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辽宁省鞍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32577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辽宁省鞍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辽宁省鞍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辽宁省鞍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辽宁省鞍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辽宁省鞍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辽宁省鞍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B加速度不变 ,速度不断地变化 C速度的数值增大 ,则加速度的数值必增大 D加速度的数值减小 ,则速度的数值必减小 答案: AB 试题分析: A、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正确 B、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会变化,加速度不变就做匀变速运动;正确 C、如果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不变,速度也会增加;错误 D、当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会增大;错误 故选 AB 考点:加速度和速度的

2、关系 点评:只要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就是加速;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就是减速,与加速度大小没有关系。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 k1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为 m1、 m2的物块 1、 2拴接,劲度系数为 k2的轻质弹簧上端与物块 2拴接,下端压在桌面上(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施力将物块 1缓慢地竖直上提,直到下面那个弹簧的下端刚脱离桌面,在此过程中,物块 1和物块 2各升高的距离为( ) A( m1+m2) g/k2; m1g/k2; B( m1+m2) g(1/k1+1/k2); m1g/k2; C m2g/k1; m1g/k2; D( m1+m2) g(1/k1

3、+1/k2);( m1+m2) g/k2 答案: D 试题分析:系统原来处于平衡状态,两个弹簧均被压缩,弹簧 的弹力等于两物体的总重力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时弹簧 的弹力等于 ,根据胡克定律分别求出两弹簧两种状态下压缩的长度,求出木块移动的距离 系统原来处于平衡状态,上面弹簧 被压缩设压缩量为 ,则 有;下面那个弹簧的下端刚脱离桌面时 被拉长,伸长量为 ,则有 ;开始时 被压缩,压缩量为 ,则 有,当 下端刚脱离桌面时, 处于原长形变量为零,则物块 1升高的距离为: ; 物块 2升高的距离为: 。 故选 D 考点:胡克定律 点评:对于弹簧问题,往往先分析弹簧原来的状态,再分

4、析变化后弹簧的状态,找出物体移动距离与弹簧形变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 m、 M处于静止状态, mg sin Mg,在 m上再放上一个小物体,m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则: A绳的拉力增大 B m所受的合力不变 C斜面对 m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D斜面对 m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答案: BD 试题分析: A、由于 M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绳子拉力等于 Mg,拉力不变;错误 B、由于 m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合力一直为零,所以 m所受的合力不变;正确 CD、由于 mg sin Mg,所以 m所受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大小等于,当再放上一个小物体时,设其质量为 ,则斜面对 m的摩擦力变为 ,斜面对 m的摩擦力增大了

5、; C错误 D正确 故选 BD 考点:共点力平衡 点评:静摩擦力大小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可以理解为静摩擦力可以 “补充 ”平衡,即要平衡缺少的力由它来 补充。 用一轻绳将小球 P系于光滑墙壁上的 O 点,在墙壁和球 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 Q,如图所示。 P、 Q 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P物体受 4个力 B Q 受到 3个力 C若绳子变长,绳子的拉力将变小 D若绳子变短, Q 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 答案: AC 试题分析: A、对 P进行受力分析, P受重力、绳子拉力, Q 对 P的支持力,由于墙壁光滑, Q 静止说明 P对 Q 有向上的摩擦力, Q 对 P有向下

6、的摩擦力,所以 P受 4个力;正确 B、 Q 受重力, P对 Q 的摩擦力, P对 Q 的压力,墙壁对 Q 的支持力共 4个力;错误 C、设绳子与墙壁夹角为 ,对 P进行受力分析得 ,若绳子变长, 变小可得 F变小;正确 D、由于 Q 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可得 Q 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 Q 的重力,Q 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错误 故选 AC 考点:共点力平衡 点评:对于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力一定平衡,根据这一点就可以分析出一些无法判断有无得力。 五个共点力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 ,且这四个力恰好为一个正方形, 是其对角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和 的合力与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和

7、F2的合力与 F3和 F4的合力大小相等且相互垂直 C除 以外的 4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 D这 5个力的合力恰好为 ,方向与 和 的合力方向相同 答案: AD 试题分析: A、根据力的三角形法则可知 和 的合力从 的箭尾指向 的箭首,大小与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确 B、把 和 的作用点移到 和 的作用点,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 和的合力与 和 的合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同;错误 C、把 和 的作用点移到 和 的作用点,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四个力的合力为 ;错误 D、 、 、 、 四个力的合力为 ,方向与 和 的合力方向相同,大小为 ,方向与 和 的合力方向相反,所以这 5个力的合力恰好为,方向与

