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 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癖 好 p本末 倒 置 do一拥而入拨款 B沉 闷 mn搂 头盖脸 lu冬夏长青舶来品 C 矫 饰 jio少 安毋躁 sho绿草如茵爆冷门 D 撇 开 pi 靡靡 之音 m仗义执言钓竿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倒 ”是 “前后颠倒 ”之意读 do, B冬夏长青 冬夏常青, “常 ”用于强调频率 ,表示 经常的; “长 ”用于强调时间持久性 ,表示不是短时间的。 D撇,为“丢开,抛弃 ”之义读 pi。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九十岁的老母亲开始往墓地走。我紧跟着 亦步亦趋 ,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 B在塞外 草长莺飞 的早春时节,独处异乡的诗人怎会不向往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 ”的江南,怎会不思念远方的亲人。 C一些不纯洁的想法,将事物的本质层层遮蔽,使人误以为云遮雾罩方可 包罗万象 ,人为地把一切都弄得很复杂。 D参加过长征的红军老战士们在纪念活动中回顾那段 蹉跎岁月 ,感慨于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 “包罗万象 ”指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A“亦步亦趋 ”指没有主张,效仿或依从他人。此处望文生义。 B“草长莺飞 ”指江南的暮春之景。此处
3、对象误用。D“蹉跎岁月 ”指光阴虚度的岁月,这里应是 “峥嵘岁月 ”。此处褒贬失当。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所谓真忙,如写情书,如种自己的地,如发现九尾彗星,如在灵感下学诗作画。虽废寝忘食,亦无所害。 B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你就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多么遥远。 C十年枯寂的山上生活,形成了唐明修类似于禅宗意义上的文化修行,以他特殊的东方大儒的禅修方式游弋于都市之巅。 D英国过去的贵族因为拥有自己的庄园,社交聚会不愁去处。新兴的小资产阶级 尤其是职业分
4、工较细后日渐增多的专业人士 却不是人人都有这种方便,绅士俱乐部因此应运而生。 答案: C 试题分析: “以他特殊的东方大儒的禅修方式游弋于都市之巅 ”介词 “以 ”在主语前, 句子缺主语,应将 “以 ”放到 “他 ”的后面。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也许是山边小餐馆的笑眯眯老板,或是恒河畔凝视落日的独眼老妇。 毕竟,再怎么风光明媚的自家山川,总会有看腻的时候。 旅行,是从固体的生活中抽离去异地寻觅另一个自己的活动吧! 另一个自己是什么样呢? 旅行迷人之处正在这里,扛着不轻不重的今生,到处浏览自己的前生与来世。 旅行,正好让人从自身的禁锢中放飞
5、,歇够了,再飞回来。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阐释 “旅行 ”是什么 解释 “为什么 ” 进一步解释 “另一个自己 ” 阐释为什么 “旅行是觅自己 ”。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 ,回答后面的小题。 雨中岳麓 近些时候靠近惊蛰,春寒倒流,料峭的的寒气迟迟不肯退去,倒是春雨来得勤、来得畅快。故乡的春雨有它独特的韵味,不仅可看、可听、可淋,还可赏可想。春雨像把把细线在空中万簇齐发穿插在大地的物件上,雨除了是乡愁的外衣,它还是天地相接的唯一可感知的细线。这 些日子在雨中我品味到的不仅是雨本身由舌入心的真实味道
6、,更多的是站在雨中我领略到了故乡雨的精魂。 由于这些年大抵是在外求学,回到家乡就特别想为她写些什么,一直在外漂泊的我连家乡的名山大川也不曾怎么去过,站在雨中可怀念的只有岳麓了。山水这东西好比喝茶,需要多次细细的品味才能体会到它的真韵味,也许是特别的缘分,唯独岳麓山我连续去过好几次。开始的时候一直想写写它的样子,可几次提笔都不得已放下了;方今春来,春雷惊天,春雨飘飞,点点滴滴打在泥泞的路上,特别是淅淅沥沥的雨激荡在湖面上所引发的串串涟漪把我的记忆拉回到了雨中 的岳麓。 岳麓山南接衡岳,北望洞庭,西临苍翠原野,东瞰故水湘江,静若蛟龙潜伏于大地,动如万马奔腾于云间,远视如一天然屏障侧立湘水西畔,与浩
7、浩湘江相呼应,乃我潇湘之大观。第一次走进岳麓山时已是傍晚时分了,走在上山的阶梯上,有晋朝的罗汉松、唐代银杏、宋时香樟、明清枫栗等名贵古树伟岸蓊郁的生于路旁,时近黄昏,再加上山间雾气萦绕让人视野不尽开阔,但是古树的老干虬枝苍劲挺拔直耸入云的身影还是十分清楚的。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听见山涧泉水潺潺流动的声音,特别是水流撞击石头上发出的清脆声音更是岳麓山上终年不绝的悦耳音符。此时红 枫层林尽染,红桔满挂枝头,使麓山充满了诗情画意。到过岳麓山的人如果不细心的话还不见得能发现在山林岳壑苍松翠柏之间还有灵芝异宝的存在,聚山间之灵气、生万物之精魂,却是奇妙景致。此山之间万壑千岩、幽泉千缕,走入其中很有曲径通幽之
