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苏省江阴市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31903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江苏省江阴市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学年江苏省江阴市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学年江苏省江阴市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学年江苏省江阴市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学年江苏省江阴市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江苏省江阴市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 3分) A星 宿 ( xi) 谂 知( shn)疾风 劲 草( jng)渗 漉 ( l) B城 垣 ( hun)旧 醅 ( pi) 酩 酊大醉( mng)乳 媪 ( o) C缧 绁 ( xi)蓬 蒿 ( go)长歌 当 哭( dng)不 惮 ( dn) D栏 J( shn) 祚 薄( zu) 呱 呱而泣( gu) 殒 身( yn)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 “据义定音,音随义转 ”的特点,区分一

2、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 B 项, “城垣 ”的 “垣 ”应读 yun;C 项, “蓬蒿 ”的 “蒿 ”,应读 ho; D项, “呱呱而泣 ”的 “呱 ”应读 g。所以选 A。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青睐聚敛财富文身蜗角虚名 B辐员悄无声息磨砺门衰祚薄 C鹰隼声名狼藉偏袒扃牖而居 D渣滓举案齐眉警诫不矜名节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B 辐员 -幅员; C 声名狼藉 -声名狼藉;D

3、 警诫 -警戒。所以选 A。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萌蘖 (植物长出新芽) 臣之 辛苦 (辛酸苦楚)东犬西 吠 (狗叫) B 醴酪 (甜酒和奶酪) 听 臣微志(听到,知晓)日 薄 西山(迫近) C 谂知 (熟知,深知)宿 婴 疾病(缠绕)吾妻 归宁 (指女子出嫁) D h泪 (流泪) 形影相 吊 (慰问) 龟裂 (呈现出许多裂纹)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B听:听任,允许, C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 D h泪:揩拭眼泪。所以选 A。 考点:正确使用

4、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A 绪论的作者是达尔文,物种起源是生物进化论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绪论,即导言,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 文本。 B陈情表中作者抓住晋武帝的心理,着力描画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苦情、被征召后的左右为难、忠孝难以兼顾的两难,打消对方猜疑心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其中情感表达的层次性、曲折性以及分寸感的把握、火候的拿捏,十分到位。 C在项脊轩志这篇抒情散文中,归有光围绕 “百年老屋 ”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寄托对祖母、大母和妻子的深情怀念,并

5、抒发了人亡物在、抑郁身世之感。 D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剧的典范作品,长亭送别选自原作的第四本第三折,这一折戏用景物描写来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天然浑成,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答案: C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C项, “寄托对祖母、大母和妻子的深情怀念 ”表述不正确,应是对 “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 ”。所以选 C。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 谈关公文化的 “义 ” 正式制度的实施会受到非正式规 范的影响,并且,当正式制度发生崩解的时候,非正

6、式规范在社会整合方面展现出其异常强韧而深远的力量。其中,非正式规范 “义 ”的作用特别值得我们审视和研究。 “义 ”是儒家除了 “仁 ”之外最重要的道德范畴。 “义 ”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就提出来了,历经三千年不衰。西汉董仲舒提出: “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谓也。 ”这里用 “仁 ”说明彼此关系宽容;繁体 “”字下有个 “我 ”,可以看做自制、自律,与 18世纪亚当 斯密道德情操论中 “利他 ”主张近似。唐中叶后随着茶瓷交易盛行,社会流动性增大, “义 ”、 “谊 ”混用,凸显了非 血缘或乡邻之间的情义。宋代多国并立,出现 “国家民族 ”概念, “义 ”的概念随之扩大,提升为

7、家国担当的 “忠义 ”。历代不断诠释,使 “义 ”的观念贯彻始终, “义 ”的内涵、外延不断扩展,逐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基石之一。 关公所代表的 “义 ”,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成为调节更广泛社会关系的规范。政府在推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推崇的文化理念、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应该是知识分子认同、老百姓熟知,并能唤起集体清晰记忆的 “标志性具象 ”。只有这样,文化建设才能起到和谐社会、繁荣经济、强盛国家的作用。而关公文化以及和它相联系的 “义 ”就具备这样的特点。孔子、孟子都有理论著述流传至今,但关公没有,他用实际行动阐释 “义 ”。这样,他的影响力超过所有人并流芳百世,到处都是关羽的故事和传说

