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32328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 其他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长太息以掩涕兮, _。(屈原离骚) 故木受绳则直, _。(荀子劝学) 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_。(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蜂房水涡, _。(杜牧阿房宫赋) 月出于东山之上, _。(苏轼赤壁赋) 答案: 哀民生之多艰 金就砺则利 无边落木萧萧下 人道寄奴曾住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徘徊于斗牛之间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子曰: “里 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 子曰: “德 不孤,必有邻 。(里仁)

2、 注: 里:居。 德:有德之人。 邻:亲近 【小题 1】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影响,要谨慎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近朱者赤,择 “仁 ”而处,受到仁德 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小题 2】 孔子说: “无友者不如己者。 ”(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 “择处 ”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答: 答案: 【小题】 C 【小题】 示例: “

3、择友 ”和 “择处 ”,都是选择有益于仁德养成的外部环境。与修养高于自己的人交友,以友辅仁,见贤思齐,可以取友之长、补己之短。 (从其他 角度解释,言之成理亦可) 【小题】 C项 “选择与仁德为邻 ”与 “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有误,第一处的 “仁德 ”应为“有仁德的人 ”,第二处的说法不对, “焉得知 ”说的是 “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而不是 “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两处错误均考查在对选段中的重点词语的理解上,一处考查的是 “仁 ”的含义,二处考查的是 “知 ”的含义。 【小题】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分析。孔子交友思想,是建立在其 “仁 ”的思想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在作答时

4、,要先答出选段与选句之间的关系,即要指出 “择友 ”与 “择处(选择居住的地方) ”两者之间的共 同点,即与 “仁德养成 ”之间的关系。其次要阐述孔子 “择友 ”观的内涵,即指出孔子为什么会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孔子此句话从正面说是:要和比自己水平高、素养高的人交朋友。考生若能从此处入手,答题会更符合答案:的要求。 【参考译文】 孔子说: “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 孔子说: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 简答题。(任选一题, 100字左右)( 5分) 简述红楼梦中贾珍请王熙凤到宁国

5、府协理秦可卿丧事的原因和过程。 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穷诗人甘果瓦与爱斯梅拉达结成名义夫妻的经过。 答案: 答案:示例:儿媳秦可卿死后,贾珍想把丧事办得体面些,可偏偏此时妻子尤氏犯病,不能料理事务。这时,贾宝玉向他推荐了王熙凤。于是贾珍便向邢夫人和王夫人提出请求,王熙凤也表示愿意到宁国府协理丧事。 答案:示例:甘果瓦被爱斯梅拉达的美貌和舞姿吸引,一路跟随他,误入乞丐王国。如果没有乞丐王国的人嫁给他,他就要被处死。出于对干果瓦的同情,爱斯梅拉达按照摔罐成婚的规矩,与甘果瓦结成名义夫妻。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赵云保护着麋夫人、阿斗突围,好不容易脱离危险,曹

6、操的追兵又到了。赵云苦苦劝说受了重伤的麋夫人抱着阿斗上马,自己步行护卫。但为了让赵云全力保护刘备的骨肉,麋夫人把阿斗交给赵云,就拔剑自杀了。(三国演义) B吴荪甫雄心勃勃,总想扩大自己的事业。他和 几个朋友组建了益中信托公司,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了几个小厂,并准备加以扩充。他希望自己生产的灯泡、肥皂等日用品将来能销往乡村。(子夜) C高老太爷的病一直不见好,高家便求助于神的帮助,拜菩萨、祭天之后,便是捉鬼。捉了高老太爷病房里的鬼,还要捉高公馆所有房间的鬼。捉鬼捉到觉慧的房间时,觉慧却紧闭房门,将巫师等人挡在了门外。(家) D马斯洛娃被判去西伯利亚做苦工。为了替被诬告的马斯洛娃伸冤,涅赫柳多夫四处奔

