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32777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北京奥运火炬实现了成功登上珠峰的预定目标,如图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请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 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之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度 C在计算登山运动员的速度时不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 D假设火炬手换一条路径登峰,他从起点到终点位移还是相同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中位移为矢量,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为其大小 B中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故 AB都不正确运动员尺寸和他走过的位移相比小的多,我们也不关心运动员以什么样的姿态登山,所以在这

2、过程中可把运动员看做质点故 C错误无论火炬手换一条怎样的路径登峰,他从起点到终点位移总是相同的,选项 D正确,故选 D. 考点:位移和路程;平均速度;质点 . 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 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M的光滑小物块在水平力 F的作用下,缓慢地沿 P的上表面向最高点滑动,如图所示。在物块滑动的过程中, P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逐渐增大 B P对 M的弹力逐渐减小 C地面对 P的弹力不变 D地面对 P的摩擦力不变 答案: BC 试题分析: A、 B、以 M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 1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Mg与 F的合力与 N1大小相等,根据作图可知,当 M

3、缓慢地沿 P的上表面上滑时, N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减小,由图看出: F减小, P对 M的弹力 N1减小,故 A错误 B正确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2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地面对 P的摩擦力 f=F,增大;地面对 P的弹力 N2=( M+m) g,不变,故 D错误, C正确 故选: BC 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 v-t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 的是 A第 2s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B第 3s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2m/s2 C第 2s末和第 4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D前 6s内质点的位移为 8m 答案: BC 试题分析:当速度大于零时物体沿正方向运动,当速度小于零时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故

4、物体在 0-3s内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 A错误根据可知第 3s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2m/s2,故 B正确; 2s内和 4s内质点质点的位移都为: x= (1+2)2 3m,所以第 2s末和第 4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故 C正确;前 6s内质点的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S=0,所以前 6s内质点的位移为 0故 D错误故选 BC. 考点: v-t图线;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绳子与滑轮的质量不计,摩擦不计,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m1和 m2,动滑轮两边的绳子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分别为 1和 2,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2可以小于 m1 B m2一定大于 C m2一定要等于 D

5、 1与 2一定相等 答案: ABD 试题分析:对 m2分析可知, m2受拉力及本身的重力平衡,故绳子的拉力等于m2g; 对于滑轮分析,由于滑轮跨在绳子上,故两端绳子的拉力相等,它们的合力一定在角平分线上;由于它们的合力与 m1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合力竖直向上,故两边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1和 2相等;故 D正确;由以上可知,两端绳子的拉力等于 m2g,而它们的合力等于 m1g,因互成角度的两分力与合力组成三角形,故可知: 2m2g m1g,故有: m2 m1,故 B正确 C错误, m2可以小于 m1,故 A正确;故选: ABD 考点:共点力的平衡 .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

6、的重力之比为 2: 1,下落高度之比为 l:2,则 A下落时间之比是 1: 2 B落地速度之比是 1: 1 C落地速度之比是 1: 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 2: 1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知,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高度 h= gt2;速度 v=gt; 关系即可求出时间之比 1: ,速度之比 1: ,故只有 C项正确 故选: C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 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 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 t1时刻

7、,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 0到 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它们在同一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1位移又相等,故在 t1时刻乙车刚好从后面追上甲车,故 A正确;由 A的分析可知:在 t1时刻乙车刚好从后面追上甲车,两车相遇,相距最近,故 B错误;在 t1时刻两车的位移相等,速度不等,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 C 错误; 0到 t1时间内,甲乙两车位移相等,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知, 0到 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故 D错误故选 A 考点: v-t图线及追击问题 . 如图所示,物体 B叠放在物体 A上,

8、 A、 B的质量均为 m,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 C匀速下滑,则 A A、 B间没有静摩擦力 B A受到 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C A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mg sin D 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tan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物体 B受力分析可知, B受重力、支持力,将重力分解可知重力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要使 B能匀速下滑,受力一定平衡,故 A对 B应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故 A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A受到 B的静摩擦力应沿斜面向下,故 B 错误;对整体分析,并将整体重力分解,可知沿斜面方向上,重力的分力与摩擦力等大反向,故 A受

9、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2mgsin,故 C错误;对整体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由于匀速下滑,故重力的下滑分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故: 2mgsin= 2mgcos,解得=tan,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物体的平衡;整体法及隔离法 . 2007年 1月 9日,国防科工委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具备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 ,但具体什么时候制造目前还没有定。航空母舰是大规模战争中的重要武器,灵活起降的飞机是它主要的攻击力之一。民航客机起飞时需在 2.5 min内使飞机从静止加速到 44 m/s起飞,而舰载飞机借助助推设备,在 2s内就可使飞机加速到 83m/s起飞,设起飞时飞机在跑道上做

10、匀加速运动,供民航客机起飞的跑道的长度约为航空母舰的甲板跑道长度的 A 40倍 B 80倍 C 400倍 D 800倍 答案: A 试题分析:供客机起飞跑道的长度 =3300m,航空母舰跑道的长度83m 则 ,故 A正确, B、 C、 D错误。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单向以速度 v1行驶了 2/3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 v220 km/h行驶完其余 1/3的路程,如果汽车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8 km/h,那么汽车在前 2/3路程上速度的大小是 A 25 km/h B 34 km/h C 35 km/h D 38 km/h 答案: C 试题分析:设全程的位移为 3x,

11、则汽车以速度 v1行驶了前 2x的位移以速度v2=20km/h行驶了后 x的位移,则汽车通过前 位移的时间为: 汽车通过后 位移的时间为: 全程平均速度 代入解得: v1=35km/h 故选: C 考点:平均速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是物体的受力中心,物体只在重心位置上才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受到弹力必然也会产生摩擦力 C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答案: D 试题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物体上的所有点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不只是物体只在重心位置上才受到重力作用,故 A错误;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有弹力存在,接触面粗糙,二

