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文综历史卷.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33405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文综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文综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文综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1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文综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1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文综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 3月月考文综历史卷 选择题 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 “这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 ”对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理解不正确的是 土地兼并是其产生的原因之一 反映了土地制度日益完善 不 能 反 映 出 封 建 统 治 的 阶 级 基 础 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 A B C D 答案: C 结合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下列关于 “三巨头 ”及其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都讨论了处置德国的办法 都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都加快了世界大战的结束 都作出了建立国际联合组织的决定 A B C D 答案: D 有人认为 “失业

2、和贫穷通常是与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联系在一起的两大灾难,但是今天,西欧和北美的千百万人也在深受这两大灾难之苦 ”,该观点意在揭示 “今天 ” 第三世界的失业和贫穷与发达国家有关 发达国家应帮助第三世界解决失业和贫穷 重大问题往往具有整体性、共通性的特点 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时代主题 A B C D 答案: D 对帝国的扩张也有批评的声音。 19世纪的政治家索尔斯里伯爵在 1861年抱怨,英国每年支出 150万英镑保卫殖民地, “仅仅滋养了一大堆军事驻地和一种日不落帝国的自满情绪。 ”大英殖民帝国的发家史实际上是走过了一条血与火的路程,竖着三个路标。这三个路标包括: 海盗起步 战争开路 正当的商业贸

3、易 工业革命 A B C D 答案: B 有学者在评论欧洲某一时期历史时,使用了 “欧洲的政治崩溃 ”、 “欧洲时代的消失 ”、 “别了,欧洲历史 ”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 始于 20世纪的 A 30年代后期 B 40年代中期 C 60年代中期 D 70年代初期 答案: B 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 “反法西斯 ”的含义应指 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答案: A “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帝就要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们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腰

4、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 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允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可见抗美援朝这一决策主要着眼于 A打败美国侵略者,顺利解放台湾 B武装保卫意识形态一致的邻邦 C大力削弱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D为国内建设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 答案: D 有学者在分析淞沪会战的背景时指出, “蒋注视着日人初期在华北之活动,不能不下决心。在这一个月内,他出入于两端:还是决心作战,还是承认中国之积弱不如人。可是主意既决,他着意抗战时,他采取了一项办法,将日人野心所构成的圆滑军事政治体系拖垮。日人满望在北方打,到南方来谈判。蒋选择了一个全民抗战的办法,引导敌人到长江下游他自己方寸之地

5、应战。这区域接近他的内部基地,他的部队已在此集中待命。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 淞沪会战前蒋介石曾在战和之间犹豫不决 蒋介石希望通过淞沪会战,挫败日本迅速占领华北目的 蒋介石希望实行全 面抗战路线 蒋介石认为淞沪会战必胜无疑 A B C D 答案: A 下面是 1919年某地的几个长工的闲话,其中哪一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 A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吃穿用,国家统一发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 B李四:说得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 C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然有自己的地,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余粮都得给国家,不许卖 D王六:谁说余粮不许卖,听说人家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

6、法令,鼓励买卖自由 答案: D 谭嗣同 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 “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 ”。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 A对古代政治制度的欣赏 B说明中国在政治领域相对停滞的特征 C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源 答案: B 某学者在评价中国 17、 18世纪时的科技时强调: “在中国,技术的发展跟不上科学的发展,它在原地踏步。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无疑是中国的,不必发明机器来节省人力。它是由地方性人口过剩产生贫穷的永久性受害者。 ”根据该学者的观点,你认为空格部分最合适的内容应该是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人力资源太过丰富 C专治体制腐朽僵化 D商业发展缓慢迟滞 答案: B

7、 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为官廉洁,被称为 “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代良相 ”。据此判断,刘晏供职的部门应该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中书门下 答案: A 综合题 ( 32分)中国的儒家思想强调对人的尊重,主张重民重人,法国启蒙思想家进一步提出了人权学说。儒家思想和启蒙运动对中外政治、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和欧洲、印度文化中的神学独断相比,中国文化显示了它的理性的一面。它没有把人的道德情感引导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莫测的境界,肯定正常情欲的合理性,强调对它的合理引导。英国人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 “儒家有两种根本自相矛盾的倾向,一方面它助长了科学的萌芽,一