7、走。上诉失败后,涅赫柳多夫决定陪她去西伯利亚,并再次向她求婚。但是,马斯洛娃拒绝了他,决定与西 蒙斯结婚。(复活) E.老葛朗台的葡萄园这一年收成非常好,他十分高兴,于是从太太的衣柜里挑了一件十分漂亮的衣服,送给了一直为主人效忠的拿侬。这是老葛朗台送给拿侬的许多礼物中最贵重的一件。(欧也妮 葛朗台) 答案: A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 尺度 彭程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物、行为、时间,在绝大多数的情形下,有两个字是躲避不开的:尺度。几乎多有的领域、一切事物,都因尺度的介入、参与而存在、运行,自足自立。 尺度具有相对性。在某个人群某种环境中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尺度,换一种背景来看

8、, 可能匪夷所思,莫名其妙。驰骋于想象王国的作家悲壮的叫喊 “不创造毋宁死 ”,而另一边,浸润了实证精神的科学家会奇怪,如此虚幻的勾当何以会让人付出整个身心。这时,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一道墙垣了。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的隔膜、误解乃至对抗,小到一个家庭中长幼之间的代沟,大到亨廷顿所说的 “文明的冲突 ”。 尺度具有普遍性,但是也不时会有意外,仿佛当今赛事频爆冷门。当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放弃巨额家族遗产,因为它们妨碍了他的哲学思考。明代作家袁中郎辞去苏州行政长官之职,因为他的趣味是无羁无绊,与山水相唱和。这些人当然是常人 眼里的 “另类 ”,但你不能说他们没有尺度。也许梭罗概括的最到位:“如果谁

9、没有跟随队伍的步伐,很可能他听到了另一种鼓点。 ”他们对传统的尺度不以为然,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标高。越是杰出者就越勇于冲破流俗,因为他们的目力更能洞察事物的本质,更能窥见大美所在。相比人云亦云者,他们更乐于自己决定怎样迈步。 这就接近了一个重要的观念:尺度的核心是个性。或者说,个性决定了尺度的美貌。一条因果之链连接了二者。而所谓个性,不过是源自对生活的独特领悟和由此而生的特异的行为姿态。在常人难以理解之处,特立独行者凭借自己的尺度成就了不寻 常的人生。 越是在这个复制的时代,独特的个性就越显得重要。而个性的极致是与尺度的臻于极致互为表里的。然而我们看到的情形却不容乐观,众多的生命样式都仿佛在一

10、个模子里铸成,更令人忧虑的是人们对此每每视而不见。据说随着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人除了得享长寿外,甚至可以定制自己的器官形体,你大可选择梦露的容貌、乔丹的体型。这当然令人雀跃,但为什么很少听人谈及要为自己选择独特的生存尺度呢?为什么不努力将尺度设定的更合理、更美好、更杰出呢? 【小题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认为,几 乎所有领域、一切事物,都有尺度存在;即使是常人眼里的“另类 ”,也有他们自己的尺度。 B第三段列举维特根斯坦、袁中郎的 “另类 ”事例,并引用梭罗的名言,是为了证明 “尺度具有普遍性 ”的观点。 C由于现代可以运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克隆梦露

11、的容貌、乔丹的体型,因此作者认为这是一个 “复制的时代 ”。 D作者在文末运用两个问句,对忽视个性的流俗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就个性化生存发出了热切的呼唤,引人深思。 E本文开篇提出 “尺度 ”的话题,接着论述其 “相对性 ”,在阐析其 “普遍性 ”中的“意外 ”,而后提示出 “尺度的核心是个个性 ”。 【小题 2】 第二段中提到 “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了一道墙垣了 ”,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3 分) 【小题 3】 结合本文,举例阐述你对 “个性决定了尺度的相貌 ”这句话的理解。( 4分) 答: 答案: 【小题】 BC 【小题】 尺度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评判就不同,因此造成了隔膜、误解甚至对抗,像墙一

12、样,阻碍人们的交流。 【小题】 决定 “尺度 ”的关键因素是人的个性。个性不同,由此产生的标准(尺度)也不同。维特根斯坦和袁中郎等人的 “尺度 ”异于常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个性独特,人生目标与众不同。 【小题】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能力等级 C,涉及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考点。 B项,错在 “是为了证明 尺度具有普遍性 的观点 ”,根据原文 “尺度具有普遍性,但是也不时会有意外,仿佛当今赛事频爆冷门 ”,可知作者意在阐述尺度具有个性,而非普遍性。 C 项,错在 “由于现代可以运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克隆梦露 的容貌、乔丹的体型 ”,属误

