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四川省宜宾六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33378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四川省宜宾六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四川省宜宾六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四川省宜宾六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四川省宜宾六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四川省宜宾六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四川省宜宾六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体现早期政权和神权结合的历史现象是 A城的出现 B大规模祭礼活动的举行 C王的产生 D贫富分化的加剧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题时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是 “早期政权和神权结合 ”。 A.城的出现看不出神权的色彩; C.王的产生也看不出神权; D.贫富分化的加剧与题干中的早期政权和神权结合无关,所以以上三项都错误; B.大规模祭礼活动的举行体现早期政权和神权结合 ,故此题选择 B项 考点: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点评: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王权与神权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

2、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假如你是一位米利都的商人,准备和希腊人做生意。你首先会调查一下市场状况,你会发现最好卖给希腊人 A精美的陶器 B橄榄油 C葡萄酒 D粮食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多山、多水、多港湾,少耕地。正是希腊的地形特点决定了希腊的农业欠发达,粮食供应不足,所以 A、精美的陶器 、 B、橄榄油 、 C、葡萄酒和 D、粮食四种商品中,最为畅销的应是粮食,故此题选 D项。 考点: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 点评: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时代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是古代希腊这一考

3、点经常命题之处。 “雅典将披上奴隶的枷锁,还是永远保持其自由,关键就在你们。 ”这场战前演说针对的对手是 A马其顿 B特洛伊 C斯巴达 D波斯 答案: D 试题分析:希波战争雅典司令官米太亚德对雅典士兵作了战前演说: “雅典将披上奴隶的枷锁,还是永远保持其自由,关键就在你们身 上。 ”马拉松战役发生于公元前 490年在马拉松平原,是希腊 波斯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希腊海军的萨拉米大捷希波战争是东方波斯帝国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故此题选 D项 考点:希波战争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其特点: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

4、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其解法: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希腊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是 A公民 B贵族 C君主 D妇 女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城邦的公民,不论他们的出身、地位和职务有多么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同类人。公民们有相当同质的特征,财产大致平等,语言、教育、文化、种族背景大致相近。除奴隶、外族人、被流放的人和妇女以外,由全体公民直接管理国家。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希腊的民主制度 点评:雅典的民主制度有局限性 (1)就民主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广大妇女和外邦人也被排

5、除在民主之外,仅仅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2)就其性质而言,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3)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受相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亚里士多德说: “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 ”这句话说公民 A有较高的参政素质 B极其珍视个人自由 C善于从事政治活动 D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答案: D 试题分析:古希腊各城邦公民往往将自己城邦的利益看得至高无上。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话我们可以判断,亚里士多德称赞的是希腊公民强烈的集体荣誉感。A、有较高的参政素质 B、极其珍视个人自

6、由 、 C、善于从事政治活动三项都看不出来。故选 D项 考点: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题目特点:此类题目是材料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法: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 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 “黄金时代 ”,这时期为保证所

7、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采取 A颁布 “解负令 ”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B为担任公职的低等级公民发放政治活动津贴 C设立 “五百人会议 ”并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 D实行 “陶片放逐法 ”流放城邦中为富不仁者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 A颁布 “解负令 ”废除债务奴隶制度,是梭伦改革的措施; B为担任公职的低等级公民发放政治活动津贴,是伯利克里采取的措施; C设立 “五百人会议 ”并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和 D实行 “陶片放逐法 ”流放城邦中为富不仁者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措施。故此题选 B项 考点:伯里克利的贡献 点评:雅典民主的保障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

8、 ,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 2.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作为民主政治的机构有充分的权力。 3.氏族贵族势力被铲除,公民大会和公民群众获得国家主权。 4.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 公民群众发给工资和补贴。 梭伦颁布的 “解负令 ”的内容是 A解除一切公民的债务 B使因为贵族盘剥而沦为债务奴隶的人重获自由 C解放城邦的奴隶 D减轻公民的负担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解负令规定废除雅典公民以人身作抵押的一切债务,禁止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禁止把欠债的平民变为奴隶。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并废除了 “六一汉 ”制度。 A. 解除一切公民的债务、 C.解

9、放城邦的奴隶说法都不准确。 D.减轻公民的负担是其影响,而非内容。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梭伦改革 点评 :解负令,是公元前 594年,古城雅典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宣布的一项重要法律。即旨在打击没落氏族贵族,促进奴隶制经济发展的法律 “解负令 ”,并庄严声明 “此法律的有效期为一百年 ”。为了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防止获得自由的雅典人重新沦为奴隶,梭伦颁布法令,规定个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同时,为杜绝贵族任意侵占平民财产,梭伦还制定了 “遗嘱法 ”,规定无子女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这样就防止了新的债务奴隶的产生。 伯里克利说: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

