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31896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5学年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5学年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5学年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5学年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含混蕴籍果品酒馔通霄噩梦 划拳行酒钟铭鼎食之家 B筋疲力尽 青云之志眉眼颦簇锱铢必较园日设以成趣 C童仆欢迎 门衰诈薄套语滥调 投笔从戎时矫首而暇观 D逍遥自在 飘零 食不果腹轻鸢剪掠得鱼而忘筌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蕴藉、通宵、钟鸣; B颦蹙 园日涉; C 僮仆、祚薄 遐观; D全对。一般而言,字形题考查的常见类型有以下五种:音近(同)形似而误、音同而误、形近而误、同义异形词、义近致误。解答此类题目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审音法,即通过正确的朗读,发现书写错误; 辨

2、义法,即通过理解、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形; 定形法,即通过形旁确定字形; 结构辨析法,即借助词语语法结构、词义对应来判断字形。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 机的安全意识。 B在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 ”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D食醋富有氨基酸、钙、

3、磷、铁和维生素 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答案: B 试题分析: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需要掌握的应试技巧有: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等。此题

4、中, A句式杂糅,去 掉 “造成的 ”或 “主要原因 ”; C 项语序不当,改为 “于中小学就要着力抓紧抓好 ”D成分残缺, “改善 ”缺少宾语 “的状况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 A即便在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里,这儿的粮产量却 扶摇直上 ,岁岁增产。 B GRE对高中毕业生而言 ,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许多高中毕业生只能 望洋兴叹 。 C孔子称赞弟子颜回能够安贫乐道,是因为颜回身处 箪食壶浆 的困境而能保持心态的平和,使身心内外达到和谐状态。 D这么细细给你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还是 粗枝大叶 告诉你吧。 答案: C

5、 试题分析: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三个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词语的积累记忆。 C项, B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文艺类阅读,完成后面题目。( 9分) 圆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它与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也是我们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人有 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圆有时是相对于缺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 “圆满 ”一语,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6、其中也可看出中国人重视艺术生命的一份用心。司空图诗品 雄浑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云: “超以象外,至大不可限制;得其环中,理之圆足混成无缺,如太极然。 ”在这里,圆即充满、周备、具足,体现在诗性艺心就是浑全充融。森罗万象,一尘沤,一片叶,一缕云,及至浩浩苍天、绵绵大地,都可以大道涵括。 中国哲学中有一个著名比喻: “月印万川 ”,最能体现充满圆融的特点。这个比喻有两层重要的含义:一是万川之月,只是一月。 “江流 宛转绕芳甸,何处春江无月明 ”,湛然寰宇,月光朗照,天下万千江湖,无处不映出它的圆影。然万千个圆共有一圆,万种之月,只有一月相照,一圆贯穿了万川之圆,散在江湖各处的异在之圆联成一个

7、整体,只有一个生命。二是自此一月,可观全月。由于散在江湖的万千之月均由一月相照,故自任何一月均可窥见万千之月的内在生命,任何江湖的月都是一个自我完足的生命世界。 “万川之月 ”所透析出的哲学内蕴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它强调了万物都是一个自在圆足的生命这一重要特性。 中国哲学的圆满具足说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情调,它实际上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儒道佛中的充满圆融的生命哲学刺激了中国艺术家的创造精神。由于受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中国艺术家总有一种自觉的超越意识,要尽广大,极精微,自有限而观无限,由当下而观永恒。然而宇宙洪阔,天道苍苍,艺术要受到时空的限制,它总不能摆脱具体的实在,总在关注一人一事

8、一时一物,这便制约了艺术家的绵绵长思。万川之月自在圆融的生命哲学却给了解脱这一难题的钥匙。艺术家既关心 “一 ”,认为 “山川即道 ”、 “山水即天理 ”,万事万物均是道的化身,但更关心的是 “一切 ”,因为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一切都是自在圆足的生命整体。文心 雕龙云: “乘一总万 ”;二十四诗品云: “万取一收 ”,其意大致相同。 故中国艺术家更重视当下直接的观照,更关心微观,在艺术倾向上,两汉时铺排山川云物的现象到了唐宋时越来越少,人们所创造的艺术世界更加精微、细致。中唐以后,追求精微细致的审美风尚渐渐弥散开来。如在中国园林中,人们普遍追求 “壶纳天地 ”的妙处。一湾清泉,几条幽径

