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南省常宁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31841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湖南省常宁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4届湖南省常宁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4届湖南省常宁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4届湖南省常宁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4届湖南省常宁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湖南省常宁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忖 度( cn)粗 犷 ( kung) 溯 源( s) 怙 ( h)恶不悛 B打 烊 ( yng) 档 ( dng)案 悚 然( sng) 涸辙之 鲋 ( f) C整 饬 ( ch)浸 渍 (z)拘 泥 ( n)有 棱 有角( lng) D 晕 车 (yn) 黏 土( nin)徘 徊 ( hui) 命途多 舛 ( chun)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粗犷 gung,有棱有角 lng,晕车 yn。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

2、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本题考核的主要是形声字的误读,其中 “犷 ”“档 ”“混 ”“晕 ”“徊 ”在异读词审音表中明确标注,这也是字形考核的重点,“忖 ”“溯 ”“怙 ”“烊 ”“悚 ”“饬 ”“渍 ”“黏 ”属于形声字不读半边,注意记忆,也是考核的重点。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扮靓商贾关怀倍至余音绕梁 B辐员魁梧天花乱坠彪炳千秋 C联袂留海沧海一粟插科打诨 D寒暄文身克勤克俭针锋

3、相对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倍至 备至, B 辐员 幅员, C 留海 刘海。字形题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形似音异字、音同形异字、音近形似字,答题时可用 “读音法 ”“对举法 ”“组词法 ”“形旁辨义法 ”区分,当然也有一些词语需要特殊记忆,如此题的“关怀备至 ”就是专用,错别字的辨析应该是确定如果词语中有错别字应该是哪一个,如果不是这个应该是哪个,然后运用前面列举的方法辨析哪个更合适。如 “辐员 ”中如有错字肯定是 “辐 ”,应该是 “幅 ”,可以用 “形旁辨义法 ”区分, “辐 ”从 “车 ”,应和 “车 ”有关,如 “辐射 ”, “幅 ”从 “巾 ”,和布有关, “幅 ”正表示的不得宽度,

4、 “幅员 ”应指地域的宽广, “辐员 ”错误 ,同样 “刘海 ”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应是表 “姓氏 ”的 “刘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学生因食堂涨价一事,与后勤部门之间对簿公堂 ,学生代表将饭堂菜式通过化学计算方式逐一还原,来论证食堂的暴利所在。 B最近他们两人总有些不对劲,就说庆祝 “元旦 ”吧,一个说组织一场球赛,另一个偏要 反弹琵琶 ,非要组织一次文艺演出不可。 C中国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 “世 ”,又与数字 “2010”巧妙组合,两者 交相辉映 ,表达了中国人民举

5、办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D期待也表示责任与鞭策,正如古希腊神话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手握大权之人,人人用放大镜加以检验,一言一行受到公评,必须 临深履薄 、战战兢兢,一点都疏忽不得。 答案: D 试题分析: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对簿公堂 ”指在法庭上受审问,不是到法庭打官司,此处犯了语意内涵不明中的望文生义的错误; “反弹琵琶 ”指比喻不同常规的思维和行 为,看问题,与常规事物对着干,强调的是 “不同常规 ”,选项用作做法和别人不同似是而非; “交相

6、辉映 ” 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常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使用对象是 “光亮、色彩 ”,选项用作 “文字 ”,对象错配; “临深覆薄 ”, 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此处运用正确。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 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A资本经济之所以一定会带来金融泡沫的原因,是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的运作一部分来自企业产品销售的收入,而另一部分则来自信贷,这两部分都有其不确定性。 B人民网 旧金山 4月 17日电路透社报道称,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调查人员已经从爆炸案发生前的一段监控录像中锁定了两名犯罪嫌疑人。 C电影阿凡达讲述的似乎是玄之又玄的太空故事

