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江苏省盐城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人类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渐由 “碳素燃料文明时代 ”过渡至 “太阳能文明时代 ”(包括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的转换 ),届时人们将适应 “低碳经济 ”和 “低碳生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 B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C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目前研究菠菜蛋白质 “发电 ”不属于 “太阳能文明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含有碳元素,因此也可称为碳素燃料。正确。 B发展太阳能经济,就可以减少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因大量使用化石燃
2、料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因此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正确。 C太阳能电池通过特殊的材料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正确。D菠菜中的蛋白质是绿色植物菠菜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因此目前研究菠菜蛋白质 “发电 ”也属于 “太阳能文明 ”。错误。 考点:考查关于能源的知识。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的主要原因 C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所以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而
3、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正确。 B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断裂消耗能量。原子形成化学键又释放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正确。 C如果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总能量,发生的反应就是放热反应,否则就是吸热反应。所以二者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正确。 D任何反应的发生都需要一个活化的过程。这与反应是否是放热或吸热反应无关。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的知识。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过量的 NaHSO4和 Ba(OH)2溶液反应: 2H+SO42 +Ba2+2OH = Ba
4、SO4+2H2O B NH4HCO3和过量 NaOH溶液相混合: HCO3 +OH =CO32 +H2O C NaHSO4溶液中滴加氨水: H+NH3 H2O=NH4+H2O D向氨水中通入过量的 SO2: NH3 H2O+SO2=NH4+HSO3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符合事实,拆写无误。正确。 B NH4HCO3和过量 NaOH溶液相混合时,要以 NH4HCO3为标准,该物质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阴离子都能与OH 发生反应。该反应的蜡烛方程式是: NH4+HCO3 +2OH =CO32 +2H2O+NH3.错误。 C.符合客观事实,拆写符合离子方程式的要求。正确。 D.酸多得到酸式盐。正
5、确。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 断的知识。 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液溴和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B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C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 D食盐和葡萄糖分别溶解在水中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液溴和苯都是分子晶体,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二者分别受热变为气体,克服的都是分子间作用力。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力相同。正确。 B干冰的固态 CO2,属于分子晶体,汽化时克服的是在分子间作用力;而氯化铵是离子晶体,受热变为气体水发生的是活性变化,克服的的离子键。二者的作用力不同。错误。 C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受热熔化断裂的是共价键,而铁是金
6、属晶体,熔化断裂的是金属键,克服的作用力不相同。错误。D食盐是离子晶体,在水中溶解克服的的离子键;而葡萄糖属于分子晶体,它溶解在水中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二者不同。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发生变化时的作用力的种类的知识。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 8电子结构的是 A H2O B NH3 C Cl2 D BCl3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在 H2O 中 H原子是 2电子的稳定结构, O 原子是 8电子的稳定结构。错误。 B在 NH3 H原子是 2电子的稳定结构, N 原子是 8电子的稳定结构。错误。 C在 Cl2中 2个 Cl原子通过一对共用电子对结合, 2个 Cl原子都是 8电子的
7、稳定结构。正确。 D在 BCl3中 B 原子与 3个 Cl原子通过三对共用电子对结合, 3个 Cl原子都是 8电子的稳定结构,而 B原子则是最外层 6个电子,不是稳定结构。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分子中的原子结构的知识。 下列不能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实验是 A HCl比 H2S稳定 B HCl溶液(盐酸)的酸性比 H2S溶液(氢硫酸)的酸性强 C HClO4溶液的酸性比 H2SO4的酸性强 D氯气比硫有更强的氧化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 ClS,所以 HCl比 H2S稳定。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既有越强。或与氢气化合越