8、,关公成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没有做过一天皇帝却被后人尊称为 “关帝 ”的人。关公与异乡异姓的刘备、张飞 “恩若兄弟 ”,几经离合、艰辛备尝、同生共死的关系,是关公崇拜者、信奉者的榜样,并逐步演化为一种从普通百姓到上层官员,包括所有流动人口,如军队、商人等都尊崇备至敬仰效仿的待人接物的态度,成为中国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之一。因为这种关系是历朝历代流动社会公共空间中最为需要的,每 个人都希望合作者、同路者是个义士 “ 以仁治人,义治我 ”,懂得 “利他 ”和自律的人。 关公文化还通过宗教和史诗双重途径,远播到蒙、藏、满等多个民族和周边国家地区,至今遗存仍很多。关公不仅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和各民族崇敬的历史人

9、物,也是民族和睦安康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从中汲取扬弃后的营养。 (节选自 2012年 1月 2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小题 1】阅读第 段,概括 “义 ”在不同时期的含义。 (3分 ) 【小题 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 段的论述层次。 (6分) 【小题 3】结合全文,说说关公文化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4分 ) 答案:【小题 1】汉代:自制自律;利他。唐代:非血缘或乡邻之间的情义;宋代:为家国担当的 “忠义 ”。(每点 1分) 【小题 2】首先提出关公所代表的 “义 ”成为调节更广泛社会关系的规范;接着指出关公所代表的 “义 ”具有 “标志性具象 ”的特点;最后指出关公所代表的 “义 ”是历

10、朝历代流动社会公共空间中最为需要的。(每点 2分) 【小题 3】 调节社会关系; 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唤起海内外炎黄子孙集体的记忆; 是各民族和睦安康的历史文化资源。(每点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从文中第一段,根据提示性的语句直接提炼性的概括即可。例如,在西汉时期, “可以看做自制、自律 ”; “唐中叶后随着茶瓷交易盛行,社会流动性增大, “义 ”、 “谊 ”混用,凸显了非血缘或乡邻之间的情义 ”可提取出 “凸显了非血缘或乡邻之间的情义 ”概括; “宋代多国并立,出现 “国家民族 ”概念, “义 ”的概念随之扩大,提升为家国担当的 “忠义 ”,组织答案:时,可根据以上

11、语句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根据文段大意分层概述,第一句可从作者提出关公所代表的 “义 ”的规范;第二句指出其 “标志性具象 ”的特点;第三句至结尾是运用具体事例来论述关公所代表的 “义 ”是社会的需要。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论述关公所代表的 “义 ”的相关语段,根据提示性的语句 加以概括即可。例如,第二段, “成为调节更广泛社会关系的规范 ”,可提取出 “调节社会

12、关系 ”的作用; “只有这样,文化建设才能起到和谐社会、繁荣经济、强盛国家的作用。而关公文化 以及和它相联系的 “义 ”就具备这样的特点 ”可从对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角度概括; “关公不仅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和各民族崇敬的历史人物,也是民族和睦安康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从中汲取扬弃后的营养。 ”可从唤醒作用和各民族和睦安康的历史文化资源的角度概括。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 越冬 于心亮 西风一起,庄稼就东一块西一块地熟了。悠悠然扛根镢头拎张镰,漫不经心地就把秋天收割进场院中去了。地耕

