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31927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5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5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5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5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全都 不相同 的一组是( ) A 侥 幸 /角 色 车 辙 /折 戟沉沙 瞠 目 /交口 称 赞 B盘 踞 /拮 据癖 好 /否 极泰来 摒 弃 /敛声 屏 息 C 怆 然 /创 伤 蛊 惑 /余勇可 贾诘 问 /开花 结 果 D 蹩 脚 /别 扭干 涸 /曲高 和 寡 徜 徉 /逢 场 作戏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多音字、偏僻字、形近字、固定专用词语的读法,找出相同的读音后,可进行排除。 A项, “侥幸/角色 ”读音分别为: jio/ju, “辙 /折

2、”均读 zh, “瞠目 /交口称 ”均读 chn。故排除 A。 B项, “癖好 /否极泰来 ”均读 p,其余分别读 j/j, bn/bn。故排除B。 C项, “蛊惑 /余勇可贾 ”均读 ,其余读音分别为: chun/chun, ji/ji。D项,读音分别为: bi/bi, h/h, chn/chn。所以选 D。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批览 装潢 共商国事 心心相印 B掣肘 启事 出奇不意 倍尝艰辛 C遴选 邦交 掎角之势 平心而论 D招徕 冒然 继往不咎 飞黄腾达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识记字形的能力。

3、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适用比较排除法。 A项, “批览 ”应为 “披览 ”, “共商国事 ”应为 “共商国是 ”; B项, “出奇不意 ”应为 “出其不意 ”,“倍尝艰辛 ”应为 “备尝艰辛 ”; D项, “冒然 ”应为 “贸然 ”, “继往不咎 ”应为 “既往不咎 ”。所以选 C。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国家要求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_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表示: “我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

4、于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和族群的 _。 ” 某些优秀学生放弃北大、清华,转投香港大学,人们纷纷发出北大、清华将“沦为二流 ”的惊呼。风波 _之际,香港大学公开宣称北大、清华 “二流说 ”完全错误。 A坦陈局限叠起 B坦承局限迭起 C坦承限制叠起 D坦陈限制迭起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词义辨析的能 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坦陈:坦率地陈述。坦承:坦白地承认。局限:限制在某个范围内。限制:规定范围,不许超过。叠起:把东西折叠起来。迭起:形容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所以选 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

5、用 E。 下列各句中, 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 A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对环境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B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C记者从天津市合作交流办获悉,本市积极搭建招商平台,按照园区定位进行精准招商,吸引了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 D照片拍得好,诗歌写得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的高低决定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修改语病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着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分析判断。 A项,语序不当(不合逻辑

6、)。正确语序应是: “多次审议 ”“ 达成一致 ”“ 终于定稿 ”“ 写入法律 ”。介词误用 “对 上 ”; B 项,句式杂糅。应改为 “它主要是由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主要成分配制而成的 ”; D 项,“好、有味 ”与 “高低 ”一面对两面。所以选 C。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 错误 的是( ) A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对 红楼梦 创作甘苦的自我感叹。 B “东床坦腹 ”“笼鹅而归 ”“入木三分 ”这三个成语典故都和东晋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相关。 C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

7、勇夺三军之帅 ”中盛赞的人物王安石。 D史记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被称为 “二十四史 ”中的 “前四史 ”。 答案: C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C项, “盛赞的人物王安石 ”表述不正确,盛赞的人物为韩愈。所以选 C。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流行歌曲会成为一代之文学吗?不妨回到具体的学术语境。金、元以来不断有学者倡导历朝文学各有所胜之说,后经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序论述而为人耳熟能详。历代文学各有胜擅之说,突破了文学史一直以诗文为尊的等级观念,以开放包容的审美眼光,揭示出不同时

8、期文学体式丰富多彩、不断迭兴的本真面貌。王氏倡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深含着为元曲鸣不平以期唤起世人对其价值重估的焦虑。他感慨: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遂使一代文献,郁堙沉晦者且数百年,愚甚惑焉。 ”于是将元 曲与唐诗、宋词等并列,实有为曲争地位的心理动机。不错,正是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理念构建的开放视野,为每个时代寻找代表性的文学样式预留了空间,也从理论上预设了流行歌曲为 “一代之文学 ”的可能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以文体嬗变观念考察文学样式者代不乏人,王国维说到了点子上,有人的判断却出了错。明人卓人月古今词统序云:

