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福建省厦门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31949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福建省厦门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届福建省厦门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届福建省厦门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届福建省厦门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届福建省厦门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福建省厦门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子 “相 ”的用法表示 “动作偏指一方 ”的一项是 A吾已失恩义,会不 相 从许。 B仰头 相 向鸣,夜夜达五更。 C枝枝相覆盖,叶叶 相 交通。 D贱妾守空房, 相 见常日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 “相 ”在古文中有如下用法,其一是动词 “辅佐 ”,其二是名词宰相,其三是表示动作偏指的一方,可以是 “你我他 ”。 A项 “相 ”代指 “你 ”; B项 “相 ”指 “互相 ”; C项 “相 ”也是 “互相 ”; D项 “相 ”也指 “互相 ”。故选 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

2、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将以下 6个句子重新排列,最连贯的是( )( 3分) 任何心理活动,任何创作,也许都具有 “一次性 ”。 揣度别人是很困难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作者的回顾,事后的创作谈,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实际创作情状复合,是值得怀疑的。 甚至揣度自己也未见得容易多少。 人不能把脚两次伸进同一条河里。 比方说这篇小说写过这么久了,尽管我现在能尽力回忆当时写作的心境,但时过境迁,当时的心境是绝对不可能再完整准确地重现了。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然后默读所给各句子,找出句中的关联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关注句首和句尾。此题

3、要注意行文的逻辑关系。一般说来,例证应该在观点之后,解释说明应该在观点之后。总述的部分应该是在分述之前的观点中或者分述之后的总结中。本题句 出现了“比方说 ”这样的字眼,很明显是在举例子。前边必定要有观点。 举例说明的是自己尽力回忆从前写作的心境,但是非常困难,不能完全准确再现。我们发现,这正好是对 的观点例证。 则是推己及人,通过自己的经验,提出作者的回顾和创作谈是值得怀疑的。接下来 ,用 这样的众所周知的哲理来佐证,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回过头再看一下,这一结论是对 “心理活动 ”和 “创作活动 ”二者的结论,而句 说的是心理活动、 说的是创作活动,而从句 中,先出现 “心理活动 ”,后说

4、 “创作活动 ”,可知作者先谈心理活动 ,后谈创作活动 。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 D 。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句中成语的字形和用法都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B我们经过一个美仑美奂的宏丽华厦的区域,开车的告诉我们说这是西人和本地富翁的住宅区域。 C明天是校长赐宴,陪客又有我,他们处心积虑,一定要我去和银行家扳谈,苦哉苦哉! D病菌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对人民的危害却非常严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既考查字形又考查成语的用法。成语本身是

5、没有错的,错在与语境不合、修饰对象不当、褒贬不当、范围不当、谦敬不当等等。所以学生首先要知道成语的意思,然后关注它所修饰的对象,所在的语境。 A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 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蓬荜生辉是谦词,只能用在自家身上。此处谦敬不当 B “美仑美奂 ”字形错,应为美轮美奂 D微不足道,强调价值小。而语境强调的是细菌很小。两者不符,可改为 “微乎其微 ”。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对下列各句中的 “以 ”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但以刘日薄西山 谨拜表以闻 奚以之九万里

6、而南为 以八千岁为春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耕植不足以自给 诸侯以惠爱为德 倚南窗以寄傲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答案: C 试题分析:虚词的用法常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在句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用法往往不同,二与前后词的词性有关。 “以 ”的用法主要与它后面的词词性有关。 “以 ”后是名词,以是介词; “以 ”后是动词,以是连词。 1 和 4“以 ”是介词,凭借,用; 2和 6“以 ”是连词,因为; 3、 7和 10“以 ”是连词,表目的,来; 5和9 是固定短语 “以 为 ”,把 当作; 8“足以 ”固定短语,完

7、全可以,够得上。故选 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守 拙 归园田拙:不善于在官场逢迎取巧。 B山不 厌 高,水不厌深厌:满足。 C 可怜 体无比可怜:值得同情。 D昔我往矣,杨柳 依依 依依:杨柳随风摇曳披拂的样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词义。 C 项中的 “可怜 ”古今异义,古义是可爱,此处指姿态可爱;今义是值得怜悯与同情。故选 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敢与 忤 视忤:逆。 B秦王复击轲, 被

