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33363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2012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2012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2012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2012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恩格斯说: “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 ”, “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肯定的是梭伦改革( ) A颁布 “解负令 ”,保障下层平民掌握土地 B废除债务奴隶制,以法律保障平民人身自由 C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打破贵族政治特权 D创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扩大公民权 答案: C 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前提条件是( )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倒幕运动的成功 C西方思想的传入 D天皇专制的建立 答案: B 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

2、史功绩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答案: D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平?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A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B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C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D比较中日近代化的异同 答案: C 注意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 “日本学习西方官制,中国学习西方器物 ”的不同造成中日两国历史发展的不同。四项都与题干有关,而梁启超作为维新

3、思想的宣传家,发表文章,从根本上必然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证明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当今,儒家思想的许多优秀部分不仅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被东亚一些国家民族所吸纳,被世界所推崇,这表明( ) A儒家思想已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B人类社会的文化最终会走向统一 C优秀的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D世界文化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答案: C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美国加州的教师节,马来西亚的教师节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师节,都是定在孔子诞辰日 9月 28日。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 ) A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世界上最科学、最先进的 B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C孔子创立

4、的儒家学说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推崇 D孔子作为教师形象的代表已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 答案: D 理想国是柏拉图影响最大的著作,他在该著作中所探讨的主要问题是( ) A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义 B一个国家如何才能实现强大 C什么样的国家才是真正的民主国家 D什么样的国家才是真正的富裕国家 答案: A 正如 K R 波普所言: “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歹)是无法估计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这说明( ) A柏拉图的思想著作大多保留下来,成为学术经典 B柏拉图的理想国被后世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广泛接受 C柏拉图的理想国为后世的空想社会

5、主义者广泛接受 D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影响巨大,是珍贵 的思想遗产 答案: D 亚里士多德被誉为是 “学者中的大师 ”,下列各项不能说明该观点的是( ) A提出了科学研究的方法 B使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C提出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 D与当时著名的学者进行激烈争论 答案: D 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王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答案: C 秦始皇在中央同时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的直接目的是( ) 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B削弱地方权力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防止大臣专权 答案: D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

6、贞观年间 “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这一记载( ) 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 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 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 A B C D 答案: C 康熙帝能派兵进入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最主要条件( ) A康熙帝立场坚定,用人得当,决策正确 B清政府平定三藩叛乱,政局稳定 C台湾郑氏集团的腐朽统治和分裂祖国的行径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D清朝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社会经济较发达 答案: C 下列哪一事件的性质与其他事件根本不同( ) A平定三藩 B统

7、一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噶尔丹叛乱 答案: C 19世纪 60年代,日俄两国不约而同地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两国的近代化进程有着诸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前,日俄两国面临着哪些相同的社会矛盾( ) 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制度的矛盾 阶级矛盾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面临相同国家侵略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关于阿里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 阿里改革一定程度上维护埃及的独立 阿里改革使埃及一度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阿里改革中所兴办工厂里的管理者大多是军人 阿里的继任者阿巴斯废除其改革举措,是改革失败的的根本原因 A B C D 答案: B 农奴制改革后

8、,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的矛盾 答案: C .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 “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 ”梭伦说雅典 “陷于绝境 ”是指( ) A雅典面临外族人入侵的危机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D自然灾害的威胁 答案: B 战国变法与春秋改革的显著不同点在于( ) A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 B以赋税制度改革为重要内容 C以废除世卿世禄制为根本任务 D以富国强兵为主要目的 答案: C 春秋战国时期,国

9、家分裂,争霸战争频繁,但社会经济却有了较大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政府重视发展经济 B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各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 答案: C 商鞅变法规定 “民有两男以上又分异者,倍其赋 ,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主要是为了( ) A革新婚姻制度 B增加财政收入 C打击旧贵族势力 D发展农业生产 答案: B 商鞅死后, “秦夫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提倡仁义 B非常彻底 C法令严酷 D深入人心 答案: D 对王安石变法中 “理财 ”措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理财 ”以农事为先 B理财措施中增收节支同时并举,以增收为主