9、 “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又让元,庶几吴歌、桂枝儿、罗江怨、打枣竿、银绞丝之类,为我明一绝耳。 ”卓人月才、学、识均属上乘,但他于明代民歌的评价不免有拔高之嫌,很少有人能接受唐诗 、宋词、明歌并列的提法。远见卓识如卓人月,尚不免犯研究者的两大通病:一是没有拉开足够的心理距离,有意或无意拔高研究对象,不能恰如其分地公允评价,成为事实上的 “武断的文化史家 ”;二是没有拉开足够的时间距离,不能跳出文化现场, “身在此山中 ”影响了视线与判断。卓人月的误判对今天的启示是:现在断言流行歌曲成为一代之文学是否过早,我们是否为现象所迷惑,是否拥有了足够广阔的学术视野,是否有过对文化现象足够的反省、批判与质

10、疑,是否拥有王国维般广收博采成一家之言的学术能力? 以 “一代之文学 ”衡之于流行歌曲的研究者,也许忽略了王国维这一提法的文化语境与真正用心。王国维写宋元戏曲史的年代,正是京剧舞台艺术如日中天之时,这一点与当下流行歌曲红遍大江南北如出一辙,但王国维并非为当时流行的、强势的、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寻找合法性证据(这一点与今天学者大不相同,我们太热衷于为现存事实提供学理支撑了),他有严格的学理尺度和独立的价值判断,表现出 “虽千万人吾往矣 ”的学术勇气: “明以后无足取,元曲为活文学,明清之曲,死文学也。 ”当国人在京剧艺术里如痴如醉之时,他的这番表态犹如空谷足音雄视古今,充 满了文化自负与学术自信。再

11、者,王国维论元曲独标其文字而非将其当作舞台艺术进行考察,这与其 “仅爱读曲,不爱观剧 ”的人生喜好有关。今天戏曲学已演化为包括案头与场上在内的立体研究,王国维的研究方法自有值得商榷之处,但不得不佩服他对元曲文字震古铄今的价值发现。元曲自明万历年间就基本无人能唱,它的音乐、唱腔已湮灭不闻,其文字却熠熠生辉,在含蓄蕴藉风格之外另辟本色自然的审美向度。对尚活在舞台上的明清之曲,他抱以冷然的态度,因为文字并未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创造,至于京剧,已由作家中心转向演员中心,文字上更无足观了。 如 此,王国维 “一代之文学 ”的说法实则包含这样的内容:不管当下多流行,一时的影响多广泛,它必须作为 “案头文

12、本 ”接受审查 是否做出别样的艺术贡献,提供了不一样的审美价值?换句话说,流行歌曲如果要取代诗成为当代文学的代表性样式,它就必须接受成为文学经典的资格审查(娴熟的形象语言、原创性、认知能力等),并服从于文学中心主义的价值标码。 【小题 1】下列各项中,其内涵 不属于 作者所论 “一代之文学 ”范畴的一项是( ) A汉赋 唐诗 B宋词 明歌 C楚辞 元曲 D汉赋 宋词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 原文意 思的一项是( ) A王国维突破了文学史一直以诗为尊的等级观念,以开放包容的审美眼光,为元曲鸣不平, 认为元曲价值被低估,强烈唤起世人重新评估元曲。 B从理论层面而言,流行歌曲成为 “一

13、代之文学 ”有其可能性。但现在如果加以断言,则为时过早,因为会为现象所迷惑,也没拥有足够广阔的学术视野,也没有过对文化现象足够的反省、批判与质疑,也没拥有像王国维一样广收博采成一家之言的学术能力。 C王国维写宋元戏曲史的年代,正是国人在京剧艺术里如痴如醉之时。他凭着严格的学理尺度与独立的价值判断,为当时流行的、强势的 、占主导地位的戏曲艺术提供了学理支撑,充满了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 D王国维研究戏曲学的方法与他 “仅爱读曲,不爱观剧 ”的人生喜好有关,论元曲独标其文字而非将其当作舞台艺术进行考察。因此,以现在的学术标准来看,这种研究方法不够 “立体 ”。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

