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32887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2011学年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2011学年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2011学年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2011学年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2011 学年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有人认为人体实际上是一架缓慢氧化着的 “高级机器 ”,人体在生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补充 “燃料 ”。按照这种观点,你认为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物质不能看作 “燃料 ”的是 A葡萄糖 B水 C油脂 D蛋白质 答案: B 可逆反应 2NO2 (g) 2NO (g) +O2 (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O2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2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O2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 用 NO2, NO, 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 2: 2: 1的状态

2、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B C D全部 答案: A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aA2+、 bB+、 cC3-、 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ABDC B原子序数: dcba C离子半径: C3-D-B+A2+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 ABDC 答案: C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A HCl MgCl2 NH4Cl B H2O Na2O CO2 C CaCl2 NaOH H2O D NH3 H2O CO2 答案: D 100 mL浓度为 2

3、 mol/L的硫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 6 mol/L的硫酸 B适当加热 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稀硝酸 答案: B 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Zn+Cu2+=Zn2+Cu,该反应的原电池组成正确 A B C D 正极 Zn Ag Cu Cu 负极 Cu Cu Zn Zn 电解质溶液 CuCl2 H2SO4 CuSO4 FeCl2 答案: C 在 25 , 101 kPa下, 1 mol的白磷(化学式为 P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4 mol的红磷(化学式为 P)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P4 (s)

4、 + 5O2 (g) = P4O10 (s) ; 4P (s)+ 5O2 (g) = P4O10 (s)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能量比白磷高 B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能量比白磷低 C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能量比白磷高 D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能量比白磷低 答案: D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B乙烯通入溴水中 C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D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 答案: D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是用两根惰性金属做电极插入 KOH溶液中,然后向两极上分别通入

5、甲烷和氧气,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X极: CH4 10OH-8e-CO32- 7H2O Y极: 4H2O 2O2 8e- 8OH-关于此燃料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极为正极, Y极为负极 B工作一段时间后, 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C在标准状况下通入 5.6LO2完全反应,则有 1.0mol电子发生转移 D该电池工作时甲烷一极附近溶液的 pH升高 答案: C 对于苯乙烯(结构如下图)的下列叙述中: 能使酸性 KMnO4溶液退色; 可发生加聚反应; 可溶于水; 可溶于苯中; 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所有的原子 可能共平面,其中正确的是 A仅 B仅 C仅 D全部正确 答案: C 下列说法正确

6、的是 A若氢气和氧气化合是放热反应,则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吸热反应 B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反应放出的热量的多少与反应物的质量和状态无关 D对放热反应 A+B C+D, A、 B的能量总和小于 C、 D的能量总和 答案: A 下列叙述中的非金属元素,其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A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单质在常温下是液态的元素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答案: B 近年来,科学家在海洋中发现了一种冰状物质 可 燃冰,其有效成分为甲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烷属于烃类 在相同条件下甲烷的密度大于空气 甲烷难溶于水 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能源 A B C D 答案:

7、 C 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 HCl比 H2S稳定 HClO 氧化性比 H2SO4强 HClO4酸性比 H2SO4强 Cl2能与 H2S反应生成 S Cl原子最外层有 7个电子, S原子最外层有 6个电子 Cl2与 Fe反应生成 FeCl3, S与 Fe 反应生成 FeS A B C D 答案: A 已知 X、 Y、 Z三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 X的原子序数为 a,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Y、 Z的原子序数之和可能是 2a B Y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a17 C Z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a+31 D X、 Y、 Z一定都是短周期元素 答案: D 将 4mo

8、lA气体和 2molB气体在 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若经 2s后测得 C的浓度为 0.6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用物质 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mol/( L S) 用物质 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mol/( L S) 2s时物质 A的转化率为 70 2s时物质 B的浓度为 0.7mol/L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B 实验题 ( 10分 )动手实践: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 (见下表,表中的 “实验方案 ”与 “实验现象 ”前后不一定是对应

9、关系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 “嘶嘶 ”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向新制得的 Na2S溶液中满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向 A1Cl3溶液中滴加 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锭。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

10、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 Na2S溶液, AlC13溶液, 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仪器: , ,试管,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 (3)实验内容: (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实验现象的编号和 的化学方程式及此实验的结论 )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 AF) , , 此实验的结论: 。 答案:( 10分 ) (除第 (3)题每空 0.5分,其余每空 1分) (1) 同周期 (2) 烧杯, 酒精灯, (3)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 AF) B F A C D E Mg+2H2O=Mg(OH)2+H2, Na2S+Cl2=2NaCl+S, 同周

11、期从左至右元素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或金属性 Na Mg Al;非金属性 Cl S)。 填空题 ( 6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填入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或化学方程式。 ( 1)乙烯( SO2):试剂 ,分离方法 ( 2)苯(溴):试剂 ,分离方法 ( 3)乙烷(乙烯)试剂 ,化学方程式 答案:( 6分)(每空 1分) ( 1) NaOH溶液,洗气 ( 2) NaOH溶液,分液 ( 3)溴水, C2H4+Br2 C2H4 Br2 ( 11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周期 主族 A A A A A A A 0 2 3 4 ( 1)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其原子结

12、构示意图为 。 ( 2)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写出该元素的 单质与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3) 元素与 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 。 ( 4) 、 、 、 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 ( 5) 元素与 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 。 ( 6)设计实验方案:比较 与 单质氧化性的强弱,请将方案填入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答案:( 11分)(除注明的,每空 1分) ( 1) ( 2) Al , 2Al+2OH-+2H2O=2AlO2- +3H2 。( 2分) ( 3) ( 4) HClO4 ( 5) 26

13、( 6)( 4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试管中加入 12mLNaBr溶液 ,再加入适量氯水,并加适量 CCl4,振荡 试管中溶液分层,且下层为橙色。 氧化性: Cl2 Br2 ( 10分)已知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为 C A B D E, A、 C同周期, B、 C同主族。 A与 B形成离子化合物 A2B, A2B中所有离子的电子数相同,其电子总数为 30; D和 E可形成 4核 10个电子分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名称: A_、 C_。 (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 A2B的形成过程: 。 ( 3)写出 D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结构式 ; D与 E形成的化合物

14、的电子式 。 ( 4)实验室制取 D的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 ( 5) A、 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A2B2属于 ( “离子 ”或 “共价 ”)化合物, 存在的化学键是 。 答案:( 10分) (除电子式形成过程,化学方程式每个 2分,其余每空 1分 ) ( 1)钠、 硫。 ( 2) ( 3) NN ; ( 4)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 5)离子 离子键和共价键 ( 8分) 1molC4H1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120 时将气体产物作如下处理,试回答: ( 1)若将气体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碱石灰,则浓硫酸将增重 _g,碱石灰将增重 _g。 ( 2)若将气体通过碱石灰,则碱石灰将增重 _g。 ( 3)若将气体通过过氧化钠,则过氧化钠将增重 _g。 答案:( 8分)(每空 2分) ( 1) 90, 176。 ( 2) 266。 ( 3) 122 ( 7分)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空格上。同位素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同素异形体 。 金刚石与 “足球烯 ”C60; D与 T; 16O、 17O 和 18O; 氧气( O2)与臭氧( O3); CH4和 CH3CH2CH3; ; 答案:( 7分)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