8、八创被:表被动关系。 C 诚 能得樊将军首诚:果真。 D 微 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假如没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词义。 B项中的 “被 ”在文言文中作为被动关系的很少,一般有如下义项,其一同 “披 ”,穿着,例句 将军身被坚执锐;其二同 “披 ”,散着,例句 屈原被发行吟泽畔;其三 “遭受 ”,如 B项,其四 施加,例句 “泽被后世 ”。故选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A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B沛公安在? C是寡人之过也。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9、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文言句式都有自己固定的特点和标志。主要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例句中有一个 “于 ”,可见是状语后置(或介宾后置),正常语序 “亦将于斯文有感 ”。找标志的话,可以圈定 D,可倒为 “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观。 A项 “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可倒为 “有吹洞箫之客 ”。 B项宾语前置,可倒为 “在安? ”C判断句,标志“是 也 ”。故选 D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 南 为 A 乐 琴书以

10、消忧 B雄州雾列,俊采 星 驰 C 目 吴会于云间 D臣具以表 闻 ,辞不就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中的词类活用。词类活用都有规律。首先判断词本身的词性是否相同,以此缩小范围,比如例句 “南 ”原本是方位名词,此处活用为动词,译为向南飞,排除 A和 D, “乐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 为乐,“闻 ”动词使动用法,使 知道。 B“星 ”名词做状语,象星斗一样。 C项 “目 ”名词做动词,看,遥望之意。故选 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求思 之 深而无不在也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 之 B臣死 且

11、不避 且 君尝为晋军赐矣 C项王 即日 因 留沛公与饮不如 因 善遇之一 D客亦知 夫 水与月乎微 夫 人之力不及此 答案: D 试题分析:虚词的用法常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在句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用法往往不同,二与前后词的词性有关。 A 项第一个 “之 ”是结构助词,不译;第二个 “之 ”是代词,代 “荆轲 ”。 B项第一个 “且 ”,副词,尚且;第二个 “且 ”,况且。 C 项第一个 “因 ”,于是,就;第二个 “因 ”,趁机。 D 两个 “夫 ”都解释为 “那 ”,故选 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唐浮图慧褒

12、始舍于其址,而 卒 葬之 卒 起不意 B 举 酒属客 举 匏樽以相属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 谢 项王 谢 家来贵门 D 顾 计不知所出耳大行不 顾 细谨 答案: B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可利用排除法,先排除简单的。比如 A项第一个 “卒 ”,最终,第二个 “卒 ”,是通假字,同 “猝 ”,突然; C项第一个 “谢 ”,道歉,第二个 “谢 ”,辞别,离开; D项第一个 “顾 ”,只是,第二个“顾 ”,顾及,虑及。而 B项两个 “举 ”,都是 “举起,端起 ”之意,故选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

13、一项是() 【例句】道芷阳 间 行 A 夜 缒而出 B先破秦入关者 王 之 C使使以 闻 大王 D 渔樵 于江渚之上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中的词类活用。词类活用都有规律。首先判断词本身的词性是否相同,以此缩小范围,比如例句 “间 ”原意是 “小路 ”,名词,此处名词做状语,排除 C, “闻 ”原本是动词,此处活用为使动词,译为 “使 知道 ”。 C项 “王之 ”,名词 +之(代词),名词做使动词,译为 “使 称王 ”。 D项 “渔樵于 ” ,名词 +介宾短语,名词做动词,打鱼砍柴。 A项 “夜缒而出 ”,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又不是动作的发出者,那只能做状语,故选 A。 考点

14、: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加点词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 知 知:通 “智 ”,聪明 B距关,毋 内 诸侯内:通 “纳 ”,接纳 C图穷而匕首 见 见:通 “现 ”,看见 D蒲苇 纫 如丝 纫:通 “韧 ”,柔软而结实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中的通假字,通假字虽然是同一个字,但也有多个意思,可以结合语境,来选择正确的义项。比如 C项 “见 ”,是同 “现 ”,是“显露、显现 ”之意,故选 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15分) 于仲文,

15、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 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 者十七八。 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 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 让悉

16、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 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 “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 “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 ”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 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 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

17、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史臣曰: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 (隋书于仲文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髫龀就学, 耽 阅不倦耽:沉迷 B仲文军 次 蓼堤,去梁郡七里次:驻扎 C金乡人谓为 信 然,皆喜信:实在,确实 D毗罗军大溃,仲文 乘 之乘:乘机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于仲文 “英略 ”的一组是( 3分) 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 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 仲文诈移书州县曰: “大将军至,可

