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31899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学年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学年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学年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学年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全省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李教授的讲话直击时弊,同时又颇具前瞻性,对于当前经济工作而言,可谓 空谷足音。 B他对市场发展趋势 洞若观火 ,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这与他曾在国企和外企工作、后来又自己创业的经历有关。 C张先生在这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学问炉火纯青,性格 外圆内方 ,所以既受尊重,又有很多朋友。 D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 倚马可待 ,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可结合着具

2、体语境分析, A项, “空谷足音 ”意为 “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 B项, “洞若观火 ”意为 “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 ”。 C项, “外圆内方 ”意为 “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也指钱币 ”。 D项, “倚马可待 ”意为 “靠着即将出征的战马起草文件,可以立等完稿。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倚:靠 ”。此词可作谓语、定语;特指人的文思敏捷,不能用来形容做事比较快,不能等同于 “指日可待 ”。所以选 D。 考 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信息时

3、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 , , , , , 。 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 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 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 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 的图像的表现形式 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可根据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 两句谈的都是网络阅读在文字图像等内容方面的特点,联系紧密,由此可以排除 AD两个选项。 句提

4、到的三个特性和 句的 “沟通交流 ”十分连贯,由此可以排除 B,所以选 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电动自行车数量大,速度快,引发的治安案件多,因此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制度,将会得到许多城市的市民的理解。 B取消农业税,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D应该看到,不少歌星、影星成了中学生们崇拜的偶像,他们将青春的热情乃至痴情恣意挥洒,常常荒废学业。

5、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 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许多城市的市民 ”表意不明。 C选项中的银幕形象到底是什么?后面的文字是赞扬他的话,但因为不明而产生歧义。 D“他们 ”指代不明。所以选 B。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题 ,每题 3分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

6、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 “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 “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 当燔弗燔,及吏主者, 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 ”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 “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

7、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 老在东京梦华录 中 ,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从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 “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 (袁氏世范 )。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

8、品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 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 ”(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

9、新的思路和途径选择。 (编自张玮达古代 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小题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宋代政府注意到产品

10、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给予严惩。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唐律将 “故与人食并出卖 ”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基于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

11、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带入原文第一、二两段,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 C项说法的错误在于无中生有,文本中并无唐律更加强调之说。由第二段内容可知,相关官员责任为 “连坐 ”而非选项表述的 “注重对官员责任的

12、追究 ”。所以选 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可先根据选项找到答题区间,然后再进行比较分析,答题区间在第 3段。 B项说法中 “宋代统治者设立行会 ”的说法于原文无据,原文是 “规定 从业者必须参加行会 ”,并没说 “宋代统治者设立行会 ”。所以选 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来分析选项是否正确, B项 “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 ”的说法原文无据。 “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的是行会。所以选

13、 B。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25分) 克罗齐的求索 事业成功的种子往往播撒在苦难的土壤之中, 1883年,卡萨米西奥拉大地震夺去了贝尼代托 克罗齐的双亲和妹妹的生命,被埋在废墟下的他侥幸得救。当时他 17岁,温馨的生活在暴虐的自然面前顷刻灰飞烟灭。这场灾难给青年时代的克罗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也使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自我心灵的充实和人类社会的精神景况。 1886年克罗齐辍学,开始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他一度潜心于他的家乡那不勒斯以及欧洲的历史研究。期望能在喜欢的学术事业中求得情感的解脱。期间,他结合自已从未放

14、弃的美学志趣,把历史与艺术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 而个别的事实,不关心抽象概念或一般法则。艺术不是世俗理解中的娱乐手段,它创造的是一个可能的事实;历史则提供实有的真实,表现为真实发生过的一切。 1902年,克罗齐出版了影响深远的美学,为现代美学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中国美学家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对克罗齐的美学思想曾作过专章介绍。意大利哲学家金蒂雷赞赏克罗齐不仅发现了想象的规律,而且引入了心灵发展的概念。在共同的学术兴趣和理论探讨中,克罗齐和金蒂雷的友谊也由此得到发展。在美学中,克罗齐重点对过去时代的 “错误的美学 ”,尤其是 “自然主义美学 ”和 “唯理主

