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33028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西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江西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江西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江西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江西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西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一 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世界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应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制铝合金 制电线 制炊具 明矾净水 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 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片 银色漆颜料 易拉罐 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铝是食品污染源之一,所以凡是和食品有关系的,都应该是禁止的,即选项 ,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等 点评:该题属于基础性试题,难度不大。关键是抓住字眼,即 “铝是食品污染源之一 ”,然后再逐一分析即可。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

2、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 5.6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3NA B 1 NA个氢气分子所占的体积为 22.4L C 2NA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为 88g D分别由 NA个水分子组成的冰、水、水蒸气的质量各不相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铁和盐酸的反应中,失去 2个电子, A不正确; B不正确,因为不能确定氢气的状态; 2NA个二氧化碳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2mol,质量是 88g, C正确; D不正确,冰、水、水蒸气都是水分子,所以分别由 NA个水分子组成的冰、水、水蒸气的质量都相同, D不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 点评:阿伏加德罗

3、常数是历年高考的 “热点 ”问题,这是由于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 的构成关系。 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A SO3 H2O H2SO4 B 2Na2O2 2H2O 4NaOH O2 C 2F2 2H2O 4HF O2 D 2Na 2H2O 2NaOH H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中是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过氧化钠

4、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C 中水是还原剂, D 中水是氧化剂,答案:选 B。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 点评:物质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做还原剂,反之得到电子,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做氧化剂,据此可以进行有关判断和计算。 下面关于 Na2CO3和 NaHCO3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热时 NaHCO3比 Na2CO3稳定 B在水中 NaHCO3比 Na2CO3溶解性大 C质量相等的 Na2CO3和 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 NaHCO3放出的 CO2比 Na2CO3多 D物质的量相等的 Na2CO3和 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的 CO2的物质的量

5、之比为 21 答案: C 试题分析: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 CO2,碳酸钠稳定, A不正确;在水中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不正确;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碳酸钠的,所以在质量相等的条件下,碳酸氢钠放出的 CO2多, C正确;关键碳原子守恒可知,在物质的量相等多条件下,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 CO2一样多, D不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碳酸氢钠、碳酸钠的性质 点评:关于二者的性质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其次再分析和盐酸反应生成的 CO2多少以及消耗盐酸的多少时,还要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即盐的质量相等还是物质的量相等,是盐酸过量,还是盐酸不足等,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现

6、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其原因可能( ) A苹果汁中的 Fe2+变成 Fe3+ B苹果汁中含有 Cu2+ C苹果汁含有 OH- D苹果汁含有 Na+ 答案: A 试题分析: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棕黄色,亚铁离子显浅绿色,铜离子是显蓝色的,答案:选 A。 考点:考查亚铁离子的性质 点评:该题可以通过常见离子的颜色直接得出结论。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2+ = Cu + Fe2+ B 氢氧化铜与硫酸溶液反应 OH- +H+ = H2O C碳酸钙与盐酸溶液反应 CO32- +2H+ =H2O +CO2 D铁与稀硫酸反应 2Fe + 6H+ =2

7、Fe 3+ +3H2 答案: A 试题分析: B不正确,氢氧化铜不溶于水,应该用化学式表示; C不正确碳酸钙也是难溶于水的,用化学式表示; D 不正确,生成物应该是硫酸亚铁,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点评: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是:( 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 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 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A碳酸钠 B氢氧化铝 C氧化钙 D碳酸钡 答案: B 试题分析: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铝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答案:

8、选 B。 考点:考查常见物质的用途 点评:关于常见物质的用途关键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住,不能灵活运用即可。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金属钠 B硫酸钠 C干冰 D石墨 答案: B 试题分析:溶液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 B正确,钠和石墨都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干冰是 CO2,属于非电解质,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电解质的判断 点评:判断电解质的关键不是看能否导电,关键是要看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否电离出离子,能够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而导电只是一种现象。 下列有关实验用品的使用或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性

9、 B称量 NaOH固体时,将 NaOH直接放在托盘中的纸片上 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D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使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酸能使石蕊试液显红色, A不正确,应该用蓝色石蕊试纸;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且极易吸水,应该放在烧杯中称量, B不正确;量筒不能用来稀释或溶解溶液, C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点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所以本部分内容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