14、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吴歌桂枝儿罗江怨等民歌之所以有被拔高之嫌,是因为研究者没有拉开足够的心理距离和足够的时间距离。 B王国维对舞台上的明清之曲并不欣赏,是因为其文字没有带来耳目一新的艺术创造;对京剧则更不欣赏,是因为其文字更无足观。 C研究 “流行歌曲会成为一代之文字吗? ”这一问题,一定要回到具体的学术语境中去考察,否则不可能揭示出不同文学体式丰富多彩、不断迭兴的本真面目。 D 1996年北京大学出版了谢冕、钱理群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选入了崔健的摇滚歌曲一无所有和这儿的空间。作为中国精神制高点的北大,前任校长许智宏也不止一次在学生面前唱隐形的翅膀和老鼠爱大米。由此看来,至少这四

15、首歌属于 “一代之 文学 ”的范畴。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 “一代之文学 ”相关的语段,然后将选项代人原文进行比较分析, B项,卓人月对明代民歌的评价有拔高之嫌,很少有人能接受唐诗、宋词、明歌并列的提法。这一题,汉赋、楚辞虽然没有在文中被提及,但我们根据文学常识,也根据本文的观点可以断定二者属于 “一代之文学 ”的范畴。故选 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代人 原文进行比较分析, C项,如今的学者

16、太热衷于为现存事实(当时流行的、强势的、占主导地位的戏曲艺术)提供学理支撑。王国维对尚活在舞台上的明清之曲,他抱以冷然的态度。故选 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文中作者的观点。将选项代人原文进行比较,找出二者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D项,流行歌曲如果要取代诗成为当代文学的代表性样式,它就必须接受成为文学经典的资格审查(娴熟的形象语言、原创性、认知能力等)并服从于文学中心主义的价值标码。故 选 D。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淡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与 雾 同

17、 行 苏沧桑 我惊呆了,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神奇美丽的雾 那是一个夏夜,新安江城已卸去一天的浓妆,笼罩在淡紫色的暮霭里,江水流得从容而平静,碧绿碧绿的,不知是它本来的色彩还是两岸的倒影。晚归的船来了,偶尔闪过一道波痕。空气拂过脸颊,带着摄氏十四度的水气。那一刻,两岸灯火在静谧中次第开放,像在预示着这里一定会发生些什么 这时,假若你是一条鱼,你便会看到千岛湖和新安江之间正演绎着一段爱情故事。当千岛湖 水带着他的柔情缓缓流进新安江的心底,千年等待从此化为不绝的缠绵,于是,白沙奇雾 这天地的宠儿诞生了 !只见她从母亲疲倦的怀里渐渐舒展开初生的身子,洁白如羽纱,飘渺如仙乐的肌肤,远远的薄薄的一层,依偎在

18、江面上。我真怕江边的点点渔火会把她给融化了。 人们凝神看着这神奇的现象,而雾也在远远地打量着人间,灯就是她善睐的明眸。在相互的凝视中,她慢慢长成了一米多高、丰满圆润的女子,先是从飘漾的裙裾中伸出她的脚,一小步一小步踩着绿波,羞涩地走着。风来时,雾便不再矜持,拖曳着长长的飘带,自由地舞成了一缕缕五彩屏幔,一边随 着江风向我们飘来转眼间便到了伸手可触的眼前,只见乳白的雾海与深蓝的天分出一道整整齐齐的界线,青山翠林、竹篱农舍在浓雾中时隐时现,人不知不觉就像飞到了天上。而此刻与雾媲美的还有天上的星星,它们离地面是那样的近,就悬在人的头上,随手可摘,立体的,闪烁着奇光异彩,让人怀疑那是不是假的。雾可能是

19、它们的老朋友了,时时往天上一跃,侧耳就能听得见他们欢快的笑声了。 我在江边走着,雾也顺着江走着,好像是两个同龄女人正在并肩散步,很亲近的样子。但我总有些自惭形秽。雾是单纯的,而我却不是,有着这样那样的欲望,有着这样那样的 烦恼。好在雾并不在乎,依然用她无声的语言让我感觉自己暂时成了瑶台上的仙人,忘记了俗世间的一切。记得不久前读到过卢梭的一段关于雾中散步的文字,后来借来他的书想细读时,书却奇怪地不知去向,心里空落落的。想起类似的憾事在我的生活中似乎常常发生,比如我历尽千辛万苦爬到峨眉山金顶,却怎么也看不到传说中的佛光;几次到普陀山也没看到过海市蜃楼;一个刮台风又停电的深夜,在家乡的小楼上忽然看到

