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31858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4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4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4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4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职场中有的人能力突出或情商很高,工作 信手拈来 ,又常受到客户或老板的赞美,这就很可能招致其他同事的嫉妒。 B我们可以在手机和电脑上与 素不相识 的人相谈甚欢,却吝于与亲人面对面说上几句话,这是技术时代最大的不幸。 C每次做实验,王军都尽量 寸量铢称 ,他说这样不仅能够使实验结果更加精确,还能避免实验材料的浪费。 D最近他们两人总有些不对劲,就说庆祝元旦吧,一个说要组织一场球赛,另一个偏要 反弹琵琶 ,非要组织一次文艺演出不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项的

2、 “信手拈来 ”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此句用来指工作,不合语境。 B项的 “素不相识 ”意思是向来不认识,合乎此句语境。 C项的 “寸量铢称 ”比喻点点滴滴地计量,烦琐不切实用,有贬义,不合此句语境。 D项的 “反弹琵琶 ”比喻不同常规的思维和行为,看问题,与常规事物对着干,不合此句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选出下 列各项中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回到家中,频频刷微博又成了很多年轻人的 “必修课 ”。 它对人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构成挑战。 很多人都熟悉的一个场

3、景是:地铁车厢里,大家都低头摆弄手机、电纸书或者平板电脑。 碎片化阅读在便于利用零碎时间来阅读信息的同时,也大量挤占了人们深阅读的时间。 这种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趋势,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 “碎片化 ”“浅阅读 ”的忧虑。 碎片化阅读还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化的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获得知 识碎片。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应先从总体上把握题目所给六句话的总话题。本题中,六句话讲的是 “碎片化阅读 ”的话题,此话题的引起是由一个场面开始的,因此可知 应作为首句,于是排除 B、 D两项。比较 A、 C,可发现因为 是接着讲 “场面 ”,再加 则中的代

4、词 “它 ”在 中没有指代对象,故可排除 A。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前段时间,部分网民对部分省市 GDP 数字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引发人们对部分官员盲目追求 GDP 数字现象的思考。 B “蚁族 ”是对 “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 ”的特别称谓,这个词可能会像 “知青 ”、 “下岗工人 ”、 “农民工 ”一样成为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词语之一。 C显而易见,比起填埋的处理方式,焚烧发电的方式有着太多优势,比如说,它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避免了填埋垃圾后产生的渗滤液和有毒气体等。 D与会专家一致认为,

5、最大限度地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有烟瘾的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答案 : B 试题分析:解答病句辨析题最基本的方法是结构分析法。 A 项语意重复, “质疑 ”就有 “提出疑问 ”之意,应改为 “疑问 ”。 C项, “避免 ”与其宾语搭配不当。 D项不合逻辑,应改 “戒烟 ”为 “吸烟 ”或去掉 “阻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中国原生文明的创新性(节选) 中国原生文明历经了七大时代:五帝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帝国。每个时代在以社会制度为核心的文明形态上都有创新,秦代达到原生文明的最高峰

6、 民族统一、 文字统一、疆域统一,由此创造性地统一了中国文明。此后,历朝历代不断完善直到今天。 五帝时代的禅让制是一种古老的民主政治雏形,发展为以后的 “公天下 ”意识。夏商周从邦联制发展到联邦制的实践,为秦王朝的大一统形态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代改革精神、天下向一思潮、诸子百家争鸣并争先投入治国实践,是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政治遗产。最鲜明的一个特征是,春秋战国 500 余年,变法运动一浪接一浪向前推进,从来没有中断。商鞅变法最为深刻,创造了战国时代法治文明,使秦国不断强大,最终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中国文明的统一。同时,春秋战国 时代的百家争鸣和思想大爆炸,是人类古典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原典大创造

