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四川省雅安中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 118,中子数为 175的超重 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 A 57 B 47 C 61 D 293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该元素的原子质子数是 118,中子数是 175,对于原子来说原子核内的装置数等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所以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175-118=57。因此选项是 A。 考点:考查原子的各种过程微粒的关系的知识。 有 A、 B、 C、 D四种金属,将 A与 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B
2、不易腐蚀。将 A、 D在稀盐酸中构成原电池,电流由 A通过导线流向 D。将铜浸入 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 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 C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 DCAB B DABC C DBAC D BADC 答案: B 试题分析:将 A与 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 B不易腐蚀,则金属活动性 AB;将 A、 D在稀盐酸中构成原电池,电流由 A通过导线流向 D,则金属活动性: DA;将铜浸入 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则 BCu; 如果把铜浸入 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 C析出。则活动性 CuC.所以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为 DABCuC .选项为
3、B。 考点:考查金属活动性强弱比较的知识。 一定条件下 ,将 A、 B、 C三种物质各 1 mol通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A+B 2C,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 ,B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 A.1.5 mol B.1 mol C.0.5 mol D.0 答案: B 试题分析:用极值法判断。假如完全向右进行,则 B的最小值为 0.5mol;若完全向左进行,则 B的最大值是 1.5 mol 。 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 应,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各种物质应该是共存的。所以 B 的物质的量应该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符合题意的只有 1mol.因此选项是 B。 考点:考查可逆反应的特点及物质的平衡的物质的量的
4、计算的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6.8 g固体 KHSO4与 3.9 g固体 Na2O2中阴离子数目相同 B常温下铁、铜均不溶于浓硫酸 , 说明常温下铁、铜与浓硫酸均不反应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中子数为 18的氯原子可表示为 18Cl 答案: A 试题分析: KHSO4=K+HSO4-。 n(KHSO4)=0.05 mol.所以 n(HSO4-)=0.05 mol; Na2O2=2Na+O22-.n(Na2O2)= 0.05 mol,所以所以 n(O22-)=0.05 mol;因此阴离子数目相同。正确。 B常温下铁不溶于浓硫酸,是因为 Fe在常温下在浓硫酸中会被氧化产生一
5、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了反应的继续减小,而铜不溶于浓硫酸是因为没有达到铜与浓硫酸反应所需要的温度。原因不同。错误。 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 NaOH含有离子键、减小共价键。错误。 D中子数为 18的氯原 子可表示为 Cl.错误 . 考点:考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的知识。 已知反应 4CO 2NO2 N2 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CO) 1.5 mol L-1 min-1 B v(NO2) 0.7 mol L-1 min-1 C v(N2) 0.4 mol L-1 min-1 D v(CO2) 1.1 mol
6、L-1 min-1 答案: C 试题分析: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在表示时要转化为用同种物质表示的速率 ,然后在进行比较。我们不妨用 V( N2)来表示。A v(N2) 0.375 mol/( L min);B.v(N2) 0.35 mol/( L min);C. v(N2) 0.4 mol/( L min); D. v(N2) 0.275 mol/( L min);.因此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C。 考点:考查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的知识。 下图所示为 800 时 A、 B、 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
7、A是反应物 B前 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 0.1 mol L-1 min-1 C前 2 min C 的生成速率为 0.2 mol L-1 min-1 D反应的方程式为: 2A(g) 2B(g) C(g)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根据图示可知: A是反应物, B、 C是生成物。错误。 B在前 2 min A的分解速率 (0.4mol/L -0.2mol/L)2min= 0.1 mol L-1 min-1.错误。C在前 2 min C的生成速率为 (0.2 mol/L- 0mol/L) 2min = 0.1mol/(L min).正确。D在反应中各种物质的浓度的 变化关系是: A: 0.2
8、mol/L;B: 0.2mol/L;; C: 0.1 mol/L.在相同时间内,物质的浓度变化的比对于方程式该物质前边的计量数的比。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 2A(g) 2B(g) C(g)。错误。 考点:考查可逆发生的反应物、生成物、方程式的确定及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的知识。 mA(g)+nB(g) pC(g)+qQ(g)当 m、 n、 p、 q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绝热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反应速率 vA: vB: vC: vD = m:n:p:q 单位时间内 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 p mol C也断键反应
