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rainfellow396 文档编号:32560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 ( ) A重力、速度、路程、时间 B弹力、速度、摩擦力、位移、路程 C速度、质量、加速度、路程 D位移、力、加速度、速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矢量表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力,速度,位移,加速度等,标量表示只有大小的物理量,如路程,时间,质量,所以 A中时间和路程不是矢量, B中路程不是矢量, C中质量,路程不是物理量,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对矢量的理解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非常简单,关键是理解矢量和标量的区别 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铭牌如下: 根据该铭牌的有关数

2、据可知该车的额定时速约为( ) A 15km/h B 18km/h C 20km/h D 25km/h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电动车的额定转速,求出 1h转多少圈,求出 1圈的周长,即可知道电动车在 1h内运行的距离,即时速 电动车在 1h内转过的圈数 所以电动车在 1h内运动的距离 ,所以该车的额定时速故 C正确, A、 B、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功率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求出 1h内电动车行走的路程,通过额定转速求出 1h内转过的圈数,从而求出 1h内行走的路程 一质点的 x-t图象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该质点的 v-t的图象的是 ( )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第一段时间内质

3、点的位移在减小,所以物体朝着负方向运动,质点的速度为负值,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中间一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质点处于静止状态,即速度为零,在后一段时间内,质点又开始朝着正方向运动,即速度为正,且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质点的位移保持不变,即速度为零,所以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对位移 -时间图象与速度 -时间 图象的理解能力,及把握联系的能力 点评:质点的位移 s与时间 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倾斜的直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平行于 t轴的直线表示质点处于静止状态 如图所示,重为 1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系数为 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

4、力 F=10N,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 ) A 30N,水平向左 B 30N,水平向右 C 10N,水平向右 D 10N,水平向左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体向对于地面向右运动,所以受到地面给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根据公式 可得 ,所以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方向向左,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滑动摩擦力的求解以及力的合成 点评:本题最容易被迷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要根据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判断, 从高为 5 m 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 2 m处被接住,则这一段过程中 ( ) A小球的位移为 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 7 m B小球的位移为

5、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 7 m C小球的位移为 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 3 m D小球的位移为 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 3 m 答 案: A 试题分析:小球从高为 5m处竖直向下抛出,碰到地面后弹起上升到高为 2m,故位移为 3m,位移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故路程为 7m;A正确, 考点:本题是路程与位移概念的运用问题, 点评:路程为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 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 A甲比乙运动得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

6、t=20s时,乙追上了甲 C t=20s时,甲与乙间的间距最大 D在 t=20s之前,甲比乙运动得快, t=20s之后乙比甲运动得快 答案: CD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乙在 0-10s内速度为零,甲先出发,但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物体出发地点相同,则乙可以追上甲在 10-20s内,甲 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在乙的前方,两者距离逐渐增大, 20s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两者距离逐渐减小,在 t=20s时刻两者距离最大 t=30s时, 乙的位移仍小于甲的位移,未追上甲 A、由图可知乙在 0-10s内速度为零,甲先出发,但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甲做匀速直线运 动,两物体出发地点

7、相同,则乙可以追上甲故 A错误在10-20s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在乙的前方,两者距离逐渐增大, 20s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两者距离逐渐减小,在 t=20s时刻两者距离最大故 B错误, C正确在 20s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在 20s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 D正确, 考点:本题既考查理解速度图象的能力,也考查分析两物体运动情况的能力, 点评:在追击相遇问题中,往往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或最近 汽车以速度 v匀速行驶了全程一半,然后匀减速行驶直到停止,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v/3 B v/2 C 2v/3 D 2v/4 答案: C 试题分析:汽车匀速运动过程所需的

8、时间为 ,汽车在匀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故该过程所需时间为 ,所以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时间为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C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求解 点评: 在求平均速度时,根据 计算时,需要注意其中的物理量对应的过程, 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 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 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 D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比如匀速直线运动故

9、A正确 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可能很大,比如火箭刚点火时故 B 正确 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比如物体竖直上抛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 C正确 D、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 速度仍在增大,不可能减小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对加速度的理解 点评:本题容易产生错误选择的是 D项,要理解只要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就在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就在做减速运动 下列 “画阴影 ”的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 A接触面光滑 B光滑斜面 C物体冲上粗糙斜面 D一起向右匀速 答案:

10、BD 试题分析: A中如果物体受到 ,则物体不会保持该状态, A错误, B中如果小球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则小球不会保持竖直状态, B正确, C中物体相对斜面向上运动,所以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C错误, D中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它们之间没有力的作用,所以上面的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受力分析 点评:此题是一道很好的受力分析题,在做受力分析的时候需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可用假设法判断 用弹簧秤竖直悬挂一个静止的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大小 C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秤 D小球

1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答案: BD 试题分析:小球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引力原因,小球受到的弹簧的拉 力,是由于绳子发生形变的原因,所以两者不是一个力,根据力的平衡可得,弹簧的拉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所以 A 错误, B 正确,小球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C错误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力的基础知识 点评:每判断一个力,必须明白该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实验题 ( 14分)小华同学在做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中,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某处,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如图所示。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的一段。如图所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

12、纸带上确定出八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1s,并用刻度尺测出了各计数点到 0计数点的距离,图中所标数据的单位是 cm。 ( 1)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小华同学已经计算出了打下 1、 2、 3、 4、 5这五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请你帮助他计算出打下计数点 6时小车的速度(结果保留 3位 有效数字),并填入下表。 计数点 1 2 3 4 5 6 t /s 0.1 0.2 0.3 0.4 0.5 0.6 v /( m s-1) 0.358 0.400 0.440 0.485 0.530 ( 2)以速度 v为纵轴、时间 t为横轴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上表中的 v、 t数据,

