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33121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4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4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4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对于实验 IIV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 I :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B实验 II:充分振荡后静置 C实验 III: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 NaCl晶体 D装置 IV:酸性 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先发生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则开始没有气泡,故 A错误; B、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的大,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为氯化铁溶液,为黄色,故 B错误; C、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 NaCl晶体,利用蒸发操作,不需要坩埚,应选蒸

2、发皿,故 C错误;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蔗糖变为 C,然后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观察到性 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故 D正确。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是化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贡献之一。在制取合成氨原料气的过程中,常混有一些杂质, 如 CO会使催化剂中毒。除去 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HAc表示醋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C, N, 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 2)写出基态 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 3)配合物 Cu( NH3) 3( CO)

3、 Ac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 。 ( 4)写出与 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 。(任写一个) ( 5)在一定条件下 NH3与 CO2能合成化肥尿素 CO( NH2) 2,尿素中 C原子和 N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分别为 ; 1 mol尿素分子中, 键的数目为 。 答案:( 1) N O C ( 2) Ar3d10( 3) 4 ( 4) CN-( 5) sp2杂化、 sp3杂化; 4.2141024 试题分析:( 1)一般来说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大,所以 O N C,但是因为 p轨道半充满体系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N的 p轨道本来就是半充满的, O的 p轨道失去一个电子才是半充满的,所以 O比 N容易失去

4、电子,故答案:为N O C( 2)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1 故一价铜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1s22s22p63s23p63d10,故答案:为 Ar3d10( 3)一价铜离子有三个氨基配体和一个羰基配体,共 4个配体,故答案:为 4( 4)等电子体为核外电子数相同的粒子,羰基为 14个电子,如 CN-也为 14个电子,故答案:为 CN-( 5)中心原子为碳,价电子数为 4,氧不为中心原子,不提供电子,每个亚氨基提供一个电子,电子对数为( 4+12) 2=3,故杂化轨道为 sp2,中心原子为氮,氮原子含有 3个共价键和一个孤电子对氮原子的加成电子对 =3

5、+1=4,含有一个孤电子对, N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sp3; 键的数目为 3,每个亚氨基中键的数目 2,一分子尿素中含 键的数目为 3+22=7,故每摩尔尿素中含有 键的数目为 7NA故答案:为 sp2、 sp3; 7NA。 考点: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T 时在 2 L密闭容器中使 X( g)与 Y( g)发生反应生成 Z( g)。反应过程中 X、 Y、 Z的浓度变化如图 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 T1和 T2时, Y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进行的前 3 min内,用 X

6、表示的反应速率 B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反应前的 0 9倍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减小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 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v= = =0.1mol/( L min),故 A错误; B、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的比为物质的量的比,即反应前 X为 2.0mol, Y为 1.6mol,Z为 0.4mol,平衡时 X为 1.4mol, Y为 1.4mol, Z为 0.8mol,反应前后气压比 =反应前后物质的量比 =2+1.6+0.4: 1.4+1.4+0.8=10: 9,故 B正确; C、由图 2知,“先拐平数值大

7、”,所以 T2 T1,升高温度 Y的转化率减少,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升高温度 平衡常数减小,故 C错误; D、图 3与图 1比较,图 3到达平衡所用的时间较短,说明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状态没有发生改变,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故应是加入催化剂所致,故 D错误; 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室温下,向 溶液中滴加 NaOH溶液至中性: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设溶液均为 1mol/L 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硫酸铝铵完全电离,产生的离

8、子 进行较弱的双水解生产氨水和氢氧化铝 NH4Cl在水中完全电离,而铵根离子 ,少量水解生成氨水 醋酸铵是强电解质,其中的铵根离子和醋酸根离子在溶液中不会进行双水解,但能促进水电离,氨水是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使铵根离子的浓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浓度 氨水不完全电离,故离子浓度大小为 ; B、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产生氢离子,加入的 NaOH溶液不仅要中和溶液中产生的 H+也要对铵根离子水解产生的 H+进行中和,即钠离子浓度最大,铵根离子进行水解生成氨水使铵根离子浓度小于硫酸根离子,又溶液最后显中性即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 度,故 B正确; C、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较大,使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大于碳酸

9、根离子浓度,故 C错误; D、反应为分解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自发进行,故 D正确。 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中学常见物质 A、 B、 C、 D、 E、 X,存在下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 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则 A可能是铁 B若 D是一种强碱,则 A、 B、 C均可与 X反应生成 D C若 D为 NaCl,且 A可与 C反应生成 B,则 E可能是 CO2 D若 D是一种强酸,则 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 ,且 D可与铜反应生成 B或 C 答案: A 试题分析: A、若 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说明 D为 F