7、现象。百家争鸣,奠定了我们民族思想文化多元性的根基。 秦帝国时代最大的创造是统一了中国文明。夏商周三代,中国是松散邦联制、联邦制的统一。春秋伊始,对这种以国家经济为基础的僵化社会产生了普遍的不满,要求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自此,那时的中国进入了重新探索新的国家形式的历史阶段。到了战国时代,社会对松散分治的诸侯制的危害已经有了普遍的深刻的认识, “天下向一 ”的思潮开始形成。当时的思想家如孟子、荀子、韩非子等,都曾经就 “天下向一 ”有过分析论述。战国的历 史实践也趋向于统一的发展,天下由春秋时代的数百个诸侯国,渐渐兼并融合为三十余个诸侯国,又渐渐兼并融合为七大诸侯国。因此,战国末期统一诸侯国是历

8、史的必然,不由秦统一, 也会由别的诸侯国统一。而秦之所以能承担统一重任,最根本的原因,是经由深彻改革而创建了法治文明,从而使秦成为当时整体文明最为发达的诸侯国。 统一国家是如此,统一文明也是基于历史潮流而发生。否则,这种统一文明在秦灭亡之后不能持久传承。战国末期,当时中国的所有基本制度与文化经济的基本呈现方式,都因国而异。所谓田畴异亩、车涂异轨、文字异形、言语异声等等 ,都显示了这种国别不同。这种差异与不同,给经济民生的发展带来了极大阻力,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都有普遍的不满。为此,秦帝国以方方面面的统一,最终完成了文明形态的统一,获得了当时社会的最为普遍的拥护,也成为后世无法改变的文明基础,一

9、直有效传承两千余年。历史已经证明,秦帝国统一中国文明的坚实根基是不可撼动的。 我们的原生文明时代将近三千年。在这近三千年中,每个时代都有巨大的文明跨越,都有强烈的文明创造精神,都推动了中国古典文明的巨大发展,直到我们建立了伟大的统一文明的国家。惟其如此,原生文明是我们文明跨越的根基,原生文明时代是我们今天可以谋取文明跨越经验的最重要历史时期。 (2012年 3月 24日文汇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有关 “中国原生文明 ”的表述,不符合的一项是( 3分) ( ) A中国原生文明所经历的每一个时代,都在以社会制度为核心的文明形态方面进行创新。 B中国原生文明在秦时发展到了最高峰,形成了至今仍

10、在不断完善的统一的中国文明。 C战国时代法治文明是中国原生文明的核心内容,秦国因此而强大,并进而统一了中国。 D原生文明的创新性,不仅推动了中国古典文明的发展,也是我们今天可以汲取的经验。 【小题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以时间先后为序论述了中国原生文明的发展过程,并重点分析了春秋战国时代原生文明的基本特质。 B第一段概括中国原生文明经历了七个时代;紧接着第二段以五帝和夏商周时代为例,强调每一个时代都在践行着 “大一统 ”。 C第三段先概述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遗产,再以 “商鞅变法 ”和 “百家争鸣 ”为例,阐明了我们民族思想文化多元性的

11、根本原因。 D第四、五两段分别具体分析了秦帝国 “统一国家 ”和 “统一文明 ”的历史原因,最后强调秦帝国统一 中国文明是有坚实根基的。 【小题 3】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五帝时代的禅让制是一种古老的民主政治雏形,发展为以后的 “公天下 ”意识。夏商周从联邦制发展到邦联制的实践,为秦王朝的大一统形态奠定了基础。 B春秋伊始的变革呼声,是人们对夏商周三代以来以国家经济为基础的僵化社会产生了普遍不满的表达。 C “天下向一 ”的思潮和战国时期趋向于统一的历史实践,都说明了战国末期统一诸侯国是历史的必然。 D秦亡后,秦完成的 “统一文明 ”仍能传承两千余年的事实

12、说明, “统一文明 ”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产物。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先在原文中找出各选项相关内容,再对照它们的意思是否相同。还不可忽略题干是要求选出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题中, C项“战国时代法治文明是中国原生文明的核心内容 ”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先在原文中找出各选项相关内容,再对照它们的意思是否相同。还不可忽略题 干是要求选出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题中, A 项,“以时间先后为序 ”不恰当。重点介绍的还有秦代。 B