8、容易,但是不能根据氢化物的酸性强弱来比较。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所以酸性 HClO4H2SO4。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 的单质获得电子就越容易,氧化性就越强,由于非金属性: ClS,所以氯气比硫有更强的氧化性。正确。 考点:考查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依据的知识。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经导线到负极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构成原电池的
9、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 。错误。 B原电池的定义就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正确。C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电子由负极流出,流向正极。正确。 D在原电池放电时,由于电子是从负极流出,流向正极,而规定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的运动方向,所以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经导线到负极。正确。 考点:考查关于原电池的构成、电子的移动、电极反应、电流的方向的知识。 肼( N2H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 0.25 mol 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 133.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 是 A N2H4(g
10、) O2(g)= N2(g) H2O(g) H 267 kJ mol-1 B N2H4(g) O2(g)=N2(g) 2H2O(l) H -133.5 kJ mol-1 C N2H4(g) O2(g)=N2(g) 2H2O(g) H -534 kJ mol-1 D N2H4(g) O2(g)=N2(g) 2H2O(g) H 534 kJ mol-1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质燃烧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不仅与物质的多少有关,还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所以写热化学方程式水要注意把物质的状态机相应的能量关系写明。 0.25 mol 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 133.5 kJ热量,则1
11、mol的 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 534 kJ热量。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C N2H4(g) O2(g)=N2(g) 2H2O(g); H -534 kJ/mol.选项为 C。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科学家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预测 ,原子序数为 114的元素属于第七周期 A族, 称为类铅元素。下面关于它的原子结构和性质预测正确的是 A类铅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4 B其常见价态为 +2、 +3、 +4 C它的金属性比铅弱 D它的原子半径比铅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由于类铅元素位于第七周期 A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原子的结
12、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族序数。由于该元素位于第 A族所以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4。正确。 B第四主族的元素常见价态为+2、 +4。错误。 C同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越来越容易,及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它的金属性比铅强。错误。 D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它的原子半径比铅大。错误。 考点:考查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的知识。 0.3 mol Cu与足量的稀 HNO3完全反应时,被还原的 HNO3的物质的量是 A 0.3 mol B 0.6mol C 0.4 mol D 0.2 mol 答案: D 试题分析: Cu与稀硝酸 反应的化
13、学方程式是 3Cu 8HNO3(稀 )=2Cu(NO3)22NO 4H2O, n(Cu)=0.3mol,所以根据方程式中二者的关系可知: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 0.2mol,选项为 D。 考点:考查 Cu与足量的稀 HNO3发生的反应的知识。 a、 b、 c、 d、 e五种物质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转化,其中 a 是单质; b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 c、 d都是氧化物; e是该元素的最高价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且是一种强电解质,则 a可能是 A N2 B C12 C Si D C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N2+3H2 2NH3; 4NH3+5O2 4NO+6H2
14、O; N2+O22NO; 2NO+O2=2NO2; 3NO2+ H2O = 2HNO3+ NO。正确。 B C12+H2=2HCl; HCl+NaOH=NaCl+ H2O; C12+2Na 2NaCl.。但是 NaCl不是氧化物。错误。 C. Si+ 2H2 SiH4; SiH4+2O2 SiO2+ 2H2O ; Si+O2 SiO2;但是 SiO2不能再继续呗氧化。错误。 D 2C+O2 2CO; 2CO+O2 2CO2; C+O2 2CO2.但是 CO2不能再继续呗氧化。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集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的知识。 短周期元素 A、 B、 C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