9、,几处亭台,便俨然构成一自在圆足的世界。请看中国园林的命名:勺园,如一勺之大;蠡园,如一瓢之微;壶公楼,小得如茶壶一般;芥子园,微小得尤如一粒种子;一沤居,细微得如同大海中的一朵涟漪。但是 ,在中国人看来,一沤就是茫茫大海,一假山就是连绵峰峦,一亭就是浩浩天庭。故人们常常将园林景区叫做 “小沧浪 ”、“小蓬莱 ”、 “小瀛洲 ”。 “小 ”是园林特点, “沧浪 ”“瀛洲 ”等则是人们远的心意,壶公有天地,芥子纳须弥,这成了中国艺术家不言的秘诀。 在中国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以 “溪山无尽 ”为名的画,它反映了中国山水画家对山川无尽之妙的追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倪云林的疏林秀石图风格迥异,

10、一是江山无限,一是片石只林,但所追求的却是一致的,人们在他们的画中无所憾,因为它们自身就是一个自我完足的宇宙。郭河阳 “有人悟得丹青理,专向茅茨画山水 ”正谓此。若要能演成一个完整生命, “茅茨 ”也能成为灵区。 (节选自朱良志论中国艺术论中的 “圆 ”,有修改) 【小题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3分) A圆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揭示 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重要因素。 B圆即圆满、周备、具足、万物之理、混成无缺,体现在诗性艺心上即浑全充融。 C “江流宛转绕芳甸,何处春江无月明 ”,到处春江的月明均由一月相照,故自任何一月都可窥见万千之月的内在生命。 D “超以象外

11、,得其环中 ”,自然界中森罗万象,一尘沤、一片叶、一缕云 虽形态各异,但都一统于 “道 ”的世界中。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 ( 3分) A自在圆通的生命哲学是解脱艺术家受时空和具体事物限制的钥匙。 B中国艺术家的自有限而观无限,由当下观永恒的观念,是受儒道佛中圆通生命哲学和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 C “乘一总万 ”“万取一收 ” 与中国艺术家更重视当下的直接观照、关心微观等都体现了 “山川即道 ”的哲理,都符合宇宙中的自在圆足的生命整体的哲学观点。 D中国山水画中有许多以 “溪山无尽 ”为名的画,它反映了中国山水画家追求在一山一水中去创造一个圆满自足的世界。

12、【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 3分) A “万川之月 ”所透析出的哲学内蕴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它反映了物物均有其内 在之理,而内在之理又是共通的道理。 B “壶公有天地,芥子纳须弥 ”中, “天地 ”和 “须弥 ”是人们远的心意。 C画道之理体现哲学上圆通之说,故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都如同有灵光耀现,形成自我圆足的世界。 D两汉铺排山水云物的现象到唐宋越来越少,因为用精微、细致表现 “涵盖乾坤 ”较铺排渲染更能体现所要追求的生命的博大精深。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

13、内容加以比照,题中, C 项,应该体现万川之月的第一个含义。曲解文意。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题中, B 项,范围扩大,应该是受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题中, D 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出现比较。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人行羊迹 凸 凹 祖父俊美,身形高大,面白无须。 但右腮上,却孤

14、零 零地长了一根长毛,与净洁的额面不协调。家人说,还是拔去吧,因为它让人感到怪异。祖父说,不拔。问其理由,他说,这根长毛有说辞,它叫 “玲珑须 ”,是仙人才有的物件。为什么独独长在我脸上?是造化让我与你们不同。 真是不同。因为虽一表人才,本可以派上大用场,可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放羊。 他 1938年就入党了,为了能顺利地搜集情报,并及时地把情报传递出去,组织上给他配了一群羊。全国解放了,作为革命功臣,组织上让他当地区的武装部部长。他居然辞了。理由是,他尽跟羊打交道了,跟羊有说有笑,跟人却谈不来。 私下里祖父跟家人说, 你们看我这双脚,脚面弓着,脚心凹着,是天生走山路的。如果不放羊,这么好的一双