15、义 美学 ”进行批驳,肯定了艺术的 “心灵性 ”和 “非逻辑性 ”特点,把艺术和美学从对道德与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 然而,学术上的创获并未使克罗齐摆脱椎心的痛苦和深刻的孤独。在潜意识里,他渴望公众对他的工作有所关注。 1903年他开始创办涉及文学、历史与哲学的文化刊物 批评。克罗齐在自传中曾说: “创办批评杂志标志着我的生活中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他主要负责文学与历史,前期曾邀请金蒂雷负责哲学。在长达 42年的办刊过程中,克罗齐渐渐达到了他所期待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理想。 1920年 6月至 1921年 7月, 克罗齐担任意大利教育部长,发起了意大利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改革运动。 在

16、进行社会活动的同时,克罗齐不断修正完善他的理论学说。他在一次交流活动中说: “正如每一个对自己所做事情感到要负责的人一样,我喜欢反复思索我写过的并发表的那些东西,喜欢经常回味和审查它们,以求看一看是否可以发现一些不妥之处,是否可以进一步加以展开 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 这就是说,他所懂得的事情是慢慢才学会的;似乎还应当加上一句 “ 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 ”。因此,人往往要像前几年那不勒斯的一位外科医生所做的那样,他也是我在参议院的一位同 事,有一次做手术时他突然感到不舒服,觉得自己要死了,于是把手术刀交给一位同行,说 请你来干下去 。 ” 克罗齐不仅勤奋钻研,而且注重研究方法。方法是抵达学术高

17、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办刊前期,克罗齐完成了 “心灵哲学 ”的系统阐发工作。在他看来,历史是人的创造,体现为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要受心灵的支配,因此把握历史的关键在于把握心灵活动。哲学不过是历史学的方法论,追求美、真、益、善的心灵哲学,作为对心灵活动形式与规律的研究,其意义在于为创造历史和阐释历史提供方法论的依据。 在克罗齐心中,意大利民族始终具有美丽的形象 。它从遥远的古罗马走来,创造过文艺复兴的灿烂文化。但 20 世纪 20 年代,意大利的历史脚步踏上 “迷途 ”。身处残酷的历史情境,克罗齐怀着对心灵自由和精神解放的执著坚守,坚持以著述和主编的刊物抵抗法西斯专制主义。 1923年,金蒂雷加

18、入了法西斯党。克罗齐以巨大的道义勇气,与宣扬积极主义理论的金蒂雷展开针锋相对的公开论战,彼此持续几十年的友谊宣告破裂。 1925年,克罗齐发表了著名的反法西斯知识分子宣言,反对恐怖政策,并征集到数百名知识分子的签名。他的寓所在 1926年几次遭到法西斯党徒的洗劫。 1944年 4月,金蒂雷被 击毙于佛罗伦萨街头。克罗齐闻讯,曾长久地倚在寓所的门框上,遥望北方深邃的蓝天 “我将死于工作。 ”这是晚年的克罗齐在他人问及自己健康状况时一句平静的回答。创造性的努力、自由的激情以及深刻的公民责任感,既是意大利民族性格的基本素质,亦折射出克罗齐的人格理想。 (摘自张敏克罗齐美学论稿,有删改) 【小题 1】

19、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展示了克罗齐独特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凸显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力。 B克罗齐把艺术从对理性的依 附中解放出来,而他对艺术的认识又有别于世俗的理解,他认为艺术不是用来娱乐的。 C本文择取了克罗齐的重要人生阶段,记述了这位 20世纪前半期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家兼社会活动家,以史带论,史论结合。 D文中 “我将死于工作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克罗齐终生的创造性努力,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漠不关心。 E克罗齐主张,历史与艺术都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都以人为焦点,历史与艺术的区分界限在于真实和虚构。

20、【小题 2】克罗齐是如何达到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请结合全文概述。( 6分) 【小题 3】 “人不是生来就 什么都会的。 ”克罗齐在其后又加上一句 “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 ”。如何理解克罗齐这一拓展的内涵?请结合原文简析。( 6分) 【小题 4】克罗齐一生经历了大地震、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大有成就。有人说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小题 1】 BC 【小题 2】克罗齐自主学习、独立研究,把自己的理论思考推到一个高峰,在诸多理论领域造诣很高,但理论创获并未使他停止追求。他渴望公众对他的工作有所关注,创办文化刊物批评,发起教育

