 ”错,应为 “冰冷外衣里面的爱 ”。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段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 是开头,注意联系文本答出开
39、头的作用,这又是情节的内容,注意和小说的其他几个方面的关系,此题主要集中在人物性格和主题。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首先要结合人物的性格特征主要是心理来答:岳忠良觉得秦松在刻意掩藏自己真实的 “奸诈 ”的一面,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够诚实;然后结合小说的主旨探究:岳忠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提醒监督着秦松。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的探究的题目,答题时先答出自己的观点,其次说明原因,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
40、作具体的解释,答题一定要结合文意,如: 岳忠良没有错,(观点)他这样做体现了他的良苦用心,(原因)因为他觉得如果没有一个有力的监督,秦松最终会成为一个奸臣,所以他以终其一生的刻薄,来成就一个廉洁的女婿。(结合文章作具体解释)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黄道周,福建人。家贫业农,事亲以孝闻。天启间入翰林。时在翰林者,多雍容养望,道周乃作 矫轻警惰文以讽之,同列皆钦重焉。 辽事方急,毛文龙自诩镇江之捷,当关 者欲藉之收觉华岛,渐图河西。上其议于朝,当发兵饷百万,道周独决其非策。已而,文龙卒无成。魏忠贤 用事,道周拂衣
41、归。 崇祯元年,起原官。明年,辽督袁崇焕杀毛文龙。道周固策文龙不足恃,至是,独抚膺谓关门之祸自此始。无何,后金兵大入,薄京师。帝震怒,即军中逮袁崇焕,究主者。崇焕言由阁臣钱龙锡。狱具,龙锡当死,道周闻之,叹曰: “安可使主有杀辅臣名! ”上疏救之。疏入,上大怒,降旨切责。道周不挫,复疏言:“养兵多年,物力已殚。即杀一龙锡,无益于边 计,徒隳士气,而伤大体。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一当荷戈,燎原扑火,此臣所大愿也。 ”上益怒,竟削籍。然龙锡亦竟减死。 九年擢右中允。时首辅温体仁以为灾眚兵戈,皆群郡邑无状所致,非重治无以惩,屡起大狱。而上以为能,益信之。道周上言: “天下神器,为之有道,簿书
42、刀笔,非所以绳削天下之具也。龌龊琐人,何足共图大计乎 ”体仁衔之。 既负重名,天下望以为相。是时杨嗣昌夺情 ,用为兵部尚书;而宣大总督卢象升丁艰,嗣荐陈新甲代之,亦自丧中起复。道周儒者,念国家即乏人,奈何数以墨从事,贻后世笑,慨然思论之。上竟相嗣昌, 道周不与焉。上素知道周学行,以其性偏执,非救时相。 十七年,北都陷。唐王用为吏部尚书,郑芝龙跋扈,道周引祖制抑之。有隙,自请出驻广信,芝龙 之,无兵无饷,兵溃被执,至南京死焉。 【注】 关:指山海关。 魏忠贤:明末太监,弄权误国,崇祯登基后自缢而死。 夺情:封建时代官员在服丧中因国事需要被国家要求停止服丧,继续为官。 【小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
43、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后金兵大入, 薄 京师薄:迫近。 B体仁 衔 之衔:怀恨。 C道周不 与 焉与:参与。 D道周引祖制 抑 之抑:约束。 【小题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黄道周有政治远见的一组是( ) 魏忠贤用事,道周拂衣归 当发兵饷百万,道周独决其非策 即军中逮袁崇焕,究主者 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 簿书刀笔,非所以绳削天下之具也 有隙,自请出驻广信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崇祯帝认为黄道周 “性偏执 ”,不是能够挽救时局的人。黄道周最终死于郑芝龙的衔恨报复。 B黄道周认为,如果不制止袁崇焕杀死毛文龙,就会
44、使边关的形势变得更加危急,也就 会更加让人痛心忧虑。 C黄道周先后两次就治钱龙锡死罪上疏,结果都让皇帝十分震怒;虽然如此,钱龙锡最后却也成功得以减死。 D黄道周从儒者的传统角度来审视时局,对皇上起用杨嗣昌、陈新甲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样将会贻笑于后世。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养兵多年,物力已殚。即杀一龙锡,无益于边计,徒隳士气,而伤大体。( 5分) ( 2)天下神器,为之有道,簿书刀笔,非所以绳削天下之具也。龌龊琐人,何足共图大计乎?( 5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题 4】 供养军队多年,物力已耗尽。即使杀
45、了一个钱龙锡,对边疆战事也没有好处,白白毁坏己方的士气,伤害治国的本质。( “殚 ”“徒 ”“隳 ”各 1 分,“无益于边计 ”状语后置 1分,句子大意 1分) 治理天下要讲方法,法律诉状不是用来压制天下人民的器具。龌龊小人,怎么能和他共谋大计?( “所以 ”“绳 ”“图 ”各 1分,句子大意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与:赞同。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 “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 法 ”“套用课本法 ”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
46、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选项对应的原文 “慨然思论之。上竟相嗣昌,道周不与焉 ”大意是黄道周要评判杨嗣昌丧期未满为官一事,可皇帝竟然以之为相,后面说黄道周不参与显然不合语境,应该是不赞同,侍坐中也有 “吾与点也 ”的与是 “赞同 ”额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先看题干中有没有 “直接表现 ”的字样,然后分析所给文段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人物的所作所为,再分析 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性格,用排除法做准确率高还节省时间,此题对象是 “黄道周 ”性格特征是 “有政治远见 ”, 为崇祯帝所为和黄道周无关, 表现黄道周的正直勇敢
47、和 “有政治远见 ”无关,排除这两项可以得到答案:。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如果不制止袁崇焕杀死毛文龙 ”这一假设有误,实际上袁崇焕已经杀死毛文龙,事件错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 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 “判断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省略句 ”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殚 耗尽。即 即使,无益于边计 对边疆战事也没有好处(介宾短语后置),徒 白白,隳 毁坏 为 治理,道 方法,簿书刀笔 法律诉状,所以 表目的、工具,译为用来 ,图 谋划大计? 考点:理 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黄道周,福建人。家里贫困,务农为生,侍奉双亲,因孝顺闻名。天启年间进入翰林院。当时在翰林院的人,多生活闲散养尊处优,黄道周于是作矫轻警惰文来劝诫他们,得到了同僚们的敬重。 辽东战事正危急,毛文龙以镇江之捷自夸,把守山海关的将领想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