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但不一定只表现为热量变化。放热反应是指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吸热反应是指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答案:选 B 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点评: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掌握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定义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关系。 25
2、 , 101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约为 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 5518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CH3COOH(aq)+NaOH(aq)= CH3COONa(aq)+H2O(l) H= 57.3kJ/mol B KOH(aq)+ H SO4(aq)= K2SO4(aq)+H2O(l) H= 57.3kJ/mol C C8H18(l)+ O2 (g)=8CO2 (g)+ 9H2O(g) H= 5518 kJ/mol D 2C8H18(g)+25O2 (g)=16CO2 (g)+18H2O(1) H=
3、11036 kJ/mol 答案: BD 试题分析: A错误,因为醋酸是弱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会小于 57.3 kJ/mol。 B属于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约为57.3 kJ/mol。正确。 C燃烧热是指 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所以应该生成液态水,故 C错误。 D正确 答案:选 BD 。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要注意中和热与燃烧热的概念。燃烧热要求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必须为 1mol,得到的氧化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 已知: CH4(g)+2O2(g)=CO2(g)+2H2
4、O(1) H1 = Q1 KJ/mol 2H2(g)+O2(g)=2H2O(g) H2 = Q2 KJ/mol 2H2(g)+O2(g)=2H2O(1) H3 = Q 3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 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 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出的热量为( 0.4Q1+0.05Q3) KJ/mol B放出的热量为( 0.4Q1+0.05Q2) KJ/mol C H2 H3 D H2 H3(注意 H为负数)。 故答案:为 AC。 考点:反应热 点评:反应热的计算不难,注意理解燃烧热的概念。燃烧热要求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必须为
5、 1mol,得到的氧化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 已知 25 、 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 ) + O2(g) = CO2(g) H = -393.51kJ mol-1 C(金刚石 ) + O2(g) = CO2(g) H = -395.41kJ mol-1 据此判断,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 C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答案: AC 试题分析: 1mol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金刚石比石墨多说明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
6、量,石墨更稳定,当反应物的能量低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则反应是吸热反应,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故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故选 AC。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 点评:本题考查金刚石和石墨的转化以及涉及到的能量变化,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这现象说明了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难以发生反应 D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 答案: BC 试题分析: A.因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
7、续进行说明本身放热支持反应,故 A错误; B.因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说明本身放热支持反应,故 B正确; C.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故 C正确; D.因为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 D错误; 故选 BC。 考点: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及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等知识点。 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 H为 “-”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已知 C(s)+ O2(g)=CO(g)的反应热为 110.5kJ/mol,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kJ/mol 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
8、具有的能量无关 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点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错误,当 H为 “-”时,表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错误,燃烧热是指 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 C燃烧生成的稳定的氧化物为 CO2。 C错误,反应热的大小取决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大小。 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点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正确。 故选 D. 考点:反应热 点评:理解反应热 的概念。实际上反应热就是反应物分子中旧的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的生成物分子中新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之差。 已知在 29
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 C(s)+1/2 O2(g)=CO(g) H1 = -110.5kJ/mol C(s)+O2(g)=CO2(g), H2 = -393.5kJ/mol 则 C(s)+CO2(g)=2CO(g) 的 H 为 ( ) A 283.5kJ/mol B 172.5kJ/mol C -172.5kJ/mol D -504 kJ/mol 答案: B 试题分析: C(s)+1/2 O2(g)=CO(g).(1) C(s)+O2(g)=CO2(g).(2) (1)2-(2)得: C(s)+CO2(g)=2CO(g) H=2 H1- H2=172.5kJ/mol 故答案:选 B 考点
10、:盖斯定律 点评:本题不难,要求学生掌握运用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热。注意方程式的系数与 H呈对应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 CO和 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 + O2(g) = 2CO2(g) H =-566 kJ/mol CH4(g) + 2O2(g) = CO2(g) + 2H2O(l) H =-890 kJ/mol 由 1molCO和 3molCH4组成的混和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 ) A 2912kJ B 2953kJ C 3236kJ D 3867kJ 答案: B 试题分析:释放的热量: 1mol566 kJ/mol1/2+890 kJ/mol3mo
