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河南周口沈丘县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31908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河南周口沈丘县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河南周口沈丘县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河南周口沈丘县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河南周口沈丘县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河南周口沈丘县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河南周口沈丘县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年 10月 25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生两起耸人听闻的自杀式汽车炸弹爆炸事件,这次袭击已经造成至少 155人丧生, 700多人受伤。 B他的演讲不仅内容充实,而且语言优美,闪烁其词,全场听众无不报以热烈的掌声。 C他们一家三口相亲相爱,相濡以沫,尽享天伦之乐,真让邻居们艳羡不已。 D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 “开山诗人 ”,又是 “末代诗人 ”,他以后的继承者未见有能望其项背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

2、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 A耸人听闻:故意夸大,使人震惊。句中说的是事实,应为 “骇人听闻 ”。闪烁其词:闪烁:光摇晃不定的样子。词:言语,说话。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指不肯透露真相或有意回避要害问题。相濡以沫:濡 :沾湿 ;沫 :唾沫。泉水干了,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家人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只为了保住 生命。望其项背:项:颈的后部。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故选 D。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几十年来, , , , , , 。

3、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中国经 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分析第一句和第六句,就会发现第一句的前面有个 “也 ”,而且与第六句说的是同一

4、个话题,因此两句不能分开,顺序是 、 ,排除了 B、 C选项。从题干的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可以知道第二句是该文段的中心句。 D 中,将 放在 和 的后面,明显不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形成高考移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方参加高考的人数、录取分数线的录取人数不同造成的。 B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所以他回到家,强迫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 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D随

5、着求职竞争的加剧,招聘企业不仅注重学历、文凭等硬指标,也日益看重求职者的工作热情、责任心与沟通能力等 “软指标 ”。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主要原因 ”与 “造成的 ”语意重复。 B项语意不明。 C项句式杂糅。所以选 D。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唐代统治者将西域视为应对突厥和吐蕃威胁的战略侧翼,采取了意义深远的战略规划,特别是实行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实边策略,改变了南北朝以来的对立局面。

6、并以前所未有的民族文化向心力和民族认同的凝聚力,有效保持了西域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从而使丝绸之路畅通东西,大唐文明辐射欧亚,成就了中国历代中央王朝统治西域的一段经典时期。 张骞通西域后,随着大批汉人进入西域,汉文化也随之在西域传播开来,作为中原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儒学也传入西域。唐王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深深影响了统一后的西域。儒学文化日渐成为西域民众日 常行为的规范和道德礼仪的操守。儒家经典思想被正式纳入西域子弟参加朝廷科举取士的考核内容,许多吐鲁番文书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在西域社会普遍传播的事实和对西域民众的影响程度。正是因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汉文化在西域社会的广泛传播,铁勒首领、名将契必何力虽为

7、一介武夫,亦可随口诵出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的佳句。 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也逐步嵌入到西域各宗教之间。唐代是西域宗教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萨满教、佛教、袄教、景教、道教等宗教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了以佛教为主的多宗教并存格局。中华传统文化深深植入到各个教派之中。在吐鲁番出土的佛教文书中有大量 “急急如律令 ”的道教术语,而回鹘文摩尼教经典中亦有释迦四门观和阿难达法问的佛经内容。在西域,孝也成为儒、释、道等文化内涵中的根本内容。 唐代文化认同政策,有效促进了西域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从南北朝到隋唐,是一个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期,以高昌为代表的西域诸国仰慕中原文化,使汉文化在少数民族中广为传播

8、,在西域社会中形成了较好的社会基础,加之唐代民族政策的包容和开放,使唐代的文化实边政策被唐代西域社会普遍接受。在这种民族融合和天下一家的氛围中,民族平等与文化融合成为唐朝重要的治 边之策。这种民族一体与文化融合的思想成为唐代社会的主流观念。 “华夷一家 ”的思想在玄宗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充分体现了唐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发展程度。各民族尊奉唐太宗为 “天可汗 ”,成为包括西域在内的各民族的 “可汗 ”,中华一统的局面由此达到新的高度,影响深远。 文化认同与唐朝治理西藏的正确策略,共同形成了多民族文化同存共生的良好局面。大量中原民众、商人、求法僧人、文人志士等到达西域,与西域民族杂居相处,在语言、

