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31933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5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5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5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5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 都不相同 的一项是( ) A 凫 水 /囫 囵 谙 习 /喑 哑 复 辟 /辟 谣 B诡 谲 /攻 讦 眼 睑 /收 敛翘 楚 /翘 首 C 祛 除 /趋 势 龋 齿 /踽 踽 中 肯 /中 伤 D 黥 刑 /琼 浆 蠕 动 /孺 子请 帖 /字 帖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分别读 “f, h; n, yn; b, p”。 B ju,ji;jin,lin; qio。C q; q,j; zhng。 D qng, qing; r; ti,ti。依照词义巧记多音字:“辟 ”,有下列义项时: 君主

2、:复。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召。读 “b”。有下列义项时: 开发建设:开。 驳斥,排除:邪。谣。 透彻:精。鞭入里。 法,刑:大(古代指死刑)。读 “p”。 “中 ”, 恰好合上:选。奖。受到,遭受:毒。读 “zhng”。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适于;合于:听。看。读 “zhng”。 “帖 ”, 便条:字儿。 ;邀请客人的纸片:子。读 “ti”。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字。读 “ti”。 妥适:妥。安 。 ;顺从,驯服:服。读 “ti”。 “翘 ”, 一头向上仰起:尾巴。辫子(死)。读 “qio”。 举起,抬起,向上:首。望。读 “qio”。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

3、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 不恰当 的一项是( ) 张爱玲及其小说在中国现代史上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凭借小说集传奇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 声名鹊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坛 解冻 以后,大陆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张爱玲研究热潮。 1995年,张爱玲的去世将这股热潮推向 极致 。大批学者 趋之若鹜 ,纷纷致力于张爱玲及其小说的研究,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张爱玲以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历史洞察力给当时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的中国人反省的参照,并给沉湎于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打了一针清醒剂。 A声名鹊起 B解冻 C极致 D趋之若鹜 答案: D 试题分析: D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

4、着去追逐某些事物。含贬义。不合语境。 A声名鹊起: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 B解冻:比喻解除思想、政治、经济、外交关系等方面的冻结状态。 C极致:最佳的意境、情趣;达到的最高程度。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 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A琼瑶对制片人于正宫 3抄袭梅花烙一事提起诉讼后,于正新戏逃不开质疑的眼睛。对新戏的故事情节是否涉嫌抄袭,于正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B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C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集中全党智慧,顺应人民意愿,尊重改革规律,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

5、总部署、总动员,吹响了向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实现 “中国梦 ”进军的新旗帜。 D小说百年 孤独的作者加西亚 马尔克斯在去世之后,无数异国他乡的读者为之黯然,短短几天时间,全球众多报刊登载了大量的缅怀他的文章。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表意不明, “予以否认 ”,是否认抄袭呢还是否认没有抄袭呢。C搭配不当, “吹响 ”与 “旗帜 ”不能搭配。 D,结构混乱,应改为 “在小说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 马尔克斯去世之后 ”。考生在解答此类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

6、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 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 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 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 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在文段横线处填入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极权主义的起源其实是人性中的恶, , 。 , , , 。因此 ,极权主义,从根本上讲,其实是一群人的恶的汇聚。 但是,他们在一

7、己的私利面前,麻木,或者假装麻木地成为了一台庞大的杀人机器上一个零件 这一结论,似乎有些牵强,尤其是在一个 “人性 ”泛化得可以解释任何问题的时代 但是美国学者汉娜 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这本书给出的事实与论证却让人不得不信服这个观点 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根本就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和好职员 而极权主义的邪恶,也在人性的恶的参与下,愈发地炽烈了 在纳粹德国时期,并不是所有的纳粹党人都是十恶不赦的暴徒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B 中的 “这一结论 ”指的就是文段中的第一句话, 构成了转折关系。 叙述的是纳粹德国下普通人的人性中的 “恶 ”, 中的 “在人性的恶的参与下 ”指的就是