18、多积粟。 ” 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 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于仲文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气度超凡。尉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于仲文,但于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尉迥对此极为愤怒,派遣宇文威攻打。 B之前,于仲文击溃了宇文威的军队。尉迥又派遣 两路大军围击于仲文。于仲文因麻痹大意而受到贼兵两路合击,被迫率领六十多个骑兵突围而逃,而贼兵穷追不舍。 C孙子 计云: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于仲文可谓深谙其道,在城武一役中,他在贼兵将士一片松散之时,挑选精锐,火速出击,一举攻占了城武。 D在

19、评定尉迥之乱中,于仲文运筹帷幄,历经数战,最终生擒檀让,斩杀席毗罗。有鉴于此,朝廷为他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从此,于仲文功成名就。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 ( 1)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 3分) ( 2)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 3分)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B 【小题 4】 (1) (于仲文)被叛军追击,他一边应战,一边逃走,那些跟随他的骑兵,十分之七八都战死了。( “为 所 ” “十七八 ”各 l分,句意通畅 l分) (2)擅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擅让的军队

20、很骄傲轻敌。( “悉 ”“伪北 ”各 l分,句意通畅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义。 “信 ”的原意就是 “诚实、诚信 ”,屈原列传中就有 “信而见 疑 ”的句子,老子有云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并结合语境推断,此处的 “信 ”应是 “诚实,不欺骗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要求,对象是谁,特点是什么,间接还是直接。可以利用排除的办法来做这类题目。比如特点是 “英略 ”(出众的谋略 ),所写的事件应该能体现他的谋略

21、,是才能方面的。 “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 ”写于仲文拒绝诱召。是他的品格; “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写于仲文死里逃生,是经历; “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 ,为之不流。 ”写于仲文乘胜追击,贼兵投水而死的情况。排除这几点,故选 B。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主要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首先要浏览四个选项,找到选项所在的段落和句子,然后将选项与原句进行比较。此类题目的误区主要有:张冠李戴、时间地点错位、曲解实词虚词之意、胡乱推测。经比较可得知 B有误,文中无 “麻痹大意 ”之说,文中原句 “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

22、,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中 “为 所 ”,被动句式,用替换的原则,用 “被 ”换掉 “为 所 ”; “十七八 ”,十分之七八。 “骑 ”,骑兵。第二句中 “悉 ”,全部; “伪北 ”,伪 假装,北 败逃(追亡逐北 ,伏尸百万)。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6分 ) 一剪梅 无名氏 漠漠春

23、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 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注】 此词作于江上舟中。 【小题 1】结合全词,分析 “篝灯强把锦书看 ”一句中 “强 ”字的表达效果。 (3分 ) 【小题 2】这首词中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作赏析。 (3分 ) 答案:【小题 1】 “强 ”有勉强之意。写出了诗人灯下因思乡而想看家书,但又因看家书易勾起内心思乡之情而不忍看的矛盾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 【小题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 “反衬 ”(乐景衬哀情)。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 充满生机的江

24、南风景图;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离井怀乡的深沉愁苦之情。上片的乐景反衬下片的离情,突出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或答 “对比 ”(上片的乐景与下片的离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的表现手法亦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题。首先要解释该词并指出活用或修辞,然后代入句中描述,第三步写景效果和表达感情效果。 “强 ”有勉强之意,因为 “锦书 ”是信的意思,根据注释可知他此时正在江上舟中,漂泊在外,而 “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一句可以看出他此时正处于思乡的情怀之中,所以锦书该是家信。因为思乡,想看;也因为思乡,不敢 读,就出现了此时的勉强之态。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

25、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是考查诗歌的艺术手法。诗歌的手法主要有四大类: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手法。题干要求词中最突出的手法,就不能纠结于某一句,应从整体考虑。上片 “漠漠春阴 ”“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词人用清丽洗炼的语言生动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江南春天的图画:暮春时节,春阴漠漠,春风春雨吹透了、打湿了轻柔的春衫。此时春蚕已快三眠,养蚕的人家怀着即将收获的喜悦心情采摘得桑、柘叶满篮,把 蚕喂得饱饱的。这是江南暮春时节所特有的景象,显得生机盎然。下片 “樯燕呢喃,梁燕呢喃 ”又勾起词人对自己家乡的回忆。 “先自离怀百不堪 ”一句深切体现了离乡