11、l=2953kJ 答案:选 B 考点:反应热的计算 点评:掌握反应热的计算方法,注意方程式的系数与反应热的对应关系。 为减少汽车对城市大气的污染,近年来中国成功开发出了以新 燃料作能源的 “绿色汽车 ”。这种汽车可避免有毒的有机铅、苯和苯的同系物及多环芳烃的排放,保护环境。该 “绿色汽车 ”的燃料是( ) A甲醇 B汽油 C柴油 D重油 答案: A 试题分析:汽油、柴油、重油都属于烃还含有硫、铅等元素,燃烧时容易产生有机铅,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而甲醇中只含 C、 H元素,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对空气污染较小。故选 A。 考点:环境保护 点评:掌握常见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和新型燃料)的元素
12、组成。 甲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能够正确表示甲醇燃烧热的是( ) A CH3OH(l)+3/2O2(g)=CO2(g)+2H2O(l); H=+726.5KJ/mol B CH3OH(l)+3/2O2(g)=CO2(g)+2H2O(l); H=-726.5KJ/mol C CH3OH(l)+3/2O2(g)=CO2(g)+2H2O(g); H=-675.3KJ/mol D 2CH3OH(l)+3O2(g)=2CO2(g)+4H2O(l); H=-1453KJ/mol 答案: B 试题分析:燃烧热是指 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
13、量。 A.错误,放热反应 H应为负值。 B.正确 C.错误,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水应为液态。 D.错误,应该是 1mol甲醇燃烧放出的热量。 考点:燃烧热 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热的理解,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紧扣燃烧热的概念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 H2SO4反应 B Ba(OH)2 8H2O与 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碳与 CO2反应 D NaOH与 HCl反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铝片与稀硫酸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故 A正确; B、 Ba( OH) 2 8H2O与 NH4Cl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 B错
14、误; C、炭与二氧化碳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 C错误; D、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D错误。故选 A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常见的放热反应,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已知 ( l) H2O( g) H1 a kJ ( 2) 2H2O( g) H2 b kJ ( 3) H2O( l) H3 c kJ ( 4) 2H2O( l) H4 d 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a c 0 B b d 0 C 2a b 0 D 2c d 0 答案: C 试题分析:氢气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H值 0,所以 BD错误,热化学方程式中
15、H值与方程式中系数呈正比例关系,所以 C正确。 A选项中,由于反应生成 H2O( l)比生成 H2O( g)放出更多热量,所以 c a(注意 H 是个负数)。 故选 C 。 考点:反应热的计算 点评:比较反应热时注意放热反应的 H是个负数。放热越大, H越小。 1mol 碳完全燃烧后可放出 393.5KJ 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固) +O2(气) =CO2(气); H =+393.5 kJ/mol B C(固) + O2(气) =CO(气); H =-393.5 kJ/mol C C + O2= CO2; H =-393.5 kJ/mol D C(固) +O2(气)
16、=CO2(气); H =-393.5 kJ/mol 答案: D 试题分析:石墨完全燃烧生成 CO2,反应放热, H 0。 A不是吸热反应,故 A错误; B石墨完全燃烧生成 CO2,故 B错误; C没有标出物质的聚集状态,故 C错误; D石墨完全燃烧生成 CO2,反应放热, H 0,热化学方程式为 C( s) +O2( g) =CO2( g); H=-393.5kJ/mol,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反应热与温度和压强等测定条件有关,所以书写时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25 、 101kPa时,
17、可以不注明),( 2)各物质化学式右侧用圆括弧()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微粒数,又可表示物质的量。 B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C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D凡是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书写和应用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 1)反应热与温度和压强等测定条件有关,所以书写时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25 、 101kPa时,可以不注明) ( 2)各物质化学式右侧用圆括弧( )
18、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可以用 g、 l、 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 ( 3)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因此,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 4)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由于 H与反应完成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 H相对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化合反应不一定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都是吸热反应。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点评: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各物质化学式右侧用圆括弧() 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含义(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
19、 已知: H2(g) F2(g) =2HF(g) H -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个氢气分子与 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 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 270kJ B 1mol氢气与 1mol氟气反应生成 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 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 1mol氢气与 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 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 1mol的氢气和 1mol的氟气放出 270kJ热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A错误; 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能量守恒, 1mol氢气与 1mo
20、l氟气反应生成 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 270kJ,故 B错误。 C.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条件下, 1mol氢气与 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故 C正确; D.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 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 1mol的氢气和 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是体积,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点评:考查学生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反应热与能量关系,难度不大,注意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 H+(aq)+OH-(aq) H