15、脚,就废了。他还说,你们不要认为放羊就委屈了人,是羊让人懂得了许多天地间的道理。譬如说吧,羊一撒出去,就争竞着吃草,可羊不知道,山这么大,遍地是好草,然而羊只有一个胃,这搭吃饱了,那搭就吃不下了。为什么羊的眼里常汪着泪蛋子?因为羊拿遍地的好草没办法,觉得无奈。都说属羊的命不济,毁就毁在一个 “贪 ”字。他又说,村东的云上广其实跟我一样,本来都是雇农,半辈子给地主扛长工,临解放的时候,地主低价甩地,他买进了不少。总以为他赚了,没想到,划成 分时被划成了地主,成了专政对象。都说是地把他陷害了,其实是他自己害了自己。 组织上尊重祖父,依旧让他放羊。给他记最高的工分,年终结算的时候,他拿的钱就最多,日

16、子宽裕。但大家也不眼红,因为他们觉得,且不说他是革命的功臣,就是他整天起早贪黑、跋山涉水,比谁都辛苦,自然要多拿一些。 祖父育有六男二女,香火延续,半个村庄都是他的人丁。子孙们的生活,无论顺畅,还是艰辛,他都不过问。每到晚间,他都要喝上一杯,仅仅一杯。他既享受又节制,从不胡言乱语、怨天怨地,从容自在,一世清明。 祖母对他说,子子孙孙可都是你的,无论如何 也应该给一些照顾,他们过得好与坏,可都连带着你的脸面。 他说,不,你看到羊没有,无论瘦肥,都是他自己在啃青草,难道他们还不如羊? 祖母说,人毕竟不是羊,人有感情。 他说,羊也有感情 你如果偏袒哪一只羊,别的羊就朝你叫,声声如怨。那只羊再回到羊群

17、里,别的羊就会用犄角顶它,从此就再也不能安生了。再有,病了的羊为什么也不能喂吃喝?因为你一旦喂了,它会真的以为自己病了,撒到山上,它也懒得吃草,它对人产生了依赖,知道你不会让它饿死,最终,它会连跑山的本事都比别的羊差了,不是掉队,就是被狼撵上。怜就是害,道理就在这里 。所以,对儿孙的不管不顾,反而是又管又顾,使他们及早懂得自立,自己活出尊严。 祖父的做法,断了子孙们的指望,他们只好咬紧牙关,在苦日子里硬撑硬挺。到了后来,家族里的人竟都变得很有气性:个个要强,个个勤勉,个个乐观,个个本分。五行八作里,都有老羊倌后人的身影。而且,当官的清正,经商的诚信,从医的仁义。 有人问祖父,看你家混得这样齐整

18、,你是怎么调教后人的? 他捻着他那根玲珑须,得意地说,我从不调教。 他真的没有刻意调教,只是按照自己的心性去做。一如头羊领走,如果它走得直,后边的羊自然就走得齐整。 我在文学的路上走过许多年之后,一个时期,突然生出焦灼。因为我心中有 “高峰 ”之想,可文章发表之后,却总是不温不火,便陷入幻灭与寂寞。 祖父对我说,你能不能跟我放一天羊? 一天下来,祖父问我,你看,羊最喜欢待在哪里? 我说,半山腰的阳坡。 他又问我,羊最不喜欢待在哪里? 我懵懂无言。 祖父说,羊喜欢待在半山腰的阳坡上,是因为那地方风刮得小,水分存留得多,土质也肥,光照也温暖,百草就繁茂。羊最不喜欢待的地方是山顶,山顶之上,无遮无拦

19、,是个大风口,风刮得那么猛,水土都被卷走了,一片光秃之外,只生荆棘和苦草。山顶是瘦 寒之地,绵性的羊是待不下去的。还有,羊都知道,到了山顶,就意味着走下坡路,就意味着归栏,就意味着被关起来,只给它们留下一个字:等。 我明白了祖父的用意。他让我感到,所谓 “高峰 ”之想,无非是名利之念,与文学的本质无关。成大名又如何?如祖父所说,到了山顶,就一步一步地走下坡路了,那可是终极的失落,才真正可怕。所以,一如羊喜欢待在青草繁茂之处,写作者能够自由地读写,就是生命的喜乐福地了。 祖父以 90岁的高龄无疾而逝。去世前一天,还赶着羊群,在大山里矫捷行走,绝无老态。他是在睡眠中飘然而去的,最后的面相,妩媚安详