15、和为 10。 A与 C在周期表中同主族,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 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A B C B A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 C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C C的氧化物的熔点比 A的氧化物的低 D A与 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 A是 C; B是 Mg; C是 Si。 A.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就越大。当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因此原子半径: Mg Si C。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 CSi,所以稳定性 CH4SiH4。 C C的氧化物 SiO2是原子晶体,
16、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结合力强,断裂难,素养熔点高,而 A的氧化物 CO2属于分子晶体,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分子间作用力是一种很弱的作用力,所以破坏溶液,因此熔点低,在室温下 CO2是气体。错误。 D A与 C可形成的化合物 SiC是共价化合物。错误 。 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及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的知识。 下列关于浓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挥 发性,因而浓硝酸略带有黄色 B具有不稳定性,实验室里应保存在棕色瓶中 C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可以溶解铝片 D具有酸性,实验室可以用它来制氢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光照容易分解产生红棕色的 NO2,因而浓硝酸略
17、带有黄色。错误。 B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实验室里应保存在棕色瓶中 。正确。 C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遇到 Fe、 Al会在金属表面产生一薄层证明的氧化物保护膜而发生钝化现象。因此不可以溶解铝片。错误。D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比较活泼的金属一般不能发生反应产生氢气,所以实验室不可以用它来制氢气。错误。 考点:考查浓硝酸的保存、性质的知识。 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错误的是 A半径: F Na Mg2 Al3 B沸点: H2OH2SO4H3PO4 D熔点: SiO2 NaCl CO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这几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来说,核电荷数越大,离子的半径就
18、越小。因此离子半径: F Na Mg2 Al3 。正确。 B这几种化合物的结构相似,对于结构相似的物质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就越大,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使物质熔化或汽化消耗的能量既有越大。即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但是在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物质的熔沸点比 H2Se高。因此这几种物质的沸点: H2S SP,所以酸性:HClO4H2SO4H3PO4。正确。 D一般情况下各类晶体的熔点变化规律是: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SiO2是原子晶体; NaCl是离子晶体; CO2是分子晶体。所以熔点: SiO2 NaCl CO2。正确。 考点:考查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
19、粒的半径、物质的酸性、熔沸点的变化规律的知识。 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 Rn(氡),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该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A 52 B 138 C 86 D 224 答案: A 试题分析: Rn质子数是 86,中子数是 224-86=138.所以该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138-86=52.选项为 A。 考点:考查原子的构成微粒及相互关系的知识。 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氮气的电子式: B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溴化钠的电子式: D水分子的球棍模型: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在氮气的分子中的每个原子上海有一对孤对电子,错误。正确的电子式是: 。 B.S是 16号
20、元素,原子核内有 16个质子,原子获得2个电子,原子核外有 18个电子。电子排布是 2、 8、 8 。正确。 C溴化钠是离子化合物。通过电子得失形成共价键。电子式应该为 错误。 D.给出的是水分子的球棍模型。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用语的书 写的知识。 据报道, N4是一种形似白磷的分子, 18O2是比黄金还贵重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O2与 16O2性质完全相同 B N4 2N2是化学变化 C N4和 N2互为同位素 D 18O2中含 18个中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18O2 与 16O2 因组成的原子是不同种原子,因此分子的摩尔质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但是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