7、,然而地球人入侵潘多拉星球、杀戮纳威人的殖民劣行以及纳威人奋起抵抗外侮保卫故土不正是对正义、勇敢和善良的歌颂吗? D在病句专题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老师发现,由于淡化语法知识,使不少学生对于基本的句子成分印象不深,导致在高考备考阶段对这一知识板块还需要重新抓牢夯实。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句式杂糅, “之所以 是因为 ”与 “的原因 ”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C主宾搭配不当, “劣行 ”“是对正义、勇敢和善良的歌颂 ”搭配不当,注意并列词语其中的一个和后面的一个词语有时搭配不当,这是搭配不当常见的命题方式; D成分残缺,介词 “由于 ”开头,掩盖真实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

8、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或称之为 “贬官文化 ”。 。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 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 ;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 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就恢复其名誉。 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 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 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

9、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 中 “于是 ”是 结果,后面是 “人品和文品 ”,而 中的 “恢复其名誉 ”和 中的 “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 ”正好对应,所以应为 “ ”,这样就有了答案:,然后审查, 正好承接空格前面的 “贬官 ”, 承接 中列举的事例,空格后的 “地因人传 ” 中 “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 ”。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寂 寞 龙应台 我曾经坐在台北市议会的议事大厅中,议员对着麦克风用狼犬似的声音咆哮,官员在挣扎解释,记者的镁光灯闪烁不停,语言的

10、剑道在政治的决斗场上咄咄逼人,刀光夺目。我望向翻腾暴烈的场内,调整一下自己眼睛的聚焦,像魔术一样, “倏 ”一下,议场顿时往百步外退去,缩小,声音全灭,所有张开的嘴巴、圆瞪的眼睛、夸张的姿态、拍打桌子的扬起的手,一瞬间变成黑白默片中无声的慢动作,缓缓起,慢慢落 我坐在风暴中心,四周却一片死静,这时,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尘,以鬼魅的流动速度,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 我曾经三十天 蛰居山庄,足不离户。坐在阳台上记录每天落日下山的分秒和它落下时与山棱碰触的点的移动。有时候,迷航的鸟不小心飞进屋内,拍打着翅膀从一个书架闯到另一个书架,迷乱惊慌地寻找出路。 在特别湿润的日子里,我将阳台落地玻璃门

11、大大敞开,站在客厅中央,守着远处山头的一朵云,看着这朵云,从山峰那边慢慢飘过来、飘过来,越过阳台,全面进入我的客厅,把我包裹在内,而后流向每个房间,最终分成小朵,从不同的窗口飘出,回归山岚。 冰箱永远是空的。好朋友上山探视,总是带点牛奶面包,像一个社会局的志工去探视独居老人。真正断炊的时候, 我黄昏出门散步,山径边有农人的菜田,长出田陌的野菜,随兴拔几把回家,也能煮汤。 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我总是看见金星早早出现在离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野风吹着高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 老鹰独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我独立露台,俯视深沉的老鹰。 我细细在想,寂寞,是个什么状态;寂寞,该怎

12、么分类? 有一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饮酒谈天,十一时半,大伙纷纷起立,要赶下山,因为,新年旧年交替的那一刻,必须和家里那个人相守。朋友们离去前还体贴地将酒杯碗盘洗净,然后是一 阵车马启动、深巷寒犬的声音。五分钟后,一个诗人从半路上来电,电话上欲言又止,意思是说,大伙午夜前一哄而散,把我一个人留在山上,好像 他说不下去。 我感念他的友情温柔,也记得自己的答复: “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 ” 他一时无语。 寂坐时,常想到晚明张岱,他写湖心亭: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13、。雾凇沆砀,天与雪、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 已。 ” 深夜独自到湖上看大雪,他显然不觉寂寞 -寂寞可能是美学的必要。但是,国破家亡、人事全非、当他在为自己写墓志铭的时候呢?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笑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