26、思乡的愁苦。上片的乐景对此时的情感起到了反衬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2分) 第 6版现代汉语词典首次收录了以西文字母开头的词汇,数量达 239个,如 NBA CPI、 GDP等等,这些词汇经常在媒体出现,但收录词典还是引起了文化界学者们的 ( xun)然大波,一百多名学者联 名举报至新闻出版总暑和国家语委,称英文代替汉字就是对汉字 “最严重的破坏 ”。 (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1分) (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1分) 答案:( 1)轩 (1分 )( 2)

27、“暑 ”应改为 “署 ” (1分 ) 试题分析:这一道考查字形的基础题。字形与意思有一定的关联。 “暑 ”,意思是 “热 ”或 “热天 ”。 “署 ”的义项有如下几个: 1办理公务的机关; 2布置;3签名,题字 4暂代。此处 “新闻出版总暑 ”是一个部门,所以 “暑 ”应该改为“署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 记 A。 文中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3分) 会议开幕式在学校体育馆举行,当曼德拉精神焕发、笑盈盈地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使得台下群众一片欢腾、雀跃。 欢呼声像一阵阵热浪激荡着整个体育馆,掌声和欢呼声长时间经久不息。 曼德拉频频招手致意,在群众的欢呼

28、声中发表主旨讲话,阐述了新南非政府将以重建和发展计划建设南非,解决广大人民所关心的住房、水电、教育、就业等。 序号:修改: 序号:修改: 序号:修改: 答案: 缺主语,去掉 “使得 ”二字。 语意重复,去掉 “长时间 ”三字。 缺宾语,在 “等 ”字后面加上 “问题 ”二字。 试题分析: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 “当 时 ”和 “使 ”让句子缺少主语,去掉 “使得 ”二字。 “经久 ”,意思是 “长久

29、 ”,与前面的 “长时间 ”重复,去掉 “长时间 ”三字。 “解决 ”缺宾语,在 “等 ”字后面加上 “问题 ”二字。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 20分) 【小题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柳湘莲为了摆脱薛蟠对自己的骚扰,假意让薛蟠跟从自己去寻欢作乐,把他骗到北门外的塘边,糊弄薛蟠发誓结义,趁机狠狠教训了呆薛蟠。不仅打了,还用马鞭抽了,灌了他几口脏水。薛蟠大吐酒水,全身疼痛难禁,后悔自己的认错人。薛姨妈要告官,被宝钗拦住。 B袭人见宝玉人性恣情,不务正业,便以生气要回到贾母身边之事试探宝玉,见宝玉对她恋恋不舍

30、,便趁机加以劝谏,为宝玉定下三个条件,大意是,一不许再说身化轻烟的花,二不许讽刺追求功名利 禄的人,三不许吃别人嘴上的胭脂。宝玉吞吞吐吐没有全部答应。 C宝玉来看黛玉,黛玉觉得宝玉对自己的态度忽冷忽热。无意中听到雪雁说宝玉定亲的传言,千愁万绪堆上心头来,便打定了主意,将身子糟蹋了下去,一死了之。众人请医问药,宝玉实言安慰,都不管用,直到饭也绝粒,粥也不喝。奄奄一息,垂毙殆尽。听到侍书说是要和园子里的姑娘定亲,要 “亲上加亲 ”,顿时清爽许多,病也渐渐好转。 D香菱和众人斗草,不小心把裙子弄赃了。其裙为宝钗所赠,怕辜负了宝钗的心,又怕薛姨妈责备,贾宝玉便建议香菱换一条一样的裙子。正好袭人有一样的

31、 裙子,便把裙子换与香菱,又将脏裙子拿去收拾。香菱临走时,让宝玉不要告诉薛姨妈。 E中秋家宴冷清,湘云与黛玉去凹晶馆赏月联诗。黛玉发现池中有黑影,湘云便捡个小石片打过去,却飞起一只大白鹤。湘云灵机一动,便联出上句 “寒塘渡鹤影 ”,黛玉寻思半日对道: “冷月葬花魂 ”,湘云拍手称奇,但又觉太颓废。后妙玉从山后转出,说这句子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让她们不要再联下去而请到她那里喝茶。 【小题 2】填空题 (每空一分,共 5分 ) ( 1)宝玉梦中来到太虚幻境,翻看了记载金陵优秀女子命运的 “ ”图册后,又看了 “红 楼梦 ”原稿,聆听了 “红楼梦 ”曲。宝玉依警幻仙姑之言,与仙女秦