9、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若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则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体系的压强都不会改变。因此不能作为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标志。错误。 任何反应发生的过程都伴随热量变化,若绝热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则正向进行的程度与逆向进行的程度相同,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因此可以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偏高的标志。正确。 因为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都是气态。若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说明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同。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 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说明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浓度不变,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都相同,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 在任何时刻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
10、的反应速率 vA: vB: vC: vD =m:n:p:q。因此不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平 衡状态的标志。错误。 单位时间内 m mol A断键反应,就会有pmol的 C键形成,同时 p mol C 也断键反应 ;即 C的物质的量不变。由于反应混合物都是气态,所以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因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故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选项是 B。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的知识。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 -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 s) +2MnO2( s) +H2O( l) =Zn( OH) 2( s) +Mn2O3(
11、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 MnO2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MnO2+H2O+2e-Mn2O3+2OH- C电池工作时, K+移向负极 D电池工作时,电路中每通过 0.1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少 6.5g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有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可知:电池工作时, Zn 失去电子,被氧化;而 Mn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确。 B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Zn-2e-+2OH-Zn(OH)2(s).错误。 C电池工作时, K+移向负电荷较多的正极。错误。 D电池工作时,电路中每通过 0.1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少 3.25g.错
12、误。 考点:考查锌 -锰碱性电池的各种原理的知识。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双原子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B非极性键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C分子间作用力,又叫范德华力,它比化学键要弱得多 D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不能导电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同种元素形成双原子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而不同种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如 HCl中的共价键,是极性键。错误。 B非极性键可能存在与单质中如 O2、共价化合物如 H2O2、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如Na2O2中。正确。 C分子间作用力,又叫范德华力,它只有几个、十几个KJ/mol;而化学键则有几百个 KJ/mol。所以分子间作
13、用力比化学键要弱得多。正确。 D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存在的都是原子灰分子,不存在自由移动的微粒,所以不能导电。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合物的关系的知识。 某锂电池的电池总反应为 4Li 2SOCl2=4LiCl S S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锂电极作电池负极,放电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 B 1 mol SOCl2发生电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4 mol C电池的正极反应为 2SOCl2 2e-=4Cl- S SO2 D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头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可看出:锂电极作电池负极,放电过程中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错误。
14、B 1 mol SOCl2发生电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mol。错误。 C电池的正极反应为 2SOCl2 +4Li+4e-=4LiCl S SO2.错误。 D由于负极材料 Li活动性强,容易与水、氧气发生反应。所以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 下进行。正确。 考点:考查锂电池的制作、各种原理的知识。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将 SO2通入含 HClO 的溶液中生成 H2SO4 HClO 的酸性比 H2SO4强 B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C 稀、浓硝酸分别与铜反应,还原产物分别为 NO和 NO2 稀硝酸氧化性
15、比浓硝酸强 D 将 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将 SO2通入含 HClO 的溶液中生成 H2SO4, 是因为 HClO 的氧化性比 H2SO4强,能够把 SO2氧化为 H2SO4。错误。 B.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是由于加热时在金属表面产生了熔点高于铝的氧化铝,包裹在熔化的Al的外边,是其不至于滴落。正确。 C.稀、浓硝酸分别与铜反应,还原产物分别为 NO和 NO2,是浓硝酸氧化性比稀硝酸强,它把 NO又氧化为 NO2。错误。D.将 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是由于发生反应 Br2 2H2O+SO2= SO42-+4H+2Br