13、过,耙过,种上冬小 麦。也有不耕的,留作隔年春地,就有群群爱占便宜的麻雀闹哄哄地飞来,争抢着捡东西吃。麻雀飞走的时候,冬天也就到了。 男人把农具擦亮,挂好,放稳妥。屋里卷个简单的被筒出来,肩一扛,说:“看好家啊 !”就撇下缸缸袋袋的粮食,撇下大垛大垛的庄稼秸子,还撇下个孤孤单单的女人,然后放心地扔了门,大踏步地走向远方。 女人漠不关心地翻晒粮食,等男人走远了,才慌慌乱乱地跳起来。 倚着门框,拿眼睛把男人咬成一个小点,咬呀咬呀,咬没了 阳光很好的日子里,女人换身衣服,屋里对猫说: “看好家啊 !”屋外对狗说:“把家看好啊 !”然 后女人走出来,有条不紊地做许多事:花生蔓、地瓜蔓、豆秸磨成猪饲料,

14、卖掉 玉米秸、高粱杆铡成骡马饲料,卖掉 稻草、小麦秸子编成草帘子,卖掉 老天,全都是些变钱的好东西。夜晚里,关严房门,堵好窗户,亮个暗淡的灯泡,把床底下的鞋子一只一只摸出来,往外掏,掏出钱,蘸着唾沫点一点,然后手捂胸口小心喘气说: “妈呀,这么多! ” 冬天可就大踏步地走近了。女人灌壶水,揣个馍,推上木车,远远去山上荒坡割草。密密实实的草,割成个个草捆,懒汉样横七竖八地躺满坡。女人累了,喝口凉水,啃个冷馍, 看天上孤雁鸣向远方,看过冬 刺猬驮满红果跑回洞中 ,女人怅怅然叹口气,默下头,继续割草 庄稼秸子空出的地方又被山草厚厚实实垛满了。风起下雪的夜里,它们就变成柔柔的火苗在炕洞里慢慢地烧。女人

15、酸着身子横在炕上,好盼能有个人来替自己捶捶背,揉揉肩,说个疼心话儿。可是没有。女人就愤愤地骂:这个冤家!睡不着了,怎么躺也睡不着,那就干脆起来,把东屋粮食挪到西屋,把西屋粮食搬到东屋,来回倒腾。不知觉间,晨光可就慢慢地把窗户舔亮了。 亮天了,鸡鹅全叫。端个食盆子堵上它们的嘴,又给猫狗拉拉架,日头就悄悄地爬上房脊了。胡乱抓把东西给自己填填肚子,捡 点手工活儿拿着,锁上门,去村里说话能说到一块儿的人家去串门子。巧了,双双在路上碰头了。去你家 去我家 得,还是来我家吧!欢天喜地地回来,捧把花生摊锅里慢慢地烘着,人就坐上炕头,大声喜气地先说一会儿高声话,然后声音就渐渐矮下去,矮成只见嘴皮子动弹的声音。

16、过一会儿,说累了,就从锅里捧出花生,香着嘴眼,美美地吃。又一边干着活计一边继续说着悄悄话,说啊说啊,就慢慢地牵到自家男人了,口气里就开始又怨又怒,最后忍不住开口骂起来。骂半天,不知谁又叹口气说: “一个大老爷们家窝在家里,没出息!他们愿闯,闯去呗! ”于是,屋子里 又呼隆腾起一片激赏来,在屋的温暖里朴素地飞翔,飞呀飞呀,飞累了,便都不说话,偷偷喜着面孔,愣着眼神,沉沉实实地在各自的心里想上那么一会儿 日头一天一天起落,日子也在一天一天慢慢地过。赶集日子,女人把手工制作的炊 具笤帚之类小物件挑到人丛中间去卖 高声细气地吆喝上一番,女人心里也就跟着敞亮几 分。卖掉东西,换来几张票子,紧攥在手心里掂