8、感,古木绿得幽,在傍晚的景色下幽得让人觉得入骨三分。奇巧的是刚走到半山腰时天空竟飘起了细细雨丝,不觉之中雨还越下越起劲,在雨的滋润下麓山显得更幽了,泥土里慢慢地冒出了雾气,慢慢地漫过我的大腿爬到我的身上来,我一时兴起把上衣脱了让自己的身体浸泡在这灵山雾气之中。 第二次爬岳麓山的时候我们特 别选好了一个晴天,可是等我们爬到山顶的时候天还是下起了雨,看来我与岳麓是跟雨有缘了,站在飞来石上可感觉自然的惊奇,放眼望去湘江映入眼帘,秀美传奇的橘子洲抢先吸引众人的目光, “橘子洲 ”取自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一词。站在岳麓山顶,俯瞰湘江,而橘子洲更像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9、航行于湘江之上,见到此景方知谁人可主世间沉浮了。 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沿山而下到了云麓峰北侧小月亮坪上方时有一座墓座西朝东,俯瞰着英雄的长沙城,这便是革命军总司令黄兴的墓。此墓地势开阔,且有湘江环绕,四周绿草如 茵, “极目楚天舒 ”衬出了先烈生前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壮烈气势和 “心底无私天地宽 ”的坦荡豪情。 在黄兴墓的下面,白鹤泉旁,一处在松柏怀抱中十分清幽肃静的地方躺着那位著名的 “护国将军 ”蔡锷,孙中山的在悼念他的挽联中写道: “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把将军比作投笔从戎的班超和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足见将军功绩可彪青史。除此之外,岳麓山上有很多革命者的合墓,在风景独秀的山地里
10、安息着革命先烈们,这样的景观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见,在雨中,更有一种活的灵魂飘飞在岳麓山上。 在山脚舍利塔不远处有一座爱晚亭傲然立于山间,看 到此亭就不得不想起唐代诗人杜牧那首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的诗来。爱晚亭是革命活动的圣地,毛泽东青年时代在第一师范求学时,常与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求知于岳麓书院,与蔡和森等聚会于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站在爱晚亭前抬头便可清楚的看见毛泽东的亲笔题词。历经岁月的沧桑,雨中的爱晚亭依旧那么地璀璨。 除了笔下这几个景点之外,岳麓山上有名的景点还有麓山寺、云麓宫、禹王碑、蟒蛇洞等等,在此就不逐一介绍了。 走到岳麓山脚下, “岳麓书院 ”四个大字
11、清晰的呈现在眼前。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 976 年 ),历经宋、元、明、清时势变迁,延及晚清 (1903 年 )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至此标志旧式书院制度向近代新式教育转变, 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至今仍为湖南大学下属的办学机构,历史已逾千年,是世所罕见的 “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大门上的对联,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道尽了岳麓书院历史上人才辈出的事实。在这里聚集过各朝各代有名的文人墨客,在这里一直流淌着经世致用、敢为天下先的湖湘文化的血脉。千年的风雨也不曾撼动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这就是她引以为傲的地方。 雨中岳麓让人耳目一新,让我流连忘返、永不懈怠,在多次雨的 洗礼中
12、我领悟到了故乡雨的精魂,那就是麓山墓、爱晚亭、橘子洲和千年学府! (选自博文,有改动。 ) 【小题 1】文中说 “橘子洲更像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航行于湘江之上,见到此景方知谁人可主世间沉浮了 ”,你怎样理解?( 4分) 【小题 2】文中主要写了两次游岳麓山,侧重点有何不同?分别有何作用?( 6分) 【小题 3】文中多次写 “雨 ”,主要作用有哪些?请作简要分析。( 5分) 【小题 4】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 “故乡雨的精魂 ”,请结合全文探究 “精魂 ”的内涵。( 6分) 答案: 【小题 1】 将居于湘江中的橘子洲比喻成航空母舰,化静 为动,形象地写出了橘子洲的位置、形状及力量;( 2分)
13、历代革命志士,驾着民族的航船,在时代风浪中勇往直前。( 2分) 【小题 2】 第一次以写自然景观为主,突出了岳麓山壮观神奇、古朴清幽、充满诗情画意的特点,营造一种幽美肃穆的氛围,为下文写伟人及先烈做铺垫。( 3分) 第二次以写人文景观为主,叙写历史人物的优秀事迹,表现他们的宏伟志向、英雄气概和革命情怀,突出了岳麓山深厚的历史内蕴,揭示了文章主旨。( 3分) 【小题 3】 “雨 ”是行文线索。对麓山的回忆由眼前春雨引出,两次游麓山都遇到雨。 渲染气氛。古树参天的岳麓山 在细雨中更加庄严肃穆,更加幽深灵异,仿佛革命英烈的灵魂在头顶飞翔。 烘托人物。雨让革命先烈们的形象更加高大,英魂更加圣洁。 揭示