14、 ,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 “余舟一芥 ”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 【小题 1】赏析划线文中的句子。( 4分) 老鹰独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我独立露台,俯视深沉的老鹰。 【小题 2】简要概括第一、二段的内容,并简析它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5 分) 【小题 3】文章后半部分,作者联想到张岱,并引用其文章、墓志铭的意图是什么?( 6分) 【小题 4】文章最后提到 “有一种寂寞,也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作者对这种寂寞持什么样的态度?试列举相关人物或实例谈谈你对这种 “寂寞 ”的理解。( 6分) 答案: 【小题 1】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15、,将老鹰人格化了,它如同沉静、深沉的自然界智者。作者对老鹰的关注,也是把自己所推崇的独立、冷静的人生态度附着在老鹰身上了。(答出修辞手法及作用 2分;作者所推崇的人生态度 2分) 【小题 2】内容:通过刻画 “我 ”在议事厅所见到的场景,突出身处热闹、嘈杂中 “我 ”的寂寞感受 。( 2分)作用:呼应文章标题 “寂寞 ”,同时引出下文,与下文我在山中的独居、安静生活形成对比。( 3分) 【小题 3】( 1)联想张岱,巧妙地回答了之前作者细想的 “寂寞,是个什么状态;寂寞,该怎么分类 ”的问题 。( 2)同时把朋友离去后的自己和冬夜独自赏雪的张岱进行类比,同是独处而不觉寂寞。( 3)引用张岱墓志

16、铭则进一步拓展文章的意蕴: 寂寞也是历尽沧桑 ,无法言说。同时引用,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学色彩 。 【小题 4】作者对此持肯定的态度。( 2分)这种寂寞指的是潜心于自我的心灵世界,执着的精神追求(或是信仰的追求)时的一种心理体验,这种心灵的寂寞与凡尘俗世是有一段距离的,是一个人修炼人生境界的过程。即使在一个孤立的空间,别人看起来很寂寞,但修行者自身却觉得很充实、安定。( 2分) 例如 “板凳坐得十年冷 ”那些常 年守在实验室的科研者,常年静坐书斋的学者,那些修行的宗教信仰者 (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赏析的题目,赏析重要从内容的深刻性或手法上着眼,本题主要从手法上着眼,首先辨

17、明手法,然后明确效果,手法是拟人,效果表现作者崇敬的沉静、深沉的人生态度。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段内容和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是文段的开头,应该是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和下文形成对比,统领全文,渲染气氛、制造悬念等,本题主要是引起下文, 引文先问主要是写 “寂寞 ”第二段中有 “这时,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尘,以鬼魅的流动速度,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 ”,从内容看第一段主要写 “议会的议事大厅 ”的热闹场面,和后文的 “寂寞 ”正好形成对比,同时标题是 “寂寞 ”,可以照应标题。 考点:分析作

18、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引用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引用的作用,其一强化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内容真实可信,其二增加文章内涵,赋予文章文学色彩,答题时首先要答出引用文段的内容然后答作用,引用张岱湖心亭的状况是对 “寂寞 ”的具 体描绘,是对前文 “寂寞,是个什么状态;寂寞,该怎么分类? ”的具体回答。墓志铭的内容是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 余舟一芥 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 ”是作者对寂寞的真实感受,一个是形象的描绘,一个是具体的感受,写张岱实际就是写自己,同时增强

19、文章的问些色彩。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章主旨的题目,同时考核对作者态度的看法,首先应该知道作者是肯定 这种态度的, “议员对着麦克风用狼犬似的声音咆哮 ”中的用词,可见作者讨厌这种热闹, “真正断炊的时候,我黄昏出门散步,山径边有农人的菜田,长出田陌的野菜,随兴拔几把回家,也能煮汤 ”可见一种怡然自得,“老鹰独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我独立露台,俯视深沉的老鹰 ”可见作者对 “深沉、沉静 ”的老鹰的赞美,及作者的追求, “深夜独自到湖上看大雪,他显然不觉寂寞 -寂寞可能是美学的必要 ”

20、通过对张岱的评价可见作者的向往,结合全文内容打出原因后结合生活事例进一步论证。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 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纠结 ”是社会心理之痛 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由国内语言文字专家评选出的 2009年十大流行词汇,“纠结 ”榜上有名,可见其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一段时间以来,纠结厚积薄发,不仅见诸主流媒体报道,还成为观察当下社会、经济动态的一大关键词,如新华社发的一篇今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稿,标题即是 “复杂内外形势下中国力破经济发展 “两难 ”纠结 ”;新周刊在今年 5 月推出封面报道,总题为 “100 年来,那些纠