21、改革运动,参与抵抗法西斯等社会活动。在进行社会 活动时,他不断修正完善理论学说,继续勤奋钻研,注重研究方法,从而达到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的协调统一。 【小题 3】克罗齐的拓展不仅强调人获取知识靠后天的学习,而且强调了这种学习的紧迫性,学习、追求要贯穿生命整个过程,体现了克罗齐勤勉探究、不断自我完善、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文中克罗齐从青年开始自主学习,持之以恒,珍惜在世时光,提升生命质量,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对这句话的拓展。 【小题 4】观点一:认同这个说法。苦难的确成就了克罗齐。青年时期经历的大地震给他带来了心理创伤,这推动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人类的心 灵和精神;中年之后的克罗齐又因社会

22、动荡和战争苦难进一步历练,更加成熟。 观点二:不认同这个说法。苦难并非克罗齐想要的,而是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的。如果没有大地震和战争,在安宁和平的正常环境和社会生活中,思想深邃、有志于学术和社会活动的克罗齐,同样会大有作为。 观点三:辩证理解。苦难本身不是人生财富,苦难通过心灵转化才能成为人生财富;此外苦难分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情况,它们给人的影响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从文本主题及人物品质的角度分析, A与 C可以说是相对项, A项中 “全方位 ”分析错,本文只是 “择取 ”。 E项原文第二段第三行 “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

23、个别的事实 ”并非 “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 ”。 D项 “流露出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漠不关心 ”表述不正确。所以选 BC。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信息筛选、概括、整合的能力。题目中 “如何 ”“理论家 ”“实践者 ”“协调统一 ”是重点词。应先解释清楚二者各自的具体内容,然后分析二者关系。具体作答时还要关注题干中的 “结合全文概述 ”。可从概述理论成就 、概述实践活动、解说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三个角度概括。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

24、。可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 ”与 “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 ”两句话说法貌似不同,实质相同,都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回答时一定要注意题干要求中 “结合原文 ”,并且是 “简析 ”,答出拓展的内涵;结合原文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解答此题,先明确自己 的观点,是赞同还是否定这种观点,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但阐述一个观点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这几个理由要成立,要有说服力。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是一个传统的话题,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在回答时,要

25、结合着文本内容来谈现实意义,。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性又好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游集。后以军功, 稍 迁仪同三司,袭爵新义郡公。 武帝伐齐,齐将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 说 下之。进平范阳,拜永州刺史。陈人逼光州,擒以行军总管击破之。高祖作相,迁和州刺史。陈将频寇江北,前后入界。擒屡挫其锋,陈人夺气。 开皇初,高祖 潜 有吞并江南之志,以擒有文武才用,夙著声名,于是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及大举伐陈,以擒

26、为先锋。擒率五百人宵济,袭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进攻姑熟,半日而拔,次 于新林。江南父老素闻其威信,来谒军门,昼夜不绝。陈人大骇,其将相继降之。晋王广上状,高祖闻而大悦,宴赐群臣。陈叔宝遣领军蔡征守朱雀航,闻擒将 至,众惧而溃。任蛮奴为贺若弼所败,弃军降于擒。擒以精骑五百,直入朱雀门。 陈人欲战,蛮奴 u注 之曰: “老夫尚降,诸君何事! ”众皆散走。遂平金陵,执陈主叔宝。时贺若弼亦有功。乃下诏于晋王曰: “此二公者,深谋大略,东南逋寇,朕本委之,静地恤民,悉如朕意。九州不一,已数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业,天下盛事,何用过此!闻以欣然,实深庆快。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 ”赐物万段。先是