8、叙述的现象。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寡言君子 ”梅贻琦 王开林 一个人一辈子若能做成一件大事,留下一句哲言,就可算功德圆满。梅贻琦大半辈子服务于清华,将它提升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名牌大学,这绝对是办成了一件大事。他说过,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绝对是一句哲言。 梅贻

9、琦主张 “行胜于言 ”,他曾说, “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学者、外交家叶公超用 “慢、稳、刚 ”三个字形容梅贻琦,深得要领。 梅贻琦的 “慢 ”不是傲慢,不是怠慢,不是缓慢,也不是梅贻琦不惜时,不守时,而是指他从容不迫,张弛有度。 在多事之秋,梅贻琦寡言,但并不寡谋,更不寡断,他的 “慢 ”既表现为丰沛的静气,也表现为充足的勇气。 抗战前夕,北京高校学生的抗日激情空前高涨,冀察政委会委员长宋哲元对学生运动警惕性相当高,但他明令部下:巡查清华园,不许动粗。学生对军人入校抱有敌意,竟做出过激之举,不仅缴下士兵的枪械,扣留领队的团长,还掀翻军用车辆。这样一来,事态迅速升级。当天晚上,军队荷

10、枪实弹,进驻清华园。为了应付岌岌危局,清华校务会议的几位成员齐聚梅 贻琦家,商量万全之策。每个人都说了话,提了建议,唯独梅贻琦向隅静默,未发一言。最后,大家停下来,等他表态。足足有两三分钟的时间,梅贻琦抽着烟,仍旧默无一词。文学院长冯友兰说话有些结巴,他问梅贻琦: “校长,你 你 你看怎么样? ”梅贻琦还是没表态,叶公超忍不住了,用催促的语气问道: “校长,您是没有意见而不说话,还是在想着方案而不说话? ”这时候, 每隔一秒钟,都仿佛隔了半个月 。面对几位同仁焦急的目光,梅贻琦从容作答: “我在想,现在我们要阻止他们来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只可以想想如何减少他们来了之后的骚动。 ”他要教 务处通

11、知有嫌疑的学生,叫他们处处小心,尽可能隐蔽起来。然后他打电话给北平市长秦德纯,此人曾是宋哲元的重要幕僚,请他出面说服宋哲元撤退军警。秦纯德应承下来。不久,宋哲元果然下令撤退了包围清华体育馆的士兵。 梅贻琦说: “文明人类之生活,不外两大方面:曰 己 ,曰 群 。而教育的最大目的,不外使 群 中之 己 与众己所构成之 群 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且进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此则地无中外,时无古今,无往而不可通也。 ” 梅贻琦的这番话恰当地阐释了他的 “稳字诀 ”。他寡言,但并非寡人。事实上,没有哪个刚愎自用的孤家寡 人能够使群众心悦诚服,得到大家持久的拥戴和尊敬,即使手中掌握强大的军队也不行。谁若在群

12、体中以鹤立鸡群的高姿态突显自己,势必会招致强烈的反感和敌意, 一只鹤唯有在一群鹤中表现出领导才能,方可确立权威,稳居其位 。梅贻琦被人誉为 “寡言君子 ”,望之岸然,即之也温,待人和蔼之极。开会议事时,大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梅贻琦总是耐心地倾听,最后他提出意见,众人莫不折服。 有人说,梅贻琦寡言而慎,无欲则刚,这当然不错。他寡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敢讲真话,不敢讲刺痛国民党政府中枢神经的狠话。在 “九 一八 ”事变一周年纪念会上, 他就公开抨击过国民党政府放弃东北的不抵抗政策, “以拥有重兵的国家,坐视敌人侵入,毫不抵抗,诚然勇于内战,怯于对敌,何等令人失望! ” 梅贻琦外圆内方,不该通融的

13、事情,他决不会徇私情,开绿灯。抗战前,清华大学总务长某某是一位颇有名望的海归,办事干练,举重若轻,梅贻琦很倚重他,两人由同事发展为朋友。有一天,这位总务长忽发奇想,请求梅贻琦给他发放教授聘书,以重身价和视听。这个顺水人情,梅贻琦若肯做,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但他认为行政人员与教授职司各异,不可混同,一旦开启方便之门,日后其他人必定以此为口实,也伸出手来谋 个学衔充充门面,规矩一坏,方圆难成。梅贻琦不肯通融,那位总务长感觉丢了面子,伤了感情,于是拂袖而去。 梅贻琦曾告诫黉门学子: “要有勇气做一个平凡的人 ,不要追求轰轰烈烈。 ”这个世界如此奇妙,只要你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持之以恒,终身不懈