10、e( OH) 2, x为 NaOH, C为 Fe2+, B为 Fe3+, A为 Cl2, E为 Fe,才能实现转化关系,故 A不能为铁,故 A错误; B、若 D是一种强碱, A可能为 Na,反应关系为: Na Na2O Na2O2 NaOH,故 B正确; C、若 D为NaCl,且 A可与 C反应生成 B,则 E可能是 CO2,反应关系为: NaOHNa2CO3 NaHCO3 NaCl,故 C正确; D、若 D是一种强酸,反应关系为: N2( N2O) NO NO2 HNO3,故 D正确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 B氯化亚铁溶液与过氧化钠

11、 2: 1反应:C向氧化铁中加入氢碘酸发生反应: D过量铁粉与稀 HNO3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故 A 正确; B、氯化亚铁溶液与过氧化钠 2:1反应: ,故 B正确; C、向氧化铁中加入氢碘酸发生反应,氢碘酸以离子状态存在: Fe2O3+6H+2I-=2Fe2+3H2O+I2; D、过量铁粉与稀 HNO3反应:,故 D正确。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X、 Y、 Z、 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 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WZYX B相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气态氢化物溶液的 pH:

12、 XZW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ZWX 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 Z单质的熔沸点最低 答案: B 试题分析: X、 Y、 Z、 W均为短周期元素, 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3倍,则 Y原子有 2个电子层,所以 Y为氧元素,根据 X、 Y、 Z、 W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可知, X为氮元素, Z为硫元素, W为氯元素。 A、同周期元素的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 X Y, Z W,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且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则 W X,所以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 Z W X Y,故 A错误; B、四种元素对应的氢化物分别为NH3、 H2O、 H2S、 HC

13、l,其中 NH3的水溶液呈碱性, H2O呈中性, H2S为弱酸,HCl的水溶液为强酸,所以相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气态氢化物溶液的 pH: X Y Z W,故 B正确;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 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可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W Z,故 D错误; D、四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中, S在常温下为固体,熔沸点最高,其它元素对应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故 D错误。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无色溶液中: 常温下, pH=14的溶液中: 室温下水电离的 加入 Mg能放出 H2的溶液中

14、: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室温下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铵根离子与偏铝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氨气,故 错误; 在碱性溶液中各种离子不相互反应,故 正确; 水电离的 H+浓度 c( H+) =10-13mol L-1 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酸性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存在,故 错误; 加入 Mg能放出 H2的溶液为酸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几种离子均可以共存,故 正确;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几种离子均可以共存,故 正确; c( H+) / cOH-) =1012的溶液为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亚铁离子被硝酸根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故 错误,故正确为 C. 。

15、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在实验室进行氨气快速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 l)在组装好装置后,若要检验 AE 装置的气密性,其操作是: 首先 ,然后微热 A,观察到 E中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或松开双手, E中导管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 2)装置 B中盛放试剂是 。 ( 3)点燃 C处酒精灯,关闭弹簧夹 2,打开弹簧夹 1,从分液漏斗放出浓氨水至浸没烧瓶中固体后关闭分液漏斗,稍后片刻,装置 C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装置 E中溶液里出现大量气泡,同时产生(答现象);从 E中逸出液 面的气体可以直接排入空气,请写出在 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6、4)当 C中固体全部变红色后,关闭弹簧夹 1,慢慢移开酒精灯,待冷却后,称量 C中固体质量。若反应前固体质量为 16g,反应后称重固体质量减少2 4g。通过计算确定该固体产物的成分是 (用化学式表示)。 ( 5)在关闭弹簧夹 1后,打开弹簧夹 2,残余气体进入 F中,很快发现装置 F中产生白烟,同时发现 G中溶液迅速倒吸流入 F中。写出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 。 迅速产生倒吸的原因是 。 答案:( 1)关闭弹簧夹 2和分液漏斗活塞,打开弹簧夹 1,在 E中装入水后( 2)碱石 灰或生石灰( 3)白色沉淀; NH3 CuO Cu+N2 H2O( 4)Cu2O、 Cu( 5) 3Cl2 8NH3 N

17、2 6NH4Cl;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因氨气消耗氯气生成部分固体,导致内压减小,引起溶液倒吸。 试题分析:( 1)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堵死一头(即通过气体发生器和附设的液体构成密封体系),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升温、降温、减压、加压等),使之产生一定的压强差,出现对应的现象(如气泡的产生、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再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从而判断仪器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故方法为关闭弹簧夹 2 和分液漏斗活塞,打开弹簧夹 1,在 E中装入水后,然后微热 A,观察到 E中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或松开双手, E中导管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置 B是对产生的氨气进行过滤