21、同。错误。 B N4 2N2因为有新的物质分子形成,所以该变化是化学变化。正确。 C N4和 N2是 N 元素形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二者是同素异形体。错误。 D在一个 18O2中含有的中子数是 102=20.错误。 考点:考查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应用级性质的知识。 下列晶体或分子中,含有化学键类型有差异的一组是 A NH3、 NO2。 B NaCl、 KF C NaOH、 Ca(OH)2 D MgO、 H2O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NH3、 NO2都是由极性共价键构成的极性分子。错误。 B NaCl和 KF都是由离子键构成的离子晶体。错误。 C 在 NaOH和 Ca(OH)2中
22、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属于离子晶体。错误。 D MgO 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 H2O2 是共价化合物,含有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含有化学键类型有差异。正确。 考点:考查关于物质中的化学键类型的知识。 “可燃冰 ”又称 “天然气水合物 ”,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象冰。 1体积 “可燃冰 ”可储藏 100 200体积的天然气。下面关于 “可燃冰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可燃冰 ”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B “可燃冰 ”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 C “可燃冰 ”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 D “可燃冰 ”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因为 “可燃冰
23、”中储藏大量的天然气,所以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正确。 B “可燃冰 ” 1体积 “可燃冰 ”可储藏 100 200体积的天然气,减压可形成气态的天然气,由于含 C量小,燃烧产生的 CO2少,污染也小,所以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正确。 C “可燃冰 ”中含有 C、 H元素,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不是什么水变成油。错误。 D “可燃冰 ”又称 “天然气水合物 ”,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象冰 “可燃冰 ”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正确。 考点:考查 “可燃冰 ”的形成、结构及性质的说法的知识。 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 物的是 A C60 B CaCl2 C NH4NO3 D C6
24、H6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C60是 C元素的单质。错误。 B CaCl2是离子化合物。错误。 C NH4NO3是含有极性共价键、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错误。 D C6H6是含有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正确。 考点:考查关于化合物的类型的判断的知识。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 NO3 、 Fe2+、 Na+ B Ag+、 NO3 、 C1 、 K+ C K+、 Ba2+、 OH 、 SO42 D Cu2+、 NH4+、 Br 、 OH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在酸性环境中 H+、 NO3 、 Fe2+会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25、: 3Fe2+ 4H+NO3-=3Fe3+ NO 2H2O。不能大量共存,正确。 B会发生复分解反应: Ag+C1 =AgCl,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C会发生复分解反应: Ba2+SO42 = BaSO4 。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D会发生复分解反应:Cu2+NH4+、 +3OH =Cu(OH)2+NH3 H2O。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不能电离共存的原因的知识。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锌粒与稀 H2SO4反应 B Ba(OH)2 8H2O 与 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碳与 CO2反应 D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锌粒与稀 H2SO4反应
26、: Zn+H2SO4=ZnSO4+ H2,有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同时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 B Ba(OH)2 8H2O 与 NH4Cl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同时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不符合题意,错误。 C灼热的碳与 CO2 反应: CO2+C 2CO,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同时该 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符合题意,正确。 D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的知识。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A温度和压强 B反应物的浓度 C物质自身的性质 D催化剂的加入 答案: C 试题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内因和外
27、因。内因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它起决定性的作用,是根本因素,而温度和压强、反应物的浓度、催化剂、光、颗粒的大小等只是在内因不变的情况下所其的作用,是辅助型的因素,是外因。因此选项为 C。 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知识。 对于反应 2SO2+O2 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 mol SO2和足量的 O2反应,必生成 2 mol SO3 B平衡时 SO2、 O2、 SO3的分子数之比为 2 1 2 C平衡时 SO2的消耗速率必定等于 O2的生成速率的 2倍 D平衡时 SO2的浓度必为 O2浓度的 2倍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所
