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带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32966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年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2012年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2012年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2012年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2012年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年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带解析) 选择题 人类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渐由 “碳素燃料文明时代 ”过渡至 “太阳能文明时代 ”(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的转换形态 ),届时人们将适应 “低碳经济 ”和“低碳生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 B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C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目前研究菠菜蛋白质 “发电 ”不属于 “太阳能文明 ” 答案: D 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 NH4 、 Ba2 、 Mg2 、 H 、OH-、 Cl-、 HCO3-、 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

2、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 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0.1mol/L乙溶液中c( H ) 0.1mol/L; 向丙溶液中滴入 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 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 Ba2 B乙溶液含有 SO42- C丙溶液含有 Cl- D丁溶液含有 Mg2 答案: D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周期数 B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8 C元素周期表从 B到 B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短周期元素中,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 8,则它们的周期数一定相差 1 答案: CD 下列有关实

3、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 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 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 HNO3将 Fe氧化为Fe3+ B 5mL4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 MnO2粉末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催化剂能显著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C Al箔插入稀 HNO3中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 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用石墨棒做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 产生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黄绿色气体 该气体为 Cl2,放出该气体的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 答案: BD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C60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它们都属于原子晶体 B干冰升华既

4、克服了分子间作用力,也破坏了共价键 C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一定能导电 D NaCl晶体溶于水破坏了 Na+和 Cl-之间的离子键 答案: D 对于以下反应: A(s) 3B(g) 2C(g) D(g),在一定温度、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单位时间内每消耗 3 mol B,同时生成 2 mol C C D的物质的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D B、 C、 D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3 2 1 答案: AC a、 b、 c、 d、 e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 a和 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碱性,且将

5、a、 b相连浸入稀硫酸中时, a溶解而 b表面有气泡产生; c和 d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 d c,五种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 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 b、 a、 e、 d、 c B e、 d、 a、 b、 c C a、 b、 e、 d、 c D a、 b、 d、 c、 e 答案: C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下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和 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 a和 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 Cu2 2e-=Cu C a和 b用导线连接时,电子由铜电极流向铁电极 D无论 a和 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

6、,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答案: C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系统命名: 2 乙基丙烷 B由分子式为 C2H6O 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D互为同系物的物质,在组成和结构上相似,所以化学性质也相似 答案: D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关系的描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 B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C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也能发生 D热化学方程式中,热效应数值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多少有关 答案: A 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氯化氢的电子式: B 8个中子的碳原子:12C C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D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答案: D

7、 2H、 13C、 15N、 18O、 34S等常用作环境分析指示物,下列对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34S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16 B 13C和 15N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 2 C 16O 与 18O 互称同位素 D 2H的核外电子数比 1H多一个 答案: C N2H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 0.25 mol 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 133.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N2H4(g) O2(g)=N2(g) H2O(g)H 267 kJ mol-1 B N2H4(g) O2(g)=N2(g) 2H2O(l)H -133.5 kJ mol-1 C

8、 N2H4(g) O2(g)=N2(g) 2H2O(g)H 534 kJ mol-1 D N2H4(g) O2(g)=N2(g) 2H2O(g)H -534 kJ mol-1 答案: D 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酸性强弱: HClO4H2SO4H3PO4 B离子半径: Na Mg2 Al3 F- C热稳定性: HCl H2S PH3 SiH4 D熔点: SiO2 NaCl I2 CO2 答案: B 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6g CH 4中含有 4NA个 CH 键 B一定条件下,氨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 30g NO,转移电子数为5NA个 C常温

9、常压下, 13.8g NO2与水充分反应,产生 0.1N A个 NO分子 D标准状况下, 22.4 LCCl4中含有 N A个 CCl4分子 答案: D 实验题 ( 6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锌与盐酸反应,取同质量、同体积的锌片、同浓度盐酸做了下列平行实验: 实验 :把纯锌片投入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氢气发生的速率变化如图所示: 实验 :把纯锌片投入到含 FeCl3的同浓度工业稀盐酸中,发现放出氢气的量减少。 实验 :在盐酸中滴入几滴 CuCl2溶液,生成氢气速率加快。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实验 中 t1 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t2 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

10、)实验 放出氢气的量减少的原因是 。 (3)某同学认为实验 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形成了原电池,你认为是否正确? (填 “正确 ”或 “不正确 ”)。 请选择下列相应的 a或 b作答。 a.若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b.若正确则写出实验 中原电池的正、负极电极反应式。 答案: (1)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 随反应进行,盐酸的浓度减小较大,反应速度减慢 (2) Fe3+氧化性大于 H+,所以锌先与 Fe3+反应,故氢气量减少 (3)正确。正极: 2H+ + 2e-=H2 负极 :Zn2e -=Zn2+ 填空题 ( 9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 中元素,填写下列