18、干燥的装置,氨气为碱性,即装置 B中为碱性 物质,故为碱石灰或生石灰( 3) C装置中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红产生铜,发生还原反应,而装置 E中溶液里出现大量气泡,又从 E中逸出液面的气体可以直接排入空气,说明排出空气为 N2,故 NH3 CuO Cu+N2 H2O,装置 E为溶有二氧化硫的氯化钡溶液,通入氮气后溶液中气体溶解气压增大使二氧化硫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4) C中物质为氧化铜,反应前固体质量为 16g,即含有氧化铜 0.2mol,冷却后称重应为 12.8g,变化重量为 3.2g,但称重固体质量减少 2.4g,即有部分铜被氧化增加量为 0.8g,又装置 C 中固体全 部为红色,

19、则其中不能含有氧化铜,故固体产物的成分是 Cu2O、 Cu( 5)氨气和氯气直接反应生成氯化铵产生白烟3Cl2 8NH3 N2 6NH4Cl;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因氨气消耗氯气生成部分固体,导致内压减小,引起溶液倒吸。 考点:基础化学实验操作;氧化还原反应 填空题 A、 B、 C、 D 是四种常见单质,其对应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B、D属于常见金属,余均为常见化合物, J是一种黑色固体, I的浓溶液具有还原性, AJ 的所有物质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产物省略): ( 1) B元素和 C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 2)将氮元素与 C形成的化合物 NC3加入

20、水中产生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由 E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形成透明液体,再将此液体装入 U型管,并在 U型管的两端插入电极,接通直流电,在阳极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4)将适量 J加入酸化的 H2O2的溶液中, J溶解生成它的 +2价离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5)向含有 0 1 mol G的溶液中滴加 5 mol/L 的盐酸溶液,得到沉淀 3 9 g ,则加入盐酸的体积可能为 。 答案:( 1) r( Al3+) c(HCO3-) c(CO32-) c(OH-) c(H+)( 5) O2 +2CO2+4e-=2CO32-, 2CO+O2=2C

21、O2 试题分析:( 1)反应中 C元素的化合价由 0升高为 +4价,一个碳化合价变化 4,Cr元素的化合价由 +6价降低为 +3价, 1个 K2Cr2O7化合价变化 6, 4和 6的最小公倍数为 12,由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可知, C的化学计量数为 3, K2Cr2O7的化学计量数为 2,由于产物中有 Cr2(SO4)3,所以未知的反应物为 H2SO4,最后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得化学反应为3C+2K2Cr2O7+8H2SO43CO2+2K2SO4+2Cr2(SO4)3+8H2O( 2) 12g碳的物质的量为1mol,与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 CO、 H2,吸收 131.6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2、为: C( s) +H2O( g) =CO( g) +H2( g) H=+131.6 kJ mol-1( 3) 、平衡时 c( NO) = =0.02mol/L, c( N2) =c( CO2) = =0.015mol/L,故 T1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K1= = =0.5625; 、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由 T1变为 T2,平衡向逆反应移动,由于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不确定,无法判断温度变化,故答案:为: c;( 4) NaOH先与 CO2反应生成CO32-离子后过量 CO2与再 CO32-离子反应生成 HCO3-离子,由题意知有 0.4mol CO2, 200ml 3mol/LNaOH溶液

23、中含有 NaOH0.6mol,即 NaOH先 完全反应生成Na2CO3后再生成 NaHCO3: CO2+2NaOH=Na2CO3 CO2+Na2CO3+H2O =2NaHCO3 1 2 1 1 1 2 0.3 0.6 0.3 0.1 0.1 0.2 所得溶液中有 0.2mol Na2CO3, 0.2mol NaHCO3,又钠离子没有参与反应反应其浓度最大, CO32-水解生成 OH-和 HCO3-,而 HCO3-水解大于电离,生成 OH-,使得 c(HCO3-) c(CO32-), c(OH-) c(H+),故 c(Na+) c(HCO3-) c(CO32-) c(OH-) c(H+)( 5)

24、该燃料电池中,通入 CO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2CO-4e-+2CO32-4CO2,通入氧气和 CO2的混合气体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O2+4e-+2CO22CO32-电池总反应式2CO+O2=2CO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热化学方程式;水解与电离;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流程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早期生产硫酸以黄铁矿为原料,但现在工厂生产硫酸 以硫黄为原料,理由是 。 ( 2)在气体进入催化反应室前需净化的原因是 。 ( 3)在催化反应室中通常使用常压,在此条件下 S