17、量着买点令,左瞅右瞧,却瞧见一个笼子 里锁只黄鼠狼,看看眉眼可怜,遂掏出钱,没犹豫买下了 ,暖暖捂在怀里,心里怦怦地跑 回家,割点腊肉去喂,却不吃,恨张叹口气,抱到门口手 一送:去吧。黄鼠狼摆摆尾,倏 悠一声,钻进草垛里去了。 隔年春,男人回来,屋外抱草,瞧见一群黄鼠狼衔尾从面前悠悠跑过,惊慌跳起来,要去打。女人说: “鸡鹅不少,打它做啥呢? “春日里,大大小小黄鼠狼跑出来溜着墙根晒暖。猫狗看见了,也不管,晃晃尾,去一旁了。 (选自微型小说新世界,有删改) 【小题 1】第 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2】赏析文中的画线句于。( 4分) (1)倚着门框,拿眼睛把男

18、人咬成一个小点,咬呀咬呀,咬没了 (2)看天上孤雁鸣向远方,看过冬刺猬驮满红果跑回洞中 。 【小题 3】试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 “女人 ”这一人物形象。( 6分 ) 【小题 4】小说以 “越冬 ”为题,有何好处?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 6分 ) 答案:【小题 1】秋收结束,暗示后文 “男人 ”将离开家; “冬天也就到了 ”,照应了文章的题目。(每点 2分) 【小题 2】( 1)说明女人眺望丈夫时间之久( 1分); “咬 ”字既有对丈夫的埋怨之情,也有对丈夫离去的恋恋不舍之情( 1分)。( 2)看到孤雁则想到离家在外的丈夫,看到刺猬回洞则希望丈夫回家( 1分);眼中之景,触发 “女人 ”内心的惆

19、怅之情。( 1分) 【小题 3】( 1)丈夫离家后, “女 人 ”做许多事,在山坡上割草,喝凉水,啃冷馍,说明 “女人 ”吃苦耐劳,自强自立;( 2)夜里盼望有人捶背、揉肩、说话,表明 “女人 ”孤独寂寞,渴望温暖;( 3)理解男人不愿窝在家里要出去闯的愿望,说明 “女人 ”识大体、理解人;( 4)毫不犹豫买黄鼠狼并放走,体现 “女人 ”的善良。(每点 2分, 3点即可) 【小题 4】交代了小说发生的自然环境;展现了主人公越冬时的孤独寂寞之情;体现了文章的主旨:踏实勤奋、满怀希望、充满爱心,就能够越过情感的冬天。(每点 2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段落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题,可根

20、据段落位 置来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段,故结合着 点明题目; 开门见山; 总领全文; 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 交代思路等角度作答。解答此题时,可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内容方面,可先概括出段落内容,从暗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角度作答;在结构方面,可从照应题目的角度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正确揣摩重点语句的含意,并 从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第一句是人物描写中的细节刻画,要重点分

21、析动词 “咬 ”包含的丰富情感。第二句则正确理解 “孤雁鸣向远方 ”和 “刺猬驮满红果跑回洞 ”的象征意义和触景生情手法的运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正面和侧面,正面主要是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主要是环境的烘托,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的评价等,在文中找到这些句子进行归纳,可以找到到答案:。答题时注意用文中的事实对性格进行解释分析。例如,夜里盼望有人捶背、揉肩、说话,刻画出了 “女人 ”孤独寂寞,渴望温暖的形象。以此类推。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

22、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答题时,首先要知道文章标题的一般性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解答这道题的前提是全面而准确地理解 “冬 ”的含意:其表层含义,用来渲染环境;其象征意义则是用于烘托人物,深化主题。 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18分)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 舍 县之大家。大家推吴氏最

23、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 与 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 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 “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 ? ”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 夺 ,遣之读书。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 延 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国珍开府【注】庆元,求士为己用。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 属 鼎治,鼎论如法,平