14、主旨。雨洗涤了 “我 ”的心灵,让 “我 ”感悟到故乡雨的精魂,革命者的气概和精神令人敬仰、促人奋进。(答 4点 5分,答 3点 4分,答 2点 3分,答 1点 1分) 【小题 4】 革命志士及先烈们壮烈气势、坦荡豪情和献身精神; 革命者们探寻真理、追求进步、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湖湘文化里经世致用、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 (每点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这类题首先要指出表现手法,然后要指出其修辞义和语境义。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是很时显的,所以要指出其比喻义。另外,结合橘子洲名称的由来和后文对革命志士的回忆,可得出其语境义 歌颂历代革命志士
15、。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岳麓山南接衡岳, 在傍晚的景色下幽得让人觉得入骨三分。 ”本段内容全都写岳麓山的自然景观。第二次登写到了黄兴、蔡和森的墓,岳麓书院,爱晚亭等,这些都是人文景观。本文的主旨是讴歌革命先 烈,赞颂湖湘文化,所以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是为主旨服务的。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文中的雨属于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为: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2渲染气氛。 3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4推动情节的发展(
16、铺垫)。 5深化作品主题。本题即可以从以上各方面综合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 “雨中岳麓让人耳目一新,让我流连忘返、永不懈怠,在多次雨的洗礼中我领悟到了故乡雨的精魂,那就是麓山墓、爱晚亭、橘子洲和千年学府! ”这是关健信息。句中 “麓山墓 ”是革命先烈献身精神的钟象征;爱晚亭、橘子洲是革命志士探索救国之路的象征;千年学府是湖湘文化的象征。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
17、、仪式和组织。 这样来规定宗教一词的含义,实际上与普通的用法并无不同,若照这种含义来理解,就可以看出,不能认为儒家是宗教。人们习惯于说 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我们已经看出,儒家不是宗教。至于道家,它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区别。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举例来说,照老子、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对中国科学史有兴趣的人,可以从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许多资料。 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
18、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佛学比对佛教感兴趣得多。中国 的丧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现在许多西方人都知道,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例如,德克 布德教授有篇文章,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其中说: 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 (特别是儒家伦理 )不是宗教 (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 )。 这一切自然标志出中国文化与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后者是寺院、僧侣起主导作用的。 在一定意义上,这个说法完全正确。但是有人 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对于超乎现世的追
