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最早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科学的研究,否定了亚里士多德错误论断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开普勒 D胡克 答案: A 试题分析:伽利略通过著名的斜塔实验以及逻辑推论,验证了物体下落快慢和质量无关, A正确, 考点:考查了对物理学史的认识 点评:物理的发展有许多科学家作出了贡献,对于著名物理学家、经典实验和重要理论要记牢,不能混淆 木块 A、 B分别重 50 N 和 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 ;夹在 A、 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 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400N/m。系统
2、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 F =1N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 B上。如右图所示 .力 F作用后 ( ) A木块 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12.5 N B木块 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8N C木块 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9 N D木块 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7 N 答案: BC 试题分析:木块 A与地面间的滑动静摩擦力为 木块 B与地面间的滑动静摩擦力为 弹簧弹力为 施加水平推力 F后,对 B物体受力分析,重力与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受向右的弹簧弹力和拉力,由于 B木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15N(等于滑动摩擦力),大于弹簧弹力和拉力之和,故木块 B静止不动,故木块 B受到的静摩擦力与弹簧弹力和拉力的合
3、力平衡,因而 ; C 正确,D错误 施加水平推力 F后,弹簧长度没有变化,弹力不变,故木块 A相对地面有向左的运动趋势,其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且与弹力平衡,因而 ; A错误, B正确, 考点:考查了摩擦力的求解 点评:题关键是分别对两个木块受力分析,通过计算判断木块能否滑动,要注意静摩擦力等于外力,而不是大于外力, 大于外力的只是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与时间 t的关系为 x = 5t + 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质点的初速度为 5 m/s B质点的初速度为 10m/s C质点的加速度为 1 m/s2 D质点的加速度为 2 m/s2 答案: A
4、D 试题分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 , 题中的关系式还可以写成: ,所以 , ,A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点评:关键是对公式的灵活运用,是一道基础题型,非常经典 小王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小王讲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同地出发 B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两次 C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兔子是沿着折线跑的 D乌龟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 答案: BD 试题分析:由图读出,兔子和乌龟是从同地不同时刻出发的,兔子在乌龟出发后 t1时间出发故 A错误在 t2和 t4两个时刻,兔子
5、和乌龟位移相同,两者相遇,说明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两次故 B正确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兔子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在 t3-t5时间内静止不动, t5时刻以后又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兔子不是沿着折线跑的故 C错误由图看出, t6时刻乌龟到达终点,而兔子还没有到达终点,说明乌龟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 D正确,故选 BD 考点:考查了位移图象问题, 点评: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纵坐标实质表示物体的位置 下列哪组力作用在物体上,有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3N, 4N, 7N B 3N, 5N, 1N C 4N, 7N, 13N D 7N, 9N, 6N 答案: AD 试题分析:要使三
6、力的合力为零,应保证任意两力之和可以大于等于第三力,任意两力之差小于等于第三力故 AD满足, BC 不满足,故选 AD, 考点:考查了力的合成 点评:判断三力能否平衡可以利用数学中三边组成平行三角形的方法,只要三边能组成三角形,则合力一定能为零 下面列举的几种速度中,指瞬时速度的是 ( ) A博尔特伦敦奥运会百米赛跑的速度是 10.4 m/s B足球以 12 m/s的速度射入球门 C汽车车头经过路标时的速度是 90 km/h D子弹在枪管里的速度是 400 m/s 答案: BC 试题分析:百米赛跑的速度为 10.4 m/s表示一段时间内的速度,为平均速度故 A错误足球以 12m/s的速度射向球
7、门,对应一个位置,该位置的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故 B正确汽车经过路标时的速度是研究的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 C正确枪筒对应的是位移,是平均速度故 D错误 考点:考查了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 点评: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的速度,平均速度对应时间或位移 如图所示 ,A、 B两物体相距 s=7m,物体 A以 vA =4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 ,而物体 B此时的速度 vB =10m/s,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 2m/s2,那么物体 A追上物体 B所用的时间为 ( ) A. 7 s B.8s C. 9 s D. 10 s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有题意
8、可得: 物体 A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物体 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当物体 B的速度为零时时间为 ,根据公式 可得, , 在 内, A 的位移是 20m, B的位移是 25m,所以两者在前 5s内没有相遇,5s 后,物体 B静止不动,故物体 A 追上物体 B的总时间为: ,B正确 考点:本题是追击相遇问题, 点评:特别要注意物体 B做 匀减速运动,要分清是减速过程追上还是静止后被追上;第二种情况下的位移用位移时间公式求解时要注意时间是减速的时间,而不是总时间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沿固定斜面匀速下滑,关于物体所受的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B物体所受重
9、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 D物体匀速下滑的速度越大,表明它所受的摩擦力越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及摩擦力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故 A错误;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因物体受三个力而处于平衡,故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的方向一定与摩擦力方向相反,故二力的合力一定沿斜面向下,故 B正确;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上,物体受到的合力应为零,故支持力应等于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即支持力小于重力,故 C错误;滑动摩擦力 ,故摩擦力与下滑速度无关,只与正压力及动摩擦因数有关,故 D错误;故选 B 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