25、O2的转化率为 90%。但是部分发达国家采取高压条件下制取 SO3,采取加压措施的目的除了加快反应速率外,还可以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 ( 4)工业生产中常用氨 -酸法进行尾气脱硫,以达到消除污染,废物利用的目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 ( 5)除硫酸工业外,还有许多工业生产。下列相关的工业生产流程中正确的是 。 答案:( 1)以黄铁矿为原料的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太多,处理成本高( 2)防止催化剂中毒( 3)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 SO2的转化率( 4) SO2 NH3 H2O NH4HSO3; NH4HSO3 H2SO4 (NH4)2SO4 2H2O 2SO2或 SO2 2

26、NH3 H2O (NH4)2SO3; (NH4)2SO3 H2SO4 (NH4)2SO4 H2O SO2( 5) A D 试题分析:( 1)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为 FeS2,以黄铁矿为原料的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太多,处理成本高使得现在工厂生产硫酸以硫黄为原料( 2)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煅烧、催化氧化、吸收;其中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在催化剂表面和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反应,若气体中含有杂质气体容易使催化剂中毒,所以煅烧黄铁矿形成的炉气必须经除尘、洗涤、干燥;故答案:为:接触室,防止催化剂中毒( 3)由题意知反应方程式 2SO2( g) +O2( g)2SO3( g),在常压下, SO

27、2的转化率约为 90%,采用高压条件,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并且化学平衡向着生成三氧化硫的方向进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故答案:为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 SO2的转化率( 4)工业生产中常用氨 -酸法进行尾气脱硫,即先用氨水吸收,再用浓硫酸处理,先用氨水吸收时,发生反应: SO2+2NH3 H2O(NH4)2SO3或 SO2 2NH3 H2O (NH4)2SO3,再用浓硫酸处理时,发生反应:(NH4)2SO3+H2SO4(NH4)2SO4+SO2+H2O或 (NH4)2SO3 H2SO4 (NH4)2SO4 H2O SO2,以达到消除污染、废物利用的目的( 5) A、海水

28、提溴的方法正确; B、海水提镁主要通过电解氯化镁完成,基本流程如下:海水 -(结晶 )-母液 -(石灰乳 )-Mg(OH)2-(加盐酸 ,浓缩 ,结晶 )-MgCl2晶体 -(脱水 )-MgCl2-(电解 )-Mg,故 B错误; C、空气放电生成二氧化氮反应成本太高而且产物不稳定,工业制硝酸主要流程是将氨和空气的混合气(氧:氮 2: 1)通入灼热( 760 840 )的铂铑合金网,在合金网的催化下,氨被氧化成一氧化氮( NO)。生成的一氧化氮利用反应后残余的氧气继续氧化为二氧化氮,随后将二氧化氮通入水中制取硝酸,故 C错误; D、工业制备氨气流程正确;故答案:为 A D。 考点:工业制取硫酸;

29、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由丙烯经下列反应可得到 F、 G两种 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是常用的塑料。 ( 1)聚合物 F的结构简式是 _。 ( 2) D的结构简式是 。 ( 3) B转化为 C的化学方程式是 。 ( 4)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 E能脱去两分子水形成一种六元环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_。 ( 5) 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能发生银镜反应, 1mol该种同分异构体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 1mol H2,则该种同分异构体为_。 答案:( 1) ( 2) ( 3) ( 4) ( 5) HOCH2CH2( OH) CHO 试题分析: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A, A为 CH3CHBrC

30、H2Br, A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B, B为 CH3CH( OH) CH2OH, B催化氧化生成 C, C为 , C氧化生成 D, D为 , D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E, E为 CH3CH( OH) COOH, E发生酯化反应是高聚物G,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 F, F为 ,结合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题 目要求进行推断 ( 1)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F聚丙烯,其结构简式为: ( 2)通过以上分析知, D的结构简式为 ( 3) B转化为 C 是 CH3CH( OH)CH2OH催化氧化生成 O=C( CH3) CHO,反应方程式为( 4)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 CH3CH( OH) COOH能脱去两分子水形成一种六元环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 5) E 的结构简式为 CH3CH( OH) COOH,CH3CH( OH) COOH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能发生银镜反应, 1mol该种同分异构体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 1mol H2,说明该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2个 -OH、 1个 -CHO,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 HOCH2CH2( OH) CHO。 考点:有机物的推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