32、可卿结婚。婚后,二人正携手游玩时忽遇迷津,宝玉受到惊吓,失声喊叫: “可卿救我 !”方从梦中醒来。 ( 2)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一面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一面又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尤二姐十分痛苦、懊悔。王熙凤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维系生命的一丝希望也断绝了,尤二姐遂 (结局)。凤姐故作姿态,伤心痛哭。 ( 3)前一天晚上,林黛玉敲贾宝玉的门没有开,觉得被贾宝玉冷落了。第二天,她 一个人悲悲泣泣地葬花,并哭着吟了一首 ,正好被贾宝玉听到了。贾宝玉不觉痴倒,也大哭了一场。宝玉、黛玉因此清除了误会,遂相好如初。 ( 4)

33、贾母生病,偏有传来迎春死的消息,病势日增,终离世而去, 求凤姐把老太太的丧事办得风光些。 ( 5)宝玉丢玉之后,终日糊涂。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决定 _,娶宝钗为媳妇 “冲喜 ”。 袭人进言说怕害了宝黛钗三人,贾母为难,凤姐献了一个用宝钗暗代黛玉的掉包之计,获得贾母同意。 【小题 3】简述题 “ 可知这样大家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 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请简述这件事。 【小题 4】简述题 贾府抄家后日渐衰败凋零,为博贾母欢心,大家高兴,湘云建议给宝钗过生日,大家借此玩乐一番。可是宝玉为何中途退席?后

34、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答案:【小题 1】 BD 【小题 2】( 1)金陵十二钗 ( 2)吞金自尽( 3)葬花吟 ( 4)鸳鸯 ( 5)以金配玉 【小题 3】是探春在抄检大观园中所说。傻大姐在园子里捡到了绣春囊,最后被送到王夫人手中。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大观园。在怡红院,晴雯愤怒地将 箱子倒空,并无 “私弊之物 ”;在探春室内,探春挺身护丫头,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流泪痛诉 “抄家 ”;惜春房中,丫头入画被查出私传东西遭到训斥,惜春反而让凤姐不要饶她;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私情的证据,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 【小题 4】 宝玉想起了金陵十二钗的梦,感慨万千,又

35、想起黛玉,伤心落泪,于是找了个借口出去。 宝玉又进大观园,在潇湘馆听到鬼哭,看门的婆子说自打黛玉死后,常听见哭声。 宝玉流泪说道:林妹妹,是我害了你,你别怨我,是父母做主,不是我负心。( 2分) 众人来寻,袭人将宝玉拉 走。 【小题 1】 试题分析:名著选择题一般是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两项。误区主要有时间地点错位、事件张冠李戴、因果关系、先后关系等等,错的点往往很小,读名著的时候,一定要明确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做过什么事。 B “便以生气要回到贾母身边之事 ”应为 “便以家里要为她赎身之事 ”试探宝玉; “宝玉吞吞吐吐没有全部答应 ”应为 “宝玉一一答应 ” D“宝钗 ”应为 “宝琴 ”, “

36、薛姨妈 ”应为 “薛蟠 ” 考点: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能力层级为名著阅读 B。 【小题 2】 试题分析:名著填空题要注意事件之间的关联。第一处梦游太 虚幻境是在第五回,贾宝玉在秦可卿的房中休息,梦中到了幻境,并看到了十二钗的判词;第二处王熙凤借刀杀人在第六十九回;第三处黛玉写葬花吟是在第二十七回。 考点: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能力层级为名著阅读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红楼梦中非常有名的一回。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这一回中主要有三个场面,一是怡红院中晴雯倒出所有东西,并无 “私弊之物 ”,并说了这段话;一是探春室内

37、,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痛骂 “狗仗人势 ”的奴才;一是迎春房中,查出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这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 考点: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能力层级为名著阅读 B。 【小题 4】 试题分析:要注意答题的思路。发生的事件是这个过程的主要事件,模式:什么人什么事。这是红楼梦第一百零八回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死缠绵潇湘闻鬼哭 ”的内容。 考点:了解有关名著 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能力层级为名著阅读 B。 默写 名句名篇背诵默写题( 15分,每空 1分) ( 1) ,此时无声胜有声。 ( 2)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 ,列坐其次。 ( 3) ,