13、项强调的是每一个时代的追求,为秦王朝的大一统形态奠定了基础。 C项 “百家争鸣 ”奠定了我们民族思想文化多元性的根基,而不是谈 “我们民族思想文化多元性的根本原因 ”的问题。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除了要注意将各选项文字同原文对照之外,还要注意分析要合乎逻辑,推断要合理。题中, A项 “夏商周从联邦制发展到邦联制的实践 ”的说法错误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 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泥塑神手张充仁 2世纪,中国诞生了艺术巨匠张充仁。他那双被上帝亲吻过的神奇的手,创造了一个个震撼

14、世人的奇迹。张充仁的雕塑几乎是一部编年史,每一段特殊时期都在他的手中由软泥凝固、坚硬起来,永久地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张充仁的一生,如同他的雕塑作品一般丰富而纯粹。他出生于上海徐家汇。父亲是个木雕艺人,母亲则擅长刺绣,张充仁耳濡目染,自幼酷爱绘画。幼年时期进入徐家汇类思小学,获得艺术生涯中第一份名副其实的启蒙教育,之后逐渐接触并学习绘画。 1931年张充仁只身远涉重洋,赴比利时留学。单眼皮、吃狗肉、长辫子,是那时欧洲人对中国人的全部印象,张充仁立刻指出,无论描绘什么故事都要以事实为根据。他第一个在欧洲喊出 “日本在侵略中国 ”,并把这一切融入一幅幅简洁明快的漫画里。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著名漫画家

15、埃尔热,他竭尽所能引导埃尔热去发现真实的中国, “要让全世界知道真正的中国,这可比我学美术更重要 ”。当埃尔热在四十年后与张充仁通信时,这样写道: “是你让我继马可 波罗之后认识了中国,认识了她的文明、她的思想、她的艺术和艺术家,我仍然专心于道德经和庄子, 这两本书也是你向我推荐的。 ” 张充仁回国后,在小洋房里创办了 “充仁 ”画室。先后培训学生 300余人,其中较著名的有严友人、邱瑞敏等,为我国绘画、雕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当时充仁画室的大门是敞开着的,有许多人会来,甚至美专毕业的学生也会过来。张充仁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生计,但是他却收了许多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也许出于对自己身世的思考,

16、他有时更加关照这些 “穷学生 ”。中国解放后,许多艺术家纷纷逃亡海外,他们也劝说张充仁一起走,但是张充仁说: “共产党人不是些不学无术的人,我看过他们的报纸,他们也喜爱美术,而且画室 还有这么多学生 ” 张充仁曾经说过, “人都是自己塑造的 ”。在近八十年的努力拼搏中,他塑造了大批享誉海外的雕塑佳作,同时也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雕塑艺术大师。他把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对正义的渴望揉进了泥土,铸入了青铜。他的雕塑机理品位和写实功力均得到极高评价。他在求学比利时皇家美院时,便以异国人的身份,史无前例地为布鲁塞尔百年宫顶雕刻了人体杰作,百年宫顶共有四个人体雕塑,张充仁雕刻了其中之一。他获得法国雕塑

17、界最高荣誉,在他之前只有罗丹一人获得这项荣誉。他的作品被法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法国报载“以前都说中 国丝,中国瓷,现在满街都说中国铜了 ”。他的大型青铜雕塑 “埃尔热 ”像经法国政府决定,放置在安吉兰姆中心广场。他到爱丽舍宫为密特朗总统塑像,扬名法国。据法国文化部估计,在世界上的法语国家中,知道张充仁名字的总计约有 10亿人。 据张充仁的模特回忆,先生身材不高,略显富态,说普通话时还夹带着一口浓重的上海本地乡音。他常常一边熟练地捏弄着手中的泥巴,一边和我们谈笑风生,他自我介绍说: “我是上海七宝人 ” 口齿清楚,言语风趣。当时天气较热,工作室的条件很差,张老每次都是汗流满面,但他全然不顾,从不言