21、2O(1) H = -57.3kJ mol 已知: CH3COOH(aq)+NaOH(aq) CH3COONa(aq)+H2O(1) H =- Q1kJ mol 1/2 H2SO4(aq) + NaOH(aq) = 1/2Na2SO4(aq) +H2O(1) H =- Q2kJ mol HNO3(aq)+KOH(aq) KNO3(aq)+H2O(1) H =- Q3kJ mol 上述反应均为溶液中的反应,则 Q1、 Q2、 Q3的绝对值大小的关系为 ( ) A Q1 Q2=Q3 B Q2Q1Q3 C Q2Q3Q1 D Q2=Q3Q1 答案: D 试题分析:、 25 , 101kPa时,强酸与强
22、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所以 Q2=Q3;因醋酸是弱酸,电离时需要吸热,所以反应热 Q1大于 -57.3k J mol-1,故 Q1、 Q2、 Q3的绝对值大小为: Q2=Q3Q1 考点:中和热、反应热 点评:本题考查中和热的理解,因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注意比较大小时要考虑符号问题。 实验题 ( 14分)用 50mL0.50mol/L盐酸与 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23、(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 “偏大、偏小、无影响 ”) ( 4)如果用 60mL0.50mol/L盐酸与 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 “相等、不相等 ”),所求中和热 (填 “相等、不相等 ”), 简述理由 (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 NH3 H2O)代替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 “偏大 ”、 “偏小 ”、 “无影响 ”)。 答案:( 1) 环形玻璃搅拌棒 ;( 2) 保温、隔热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最损失 ;( 3) 偏小 ; ( 4)相等 ;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lm
24、ol H2O所放出的热量 ,与酸、碱用量无关。 ( 5) 偏小 试题分析:( 1)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反应必须充分,所以通常用环形玻璃搅拌棒加以搅拌使反应迅速充分反应。 ( 2)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最损失,通常会在烧杯间填满碎纸条,来达到保温、隔热效果。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热量会有较大损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 4)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l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 ,与酸、碱用量无关。故选相等。 ( 5)氨水属于弱碱,电离需要吸收大量热量,故测的得中和热数值会偏小。 考点:中和热的测定 点评:掌握中和热的测定方法,对实验的防误差处理办法要清楚, 实验过程不难解决。
25、 填空题 ( 8分)已知 H2 ( g ) + 1/2O2 ( g ) = 2H2O ( g )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 a, b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a. ; b. 。 ( 2)该反应是 反应(填 “吸热 ”或 “放热 ”), H (填 “ 0”)。 答案:( 1) a. 活化能 ; b. 反应热 。 ( 2) 放热 ; 0 试题分析:( 1) a是由分子转化为原子过程所需的能量,为活化能。 B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为反应热。 ( 2)由图像可知,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能量高,多余的能量会以热能形式释放,故为放热反应。放热反应 H 0。 考点:反应中能
26、量变化。 点评:本题不难,注意看懂能量变化图。结合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钾盐判断。 ( 6分)发射卫星用 N2H4为燃料 ,NO2为氧化剂 ,两者反应生成 N2和水蒸气 , 已知 N2(g)+2O2(g)=2NO2(g) H1 67.7kJ/mol; N2H4(g)+O2(g)= N2(g)+2H2O(g) H2 - 534kJ/mol; 2H2(g)+ O2(g)= 2H2O(g) H3 - 484kJ/mol; H2(g)+F2(g)=2HF(g) H4 - 538kJ/mol 写出 N2H4与 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写出 N2H4与 F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答案:( 1)
27、2N2H4(g)+2NO2(g)=3N2(g)+4H2O(g) H 1135.7 kJ mol-1, ( 2) N2H4(g)+2F2(g)=N2(g)+4HF(g) H 1126kJ mol-1。 试题分析:若:( 1) N2(g)+2O2(g)=2NO2(g) H1 67.7kJ/mol; ( 2) N2H4(g)+O2(g)= N2(g)+2H2O(g) H2 - 534kJ/mol; ( 3) 2H2(g)+ O2(g)= 2H2O(g) H3 - 484kJ/mol; ( 4) H2(g)+F2(g)=2HF(g) H4 - 538kJ/mol 把( 2) 2-( 1),运用盖斯定律
28、可得: 2N2H4(g)+2NO2(g)=3N2(g)+4H2O(g) H=- 534kJ/mol2-67.7kJ/mol= 1135.7kJmol-1 把( 2) -( 3) -( 4) 2,运用盖斯定律可得: N2H4(g)+2F2(g)=N2(g)+4HF(g) H - 534kJ/mol-( - 484kJ/mol) -( - 538kJ/mol) 2= 1126kJ mol-1 考点:盖斯定律 点评:本题考查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要求学生对盖斯定律掌握较好。 ( 14分) 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SO2(g)氧化为
29、 1molSO3(g)的 H=-99kJ 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 A、 C分别表示 、 ,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 (填 “有 ”或 “无 ”)影响。该反应通常用 V2O5作催化剂,加 V2O5会使图中 B点 (填 “升高 ”还是 “降低 ”), H (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理由是 ( 2)图中 H= KJ mol-1 答案:( 1) 反应物总能量 ; 生成物总能量 ; 无 ; 降低 ; 不变 ; 因为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之差 ( 2) 198 KJ mol-1 试题分析:( 1)图中 A表示反应物总能量,
30、 B表示活化能, C表示生成物总能量。活化能的大小对反应的反应热没有影响。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对反应反应热不影响。故答案:为: 反应物总能量 ; 生成物总能量 ; 无 ; 降低 ; 不变 ; 因为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之差; ( 2)因为反应为 2SO2(g)+O2(g) =2SO3(g), H=-99kJ mol-12=-198 kJ mol-1 考点:反应热及其计算 点评:看懂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的能量、生成物的能量、活化能的能量),理解反应热的计算。 计算题 ( 6分)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 g) +O2( g) =2
31、H2O( l); H=-571.6kJ/mol C3H8( g) +5O2( g) =3CO2( g) +4H2O( l); H=-2220kJ/mol 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共 5mol,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 3847kJ,则混合气体中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为多少? 答案: 1 试题分析: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5 mol。设混合气体中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x ,丙烷的物质的量为 y。 285.8 x 2220 y = 3847 x + y = 5 解出 x 3.75 y = 1.25 x: y = 3 : 1 考点:反应热的计算 点评:此题不难,考查混合物的计算,利用氢气和丙烷的燃烧热可计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