28、以 2 mol SO2和足量的 O2反应,产生的 SO3的物质的量必然小于 2 mol。错误。 B物质在反应变化时这几种物质的 SO2、 O2、 SO3的分子数之比为 2 1 2,但是平衡时不一定是这种关系。错误。 C因为在平衡时任何物质的消耗速率与产生速率相同。在任何时刻 SO2的消耗速率必定等于 O2的消耗速率的 2倍。 SO2的消耗速率等于 O2生成速率的 2倍,则说明 O2的消耗速率等于 O2生成速率,因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 D如果起始加入的 SO2、 O2的物质的量的比为 2:1,因为在反应过程中二者的消耗的比为 2: 1,所以平衡时 SO2的浓度为 O2浓度的 2倍。若加入的
29、比例不是 2:1,则达到平衡时 SO2的浓度就不是 O2浓度的 2倍。错误。 考点:考查可逆反应的特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及平衡时各种物质的浓度的关系的知识。 下列有关反应限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某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限度之前,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可能与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有关 B炼铁高炉尾气中 CO含量不随高炉高度改变而改变,是因为有关反应达到了限度 C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 D可逆反应的限度不随反应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某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限度之前,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就是由于反应物不断反应变为生成物,使生 成物浓度逐渐增大。物
30、质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也就越快。正确。 B在炼铁高炉中发生的CO还原氧化铁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当反应达到该条件下的反应限度时,无论高炉高度改变与否,尾气中 CO含量不随而改变。正确。 C当化学反应达到该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的限度时,各种反应物也就得到了在该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因此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正确。 D可逆反应的限度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限度。若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则平衡被破坏,就会达到新的条件下的新的限度,因此会随反应条件的改变而改变。错误。 考点:考查反应限度的知 识。 实验题 ( 18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备、收集二氧化氮气体,并探究其性质。 ( 1)装置 A中的
31、分液漏斗里盛装的液体通常是 ,圆底烧瓶中预先加入的是铜片,但铁的价格比铜的价格低,此处用铜片不用铁片的原因是 。 ( 2)干燥管 D中装的干燥剂是无水氯化钙,其作用是 。 ( 3)随着时间的推移,浓硝酸逐渐变稀,装置 E的作用是吸收尾气,吸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2 2NaOH NaNO3 NaNO2 H2O ; NO2 NO 2NaOH 2NaNO2 H2O NO和 NO2混合气体的组成可表示成 NOx,该混合气体通入 NaOH溶液被完全吸收时, x的值可以为 (填字母) A 1.1 B 1.2 C 1.5 D 1.8 现有 2.4mol NO2和 1.2mol NO 组成
32、的混合气体,要用 NaOH溶液使其完全吸收,最终无气体剩余。现有浓度为 1mol/L的 NaOH溶液,则需此 NaOH溶液的体积至少是 L。 ( 4)在上述装置中,若改用其它收集装置,最后收集到的气体中无 NO2气体,则采用的收集装置是 (选填 “F”或 “G”)。 答案:( 1)浓硝酸; 铁在浓硝酸中会钝化而终止反应;( 2)防止 E装置中的水蒸气进入集气瓶 ( 3) CD; 3.6 ; ( 4) G 试题分析:( 1)在实验室中常用 Cu与浓硝酸发生反应制取 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4HNO3(浓 ) = Cu(NO3)2+2NO2+2H2O;装置 A中的分液漏斗里盛装的液体通
33、常是浓硝酸;圆底烧瓶中预先加入的是铜片,但铁的价格比铜的价格低,此处用铜片不用铁片的原因是铁在浓硝酸中会钝化而使反应不能发生而终止;( 2)干燥管 D中装的干燥剂是无水氯化钙,其作用是防止 E装置中的水蒸气进入集气瓶。( 3) 根据方程式 2NO2 2NaOH NaNO3 NaNO2H2O ; NO2 NO 2NaOH 2NaNO2 H2O 可知若完全是 NO2或 NO2与 NO是1:1混合时能够被完全吸收。即 NO2: NO1:1时就可以被吸收。否则就不能被完全吸收。因此 x1.5时就可以被吸收。故选项为 CD。 气体被吸收后的产物是 NaNO3、 NaNO2。 n(Na)=n(N). n(
34、N)=3.6mol.所以吸收的 n(NaOH)=3.6mol。V(NaOH)=nc=3.6mol1mol/L=3.6L. ( 4)若用排水法收集, NO2与水会发生反应: 3NO2+ H2O = 2HNO3+ NO,最后不能得到 NO。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考点:考查 NO2 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原理、装置、药品的使用、气体的收集、尾气的吸收及相应的计算。 填空题 ( 6分)把 0.04 mol X气体和 0.06 mol Y气体混合于 2 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4X(g) 5Y(g)=nZ(g) 6W(g); 2 min末生成 0.03 mol W。若测知以 Z的浓度变化
35、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05 mol (L min)-1。试计算: ( 1)前 2 min内用 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 2)化学方程式中 n的值是 。 答案: .005 mol/(L ; 4 试题分析:( 1)因为在 2 min末生成 0.03 mol W,则根据方程式中 X与 M的物质的量的比为 4:6,所以消耗的 X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因此前 2 min内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2mol2 L) 2min=0.005 mol/(L min)。( 2) V( Z) =0.005 mol (L min)-1,所以在前 2分钟内 Z的物质的量变化:
36、0.005 mol (L min)-12min2L=0.02mol.因为在化 学方程式中,物质的方程式前边的系数比等于其物质的量的比,所以 n:6=0.02mol: 0.03 mol。解得 n=4。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不同物质间的速率关系的知识。 (27分 )( 1)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 Fe +H2SO4 = FeSO4 + H2 两反应中为放热反应的是 ,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填序号) ( 2)根据下图填空 电子从 片流出,溶液中 H+向 片移动。 正极的现象是 ,发生 反应(填写 “氧化 ”或 “还原 ”)。 负极的电极方程式
37、为 若反应过程中有 0.01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 3)写出电解氯化铜溶液时,阴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 答案:( 1) ; (2) Zn ; Cu; 有气泡产生; 还原; Zn2e =Zn2+; 0.112 ( 3) Cu2+2e = Cu 试题分析:( 1) 是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是置换反应,属于放热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应该是有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 有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为原电池。( 2) 在该原电 池中 Zn为负极,失去电子,电子从 Zn片流出。经过导线,流回正极 Cu。在溶液中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
38、吸引的原则, H+向含有负电荷较多的正极 Cu片移动。 在正极 Cu上发生反应: 2H+2e-=H2,反应类型是还原反应,看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在负极上 Zn失去电子,被氧化。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为Zn2e =Zn2+; 若反应过程中有 0.01mol电子发生转移,根据电子守恒,可得 n(H2)=0.005mol,所以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05mol22.4L/mol=0.112L( 3)电解氯化铜溶液时,在阴极上 Cu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该电极反应方程式: Cu2+2e = Cu。 考点:考查 ( 2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 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主族
39、 周期 A A A A A A A 0族 2 3 4 ( 1)被选作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核素是 (填核素符号)。 ( 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 3)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在第 族;写出它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4)从 到 的元素中, 原子半径最大(填元素符号)。 ( 5)元素 与 形成的化合物属于 (填 “共价 ”或 “离子 ”)化合物。 ( 6)若要比较 比 的金属性强弱,下列实验方法可行的是 。 A、将单质 置于 的盐溶液中,如果 不能置换出单质 ,说明 的金属性弱 B、比较 和 的最高价氧
40、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性,前者比后者溶解度大,故前者金属性强 C、将 、 的单质分别投入到水中,观察到 与水反应更剧烈,说明 的金属性强 D、将 、 的单质分别在 O2中燃烧,前者得到氧化物的颜色比后者得到氧化物的颜色深,则前者金属性强 答案:( 1) 12C ( 2) HClO4; KOH; ( 3) A ; Al2O3+2OH =2AlO2 +H2O ( 4) Na ;( 5)离子; ( 6) C 试题分析:( 1)被选作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核素是 12C;(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除 F无含氧酸外,表中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41、是 HClO4;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KOH;( 3)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 Al在第三周期,第 A族;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2O3+2OH =2AlO2 +H2O;( 4)从 到 的元素的元素都是同一周期的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能越小。因为 号元素 Na 的原子序数最小,所以 Na 的原子半径最大;( 5)元素 F与 Mg形成的化合物 MgF2属于离子化合物; (6) A、将单质 置于 的盐溶液中,因为 Na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所以 不能置换出单质 ,这不能说明 的金属性弱。错误。 B、通过比较 和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来比较元素的金属性的强弱,而不能看其水溶性的大小。错误。 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越容易把水或酸中的氢置换出来。因此将 、 的单质分别投入到水中,观察到 与水反应更剧烈,说明 的金属性强。正确。 D、看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应该看元素的原子失去的电子的难易,而不是看相应的氧化物的颜色的深浅。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原子半径的比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元素的金属性的比较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