13、将未然当已然,此项可从原文 “据说随着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人除看得享长寿外,甚至可以定制自己的器官形体,你大可选择梦露的容貌、乔丹的体型 ”得出。同时,本项因果上还出现倒置问题。 解答此题时,要能够从文本中找到原文,然后进行比对,最后才能选出答案:。A项的原句在第一段, D句的原文在最后一段, E句属于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原文为每一段的中心句。 【小题】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注意需要理解的句子在文本中所在的位置,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尺度为什么会出现不 同,二是为什么说尺度的不同简直成为一道墙垣,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观点在文中的

14、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作答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语: “结合本文 ”,是要求学生从文本整体角度出发考虑; “举例阐述 ”,是要求考生必须援引文本中的材料加以说明; “对 话的理解 ”,是要求考生必须先阐述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在组织答案:时,需要考虑几个问题:为什么说个性决定了尺度的相貌,文本中哪些事例是证明这一观点的,为什么你这么认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阿庆 丰子恺 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 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我家住在后河,是农民出入的大道之一。多数农民都是乘航

15、船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跳着一担柴步行入市。 卖柴,要称斤两,要找买主。农民自己不带秤,又不熟悉哪家要买柴。于是必须有一个 “柴主人 ”。他肩上扛着一支大秤,给每担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柴主人熟悉情况,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农民情愿九五扣到 手,因为方便得多,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去买物或喝酒了。高考资源网 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此人姓什么,一向不传,人都叫他阿庆。阿庆是一个独身汉,住在大井头的一间小屋里,上午忙着称柴,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他不喝酒,不吸烟,唯一

16、的嗜好是拉胡琴。他拉胡琴手法纯熟,各种京戏他都会拉。当时留声机还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种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声机来卖唱,听一出戏,收几个钱。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出几个钱买些精神享乐,都不吝惜。这是不能独享的,许多人旁听,在出钱的人并无损失。阿庆便是旁听者之 一。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乐,竟是学习。他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 夏天晚上,许多人坐在河沿上乘凉。皓月当空,万籁无声。阿庆就在此时大显身手。琴声宛转悠扬,引人入胜。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琴。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琴是摩擦弦乐器。摩擦弦乐器接近于肉声,容易动人。钢琴不及小提琴好听,就是为此。中国的胡琴

17、,构造比小提琴简单得多。但阿庆演奏起来,效果不亚于小提琴,这完全是心灵手巧之故。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阿庆只能把内外两弦上的字眼 上尺工凡六五乙 教给他。此人按字眼拉奏乐曲,生硬乖异,不成腔调。他怪怨胡琴不好,拿阿庆的胡琴来拉奏,依旧不成腔调,只得废然而罢。记得西洋音乐史上有一段插话: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在一只皮鞋底上装四根弦线,照样会奏出美妙的音乐。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 笔者曰:阿庆孑然一身,无家庭之乐。他的生活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可见音乐感人之深,又可见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 (原载 1983年 2月 9日文汇报略有删减) 【注】 丰子恺(

18、18981975 ),浙江桐乡人,漫画家、作家。 上尺工凡六五乙 :中国传统记谱方法 “工尺谱 ”的记音符号。 【小题 1】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阿庆对生活要求不高,做 “柴主人 ”所得的百分之五的佣金,足够他一人衣食之用。 他没有其他嗜好,把生活的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 B阿庆有空闲(半天工作),有学习条件(可免费听留声机),有表演舞台(夏夜的河沿),有崇拜者(一青年拜师),这些造就了他非凡的音乐才能。 C作者先写琵琶不如胡琴动人,钢琴不如小提琴好听,再写阿庆用构造简单的胡琴演奏,效果不亚于小提琴,最后水到渠成,点明阿庆心灵手巧。 D文章有很多对浙西乡土风情的