19、求,如果不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为什么事实上大多数民族以宗教的观念和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这种追求如果是人类基本欲望之一,为什么中国人竟是一个例外?若说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人对于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毫无觉解? 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 “超道德的 ”价值。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有人会倾向于把超道德价值叫做 ( 1) 。但是依我看来,这种价值并不限于宗教,除非此处宗教的含义与前面所说的不同。例如,爱上帝,在基督教里 是宗教价值,但是在斯宾诺莎哲学里就不是宗教价值,因为斯宾诺莎所说的上帝实际上是宇宙。严格地讲,基督教的爱上帝,实际上
20、不是超道德的。这是因为,基督教的上帝有人格,从而人爱上帝可以与子爱父相比,后者是 ( 2) 。所以,说基督教的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是很成问题的。它是 ( 3) 。而斯宾诺莎哲学里的爱上帝才是真超道德价值。 对以上的问题,我要回答说,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 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小题 1】本文节选自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文章首先通过 ,来判断儒家不是宗教,然后指出道教与道学
21、、佛教与佛学的区别,并顺势说明中国人对于宗教的态度,探究其原因,在层层剥析之下,最终揭示 。 【小题 2】下列表达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道教的教义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这很明显是反乎自然的,而道家的观念恰好相反。 B中国人最不关心宗教,但对其他民族来说,宗教的观念和活动是他们生活中的最重要、最 迷人的一部分。 C基督教的上帝具有人格,人爱上帝可以与子爱父相比,这是因为这种爱不是超道德的。 D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的一种先天的欲望,人类可以通过按照哲学去生活来满足这种追求。 【小题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第六自然段中( 1)( 2)( 3)处所填内容正确的一项( ) A( 1)宗教
22、价值( 2)超道德价值( 3)准超道德价值 B( 1)准超道德价值( 2)道德价值( 3)宗教价值 C( 1)宗教价值( 2)道德价值( 3)准超道德价值 D( 1)准超道德价值( 2)宗教价值( 3)道德价值 答案: 【小题 1】( 1)规定宗教的含义,或只答 “宗教的含义 ” ( 2)哲学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价值、重要性),或答 “中国人为什么追求哲学 ”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由 “这样来规定宗教一词的含义,实际上与普通的用法并无不同,若照这种含义来理解,就可以看出,不能认为儒家是宗教。 ”可得出第一空。由“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
23、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可得出第二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A项,原文说 “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 ”,不能在 “主要 教义 ”与 “教义 ”之间产生混淆; B项,原文是 “大多数民族以宗教的观念和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 ”,强调的是 “大多数民族 ”,而 “其他民族 ”则是除 “中国人 ”之外的民族; C项,原文是 “基督教的爱上帝,实际上不是超道德的。这是因为
24、,基督教的上帝有人格 ” ,可见颠倒了因果。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1)之后的内容,紧扣宗教来分析,而前后文都没有准超道德价值相关的内容,故可以排除 BC 两项;( 2)可以根据 “爱人,是道德价值 ”“爱上帝可以与子爱父相比 ”来进行 判断,所填内容为道德价值;( 3)根据后文中 “真超道德价值 ”判断为 “准超道德价值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22分。其中选择题 12分,每小题 3分;翻译题 10分 ) 韩非子 和氏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