8、 和 的合力方向相同;正确 故选 AD 考点: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法则 点评:熟练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法则求多个力的合力,知道合力和分力的关系。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 20m/s 的速度行驶,当汽车以 5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刹车 2s内与刹车 6s内的位移之比为 A 3: 4 B 1: 1 C 4: 3 D 3: 1 答案: A 试题分析: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的时间为 t,则由 得 ,则 4s后汽车停止运动,刹车 6s内的位移与刹车 4s内的位移相等 汽车刹车 2s内的位移为 刹车 6s内的位移为 所以汽车刹车 2s内与刹车后 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为 故选 A 考点:匀变速直线

9、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点评:汽车刹车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能死套公式,要注意检验解题结果的合理性,往往要先求出汽车刹车的时间,然后再进行其他计算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 m的小球,小球和斜坡及挡板间均无摩擦,当档板绕 O 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有( ) A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B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C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BC 试题分析:如图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 , 是挡板对球的支持力,和球对挡板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 是斜面对球的支持力,和球对斜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

10、,由图可知,缓慢转动挡板至与斜面垂直过程中, 先减小后增大, 一直减小。 故选 BC 考点:共点力动态平衡 点评:中等难度。本题通过画出受力分析图就可以看出动态变化过程,各力大小变化一目了然。 A、 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出发,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的 v-t 图中由 A、 B表示,下述正确的是 A.A与 B同时由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B.t =2s时, A、 B两质点间距离等于 2m C.t =2s时, A质点的加速度比 B质点的加速度小 D.在 t = 4s 时 A、 B相遇 答案: ABC 试题分析: A、由图可知, t=0是 A与 B的速度均为零,所以 A与 B同时由静止出发, A的速度

11、为正, B的速度为负,速度方向相反;正确 B、速度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质点的位移大小,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为负, t =2s时, A沿正方向移动 1m, B沿负方向移动 1m,所以 A、B两质点间距离等于 2m;正确 C、速度图线的斜率 代表加速度大小, t =2s时, A质点的图线的斜率比 B质点的图线的斜率小,所以 A质点的加速度比 B质点的加速度小;正确 D、在 t = 4s 时 A为 4m, B的位移为 1m,所以 A、 B没有相遇;错误 故选 ABC 考点:速度图象 点评:学会由图像看出物体的运动情况,能根据图像分析物体的位移和位置。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2、物体重力的大小总是恒定的 B同一地点,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小小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大小 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弹簧测力计 的拉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在地球上不同位置,重力加速度不同,同一物体的重力也不同;错误 B、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一定,由 可知,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正确 C、物体的重力大小与运动状态无关;错误 D、当物体静止时重力等于它对竖直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当物体加速或减速时,拉力就不等于重力;错误 故选 B 考点:重力 点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的吸引力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重力的大小一

13、般发生改变;而在同一位置,物体受到的重力不变,与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 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4s内的位移是 25m,第 4s末的速度是28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是 6m/s2 B物体的初速度是 3 m/s C前 3s内的平均速度 13m/s D第 6s末的速度是 40m/s 答案: ACD 试题分析: AB、由题意的 , 得 , ;A正确 B错误 C、第 3s末的速度 ,第 1s初的速度为 ,;正确 D、第 6s末的速度 ;正确 故选 AC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点评:熟练应用速度公式 ,有的时候分析逆过程更简单。 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 5倍,甲、

14、乙两物体分别从 10m和 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 1/2 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 2倍 C各自下落 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 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与质量没有关系,均等于 g。 AB、由于下落高度不同、加速度相同,由 可知甲、乙两物体下落时间不相同;错误 C、各自下落 1m时,由 的 ,它们的速度相同;正确 D、由于下落高度不相同,所以甲、乙两物体在最后 1s内下落平均速度不等,下落的高度不同;错误 故选 C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点评: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

15、加速度为 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都可以用。 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作直线运动的 v-t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 18s-22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 24m B整个过程中, BC 段的加速度最大 C整个过程中, E点所表示的状态是离出发点最远 D BC 段表示质点通过的位移为 34m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速度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质点的位移大小,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 下方为负, 8s 22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 0;错误 B、图线的斜率大小等于加速度大小,由图可知 CE端加速度最大;错误 C、整个过程中, D点所表示的状态是离出发点最远, D以后反