20、, 唇角像有一丝笑。子孙们感到他还活着,均肃然起敬。 祖父是没读过书的。站在他的灵前,我想,有文化的,不一定有智慧,有智慧的,不一定有喜乐。祖父的智慧与喜乐,得益于他终生与羊为伴,在大自然里行走。大自然是一部天书,虽然堂奥深广宏富,但不刁难人,字里行间说的都是深入浅出的道理。 只要人用心了,终有所得 。如果说祖父像个哲人,那么,他的哲学主题就是四个字:人行羊迹。 【小题 1】文章开头写祖父的 “玲珑须 ”,有何用意? ( 4分) 答: 【小题 2】作者将祖父的特点概括为 “智慧 ”与 “喜乐 ”,试分别举出它们的具体表现。( 4分) 答: 【小题 3】文章的标题 “人行羊迹 ”,试分条概括人从

21、羊身上悟出了怎样的道理,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5分) 答: 【小题 4】文章的结尾说 “只要人用心,终有所得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感受,探究 “用心 ”的具体内涵。( 6分) 答: 答案:【小题 1】( 1)突出祖父外部形象的 “与众不同 ”,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2)引出祖父个性与命运的 “与众不同 ”,引发读者的好奇与关心。(每点 2分。) 【小题 2】( 1)智慧:有自知之明;能从大自然(羊)身上悟出人生;对家人循循善诱。 ( 2)喜乐:善于自我解嘲;每晚喝一杯酒;死 时平静安详。(每点至少举出 2例, 1点 1分,共 4分) 【小题 3】 1)从羊贪吃眼前草身上悟出人不

22、要贪图眼前利益,从而远祸全身;( 2)从羊要自己找草吃身上悟出对子孙 “怜就是害 ”,从而及早自立;( 3)从羊愿意待在半山坡上悟出人不要执着于 “高峰 ”,从而享受平凡的乐趣。( 1点 1分,两点得 3分, 3点得 5分) 【小题 4】( 1)用心观察,发现大自然的特点。 “祖父 ”正是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了羊争着吃眼前草,得偏爱的羊往往受排斥,羊喜欢待在向阳的半山坡上等等表现,细心观察才会有所发现。( 2)用心思考,总结大自然的规律。 “祖父 ”在 观察到羊的各种表现后,善于问 “为什么 ”,总结出贪心、偏爱与野心的坏处,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多思善思才能有所悟。( 3)用心领悟,

23、从自然中感悟人生。 “祖父 ”从羊的生活的各种表现中,反复对比,多方联想,反思自己和他人的人生,从而才具有智慧与喜乐的品性,从容自在地度过幸福的一生。(每点 2分,观点 1分,分析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文章开头段的作用一般有: A、点题; B、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出所写的对象; C、设置悬念; D、增强艺术吸引力; E、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F、与下文形成呼应; H、为下文作 铺垫; I、与下文形成对比等。本文开头段也是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本题可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

24、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需从文中有关祖父的叙写中归纳答案:,诸如 “子孙们的生活,无论顺畅,还是艰辛,他都不过问。每到晚间,他都要喝上一杯,仅仅一杯。他既享受又节制,从不胡言乱语、怨天怨地,从容自在,一世清明。 ”、 “有人问祖父,看你家混得这样齐整,你是怎么调教后人的?他捻着他那根玲珑须,得意地说,我从不 调教。 ”等句加以概括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并从文中有关叙述中,概括答案:。如:从羊贪吃眼前草身上;从羊要自己找草吃身上;从羊愿意待在半山坡上等几方

25、面加以概括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一般来说,结尾段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上考虑: 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主旨,深化中心,或兼而有之。 2、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3、暗示主题, 强化情感。本题作答,需从文本中加以分析概括总结。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阅读。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 AA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

26、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帝览之曰: “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 “安乐公何如? ”密曰: “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 “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 “孔明言教何碎? ”密曰: “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 宜碎。 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27、。 ”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 “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小题 1】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躬自 抚养躬自:亲自 B慈父 见背 见背:弃我而死去 C门衰 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 D 矜悯 愚诚矜悯:夸耀 【小题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密奉事 以

28、 孝谨闻密 以 祖母年高 B有暇 则 讲学忘疲欲奉诏奔驰, 则 以刘病日笃 C非 但 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之所明知卿 但 暂还家 吾今且报府 D齐桓得管仲 而 霸爽籁发 而 清风生 【小题 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先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写自己的孤苦,为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作铺垫。 B强调祖母刘的病 “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以突出李密的孝情不同于一般的母孙之情。 C陈情表的第一自然段,写自己与祖母刘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叙述了自己不幸的家境。 D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就到晋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了 “先尽孝,后尽忠 ”忠孝两全的宿愿。 【小题 4】翻