21、结于中国的人和事 ”。 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纠结一词解释为 “相互缠绕 ”,作动词使用。从字形上看,纠结是一个极具画面感的词汇,它给人们带来的印象是一团团物体相交纠缠、枝杈重叠的模样。 事实上,在生活中,纠结一词的使用更加广泛灵活。它可以当动词, “最近的工作让我纠结 ”;也可以当形容词,如 “这个电影情节看起来特纠结 ”;甚至可以当作名词,如 “竟不知心中的纠结如何排遣 ”。无论是形容事件的态势,还是表达自己的心情,甚至是描述一个人的性格,纠结一词均能恰到好处地满足人们的要求。 纠结在表意上可以准确满足使用者的需要。纠结本意为 “纠缠 ”,这 恰恰是对客观状态的一种主观抽象;今天当人们选择

22、用以形容自身心态时,纠结让人们难以言说的心情找到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表达,令人一吐心中之郁结,岂不快哉! 值得思考的是,纠结在让今人 “一吐为快 ”时,潜伏着何种社会文化心灵密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而言,流行语正是某种社会心理的体现。从 “别理我,烦着呢 ”、郁闷、再到纠结,人们口中用以表达心情的词语随着时间游走也在渐渐变化。回望社会前行的足迹,从来没有这样一个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如此迅猛。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 “自媒体 ”,随时发布信息,海量信息充斥着现代人每一寸空间;在这个时代, 物质生产如此丰富多样, “物我 ”间的边界在物化社会中悄悄晕染;社会文化多元并进,个体有了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利。虽然智者说

23、,智慧和聪明的区别就在于懂得如何选择,然而当今人们面对诸多诱惑时,如何更智慧,叫人如何不纠结? 面对诸多的选择与顾虑,面对两难甚至多难困境,人们在理性与感性、欲望与克制、道德坚守与缺失、梦想与现实之间挣扎与困惑;人们在历史与当下,自身与他人之间不断逡巡、追问。当其时,个体并不必然有疼痛感,而当纠结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心理标签,其间产生的价值迷失不能不说是社会之痛。 事实上,人们会抱怨生活让 自己太纠结,却不知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常常迷惑于诸多选择而左右为难,却不曾思忖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痛恨不断在徘徊中受阻,却不愿突破自我。有些时候,遇到烦恼,我们纠结;遇到挫折,我们纠结;遇到不满,我

24、们纠结;遇到迷茫,我们纠结 人们执著于生活中难以避免的磕磕碰碰,其实都是伪纠结。活在当下,挫折在所难免,以一种阳光心态直面挑战才是上选。抛开种种伪纠结,分清了哪些属于真纠结,又该如何把握呢?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些美国大学生为反对快餐业对工人的剥削,体现劳动力的价值,发起了禁食汉堡包运动。很快,许多人加入了 禁食汉堡包的行列。一段时期之后,人们发现正义之举造成了适得其反的效果。由于汉堡包销量下降,快餐企业收益减少,劳动者的境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而面临失去工作的困境。 生活百味杂陈,纠结在所难免。多一点智慧和勇气,把握住自己心中的准绳,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理想的桃花源或许早已在不远处。 (选自半月

25、谈,有删改) 【小题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纠结 ”一词可形容事态,可表达心情,也可描述性格,能恰到好处地满足人们的要求。 B新华社和新周刊的稿件都用到 “纠结 ”一词,表明该词语有着广泛深刻的群众基础。 C “纠结 ”让今天的人们找到了一个恰当的表达方式来形容自身难以言说的心情。 D文章以美国大学生发起禁食汉堡包运动例子作类比,论证人们应该分清真假纠结,准确把握事物本质。 【小题 2】下例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让今人 “一吐为快 ”时,纠结背后潜伏的社会文化心灵密码不值得思考。 B回望社会前行的足迹,不会有哪个时代信息技术发展会如此迅猛。 C执著于生活,难