13、在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小车运动的 v- t图象。 ( 3)根据 v- t图象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_m/s2(保留 2位有效数字)。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 _,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保留 3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0.570 ( 2)见( 3) 0.42 m/s2 0.314 m/s (以上两个答案:允许一定范围内的误差)计时起点的速度 (或 0时刻的速度) 试题分析:( 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过程中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 ( 2)见下图 ( 3)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根据图中的数据可得 ,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 0.314

14、 m/s,表示物体的初速度,即刚开始计时时的速度, 考点:本题考查了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 点评:在利用 纸带求解物体在各个计数点时的速度时,一般利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过程中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在计算加速度时,一般根据 v-t图像的斜率或者根据在相等时间内走过的位移差是一个定值 (6分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度 (标度未画出 )画出的力的图示。 F1、 F2、 F、 中不是由弹簧测力计测得的力是 _(填字母)。若 AO与 共线, BO与 F共线,则被拉伸的橡皮筋的方向应为 _(填 AO或 BO)

15、。在该实验中需要记录和观察的是 _。 A记录 F1、 F2、 F的大小和方向 B记录 F1、 F2的夹角 C观察 F1、 F2的大小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同 D观察 F、 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同 答案: F、 OB 、 AD 试题分析:合力 F与分力 产生相同的形变效果,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出这些力后,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 F,与将 相比较,即可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所以不是弹簧测力计测得的力是 ,被拉伸的橡皮筋的方向应为 OB,在实验中需要记录和观察的是 AD, 考点:考查了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的实验 点评:本题涉及实验的设计原理,还涉及到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合

16、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形变效果,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计算题 ( 10分)某市区,路边交通警示牌有限速标记,该路段汽车限速 40km/h。问: (1)该限速所指是瞬时速度不得超过 40km/h还是平均速度不得超过 40km/h? (2)有一辆车遇到情况紧急刹车后,经时间 t=1.5s停止,量得路面刹车的痕迹长x=9m,问这车是否违章 答案:( 1)瞬时速度( 2)违章 试题分析:( 1)指的是瞬时速度 -(2分 ) ( 2)由 X=vt/2得, v=2X/t,代入数据可得( 4分) v=12 m/s=43.2km/s40km/s(2分 ) 所以违章( 2分) 考点:本题考查了对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理解

17、以及匀减速直线运动规律, 点评:限速标志一般表示汽车的瞬时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一段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等于 ( 12分) 某型号的舰载飞机在航空母舰的跑道上加速时,发动机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 5 m/s2,所需的起飞速度为 50 m/s,跑道长 100 米。通过计算判断,飞机能否靠自己的发动机从舰上起飞?为了使飞机在开始滑行时就有一定的初速度,航空母舰装有弹射装置。对于该型号的舰载飞机,弹射系统必须使它具有多大的初速度?(结果可以保留根号) 答案:( 1)不能靠自己起飞( 2) 10 m/s 试题分析:( 1) 由 V2 =2as得 S=250m100m 不能靠自己起飞 -( 5分) ( 2) 设

18、弹射系统使之具有 V0的初速度,由 Vt2-V02=2as得 V0=10 m/s-(7分 ) 考点: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点评:在不涉及时间的匀变速 直线运动过程中我们一般采用公式 (14分 ) A、 B两车由相距 10m的两地同时同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A车在前,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1=2m/s2; B车在后,以 6m/s的初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2=1m/s2。求: (1)A、 B两车能否相遇? (2)若能相遇,求出相遇时间并说明具体情况;若不能相遇,求出两车之间的最小距离。 答案:( 1)可以( 2) t2=10s A追上 B 试题分析:( 1)设

19、经过 t0时间 A,B速度相等且为 V V= a1 t0= V0+ a2 t0 t0=6s V=12m/s-( 2分) 对 A车: XA= a1 t02 XA=36m-( 2分) 对 B车: XB= V0 t0 + a2 t02 XB=54m-( 2分) XA-XB=18m10m 故可以追上 -( 2分) ( 2)设可以相遇,经过 t时间 A和 B相遇 10+ a1t2= V0+ a2 t2 -( 2分) t1=2s B追上 A-( 2分) t2=10s A追上 B-( 2分) 考点:本题考查了追击相遇问题 点评:解物理问题要符合时间情况,不能像解数学题一样对于追及问题注意列位移、时间方程,速

20、度相等往往是追上或追不上的临界条件,此时物体之间往往有最大或最小位移 (14分 )如图所示重 60N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现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 =530的拉力作用,已知拉力 F从零开始逐渐动增大,摩擦因数 =0.5,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试画出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f随拉力 F逐渐增大而变化的图象,并说明理由 (cos530=0.6, sin530=0.8)答案:见 试题分析:当 F=F0时,物体恰好开始运动,则 F0cos=(G-F0sin) 解得: F0=30N-(3分 ) 当 F=F1 时,物体刚好离地,则 F1sin=G 解得: F1=75N-( 3分) 由上可知 当 0NF30N时,物体受静摩擦力 f= Fcos=0.6F-( 2分) 当 30N F75N时,物体受滑动摩擦力 f=(G-Fsin) =30-0.4F-( 2分)做图 4分 考点:本题考查了摩擦力的求解 点评:在求解摩擦力的时候首先需要弄清楚过程中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根据公式 求解,静摩擦力根据牛顿定律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