14、,就绝对不会平凡,甚至能够名垂青史。 选自随笔 2011年 3期,有删改。 【小题 1】请分别指出文中 两段画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分) (1) 每隔一秒钟,都仿佛隔了半个月。 (2) 一只鹤唯有在一群鹤中表现出领导才能,方可确立权威,稳居 其位。 【小题 2】这篇文章塑造了梅贻琦怎样的形象?( 5分) 【小题 3】文章结尾引用了梅贻琦的一句话: “要有勇气做一个平凡的人 ”,结合本文,联系当前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6分) 答案: 【小题 1】( 1)夸张。( 1分)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揭示了当时气氛的凝重,也为后文表现梅贻琦的从容不迫、张弛有度做铺垫

15、。( 1分) ( 2)比喻。( 1分)作者将一只鹤比作一个团体的领导者,把鹤群比作支持他的群众,这句话也写出了梅贻琦领导才能,既有主见,又能够听取大家的意见。( 1分)或拟人,( 1分)鹤本身没有领导才能,此处用鹤 的领导才能暗示梅贻琦对领导和群众关系的明智处理。( 1分) 【小题 2】( 1)不喜多言,主张 “行胜于言 ”。( 2)遇事胸有成竹,处事从容不迫,张弛有度,有丰沛的静气和充足的勇气。( 3)待人和蔼可亲,善于倾听,有领导才能,从而得到众人的拥戴。( 4)敢于讲真话,有民族气节。( 5)不徇私情,办事有原则。(每点 1分,答出任何四点都可得满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16、) 【小题 3】( 1)梅贻琦的意思并非要人们平庸甚至无所作为,而是要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能够在平凡的位置坚持不懈,就能够成为不平凡的人。这种平 凡与不平凡的辩证关系,梅贻琦讲的很透彻。( 2分)( 2)当今社会,人们多少有些浮躁心理,一心想当大官发大财,不能够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不愿意从小事做起。( 2分)( 3)做一个平凡的人就意味着与众不同,这是需要勇气的。( 2分)(结合本文, 2分。结合社会现实, 2分。围绕 “平凡 ”和 “勇气 ”分析,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根据题干的要求回答出修辞手法,第一句使用了夸张的手法,第二句使用了比喻或拟人。在回答表达效

17、果时要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每隔一秒钟,都仿佛隔了半个月。 ”前文内容写时局紧张,大家纷纷发言 ,商量对策,而梅贻琦抽着烟,仍旧默无一词;后文写梅贻琦从容作答。运用夸张的手法为后文表现梅贻琦的从容不迫、张弛有度做铺垫。 “一只鹤唯有在一群鹤中表现出领导才能,方可确立权威,稳居其位。 ”联系上下文可知,作者将一只鹤比作一个团体的领导者,把鹤群比作支持他的群众,这句话也写出了梅贻琦领导才能,既有主见,又能够听取大家的意见。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可知,第 段梅贻琦主张 “行胜于言

18、”,他曾说, “为政不 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第 段写梅贻琦处事从容不迫,张弛有度,有丰沛的静气和充足的勇气。第 段待人和蔼可亲,善于倾听,有领导才能,从而得到众人的拥戴。第 段写敢于讲真话,有民族气节。第 段写不徇私情,办事有原则。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在理解句子含义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实际谈自己的看法。理解 “要有勇气做一个平凡的人 ”这句话,结合后文内容 “只要你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持之以恒,终身不懈,就绝对不会平凡,甚至能够名垂青史 ”,就可以知道梅贻琦的意思并非要人们平庸甚至无所作