24、章 之妻受赇,请于鼎。持不可,曰: “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 ”不许。妻怒,谮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复起,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屡违约。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后虽元帅、万夫长有 所 陈说,皆长跪 以 言,不敢举目视其面。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上怒,欲举兵诛之。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 上读表,曰: “孰谓方氏无人哉? 是可以活其命矣。 ”乃赦之,不问。 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25、 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鼎为之。丞相曰: “吾同事,以鼎才不可使外也。 ”待半岁,除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僚。未完,有司请除吏。丞相曰: “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 ”其 见称如此。鼎在刑部,一以宽仁行法,威声不起,而人皆乐其不苛刻。会大都督府受赂,除军吏,事发,诬鼎有赃。御史覆鼎,鼎言在留守时所养孤甥来省,恐有之,鼎诚不知。御史曰: “法贵杀有名。 ”卒诛鼎,与百余人皆死。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 【注】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成立府署,选置僚 属。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 舍 县之大家舍:寄居 B其父见其志不可 夺 夺:改变 C时吴氏

26、家 延 师儒延:迎接 D 属 鼎治,鼎论如法属:交付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不 与 市中儿嬉敖 B皆长跪 以 言 客亦知夫水 与 月乎具告 以 事 C后虽元帅、万夫长有 所 陈说 D 其 见称如此 及其 所 之既倦 其 皆出于此乎 【小题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詹鼎出身微贱,从小酷爱学习,开始遭到父亲的反对,但苦学不辍,使父亲的态度发生改变,又得到与吴氏诸子一同从师的机会,后来成为吴氏诸子的老师。 B詹鼎被方国珍用计擒获,不得已做了方国珍府都事。平章之妻受贿替人求情,詹鼎坚持秉公执法,后遭平章妻诬陷

27、,身陷牢狱,半年后才被释放。 C詹鼎在上虞时,军吏贵臣认为他不熟悉边防事务,多次违反纪律。为整肃纪律,詹鼎以不奉公的罪名杀了一名驿丞,使部属人人畏惧,从而树立了权威。 D詹鼎曾任上虞制、河南行省郎中、留守都卫经历、刑部郎中、刑部佐僚等职。他在刑部任职时,适逢大都督府受贿案败露,被人诬陷贪赃,后被处死。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 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 4分) ( 2)上读表,曰: “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乃赦之,不问。( 5分)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28、 4】 (1)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 (2) 皇帝读了奏表,说: “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 ”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C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 C项,延:邀请。所以选 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A项,介词 /连词; B项,修饰 /把

29、; C项,所字结构; D项,代词,他 /大概。所以选 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D项,河南行省郎中的请命被丞相否定,未遂。所以选 D。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 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

30、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市、业、游、人、活、乃、省略句(不问)。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詹鼎,字国器。台湾宁海人。他的家族向来贫穷,父亲在街市卖饼为业,租本县有钱人家的屋子居住。有钱人家中只有吴氏最富裕显贵,租住在吴氏家时,生了詹鼎。詹鼎六七岁时,不喜欢与街市儿童嬉戏游玩,唯独喜爱上学馆听人读书,回家后就能说出学生们所诵的内容。吴氏爱其聪敏,劝詹鼎的父亲让詹鼎读书,詹鼎非常高兴,但他的父亲不答应,骂道: “我们本来就是做卖卖的人家,生了 儿子能够从事这行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足够了,为什么要跟读书人交往呢? ”,然而詹鼎常常自己认真学习

31、,夜晚常在饼灶之下捧书诵读不止。他的父亲见他的志向不能改变,就让他入学读书。一年之后,把他老师所能教的都学会了,老师告辞离开了。当时吴氏邀请了儒学老师教授他的孩子,詹鼎就从学于吴家,吴氏同样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他,让他学习。没过几年,吴氏子弟无人能和詹鼎谈论学问。他们的师辞别离开了,于是詹鼎被成为吴氏孩子们的老师。 詹鼎又被重新作用,任命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所占地相互交错,军吏贵臣很多,认为詹鼎是一介 书生,不熟悉军旅事情,多次违反约定。詹鼎在庭院中会见众人,拉来一位驿丞,用不奉公手法责问追究他,斩了他。在庭内的人都吓得发抖,跪着上前请罪,至到膝盖跪了很久无法站起来,詹鼎才罢休。后来