16、-,这是 SO2的还原性。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所以现象与反应原因的关系的知识。 将 18 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 200 mL 稀硝酸中 ,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剩余 9.6 g金属 ;继续加入 200 mL等浓度的稀硝酸 ,金属完全溶解 ,又得到标准状况下 2.24 L 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 ,溶液不变红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 0.15 mol 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 L-1 C第一次剩余 9.6 g金属为铜和铁 D再加入上述 200 mL稀硝酸 ,还会得到标准状况下 2.24 L NO 答案: A
17、试题分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 ,溶液不变红,说明在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 Fe2+;溶液中存在 Fe2+、 Cu2+。两次加入的酸相同,产生的 NO的物质的量相同,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也相同。每一次反应产生 NO的物质的量为 2.24L22.4L/mol=0.1mol,电子转移为 0.1mol3=0.3mol.由于金属活动性FeCu,所以首先溶解的是金属 Fe,根据反应方程式是 3Fe 8HNO3(稀 )=3Fe(NO3)2 2NO 4H2O。可知消耗的金属 Fed的物质的量为 3/20.1mol=0.15 mol.若剩余的金属都是 Cu,则 n(Cu)= 9.6 g64g/m
18、ol=0.15 mol;由于 Cu是 +2价金属,所以电子转移数目为 0.15 mol2=0.3mol。正好与题干吻合。因此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 0.15 mol。每一次加入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8/20.1mol=0.4mol.因此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4mol0.2L=2mol/L.若再加入上述 200 mL稀硝酸,会发生反应: NO3-+4H+3Fe2+= 3Fe3+NO+2H2O, n(Fe2+)=0.15 mol;反应需要消耗 H+的物质的量为 0.15 mol 4/3=0.2mol;实际加入的 n(H+)=0.4mol,多于需要量,因此放出的气体按照 Fe2+来计算。根据离子方程式可
19、知可还会产生 NO的的物质的量为 0.05 mol。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1.12L。因此正确选项为 A。 考点:考查铜和铁的混合物与硝酸发生反应的情况的知识。 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由 Al、 Cu、稀 H2SO4组成原电池,放电时 SO42-向 Al电极移动 B由 Mg、 Al、 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 Al-3e- 4OH-=AlO2- 2H2O C由 Al、 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作电源,用石墨电极来电解硝酸银溶液,当析出 1 mol Ag时,消耗铜电极 32 g D由 Fe、 Cu、 FeCl3溶
20、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 Cu-2e-=Cu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由 Al、 Cu、稀 H2SO4组成原电池, Al作负极, Cu作正极,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放电时 SO42-向正电荷较多的负极Al电极移动。正确。 B由 Mg、 Al、 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 Al作负极。其负极反应式为: Al-3e- 4OH-=AlO2- 2H2O。正确。 C由 Al、 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由于 Al在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所以 Cu作负极, Al作正极。该原电池作电源,用石墨电极来电解硝酸银溶液,因为在整个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当析出 1 mol Ag时,电
21、子转移 1mol,则消耗的 Cu的质量为 32 g。正确。D由 Fe、 Cu、 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 Fe活动性比 Cu强,作负极, Cu作正极。其负极反应式为: Fe-2e-=Fe2 .错误。 考点:考查影响原电池的电极名称的因素的知识。 一定温度下 ,对于反应 N2+O2 2NO 在密闭容 器中进行 ,下列措施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 ( )。 A降低温度 B恒容充入氮气 C恒压充入氦气 D恒容充入氦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错误。 B恒容充入氮气,由于物质的浓度增大,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正确。 C恒压充入氦气,则容器的容积扩大,各种反应物的浓度减小,所以化
22、学反应速率降低。错误。 D恒容充入氦气,由于各种反应物的浓度不变,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知识。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碳与水蒸气制水煤气的反应 B生石灰和水的反应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碳与水蒸气制水煤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正确。 B生石灰和水产生氢氧化钙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的放热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共用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知识。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 N2的
23、结构式: NN C原子核内有 8个中子的氧原子:D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Cl是 17还元素,在氯元素的原子的核外有 17个电子,所以 Cl的结构示意图 。错误。 B在 N2中 2个 N 原子间共用三对电子,因此 N2的结构式: NN。正确。 C原子核内有 8个中子的氧原子 。错误。 D在二氧化碳分子中 C原子与每个 O 原子共用 2对电子,所以 CO2的电子式:。错误。 考点:考查有关化学用语的知识。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
24、的主族序数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区的元素,既有金属元素的性质又有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错误。 B当元素处于第三周期时,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主族的族序数,而元素的负化合价则是原子达到最外层 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所需获得的电子数。因此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正确。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有的形成的是最外层都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有的则形成的是最外 层 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错误。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