18、累。 无意之间, 张充仁过世一些年了。有个叫陈耀王的高级畜牧师,写了一部有关张充仁的传记。陈耀王并非文艺圈中人,然而他却以敬贤之心和执著之意钦然为张老立传,并不辞辛劳、不计报酬地奔走于国内外,访旧踪、寻遗迹、觅材料、问故知、探轶事,九易其稿。正因陈先生不是舞文弄墨出身,因而全书文笔朴实、叙述简要,洋溢着真诚之心,感人至深。他说他文笔不好,可张充仁的好友说: “我庆幸张充仁的传记是由一个所谓的文学槛外人写的。让人流泪的故事,还需要形容词,需要所谓的描写、润色吗? ” 也许,西洋雕塑,在中国人心中不长久。也许过时了的西洋雕塑,换不 来现代的掌声和感动。然而当你了解了张充仁雕塑的他自己的手,在法国国

19、家艺术收藏馆,和罗丹、毕加索的手放在一起的时候,你一定会明白,其实,张充仁已经在世界的中心开始了永远,张充仁的中国之手,其实已经在全世界拍响了中国的掌声。 21世纪,乃至永远,我们没有理由不记住张充仁。 【小题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A张充仁对艺术的热爱与小时候父母对他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是家庭的熏陶使他走上了西洋雕塑的道路。 B张充仁留学归国后,着手创办了画室,招收学生,对他们进行培训,培养了大量杰出 的绘画、雕塑大师。 C第五段中写到,讲法语的国家中约有十亿人知道张充仁,通过这一侧面描写,张充仁在国外的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D张充仁的好友认为张充仁的

20、传记由所谓的文学槛外人来写是值得庆幸的,他认为这样更能够客观地展现出张充仁感人的一面。 E文章叙评结合,立体地为我们展现了张充仁丰富的人生,塑造了一个平易近人而又具有大师风范的艺术家形象。 【小题 2】张充仁被称作 “泥塑神手 ”,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结合文章,具体说明他在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6分) 【小题 3】文章的开头、结尾都写到了张充仁的 “手 ”,分别有什么作用?( 6 分) 【小题 4】作者结尾说 “我们没有理由不记住张充仁 ”,结合文章分析,我们记住张充仁的理由有哪些?结合其中一点,谈谈对你的启示。( 8分) 答案: 【小题 1】 A、 B 【小题 2】 在他求学比利时

21、皇家美院时,便以异国人的身份,史无前例地为布鲁塞尔百年宫顶雕刻了人体杰作。 他获得法国雕塑界最高荣誉,在他之前只有罗丹一人获得这项荣誉。 他的作品被法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他的大型青铜雕塑 “埃尔热 ”像经法国政府决定,放置在多古兰姆市中心广场。 他到爱丽舍宫为密特朗总统塑像,扬名法国。 张充仁雕塑 的他自己的手,在法国国家艺术收藏馆,和罗丹、毕加索的手放在一起。(答出六点得满分,每点 1 分) 【小题 3】开头:在内容上,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概括了张充仁在艺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点出了他的 “神奇 ”。结构上,照应题目,总领全文。( 3分)结尾:内容上,通过列举实例,再次突出了张充仁在世界的地

22、位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结构上,呼应开头,深化主题。( 3分) 【小题 4】理由:在事业上, 他塑造了一大批享誉海外的雕塑佳作,成就卓著。 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在品行上, 挚爱祖国; 热爱艺术; 拼搏钻研、吃苦耐劳; 平易近人。( 谈出其中四点即可,每点 1分)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要注意选项中关于文本内容、结构、表达方式、写作技巧、修辞方法等方面的提法是否正确,是否合乎原文。题中, A 项说法有误,他的家庭环境使他自幼酷爱绘画,并不是走上西洋的雕塑道路。 B项,原文只是说 “先后培训学生 300余人,其中较著名的有严友人、邱瑞敏等 ”,选项中 “大量杰出的绘

23、画、雕塑大师 ”夸大事实。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先仔细阅读文本,从中筛选出有关艺术成就的信息,然 后归纳整理,分条作答。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内容方面分析其所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或者表达技巧,形式方面则根据在文中所处位置情况分析。本题中,开头对 “手 ”的描写,用的是比喻,而开头的文字一般有总领作用。结尾对 “手 ”的描写,则是用举例子的方法,而结尾文字一般有照应开头,深化主题的作用。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