10、件的应用 点评:在研究共点力的平衡时,应注意两种方法,若物体受三力而平衡时,常用合成法,即任意两力之和与第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物体受四力及以上时 ,可以采用正交分解法,应根据题意灵活掌握 如图所示,球 A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 A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球 A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B球 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 C球 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 D球 A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小球对挡板和斜面接触挤压,挡板和斜面都产生弹性
11、形变,它们对小球产生弹力,而且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所以挡板对小球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斜面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故选 C 考点:考查了受力分析 点评:支持力是常见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且指向被支持物基础题,比较容易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 5kg,物体与水平 面的动摩擦因数 =0.4,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 10N 的拉力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g取 )( ) A 10N, 向 右 B 10N, 向左 C 30N, 向右 D 20N, 向左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体相对地面向右运动,所以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向左, AC 错误,根
12、据公式 可得 ,D正确, 考点:考查了摩擦力的求解 点评: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 2s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 ) A 10m B 20m C 30m D 40m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公式 可得 , B正确, 考点:考查了自由落体的基本规律 点评:关键是对公式 的正确掌握,很简单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 A加速度 B速度 C速度变化量 D时间 答案: D 试题分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如位移,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
13、度等,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所以选 D, 考点:考查了矢量和标量的区别 点评:矢量相加减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相加减遵循算术加减法 全班每人说了一句有关时间的话,下面收集 4 句,其中指的是时间的是( ) A伦敦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叶诗文以 4分 28秒 43的成绩勇夺女子 400米混合泳金牌,并打破该项目世界纪录 B中国海监 50号在 2012年 9月 14日 6点 58分进入到钓鱼岛 12海里领海水域巡航执法,向世人宣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 C载着三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于 2012年 6月 16日 18时 37分 21秒点火升空 D
14、中午学校食堂开饭的时间是 11时 40分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中的数字表示选手全程所用的时间,所以为一个过程,所以为时间 B中的 2012年 9月 14日 6点 58分表示瞬时性,为时刻, C中的 2012年 6月 16日 18时 37分 21秒表示点火完成那一瞬间,为时刻 D中的 11时 40分表示在那一刻开饭,表示时刻, 故选 A, 考点:考查了时间和时刻的区别 点评: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红色经典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唱道: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对于歌词中所描述的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河
15、岸为参考系,竹排是静止的 B以竹排为参考系,青山是运动的 C以竹排为参考系,青山是静止的 D以河岸为参考系 ,坐在竹排上的小演员是静止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选河岸为参考系,竹排和坐在竹排上的小演员潘冬子是运动的故AD错误选竹排为参考系,青山是运动的所以 C错, B正确 考点:考查了对参考系的理解 点评: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
16、度一定越大 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体的速度大,但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一定存在加速度, A错误,根据公式 可得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还要看所用时间, B错误,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所以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大,C正确,加速度为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错误, 考点:考查了对加速度和速度关系的理解 点评: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质量都是 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则在下图所示的运动图像中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的是(
17、)答案: D 试题分析: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恒定不变,所以对应的 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 x轴的直线, AB错误,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 ,所以对应的 x-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C错误, D正确, C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考点:考查了对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点评:图象能 直观形象地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是物理上常用的研究物理物体的方法 关于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B力可以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C力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D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 答案: B 试题分析:力具有物质性,即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A正确,一个力的存在
18、,同时具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B错误,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C正确,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大小,箭头表示方向, D正确, 故选 B, 考点:考查了对力的基本 认识 点评:需要注意的是,力必须对应一个受力物体和一个施力物体 从高为 5m处以某一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 2m处被接住,则在小球运动的整个过程中( ) A小球的位移为 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 7m B小球的位移为 2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 7m C小球的位移为 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 3m D小球的位移为 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 3m 答案: A 试题分析:小球从