25、化学性质相似,由于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的原子结构、位置及影响的关系的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化学反应速率为反应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增加或者生成物浓度的减少 C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D加入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若是通过改变容器的容积来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若是容器的容积不变,而加入了惰性气体,则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不变。错误。 B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通常是用反应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
26、减少或者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的。错误。 C升高温度,分子的能量增加,分子间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正确。 D若是加入固体或纯液体状态的反应物,则化学反应速率不变。错误。 考点:考查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知识。 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 硫强的事实是( ) A氯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而硫与氢气反应生成硫化氢 B向硫化氢的水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得到淡黄色的硫 C氯气能与水反应而硫不能 D氯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 7个电子而硫最外电子层上有 6个电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应该看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氢化物的稳定性或
27、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活动性强的把活动性弱的置换出来。因此选项是 B。 考点:考查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的知识。 已知 a元素的阳离子, b元素的阴离子、 c元素的阴离 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 b的阴离子半径大于 c的阴离子半径,则其原子序数大小顺序为 ( ) A cba B abc C acb D cab 答案: C 试题分析: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变为阴离子。原子获得的电子数越多,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小。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来说,原子序数越小,离子半径就越大。所以原子序数 bc。因此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是 acb。 考点:考查电子层结构相
28、同的微粒的原子序数的关系的知识。 X、 Y、 Z 是 3 种短周期元素,其中 X、 Y 位于同一族, Y、 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3倍。 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 Y原子少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Z Y X B 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H3YO4 C 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 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Z Y X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X是 O; Y是 S; Z是 P。 P、 S是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半径 PS,所以非金属性 SP; O、 S是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原子半径
29、SO,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 OS;因此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P SO。正确。 B S的最外层有 6个电子,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H2SO4。错误。 C在这 3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O,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于的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所以氢化物最稳定的是H2O。错误。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PSO。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的位置、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的知识。 纳米是长度单位, 1纳米等于 110-9米,物质的颗粒达到纳米级时,具有特殊的性质。例如将单质铜制成 “纳米铜 ”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下列对 “纳米铜 ” 的有
30、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 “纳米铜 ”比铜片的还原性强,反应时反应速率快 B “纳米铜 ”颗粒更细小,化学反应时接触面大,所以反应速率快 C “纳米铜 ”与铜是同素异形体 D常温下 “纳米铜 ”比铜片更易得电子,反应时反应速率快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常温下 “纳米铜 ”比铜片的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活动性强,反应时反应速率快。错误。 B Cu是固体,把 Cu制成 “纳米铜 ”颗粒更细小,化学反应时接触面大,所以反应速率快。最强。 C “纳米铜 ”与铜都是 Cu元素的同种单质,只是颗粒大小不同而已。错误。 D常温下 “纳米铜 ”比铜片更易失去电子,反应时反应速率快。错误。 考点:考查
31、“纳米铜 ”的性质的知识。 反应 4A(g)+5B(g)= 4C(g)+ 6D(g)在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 C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了 0.3mol/L。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半分钟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5v(B)=6v(D) B 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0.010 mol L-1 s-1 C容器 中含 D的物质的量至少为 0.45mol D容器中 A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了0.3mol/L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在相同的时间内 6v(B)= 5v(D)。错误。B V(C)=ct=0.3mol/L30s=0.010 mol/(L s).最强。 C. 由于在半分钟后, C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了