9、习俗、文化、信仰等领域相互交融,共同发展,提高了各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增强了西域各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向心 力,不仅在战略上使 “西北边患,荡然一清 ”,而且西域由汉代以来单纯的军事防御地区变为社会相对稳定的区域,成为大唐文化向中亚的自然延伸的地域。 【小题 1】下列关于文化认同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南北朝到隋唐,是一个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期,民族一体与文化融合的思想一直是其主流观念。 B唐代统治者对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视与对西藏的正确治理,有效促进了西域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使西域成为大唐文明向中亚的自然延伸的地域。 C张骞通西域后,儒家文化迅即深深植根于西域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

10、之中。 D 随着汉文化在西域传播开来,大批中原民众、商人、求法僧人、文人志士等随之进入西域,把作为中原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儒学也传入西域。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儒家经典思想被正式纳入西域子弟参加朝廷科举取士的考核内容,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在西域社会普遍传播的事实和对西域民众的影响程度。 B唐王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对西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统一后的西域各民族普遍接受了儒学经典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观。 C “华夷一家 ”的思想在唐太宗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各民族尊奉太宗为“天可汗 ”,成为包括西域在内的各民族的 “可汗 ”。 D在吐鲁番出土的佛教文书中有大量 “

11、急急如律令 ”的道教术语等表明不同宗教用语在西域同存共处,相互夹杂的现象,体现了多元宗教与中原文化的融合。 【小题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宗教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和文化,在促进民族交流和融合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B唐代,西域各民族对中原王朝有着极大的向心力,这充分反映了唐王朝治理西域的文化认同政策的有效性。 C铁勒首领、名将契必何力可随口诵出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的佳句,因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汉文化在西域社会得以广泛传播。 D借鉴唐代治理西域的经验,建立在对中华民族认同基础上的 “多元一体 ”格局,有助于多民族文化的同存共生,从而促进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社会稳定

12、和发展。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来比较分析选项是否符合原文的意思, A张冠李戴。原文说: “这种民族一体与文化融合的的思想成为唐代社会的主流观念 ”; C与原文不符。儒家文化深深根植于西 域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之中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D时间顺序错误。原文说的是: “随着大批汉人进入西域,汉文化也随之在西域传播开来,作为中原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儒学也传入西域 ”。所以选 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将选项带入原文

13、进行比较分析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 C项,张冠李戴。 “华夷一家 的思想在玄宗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所以选 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 题分析:可根据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来分析选项的推断是否合理, C项,颠倒因果。原文说的是因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汉文化在西域社会的广泛传播,铁勒首领、名将契必何力虽为一介武夫,亦可随口诵出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的佳句。所以选 C。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 垫底的人 陈大超 终于调到一个局机关 ,吃上朝思暮想的 “财政饭 ”,徐

14、芳高兴得一天到晚都是笑盈盈的 ,可是等她醒过神来 ,她就发现在这个既讲级别也讲资历同时也讲能力的机关里 ,她原来是个垫底的人 ,谁都可以指 派她 ,谁都可以指责她 ,谁都可以对她垮下脸来。人到中年、在原来的单位里大小是个头儿的徐芳 ,心里的高兴劲立刻就烟消云散了。 好在没过多久 ,局里又来了一个脑子不好使的人 基本上就是个只能拖拖地夹夹报纸冲冲厕所的傻瓜。虽然傻瓜来头不小 ,但徐芳仍然可以把他当作垫底的人 ,只要她受了谁的窝囊气 ,她立刻就找到傻瓜 ,或者说 “把地再拖一遍 !”或者说 “把报纸都好好夹起来 !”或者说 “帮我捶捶背 !”傻瓜简直像个一摁按钮就立刻动作起来的机器人 ,不论你的脸

15、色多难看 ,不论你对他的指使多么不合情理 ,他都是一点反应一点想法也没有。 这个名叫 闵天飞的傻瓜 ,考大学时离读清华的分数仅仅只差一分 ,一阵狂笑就变成了一个痴不痴呆不呆的傻瓜了。徐芳也挺同情他的 ,但她一旦受了谁的气 ,仍然要把他当作出气筒 ,恶言恶语地把他使唤一通 ,让自己产生某种虚幻的优越感。她甚至觉得在这个机关里 ,对她真正重要的 ,不是那些局长科长们 ,而是这个傻瓜 没有这个傻瓜给她垫底 ,她真不知道自己会怎么过下去。 这天上班 ,她居然没见到天飞 ,楼上楼下各个科室都找遍了 ,也没见着他的身影。一问 ,原来是他家里人领着他到上海治病去了。她听了心里猛然一惊 ,接下来一整天都恍恍惚