10、C “理财 ”中尽量不损害大地主官僚的利益 D “理财 ”为变法之先,是首先要解决的的问题 答案: C “商君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不能说明( ) A改革者有时要付出巨大代价 B旧贵族只反对商鞅不反对变法 C商鞅变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D秦国新的生产关系已经无法动摇 答案: B 商鞅变法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 ) A新兴地主阶级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B井田制已部分被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 C秦孝公审时度势走变法强国之路 D争霸战争的形势迫使秦国改革内政 答案: B 司马光说, “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进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 ”司马光说的 “谗佞 ”指的是( ) A拥

11、护变法的人 B反对变法的人 C政府中的贪官污吏 D变法中得益的人 答案: A 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是( ) A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B都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 C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D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答案: C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写到: “在任何一个宗教成分混杂的国家里,只要稍稍看一下其职业情况的统计数字,几乎没有什么例外地可以发现这样的一种状况: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 ”以上材料表明( ) A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兴起是宗教改革的社会基础 B商人、新兴资产阶

12、级,企业管理人员是宗教改革的最早发起人 C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宗教成分复杂,教派之间矛盾尖锐 D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主要代表了德意志封建领主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要求 答案: A 宗教改革体现了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 A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B有利于追求自由幸福 C有利于建立平等社会 D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 D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主张的相同点有哪些( ) 新教不再受制于罗马教皇 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 都简化了宗教仪式 都反对因行称义 A B C D 答案: D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的诗歌 其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

13、,压制它,使它平静。 其二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三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材料二 过去出身和门第是衡量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惟一尺度,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谁富有,谁就位列上等。 公民大会是雅典公民讨论战争、 媾和及选举等重大事务的场所 由四个部落各选 100名代表组成的四百人议事会,为公民大会拟定议程,准备和审议公民大会的议案,议员无财产资格限制。 雅典 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种手艺,鼓励有技术的外国手工业者移居雅典城,并授予他们公民权。 鼓励橄榄油出口。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岳麓版教材 请回答: 【小题 1

14、】材料一中的内容分别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政治理念?( 3分) 【小题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的异同。( 6分)说明两次改革对东西方政治制度各产生怎样的影响?( 4分) 答案: 【小题 1】理念:节制,中庸和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分) 【小题 1】同:都废除贵族特权,并按等级享有政治特权(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商鞅变法按爵位高低 享有政治、经济特权。)( 2分) 不同:在工商业方面:梭伦鼓励发展工商业;而商鞅变法则采取严厉的抑商政策。( 2分)对待人民方面:梭伦改革倾向平民,保障平民的自由和权利,扩大民主的基础;商鞅变法则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强化中

15、央集权。( 2 分) 影响:西方形成民主政治;东方形成中央集权政治。( 4分)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 (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 不计利息,不计减损 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 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

16、 ( 1880年)发表评论说: “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 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 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 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 米庆余明治维新 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小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4分) 【小题 2】 19世纪 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6分) 【小题 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17、 4分) 答案: 【小题 1】方式:官营。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 4分) 【小题 1】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2分) 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 4分) 【小题 1】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路问仁于孔子)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樊迟问仁)子曰:

18、 “爱人。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 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是政治权力和哲学理智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否则 我们的国家就永远得不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难。 柏拉图理想国 请回答: 【小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 3分) 【小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柏拉 图的政治主张。指出孔子与柏拉图政治思想的相似之处。( 10分) 答案: 【小题 1】思想: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以德治民,取信于民;贵贱有序(或长幼有序、建立规范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3分) 【小题 1】主张: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出任;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构成,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和谐;统治者应该以道德和智慧治理国家(或政治权力和哲学理智结合起来)。( 6分) 相似处:道德与政治结合;主张建立一种和谐、稳定、协调的理想社会。(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