24、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宜先对张充仁的先进事迹进行总 结,归纳其突出之处,然后从中选出一点,谈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19分)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 怨 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 “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

25、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 “欲为智伯报仇! ”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卒释 去 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 “汝非豫让邪? ”曰: “我是也。 ”其友为泣曰: “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 苦 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 ”豫让曰: “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 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 既去,顷之,

26、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 ”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 数 豫让曰: “子 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 ”豫让曰: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 “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 ”使兵围之。豫让曰: “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

27、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 ”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 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 “吾可以下报智伯矣! ”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节选自史记 刺客列传) 【小题 1】对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赵襄子最 怨 智伯 怨:痛恨 B卒释 去 之 去:使 离开 C何乃残身 苦 形 苦:痛苦 D于是襄子乃 数 豫让曰 数:责备 【小题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豫让 “义人也 ”的一组是( 3分) ( ) 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 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 既 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

28、二心以事其君也 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 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A B C D 【小题 3】下列各项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智伯被消灭后,豫让为报答智伯,乔装改扮入宫涂厕准备刺杀赵襄子,失败被擒,但赵襄子认为他是有义之人,释放了他。 B豫让两次刺杀赵襄子都未成功,一次隐于厕所,一次藏于桥下。但因为赵襄子 “心动 ”、 “马惊 ”使得刺杀失败,这两处的细节交待,突出了事件的传奇色彩。 C赵襄子指责豫让既然易主侍奉智伯,就不该一再为其报仇。而豫让认为智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表达了 “士为知己者死 ”的决心。 D第二次行刺失败被擒,豫让要求向赵襄子的衣服刺几下以了却

29、心愿,赵襄子感于他的大义,满足了他的要求后才将其处死。 【小题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5分) ( 2)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5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D 【小题 4】 (1)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 样的做法 (这样做的原因 ),就是要使天下后世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采分点:然、所以、愧、二心各 1分,句意 1分) (2)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采分点:事、众人、遇、

30、故各 1分,句意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可用 “代入法 ”,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题中, A、 B、 D三项的意思代入原文后都能与上下文语境相符,只有 C项的 “苦 ”解释错了,此处的 “苦 ”应为与 “残 ”意思相近,是 “损伤、残害 ”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 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扣住题干中 “全都表现豫让 义人也 ”一语进行筛选;还可用排除法,在把握准某条错误后,立即排除一个或几个选项。题中, 只写智伯对豫让的尊宠, 是豫让朋友说的话, 是豫让夸赞襄子,它们都没表现豫让的 “大义

31、”。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将各选项内容同原文仔细对照,尤其要注意命题者在时间、人物、地点、将然或已然、必然或或然等等方面设置的 “陷阱 ”。本题还需注意到题干要求的是选出 “不正确的一项 ”。题中, D 项关于 “将其处死 ”的说法错误,豫让是自杀而死的。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 汉语的规

32、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第( 1)句中的 “然 ”是转折连词,相当于 “然而 ”; “所以 ”相当于 “ 的原因 ”; “愧 ”是使动用法,使(谁)感到惭愧(或羞愧);“二心 ”是 “怀有异心、不忠诚 ”之意。第( 2)句中, “事 ”作动词,是 “侍奉 ”之意;“众人 ”即一般人,这里作意动用法,当做一般人; “遇 ”是 “对待 ”之意; “故 ”作连词,表结果,相当于 “所以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豫让,是晋国人,以前曾经侍奉范氏和中行氏,没什么名声。他离开那里去侍奉智伯,智伯特别地尊重宠幸他。等到智伯攻 打赵襄子时,赵寰子和韩、魏合谋灭了智伯

33、;消灭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豫让潜逃到山中,说: “唉呀 !好男儿可以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好女子应该为爱慕自己的人梳妆打扮。现在智伯是我的知己,我一定替他报仇而献出生命,用以报答智伯。那么,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 ”于是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身上藏着匕首,想要用它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心一悸动,拘问修整厕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别着利刃,豫让说: “我要替智伯报仇 !”侍卫要杀掉他。襄子说: “他是义士,我谨慎小 心地回避他就是了。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 ”最后还是把他放走了。 过了