10、权在全体公民手里。 ”材料中的 “全体公民 ”是指雅典的 A全体成年男性 B全体城邦居民 C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D全体城邦贵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适用范围,联系课本知识可知,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子的民主。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公民权,因此 A全体成年男性、 B全体城邦居民 、 D全体城邦贵族说法均不准确;只有C全体成年男性公民说法符合史实,故此题选 C项 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 点评:雅典的民主制度有局限性 ,就民主范围而言 ,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广大妇女和外邦人也被排除在民主之外,仅仅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被誉为 “自然法之父 ”的是 A伯里

11、克利 B亚里士多德 C查士丁尼 D西塞罗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由于西塞罗出众的法学哲理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他被人称为 “自然法之父 ”。 A 项伯里克利和 B项亚里士多德均为雅典的著名人物与罗马法没有关系。 C项查士丁尼主持编纂的查士丁尼法典 (又译国法大全 )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法典,也是欧洲大部分国家法律发展的基础。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清朝设置的中

12、央机构理藩院主要职能是 A管理全国宗教事务 B管理全国所有少数民族事务 C管理边疆少数民族事务 D主管边疆地区设置的军政机构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理藩院初掌蒙古事,随着清廷全国政权的建立,更为总管蒙古、西藏、新疆等各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清统治者通过理藩院实施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加强与他们的联系。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理藩院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其特点: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其解法: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

13、顶峰的标志是 A南书房的建立 B军机处的设置 C丞相制度的废除 D内阁制度的确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制度内部两对矛盾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在斗争的过程中,皇权不断战胜相权,使专制主义不断加强,专制主义最终达到顶峰则是在清代,军机处的设立是达到顶峰的具体标志,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其特点: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其解法: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制度的建立与废除分别是在 A秦朝清朝

14、B汉朝明朝 C秦朝明朝 D秦朝汉朝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丞相最早设立是在秦代,在秦代丞相是三公之一,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到明代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了丞相,并严令子孙以后永远不准再设丞相,至此丞相制度被废除,所以丞相制度的建立与废除分别是在秦朝、明朝。故此题选 C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丞相制度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其特点: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 迷惑而选错。其解法: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周初将前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 ,其根本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地位 B

15、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扩大西周的统治基础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解题时要抓住 “根本 ”二字。统治者在制定政策时都是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出发来制定政策的。 A.保护贵族的世袭地位不是根本目的; B.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主要是宗法制的作用; C.扩大西周的统治基础是分封制的作用;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符合题目的要求,故此题选 D项 考点:分封制 点评:此题为程度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题目特点: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处于次要地位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 “

16、最主要 ”、 “最重要 ”、 “主要 ”、 “根本 ”等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解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题干与选项之间不是一种正、误关系或有、无关系,而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 “最佳 ”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 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宗法制度是 A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选拔官员的制度 B以姓别为基础来进行土地分配的制度 C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的制度 D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分封诸侯的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宗法制度并非选拔官员的制度,故 A项错误; B

17、.以姓别为基础来进行土地分配的制度,这一说法也不准确; D.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分封诸侯的制度所说的是分封制而非宗法制,故 D项也错误; C.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的制度说法准确,故此题选 C项。 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的特点与作用也是常考点。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度; 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同时大小宗地关系是相对的);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 ;作用: 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 “国 ”和 “家 ”密切结合。保证王权的稳定,保证贵族的特权;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建立封建等级政治结构 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诸侯割据局面结束的标志是 A秦灭六国,完成统一 B蒙恬北击匈奴,夺

18、回河套 C秦始皇自称始皇帝 D秦朝郡县制度的实施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结束春秋战国格局纷争局面的事件为,秦始皇在公元前 221年,灭六国,建立统一的秦朝。 A.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符合题意; B.蒙恬北击匈奴,夺回河套是秦始皇统一过程中的一个事件,不符合题目要求;C.秦始皇自称始皇帝,是统一后实施的新举措也不符合题意; D.秦朝郡县制度的实施,这是巩固统一的措施;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秦朝的统一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 扎实实地掌握教

19、材的基础知识 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统治疆域 B促进边疆地区开发 C密切地方间联系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是为了纠正西周时期分封制之下,诸侯国尾大不掉,独立性强的特点而设置,其初衷就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扩大统治疆域、 B.促进边疆地区开发、 C.密切地方间联系都属于实施郡县制所产生的影响而非目的,故此题选 D项 考点: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点评: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考试的重点,一般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角 度,考查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基本特点,在本考中要注意这两点。 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

20、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答此提示关键要抓住题干当中的 “核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就是为了使地方的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权力最终集中于皇帝,因此其核心为皇权的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三项都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但是并非是该制度的核心内容;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

21、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唐宋通过改革中央官僚机构加强皇权的共同策略之一是 A形成 “中朝 ”决策机构 B分散宰相权力 C实行三省六部制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 A.形成 “中朝 ”决策机构是汉代的措施,故错误;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两朝都通过分散相权来加强皇权 ,所以 B.分散宰相权力说法正确; C.实行三省六部制是具体内容而非策略;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这一说法错误。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此题为比较型选择题,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

