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33282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答案: D 秦始皇说: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 “求其宁息 ”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答案: B 19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 “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当适用。 ”其真实含义是 A维护中国的关税统一 B反对划分 “

2、势力范围 ” C提出协定关税制度 D要求中国 “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 答案: D 童谣也能证史。 79 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 “不要放鞭炮 ”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 写作的时期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 C 辛亥革命对政治近代化的贡献最主要的是 A、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 C 19

3、34年 10月,中央工农红军开始了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的目的是 A北上抗日 B保存革命力量,实现战略转移 C将革命推向全国 D实现中国革命重心的转移 答案: B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 “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答案: C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人民民主 共产党领导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A B C D 答案: B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的法律有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环境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A B C D 答案: D 自古以来的说法是民告官 ,打不赢 ,新中国成立后为民告官提供的法律保障是 A共同纲领 B 1954年宪法 C 1979年宪法 D 1982年宪法 答案: D 如果你有亲人在台湾,能当面相见、解除思念之苦的时间最早应是 A 1986年 B 1987年 C 1988年 D 1989年 答案: B 当前,阻碍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有 台湾内部分裂倾向的发展 某些外国势力的干涉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激烈对抗 台湾大多数人的统一意识较差 A、 B、 C、 D 答案: A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 ,,

5、 “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 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陈腐世界的代表 ”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 “贱买贵卖的特权 ”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 “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 “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 ”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答案: A 万历初年,出现 “部权尽归内阁 ”状况,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六部从此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B内阁首辅实际上成为宰相 C说明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 D皇权受到内阁很大的制约 答案: C 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

6、时说: “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 ”这个机构应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尚书省和中书省 C尚书省和门下省 D礼部和吏部 答案: A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期,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答案: B 齐人 ”、 “鲁人 ”、 “楚人 ”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答案: C 朱熹说: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 ,遂尽夺藩镇之

7、权 .兵也收了 ,财也收了 ,赏罚刑政 ,一切收了。 ”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答案: A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周王室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 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诸侯国 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卿、大夫封地 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 B C D 答案: C 黄宗羲言: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A李世民 B汉武帝 C朱元璋 D雍正帝 答案: C 在南京条

8、约的下列条款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开五口通商口岸 C英商进出口关税由双方协定 D赔款 2100万银元 答案: C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间接统治 B政治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 C “半殖民地 ”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D “半封建 ”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答案: B 义和团揭贴中写道: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 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这反映了义和团 斗争锋芒直

9、指帝国主义 运动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具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觉 A B C D 答案: C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各界同胞党派和军队捐弃前嫌,抵御外辱,根本原因是因为 A党修改了民主革命的纲领 B中国需倾全国力量抗日救国 C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D党重新认识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答案: B 太平天国中颁布了两个纲领性文件,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其中,它们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答案: A 综合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百万机,独

10、断一人至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断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材料二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 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请回答:( 1)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的看法有何不同?( 6分) ( 2)唐太宗认为 “稳便 ”的途径是什么?明太祖认为 “稳当 ”的方法是什么?( 4分) ( 3)根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从制度角度说明你的认识。( 8分) 答案:( 1)唐太宗认为应该加强宰相制度,以避免决策

11、失误。( 3分)明太祖认为宰相制度是政治混乱 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 3分) ( 2)唐太宗:皇帝决断和集体讨论应结合起来。( 2分)明太祖:中央政府各部门只管办事,皇帝一人决策即可。( 2分) ( 3)从根本上说并不矛盾。( 2分)因为二者都坚持专制制度,( 2分)但唐太宗要求将君主专制与宰相制统一起来,明太祖将宰相制与君主专制绝对对立起来看待,( 4分)因此得出不同的结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 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由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材料二:(中国

12、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叉的 汉族曾长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 形成各族杂居的现象,历史的发展是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的时间,概括其主要内容( 6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目的( 6分) 答案:( 1)时间: 1949年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主要内容: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有个民族组成的自治机关。( 6分) ( 2)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13、;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 3分) 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3 分) 材料一、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 引自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材料二、在重庆,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判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 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积十八年的经验,深知是怎么回事。 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还有另一个方面,还有许多因素,使蒋介石不能不有许多顾忌。 引自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材料三

14、、我们党当前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站在自卫立场上,粉碎国民党进攻,保卫解放区,争取和平局面的出现。 引自毛泽东 1945年 11月 7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 材料四、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 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和南京反动政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在下列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和平谈判。这些条件是:(一)惩办战争罪犯;(二)废除伪宪法;(三)废除伪法统;(四)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动军队;(五)没收官僚资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废除卖国条约;(八)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

15、引自 1949年 1月 14日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毛泽东的言论是指什么时期的事?( 2分) ( 2)据材料二说明,既然毛泽东说 “积十八年的经验,深知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仍要如材料一那样让步?( 4分) ( 3)材料二中毛泽东说 “蒋介石不能不有许多顾忌 ”,是指哪些 “顾忌 ”? ( 4 分) ( 4)材料三中毛泽东为什么仍说要 “争取和平局面的出现 ”? ( 4分) ( 5)材料四中毛泽东的出发点和目的何在?( 4分) ( 6)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中毛泽东的言论证明了什么?( 2分) 答案:( l) 1937年七七事变后。( 2分) ( 2)因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蒋介石虽然反共,但迫于全国人民压力和日本侵略加剧被 迫抗战;另外,中共是 “受南京中央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指导 ”,而不是领导。( 4分) ( 3)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立即发动内战尚有困难。( 4分) ( 4)内战爆发,但国共关系尚未完成破裂,蒋介石还未关闭和谈之门,因此中共一面自卫,一面继续争取和平民主局面。( 4分) ( 5)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同意谈判。以八项条件为基础,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实现国内真正和平。( 4分) ( 6)中共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愿望和斗争是真诚的、一贯的。 (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