10、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A铝的活泼性差 B铝的还原性差 C铝表面有氧化膜 D铝与氧气不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铝是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明容易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金属被氧化,答案:选 C。 考点:考查铝的化学性质 点评:该题属于基础性试题,难度不大。 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 A氧化物、化合物 B化合物、电解质 C溶液、胶体 D溶液、分散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而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11、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A不正确,后者包括前者;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 B正确;溶液和胶体都属于分散系,二者互不包含,所以选项 C和 D都是错误的,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 点评:关于氧化物、化合物、电解质、分散系等化学基本概念,需要熟练记住,并能灵活运用。要学会举一反三、类推等各种方法。 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 ) A 硝酸、食盐水、烧碱 B水、空气、纯碱 C氧化铁、胆矾、熟石灰 D空气、硫酸铜、硫酸 答案: A 试题分析:水不是酸,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 B不正确;氧化铁不是酸,胆矾是纯净物, C不正确;空气是混合物,硫酸

12、铜是纯净物,硫酸是酸, D不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 点评:再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而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 OH-的化合物是碱,据此可以进行有关判断。 向某无色溶液中放入铝片,有大量氢气产生,则下列离子在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 A CO32- B SO42- C HCO3- D Mg2+ 答案: B 试题分析:能和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如果显酸性,则 CO32-和 HCO3-不能大量共存;如果显碱性,则 HCO3-和 Mg2+不能大量共存,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 点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

13、况是:( 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即生成沉淀,气体,水、弱酸、弱碱等难电离物质);( 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如: Ca2+和 SO42-; Ag+和 SO42-);( 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 、 H+、 NO3-; S2-、 ClO-; S2-、 Fe3+等);( 4)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 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 OH-;( 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 Fe2+、 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

14、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 “氧化还原反应 ”、 “加入铝粉产生氢气 ”;( 4)是 “可能 ”共存,还是 “一定 ”共存等。 下列有关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金 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以置换出铜 金属钠有强还原性 钠原子的最外层上只有一个电子,所以在化合物中钠的化合价显 +1价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不正确;钠极易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因此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硫酸钠和氢气,得不到铜, 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 D。 考点:考查金属钠的性质、保存 点评:由于钠是很活泼的

15、金属,所以钠一旦投入到溶液中,将只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生成的氢氧化钠再和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据此可以进行判断。 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供氧剂 B烧碱: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C小苏打:发酵粉主要成分 D明矾:净水剂 答案: B 试题分析:过氧化钠能和水、 CO2反应生成氧气,可以作为供养剂;烧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能和盐酸反应生成 CO2,所以可以作为发酵粉;明矾溶于水能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作为净水剂,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点评:性质决定用途,所以熟练记住常见物

16、质的性质和用途,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下列各对物质中不能产生氢气的是 ( ) A Zn+HCl B Cu+HCl C Al+NaOH溶液 D Fe +H2O( g 、高温 ) 答案: B 试题分析:铜盐酸是不反应的,不可能生成氢气,其余选项中都有氢气生成,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点评:再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只有排再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氢气,据此可以判断。 实验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开始实验时弹簧夹 e是打开的, 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B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数分钟后夹上弹簧夹 e, B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17、 如果开启活塞 f放掉 2 3液体, 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1) Fe+2H+=Fe2+H2;有气泡冒出 ( 2)有白色沉淀生成 ( 3)白色沉淀先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4Fe(OH)2+O2+2H2O=4Fe(OH)3 试题分析:( 1)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H+=Fe2+H2,氢气不溶于水,所以 B 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 ( 2)由于 A中的反应并没有停止,而生成的氢气的又难溶于水,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 A 中的压强增大,将溶液压入 B 中,从而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 ( 3)如果开启

18、活塞 f放掉 2 3液体,则空气将进入 B中。而氢氧化亚铁又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现象是白色沉淀先变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Fe(OH)2+O2+2H2O=4Fe(OH)3。 考点:考查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点评:氢氧化亚铁由于极易被氧化,所以该题的实验原理是利用生成的氢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派出,从而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白色的氢氧化亚铁的生成,且颜色能保持较长的时间。 (10分)在常温下, 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 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 “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

19、该实验中的问题。 ( 1) 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 ( 2)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 ;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 。 ( 3)试管中收集气体是 ,如果要在 A处玻璃管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 。 答案:( 1) 3Fe+4H2O(g) Fe3O4+4H2 ( 2)提供反应的水蒸气;防止爆沸( 3) H2;验纯 试题分析:( 1)在加热的条件下,铁能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Fe+4H2O(g) Fe3O4+4H2。 ( 2)在加热的条件下,水沸腾后可以提供水蒸气。加热时水容易沸腾,所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 ( 3)氢气