19、描写,这些描写,除了交代主人公阿庆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展示了江南水乡风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E文章语言别有风味,有典雅的文言,如 “商贾辐辏的市场 ”、 “值得废然而罢 ”,也有通俗的口语,如 “他得了钱 ”、 “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 ”。 【小题 2】 作者用哪几件事来表现阿庆的音乐天赋?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3】 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 “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 ”的观 点。( 6分) 答案: 【小题】 BD 【小题】 要点: 阿庆旁听留声机,听几遍就会在胡琴上拉出 来,表明他的音乐悟性高于其他听众。 夏天晚上,阿庆在河沿为众人演奏,大显身手,很受欢迎,体现

20、他的演奏技艺高。 用一青年学胡琴与阿庆拉胡琴比,突出阿庆心灵手巧,独具音乐天赋。 (如有其它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小题】 探究要点: 精神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在物质生活的基本要求之外,人们还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 精神生活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是物质生活所不能代替的。 (需结合阿庆形象探究。如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小题】 B项 “一青年拜师 ”“造就了他非凡的音乐才能 ”错,作者此处写一青年拜师,目的在于对比突出阿庆的心灵手巧。 D 项, “更重要的是展示了江南水乡风光 ”错,本文重要的目的并不在于展示江南水乡风光,何况文本中 “风光 ”也少有提及。 【小题】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

21、构,概括作品主题,要求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分析,根据文章的写作脉络和材料,弄清作者是如何驾驭材料来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答时,学生可参照 B项的内容进行作答,但要注意题目中所提示的 “简要分析 ”。 【小题】 本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人物形象,探究作者的观点及 其写作意图。作答时,要结合阿庆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需采用分点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寂静钱钟书 周 氯 br12月 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 “这是在祭奠谁? ” 有人低声答语: “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 10

22、周年。 ” 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 “一切从简 ”,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 20分钟。 “如此寂静。 ”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 “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 “文革 ”

23、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 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 “大赦 ”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 “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 ”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 “没有书。 ” “文革 ”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 “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 “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 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 “钱先生做学问是 心在焉 ,”清华大学一位老师 说: “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

24、园里,有多少人则是 心不在焉 。 ”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 “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 10年后的清华, 10年后的 12月 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 “这是谁? ”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 “寂静 ”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 “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 ”,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

25、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 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 “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 ”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选自 2008年 12月 24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所以不了解 ,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B不能被 “赦 ”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 “没有书 ”

26、。 C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 “寂静 ”,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 “围城 ”将自己 “围 ”住。 D题目 “寂静钱钟书 ”,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 “静 ”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 “静 ”字,但也暗示了 “静 ”。 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 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 【小题 2】文章倒数第二段加点词语 “格调 ”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3】文章的结尾说: “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请结

27、合全文,探究时代的 “寂静 ”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 6分) 答案: 【小题 1】 AD 【小题 2】答案:示例:钱钟书的 “格调 ”是 “静 ”。在品格修养上,他始终静静的恪守着完整的人格,这样才能一生宠辱不惊;在治学风范上,他始终墨守 “寂静 ”,这是用心苦读,潜心治学的重要条件。 (如有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小题 3】探究要点: 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 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 “寂静 ”对人才的影响。 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 (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小题 1】 A项, “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 ”错,原文是 “有人将此误

28、读为 “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这说明清高孤傲是有人误读,而不是钱钟书的本性。 D 项,“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 静 ”错, “寂静钱钟书 ”围绕的应该是钱钟书而非各种人。 【小题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求学生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能够表现 “格调 ”内涵的事例,并加以适当的分析。 【小题 3】本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自新传 明 归有光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 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

29、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龀丧父,家计不 能支。母曰: “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 ,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 ”自新涕泣长跪,曰: “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 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 ”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 s掠无完肤。 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 “而何人者? ”自新曰: “里长,实书生也。 ”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

30、意。吴中子弟多轻儇 ,冶鲜好衣服,相聚 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 “宰天下竟何如? ”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 ,学官索贽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其自信如此。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余悲自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 有删节) 注 屹屹:同 “”,勤奋不懈的样子。 青紫: 古代公卿经带之色,这里俯楷高官昱爵。 儇:轻佻,不庄