19、为。联系社会实际,指出当前一些人存在的浮躁心理,如何才能消除这种浮躁的心理,如何才能做一个平凡的人,围绕 “平凡 ”和 “勇气 ”分析。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题目。 笑者 【德】海恩里克 波尔 每当有人问起我干哪一行时,我就窘态毕露、满面通红,口结不已,而原本人家都觉得我是个挺镇定的人的。我很羡慕那些能说 “我是个泥水匠 ”的人。我羡慕理发师、记账员与作家这些可以直截了当有所招认的人,因为他们的职业不言自明,无需冗言解释,而叫我回答这类问题,却感到十分局促:我是个笑者。一旦招认了,我在回答第二个问题 “你是这样谋生的吗? ”时

20、,又得老老实实地再招认一次: “是的。 ” 我的确靠发笑维生,而且笑得很好,因为套句商业用语来说,我的笑声是供不应求的。我是个优秀的笑者,没人笑得跟我一样好,也没有人能如此发扬我这行 艺术的精粹。有很长一段时间,为了避免没完没了的解释,我会称自己为演员,但是我的才华在滑稽剧与朗诵术的领域中实在显得过于贫弱,我觉得用这个名称是太离谱了;我喜爱真理,而真相是:我是个笑者。 我既非小丑,又不是滑稽演员。我并不使人们开心,我表演开心;我像罗马帝王一样地笑,或者笑得像个敏感的小男生,我发出十七世纪的笑声,与发出十九世纪的同样自在,如果场合需要,我一路笑尽所有的世纪,所有的社会阶层,所有不同的年龄,就像修

21、皮鞋的,这不过是我练出的一种技能。在我的心胸中,怀抱了美洲的笑声,非洲的笑声,白种、红种与黄种 的笑声 只要报酬合宜,在导演的要求之下,我的笑声就能轰然而出。我已经变得不可或缺了;我在唱片里笑,在录音带中笑,电视导播对我也蛮尊重的。我凄惨地笑,适度地笑,神经地笑;我笑得像个电车上的剪票员或像杂货店里的帮工;清晨的笑声,晚间的笑声,子夜的笑声与黎明的笑声。简言之,无论何时需要何种笑声 我都得笑。 这样一种行业,不必我说,自然是十分令人厌烦的了,特别是我还有一项专长 擅发传染性的笑声,这对三四流的滑稽演员而言,我更是不可缺少的帮手了,这级演员很怕 也难怪他们 观众会错过他们说的关键性笑话,因此 多

22、半的晚上我都在夜总会里充当不露声色的捧场者,我的职责就是在表演节目嫌弱的当儿,发出传染性的笑声。这种笑声必须小心地在时机上扣得很准;我的放声纵笑不能来得太早,也不可来得过迟,必须恰是时候;在事先排练好的节骨眼儿上,我放声一笑,整个观众的轰笑也会响彻全场,台上说的笑话也才给救了起来。至于我呢,则拖着疲惫的身心来到衣帽间,穿上大衣,庆幸自己总算下班了。回到家中,总会发现有电报在等着我: “即刻需要你的笑声。星期二录音。 ” 数小时之后,我已经坐在暖气过强的特别快车上悲叹我的命运了。简直不必说,当我下了班或休假的 时候,我是一点也不想笑的; 牛仔巴不得能忘却牛群,泥水匠能忘掉灰泥也是一桩乐事,木匠家

23、中的门常常是坏的,要不然就是抽屉开不开。卖糖果的喜欢吃酸黄瓜,肉贩子喜欢杏仁饼,烤面包的宁可嚼香肠;也不要啃面包;斗牛士养鸽子消遣,赛拳的看见自己的孩子流鼻血,脸都吓白了 ;我觉得这都是很自然的事,因为我自己工作之余就从来不笑。 我是个严肃的人,很多人认为或许十分正确 我是个悲观厌世的人。在我们婚姻生活的头几年中,我妻子常会对我说: “笑几声嘛! ”但后来她认清了我是无法满足她这个愿望的。我能在全然的肃穆中放松脸部紧绷的肌肉与 磨损的精力,我就会觉得快乐。是真的,连别人的笑声我都受不了,因为那太令我想到自己的职业。所以说,我们的婚姻是十分静寂、安详的,因为连我妻子也忘了怎么笑了;偶尔我见她脸上