34、不久,豫让又把漆涂在身上,使肌肤肿烂,像得了癞疮,吞炭使声音变得嘶哑,使自己的形体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路上遇见他的朋友,辨认出来,说: “你不是豫让吗 ”回答说: “是我。 ”朋友为他流着眼泪说: “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所想干的事,难道不是很容易的吗 何苦自己摧残身体,丑化形貌,想要用这样的办法达到向赵襄子报仇的目的,不是更困 难吗 ”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

35、愧 !” 豫让说完就走了,不久,襄子正赶上外出,豫让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襄子来到桥上,马受惊,襄子说: “这一定是豫让。 ”派人去查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襄子就列举罪过指责他说: “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 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 ”豫让说 : “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 ”襄子喟然长叹,流着泪说: “唉呀,豫让先生 !您为智伯报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宽恕你,也足够了。您该自己作个打算,我不能再放过您了

36、 !”命令士兵团团围住他。豫让说: “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道理。以前您宽恕了我,普天下没有谁不称道您的贤明。今天的事,我本当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它几下,这样也就达到我报仇的意愿了,那么,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恨了。我 不敢指望您答应我的要求,我还是冒昧地说出我的心意 !”于是裹子非常赞赏他的侠义,就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说: “我可用以报答智伯于九泉之下了 !”于是以剑自杀。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二月二日出郊 王庭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 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

37、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注: 雨脚,即雨线之意。 【小题 1】请赏析颔联 “天忽作晴山卷幔 ,云犹含态石披衣 ”。( 5分) 【小题 2】诗中写到 “谁似田 家知此乐 ”,结合全诗看,所乐的内容是什么?请具体回答。( 6分) 答案: 【小题 1】此联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分)写天忽然晴了,山原来被雾幔遮住了,现在都把帘幔卷起,但许多云还没有散去,还故意作态,山石像披了件衣服似的。( 2分)诗人把 “山 ”和 “云 ”用人的动作和形态来写,形象生动,这样把山、云和石都写活了。( 1分)写出诗人对眼前之景的喜爱之情。( 1分)(答 “比喻 ”也可酌情给分) 【小题

38、2】( 1)早春时节,一场及时雨,雨过天晴,景色美好。( 2)村子周围黄鹂鸣叫,麦垅上紫燕飞舞,生机勃勃。( 3)吹笛骑牛,田家早耕 归来,无比快乐。(每点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赏析诗歌中某联,一般多根据诗句内容从用词、修辞方法、表达技巧等方面分析。本题中,颈联用的主要是拟人手法,回答时既要指出所用修辞方法,还要用具体诗句对此种修辞方法加以说明,再指出其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指出 “乐 ”的内容,应着重抓住诗中所写事物,认真揣摩是人的情感,分条作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

39、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 ,请你把营长的话修改成一条简洁明确的命令。(不超过 40字) (5分 ) 据说在本世纪初,美国有一个营长对值班军官下达了这样一条命令: “明晚 8 点,哈雷彗星将在这个地区出现。这种情形每隔 76 年才能看到一次。命令所有士兵,身着野战服到操场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天文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到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电影。 ” 这道命令由传令兵传达给连长,然后连长传达给班长,当班长对士兵下达命令时,命令竟然成了这样:“在明晚 8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 76岁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着野战服,乘坐他那辆 “彗 星

40、”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观看电影。 ” 答案:明晚 8点,全体士兵穿野战服到操场集合;如下雨,到礼堂集合。( “明晚 8点 ”分, “全体士兵穿野战服到操场集合 ”分, “如下雨,到礼堂集合 ”分,语言表达简明流畅分。) 试题分析:解答压缩语段类题目,要根据题目要求筛选出主要信息。此题中,就要根据 “命令 ”的要求筛选 “时间、地点、什么人、干什么事 ”的信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仿照下面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事例相同。(6分 ) 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 天? 答案:感悟是心的眼睛,读懂了多少尘封的历史?回忆是心的双手,