20、窗外缓缓变幻着极亮的黄红蓝三色强光,像有什么在轻轻掠过。当时以为是闪电也没注意,第二天却听很多人说昨晚在城东的山顶上停过一只 UFO。只 好想,自己是个俗人,也许神奇的物事总与我无缘吧。没有料到新安江的雾却格外的善意,据说在冬夏时节每个晴朗的日子里都能看到,让我由衷地对她生出不被嫌弃的感激。我深信美的东西有了善的品性,这种美才会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午夜时分,一觉醒来,万籁俱寂,忽然牵挂起雾来。推开靠江的木格花窗,见她正无比恬静地仰躺在星空下,也已睡去,无意中把山山水水勾勒成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雾来世间一趟留下美好 , 人来世间一趟将会留下点什么 【小题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

21、两项是( )( )( 4分) A文章开头点题,写出雾的特点,用问句吸引读者注意,统领下文。 B第 段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多角度描绘了雾的神奇与美丽。第 段又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出雾的轻柔、灵动、变化的状态,表现出这位女作者高超的文学功底。 C第 段 “假若你是一条鱼 ”,作者运用比喻手法,让人从鱼的角度看千岛湖水与新安江水的相融,探寻白沙奇雾的起因。 D第 段 “而此刻与雾媲美的还有天上的星星,它们离地面是那样的近 ”,作者写星星是为了说明这是个晴朗的日子。 E作者在第 段写到,我在在江边伴着雾走着,很亲近的样子。这一段作者运 用拟人手法赋予雾人的性格和感情。 【小题 2】第 段 “青山翠林

22、、竹篱农舍在浓雾中时隐时现 ”,为什么 “人不知不觉就像飞到了天上 ”? ( 3分) 【小题 3】第 段写卢梭的书、峨眉山的佛光、普陀山的海市蜃楼、 UFO等类似的憾事,其中最类似的是哪两个,为什么?作者写这些憾事的用意是什么?( 4分) 【小题 4】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雾来世间一趟留下美好 ”一句的含义。( 6分) 【小题 5】文章结尾写到 “人来世间一趟将会留下点什么 ”,对此你有何联想?请结合文章,联系实际及阅读体验,写一段不少于 80字的认识。( 6分) 答案:【小题 1】 CD 【小题 2】雾遮住了大地上的一切,天地间只剩下雾与天( 1分),以此来表现人产生错觉( 1分),间接地表

23、现雾的飘渺、迷蒙、浓重( 1分)。 【小题 3】丢卢梭的书与未注意 UFO,都是无意间错过了神奇的事物。或峨眉山佛光、普陀山海市蜃楼,有意追寻神奇事物而不得。(答出一对并说明原因即可得 2分)作者意在衬托雾有善意,与我的感激之情( 2分)。 【小题 4】 帮助人摆脱欲望烦恼(忘记世俗一切)。( 2分) 从不嫌弃别人,对每个人都有格外的善意(有善的品性)。( 2分) 无意中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之美。( 2分) 【小题 5】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人生在世不过百年,如果只是饱食终日或随波逐流,那么只能白来世上一遭。人应如文中的雾一般,来去悠然,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精神的馈赠。曹

24、雪芹 “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最终完成文学巨著红楼梦。晚年虽别无长物, “举家食粥酒常赊 ”,但他仍以如峭石般耿介的性格和多舛的命运为世界文学画廊留下了一个传奇。(解读句意 2分,联系原文 1分,联系实际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C项, “第 段 “假若你是一条鱼 ”,作者运用比喻手法, ”理解不正确,此处不是运用的比喻手法,只是作者的假设而已; D 项, “作者写星星是为了说明这是个晴朗的日子 ”理解不正确,由原文可知,说明这个的目的是为了表现雾的形象。所以选 CD。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5、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语句在文中丰富的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 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3)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解答此题,可在了解作者的写作 意图的基础上,联系上文 “只见乳白的雾海与深蓝的天分出一道整整齐齐的界线 ”和下文 “而此刻与雾媲美的还有天上的星星,它们离地面是那样的近,就悬在人的头上 ”从雾的现状与特点给人造成的错觉等角度分析作答。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有两问,第一问可从这四个事物中的共性角度筛选概括,不难发现,丢卢梭