25、使玉人相之,玉人曰: “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 刖 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 “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 “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 “吾非悲刖也, 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 ,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 ” 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和 虽 献璞而未美,未为主之害也,然犹两足斩而宝 乃 论,论宝若此其难也。今人主之于法术也,未必和璧之急也,而禁群臣士民之私邪;然则有道者 之不戮也,
26、特帝王之璞未献耳 。主用术则大臣不得擅断,近习 不敢卖重;官行法则浮萌 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 陈 ,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 周 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 亡,道必不论 矣。 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 “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 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 ”悼王行之期年而薨矣,吴起枝解于楚。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 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 公家之劳, 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 。孝公行之,主 以 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楚不用吴起而削
27、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二子之言也已当矣,然而枝解吴起而车裂商君者何也?大臣苦法而细民恶 治 也。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 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此世所以乱无霸王也。 【小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而 刖 其左足 刖:砍断脚,古代的一种酷刑。 B而游士危于战 陈 陈:通 “阵 ”,指军队阵列 C独 周 乎道言也 周:契合,此可引申为采纳 D大臣苦法而细民恶 治 也 治:被治理,此引申为被管制 【小题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同的一组是 A玉人曰: “石 也 。 ”/ 是寡人之过 也
28、 B和 虽 献璞而未美 虽 无丝竹管弦之盛 C然犹两足斩而宝 乃 论 乃 能衔哀致诚 D主 以 尊安 且 以 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小题 3】下列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A不如使封 /君之子孙三世 /而收爵禄 /绝灭百吏之禄秩 /损不急之枝官 /以奉选练之士 B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 /绝灭百吏之禄秩 /损不急之枝官 /以奉选练之士 C不如使封君之子孙 /三世而收 /爵禄绝灭 /百吏之禄秩损 /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D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 /爵禄绝灭 /百吏之禄秩损 /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
29、之士 【小题 4】下列对课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和氏得到玉璞后 ,先后两次进献君王,均以欺骗罪被处以刖足之刑。后至文王时他才得以献玉而正名,并将玉命名为 “和氏之璧 ”。 B第二段,韩非指出若以法、术治国的话,臣则失去擅权弄权的自由,士民则失去游说游荡的自由,法、术也就成了群臣士民的祸害。 C第三段,韩非借吴起与商君之例,阐明了法、术能否施行于世,取决于君主的判断力以及臣子细民的处世态度。然后借此针砭时弊,指出当世乱而无霸主的原因。 D文章除了运用和氏之喻、吴起商鞅之例外,还拿悼王孝公楚秦两国君主对法的态度及其结果作对比,文笔犀利而深入浅出,叙议相间而富于变化。 【小题 5】将文中划