22、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了 A地方势力的削弱 B三公九卿制的废除 C决策中枢的转移 D外戚和宦官专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外朝制度是汉代的中央官制。涉及的是中央权力机构的变革,与地方势力无关,故 A、地方势力的削弱说法错误。 B、三公九卿制的废除说法不符合史实; C、决策中枢的转移说法正确; D、外戚和宦官专权是中外朝制度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汉代中外朝制度 点评: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所构成;外朝又称外廷,指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组成的官僚机构。

23、汉武帝时,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力,加强专制皇权,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这样,在宫廷内逐渐 形成了新的决策机构 中朝。由尚书、侍中、常侍等组成中朝之职。以丞相为首组成的官僚机构则逐渐成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机关 外朝。自从中外朝分立之后,中朝决策,支配外朝,丞相的权力日益转移到中朝。 宋朝以前,宰相大臣见皇帝时,皇帝让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到明清大臣奏事连站着都不行了,必须跪着。这种情况从本质上说明了 A宰相和皇帝的关系日见疏远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满族与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 D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

24、要抓住题干当中的关键词 “本质 ”,这种变化反映的是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联系史实可知,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说法正确; A.宰相和皇帝的关系日见疏远、 C.满族与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 D.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三项与题干中的现象联系不大。故此题选 B项。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点评: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为主线,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抓住两条线索,即中央和地方机构的沿革;要抓住两对基本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与地方割据 势力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发展趋势也要熟悉。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

25、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 “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位 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 8分)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 2分) (2)根据材料二,分

26、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4分)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 6分) 答案: (1)秦始皇不给丞相以兵权,让御史大夫牵制丞相( 2分); 汉武帝设置 “中朝 决策机构,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 2分);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2分);宋太祖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 2分)。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和分割削弱,皇权加强( 2分)。 (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危及君主的统治。( 4分) (3)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 2分);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

27、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 2分)。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 2分)。 试题分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从秦朝到明清宰相的权力逐步被削弱,皇权逐步加强,直至顶峰。本题材料是新背景,但考 查的内容仍以君权与相权关系为主,第( 1)问,四位帝王在对待相权问题上措施不一,联系史实可知,秦始皇不给丞相以兵权,让御史大夫牵制丞相; 汉武帝设置 “中朝 决策机构,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但四人措施的实质上都是削弱相权,扩大君权回答;第( 2)问要注意关键词 “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

28、 ”,意思是宰相有权往往会危机国君的统治;第( 3)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是宰相的原因回答 考点:君权与相权关系 点评:本部分知识作为历史学科的 主干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从题型上看,该考点的命题多以选择题为主也有材料题。选择题的命题方式多样,注重文字史料或图片,有些试题的切入点比较新颖,从内容上看,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较多。从考点分布上看,分布广泛,但重点突出。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均有考查,但考查的角度并不相同。如宋代官制;有时也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和地方行政区划等处入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29、。 材料二 法律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 万民法 ” 材料三 奴隶和奴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 “命运 ”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奴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公民法指什么时期的法律?( 2分) ( 2)万民法适用于什么范围?( 2分) ( 3)材料三的规定保护哪一阶级的利益?( 2分) 答案: ( 1)公元前 3世纪中期前的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 2分) ( 2)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2分) ( 3)奴隶主阶级 。( 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获取有效

30、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公民法指公元前 3世纪中期前的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第( 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第 (3)问结合材料概括得出, “奴隶和奴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 ”此处的主人指的就是奴隶主阶级。 考点:罗马法 点评:注意公民法与万民法区别 名称 含义 适应范围 特点 演变原因 客观 主观 公民法 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 罗马公民 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 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罗马版图的 拓展以及社 会政治、经 为维系和稳定帝国统国的皇帝高治,罗马帝 万民法 罗马帝国统

31、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简洁灵活、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济、文化的发展, 度重视法律的制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 “事无不总 ”,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 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32、材料四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 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制度有何特点?( 2分)该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4分 ) (2)材料二、三、四中雅典实施的是哪两项民主制度( 2分),分析这两项民主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 (4分 ) (3)材料一所述制度与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 (2分 ) 答案: (1)特点:三省分立;相互配合与制约。 (2分 ) 作用: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皇权。 (4分 ) (2)公民大会、抽签选举。 (2分 )公民大会的决

33、策方式避免了盲目性,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抽签选举体现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积极性,保证了公平、 公正,避免腐败。 (4分 ) (3)区别:材料一所述制度实质是君主专制;雅典属于民主政治。 (2分 ) 试题分析:第 (1)问,归纳三省体制的特点, “三省分工明确 ”;结合课本唐代三省六部制度回答其意义,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皇权;第 (2)问,提炼材料中信息 “辩论 ”、 “抽签 ”即可得出正确结论;从 “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可知公民大会的决策方式避免了盲目性, “抽签选定 ” 有利于调 动公民的参政积极性。第 (3)问着眼于中西方古代政治制度本质区别,一种为民主制度,一种为专制制度。 考点: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及其比较 点评:此题是以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为切入点进行考察的,此类题往往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要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结合课本所学的知识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