24、挂着一丝微笑,我也回她一个浅笑。我们谈话声调很低,因为我痛恨夜总会里的喧嚣,还有录音时充斥的闹声。不清楚我的人认为我沉默寡言。或许我是这样,因为我得常常张开口大笑。我一生都是一副无动于衷的表情,偶尔让自己也挤出一丝温柔的浅笑,我常怀疑自己是否真正笑过。我想没有。我的兄弟姊妹始终认为我是个老气横秋的孩子。不错,我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笑,但我却从没听 过自己的笑声。 (选自文苑 经典美文, 2013年第 6期。) 【小题 1】请简要分析小说中 “我 ”的形象。( 4分) 【小题 2】结合第 段的主要内容,分析划线句子的作用。( 5分) 【小题 3】试分析这篇小说的结构特点及其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6分

25、) 答案: 【小题 1】答题要点:( 1) “我 ”是一个以笑为职业的底层小人物。( 2) “我 ”在表演笑方面很专业,很优秀。( 3) “我 ”是一个因职业压力而悲观厌世的人。(以笑为职业, 1 分;底层小人物, 1 分;专业、优秀, 1 分;悲观厌世, 1 分。如答 “诚实 ”,也可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 4分。 ) 【小题 2】第 段主要写 “我 ”虽然是一个职业笑者,但在工作之余从来不笑,强颜欢笑的工作让 “我 ”疲惫。( 2分)划线句子写了各种职业的状态,和 “我 ”的状态进行 类比 ,( 1分),从而暗示 “我 ”的艰辛,以及对工作的厌倦。( 2分)(第 段的主要内容, 2分。划线句

26、子形式上的作用,即类比, 1分;内容上的作用, 2分。) 【小题 3】( 1)以叙述者的心理活动贯穿全文。( 1分)它摒弃情节,它通过对人物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同心理活动的细致描述,截取最有表现力的方面来集中体现小人物的可悲。( 2分)( 2)正反对比。( 1分)文章前部分极力铺 写小人物 “笑 ”,后文转而写他 “不笑 ”,工作和生活中两种不同状态的鲜明对比,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2分)( 3)卒章显志。( 1分)小说最后一句话说 “我却从没听过自己的笑声 ”,直接吐露出 “我 ”的内心充满了悲凉, “笑 ”只是我的职业,是观众的选择,并非 “我 ”自愿的生活状态。( 2分)(答出任何两点都可

27、得满分,对于每一点而言,概括结构方式, 1分,结合小说主题分析,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文中的 “我 ”的职业是笑者;地位低下,是三四流滑稽演员的帮手;但是 “我 ”的笑声供不应求,我是个优秀的笑者,没人笑得跟我一样好; “我 ”悲观厌世。抓住这几个方面组合答案:。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作用。解答本题先要回答出第 段的主要内容, “我 ”虽然是一个职业笑者,但在工作之余从来不笑。然后回答划线句子

28、的内容是写各种职业的状态,这样就与 “我 ”的状态形成类比,从而写出 “我 ”的艰辛,以及对工作的厌倦。在答题过程中一定要回答出类比的手法。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 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文章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通过叙述自己的心理活动来表现小人物的可悲。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把自己工作和生活中两种不同的状态进行对比,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文章采用卒章显志的写法,小说最后一句话说 “我却从没听过自己的笑声 ”,直接吐露出 “我 ”的内心充满了悲凉。首先回答出结构方式,然后结合小说分析主题。 考点:分析作品结

29、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文学的功能 鲁枢元 在中 国古代,从孔子开始便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孔子认为 “诗 ”有四种基本作用,即 “兴、观、群、怨 ”,此外还可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近代,梁启超认为小说亦有四种功能,即 “熏、浸、刺、提 ”。可以说,重视文学的功能与作用,是中国文论的一个重要传统。 一般认为,文学的功能是以三种方式体现出来的,即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与美悦作用。 社会规律和社会关系的理解的功能。文学的认识功能首先体现在对生活形态的认识上。由于文学以形象、审美的方式反映生活,具有生动、具体、感性化的特点,无论它反映什么,都会显得十