31、重。 弟子员:生员 【小题 1】对下列的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新随口而应,若素 了 者了:明白,了解 B不知贫贱之为 戚 也戚:忧愁 C县吏 怪 其意气怪:责怪 D见其 面 斥人过面:当面 【小题 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童年丧父的张自新没有因母亲的看法而放弃学习,坚持耕读,啸歌古人,幽然自得。 B张自新对吴中子弟的亵语戏笑不以为意,也不理解,所以无法与他们交流。 C作者对张自新的坎坷经历和怀才不遇深有感慨,痛惜他的病故,写了这篇传。 D文中选取张自新读书敏慧,耕读奉母等几件事来塑造人物,选材典型,形象饱满。 【小题 3】把文中画横线

32、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 5分) 译: 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4分) 译: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况且我怎么能因为衣食问题让我母亲担忧呢? 自新就前往县衙代替哥哥(受责罚),而把他哥哥藏在别的地方。 【小题 1】本道试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等级为 B。 C项中 “怪 ”在此处应是形容词意动用法,可解释为 “以 为怪 ”或 “为 而感到怪异 /奇怪 ”。 A项中的 “了 ”采用组词法和代入法可以排除。 B项的干扰性最大,部分学生对 “戚 ”字有 “忧愁 ”的意义比较陌生,但学生如果能联想到祭十二郎文

33、“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捕蛇者说 “蒋氏大戚 ”中 “戚 ”字的意思,此项就不难排除了。 D项中, “面 ”为名词作状语,解释为 “当面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面 ”字的用法与选项是一致的。学生若能判断出 “面 ”于此处的用法,应该不难排除。 考生在作答此题时,应注 意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中的 “在文中 ”这一限制语,也就是说,选项中的实词的含义即使是对的,但如果放在文中解释不通,那么,该选项就有可能是错误的。如 C、 D两项,均考查了实词在文中的文言用法所延伸出的含义。 【小题 2】本道试题考查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和 “分析作

34、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等级为 C 级。 A、 B、 C 三项均可以从文本中找到对应的位置,如 A 项,对应位置在第一段; B项对应位置在第三段,原文为 “吴中子弟多轻儇,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 ”; C项对应位置为最后一 段。而 D项侧重从全文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对比原文后可以发现, B 项中的 “无法与他们交流 ”与原文中的 “与之语,不答 ”在意思上不相同,从文意上看 ,“不答 ”是 “不想回答、理睬 ”或 “不愿回答、理睬 ”,而不是无法与他们交流。 【小题 3】 此题考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

35、法 ”和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等级为 B级。 第 1小题, “且 ”“宁 耶 ”“以 ”“忧 ”为得分点, “且 ”译为 “况且 ”,“宁 耶 ”译为“怎么能 呢 ”或 “难道能 吗 ”, “以 ”译为 “因为 ”, “忧 ”在此处为使 动用法,译为 “使 担忧 ”“让 担忧 ”。重点考查了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类活用两个考点。 第 2小题, “诣 ”“代 ”“匿 ”及省略句式为得分点, “诣 ”译为 “前往 ”, “代 ”译为 “代替 ”, “匿 ”译为 “藏匿 ”或 “把 藏 ”。同时,此句中有两处省略,一是承前省略,“自代 ”后应该要补出宾语 “兄受 s掠 ”; “而匿其兄他所

36、 ”省略了介词 “于 ”,补充完整应为 “而匿其兄于他所 ”。 参考译文 张自新,原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年少读书,聪明绝伦。古经中有疑惑难解之处,学友们勤奋不懈而茫然无所获,张自新随口而答,仿佛向来很熟识 的一样。他性格方正诚实,没有丝毫的矫饰。看见他的人没有不讥讽的,把他看作是乡下人。同舍的书生晚间读书,疲倦而睡去,自新用灯架扔他(以提醒他),油污满桌子,他严肃恳切地提出批评,仿佛老师一样。幼年丧父,家计不能支撑,母亲说: “我看见人家读书,期望做大官,万人中不过一个。况且我们家命运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还为什么读书呢? ”自新哭泣、长跪,说:“亡父用这来嘱咐我,将离人世时,没有听说别

