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32684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是体育摄影中 “追拍法 ”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 .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 ) A大地 B太阳 C滑板运动员 D步行的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运动员和摄影师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故以运动员作为参考系,摄影师是静止的,故运动员的图片是清晰的,但由于背景相对于运动员是运动的所以背景相对于摄像机是运动的,所以拍摄的背景是模糊的故在 “追拍法 ”中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运动员,故 C正确 考点:对参考系和坐标系的理解 某晚,

2、美军在伊拉克进行的军事行动中动用了空降兵,美机在 200m高处超低空水平飞行,美兵离开飞机后先自由下落,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伞后美兵以 14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安全要求,美兵落地的速度不能超过 4m/s(g 10m/s2)。伊方地面探照灯每隔 10s扫描一次,求美兵在空中的最大速度及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并判断能否利用探照灯的照射间隔安全着陆。 答案:最大速度 48.4m/s 下落时间小于 10s,所以能安全着陆。 试题分析:设展伞时离地 h米, 自由下落阶段 2g(H0-h) v , 2分 匀减速阶段 v -v 2ah 2分 解得 h 83m v1 48.4m/s 1分

3、 自由下落时间 t1 v1/g 4.84s, 2分 减速时间 t2 3.17s, 2分 t t1 t2 8s10,所以能安全着陆。 1分 只要下落时间小于 10s,就能充分利用探照灯的间隔时间安全着陆。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 在同一地点,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 A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 2s末和 6s末 B 4s后甲在乙后面 C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 2s末 D乙物体先向前运动 2s,随后向后运动 答案: AB 试题分析:在 v-t图中图象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大小与物体发生的位移大小相等,由图可知当 t=2s 和 t=6s 时,两图象与

4、横坐标围成面积相等,说明发生位移相等,由于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因此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 2s和 6s,故 A正确;开始运动时,乙的初速度为零,甲在前面,在 t=2s时,两物体相遇,此时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因此乙在前面,甲匀速运动开始追乙,乙做匀减速运动,当 t=6s时,甲乙再次相遇,因此在 2 6s内,甲在乙后面,故 B正确;由图象可知,两物体相距最远时刻出现在甲追乙阶段,即当速度相等时,甲乙相距最远,此时 t=4s,故 C错误;整个过程中乙物体一直向前运动,先加速后减速,故 D错误 考 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的分析 某物体运动的 v-

5、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第 1s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物体在第 2s内和第 3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物体在第 4s末返回到出发点 D物体在第 2末离出发点最远 答案: CD 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物体在前 2s内速度都为正,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 A错误;物体在第 2s内、第 3s内图象的斜率相同,所以加速度是相同的,故 B错误;物体在 4s末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零,此时物体回到出发点,故 C 正确;物 体在 2s 末位移最大,即离出发点最远,故 D 正确故本题选 C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加速度 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方向不变

6、,大小逐渐减小到零,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速度不断增大,最后达到最大,并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B速度不断减小,最后达到最小,并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速度不断减小,又不断增大,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不断增大,又不断减小,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ABC 试题分析:若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 0时,速度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正确, D错误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速度还未减小到零,以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B正确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当加速度还未减小到零,速度已减

7、小到零,则会反向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C正确故选 ABC 考点:对速度和加速度的理解 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 光,得到了图中 1、 2、 3 所示的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 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 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位置 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C小球在位置 3的速度为 D能判定小球的下落运动是否匀变速 答案: BCD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 1、 2 之间的距离为 H1=2d, 2、 3 之间的距离为 H2=3d, 3、4之间的

8、距离为 H3=4d, 4、 5之间的距离为 H4=5d由于 H=H4-H3=H3-H2=H2-H1=d,即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差等于恒量,故可以判定小球做匀变速运动,根据 H=aT2可求解出加速度为 ,故选项 BD正确;初速度为 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比为 1: 3: 5,而题目中位移比为 2:3: 4,故位置 1不是初始位置,故 A错误;因为位置 “3”所处的时刻是位置 “2”和位置 “4”所处的时刻的中点时刻,故 v3= = ,故 C正确;故本题选 BCD 考点: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考查 关于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A杆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杆的方向 B静

9、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 物体间有摩擦力产生时,必有弹力 D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 AB 试题分析:杆的弹力不同于绳,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总是沿杆的方向, A错误;静止的物体有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如:传送带匀速运转,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静止在传送带上(不随传送带运动),此时物体仍受到滑动摩擦力, B错误;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挤压;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可见,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C正确;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如:静止在粗 糙斜面上的物体随斜面上下或左右运动, D正确。 考点

10、:对弹力与摩擦力的理解 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 20m/s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汽车以大小为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后经 8 s汽车通过的位移是 ( ) A 32m B 50m C 80m D 160m 答案: B 试题分析:汽车刹车速度减小到零所需的时间 t0 =5s 8s,所以 8s内的位移与 5s内的位移相等。所以 x v0t0 at02 205 425m 50m,故 B正确, A、 C、 D错误故选 B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航空母舰是大规模战争的重要武器,灵活起降的飞机是它的主要攻击力之一。民航客机起飞时要在 2.5min内使飞机从静止加速到 44m/

11、s;而舰载飞机借助于助推装置,在 2s内就可把飞机从静止加速到 82.5m/s,设飞机起飞时在跑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供客机起飞的跑道长度约是航空母舰的甲板跑道长度的 ( ) A 800倍 B 80倍 C 400倍 D 40倍 答案: D 试题分析:供客机起飞跑道的长度 x1 2.560m 3300m,航空母舰跑道的长度 x2 2m 82.5m,则 =40,故选项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的灵活应用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与时间 t的关系为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则该质点 ( ) A第 1s内的位移是 5m B第 2s末的速度是 7m/s C任意