30、分细致,使人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比如,人们阅读了杜甫的 “三吏 ”、 “三别 ”这一组诗稿,就能够了解到唐代 “安史之乱 ”时期许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其次,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是怎样生产、生活、劳动,看到他们的风俗习惯、伦理观念、宗教信仰等。诗经中的七月这首叙事诗。几乎描述了一年的劳动过程。文学不是历史,它并不单纯记录史实,但是当它生动细致描绘社会生活的时候,就常常会起到历史所难以承担的作用。文学的认识功能还体现在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上,即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真理和规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指出巴尔扎 克 “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 社会 ,特别是上流

31、社会 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列宁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文学的教育功能就是文学作品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净化人们心灵与灵魂,增强人们的道德感的功能。古往今来众多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总是通过对现实的描绘和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索,揭示真理,歌颂美好,批判邪恶,嘲弄愚蠢,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从而产生很大的思想影响和教育作用,据此人们常称作家为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但是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发生的,并不是作品中赤裸裸的说教所能达到的,更不是 耳提面命式的教训,而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说明、评价生活。文学的教育方法不在于教训,而主要是通过形象感染,它只有通过审美才能实现。两千多年

32、前古罗马的贺拉斯把 “寓教于乐 ”作为一条艺术法则提出来,旨在说明文学的教育作用必须通过 “乐 ”即审美来进行,因为文学首先是文学,如果是单纯的道德或政治说教就会失去文学的特性,变成非文学的东西了。优秀的作品,常常以娱乐为契机和外形,产生吸引力,引导读者或观众欣赏。 我们欣赏艺术形象和艺术意境时,在感情上受到触动,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净化了灵魂,这就是文艺的美悦功能。文学之 为文学,就必须是美的结晶的体现,这是文学最主要的本质所在。正是文学家创造的美的作品,让人们领略到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杜甫的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中的自然花草本身就是美的,能直接激发人们

33、的美感。 但这并不是说文学只能描写美的事物,描写丑的事物同样能引起人们美的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并不在于文学描写了美的事物还是丑的东西,而在于是否提供了美的信息,是否具备了审美价值。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莫里哀在吝啬鬼中塑造了守财奴阿巴贡的形象,作家通过对他的讥讽、嘲弄,否定了他的丑恶行为, 衬托出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所以生活中的丑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就获得了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也就是通过对丑的否定,达到了对艺术美的表现。 文学的美悦功能是十分广泛的,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首先,它发展人的感受能力,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审美趣味,丰富人的想象力。文学用感性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和表现思想,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增

34、强人的艺术感觉能力,培养和丰富人的情感。其次,文学有助于人们提高识别真假、美丑、善恶、是非的能力,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的生活理想,激励人们为争取美好的社会生活而奋斗。 (选自文学 理论,鲁枢元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关于 “文学的功能 ”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孔子说的 “兴、观、群、怨 ”,指的是文学的认识功能。 B文学的认识功能,要求作家单纯记录史实。 C文学的教育作用要通过审美来实现。 D文学具有美悦功能,因此作家被认为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E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丰富人的情感,这属于文学的美悦功能。 【小题

35、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阅读诗经中的农事诗,可以了解当时的生产劳动状况,这是文学的认识功能。 B阅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可以了解法国当时的阶层状况,这是文学的教育功能。 C阅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可以知道什么是善良,从而产生思想影响,这是文学的美悦功能。 D阅读王维的山水诗,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得到美的享受,这是文学的教育功能。 【小题 3】文学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 4分) 【小题 4】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 4分) 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塑造 了毒辣奸诈的伊阿古形象,但通过阅读奥赛罗,读者依然能够感受到美