16、惚、心神不宁的。她就总是下 意识地跟人家讨论 :“你说天飞的这种病真的能治好吗 ”“你说天飞的病治好的把握到底有多大 ”还假惺惺地说 :“要是真能治好那就太好了啊 !”其实她潜意识中非常害怕他真的给治好了。 一个星期后天飞出现在局里的时候 ,仍然是那副呆不呆傻不傻的样子。徐芳见了差点笑出声来。她也仍然常常在背后整他、吼他 ,拿他垫底、出气。后来她竟然发展到敢用鸡毛掸子打他了。也就有一次 ,她一失手 ,竟然将鸡毛掸子重重地打在他的后脑勺上。打得他当时猛地一激灵 ,全身仿佛触了电似的一抽搐。谁也没想到 ,这一击 ,竟然使天飞的智力因此而恢复了。 天飞在家里 休息了几天 ,再到局里上班的时候 ,脸上

17、就再无半点呆气傻气了 ,局长也不让他再做那些杂事了 ,而是要他在秘书科 “适应适应 ”。仅仅过了两三个月 ,天飞就给人一种英气勃勃年轻有为的感觉了。自然 ,在这个局里 ,徐芳又成了一个垫底的人了。她是多么后悔啊 !后悔自己竟然用鸡毛掸子去打他 这一打 ,又把自己打入了度日如年的冰窟里。 她常常幻想在天飞独自在办公室里值班的时候 ,悄悄地出现在他的后面 ,用一个暗中准备好的小木棒 ,对着他的后脑勺乒乒乓乓地从各个角度猛敲一气 再把他脑子里的那个开关敲关上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 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徐芳能够调到局机关,很是高兴;但后来她发现自己的身份、级别、资

18、历和能力在局里都比不过别人,就高兴不起来了。 B闵天飞是个脑子不好使的傻瓜,痴痴呆呆,只能干些杂活,这使徐芳很高兴,因为局里终于有了个不如自己的垫底人了。 C徐芳虽然很同情闵天飞因为高考时离清华的分数线只差一分而变傻,但她仍然拿闵天飞做出气筒,这说明她心理严重扭曲。 D家人带着闵天飞去上海治病,徐芳心神不宁;闵天飞的病没有治好,徐芳竟然有点幸灾乐祸,说明她没有一点仁爱之心。 E徐芳偶然的一打,竟使闵天飞恢复了智力,因此,徐芳懊悔不已,常常幻想再把他打回傻瓜去,使自己不是垫底的人。 【小题 2】小说中的徐芳有着怎样的心理特征?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小说中安排闵天飞去上海看病这一情节

19、,对于故事发展有哪些作用?( 6 分) 【小题 4】小说题目命名为 “垫底的人 ”,是出于人物、结构、主旨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分) 答案:【小题 1】答 B给 3分,答 E给 2分,答 C给 1分;答 A、 D不给分。 【小题 2】 自卑心理,受人指派,被人指责; 自傲心理 ,傻瓜不如自己,可以随意指使; 卑劣心理,欺负殴打傻瓜,在精神上找到优胜法、出气法。 【小题 3】 看病是整个故事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是此前此后的故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使情节有波澜起伏,避免了故事发展的平铺直叙,能够增强吸引力; 推动故事发展进入高潮,为后面徐芳殴打傻瓜而

20、使傻瓜智力恢复做铺垫。 【小题 4】 观点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特点突出。 抓住 垫底人 力图想摆脱自己是垫底人,因而不断欺负更弱者的这一心理特征,真实地刻画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围绕 垫底人 这个线索,通过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变化, 人物的心理特征得到了更好的集中刻画; 通过 垫底人角色的反复变化,更好地体现出了小说的讽刺特点。 观点二: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严谨,完整新巧。 通过 垫底人 又把别人作为自己的 垫底人 这一中心,构思故事,发展情节,使情节集中紧凑; 以 垫底人 的角色发展变化来结构全文,使小说结构精巧新颖; 小说围绕谁是谁的 垫底人 这个问题,形成了两条并行的叙事线索,使结