20、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需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考点:考查铁和水蒸气反应的有关判断、实验安全等 点评:任何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都需要检验纯度,以防止燃烧时发生爆炸现象。 填空题 (6 分)( 1) Na2O2 可用在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一种来源,供人们呼吸所需。Na2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 2Na2O2+2CO2=2Na2CO3+O2 ( 2) 2Na+2H2O=2NaOH+H2 ( 3) 2 Al+2NaOH+2H2O= 2 NaAlO2+3H2 试题分析:( 1)过氧化钠能和 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21、所以可以作为供氧剂,反应的方程式是 2Na2O2+2CO2=2Na2CO3+O2。 ( 2)钠极易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Na+2H2O=2NaOH+H2。 ( 3)金属铝能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Al+2NaOH+2H2O= 2 NaAlO2+3H2。 考点:考查钠、过氧化钠、铝的化学性质 点评:该题属于基础性试题,关键是记住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其相应的方程式。 ( 8分)用双线桥标出下列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 1) 3Cu 8HNO3=3Cu( NO3) 2 2NO 4H2O 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 2) 2

22、FeCl3+2HI=2FeCl2+2HCl+I2 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答案:( 1) 氧化剂是 HNO3,还原剂是 Cu ( 2) 氧化剂是 FeCl3 ,还原剂是 HI 试题分析:( 1)根据方程式可知,铜元素的化合价从 0价升高到 +2价失去 2个电子,铜是还原剂。硝酸支氮元素的化合价从 +5价降低到 +2价,得到 3个电子,硝酸做氧化剂。 ( 2)铁元素的化合价从 +3价降低到 +2价,得到 1个电子,氯化铁是氧化剂。碘化氢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从 -1价升高到 0价,失去 1个电子,做还原剂。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和表示 点评:物质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做还原剂,反之得

23、到电子,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做氧化剂,据此可以进行有关判断和计算。 ( 8分)( 1)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或操作合理的是_ A用 200mL量筒量 取 5.25mL稀 H2SO4 B用托盘天平称取 11.7gNaCl晶体 C用 100mL烧杯配制 50g质量分数约为 1%的食盐水 D用 500mL容量瓶配制 250mL0.2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E.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少于试管容积的 1/3 F.盛装 Ca(OH)2溶液的试剂瓶可用玻璃塞 G萃取分液时,先将上层液小心从上口倒出,再将下层液从下口流出 H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放入液面以下,但不可触及瓶底或沸石 (

24、2)乙醇(俗名酒精)的结构简式为 CH3CH2OH,其分子式为 C2H6O,相对分子质 量为 _,摩尔质量为 _ 答案:( 1) BG ( 2) 46 46g/mol 试题分析:( 1)量筒只能读数到 0.1ml, A不正确; C不正确,应该用 50ml烧杯; D不正确,应该用 250ml容量瓶; E不正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F不正确,应该用橡皮塞; H不正确,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出口处,所以答案:选 BG。 ( 2)根据 C、 H、 O 的相对原子质量可知,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16+16=46。因此摩尔质量就是 46g/mo

25、l。 考点:考查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和摩尔质量的有关计算 点评:在利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摩尔质量时,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质量的单位用 g表示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才能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由中学化学常见元素组成的单质 A、 B、 C和甲、乙、丙、丁、戊五种化合物有下图所示转换关系, A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请回答: (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乙 、丁 、戊 。 ( 2)写出甲物质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 。 ( 3)写出甲 乙 +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A乙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乙 NaAlO2;丁 AlCl3;戊 Al(OH)3 ( 2)耐火

26、材料 ( 3) Al2O3+2OH-=2AlO2-+H2O ; 2Al+2NaOH+2H2O=2NaAlO2+3H2 试题分析: A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所以 A是 Al。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则 C是氢气,乙是偏铝酸钠。化合物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生成偏铝酸钠,而甲是铝和单质 B生成的,且甲和盐酸也反应,因此甲是氧化铝, B 是氧气。则丙是水,丁是氯化铝,戊就是氢氧化铝。 考点:考查根据框 图进行的有关判断 点评: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27、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 “突破口 ”, “突破口 ”就是抓 “特 ”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计算题 把 5.1g镁铝混合物的粉末放入 200mL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 5.6LH2(标准状况下)。试计算: ( 1)该混合物中镁的质量分数。(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 (1)47.1% (2)2.5mol/L 试题分析:( 1)设混合物中镁和铝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x 和 y,则 24x+27y=5.1。根据反应的方程式 Mg 2H =Mg2 H2、 2Al3 6H =2Al3 3H2可知,x+1.5y=5.622.4=0.25。解得 x=y=0.1mol,所以镁的质量分数是。 ( 2)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是 0.1mol2+0.1mol3=0.5mol,所以盐酸的浓度是 0.5mol0.2L=2.5mol/L。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有 关计算 点评:在进行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时,关键是熟练应用几个关系式 、n m/M、 、 ,特别还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即只能适用于气体,且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是 22.4L/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