26、以超脱,不具阳光心态,没有辨别力,因而烦恼、挫折、不满、迷茫,这些所谓的纠结都是伪纠结。 D面对两难甚至多难境地,个体必然不会有疼痛感,而当纠结成为一种社会心理标签,其间产生的价值迷失会成为社会之痛。 【小题 3】请分别解释 “最近的工作让我纠结 ”、 “这个电影情节看起来特纠结 ”中两个 “纠结 ”的含义。( 4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最近的工作让我纠结:感到郁闷( 2 分)这个电影情节看起来特纠结:纷繁杂乱(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 “答非所问 ”“内涵、外延不准 ”“误划类别

27、”“张冠李戴 ”;判断类注意 “范围不当 ”“偷 换概念 ”“曲解文意 ”;推理注意 “强加因果 ”“强行推理 ”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 B对应的原文“纠结厚积薄发,不仅见诸主流媒体报道,还成为观察当下社会、经济动态的一大关键词,如新华社 ;新周刊 ,表明 “纠结 ”不仅见诸主流媒体报道,还成为观察当下社会、经济动态的一大关键词,选项为 “表明该词语有着广泛深刻的群众基础 ”,强拉因果。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选项 A对应的原文 “值得思考的是,纠结在让今人 一吐为快 时, 潜伏着何种社会文

28、化心灵密码? ”,选项 “纠结背后潜伏的社会文化心灵不值得思考 ”和原文矛盾,曲解文意;选项 B对应的原文 “回望社会前行的足迹,从来没有这样一个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如此迅猛 ”, “这样 ”应是现在的时代,选项 “从来没有哪个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如此迅猛 ”对 “这个 ”理解有误,偷换概念;选项 D对应的原文 “面对两难境地,个体并不必然有疼痛感 ”,选项把 “不必然有 ”换为“不会有 ”,混淆逻辑范围。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解释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的题目,前面列出了 “纠 结 ”的含义,它可以当动词, “最近的工作让我纠结 ”;也可

29、以当形容词,如 “这个电影情节看起来特纠结 ”,解释是第一要解释为动词,第二要解释为形容词。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东轩记 苏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 。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 ,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 _ ,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 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 郡怜其无归也,许之 。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株,竹百个,以为晏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 ,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

30、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 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 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 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 。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

31、,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 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福,宜其不可得哉? 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 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 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 之室而居之。 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 监筠州盐酒税 市场管理的小官。 蔑 无,没有。这里指淹没。 _( chn 唇):水边。 劫 佛教名词。梵文 kalpa 的音译 “劫波 ”的略写。 环堵:四面为墙,内室皆空者为环堵,

32、泛指简陋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敝不可 处 处:处置、修复 B 败 刺史府门败:坏,冲坏 C落其 华 而收其实 华:花 D治先人之 敝 庐敝:破旧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与市人争寻尺 以 自效夫夷 以 近,则游者众 B不知夜 之 既旦师道 之 不传也久矣 C人不堪 其 忧置 被穑 参 u其上 D良以其害 于 学故也鹏之徙 于 南冥也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第一段,记叙开辟 “东轩 ”,坐市区,公务繁忙的全天生活,简明地交代了作者去筠州的原因和 “哑然自笑 ”的无奈心情。 B

33、第二段,从东轩的简陋日子联想到颜回苦学生活;表达作者对颜回 “箪食瓢饮 ”之乐的不理解,抒发其政治失意后而又急于排遣的旷达心情。 C第三段,由颜回的安贫乐道,联想到将来 “归休田里 ”,抒发了他 “追求颜氏之乐 ”的超然情怀。 D全文通过一天坐市忙碌生活的描叙,借题发挥,成功地刻画了一位地位虽卑下而心境尚崇高的贬官形象。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 3分) ( 2)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 4分) ( 3)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 3分) 答案:

34、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B 【小题 4】( 1)于是,我向州府呈上报告( 1分,注意句式)想借部使者府宅居住( 1分,注意 “假 ”),郡守同情我无家可归,答应借给我住。( 1分,注意“其 ”字)( 2)可叹啊 !(唉!)有些士大夫 ,当他们还不懂得高深的道理时 ,( 1分,注意 “方 ”“其 ”“大道 ”)只会沉醉于权势利益,( 1分)以财富、子女为重,( 1分,注意 “自重 ”)自以为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快乐。( 1分)( 3)让我回归乡间,去管理先辈留下的破旧房舍,即使家徒四壁,我也安心居住下去。( 3分,每个分句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处:居住。实