30、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 3分) ( 2)然则有道者之不戮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 4分) ( 3)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 3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B 【小题 4】 C 【小题 5】( 1)而是为它本是宝玉却用石来称呼它而悲伤。 ( 2)既然这样,那么法、术之士还没被杀戮,只是因为促成帝王之业的法宝还没 进献罢了。 ( 3)约束靠游说求官的人而使从事耕作与为国作战的人显贵起来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最易排除,其次 B项,其次 C项。 D项的陷阱在 :如果考生只从本句来思考 ,很容易把 “治 ”作
31、 “治理、管制 ”解。而理解 “治 ”字的主要语境应在后文的 “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 ”;根据前后语意,此句所说现象应是 “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也 ”这一现象在当世的表现,所以 “治 ”与“乱 ”应属反义词,因此 “治 ”之义应是 “社会安定太平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虽,即使;课句内为虽然,因此项有难度,所以课内句选句时遵循从易原则。本题整体难度中等,排除难易排序应为: A、 C、 D。 “和虽献璞而未美 ”,理解 “虽 ”的意思,关键在先要理解 “未美 ”之义,而理解 “未美 ”,则须联系后句 “未为
32、主之害也 ”来理解, “不构成对君主的损害 ”与前句 “未美 ”应是转折关系,因此 “未美 ”应指所献之璞不美,而根据后文,和氏所献之璞应是美的,只是君王不识货而已,所以 “虽 ”所引领的内容应是一种让步假设, “虽 ”应解为即使。 A 项,也,语助词,表判断。 C 项,乃,才。项,以,介词,因为,析:“主以尊安 ”是省略句 , “以 ”后省略 “之 ”,根据前文, “之 ”应指商鞅之法,课文内有类似句,如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课内句选句尽量顾及高中所学全部课本:是寡人之过也(必修一),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必修二 ),乃能衔哀致诚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必修四
33、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译文:不如使分封贵族的子孙到第三代时君主就收回爵禄,取消百官的俸禄等级,裁减多余的官吏,来供养经过选拔和训练的士兵。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 项, “将玉命名为 “和氏之璧 ”,应是楚文王。而根据选项的表述则为和氏自己。属张冠李戴之错。项 “法术也就成了群臣士民的祸害 ”有错,原文 “所祸 ”,所字结构, “祸 ”应为动词,根据前后文,其意应为:(被群臣士民)看作祸害;另,依据选项表述, “法术也就成了群臣士民的祸害 ”是韩非的观点,这与文章的观
34、点是相违背的。属词义解读之错,脱离语境之错。项,“拿悼王孝公楚秦两国君主对法术的不同态度及其结果进行对比 ”有错,文中楚悼王与秦孝公并非对比,属手法分析之错,其因是查看原文不仔细。另,和氏献璞,是否为喻证 ,有待商榷。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 ( 1)计分点在:宝玉、而、介宾短语后置。宝玉,名词用作动词,是宝玉, “宝玉 ”与 “题之以石 ”通过连词 “而 ”相连,而 “题之以石 ”是动词短语,故与之构成转折关系的 “宝玉 ”须为动词义。而,表转折,却。题之以石,循直译原则,应为介宾短语后置,还原应为 “以石题之 ”,以,用;题,称
35、作、称呼等。悲,为动用法,为 感到悲伤,也可灵活译为动词 “悲伤、悲叹 ”。另,夫,助词,表感叹语气。 ( 2)计分点在:然则、特、帝王。然则,古汉语常 见固定结构,古今异义词,此处译为 “既然这样,那么 ”或 “这样,那么 ”。特,只是,课内重点词语,课文中出现过两三次,湖南应已考两次。帝王,能促成帝王之业,或类似意思,直接译为帝王的,不计分。另:有道者,鉴于难度很大,所以在注释上直接给出了解读;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之独立性,译时删去;不戮,含被动义,没有被杀。璞。是一个喻词。 ( 3)计分点在:禁、游宦、显。禁,约束,译为禁止,不计分,译为制止,勉强算对。游宦,靠游说求官,若译为 “游说求
36、官 ”,也给分。(游宦:春秋 战国 时期士人离开本国至他国谋求官职)显,使动用法 ,使 显贵。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清诗,完成题目。( 8分)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襄邑道中 南宋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江,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此时诗人陈与义年仅二十七,初入仕途。 【小题 1】两首诗均为诗人在行舟上所作,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如何表现 “舟行江上 ”的?( 4分) 【小题 2】分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4分) 答案: 【小题 1】( 1)李诗