32、即使是元帅、万夫长有事禀报,都是跪着说话,不敢抬头看着詹鼎的脸。詹鼎处理事情很有才能,文书摆满眼前,他一会儿就处理完。 元至正末年,我军(朱元璋的队伍)兵临庆元城下。方国珍万分恐惧,乘船逃到海上去了。皇上大怒,想要派水兵诛杀他。(方国珍)走投无路,詹鼎代方国珍草拟了奏表谢罪,言辞谦卑恭敬但句句在理。皇上读完奏表后叹道: “谁说方 氏手下没有能人啊,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 ”就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他的罪。并且还任命詹鼎为右丞。把詹鼎召至京师。 当时河南行省郎中一职空缺,吏部请求任命詹鼎担任这一职务。丞相说: “我与他共事,凭借詹鼎这样的才能不应该派往外地。 ”过了半年后,被任命为留守都卫经历,改任

33、刑部郎中、刑部佐寮。任职未到期,负责衙门请求任命官职。丞相说: “刑部有詹鼎在,胜过许多人。 ”他被人称赞就像这样。詹鼎在刑部,一向以宽大仁厚执行法令,没有威名,人们都高兴他不苛刻。碰到大都督府受贿任命官吏。事情败露,诬陷詹鼎收受了脏款。御史审问詹鼎,詹 鼎说在留守时他所收养的外甥来行省时,可能有受贿的事,詹鼎实在不知情。御史说: “执行法令贵在杀有名气的人。 ”最终处死了詹鼎,与一百余人都死了。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后面题。( 6分)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

34、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小题 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 例句:吾妻死之年所 手 植也 A妪,先大母婢也, 乳 二世常以身 翼 蔽沛公 B臣具以表 闻 ,辞不就职于其身也,则 耻 师焉 C 外 无期功强近之亲东犬 西 吠,客逾庖而宴 D 齐 彭殇为妄作若望仆不相 师 【小题 2】在这两段文字中,作者写到亡妻的哪三件事 ( 3分)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凭几学书;归宁述语;手植枇杷树(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解

35、答此题,可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例句, “手 ”,是名词用作状语; C项, “外 ”“西 ”均是名词作状语。所以选C。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 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描述亡妻的语句,然后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关键词句: “或凭几学书 ”“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可从学书、述语、植树等角度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简答题:简析 “失街亭 ”的原因( 3分) 答案: 马谡纸上谈兵,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在山上屯兵;

36、马谡盲目自信,刚愎自用,不听王平之劝; 诸葛亮识人不深,用人不当,未听刘备临终之言。 试题分析: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回答本题时,先要根据三国演义 “失街亭 ”的内容概述,叙述时既要注意合乎原著的有关内容、语言要通顺,还应注意须分点陈述。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 A。 默写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木兰花 韦庄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 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小题 1】词中一、二两句有何作用? 【小题

37、 2】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3分) 【小题 3】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两句,俞陛云在五代词选释中称之为 “情至之语 ”,请作具体分析。( 4分) 答案:【小题 1】 交代了时间、季节、地点; 奠定愁怨的情感基调; 统摄全诗。 【小题 2】( 3分)主人公在暮春时节登上小楼,遥望边关远人,因问讯无人,得不到远人消息而回绣户,愁看落花,叹息垂泪。( 1分)刻画了一位悲愁、深情的思妇形象。( 2分) 【小题 3】( 4分) 因玉关道路未曾走过,所以担心梦中也无从寻觅,可见相思之切。( 2分) 由日间的相思到夜里的幽梦,可见相思之深。( 2分) 【小题 1】

38、 试题分析:读后可知,前两句词是景物描写,故可从景物描写的一般性作用角度作答,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等。一个 “愁 ”奠定了全词的主基调。由下文描述的诗句内容可知,一个 “望 ”字,统摄全诗。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要从他的兴趣、爱好(嗜好)的角度入手,一个人的居住环境、着装等也往往能透露其志趣。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整首诗歌的感悟,抓住关键词体会。 “独 ”与 “暮 ”表现出了女主人公的孤独;“愁望玉关芳草路 ”, “愁 ”“玉关 ”,由此可看出主人公