35、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 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和一些古代的文化常识,答题的方法有 “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选项 A对应的原文 “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 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译为 “水灾尤其严重。我来到任所时,房屋破败,不能( )。于是向郡府的长官作了报告,请求借用户部巡察使衙门暂居 ”,通过后面的句子可以看出,是作者到任无处安身,所以解释为

36、 “修复 ”“处置 ”不符合文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B“之 ”用在主谓之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以 ”连词,表目的 /连词,表并列; “其 ”代词,那种 /代词,指代 “被稹保唬摹坝凇苯榇剩 浴 杂介词,到。文言虚词的题目心中一定要明确词性的区分不同的用法。如此题“其 ”应重点区是作代词、还是作语气副词和助词,代词中又要区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三人称要区分是作主语、宾语还是作定语; “之 ” 要区分是代词、助词、还是动词,代词要区分是人称代词还是指示代词,助词要区分是结构助词还是语气助词,结构助词还要区分是 “的 ”,还

37、是 “主谓取独 ”,是 “宾语前置 ”,还是 “定语后置 ”; “以 ”要区分是作介词、连词、还是动词,介词、连词还要区分各种作用和意义; “于 ”要区分作介词时的不同解释。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 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此题选项 B作者是借颜回 “箪食瓢饮 ”之乐,追求一种 “安贫乐道 ”精神,选项为“表达作者对颜回 箪食瓢饮 之乐的不理解 ”错 ,事件错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38、小题 4】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 “判断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 句 ”“定语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省略句 ”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点( 1)告 报告(介宾短语后置),假 借,怜 同情,其 我,应 答应。( 2)方 时候 ,大道 高深的道理 ,厚 为 为重。( 3)治 管理,敝 破旧,堵 墙。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8分)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39、,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襄邑道中(宋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此时诗人陈与义年仅二十七,初入仕途。 【小题 1】两首诗均为诗人在行舟上所作,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如何表现 “舟行江上 ”的?( 4分) 【小题 2】分别分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4分) 答案: 【小题 1】李诗巧用地名表现 “舟行江上 ”。后两句中诗人乘舟从清溪出发,途径渝州前往三峡。陈诗以景物衬托舟行。前两句是静景生动(化静为动),以两岸的花与树来表现舟行之快。后两句诗动景生静(化动为静) ,以江上行舟上的 “我 ”去观流动的云,物与我俱静

40、,写出平原行舟平稳的特点。 【小题 2】李诗表达诗 人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诚挚情谊。陈诗表现了风华正茂的诗人对自己才华和前程充满信心,抒发了豪迈而又沉稳自信的襟怀。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的题目,写行舟,李诗直接写船的地点变化,而陈诗运用手法,前面写两岸景物的变化衬托舟行之快,后面用物我静止的角度写船行。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情感的题目,答题是要结合标题、注释和诗中的关键词语作答,李诗中的 “思君 ”可见是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陈诗结合注释 “年仅二十七,初入仕途 ”正是一帆风顺之 时,应是自己志向的表

41、白。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三段新闻采访记录,按要求完成题目。 村民马女士:我的母亲去年查出患有肺癌,随后开始进行药物治疗。一个月算下来至少要几千元药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政府给予了我们适当的经济补贴,现在扣除每月 500元基本医疗费用后,药费最多可以报销 70%,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 蔬菜批发商:由于国家支农政策好,现在农民种植的蔬菜品种多了,因此 10年来,我批发的蔬菜品种已由原来的大葱、大蒜发展到数十个品种。老 百姓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了,可以说想吃啥都能买得到。 市民吴大爷:我们一家三口原来同住在人均不足 6平方