36、,能够培养和丰富人的情感,并且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和灵魂,增强人们的道德感。 答案: 【小题 1】 C E(选对一项给 2分,选对两项给 5分,多选不给分。) 【小题 2】 A 【小题 3】( 1)两者都通过具体的、感性的方式认识生活、评价生活。( 2)两种功能都要通过形象与审美的方式实现。(每点 2分) 【小题 4】( 1)文学作品的美,并不在于文学描写了美的事物还是丑的东西,而在于是否提供了美的信息,是否具备了审美价值。( 1分)作家通过对伊阿古形象的批判和否定,肯定 、衬托出生活的美好。( 1分) ( 2)文学教育功能指的是文学作品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净化人们心灵与灵魂,增强人们的道德感的功

37、能。( 1分)通过阅读奥赛罗,人们体会到了善良的可贵,奸诈的可耻,这就是文学的教育功能。( 1分) ( 3)文学的美悦功能体现在,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增强人的艺术感觉能力,培养和丰富人的情感。( 1分)阅读了奥赛罗,人们感受到了美,丰富了自己的感情,这就是文学的美悦功能。( 1分)(答出任何两点都可得满分。对于每一点来说,观点, 1分;分析,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孔子说的 “兴观群 怨 ”并非都是文学的认识功能,阅读第一段即可知。 B,文学不是历史,因此作家在不能单纯记录史实。 D,作家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因为文学的教育功能。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

38、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B、 C、 D分别应为:文学的认识、教育、美悦功能。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要找到答题区域,本题涉及的内容在 两个自然段。结合文中句子组织答案:, “由于文学以形象、审美的方式反映生活,具有生动、具体、感性 化的特点 ”; “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发生的,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说明、评价生活。文学的教育方法不在于教训,而主要是通过形象感染,它只有通过审美才能实现 ”。能够围绕 “具体、感性、形象、审美 ”等方面分析,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

39、,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结合文本内容,特别是第 段中 “生活中的丑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就获得了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也就是通过对丑的否定,达到了对艺术美的表现。 ”然后再结合文学教育功能、美悦功能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分 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 “”是为考查而设),完成后面题目。 宇文士及,字仁人,京兆长安人。父述,为隋右卫大将军。开皇末, 述勋封新城县公。文帝引入卧内,与语,奇之。诏尚 炀帝女南阳公主,为尚辇奉御,从幸江都,以父丧免,起为鸿胪少卿。其兄(宇文)化及谋弑逆,以

40、主婿忌之,弗告。已弑帝,乃封蜀王。 初,士及为奉御,而高祖 任殿中少监, 雅 自款结。及从化及至黎阳,帝手书召之。士及亦遣家童间道走长安,通谆勤,且献金环。帝悦曰: “我尝与士及共事,今以此环献,是将来矣。 ” 化及兵日蹙,士及劝归命,不从,乃与封德彝诡求督饷。俄而化及败,与德彝等自归。帝 让 之曰: “汝兄弟率思归之人为入关计,尔得时,我父子尚肯相假 乎?今欲何地自处? ”士及谢曰: “臣罪当死,但臣往在涿郡,尝 陛下夜论世事,顷又奉所献,冀以此赎罪。 ”帝笑谓裴寂曰: “彼与我论天下事,逮今六七年,公等皆在其后。 ”时士及女弟为昭仪,有宠,由是见亲礼,授上仪同三司。 从秦王 平宋金刚,录功

41、,复隋旧封 ,以宗室女妻 ,迁王府骠骑将军。从讨王世充等,进爵郢国公。武德八年, 权 检校侍中,兼太子詹事。王即位,拜中书令,以本官检校凉州都督。时突厥数入寇,士及欲立威以镇耀边鄙,每出入,盛陈兵卫,又痛折节下士。 或告其反,讯无状,召为殿中监,以疾改蒲州刺史。政尚宽简,人皆宜之。擢右卫大将军。 太宗延入阁语,或至夜分出,遇休沐,往往驰召。士及益自谨,其妻尝问遽召何所事,士及卒不对。帝尝玩禁中树曰: “此嘉木也! ”士及从旁美叹。帝正色曰: “魏征常劝我远佞人,不识佞人为谁,乃今信然。 ”谢曰: “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 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帝意解。又尝割肉,以饼