39、的身份,即一位思念远人的女主人公。 “消息断,不逢人 ”等不到信息的无可奈何; “敛眉 ”即低眉、颦眉、蹙眉,含愁之态。下片中时间到了黄昏。 “坐看落花 ”的 “坐 ”,因看落花而自悲遭际,这方引起 “空叹息 ”。 “红泪 ”极言相思之苦。由此可知,终日的相思。一位悲愁、深情的思妇形 象跃然而出。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尾联所体现的词人的思想情感,解答此题,可结合前面诗句具体分析。 “干山万水 ”写出了闺中少妇与征夫相隔遥远,远望不见的愁闷相思之情自然流露出来。 “魂梦 ”“何处觅 ”表现了女主人公希望借梦来找寻的无

40、奈之情,可见其相思之深切。因此, “情至之语 ”是对女主人公的终日相思的最好评价。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1) ,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 虚春江花月夜) ( 2)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王实甫西厢记) (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情表) ( 4)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 5) ,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 6) ,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7)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答案:( 1)人生代代无穷已( 2)不悱不发( 3)

4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4)晓来谁染霜林醉 ( 5)钟鼓馔玉不足贵( 6)谁家今夜扁舟子( 7)迷花倚石忽已暝 试题分析:此类 “名句默 写 ”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已、悱、茕、孑、馔、暝。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70分) 一日,我和朋友在洛杉矶威尼斯海滩一家有名的咖啡馆闲坐。一位先生走进咖啡店,点了两杯咖啡,然后指一指店内的一面墙,对侍者说: “一杯贴墙上。 ”侍者恭敬地为他奉上一杯咖啡。

42、客人结了两杯咖啡的账走后,侍者在墙上贴了一张写着 “一杯咖啡 ”的纸条。墙上有很多这样的纸条,似乎这种方式是这里的常规。这让我们感到惊奇和不解。 后来有天我们又在这个咖啡店里享受咖啡时,一位拾荒者从容地走进来,看看墙上,然后说: “墙上的一杯咖啡 ”。侍者以惯有的姿态恭敬地为他上了一杯咖啡,拾荒者用完后没结账就走了。我们惊奇地看着这一切。这时只见侍者从墙上揭下一张纸条,扔进了纸篓。至此,我们才明白了墙上 “一杯咖啡 ”的用意。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答案:咖啡的甜味 咖啡是温暖而又温馨的, 咖啡虽苦,甜在

43、人心。如那位无名之人与那位拾荒者,虽未有一面之缘,一杯温热的咖啡却连通了两人的心。流淌在心里的这股暖流,润泽人心,而此股暖流的源头,名叫善心,就好似干渴时的醴泉,饥苦时的甜食,善心总是失意之人最佳的良药。因为,善人常有善举。与此同时,给与他人一个小小的帮助,亦能带给你自己丰厚的收获。 助人之人,亦为他人所助。 曾记否,三国桃园,花香美酒,三豪结义。而由此为开端,刘玄德开启了他的仁主之路,三顾茅庐,只为与名士结友,共济天下;怒摔己子,唯恐同良将战友,生离死别。扶贫济弱,得百姓之心,何不谓之为仁君?反之,奸臣曹孟德,挑拨离间,弄虚作假,当年徐庶之母,玄德能竭力护之以助徐庶,而孟德却将其夺去,以伪召

44、徐庶。前者,徐庶誓以身相报,后者,虽在曹营,心却在汉。他人之帮助,只会在你对其无私奉献之时,才会如此明丽透亮,给你机遇,温暖。在你困难之时,他人会为你送来一杯咖啡,其中甘甜的寓意为 助人,亦为助己。 助人之人,亦得私己欢欣 。 西汉时期,名将韩信,谁知其少时却险些饿死街头,饥寒交迫之际,一位老妇人的羹粥却使其得以保全,其悉心的照料,更是让韩信发愤图强,忍辱负重,终成刘邦的一员猛将。后来韩信也试图寻找老妇人,谁料未得。不过以其名气与彼时的身份,想必老妇人固然会意会其实心意,并为之欣慰,骄傲。因为助人而带给自己的欢乐,就如同疲乏时家人泡与你的咖啡,其中甘甜的寓意为 助人为乐。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