32、 0.3mol/L,所以 D浓度增加 0.45 mol/L,由于容器的容积不定,所以物质的量无法确定。错误。 D由于 A 是反应物,所以半分钟后,C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了 0.3mol/L,则容器中 A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3mol/L。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各种不同的物质间的浓度、速率的关系的知识。 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铝片和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 NaOH溶液中,镁片较活泼,作负极 B铝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中,铜作负极 C镀锌铁和镀锡铁的镀层破损后,前者较易被腐蚀 D将反应 2Fe3 Fe=3Fe2 设计为原电池,则可用锌片作负极,铁片作正极,
33、FeCl3溶液作电解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铝片和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 NaOH溶液中,由于 Al能够与NaOH反应,而 Mg不反应,所以 Al片作负极。错误。 B铝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中,由于 Al在常温下在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现象,所以铜作负极。正确。 C镀锌铁镀层破损后,由于活动性 ZnFe,所以 Zn作原电池的负极,首先被腐蚀,仍然对 Fe起到保护作用;而镀锡铁的镀层破损后,由于活动性 FeSn,所以 Fe最原电池的负极,首先被腐蚀, Fe腐蚀的比前者快。错误。D若将反应 2Fe3 Fe=3Fe2 设计为原电池,则可用铁片作负极,石墨作正极,FeCl3溶液作电解质。错误。
34、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电极材料的选择及金属的腐蚀的快慢半 径的知识。 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 Na Mg Al H B热稳定性: HC l H2S PH3 C酸性强弱: H2SiO3 H2CO3 H3PO4 D氧化性: K+ Na+ Mg2+ Al3+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Na、 Mg、 Al是第三周期的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而 H是第一周期的元素。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就越大。所以原子半径: Na Mg Al H。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 Cl S P.|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因此热稳定性: HC l H
35、2S PH3。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 P C 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的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所以酸性强弱: H2SiO3 H2CO3 H3PO4。正确。D元素的金属性: K Na Mg Al.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离子与电子的结合力就越弱。即氧化性越弱。因此氧化性: K+ Na+ Mg2+ Al3+。正确。 考点:考查原子半径、离子的氧化性、元素的氢化物及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的比较的知识。 填空题 ( 16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一:他们只利用 Cu、 Fe、 Mg 和不同浓度的硫酸 (0.5 mol L-1、 2 mol L-1、
36、18.4 mol L-1)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甲同学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分别取等体积的 2 mol L-1的硫酸于试管中 反应速率 MgFe,Cu不反应 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_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1)甲同学表中实验步骤 为 _。 ( 2)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_;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 _。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实验。 ( 3)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_。 ( 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 _,该实验中不选用某浓度的硫酸 ,理由是 _。 实验二:已
37、知 2KMnO4 5H2C2O4 3H2SO4=K2SO4 2MnSO4 8H2O 10CO2,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 5)针对上述实验现象,丙同学认为 KMnO4与 H2C2O4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_的影响。 ( 6)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草酸溶液外,还需要 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 _(填字母 )。 A硫酸钾 B硫酸锰 C二氯化锰 D水 答案:( 1)向等体积浓度分别为 0.5 mol/L、 2 mol/L溶液中
38、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 Fe或者 Mg ( 2)研究金属 (或反应物 )本身的性质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温度相同 ( 3)测定一定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 (或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 ( 4) Mg(或 Fe)、 0.5 mol L-1硫酸和 2 mol L-1硫酸;常温下 Mg和 18.4 molL-1浓硫酸反应生成 SO2; Fe在 18.4 mol L-1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5)MnSO4(或 Mn2 )的催化作用;( 6) B; 试题分析:( 1)甲同学表中实验步骤 为向等体积浓度分别是 0.5 mol/L、 2 mol/L的硫酸中加入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 Fe或者 Mg。发现:同一种
39、金属在不同浓度的硫酸中发生反应时,浓度的大的速率快。( 2)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研究金属 (或反应物 )本身的性质与反应速率的关系。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反应温度应该相同,这样才能形成对照实验。( 3)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的多少或者产生相同体积的气 体所需要的时间的长短。若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快;或者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需要的时间越短,则反应速率越快。( 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 Mg(或 Fe)、 0.5 mol L-1硫酸和 2 mol L-1硫酸;在该实验中不能选用 18.4 mol/L硫酸,是因为