26、的书与未注意 UFO,峨眉山佛光、普陀山海市蜃楼相类似;第二问可从表现手法及写作意图的角度分析,写这些憾事自然是为了衬托雾的特点,与作者的情感。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先从文中找到 “雾来世间一趟留下美好 ”一句所在的语段,然后根据段意内容,抓住 “留下美好 ”,联系全文,结合着雾的形象特点,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思想情感角度分析。例如,第 5段, “忘记了俗世间的一切 ”“我深信美的东西有了善的品性,这种美才会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可从雾的善意,从对人的影响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

27、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5】 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开放性的 探究题,解答此题,应结合着文中雾的形象特点及对人类带来的影响,探究人类应如何正确的生活,应为这个美好世界留下什么的角度探究,组织答案:时,要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运用恰当的手法,结合着实际事例来说明即可。例如,曹雪芹写红楼梦所遇到的困难与带给世人的影响。以此类推。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贤士隐居者 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 ,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

28、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 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高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 “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 ”抑崇曰: “余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 ”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世之所谓知已其是乎? 其二曰,王茂刚, 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商以糊口,而茂刚刻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 ,尤邃于周易。沈焕通判

29、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云。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 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蕲人之知。至于践履间,虽细事不苟也。平旦起,俟卖菜者过门,问菜直几何,随所言酬之。他饮食布帛亦然。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 ,不事交游。 其四曰,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 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 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 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裘衣,曰: “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敬耳,受之无伤也。

30、 ”日章笑答曰: “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卒辞之。 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 王氏:王安石 坟典:三坟 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 【小题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分) A 率 一岁四五访其庐率:大概 B自昼竟夜, 殆 忘寝 食殆:通 “怠 ”,懈怠 C平旦起, 俟 卖菜者过门俟:等 D辄一 扣 之扣:求教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不蕲人 之 知 项伯乃夜驰 之 沛公军 B 不妄 与 人接 秦伯说, 与 郑人盟 C 南渡后寓 于 慈溪

31、不拘 于 时,学于余 D 苟一日之用足, 则 玩心坟典 此 则 岳阳楼之大观也 【小题 3】以下各项中都属于直接表现 “贤士隐居者 ”的 “贤 ”的一项是( )( 3分) 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 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 廉介有常,安于贫贱 一衣与万钟等耳, 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 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 A B C D 【小题 4】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分) A蒋季庄不仅看不起王安石的学问,而且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总是闭门研究经书,从来不与外人交往。 B王茂刚和他弟弟不一样,他弟弟不喜欢做学问,他却

32、潜心读书,不轻易外出,尤其对周易有很深的造诣。 C顾主簿家中并不富足,买菜却不在乎价钱。如果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究典籍,不喜欢交游。 D周日章家中很贫穷,经常断粮,但从不求人,连县尉谢生送给他一套衣服他也拒不接受。 【小题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 3分) 而茂刚刻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 ( 2分) 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 3分)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A 【小题 5】 读书人加强自身修养,专心治学,只求完善自我,不要求被别人知道(或理解)。(说明

33、: “笃学 ”大意 1分, “善 ”1分, “不求知于人 ”句式 1分。) 他自己 却潜心研读,从不轻易出门。( “刻意读书 ”大意 1分, “妄 ”1分) 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裘,有客人来访,也高兴地迎请接纳。(说明: “纸裘 ”中 “纸 ”是名作状 1分, “就访 ”1分, “延纳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着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 B项,殆:几乎。所以选 B。 考点: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B 两个 “

34、与 ”都是介词, “和、跟 ”的意思; A 项, 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动词, “去 ” “到 ”; C 项, 介词,在,到 介词,被,表示被动; D项, 连词,就。 表判断的副词,就是。故选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先疏通选项句意,然后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直接表现 “贤士隐居者 ”的 “贤 ”。 句主要表现蒋季庄、王茂刚的 “隐 ”; 是侧面表现其贤。所以选 A。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 当。一定要