37、的话,我怎么敢忘却呢?况且我难道因为衣食的缘故而使母亲忧劳吗? ”他和他的兄长耕田度日,戴着斗笠扛着锄头,脸色黧黑。晚间归来,就正襟危 坐,吟咏古人的诗文,飘飘然仿佛在尘世之外,不知道贫贱是一种悲戚了。 他的兄长是里长,乡里多有逃亡之人,租税没地方来。每到年终,官府催交租税,把他拷打得体无完肤。自新就到县衙代哥哥受刑,而把哥哥藏匿到别的地方去。县吏为其意气而感到奇怪,刚要施与杖刑,他就阻止了,问: “你是什么人? ”自新说: “我是里长,本是一名书生。 ”县官让他试写一篇文章,他马上就写成了,县官安慰他,并免去了对他的刑罚。 自新看那些权豪势要之人,淡然不放在心上。吴中子弟大多轻薄浮滑,穿着光

38、鲜华丽的衣服,聚集到一处,用猥亵的语言玩笑,自新一切都不 理会。人们和他谈话,他也不回答。谈论古今之事,意气慷慨。酒喝到酣畅时,他大声说:“主宰天下终究怎么样呢? ”眼睛往上看,神气勃勃仿佛发怒一样,那些年轻人想要殴打他。他被补授为秀才,学官向他索要礼金很是急迫。自信确实拿不出礼金,屡次遭受鞭笞的侮辱,心里怏怏不乐,想弃官而去,不久得病而死。 归子说:我和自新交游最久,看见他当面斥责别人过错,使人无容身之处。大庭广众之下,他讲一句话,不曾看人家的脸色。即便笑骂纷纷扬扬,他也很不放在心上。他是这样的自信。凭借自新的才华,如果让他有所举用,一定有自己的主见。他沉沦埋没到 这种地步,天意可探问吗?世

39、间的乘时得势者,意气扬扬,自认为自己有才能的人,也可以醒悟了。古语说: “丛兰欲茂,秋风败之。 ”我悲悼自新的死,为此叙述他的事迹。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 江行 宋 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 歌声。 注 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小题 1】诗人为什么 “厌听棹歌声 ”?( 2分) 【小题 2】请从 “景 ” 与 “情 ”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分) 答案: 【小题 1】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 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小题 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

40、中描写了雪 “残 ”、雁 “断 ”、月 “新 ”、潮“生 ”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小题 1】本道试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从整首诗来看,作者那种离家日久、思乡情切的情感主要通过“厌听棹歌声 ”尤其是 “厌 ”来得以表露。前三联主要写自己旅途所见,最后一联写自己的感觉。 【小题 2】本道试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考生通过解答第 题以后 ,对本诗的情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因而,在解答本道题时,要紧密结合第( 1)题的答案:,进而从命题者所指定的 “景 ”与 “情 ”的角度进行赏析。在组织

41、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的 “景 ”的区域为颔联, “情 ”为全诗;二是答出运用的表达技巧;三是指出这种表达技巧下的 “景 ”;四是写出诗中所体现出来的 “情 ”。 语言表达 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 “心理咨询 ”下定义。( 3分) 心理咨询是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 这种活动必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妥善处理各种心理问题 这种活动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来达到咨询目的 答: 答案:示例:赞同网祭,摒弃陋习。通过网站祭奠已逝的亲友,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 (可侧重

42、某一方面阐述,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作文 题目:这也是一种 请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答案: 1.这也是一种享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好一首归园田居,好一个视功名为粪土的陶潜,好一派平淡的田园生活。 轰轰烈烈的日子我不喜欢,惊天动地的壮举我没做过,在这个纷繁的年代里,小小的我独钟爱一种感觉 平淡,因为这也是一种享受。 平淡,是一种享受。陶渊明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这正是其平淡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桃花源则可谓他平淡理想的最高境界。在