40、 Fe在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现象;而 Mg与 18.4 mol/L硫酸发生反应得到硫酸镁、 SO2、反应原理发生了改变。( 5)针对该实验现象,丙同学认为 KMnO4与 H2C2O4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的因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反应产生的 Mn2+对反应起催化剂的作用,使反应速率大大加快。( 6)若是 Mn2+对反应起催化剂的作用,只要加入的物质中含有 +2 价的锰元素就可以。分析各个选项,可知应该加入硫酸锰。选项为 B。 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知识。 ( 10分) Q、 W、 X、 Y、 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X、 Y是金属元素
41、, Q、 W、 Z是非金属元素。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为 55,对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1。 W、 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 Z的核电荷数是 W的 2倍。 ( 1) Q 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族。 ( 2) X、 Y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3) X单质能在 W单质中燃烧可生成化合物 R, R的电子式 _,该物质所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为 。 ( 4) Z的氢化物与 W 的氢化物发生反应生成 Z单质和水,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二 A ( 2) Al(OH)3+ OH-= AlO2-+ 2H2O; ( 3) 离子键,
42、非极性键;( 4) H2S + H2O2 S+ 2H2O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几种元素分别是: Q 是 N; W是 O; X是 Na; Y是Al; Z是 S。( 1) N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 A 族;( 2) NaOH与Al(OH)3反应的两种方程式是 Al(OH)3+ OH-= AlO2-+ 2H2O;( 3) N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Na2O2,其电子式是 ;在该物质含有的化学键是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4) H2S有还原性,而 H2O2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S + H2O2 S+ 2H2O 。 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结构、性
43、质、电子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 8分)被誉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新科技之一的燃料电池 具有无污染、无噪音、高效率的特点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电解质溶液为 KOH溶液,电极材料为疏松多孔石墨棒当氧气和氢气分别连续不断地从正、负两极通入燃料电池时,便可在闭合回路中不断地产生电流试回答下列问题: ( 1) 写出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电极反应方程式: _ 。 ( 2)如果该氢氧燃料电池每转移 0.1mol电子,消耗标准状况下 _L氧气。 ( 3) 若将此燃料电池改进为直接以甲烷和氧气为原料进行工作时,负极反应式为 _。 电池总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 答案:( 1) 2H2O O
44、2 4e-=4OH-; ( 2) 0.56L; ( 3) CH4 10OH-8e-=CO32- 7H2O; CH4 2O2 2OH-=CO32- 3H2O 试题分析:( 1)在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工作时正极电极反应方程式: 2H2O O2 4e-=4OH-;( 2)在整个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由于每 mol的氧气反应时得到电子 4mol.n(e-)=0.1mol。 所以 n(O2)=0.025mol.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 0.025mol. 22.4L/mol= 0.56L;( 3) 若将此燃料电池改进为直接以甲烷和氧气为原料进行工作时,则通入甲烷
45、的电极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 CH4 10OH-8e-=CO32- 7H2O;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2H2O O2 4e-=4OH-电池总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CH4 2O2 2OH-=CO32- 3H2O。 考点:考查氢氧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总方程式及相互气体的物质的量的知识。 ( 6分)将 6molA气体和 2molB气体在 2L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3A( g) +B( g) xC( g) +2D( g)。若经 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的压强变小,并知 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2mol/( L min) ,请填写下列空白: x的数值为 ; A的平均反
46、应速率为 ; 5min时 B的转化率为 。 答案: 1 0.3mol L-1 min -1 50 试题分析: 由于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变小,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个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 3+1x+2.方程式的系数都是正整数。所以 x=1。 V(D)= 0.2mol/( L min) ,由于 V(A):V(D)=3:2,所以 V(A)= ( 0.2mol/( L min)3 ) 2=0.3mol/( L min)。 5min时 V(D)= 0.2mol/( L min),由于V(B):V(D)=1:2;所以 V(B)= 0.1mol/( L min); c(B)= V(B) t=0.1mol/( L min) 5min=0.5mol/L因此 B的转化率为 0.5mol/L(2mol2L)100 =50 . 考点:考查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与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的转化率的知识。 ( 10分 )下图是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装置: ( 1) 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B试管中的现象为 。 ( 3) C试管口浸有 NaOH溶液的棉团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