21、构更加完整有序。 观点三:使主题思想更加鲜明新颖,丰富深刻。 通过 垫底人 的故事,揭示出了社会上仍然存在着阿 Q 式人物,以求在精神上寻得优胜法; 越 是垫底,越是要欺负比自己更弱的人,讽刺 垫底人 这种卑劣的病态心理; 说明大家如果都能够体谅弱者,关怀弱者,就不会出现 垫底人 这种现象,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理解小说故事内容及人物性格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着文意来分析选项是否正确, C项, “心理严重扭曲 ”不太恰当。 D项, “没有一点仁爱之心 ”不对。所以选 BE。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

22、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总体上把 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例如,第一段 “她原来是个垫底的人 ,谁都可以指派她 ,谁都可以指责她 ,谁都可以对她垮下脸来。 ”表现出她是一个具有自卑心理的人;例如第二段 “只要她受了谁的窝囊气 ,她立刻就找到傻瓜 ,”刻画出了她是一个自傲心理的人。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闵天飞去上海看病这一情节在写作

23、手法上,自然能引起读 者想进一步了解下文的阅读兴趣,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从小说下文内容来看,正是因为 “闵天飞去上海看病 ”,才引出了下文徐芳殴打傻瓜而使傻瓜智力恢复的故事内容,不但丰富了徐芳的人物形象,还在结构上起着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相对开放性的探究题,答题时,可首先从人物、结构、主旨中选取一个角度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着小说的内容来分析 “垫底的人 ”这条线索,对人物、结构主题的 作用。答题时,不能脱离小说内容,空乏的谈。 考点:

24、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1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25、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 。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小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属:致意,引申为劝酒。 B纵一苇之所如如:好像。 C正襟危坐危:端正。 D凌万顷之

26、茫然凌:越过。 【小题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苏子愀然何为其然也 B侣鱼虾而友麋鹿耳得之而为声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惟江上之清风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寄蜉蝣于天地 【小题 3】对文段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 “寄蜉蝣于天地 ”。 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 “舳舻千

27、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小题 4】翻译下列句子( 7分) (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分) (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分)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1)向西可望见夏口,向东可望见武昌,山川环绕,草木茂盛,一片苍翠,这不是曹操被周郎打败的地方吗? ( 2)何况我与你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以麋鹿为友。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

28、文推断出其词义, B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 B如:往。所以选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C“之 ”均为结构助词的; A“然 ”,前者 “词尾 ”,后者 “这样 ”; B项,“而 ”,前者连词,表并列,后者表承接; D“于 ”,前者 “被 ”,后者 “在 ”。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D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

29、业的豪情不当。所以 选 D。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西东缭、被动、状语后置、侣友。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10分)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小题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

30、4分) 【小题 2】后两句中的 “泥融 ”、 “沙暖 ”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 “飞 ”一 “睡 ”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 6分) 答案:【小题 1】 “迟日 ”“江山 ”“春风 ”“花草 ”。 【小题 2】呼应 “迟日 ”,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比较容易,只要理解意象其实就是赋予诗人情感的物象,所以答题时,可从前两句中找出名词性的景物 即可,如 “迟日 ”“江山 ”“春风 ”“花草 ”。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

31、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第一问,有注释 1可知, “泥融 ”、 “沙暖 ”都是春天的到来的特征,而前面的 “迟日 ”又是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由此可得出 “泥融 ”、 “沙暖 ”呼应了前面的 “迟日 ”。第二问, “飞 ”是描绘燕子翩飞的, “睡 ”是描绘鸳鸯的,因此答题时,要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尽力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说话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优良 的文化传统,请在以下文字的划线处填上适当的谦敬语和安慰语。( 3分) 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可以说 “欢迎你的到来 ”,也可以说 “恭候大