12、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2m/s D任意相邻 1s内的位移差都是 1m 答案: C 试题分析:对比 x=v0t+ at2=5t+t2,可得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初速度v0=5m/s,加速度 a=2m/s2,则第 1s内的位移 x=51+ 21m 6m,第 2s末的速度 m/s =9m/s,故 A、 B错误;根据 v=at得,v=21m/s=2m/s,故 C正确;根据 x=aT2得, x=21m=2m,故 D错误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的灵活应用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某质点,在第二秒内的位移是 6m,那么它在第四秒内的位移是 ( ) A 8m B 9

13、m C 10m D 14m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初速度为 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第 1t内、第 2t内、第 3t内 -第 nt 内的位移之比为 - =1:3:5: -:( 2n-1) , 可知=3:7,已知 6m,所以 14m。 考点:对初速度为 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的考查 关于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B静摩擦力可能是动力 C摩擦力不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D摩擦力一定跟运动方向相反 答案: B 试题分析:摩擦力的定义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滑

14、动摩擦力阻碍的是相对运动,而静摩擦力阻碍的是相对运动的趋势,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既可以作为动力也可以作为阻力,当摩擦力作为动力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而作为阻力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综上可知选项 ACD错误 B正确。 考点:考查了摩擦力的定义及其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B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的方向可以不在杆的直线方向上。 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挤压;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

15、运动趋势可见,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 A错误。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的方向可以不在杆的直线方向上,可以垂直于杆或与杆成一定的夹角,故 B正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总是跟该接触面弹力的大小成正比,静摩擦力的大小根据二力平衡求解,故 C错误。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其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或相同,故 D错误。 考点:对弹力与摩擦力的理解 实验题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 f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 4个点取 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 A、 B、 C、 D是依次排列的 4个计

16、数点,仅能读出其中 3 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sA 16.6 mm, sB 126.5 mm, sD 624.5 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_s. ( 2)打 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_m/s(取 2位有效数字 ) (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_(用 sA、 sB、 sD和 f表示 ) 答案:( 1) 0.1 ( 2) 2.5 ( 3) 试题分析:( 1)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每隔 4个点选择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T=0.1s ( 2)根据 BD间的平均速度等于 C点的瞬时速度得 vc= =2.5m/s ( 3)匀加速运动的

17、位移特征是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以 aT2均匀增大,即 x=aT2,所以有: xBC=xAB+aT2, xCD=xBC+aT2=xAB+2aT2, xBD=2xAB+3aT2,所以 a= = 。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数据处理问题 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平板(光滑)、小车等器材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如图是学生即将释放小车之前的实验装置图 .该装置图中有 3 处明显错误,它们分别是: ( 1) _; ( 2) _; ( 3) _. 答案:细线与木板不平行;打点计时器接的是直流电源;小车释放的位置远离计时器等 试题分析:由实验装置图象可知,细线与木板不平

18、行,所以此处错误;打点计时器用的必须是交流电,图中用的是直流电,所以采用的电源不对;小车释放的位置应该靠近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应该固定在木板的右端,以便测量更多的数据来减小误差故错误的为: 细线与木板不平行; 打点计时器接的是直流电源 小车释放的位置远离计时器等。 考点: 考查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和仪器的位置安装 在做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时,为了能够较准确地测出加速度,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_ A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C再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

19、适的钩码 D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E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直流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F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并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在选好的开始点下面记作 0,往后第六个点作为计数点 1,依此标出计数点 2、 3、 4、 5、6,并测算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 G根据公式 a1 (x4-x1)/3T2, a2 (x5-x2)/3T2, a3 (x6-x3)/3T2及 (a1 a2 a3)/3求

20、出 答案: ABCDFG 试题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以及简单构造等,明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一些简单操作细节等结合教材所学可知只有选项 E错误原因是打点计时器必须连接交流电源。 考点:打点计时器的结构与原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的操作步骤 计算题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 0.1 s释放一颗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后,对在斜面上滑动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 xAB 15 cm, xBC 20 cm,试求: ( 1)拍摄时 B球的速度大小 . ( 2) 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颗? 答案:见 试题分析:( 1) B球的速度 vB等于 AC 段上的平均速度,即有 vB=

21、1.75m/s。 ( 2)由 x=aT2得:小球下滑的加速度 a= = =5m/s2。 由 vB=at得, B球运动的时间为 t=0.35s,由于 T=0.1s,则 A球上面滚动的还有2颗小球 考点:本题是闪光照相问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推论和运动学公式的结合 摩托车先由静止开始以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后以最大行驶速度25m/s匀速运动,追赶前方以 15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的卡车。已知摩托车开始运动时与卡 车的距离为 1000m,则: ( 1)追上卡车前二者相隔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 2)摩托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能追上卡车? 答案:( 1)最大距离 1072m ( 2) 120s 试题分析:( 1)由题意得摩托车匀加速运动最长时间 , 2分 位移 , 2分 所以摩托车在达最大速度之前没有追上卡车。则追上卡车前二者速度相等是间距最大,设从开始经过 t2时间速度相等,最大间距为 Sm ,于是有 , 2分 最大间距 2分 ( 2)设从开始经过 t时间摩托车追上卡车,则有 2分 解得 t=120s 2分 考点:追及相遇问题的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