43、那里,人们老有所养,幼有所乐,黄发垂髫,尽享平淡的天伦之乐。 平淡,是一种享受。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没有功 名富贵,没有帝王的垂青,但他在平淡中明白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的人生哲理。虽然平淡,却不平庸,在精神的世界里,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富足。 平淡,是一种享受。吴钧在与朱元思书中,同样向我们表达了这样的心境。洒脱的他在富春江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因为平淡平息了热衷功名之心,因为平淡放弃了经纶世务之任,天地山水间,他在淡淡的生活里享受着深深的快乐。 平淡,是一种享受。欧阳修虽遭谪贬,但怀着一颗平淡之心纵情山水,与民同乐。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4、 ”在秀丽的琅琊美景之间,太守虽 “苍颜白发 ”却 又那样的憨态可掬,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其内心最真切的追求,于此可见一斑。 平淡,是一种享受。在平淡中,可以读古人之心;可以观自然之美;可以明白事理;可以感动垂泪。平淡即生活,平淡即快乐,平淡即享受。 身外红尘滚滚,我只想让喧哗的齿轮在内心停转;身边精彩纷呈,我只想让平淡带来宁静的幸福。因为,这也是一种享受。 2.这也是一种美丽 当你用了 99999元买了一条无比闪耀的钻石项链,也许你认为它很美,当你通过无比艰辛的减肥过程,让自己获得妙曼的身姿,也许你认为镜子里的你很美。但有时候,免费也是一种美 丽。 便宜没好货,这句话众所

45、周知。那既然这样,免费的东西,岂不与垃圾一样。可这世上,又有很多东西是钱买不来的,当你身患癌症时,千金也买不回一条健康的生命,而当你想用钱去买亲情时,那更是天方夜谈。用钱去买梦想,那更是令人发笑。像健康、亲情、梦想,如此宝贵的东西,既然是免费,便宜无好货,这句话又岂会对呢?也许天上是不会掉馅饼,世上是没有免费的午餐,所以不是你的,不要去强抢。而本来就有的免费事物,我们要学会去珍惜,有了亲情,让我们遇到困难时,有了避风的港湾;有了健康,让我们有了拼搏的资本;而又了梦想,才让我们有了 奋斗的目标,这些,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美丽音符。而免费,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 做人要知恩图报,这话没错。可如果是

46、我们给与了他人帮助,也要向他们索取应有的回报吧!那这还配得上助人为乐,伸出援手这些成语? 5 12 大地震中,如果没救出一个人,就想着要收取多大的回报,那这种想法会比 5 12地震更可怕。有时,我们也可以对他人说说,我们的帮助是免费的,这样换来他人脸上一抹阳光笑容,会比任何东西更珍贵。这样,乐于助人,不求回报才会是一种美德,才会流传千古。所以,让我们多对他人说说,我们的帮助是免费的。这样,生活更美。 免费,也让我们的人性更加美丽 其实在自然界中,春风是免费的,夏雨是免费的,秋果是免费的,冬雪是免费的。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耳得之则为声,目遇之则为色,正是这一种又一种的免费,结合在一起,才有了这样一

47、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所以,免费,让我们的大自然更添美丽。免费,让我们有了友谊,既是免费又是无价;免费,让我们也有了青春,既是短暂亦是无价;免费,那就更是一种美丽,让生命光辉从此绽放。 3.这也是一种爱情 舅舅病了,肺里长了一个肿瘤,恶性,已是晚期,大得压到气管,又扩散到骨头,走不了路,又吞不下饭,甚至连一点点汤水也 咽不下,不时地呛,狠命地咳,嘴唇擦得红肿破皮,鼻孔,胳膊插满了塑料管,就那样躺在病床上哼哼着。 舅妈整日整夜守着他,为他擦嘴,为他翻身,为他按摩,在他疼得撑不下去时,像哄孩子似的哄着他: “你书绵羊,数到 00,就不疼了。 ”或者是 “疼痛就像一孩子狗,你不用怕它,你要在心里喊,我不怕你,我躲开了,你追不到我了。 ”舅舅像个听话的孩子一样,望着舅妈,不住地点头。他双拳仅仅握着,拇指仅仅地捏住棉被,压根咬得紧紧的,我知道,舅舅疼得快撑不住了,泪不由地滚落了下来。 舅妈却始终微笑着,说,没关系,美观,只是脊椎增生,很快会 好的。舅妈还不知道检查结果,或者她也许是心里明白却不想承认,她自己骗着自己,支撑着自己。她微笑着,忙上忙下,一头白发在阴郁的病房里,显得更加白了。 空闲的时候,舅妈会搬块凳子,坐在舅舅身边,握着他的手,陪他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