42、拭手,帝屡目, 阳 若不省,徐啖之。其机悟率类此。久之,复为殿中监。卒,赠左卫大将军,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有删改) 尚:娶公主为妻。 高祖:指唐高祖李渊。 假:宽恕,饶恕。 秦王:与后文的 “太宗 ”均指唐太宗李世民。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3分) A 雅 自款结高雅 B帝 让 之曰责备 C 权 检校侍中代理 D 阳 若不省,徐啖之通 “佯 ”,假装 【小题 2】填入下列句子 “”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是( ) ( 3分) 开皇末, 述勋封新城县公。 臣往在涿郡,尝 陛下夜论世事 复隋旧封,以宗室女妻 A 因 与 其 B 以 与 之

43、C 以 于 其 D 因 于 之 【小题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南衙群臣 /面折廷争陛下 /不得举手 /今臣幸在 /左右不少有将顺 /虽贵为天子 /亦何聊 B南衙群臣 /面折廷争 /陛下不得举手 /今臣幸在 /左右不少有将顺 /虽贵为天子 /亦何聊 C南衙群臣 /面折廷争 /陛下不得举手 /今臣幸在左右 /不少有将顺 /虽贵为天子 /亦何聊 D南衙群臣 /面折廷争 /陛下不得举手 /今臣幸在左右 /不少有将顺 /虽贵为 /天子亦何聊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3分) A宇文士及和宇文化及同为隋右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但

44、是两兄弟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宇文化及不仅谋逆弑杀隋帝,而且不肯投靠李渊。宇文士及却成为唐高祖和唐太宗的得力助手。 B宇文士及担任尚辇奉御的官职时,得知李渊就是唐高祖,于是设法结纳,以图日后之用。 C宇文士及曾经跟随秦王李世民平定宋金刚和王世充,李世民即位为皇 帝后,更加重视宇文士及,经常将他请到寝宫谈话。 D太宗皇帝曾经赏玩宫中嘉树,宇文士及也在旁边附和,太宗引用魏征的话,暗指宇文士及是谗佞之人,经过一番辩解,皇帝终于消气了。 【小题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 时士及女弟为昭仪,有宠,由是见亲礼,授上仪同。( 3分) 或告其反

45、,讯无状,召为殿中监,以疾改蒲州刺史。( 4分) ( 2)宇文士及凭借什么获得了唐高祖和唐太宗的信任?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3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B 【小题 5】( 1) 当时宇文士及的妹妹为高祖的昭仪,得到宠爱,因此宇文士及受到亲近尊重,进授仪同三司头衔。( “有宠 ”,得到宠爱, 1分。 “见 ”,被,受到, 1分。句意通顺, 1分。) 有人告发他谋反,审查起来没有根据,调回朝廷任殿中监,因生病离京任蒲州刺史。( “或告 ”,有人告发, 1分; “训无状 ”,审查起来没有根据, 1分。以疾,因为疾病, 1分。句意通顺, 1

46、分。) ( 2) 政治上主动投靠李渊,暗进金环一事可以说明。 替皇帝在边境立威,并且收买人心。 处事谨慎,宫中之事即使是妻子也不泄露。 善解人意,在嘉树事件中,巧妙化解皇帝的怒意。 机智颖悟,通过了皇帝的试探。(每点1分,答出任何三点即可得满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雅 ”此处应为副词,译为 “平素,向来,素常 ”。要运用联想,联想已学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注意古代汉语中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四种情况。例如: “都督阎公之雅望 ”中 “雅 ”的意思是 “崇高,美好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根据文意

47、,第一处应为 “凭借 ”,用 “以 ”最合适。第二处意为 “我从前在涿州,曾经和陛下 在半夜里议论时局 ”,填入介词 “与 ”最合适。第三处,应填入 “之 ”,因为 “其 ”一般不作宾语。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句子意思。原文为: “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断句的前提:多读文段,增强语感。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 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 “得知李渊就是唐高祖 ”,错误,当时,李渊并未称帝,宇文士及也并未预先知道李渊会成为皇帝。况且,高祖是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语句要通顺,关键词语翻译要准确,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