37、巧用地名表现 “舟行江上 ”。后两句中诗人乘舟从清溪出发,途经三峡前往渝州。陈诗以景物衬托舟行。前两句是静景生动(化静为动)以两岸的花与树来表现舟行之快。后两句是动景生静(化动为静)。以江上行舟上的 “我 ”去观流动的云,物与我俱静,写出平原行舟平稳的特点。 【小题 2】 (2)李诗表达诗人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诚挚情谊。陈诗表现了风华正茂的诗人对自己才华和前程充满信心,抒发了豪迈俊发而又沉稳自信的襟怀。 【小题 1】 试题分析: 李诗次句 “影 ”指月影, “入 ”和 “流 ”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 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
38、的。 “月亮走,我也走 ”,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 “影入江水流 ”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陈诗第一句 “飞花两岸照船红 ”,写船在红花夹岸的河道上走。由于船只顺风航行,船速较快,就产生了这种 “飞花两岸 ”的错觉。第二句 “百里榆堤半日风 ”,直接写船只顺风航行。 “半日风 ”告诉我们,行船半日,是有风力相助的 ;由此我们可以猜想,这船是在扬帆航行。 “百里榆堤 ”又告诉我们,船才走了半日,就走过 “百里 ”了,可见船速之快。第三 四句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诗人写的是仰望天上云朵时的感受。我的船在向东走,天上的云
39、朵也随着风势,和我同步向东飘移啊 ! 这句诗,其实说的也是说他的船行速度很快。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李诗峨眉山 平羌江 清溪 渝州 三峡,诗境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 “峨眉山月 ”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 “思君 ”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 “峨眉山月 ”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 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 “思君不见 ”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陈诗写他
40、在从开封到襄邑 (现在河南睢县 )去的一次旅行。通观全诗,这是一首很好的记游诗,既写了船行河道中时所看到景象,也通过描写,抒发了自己在航行时欢快的感受。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2分) (一)这世界如果尽是健谈的人,就太可怕了。每一个健谈的人都需要一个善听的朋友, 没有灵耳,巧舌拿来做什么呢?在公平的原则下,一个人要说得尽兴,必须有另一个人听得入神。如果说话是权利,听话就是义务,而义务应该轮流负担。同时,仔细听人说话,轮到自己说时,才能充分切题。我有一些朋友,迄未养成善听人言的美德,所以跟人交谈,往往像在自言
41、自语。凡是音乐家,一定先能听音辨声,先能收,才能发。仔细听人说话,是表示尊敬与关心。善言,能赢得听众。善听,才赢得朋友。 (二)听话与说话能力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最基本的能力,他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听话,是信息的输入,是内化的吸收,是理解语言的 能力。说话,是信息的输出,是思维的物化,是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听话能力是交流双方能否在同一平台上进行言语交际的前提,所以听话是说话的基础,只有理解了,才能正确的加以表达。而良好的说话能力是交流双方能否把言语交际继续下去的媒介,所以说话又为听话起到加深、拓展的作用。两者合作,才能进行正常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小题 1】分别分析以
42、上两则材料在语言风格上的特点及效果。( 6分) 【小题 2】展开联想与想象,参考示例,写三句以 “倾听 ”为对象的文字。不超过 140字。( 6分) 示例: 倾听是一种等待,是连接友谊的桥梁,像一缕清风,它能吹散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 倾听是一种谦逊,是走向成熟的阶梯,像一块海绵,它能汲取散布在人生长河的智慧。 答案: 【小题 1】( 1)第一则材料以生动形象的说理、具体可感的阐述说服人、感染人。( 1分)通过比喻、举例等论证方式,( 1分)揭示了事物的本质,论述生动活泼,使抽象的道理更通俗化,从而告诉人们要学会倾听,愿意倾听。( 1分) 第二则材料通过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 1分)概念化地