27、,江东有歌谣曰: “黄斑青骢马,发自寿阳澹 词倍 沾悍缡肌!苯圆恢 健鼙久 匠轮 剩 殖饲噫趼恚词苯谟敫柘嘤 潦 欠轿颉 br其后突厥来朝,上谓之曰: “汝闻江南有陈国天子乎? ”对曰: “闻之。 ”上命左右引突厥诣擒前,曰: “此是执得陈国天子者。 ”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 俄征还京上宴之内殿恩礼殊厚。无何,因寝疾,数日竟卒,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隋书 韩擒虎传) 【注】 郑 u):挥手呵斥。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后以军功, 稍 迁仪同三司稍:稍稍 B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 说 下之说:劝服 C高祖 潜 有吞并江

28、南之志潜:暗中 D半日而拔, 次 于新 林次:驻扎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韩擒战功显赫的一组是( )( 3分) 擒有文武才用,夙著声名 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 袭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 来谒军门,昼夜不绝 闻擒将至,众惧而溃 遂平金陵,执陈主叔宝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韩擒自小以有胆略知名,容貌魁伟,有豪杰的仪表。周太祖很赏识他,让儿子与他交往。在任职刺史后,屡次击败陈军的侵扰,使陈人丧失了锐气。 B韩擒揣摩高祖有吞并江南的志向,在伐陈时担任先锋。他率领五百人,半日攻下姑熟,陈人大惊,其将领相继投降。高

29、祖闻讯十分喜悦,大宴群臣。 C韩擒声名令陈军感到恐惧,陈叔宝遣部下镇守朱雀航,但军士逃散。其时贺若弼打败陈将任蛮奴也有军功,高祖在表彰韩擒的同时也表彰了贺若弼。 D韩擒平陈的经历与此前江东的歌谣相应,当时人们不知歌谣何意,平陈之后才得以明白。韩擒被征召回京后,深受皇上礼遇,但不久却因急病而死。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陈人欲战,蛮奴 种 唬骸袄戏蛏薪担 罹 问 拢 敝诮陨 摺 分) 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 5分)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1)陈国人想要应战,任蛮奴挥手呵斥说: “我

30、尚且投降了。各位要做什么! ”众人都四散逃跑。 ( 2)韩擒严厉地瞪着他,突厥使者恐惧,不敢抬头看他,韩擒就是这样极有威容。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A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 A“稍 ”应解释为 “逐渐 ”。所以选 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以节省答题时

31、间。 介绍其才能; 介绍委以重任; 介绍其威信高。所以选 D。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 其中的差异。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不对。 B 项,“韩擒揣摩高祖有吞并江南的志向 ”不对,文中无此义。所以选 B。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

32、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何事 ”、 “走 ” “厉然 ”“惶恐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后来居住在新安。他从小就刚直不阿,凭借胆识谋略被颂扬,容貌魁伟,有豪杰的仪表。他生性喜爱读书,对于各种经书他都能大略地知道其主要意思。周太祖看见了他之后认为他与众不同,常让他和儿子们在宫中交游。后来因为军功,韩擒逐渐升职为仪同三司,后又承袭父亲的爵位,被授为新义郡公。武帝讨伐齐国,齐国的大将独孤永业镇守金墉城,韩擒说服了他使他投降。(后来)韩擒率军北上平定范阳,被授予永州

33、刺史。陈军进逼光州,韩擒凭借行军总管的身份击退陈军对光州的进攻。高祖做相的时候,韩擒升任为和州刺史。陈地的将领频 繁地侵犯江北地区,先后进入江北地区。韩擒多次挫败其先锋部队,使陈军丧失斗志。开皇初年,高祖暗中有吞并江南的心意,因为韩擒能文能武,一向有好的名声,于是就把平定陈地的任务交给了他,这让敌人非常害怕。等到大举进攻陈地的时候,任命韩擒为先锋。韩擒率领五百人连夜渡河,袭击采石,守门的人还都沉醉不醒,韩擒随即就攻下了采石。进攻姑熟的时候,仅用半天时间就攻下了城池,驻扎在新林。江南的人们一向听说他的威名,都来到军队的门口拜见,黑夜白天都不断绝。陈地的人非常吃惊,那里的将领都相继投降。晋王广写奏