29、译。( 10分) ( 1)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3分) _ _ ( 2)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分) _ ( 3)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出自逍遥游( 4分)_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1)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能和他相匹敌,因此孔明的言教就琐碎啊!( 2)我想接受诏命为国奔走效劳,但是刘氏病情一天天严重;想姑且顺应个人的私情,但申诉又不被准许。( 3)全社会的人都称赞他,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加沮丧。 【小题 1】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

30、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 “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D项,矜悯,怜恤、同情。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逐项分析。 A项 “以 ”译为 “凭借 “由于 ”,介词; B项 “则 ”分别是 “就 ”“却 ”的意思; C项 “但 ”是 “只是 ”意; D项 “而 ”连词,译为 “因

31、而 ”做此类题目,要着眼 “意义 ”和 “用法 ”两点, “意义 ”是就表意而言的, “用法 ”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 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 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

32、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D项,实现 “宿愿 ”不当。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留 ”“删 ”“调 ”“换 ”“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 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 1)己敌、碎耳;( 2)奔驰、笃、告诉;( 3)誉、劝、非、沮。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

33、参考译文】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 (今四川彭山 )人,别名虔。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这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性情淳厚,非常思恋母亲,以至生了病。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夜里未曾脱衣。祖母的饭菜、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李密有时间就去学习,忘记了疲劳。他师事谯周, 谯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意思是说他博览五经,精通春秋左氏传,以文学见长)。 他年轻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国被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下诏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迈,没有人侍奉赡养,就没有接受官职。他上书武帝说: “臣下

34、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离我而去世了。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抚养我。臣下小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家立业。既没有叔叔伯伯, 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浅薄, 皇帝看了李密的表章说: “李密出名,一点也不假啊。 ”于是就不再征召李密。后来,李密的祖母去世了。等到李密的丧期结束后,皇帝又征召李密到洛阳任洗马。司空张华问他: “您觉得安乐公刘禅怎么样? ”李密说: “可以和齐桓公相提并论。 ”张华问他为什么这样说,李密答道: “齐桓公得管仲而称霸天下,用了竖刁而死于非命;安乐

35、公得到诸葛亮而能与魏国抗衡,任用黄皓而亡了国。因此知道他们的成败是一样的原因。 ”张华又问: “孔明的言教为什么这样琐碎? ”李密答道: “过去舜、禹、皋陶交谈,所以简洁雅致, 大诰与平常人说,适宜琐碎。没有和孔明旗鼓相当的谈论者,他的言教就琐碎啊。 ”张华点头称是。 后来李密做到温令一职,而厌恶从事,经常给别人写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的字句。从事拿着他的这些字向司隶告状。司隶认为李密在县里清廉谨慎,驳回了从事对李密的弹劾。李密很有才能,常常希望得到升迁。而朝廷里没有为他说话的人,只能升任汉中太守一职。自己认为朝廷没有重用他,很有怨言。等到皇上在东堂给大臣赐食蜜饯的时候,让李密作诗。他在诗

36、的最后写到: “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 人们这样说,有因 就有果。朝中没后台,不如把乡还。 明 君坐朝上,俗语怎成真? )武帝为此很生气,于是,都官从事奏请皇帝罢免了李密的官职。后来,他在家中辞世。 课内文言语段阅读( 9分)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

37、皋以舒啸,临清流 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 1】与 “或棹孤舟 ”中的 “棹 ”活用类型一致的是( )( 3分) A 悦 亲戚之情话 B奚以之九万里而 南 为? C 屈 贾谊于长沙 D 襟 三江而带五湖 【小题 2】比较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1)既窈窕以 寻 壑 ( 1)悟以 往 之不谏 ( 2) 寻 程氏妹丧于武昌 ( 2)怀良辰以孤 往 A两个 “寻 ”字相同,两个 “往 ”字不同 B两个 “寻 ”字相同,两个 “往 ”字相同 C两个 “寻 ”字不同,两个 “往 ”字相同 D两个 ”寻 ”字不同,两个 “往 ”字不同 【小题

38、 3】下列倒装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3分) A复驾言乎焉求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将有事于西畴 D乐夫天命复奚疑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 “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棹:名作动,用桨划;南:名作动,向南飞;悦:意动,以 -为喜悦;