32、驾光临 ”;朋友久别重逢,可以说 “很久不见了 ”,也可以说 “_”;感谢别人对你的指点,可以说 “你的话对我很有启发 ”,也可以说 “_”;看望有丧事的朋友,可以安慰说 “你别太难过了 ”,也可以说 “_”。 答案:久违 茅塞顿开(如梦初醒) 节哀顺变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来分析如何运用恰当得体的措辞,第一空,由 “很久不见 ”自然想到了 “久违 ”;第二空,因别人的指点而顿悟道理,故可用如梦初醒或茅塞顿开;第三空要抓住两点来考虑:一、丧事,二、安慰,所以可以用 “节哀顺变 ”。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仿照例句,自选话题 ,

33、再另写两句 ,要求所写句子与例句的句式一致 ,修辞手法一致。( 6分) 爱心是夜空中的一轮明月,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 答案:爱心是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露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感情的滋润。 试题分析:仔细揣摩所要仿写的语句的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从 “形似 ”和 “神似 ”两个方面进行相似联想。例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句,故另写句子时也要运用比喻句。由明月,可联想到甘露,由慰藉,可联想到滋润。句式上,可采用 “爱心是 ,使 ” 。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名篇名句默写( 12分) ( 1)外无期功强近之

34、亲, _ 。 ( 2) _,形影相吊。 ( 3)而刘夙婴疾病, _。 ( 4) 纵一苇之所如,_。 ( 5)余音袅袅, _。 ( 6)酾酒临江, _。 ( 7)驾一叶之扁舟, _。 ( 8) _ ,渺沧海之一粟。 ( 9)哀吾生之须臾, _。 ( 10)盈虚者如彼,_。 ( 11)苟非吾之所有, _。 ( 12)月出于东山之上,_。 答案:( 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2)茕茕孑立 ( 3)常在床蓐( 4)凌万顷之茫然( 5)不绝如缕( 6)横槊赋诗( 7)举匏樽以相属( 8)寄蜉蝣于天地( 9)羡长江之无穷( 10)而卒莫消长也( 11)非一毫而莫取( 12)徘徊于斗牛之间。 试题分析:此类

35、 “名句默写 ”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僮、孑、蓐、顷、槊、匏、蜉蝣、羡、消、莫。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小蜗牛问妈妈: “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 “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 “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 “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

36、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 “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 “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 “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 靠地,我们靠自己 ”。 请认真揣摩上述材料中包含的道理,按下列要求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字 答案:要学会自立 自立是夜幕中的一丝微光,虽然很淡,但也能冲破黑暗。 自立是大海里的一块木板,虽然很小,但也能拯救生命。 自立是烧杯内的一种催化剂,虽然很少,但也能改变速率。 要成功,我们就要学会自立。 自立能够锻炼人的意志。曾经看过

37、飞虎队的训练,他们要自己一个人背着几十斤的石头,绕着山跑十几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如果摔倒了,要自己站起来,不能够让他人帮忙。不难发现,他们这样做是为了锻炼自己 的意志。试想一下,飞虎队不能自立,其后果是怎样?国际恐怖组织是一只猛虎,在他们的尖牙下,飞虎队就会在一瞬间让自己的生命面临危险,人们,社会,国家也会变得动荡不安。是自立,让木棉花尽情绽放出它的美,也是自立,让世界上所有的人在人生的舞台上肆意歌舞。 自立能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在封建社会的腐蚀下,从古代起,中国的发展就比西方发达国家慢。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思想冲击着我们。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我们能够满足这个称

38、号吗?要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但在国际分工中我们只能拥有利润最少的一部分,这 样可以吗?大树有了坚固的根,因此它可以茁壮成长。雄鹰有了健壮的翅膀,所以它能够自由翱翔。自立就是那坚固的根,那让中华民族迅速崛起的坚固的根;自立就是那健壮的翅膀,那让我们在世界翱翔的健壮的翅膀。虎门销烟,建立经济特区,这一次次的自立,都在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没有了自立,那意味着什么? 抛弃自立,在黑暗中我们只会是一只盲头苍蝇,毫无方向。 舍弃自立,在大海里我们只能够随波逐流,朝不虑夕。 丢弃自立,在国际上我们只会原地踏步,为后人耻笑。 在新的时代里,一次次新的自立,那就象征着一次次新的成功。过去的夜 幕已不再黑暗,新生的太阳正从东方升起。 迈出自立的一小步,迎接我们的,将是成功的一大步。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学会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克服依赖性。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从材料中可提炼出 “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的道理,所以 “靠自己、自立 ”是本次作文的立意最佳。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