34、折上报,高祖听了非常高兴, 设宴赏赐大臣。陈叔宝派遣领军蔡征镇守朱雀航,听说韩擒将要到来,众人害怕而逃。任蛮奴被贺若弼打败,被遗弃的军队投降了韩擒。韩擒率领精锐的骑兵五百人,径直进入了朱雀门。陈国人想要应战,任蛮奴挥手呵斥说: “我尚且投降了,各位要做什么! ”众人都四散逃跑。于是平定了金陵,捉住了陈叔宝。当时贺若弼也有功劳。皇上于是下诏对晋王说: “这两个人,深谋远虑,在不同的地方让敌人溃逃,他们二人本来就是我任命的,他们在当地抚恤百姓,也非常符合我的心意。天下不统一,已经好几百年了,凭借着大臣的功劳,成就了太平的基业,这是天下的盛事啊, 怎么说责备你们呢!听到这非常高兴,实在是应该庆贺。平

35、定江南地区,是他们两个人的功劳。 ”赐给两人好多财物及万匹绸缎。在这之前,江东有民谣说: “黄斑青骢马,从寿阳水边上来,来的时候是冬天啊,离开时春天就到了。 ”众人都不知道这说的是什么。韩擒本名叫虎,平定陈地的时候,又骑着黄斑青骢马,他往返的季节也正好和歌谣相对应,到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后来突厥使者来朝见,皇上对他说: “你们听说过陈国的天子吗? ”回答说: “听说过。 ”皇上命令左右的人引领着突厥使者来到韩擒面前,说: “这就是抓住陈地天子的人啊。 ”韩擒严厉地瞪着他,突 厥使者恐惧,不敢抬头看他,韩擒就是这样极有威容。不久回到京城,皇上在内殿设宴款待他,受到恩宠礼遇非常优厚。过了不多久,因

36、为积劳成疾,过了几天就死了,去世时五十五岁。 诗歌鉴赏 鉴赏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题( 11分) 卜算子 松竹翠萝寒 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 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注 迟日:指和煦的春日。 【小题 1】这首宋词是咏空谷幽兰之词,作者为什么要写 “松竹梅 ”这三个意象?( 5分) 【小题 2】请简要分析 “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蕴含的丰富情感。( 6 分) 答案:【小题 1】因为古人称松、竹、梅为 “岁寒三友 ”,以喻坚贞高洁的节操。作者正是以 “岁寒三友 ”来映衬(衬托)兰花处幽谷独自坚守高洁志趣的节操。 【小题 2】

37、“着意闻时不肯香 ”中 “不肯香 ”写出幽兰的独特个性,其幽香不可有意强求, “香在无心处 ”进一步表明 “无心 ”领略反而可以闻到兰花的幽香。抒写了作者甘于寂寞坚守节操以及不受束缚、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松竹梅这三个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着松 竹梅这三个意象的象征意义,即坚贞高洁的节操,从表现手法衬托的角度来分析其对空谷幽兰的形象的衬托作用。组织答案:时,要答出空谷幽兰的形象。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感知这首诗歌的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空谷幽兰的形

38、象特征,抓住描述性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即可,如 “不肯香 ”“无心 ”,可从表现空谷幽兰的独特个性角度作答。对空谷幽兰的品性的欣赏与赞美,也就是作者所追求的人生态度,作者的思想情感自然也就表现出来了。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l5 个字。 (5分 )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 :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

39、“施肥 ”,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 !如果土壤被污染, ,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 “氧气工厂 ”和 “空气净化器 ”。 答案: 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 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试题分析:可根据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本语段本段主要谈 “二氧化碳 ”的利与弊。第一个空是对前面 “全球变暖 ”“干旱或旱涝不均 ”“海洋水位上升 ”“淹没大量沿海城市 ”等情况的总结,这是二氧化碳带来的灾难,因此可写 “给社会及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第二个空是对 “给植物 施肥 ”现象的总结,也是对前面 “灾难 ”的转折,因此可填写 “二氧化

40、碳也会带来好处 ”;第三处根据前后语境可填写 “植物出现问题甚至死亡 ”。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三副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每处字数不得超过 25字(含标点符号) 答案:从地处往高处走,每走一步,就会站的更高。原来,只有找到平衡点时,才能站在最高处。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连贯的的能力。可根据第二幅图的文字说明和第一副图来分析,应从低处往高处走,在平衡点前,越走站的越高;第三幅图,可结合着第二幅图的后面文字来分析,在平衡点,站的最高。综合起来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

