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安徽红星、安工大附高二下学期期中考理科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这是歌曲国家里的一段歌词,歌词中体现的 “家国一体 ”的观念来源于 ( ) A宗法制 B君主专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 答案: A 以下历史信息最能说明 “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 ”这一观点的是 A天王洪秀全玉玺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太平天国设女营 答案: A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同时,临时参议院也成立。这说明中华民国 ( ) A实行议会共和制 B权力过于分散 C注重权力的制衡 D实现了全国普
2、选 答案: C 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学生联合会贴出一副对联: “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 ”其中的 “国敌 ”主要是指 ( ) A日本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答案: A 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答案: A “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 ”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 )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C中国人民解放
3、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答案: B 中国革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发展。下图能够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答案: B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 “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 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材料中的 “第一次 ”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 平等性 广泛性 继承性 深刻性 A B C D 答案: C 有外国记者报道: “(中国) 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
4、,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 ”这个 “场面 ”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答案: C 中美在上海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中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一方 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这主要是针对 ( ) A苏联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D日本迈向政治大国 答案: A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
5、指出: “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拂逆民族的意志 ”当时有利于统一的条件有 ( ) 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一国两制 ”方针的推动 大陆安定团结,实行改革开放 台湾当局对大陆部分开放 A B C D 答案: A 1999年,基辛格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 “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 ”他这番讲话的真正意图是 ( ) A高度赞扬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 B指出中美文化观念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C强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不可逆转 D认为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是不明智的 答案:
6、 D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 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 ,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 ”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C 1949年 11月,周恩来指出 “外交工作有两方面:一面是联合,一面是斗争。 ”新中国成立初,我国外交工作的 “联合 ”主要表现在 ( ) 推行 “一边倒 ” 不结盟 推行与亚非拉国家友好合作政策 重视区域合作的政策 A B C D 答案: D 禹鼎记载:
7、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 ( ) 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B宗法制开始瓦解 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周王铸鼎显示王权 答案: A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 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 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置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该是 A史记的记载 B汉书的记载 C史家的研究论文 D秦简的记载 答案: D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 “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 “政治 ”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都是地方制度,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8、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答案: B 宋史专家邓光铭在论宋学的博大精深中说: “在宋太祖、太宗相继统治时期内 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的牵制作用。 ”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 ( ) A知州 “三岁一易 ” B另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C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 D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 答案: D 2011年 4月 22日,媒体针对大学生药家鑫恶意杀人被判死刑评论认为,当代人才选拔缺失自我道德教育。而历史上我国特别重视当事人道德水准
9、的人才选拔制度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 B 有学者认为 “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 )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C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产生 答案: C “法律条文没有做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
10、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答案: A 安徽某地进行 “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 ”活动,用对手机用户发短信的形式进行了宣传。下列语句不可能出现在信息中的是 ( ) A共同奋斗 B共同繁荣发展 C民族平等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答案: D 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成文法已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D罗马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特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答案: C 美国中华会馆主
11、席张自豪说: “1997年有 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 30万。 ”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中央政府的支持 B “一国两制 ”的保障 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D投资环境的好转 答案: B 在近代,各国民主制度的确立都历经曲折的过程,。 “民主革命初步成功之后,被推翻的专制势力和专制制度的企图复辟,甚至实现复辟,应该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现象。 ”符合这一说法的历史现象曾出现在 ( ) 英国 美国 法国 中国 A B C D 答案: C 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伯利克里虽然出身贵族,但是一个热心诚挚的民主主义者;他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
12、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 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不仅解决一般政策问题,而且为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作出详细决定。伯利克里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法令出一 ”“别黑白而定一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 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终呈不得休息 ”。 史记 秦始皇本纪 ( 1)依据材料一,概括伯利克里为完善雅典民主制度采取的措施。材料二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13、( 3分) (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8分) 古希腊 秦朝 政治体制 决策机构或决策者 合理性 材料三:下面两幅图分别是近代英国和美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和美国政体在国家元首地位、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两方面有何区别?( 4分) ( 4)英美两国的政治体制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帝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请结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4分) 答案:( 1)措施:规定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实行职务津贴制度;设立民众法庭,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陪审法官( 2分) 特点: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1分) ( 2) (
14、8分) ( 3)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首相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美国总统具有最高行政权,不对国会负责,但受国会制约。( 4分) ( 4)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君主立宪制,领导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 命派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了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 4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 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 东亚之安定而出此。 自交战以来, 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
15、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三 自 1963年至 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 中国 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 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 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 “复交三原则 ”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
16、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 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 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 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4分) ( 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 2分) ( 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3 分) ( 4)材料四的 “不正常状态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 “不正常状态 ”的因素。( 4分) 答案: (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 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
17、场共同抗击日军。( 3分) (2)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分) (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 (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 ),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3分) (4)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 中日两国政府致力于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中日民间交流活动的推动。( 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努力。 在新中国建立后,老一辈的革命家们又结合国情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 材料二 2010年 3月总理温家宝
18、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众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民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他还表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中新社 材料三 自 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 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 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
19、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 2010年 3月 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试举出中共在新民主主义时期 “民主政治 ”方面的努力的史实。(两例即可)( 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制定出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4分) ( 2)温总理的报告,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3分) (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 2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4分) ( 4)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3分) 答案:( 1)延安时期, “三三制 ”原则; 1945年重庆谈判;毛泽东发表论联合政府;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等;( 2分) ( 2)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体系化等;( 2分)目的:维护人民利益 ( 3)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 4)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