16、向往回走;错误 D、由 BC 段的面积可知质点通过的位移为 34m;正确 故选 D 考点:速度图像 点评:了解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可以根据图像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知道斜率和面积的意义,会求斜率和面积的大小。 如图所示,轻绳两端分别与 A、 C两物体相连接, mA=1kg, mB=2kg,mC=3kg,物体 A、 B、 C及 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1,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 C 物体匀速拉出,则所需要加的拉力最小值为(取 g=10m/s2)( ) A 6N B 8N C 10N D 12N 答案: B 试题分析:若要用力将 C物拉动, A会向右运动, AB间的最大

17、静摩擦力, BC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所以 AB间滑动, BC 间不滑动,当右侧绳子对 A的拉力为 时, A开始动,此时 BC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受到向右的力和拉力大小相等即。 故选 B 考点:摩擦力 点评:偏难。此题应注意 C物体受几个力,每个力大小是多少,用共点力平衡求解。 实验题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有 _。 A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套之间的夹角为 90,以便求出合力的大小 B用两支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 C若用两只弹簧秤拉时合力的图示 F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拉力的图示 F不完全重合,说明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一定是

18、普遍成立的 D若 F1和 F2的方向不变,而大小各增加 1N,则合力 F的方向不变,大小也增加 1N 答案: ACD 试题分析: A、合力是我们根据平行四边形画出来的,不是计算出来的;错误,应选 B、为了使两次实验对橡皮筋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故用两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正确,不选 C、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一定成立的,如果画出的差距太大,说明实验时出现错误;错误应选 D、若 和 的方向不变,而大小各增加 1N,合力 F大小不一定也增加 1N;错误应选 故选 ACD 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点评: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是对实验的基本要求。 如图为

19、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 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标出的 A、 B、 C、 D、 E都是选中的记数点,每两个记数点间都有四个自然点没有画出。某同学用刻度尺只测出了 A、 B间和 D、 E的距离,s1=1.50cm和 s4=7.50cm。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打 C点时纸带(或小车)的运动速度大小为 v =_m/s; ( 2)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a =_m/s2。答案:( 1) 0.450 ; ( 2) 2.00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s 由 可得 ,则 计数点 B、 C间的距离 计数点 C、 D间的 距离 根据匀变速直

20、线运动规律可知,打 C点时的速度等于 B和 D之间的平均速度,因此有: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点评:对于纸带的问题,我们要熟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一些规律,提高应用基本规律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 计算题 汽车从静止开始出发,在水平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相距为 38.4m的甲乙两地需 8s,经过乙地的速度是经过甲地速度的 2倍,求汽车的加速度和甲地离汽车出发处的距离。 答案: ; 12.8m 试题分析:设汽车通过甲地时速度为 ,通过乙地时速度为 ,加速度为 a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由题知 联立 可得 , 则甲地离汽车出发处的距离为: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点评:在运

21、用公式时,要根据条件选择恰当的公式,这样能使问题简单化对于公式 ,不涉及到时间 t,因此题目中若没有时间 t这个条件,就可以优先考虑选用该公式 一列货车以 28.8km/h的速度在铁路上运行,由于调事故,在后面 700m处有一列快车以 72km/h的速度在行驶,快车司机发觉后立即合上制动器,但快车要滑行 2000m才停下来: ( 1) 试判断两车会不会相撞,并说明理由。 ( 2) 若不相撞,求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若相撞,求快车刹车后经多长时间与货车相撞? 答案:( 1)两车会相撞 ( 2) 100s 试题分析:( 1) , 快车合上制动器后的加速度 : 快车速度减至 8m/s的所需时间: 在

22、此时间内两车发生位移: 两车会相撞 ( 2)设两车经过时间 相撞, 有 代入数据解得: (不合题意舍去 ) 故两车经 100s相撞 考点:追及问题 点评:分析追及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 一个条件是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的距离是最大还是最小 ,是否恰好追上等 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质量为 M的木楔倾角为 ,在水平面上始终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 m的木块放在斜面上时正好匀速下滑,如图所示;如果用沿与斜面也成 角的力 F拉木块,则木块刚好匀速上滑,则 ( 1)拉力 F的大小? ( 2)此时水平面对木楔 M的摩擦力是多大? 答案:( 1) (或 ) ( 2) (或 ) 试题分析:( 1)以物块为研究对象 物体恰好匀速下滑: 物体匀速上滑时: 解得: (或 ) ( 2)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研究 M和 m整体: (或 ) 考点:共点力平衡 点评:本题用力的分解的方法或力的合成的方法均可,不管哪种方法,都要注意合力和分力的函数关系,千万不能写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