41、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名篇名句默写( 6分) ( 1) ,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 2)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再别康桥) ( 3)又前而为歌曰: “ , ! ”复为慷慨羽声。(荆轲刺秦王) 答案:( 1)鹰击长空 , 万类霜天竞自由( 2)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试题分析:此类 “名句默写 ”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 、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竞、溯、斑、斓

42、、萧。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请以 “难题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立意自定; 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字数不少于 800字;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难题 常常抱怨,人生太过艰难,每走一步似乎都会跌伤,而自己却又像是一个解题的机器。从儿时的一加一,到人生的何去何从,人们总是失去了喘息的空间,在人生之路上迎难而上 闲暇时间,当我仰望天空,我会疑惑地问:那一只只雄鹰为何敢于在逆风中展翅自 如?一个叫人生的智者告诉我,因为他早已给予雄鹰一生的风浪;当我幻想着那朵朵盛开于天山的雪莲时,我会疑惑地问,是什么支持着它们在严寒之巅大放异彩?那个叫人生的上帝告诉我,

43、因为他早已为雪莲撒下一世的风霜。 当我走在人生的大道上时,我会疑惑地问,为何我的同伴能在跌倒后永不言败,去越过一路的荆棘,直至理想的彼岸?路上的天使告诉我,这就是布满坎坷的漫长之路,人们无法逃脱的旅程。我们,唯有选择去战胜它,去改变它。 曾经有一个人,将萝卜、鸡蛋、咖啡粉放入同样的沸水中煮,结果却是大不相同的。萝卜入水前是坚硬的,入水厚的它却 被沸水软化了;鸡蛋那薄薄的外壳保护着它柔软的内脏,在入水后,它却变结实了;而咖啡粉呢?它竟改变了沸水! 这则短小的故事向我们阐述了什么?当人生的难题向我们迎面走来时,我们是选择逃避还是面对?我们应该被动地等待,或是主动迎接人生的宣战? 大海总会起波澜,天

44、空总会变暗淡。那人生呢?风平浪静的人生世间难觅。即使存在,那也枉称为人生!因为平静只会带给人软弱无力,因为人生需要难题,因为坚强来源于困难中的永不言弃!这才是人类所追求的生活,它才能被称之为 “人生 ”! 因为人生充满难题,才会累计成一生所得,才能不断认识到人之 所以为人的真理;因为人生充满挫折,才会学会迎难而上的真谛;因为有哭泣,才会明白微笑的珍贵美丽,才能懂得珍惜平凡的欢声笑语。 说到底,我不愿成为被沸水软化的萝卜,也无心成为被沸水改变的鸡蛋,但愿能成为改变沸水的咖啡粉。 你呢?面对人生的难题,人世的沧桑,你是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粉?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干要求以 “难题 ”为

45、话题, “难题 ”指 “不容易解决或解答的问题 ”,有双关义,可以从实和虚两个角度去理解,既可以指学习中遇到的不好解答的试题,包括平时作业和考试试题,也可以指生活中遇到的棘手的困难,或者思想上难以解决的困惑。可联系自身,描述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难题;可以联系社会,国家遇到的各种发展中的难题(经济危机、就业压力、贪污腐败、社会治安、环境恶化、各级地震、干旱洪水、冰霜严寒、台风海啸 )。写记叙文可能更易于操作,应该以具体的难题为线索,完整记叙自己的经历 ,采用夹叙夹议或文末点睛的方式,充分展示自己在遇到难题时的感受、对待难题的态度、解决难题的过程或无法解决的思索。如果写议论文,应该注意从难题存在的普遍性、难题对人生社会的意义、发现并解决难题的价值等方面去谈论。可以从自己、父母或历史人物的种种经历中选择素材,可以谈古论今,展示他们的知识积累和对历史现实的看法。 “文贵有我 ”,文章应该以表现自己的经历和看法为主,有古无今,有人无己,是作文的大忌。同时要注意与 “艰难 ”“麻烦 ”“挫折 ”“失败 ”等的区别,不要偷换概念。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 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