11、空格: A A A A A A A 0 2 3 (1)在这 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填元素名称),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是 (化学式),元素 对应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_。 (2)给出的第二周期的几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 (3)元素 与 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物质是 (填该物质的电子式)。 (4)元素 与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更强的物质是 ( 填化学式)。 (5)元素 与 能以 键(填化学键类型)结合成 晶体(填晶体类型)。 答案: (1)Ar 镁 F2 Cl- (2)C ( 3 (4)Mg(OH)2 (5)共价

12、原子 (10分 )短周期元素的单质 X、 Y、 Z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 (反应条件略去 ): 已知: a. 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 X分子含共用电子对数目最多。 b. 甲分子含 10个电子,乙分子含 18个电子。 (1)X的结构式: ;丙的电子式: (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 (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制备并收集甲。 在右图中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 (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 答案: (1) ; ( 2)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NH3 H2O

13、NH4+OH- ( 9分)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之一,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二氧化钛 (TiO2)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 2H2O2H O2。制得的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分解生成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实现 _能转变为 _能。水分解时,断裂的化学键为 _键,分解海水的反应属于 _反应 (填“放热 ”或 “吸热 ”)。 (2)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用固体金属氧化物陶瓷作电解质,两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A极: 2H2 2O2-4e-=2H2O; B极: O2 4e-=2O2-,则 A极是电池的 _极;电子从该极 _(填 “流入 ”或 “流

14、出 ”)。 (3)有人以化学反应: 2Zn O2 4H =2Zn2 2H2O 为基础设计出一种原电池,移入人体内作为心脏起搏器的能源,它们靠人体内血液中溶有一定浓度的 O2、H 、 Zn2 进行工作。则原电池 的负极材料是 _,正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 答案: (1) 化学 电 共价 吸热 (2) 负 流出 (3) Zn O2+4H+4e-=2H2O ( 6分)如图所示, U形管的左端被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 1 4)的混合气体,假定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忽略。将封闭有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的装置 放置在有光亮的地方,让混合气体缓慢地反应一段时间。 (1)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属于

15、 反应,反应后得到的所有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2)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 U形管右端的水柱变化是 _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 6分) CO、 CH4均为常见的可燃性气体。 (1)已知在 101 kPa时, CH4完全燃烧生成 1mol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QkJ,则C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120 、 101 kPa下, a mL由 CO、 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 bmL O2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温度和压强。 若混合气体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产生 bmL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甲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若燃烧后气体体积缩小了 a/4 mL

16、,则 a与 b关系的数学表示式是 。 答案: .(1)取代 CH3Cl CH2Cl2 CHCl3 CCl4 (2)B . (1) CH4(g)+2O2(g)=CO2(g)+2H2O(l) H=2QkJ mol-1 (2) 2:1 b5a/4 计算题 ( 6分)把 0.4 mol X气体和 0.6 mol Y气体混合于 2 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4X(g) 5Y(g)=nZ(g) 6W(g); 2 min末已生成 0.3 mol W,若测知以 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5 mol (L min)-1。试计算:前 2 min 内用 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

17、min末时 Y的浓度为 ;化学方程式中 n的值是 _。 ( 8分)将 64g铜与 20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 NO和 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4L。请回答: (1)NO 的体积为 L, NO2的体积为 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 VmL a mol L-1的 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 Cu2+ 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 L-1。(用含a、 V的的式子表示)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 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 NaNO3,至少需要往其中加入 25%的双氧水 g。 (已知: 2NO2+2NaOH=NaNO

18、2+NaNO3+H2O; NO+NO2+2NaOH=2NaNO2+H2O) 答案: .0.05mol L-1 min-1 0.175 mol L-1 4 . (1)11.2 11.2 (2)(aV10-3+1)/0.2 (3)136 .4X(g) 5Y(g)=nZ(g) 6W(g) n=4 0.4mol 0.6mol 0 0 0.2mol 0.25mol 0.2mol 0.3mol V(X)= 0.05mol L-1 min-1 0.2mol 0.35mol 0.2mol 0.3mol V(Y)= 0.175 mol L-1 .3Cu+8HNO3=3Cu(NO3)2+2NO+4H2O、 Cu+4HNO3=Cu(NO3)2+2NO2+2H2O xmol 2 3xmol Ymol 2ymol x+y=1 2 3x +2y=1 x=0.75mol y=0.25mol 2NO2+2NaOH=NaNO2+NaNO3+H2O; NO+NO2+2NaOH=2NaNO2+H2O 由守恒法算出 n(HNO3)= (aV10-3+1)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