42、米的平房中,由于住房问题,儿子 30多岁还没有谈对象。全国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后,像我们这种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家庭才有机会住进这么宽敞的楼房。现在,儿子的婚姻问题也解决了。 【小题 1】请你分别概括出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每点限 6个字以内)( 6分) 【小题 2】综合以上三个采访对象所谈及的内容,选取一个角度,写一段新闻短评。( 6分) 要求: 综合以上三段话的内容选取角度。 150字左右。 答案: 【小题 1】 医疗有保障 菜篮子丰富了 住房有保障 【小题 2】答题要求: 体裁应该是新闻短评,所写短评应是基于所提供的新闻事实。 综合以上三段话的内容选取角度,而不只就其中一个采

43、访对象的话进行评论。 观点鲜明,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概括要明确主体事件,然后找到特征,主体事件分别为 “医疗 ”“菜篮子 ”“住房 ”,特征是都相应的改善。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闻评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观点明确,结合新闻 材料论述,条理清楚。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曰: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 宪问) (孟子)曰: “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

44、,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孟子 公孙丑下) 【小题 1】请分别概括孔子、孟子对于古今学者和古今君子的看法,并指出他们看法的相同点。( 6分) 【小题 2】古之君子,其过如日月之食,可为何 “及其更也,民皆仰 之 ”?请作简要分析后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今之学者在这方面该如何去实践。( 6分) 答案: 【小题 1】孔子认为今之学者只是为了他人的赞美而求学;孟子认为,今之君子将错就错,不知悔改;孔孟二人对待古人今人的看法基本上是是古非今。 【小题 2】古之君子,有了过失就改正,百姓都可见到,他们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因此,等到他们改正的时候,百姓依然敬

45、仰他们。( 2分)第二点主要是就求学不能是为了装点门面,是要为了求得真正知识,求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不能将错就错掩盖错误这些方面去谈。(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 意概括的题目,抓住文中的词语 “为己 ”“为人 ”“过则改之 ”“过则顺之 ”,共同点是厚古薄今。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首先明确原因 “过则改之 ”,第二问要结合做学问的角度回答。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默写 古诗文默写( 5分,每空 1分) 【小题 1】楚天千里清秋, 。遥岑远目, ,玉簪

46、螺髻。(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小题 2】忽魂悸以魄动, 。 ,失向来之烟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 3】鹤汀 凫渚,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王勃腾王阁序) 答案: 【小题 1】水随天去秋无际 献愁供恨 【小题 2】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 【小题 3】穷岛屿之萦回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嗟 ”“惟 ”“萦回 ”。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 生活中,我们可能被 “逼 ”做过某些事情,也可能 “逼 ”别人做过某些事情。例如,老师被学校 “逼 ”着出成绩,老师又 “逼 ”着学生做作业。一个

47、“逼 ”字,几多甘苦,几多意味,几多奥妙,几多哲理。对此,你有什么体验或感悟?请以 “逼 ”为话题,题目自拟,角度自定,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有事实论据,论据要准确,力求做到典型,新颖。 ) 答案: 逼 泰戈尔说: “负担将成为礼物,困难将照亮你的路。 ”要我说, “逆境出人才,困境 逼 出勇者! ” 曾经读过一篇名为点灯人的小说,点灯人手执火把,给予了处于无限黑暗与迷茫中的人 们希望与光明。英雄丹柯挖出自己的心脏,高举熊熊燃烧的烈火,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带领着全族人民终于走出黑暗的森林,重获生命的希望与光彩 如果不是黑暗,如果不是绝境,又怎么会重获光明呢? 于是, “黑暗 ”与 “绝境 ”逼出了无限的希望与光明。 自嘲 “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 ”的史铁生说: “生命的意义正在于谨慎而又激动地欣赏它的悲凉与壮美。 ”你可知道,如此积极、乐观的他,也曾沮丧过,也曾彷徨过,突失双腿的恶噩使他一度失去生存的信心与希望。可是,当他坐着轮椅,孤身一人身置于地坛中,命运的不公,内心的迷茫,前途的未知涌上心头 ,痛苦不堪。同时,母亲深沉无私的爱与民族的重任纵横交织,过往的历史画卷仿佛过眼云烟一闪而过,他内心的希望与民族责任感瞬间迸发,他告诉自己:“我不能放弃,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摧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