41、拾起了多少褪色的从前?理解是心的桥梁,化解了多少人间的仇恨? (学生仿写时话题不用局限于 “心 ”) 试题分析:解答仿写类题目,要首先仔细研究题干和 “示例 ”放过其中任何一个信息。比如本题,题干要求用比拟修辞手法,还要求句式与 “示例 ”相同。仔细研究 “示例 ”,从形式上看,使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中的暗喻和反问(因为此问句不需回答);从内容上看,两句的主语都是同一此语,且第二句的动词谓语适用于这一主语。仿写时要注意到这些特点。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小题 1】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 【小题 2】 ,

42、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 【小题 3】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 【小题 4】故木受绳则直, 。劝学 【小题 5】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小题 6】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愁空山。蜀道难 答案: 【小题 1】谁家新燕啄春泥 【小题 2】浊酒一杯家万里 【小题 3】身世浮沉雨打萍 【小题 4】金就砺则利 【小题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乎己 【小题 6】又闻子规啼夜月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写错一个字,则该道横线不得分。题中,下列字容易写错:春泥、浊酒、砺、参省、子规等。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苹

43、果公司的徽标是一个 “被咬了一口的苹果 ”。这个图案引发了人们各种各样的联想。 有人说,要想知道苹果的滋味,就要咬一口尝尝。 有人说,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有人说,残缺也是一种美。 有人说,原本平凡无奇的苹果图案,有了 “咬掉一口 ”的创意,就格外引人注意了。 有人说,咬第一 口只是个开始。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 【写作例文】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被咬过一口,而有的人则是被咬过好几口,这是因为上帝偏爱他的美味,所以才忍不住多吃了几口。 正是因为这样人们才都残缺不

44、整,有的体现在身体上,有的体现在心理上,而有的则体现在生活上。 不过要相信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你关上了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霍金 上帝咬掉了他的健康却给了他 160的智商。霍金在年轻的时候得了很严重的病,几经磨难和病魔作斗争,在一次又一次 “人魔 ”大战中他寻到了人生未来的方向。在全身瘫痪后靠着顽强的求生意志和聪明的头脑投身于物理学研究,最终成为了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并完成了时间简史这本宏伟著作。 霍金失之东隅,靠着求生的信念,收之桑榆。 林正刚 上帝咬掉了他的自信却给了他不倒翁的精神。他在小学的时候患有较为严重的口吃症,每次在课上回答问题,总是结结巴巴,引来哄堂大笑。每每这样,他的自信

45、心一点一点消逝,可同时不倒翁精神正牵着他的手挥舞着利剑劈向那片困难荆棘。他在平时 私下训练口语,一次读不好再来一次,不服输的信念支持着他。在许多年后,他可以随时做即席演讲。而且他的演讲场场爆满,他同时也是全球网络运营商思科公司的大总裁。 林正刚失之东隅,却靠着战胜困难的决心,收之桑榆。 明代的宋濂 上帝咬掉了他良好的物质生活,却给了他一颗坚定不移的心。他求学之路艰辛无比,他生活条件简陋无比,但他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是这种毅力指引他在深山巨谷中穿行,每日吃不饱穿不暖却毫无怨言。这样一位谦谦君子,怎能不教人心生敬佩。 宋濂失之东隅,却靠着顽强的毅力,收之桑榆。 别在为自己的不完美而懊恼,因 为上帝是公平的,他会给你其他东西来弥补不足,不过这份礼物要靠自己去发掘利用。 别再为自己的残缺而自卑,因为你是上帝最中意的苹果。 试题分析: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启示一:勇于尝试,为前行披荆斩棘。启示二:承认瑕疵,缺憾也是一种美。启示三:咬掉平凡,大胆创新天地宽。站在这些启示的角度立意都是正确的。写作时要努力避免以下误区:( 1)观点绝对,如一味说只有残缺才能创造美等。( 2)入题太慢,开头冗长、 隆 磺胁牧系取 )例证叙述过多,而议论文字太少,开掘不深。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 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