45、之人? ”名士豪杰,纵横古今之外,谁不是命途多舛之人?而为何千古留名?三变忍忘浮名,玩词人间,而引领婉约词派之宗;五柳弃权弃利,寄情田园 ,而搏得最富禅心之名;太白弄清山水而书浪漫主义之巅,东坡江海游心而咏天地万物之本,孙膑断足而成兵法,屈原投江而著离骚 失路之人之所以成名,不过是因为他们愿为自助之人,天亦悲哉,乃得苍天之助。敢于自助之人,仿佛为自己每日磨泡的咖啡之中,添了另一种甘甜,其寓意为 天定不负。 每一次的帮助都存有诸多收获,每一刻的善心都给予你丰厚的感悟,多做一些善事未尝不好,铭记,助人之人,助己,得欢,感天。 实现 “超我 ” 弗洛伊德的 “三我 ”论是这样说的:人有本我和自我,但

46、最高境界是超我 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对社会与他人的 贡献。咖啡馆里一个小善举,为陌生的拾荒者送上了一杯热气四溢的咖啡,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却反映了乐于利他的社会风气,对个人来说,也是 “超我 ”的实现。 超我之风,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悠久历史中的。 从孔夫子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可看出,传统儒家宣扬的一种 “时刻为别人着想 ”的思想,这种利他主义也正是超我的体现。无独有偶, “孟母三迁 ”体现了母亲为了儿子的前途,不惜劳累,全心全意,这是一种 “超我 ”; “卧冰求鱼 ”体现了儿子为了母亲不顾肉体的痛苦,赤身伏于冰上,这是一种 “超我 ”;陈情表体现了孙子为了祖母放弃达官显宦 、车尘马足的生

47、活,这也是一种 “超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留存的不仅有书籍与文字,更有一种 “超我 ”思想:时刻为他人着想的利他主义。 超我的思想,也包含于当今社会的荣辱观之中。 有 “最美妈妈 ”赤手接住坠楼女童;有 “最美司机 ”舍弃生命救出乘客。在雅安地震中,更有 “最美新娘 ”赵艳红在灾难发生时,身为记者的她连婚纱都来不及脱下,立刻赶往灾区,报告灾情,为抗震救灾做出贡献。作为一个女孩子,她舍弃私利为他人着想的精神确实值得学习,而这种舍己为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也正是 “超我 ”的体现吗? 但是,面对社会上种种自 私自利,伤害别人的行为,我们也不住扼腕叹息。 有 “毒奶粉 ”危害着千万婴儿

48、的健康,使他们还未体味到世界的美好,就遭受了无情商家的魔爪;有 “地沟油 ”让大家对桌上光鲜亮丽的食物连连摇头;有人面兽心的校长侵犯小学女童;更有无情家长将一双骨肉饿死家中。面对社会上种种无情行为,谁能不愤怒!希望这些人好好学学 “超我 ”,暂不说舍己为人了,做到不伤害他人总可以吧。 有不同人在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着 “超我 ”,就像把人生投入一个循环往复的方程式,而得出的结果却是日日常新。让我们少一点自私,多一点利他,实现 “超我 ”。 试题分析:这是一 篇材料作文,审题时,可抓住材料中的 “一杯咖啡 ”“一杯贴墙上 ”分析,由此可联想到人间的温暖、关怀他人、奉献等话题。可参考以下立意: ( 1)买咖啡的先生角度: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心存悲悯,关怀天下;施舍与尊重 ( 2)侍者角度: 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平等的眼光 ( 3)拾荒者角度:有尊严地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