39、屈:使动,使 -受委屈;襟:意动,以 -为衣襟。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 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 “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寻:分别为 “寻找 ”、 “不久 ”。往:分别为 “过往的,过去的 ”; “前往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

40、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逐项排查,加以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C为状语后置,其他句式都为宾语前置。 考点:理 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回去吧,我要断绝与外人的交游。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的人驾着篷布小车,有的人划着一叶小舟。时而沿着婉蜒的溪水进入山谷,时而循着崎岖的小路走过山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我羡慕物得逢天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 算了吧!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放下心来听

41、凭生死?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企求富 贵不是我的心愿,寻觅仙境不可期冀。只盼好天气我独自外出,或者将手杖插在田边去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8分)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小题 1】此诗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滕王阁什么特点?( 4分) _ 【小题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尾联的修辞手法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4分)_

42、 答案:【小题 1】描写了滕王阁的居高临远,雕梁画栋早晨使南浦的云飞来,珠帘丝幕傍晚卷来了西山的雨;也表现出滕王阁的寂寞冷清,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朝朝暮暮,与它为伴,表现了滕王阁的 “高 ”“寂寞 ”。 【小题 2】运用设问手法,发出疑问,以景作答,引得读者回肠荡气。物换星移,时光飞逝,滕王早已离去,只有栏 杆外的江水依然滚滚向东流去,一个 “空 ”字,表达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深沉感慨。 【小题 1】 试题分析:第三、四两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滕王阁居高临远之势,又写出了滕王阁如今冷落寂寞的情形。融情于景,寄慨遥深。达到了情景交

43、融的艺术效果,诗人用 “画栋 ”“南浦云 ”“珠帘 ”“西山雨 ”营造冷落凄凉的意境,描绘了滕王阁昔盛今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繁华难再的感慨。 “飞 ”“卷 ”化静为动,赋予静景以动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灵动感,一俯一仰,一高一低,错落 有致,紧承首联,营造了冷落凄凉的意境,抒发了盛衰无常的感慨。本题可据此回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末尾两句,诗人在提出建阁的人如今何在的疑问后,以景作结,似答非答,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 “

44、槛外长江空自流 ”一句与李白的诗句 “唯见长江天际流 ”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读下面的文字,写一句总括性的话,填在段末横线上。不超过 20个字。( 3分) 古村古镇的保护在中国的历史并不长,大约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江苏的周庄古镇和浙江楠溪江流域的苍坡村、芙蓉村,成为较早得到保护的古镇和古村。由于专家们多年的呼吁,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终于于 2003年11月获得公布。安徽南部的西递村、宏村,也于 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

45、录。然而,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关于古村古镇保护的共同宣言,各地古村古镇的 保护仍然停留在各自为政、缺少呼应的散兵作战阶段,根本就没有形成应有的气候。从欧洲及日本等地古村古镇保护的经验来看,全国性的古村古镇保护宣言成为保护运动的有力保证,因此 _。 答案:中国古村古镇保护宣言亟需尽快制定出来。( 3分) 试题分析:本题其实是从语段中加以概括归纳,提炼关键中心句,进行总结,然后作答。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 3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 段落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从

46、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而形成的书面材料。( 5分) _ 答案:( 1)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而写的一种书面材料;( 2)它常常对前一阶段的情况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 3)它的意义在于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 导今后的工作。( 1句 1分,两句 3分, 3句 5分)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把握长句改成短句的方法即可。第一步: “提取主干 ”。即把长句中的基本结构抽取出来单独成句,这样做,可以明确句子的中心意思;第二步:剥离修饰、限制成分,使其单独成句。剥离的原则

47、是:由大到小,先看一下有几层修饰、限制成分,然后找到每一层的动词谓语和其对应的主语,从而形成独立的单句,如果主语是省略的,可以用指代语,构成指代关系;第三步:整合信息,调整句序,合理表达,即合理安排各内容要点的表述顺序,使语言连贯畅通。这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适当补加必要 的关联词或指示代词。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对下联。 ( 3分) 小试卷铺开赛场,谁是语林高手 , ! 答案:大功夫崭露锋芒,我为学界颖才 ! 或: 大人生历练功夫,我当时代强人! 试题分析:对对联要注意抓住对联的特点。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