35、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不对。 A 项,“从来不与外人交往 ”意思与原文不符。故选 A。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笃学 ” “善 ” “不求知于人 ”句式; “刻意读书 ” “妄 ” “纸裘 ”中 “纸 ”是名作状; “就访 ” “延纳 ”。 考点:

36、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文言译文: 读书人加强修养专心治学,只求完善自我,不要求别人知道,别人也不能知道他们,这样的人物间或有之,我时常痛惜他们的事迹没能流传。近见上虞李孟传记载有四件事,因此恭谨地抄录下来。 其一说,慈溪人蒋季庄,正当徽宗宣和年间,鄙视王安石的学问,不参加科举考试,闭门考究经书,不随便和人往来。高抑崇居住在明州城中,大概每年都要四五次到他家去拜访他。蒋季庄听说高抑崇到了,一定急忙出去迎接,二人相对坐在小屋里, 尽情地谈论,从白天到晚上,几乎忘记睡觉吃饭。高抑崇告辞离开时,季庄都要送他到数里之外,两人相处融洽。有人问高抑崇说: “蒋季庄不多与人来往,却只有和

37、你交情深厚,你也对他情真意切,希望听听其中的缘故。 ”高抑崇回答说: “我终年读书,凡是有疑问而不能决断时,以及自己所缺少而不知道的,每次累积数十条,只要一去请教蒋君,没有不迎刃而解的。 ”但是蒋季庄的长处,其他人未必能够了解。世上所称道的知己不就是这样的吗? 其二说,王茂刚,居住在明州的林村,在山涧深处。他有个弟弟不喜欢读书,王茂刚就让他经商来糊口,他自己却潜心研读, 从不轻易出门,尤其对周易一书的造诣深厚。沈焕任通判州事时,曾经拜访过他,说他的见识旨趣绝对超过专门作传注的人。还说他气质严谨持重,看他所获得的知识,应该是个在学问上永无止境的人了。 其三说,顾主簿,不知道是哪里人,高宗建国之后

38、他南渡寓居在慈溪。他保持廉洁的操行,安于贫贱,不祈求别人知道他。至于他经历过的事情,即使是小事也不马虎。天明起床,等卖菜的经过家门,问了菜价多少钱,随他所说的付给菜钱。其它饮食布帛的购买也是如此。时间一长,人们都信服他了,不忍心欺骗他。假如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读典籍,不喜欢交 游。 其四说,周日章是信州永丰县人。操行耿直廉洁,被县里的人尊敬。他开门教授徒弟时,收人只求自给,不义之财一文不取。他家境很穷,经常一整天断粮,邻里有时便用微薄的东西相馈送,家中时常上顿不接下顿,他宁愿和妻子忍饥挨饿,最终也不求别人。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裘,有客人来访,也高兴地迎请接纳。观察他的容颜,聆听他的论议

39、,无不使人尊敬。县尉谢生把一套裘衣送给他,说: “先生未曾有求于我,是我自己想要表示的一片敬意,接受它没有什么妨害。 ” 周日章笑着回答说: “一套衣服和万钟粮食一样,如果无理由地接受它,就是不能分辨礼 义啊! ” 最终还是推辞掉。 这四位君子,真应该写进史书里。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题目。( 8分) 九月三日泛舟湖中作 陆游 儿童随笑放翁狂,又向湖 边上野航。 鱼市人家满斜日,菊花天气近新霜。 重重红树 晚山秋,猎猎青帘社酒香。 邻曲 莫辞同一醉,十年客里过重阳。 【注释】 作于 1181年,是陆游免官归乡后的一首闲适诗,诗人在山阴闲居而作。 湖,指山阴镜湖。 红树:枫树。

40、邻曲:邻居;曲:乡曲,乡村。 【小题 1】试结合诗句简要概括诗人的形象。( 2分) 【小题 2】诗歌颈联写景,构思巧妙,试做简单分析。( 4分) 【小题 3】同为重阳节,李清照醉花阴中 “佳节又重阳 ”和本诗中 “十年客里过重阳 ”的意味有何不同。( 2分) 答案:【小题 1】诗人是一个结束十年漂泊回到故乡后( 1分)就投入到故乡山水之中欣然忘我、乐不能已的形象。( 1分) 【小题 2】颈联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的水乡秋色图。( 1分)构思精巧,从上文“新霜 ”而见 “红树 ”,从 “酒香 ”而图下文 “一醉 ”,顺理成章,结构紧凑;( 1分)写景角度也是多变。从视觉和嗅觉入笔,以动景点缀静景,让