8、方面又使之受到损害。因为就前一方面来说,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 就后一方面来说,儒家思想把注意力倾注于人类社会生活,而无视非人类的现象,只研究 事 ,而不研究 物 。 材料二:论语是孔子对弟子讲学的语录,反 映了孔子思想。论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 ”(述而)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子路) 材料三: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 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

9、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活泼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次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 存其一必废其一 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扰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 陈独秀文章选编 材料四:如果说 18 世纪欧洲(主要是法国)的启蒙运动使人从神权的桂桔下解放出来,那么 “五四 ”新文化运动则使中国人从孔子儒学为轴心的传统文化的束缚中挣脱出来, 80 年来,中国人从 “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始,进而 “中体西用 ”,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 中国人因此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

10、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五:启蒙 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在启蒙时代,欧洲知识界对西方文明传统信仰和价值观重修思考,强有力地扫荡了笼罩着西方世界的封建思想和宗教思想和宗教神学的迷雾。启蒙在理论上为美国革命和法国以及欧洲和美洲的其他革命和改革做准备。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是启蒙原则的法律化,某些立法原则在拿破仑法典中变为现实。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 历史卷 ( 1)综合材料一、二回答为什么说儒家思想重理性?( 2 分)这种理性是怎样“助长了科学的萌芽 ” ( 4 分)为什么儒家思想又损害科学的发展?( 4 分) ( 2)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陈独秀说 “尊重孔教

11、 ”是腐朽思想?( 2 分)并论证 “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主张的合理性。( 4分)材料四中 “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 ”是指的什么标准?( 2 分)结合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分析为什么说这个标准找到后才有 “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 ( 4分) ( 3)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启蒙运动在哪些方面对西方文明传统信仰和价值观进行了重建?( 6分)为什么说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是启蒙原则的法律化( 4分) 答案:( l) 儒家不谈论怪诞迷乱神异的事。( 2 分,直接回答 “子不 语怪力乱神 ”、不把人的情感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莫测境界均可给分。) 强调关注人类社会生活。( 2 分)

12、反对迷信和超自然的宗教。( 2 分) 儒家的关注重点是如何治理百姓、管理国家。( 2 分)对物质生产活动持轻视鄙夷态度。( 2 分) ( 2) 儒家思想是封建伦理道德、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体系。( 2 分) 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所谓孔教成为其复辟、专制的思想基础。( 2 分)资产阶级希望实行民主政治,要求清除封建文化。( 2 分) “民主和科学 ”。( 2 分) 宣传民主科学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冲破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栓桔;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近代资产阶级思想为进步知识分子接受,社会主义思想得到传播。( 2 分,回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给分)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

13、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国人开始从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 分,回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给分) ( 3) 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2 分)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2 分)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2 分) 美国独立宣言 和法国 人权宣言 将启蒙运 动的天赋人权、人民主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论、反抗压迫等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每点 1 分,总分 4 分) 2010年 10月 23日,新中国治淮 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前期 (618756) 所兴修的 163项水利建设中,北方五道就有 101项,占全数 2

14、 3, 其中河北河南二道就有 74项,占全部北方水利建设项目 23强。唐后期 (757907 年唐亡 )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 76项。其中以江南道为最多,竞占 49 项。与此同时,北方诸道的水利建设数字,骤然下降,河南道 由前期的 20项下降为 7项。 据邹逸麟从唐代水利建设看与当时社会经济有关的两个问题 材料二 唐时淮北(今豫东、皖北和苏北的一部分)属河南道,是安史之乱前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北宋时更是成为首善之区,东京物流主要依赖汴河 淮水联运,推动了本地区水运发展,进而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这些景象从南宋之后便不复存在。宋、金、元的争战几乎以此地区为前线,而黄河决口改道泛滥

15、更是严重破坏了土壤、水文和地貌等自然生态环境,淮河河床抬高,导致淮河流域十年九灾(旱、涝、蝗)。此外,连年的农民起义很少不发源于淮北地区。 摘编自吴海涛淮北的盛衰:成因的历史考察 ( 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水利建设有哪些特点?( 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4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历史上淮北地区逐渐由盛转衰的原因。( 10分) 答案:( 1)前期水利建设项目较后期多;前期以北方为主,后期以南方为主;工程集中分布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6分)唐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安史之乱后,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4分) ( 2)国家政局动荡;水利建设的停滞;水运交通业的衰败 ;宋、金、元在此不断争战的破坏;黄河决口泛滥;自然灾害频繁;农民起义的影响。(学生只要答出 5点即可,每点 2分,总分不超过 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