12、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受到弹力不一定也会产生摩擦力故 B错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故 C错误;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必定有弹力的作用 B压力和支持力总是跟接触面垂直 C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D在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答案: B 试 题分析:产生弹力的条件是:接触且有形变,故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没有形变的话就无弹力的作用,选项 A 错误;压力和支持力总是跟接触面垂直,选项 B正确;物

13、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选项 C 错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选项 D 错误;故选 B. 考点:弹力 .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不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不为零 B物体具有加速度时,它的速度可能不会改变 C物体的加速度变大时,速度也一定随之变大 D物体加速度方向改变时,速度方向可以保持不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体速度不为零,其加速度不一定不为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有关,而与速度无关,选项 A错误;物体具有加速度时,它的速度一定会改变,选项B错误;只有当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时,物体的加速度变大,速度才随

14、之变大,选项 C错误;物体加速度方向改变时,速度方向可以保持不变,选项 D 正确;故选 D. 考点:速度和加速度 . 实验题 在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点,在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 B、 C( 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 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 OB和OC为细绳。 (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 N,图中与 B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 2)在实验中,如果只将 OB、 OC绳换成橡皮筋,其他步 骤保持不变,那么实验结果 (选填 “会 ”或 “不会 ”)发生变化。 ( 3)本实验采用

15、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答案:( 1) 3.6;( 2)不会;( 3) C 试题分析:( 1)弹簧测力计的每一格代表 0.2N,所以图中 B的示数为 3.6N ( 2)在实验中细线是否伸缩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换成橡皮筋可以同样完成实验,故实验结果不变; ( 3)实验中两次要求效果相同,故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 C正确 考点: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频率为 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实验纸带,纸带上 O、 A、 B、C、 D、 E、 F、 G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

16、还有 4个点没有画出。 ( 1)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 s。 ( 2)由纸带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为 a= m/s2,在打 D点时小车的速度 vD= m/s(以上两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F到 G的距离为 cm。 ( 3)若实验时,电源频率略低于 50Hz,但该同学仍按 50 Hz 计算小车的速度,则测量得到的小车速度与真实速度相比将 (填 “偏大 ”、 “偏小 ”或 “不变 ”)。 答案:( 1) 0.1;( 2) 0.75、 0.40、 5.90( 3)偏大 试题分析:( 1)电磁打点计时器当电源频率是 50Hz时,它们每隔 0.02s打一次点根据题意可知: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17、个点没有画出,因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0.1s ( 2)由题意 x=0.75c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 动推论 x=aT2可得: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有:根据题意可知: xEF=19.65cm-14.50cm=5.15cm xFG-xEF= x; xFG=xEF+ x=5.15cm+0.75cm=5.90cm ( 3)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低于 50H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大, x就变大,根据运动学公式 x=at2得,时间 T仍用原来的值计算,则真实的加速度值就会偏大, 所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大 考点: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

18、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计算题 一辆汽车以 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 10m/s,求: (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 2)刹车后 5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 答案:( 1) a=-5m/s2;( 2) x=40m 试题分析:( 1)汽车的初速度 v0=72km/h=20m/s 根据速度时间关系知,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 2)根据速度时间关系知,汽车所能运动时间: 4s车已停, 5s的位移等于 4s的位移 即 x5 x4 204+ ( 5)42m 40m 考点:匀变 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如图所示,质量为 m1的物

19、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 O。轻绳 OB水平且 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 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 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sin37=0.6, cos37=0.8,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 1)轻绳 OA、 OB受到的拉力; ( 2)若物体乙的质量 m2=4kg,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则欲使物体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 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答案:( 1) ;( 2) 1.6kg 试题分析:( 1)对结点 O,如图有: 解得 TB=m1gtan= m1g ( 2)当乙物体刚要滑动

20、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即 Fmax=m2g 又 TBmax=Fmax 由 得: 考点:共点力的平衡 . 已知 O、 A、 B、 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 AB间的距离为 l1, BC间的距离为 l2,一物体自 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过 A、 B、 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 AB段与 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 O与 A的距离。 答案: 试题分析:设物体的加速度为 a,到达 A点的速度为 v0,通 过 AB段和 BC段所用的时间为 t,则 联立 式得: l2-l1=at2 3l1-l2=2v0t 设 O与 A的距离为 l,则有 联立 式得: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 一光滑圆

21、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穿有两个小球 A和 B(中央有孔), A、B之间由细绳连接着,它们位于图中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 B球与环心 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A、 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 30夹角,已知 B球的质量为 1kg, g取 10m/s2,求: ( 1) B球受到圆环的支持力; ( 2) A球的质量。 答案:( 1) ;( 2) 2kg 试题分析:( 1)对小球 B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小球 B静止,由平衡条件得小球受到圆环的支持力为 ( 2)细绳对小球 B拉力: FB=mBg/sin30=2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 B对细绳的拉力大小也为 20N

22、 细绳对小球 A的拉力 FA=20 N 对小球 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小球 A静止,由平衡条件得 mAg=FA 小球 A的质量 mA=2 kg 考点:共点力的平衡;平行四边形法则 . 如图所示,轻绳两端分别与 A、 C两物体相连接, mA=1kg, mB=2kg,mC=3kg,物体 A、 B、 C及 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1,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 C物拉动,则作用在 C物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为多少?(取 g=10m/s2) 答案: N 试题分析:当物体 C恰要向左运动时,拉力 F最小。 取物体 A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上有 。 以物体 A、 B、 C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上有 考点:整体法及隔离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