41、画面因一丝灵动而不显单调;( 1分)巧妙运用 叠词,开拓词的意境: “重重 ”二字,既写出秋山远近高低起伏变化,又写出了红树颜色的深浅,极富层次。( 1分) 【小题 3】李词中抒发的是重阳佳节又至思念丈夫的伤感情绪( 1分),而陆诗则抒发了十年中客居他乡独过重阳的孤苦以及今日回乡过节的狂喜(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着诗歌写作背景及注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分析,读后可发现,这首诗采用写景和叙事相结合的方法,故可从以景写人和以事写人的角度分析,以景写人,自然要从景物的渲染和烘托角度分析;以事写人,故可从侧重遭遇角 度分析。由注释 “是陆游免

42、官归乡后的一首闲适诗,诗人在山阴闲居而作 ”可知,此时的诗人闲适自得;“狂 ”“醉 ”表现出诗人的欣然忘我、乐不能自已; “十年 ”写出了诗人漂泊在外的时间之久; “菊花 ”“酒香 ”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心情。综合起来便可得出答案:。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艺术构思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着具体的诗句及关键词,从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从整体上看, “重重红树晚山秋,猎猎青帘社酒香 ”给人以图画感, “重重红树 ”从色彩上渲染出了一幅水乡秋色图; “红 ”“香 ”分别从视觉和嗅觉来描写出秋景的画

43、面色彩; “重重 ”“猎猎 ”属于叠词的运用,起到了层次分明的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可结合着诗歌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来分析,前者可从李清照与丈夫天各一方、思念丈夫的角度作答;后者可从陆游漂泊天涯十年的孤独之苦与归乡后的自得心情角度分析。二者虽同在重阳佳节抒情,但由于身份和背景的不同,抒发的情感自然意味不同。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 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请指出划线句子所涉及的成语及与之含义相近的成语,并用平实的语言表述划线句子所包含的作者的创作思想。( 6分)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

44、谈到剧本创作时说: “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 。 ” 成语 ( 1分) 含义相近的成语还有 ( 1分) 创作思想 ( 4分) 答案:成语是东施效颦( 1 分)含义相近的成语是邯郸学步(或亦步亦趋等)( 1 分)创作思想是创作不能丢失自我( 2 分),盲目模仿只能遭人耻笑( 2 分)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历史 典故及成语的积累进行分析作答。 “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 ”很容易得出成语 “东施效颦 ”;相近的成语,可从其寓意近似的成语典故中找,例如,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典故,问题出在模仿别人,而没有自己的创

45、作模式,因此,答题时,可从创新、以自我为核心等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 2014年 3月 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 时又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请以对联的形式阐述 “京津冀一体化 ”这一措施的重要意义。( 4分) 上联 下联 答案:京津冀携手共进促发展,环渤海烘云托月创新篇。(形式 2分,内容 2分)

46、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的题,对联讲究字数相等并押韵,所以在做对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数相等、句式一致、结构相应、内容相关等特点,其次还要适当进行拆合。所谓拆合法也即是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要注意动词 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如上下联词句结构、意义相关,数量短语对数量短语,仄起平落等等。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文段内容理解 “京津冀一体化 ”这一措施的重要意义,然后根据对联的知识,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来组织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补写出

47、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案:( 1)雕栏玉砌应犹在( 2)挟飞仙以遨游( 3)艰难苦恨繁霜鬓( 4)畏途 f岩不可攀(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也 试题分析:此类 “名句默写 ”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栏、砌、遨、 f、鬓。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 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为了探究青年学子在心理上把 “自我 ”放在世界的什么位置,某心理学家在纸上画了一座山和一个圆,然后让受测者分别在山和圆的上面用一个点标出位置。 心理学家发现,多数青年都将自己的位置标在山顶和圆心,也有少数标在山腰或山脚和圆的边缘。 经过询问,未将自己的位置标在山顶和圆心的青年说出了他们的想法: 甲:山中处处有风景,而山顶只是山的一小部分,何必挤在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