38、依依墟里烟。 ( 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 5)亦余心之所善兮, 。 ( 6)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7)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 8)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 ( 9) ,秋水共长天一色。 ( 10) ,而后人哀。 答案:( 1)别有幽愁暗恨生 ( 2)引以为流觞曲水 ( 3)暧 暧远人村 ( 4)夙兴夜寐 ( 5)虽九死其犹未悔 ( 6)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7)酾酒临江 ( 8)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 9)落霞与孤鹜齐飞 ( 10)秦人不暇自哀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 “幽 ”、 “觞 ”、 “ 暧暧 ”、 “

39、寐 ”、 “ 犹 ”、 “酾 ”、“ 鹜 ”“暇 ”等。结合诗句的意思来记忆,比如,觞是酒杯之意。每句 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 “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 ”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

40、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鲁人徙越 ”的启示 不知您是否听说过韩非子写的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鲁国人擅长纺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纺织白绢。他们想迁到越 地去,就有人对他们说: “你们一定将穷困不堪了。 ”这个鲁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 “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赤脚走路;白绢是做帽子用的,而越人却披头散发。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地怎会有用武之地?怎么会不穷困呢? ” 看完这个故事后,人们往往认为擅长编制的鲁人夫妇糊涂无知,那位劝说者则明智而有识,这几乎成了铁案。是的,如果我们用静止的观点来分析,擅长纺织的鲁人夫妇到越地之后,一定会像那位明智的劝

41、说者所说的那样,特长得不到发挥,定然会 “无用武之地 ”,以至于 “穷困不堪 ”了。 但是,如果我们转换一个角度,深入下去思考一下呢? 就会得出一个与劝解人说的完全相反的答案:。 鲁人徙越之后,并不一定急于卖鞋卖帽,而且不一定局限于卖鞋卖帽。他们夫妇到越地之后,可以先做一番考察,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然后再对鞋帽从美学角度的和有利于身体健康诸方面,做一些宣传穿鞋戴帽的有益广告,使越地人慢慢认识并接收穿鞋戴帽这种文明的生活方式,生意自然就有了。当然,越人的生活方式不一定马上改变,鲁人夫妇也不可能马上富起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越人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不一定老不穿鞋、

42、不戴帽,就像人类开始时挂树叶、围兽皮,而现在却穿 上衣服一样。再说,鲁人夫妇既然擅长纺织,那么,他们的纺织就不会局限在鞋帽上,他们可以纺织出许多越人喜欢的东西。这样,鲁人夫妇又何患不富。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有许多人看待事物或干事情,总是像故事中劝鲁人的人那样,以僵化的眼光看待事物,墨守成规,不思变革,满足于当前的环境,对新出现的事物,一看脸孔陌生,不是采取怀疑的态度,不加理睬、不去注意,就是大喝一声, “哪里来的异端 ”,一棍子打死。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些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与我们所处的改革时代极不适用的。我们国家是一个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比较 落后的国家,尽管在建国之后,为了

43、改变这种落后的现在状况,国家建立了适合当时实际的经济体制,但这些旧的经济体制 ,现在已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世界各国都在实行改革开放 ,它们的经济实力都在不断增长。我国本来就比世界发达国家落后 ,只有实行改革开放,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今天 ,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 ,在当今 ,我们只有像鲁人那样 ,敢闯禁区 ,大胆尝试 ,才能创造出财富 ,增强国力 ,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 ,赶上世界发达国家 ,成为世界强国之一。相反 ,像故事中劝说者那样固步自封 ,只能 是越来越穷 ,最后不攻自破 ,不打自倒 ,重演清朝末期的历史悲剧。 试题分析:

44、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考生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 “命意作文 ”,属于自命题。所以立意非常重要。 立意提示 ( 1)顺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由于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那么鲁人到越国去必然会穷。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 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

45、出质疑。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穷吗?我们会认为正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这种立意是一种扩散性思维,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提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 (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 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我们就会设想:鲁人听了劝告之后,会有什么反响呢?去还是不去呢?去与不去各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这就需要每个人作恰当的想象,从而得出 “亏本生意做不得 ”, “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 ”等观点。这种立意是顺向立意的更深一层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想象思维的进一步发挥,使学生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论,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这样,就可把材料内容与当前实际联系起来,进行类比,告诉我们办企 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这种立意便于联系实际,提炼深刻、高远的主题,使作品富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