19、高为 5m处竖直向下抛出,碰到地面后弹起上升到高为 2m,故位移为 3m,位移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故路程为 7m;A正确, 考点:考查了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点评:路程为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实验题 在 “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 B、 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 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 OC为细绳。 、在实验中,某同学第一步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
20、条,使结点达到某一位置 O,并记下 O 点位置;第二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拉橡皮条,使结点达到同一位置 O 点。第一步中还必须记录的是( ) A、两细绳的长度和两细绳的方向 B、两细绳套的方向和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C、橡皮条伸长的长度和两细绳的方向 D、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橡皮条伸长的长度 、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它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_ (填 “会 ”或 “不会 ”)发生变化 .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建立物理模型法 D.等效替代法 答案:( 1) B ( 2)不会 ( 3) D 试题分析:( 1)还需记录下两分力的方向
21、和大小,即选 B, ( 2)细绳的作用:做实验的过程中用铅笔在细绳的正下方描上两点,在作图过程中将两点连成直线即表示力的方向,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它步骤没有改变,那么换上的橡皮筋起到的效果与原来细绳的效果相同,所以实验结果不会发生变化 ( 3)本实验采用 “等效法 ”,即要求两次拉橡皮筋的效果相同,故选 D 考点:考查了 “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的实验 点评:在解决设计性实验时,一定先要通过分析题意找出实验的原理,通过原理即可分析实验中 的方法及误差分析 填空题 一物体距地面 80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 g=10 m/s2,则该物体落地时间为 s,其落地速度大小为 m/s. 答案:
22、s 40m/s 试题分析:根据公式 可得 ,根据公式可得 考点:考查了自由落体的基本规律的应用 点评: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一轻弹簧受到 100 N 的拉力时,它的长度是 11 cm;当它受的拉力再增大50 N,达到 150 N 时,弹簧长度是 13 cm,则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N/m,弹簧的原长是 cm. 答案: N/m 7cm 试题分析:根据胡克定律可得: ,设弹簧的原长为L,则 ,解得 L=7cm, 考点:考查了胡克定律的应用 点评:在使用胡克定律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公式中的 x表示弹簧的形变量, 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 3 N、 5 N,则它们合力的
23、最大值为 N,最小值为 N. 答案: N 2N 试题分析:当两力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为 8N,当两力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为 2N, 考点:考查了力的合成和分解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合力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非常简单, 计算题 ( 9 分)一个物体做初速度 v0=1m/s,加速度 a=2m/s2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 1)第 4秒末的速度; ( 2)前 3秒内的位移; ( 3)前 5秒内的平均速度。 答案:( 1) 9m/s ( 2) 12m ( 3) 6m/s 试题分析:( 1)根据公式 可得 ( 2)根据公式 可得前三秒内的位移为 ( 3)第 5s末的速度为 ,所以前 5s内的平
24、均速度为: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非常简单 ( 9分)质量为 m=10kg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用 F=20N 的水平拉力可使它做匀速运动。 g=10m/s2,求: ( 1)木箱与水平地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 2)如再在木箱内放入质量为 m=8kg的物体,要使木箱做匀速运动,水平拉力又为多大? 答案:( 1) 0.2 ( 2) 36N 试题分析:( 1)木箱匀速运动时,受到摩擦力和拉力,合力为零,所以,解得 ( 2)如再在木箱内放入质量为 m=8kg的物体,则 ,所以考点:考查了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 点评:在求解滑动摩擦力
25、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N 表示两者接触面间的正压力, ( 9 分)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 =370,在斜面上放着一重为 100N 的物体, ( sin370=0.6 cos370=0.8),问: ( 1)斜面对物块弹力多大? ( 2)如果物体静止不动,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 ( 3)如果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那么让物体下滑,在下滑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答案:( 1) 80N ( 2) 60N 方向沿斜面向上( 3) 16N 试题分析:( 1)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沿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所以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斜面对物体的弹力 (2)物体静止不动,受到静摩擦
26、力作用,大小等于重力沿平行斜面方向的分力,故 ,方向沿斜面向上, ( 3)下滑过程中受到滑动摩擦力,根据公式 考点:考查了力的分解以及摩擦力的求解 点评:在求解滑动摩擦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N 表示两者接触面间的正压力 ( 9分)汽车先以 a1=0.5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20s 末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匀速运动持续 10s 后,因遇到障碍汽车便紧急刹车,已知刹车的加速度为 a2=-2m/s2,求: ( 1)汽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 2)汽车刹车后 6s内所通过的位移大小; ( 3)在坐标图上画出该汽车运动全过程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答案:( 1) 10m/s( 2)
27、 25m( 3)见 试题分析:( 1)根据公式 可得 ,即匀速运动的速度为 10m/s, ( 2)根据公式 可得汽车速度为零时,所用时间为 ,故汽车刹车 6s后的位移等于 5s末的位移,根据公式 为 , ( 3)如图所以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点评:在解决汽车刹车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汽车速度为零的时间, ( 10分)(强化班、实验班、奥赛班同学做)如图,将质量 m 1.55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 m 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 q 53的拉力 F,使圆环沿杆向右匀速运动,求 F的大小。(取 sin53 0.8, cos53 0.6, g10m/s2)。 答案: F=10N F=310N 试题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 当杆对环的弹力向上时, 竖直方向上有 , 水平方向上有 ,两式联立可得 F=10N, 当杆对环的弹力向下时, 竖直方向上有: , 水平方向上有: ,两式联立可得 F=310N 考点: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的应用 点评:本题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漏掉一种情况,需要考虑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