43、论述了 “听与说 ”的关系相辅相成,是社会交际的基本能力,论述逻辑缜密,严谨科学。( 2分)(如果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小题 2】倾听是一种享受,是沟通你我的乐章,像一缕馨香,它能唤醒沉睡在人们内心的信任。倾听是一种认可,是成就博大的通途,像一片汪洋,它能摒弃隐藏在人们内心的狂妄。倾听是一种收获,是丰富内心的能量,像一本好书,它能充实遍布心灵深处的空虚。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不同文体的语言风格, 第一则材料是科学小品文, “没有灵耳,巧舌拿来做什么呢? ”“如果说话是权利,听话就是义务 ”“凡是音乐家,一定先能听音辨声,先能收,才能发 ”等句子形象生动
44、,句式整齐, 结构匀称。第二则材料是科学说明文,思维护缜密,用语严谨,朴实无华。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强调以 “倾听 ”为文字对象;写完三句;有比喻,语言形象生动;句式要整齐;要符合逻辑。 考点: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2分) (一)哈里清了清喉咙。他不想读这个剧 ,但不能不读。 “我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园墙 ,”他用平常说话的语气读道 ,但是他的声调一下子变了 ,“因为砖石的墙垣是不能把爱情阻隔的。 ”他朗读着 ,身子挺直起来 ,一下子年轻了八岁 ,他变得又
45、英武又洒脱。 “爱情的力量能做到的事 ,他都会冒险尝试 ,”他大声念道 ,“所以我不怕你家里人的干涉。 ”这次我演什么角色 (节选 ) 美国 库 冯尼格 (二) “我跟你说,我一定得离开! ”我有些被惹火了,反驳说, “你以为,因为我贫穷、卑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 你错了,我也有和你一样的灵魂,和你一样的一颗心!如果上帝曾给了我一点儿美丽丰富财产,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通过 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通过凡人的血肉之躯跟你讲话 而是用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对话,就如同我们离开了尘世,穿过坟墓,一同平等地站在上帝的面前,我们彼此平等 就如同我们
46、的本质一样。 ”简爱(节选) 英国 夏洛蒂 勃朗特 【小题 1】分别分析以上两则材料在叙事角度上的区别及其作用。( 6分) 【小题 2】两则材料中的人物个性都极其鲜明,请调动情感和想象,描写一个对话场景,突出主人公自信自强的个性。不超过 140字。( 6分) 答案: 【小题 1】( 1)第一则材料是全知视角,运用第三人称。( 1分)采用第三人称不受叙述者的 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站在局外叙述,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给读者,让我们看到一个借助剧本的内容才能获得力量的哈里 畏缩,不自信。( 2分) 第二则材料是有限视角,运用第一人称。( 1分)采用第一人称使小说的叙述显得真实亲切,站在
47、局内叙述,给了我们一种 “亲历 ”的感觉,拉近作品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使我们与一个自信自尊自强的女主人公产生共鸣。( 2分)(如果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小题 2】示例: “就如同我们的本质一样! ”罗切斯特先生重复了一句, “ 就这样, ”他又补充了一句,将 我一把抱住,紧紧拥入怀中,将他的唇紧紧贴住我的唇,说: “就这样,简! ” “简,冷静些,别这样拼命挣扎,像个绝望中的野鸟儿,在疯狂地撕碎自己的羽毛似的。 ” “我不是只鸟,也没有关在笼中。我是自由的,我有自己的独立意志,下定决心走开。 ” 我又努力一挣,终于自由了,挣脱了他的怀抱,昂然地站在他面前, “那么,
48、你也运用你的独立意志,来决定你的命运吧, ”他说。 “我向你伸出我的手,奉献出我的心和我的全部财产和分享权。 ”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掌握小说的叙事视角,如全知视角、有限视角、内视角、外视角等。全知视角( 零视角),叙述者 人物,也就是叙述者比任何人物知道的都多,他全知全觉,而且可以不向读者解释这一切他是如何知道的。因此,这种叙述视角最大最明显的优势在于,视野无限开阔,适合表现时空延展度大,矛盾复杂,人物众多的题材,因此颇受史诗性作品的青睐。其次是便于全方位(内、外,正、侧,虚、实,动、静)地描述人物和事件。另外,可以在局部灵活地暂时改变、转移观察或叙述角度,这既多少增加了作品的可信性,又使叙事形态显出变化并从而强化其表现力。叙事朴素明晰,读者看起来觉得轻松,也是它的一个优点。 有限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