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33436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届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届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届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届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 “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答案: A 现代共和巨擘麦迪逊说: “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体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所以,民主政体将限于一个小小的地区,共和政体能扩展到一个大的地区。 ”以下各项中,不符合 “共和 ”理念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 B

2、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 C法国的民主共和制 D代议制 答案: B 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预言是错误的 B俄国十月革命是 “早产 ”的,其结果已经证明 C马克思主义要结合实际不断得到发展 D十月革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答案: C 20世纪 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A日本得到了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 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答案: D 200

3、9年 8月,鸠山由纪夫当选为新任日本首相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 “期待和日本新首相就广泛的全球、地区和双边问题展开紧密合作。 ”而据美国解禁的外交文件显示, 1972年夏,美国人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 “小日本 ”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 “最坏的叛徒 ”。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 C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合作又存在矛盾斗争 D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 答案: C 习惯上所称 “街坊 ”指的是邻居。在唐都长安,其城市布局有 “坊 ”“市 ”之分,“坊 ”“市 ”分别指 A居住区和政府官署办公区

4、B商业区和中央官署办公区 C手工业集中区和商业交易区 D居民住宅区和繁华商业区 答案: D 2009年为农历己丑年。 1月 3日,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限量制作发行的“牛年生肖贺岁金银盘 ”在青岛开始销售,金银盘正面为中国历代特色生肖牛图案纹饰,背面为甲骨文 “牛 ”字组合。其中, “牛 ”成为十二生肖之一,这源自 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B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答案: D 厚葬是古代的陋习之一,被称为 “千古一帝 ”的秦始皇的陵墓如果被发掘,其大量的随葬品中将不会出现 A坚致如雪的白瓷 B精雕细琢的玉器 C图案精美的丝绸 D熠熠生辉的青铜宝剑 答案: A

5、下表是中国纱厂 1915 1919年的盈利指数,这组数据直接表明 年份 盈利指数 (%) 1915 -4.38 1916 7.61 1917 36.93 1918 21.43 1919 70.56 A.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呈现发展的势头 B.中国纺织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C.轻工业产品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大量出口 D.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答案: A 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 “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考生可能选择的素材有 “革命委员会 ”的广泛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一五 ”计划的实行 A B C D 答案: B 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

6、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农民在分配土地 人民公社社员在集体劳动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A保护了农民利益 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答案: C 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 “割资本主义尾巴 ”,女主人公菊香说: “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 ”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 20世纪 50年代初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 D 20世纪 70年代末 答案: D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

7、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秦汉郡县制 “十二铜表法 ” 英国权利法案 美国 1787年宪法 A B C D 答案: B 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的 30年间, “从一个 诗人和思想家 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 ”。这里的 “30年 ”最有可能是指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 30年 B德国统一后的 30年 C一战后的 30年 D二战后的 30年 答案: B 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 “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三省

8、相互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答案: C 北宋初年和元朝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中书省、中书省 B中书门下、中书省 C尚书省、中书省 D门下省 、中书省 答案: B “上谕以永禁设或入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宰。 ”这项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 “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 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三

9、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答案: B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 ”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 “成熟 ” 的表现,理解错误的是 A根据国情,提出反帝反封的奋斗目标 B走 “工农武装割据 ”的正确道路 C形成了独立自主解决本国革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 D根据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答案: A 民主革命时期反帝斗争以国内战争形式表现出来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答案: C 20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指出: “现在进一步考

10、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 ”这里的 “某些问题 ”应指 A国家统一 B所有制问题 C民族关系 D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 答案: A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迁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建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 “铲除专制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 ”和“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 ” 分别指 A辛亥革命、五四宪法制定和 “依法治 国 ”被载入九九宪法 B大革命、共同纲领和 “依法治国 ”被 “十五大确立为政治制度改革的重点 C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11、 D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五四宪法的制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答案: A 古希腊著名戏剧家阿里斯托芬在骑士一剧里,描绘了一个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的领袖克里昂的职位,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古希腊时期 A自由民从业自由 B经商环境宽松 C民主制度的缺陷 D公民参政积极 答案: C 罗马法规定:贷款月息不得超过贷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古代罗马已经明确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债务人和债权人关系紧张 C高利贷是重要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来调节借贷关系 答案: D 1997年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国王参加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说明 A英国

12、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权力 B英国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英国国王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D英国王室可以取代内阁和首相 答案: C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内阁是在永乐时期( 14031424 )建立的。 通过几代皇帝的努力,明朝曾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务体系,它在权力平衡方面堪称完善。在中国明朝成化年间( 14651487 )开始出现的内阁首辅,就是首相的雏形。后来,它被西方人学习,形成了后来的内阁制和首相制。 清朝取代明朝后,大多继承了其包括内阁在内的基本制度。 明朝内阁制度的先进性 材料二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内阁成立。据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本内阁即总统制下的内阁,临时大总统为国

13、家元首兼政府首脑。 1912年 3月 11日临时约法公布实施,同盟会会员唐绍仪担任国务 总理,宋教仁、蔡元培等四名同盟会会员参加第一任内阁, 7月 15日内阁改组时均被迫辞职。 1916年 4月 21日政府组织令制定公布,中华民国第 11任内阁以国务卿总理国务,各部总长皆为国务员,树立责任内阁先声。 5月 8日袁世凯改政事堂为国务院。 请回答: ( 1)你对材料一中 “权力平衡 ”一说是怎么理解的?( 2分)请对作者关于中西方内阁制度关系的论述予以判断分析。( 5分) ( 2)民国初年内阁及其政权组织形式更迭反复,但最终还是保留了民主共和政体。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8分) ( 3)上

14、述材料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呈 现出何种特点?( 4分) 答案: (1)理解 :通过废丞相 ,权分六部 ,设立内阁 ,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加强。 (2分 ) 分析 :该观点纯属无稽之谈。西方内阁制起源于英国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而英国的内阁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物。 ( 5分 ) (2)原因 :政治上:辛亥革命和临时约法颁布;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全国人民的斗争;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儒家思想。( 8分) (4)特点 :从专制到民主(或政治民主化 ) ;民主政治之路艰难曲折

15、。 (4分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48年美国对外援助法规定:受援国输出的主要商品和经济计划,都必须由美国为马歇尔计划的执行而设置的机构 经济合同署同意; 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的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 马歇尔计划期间,美国为 “援欧 ”(法、意、荷、比、卢等 16国)拨款 131亿多美元。 材料二 从 60年代后期起,日本对美国贸易出现顺差并逐年增加 在世界市场上,日本的制成品出口额 1707.8亿美元,超过美国的 1453.4亿美元。 1980年,日本的粗钢和汽车产量超过美 国。 1965年 1972年,欧洲共同体国家出口增加了 158%,而美国的出口只增加了 80%; 19

16、72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 13.4%,欧共体为 33.7% 材料三 从 70年代起,日本在日美同盟前提下开展 “多边自主外交 ”,与中国恢复邦交, 积极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撤出 “北约 ”,调整与苏联的关系,与中国建交。 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 “新东方政策 ”,英国逐渐不再依赖美国。 请回答: ( 1)材料一说 明了什么问题? (3分 ) (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联系材料一分析其影响?( 6分) (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联系材料二,谈谈你的认识。(

17、6分) 答案: (1)二战后初期,美国借经济援助之名,行控制西欧之实,达到了遏制共产主义势力的目的。( 3分) (2)现象:日本和欧共体同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竞争并占据了有利地位。( 2分) 影响: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逐渐转变为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 4分) (3)现象:日本和西欧各国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 交政策,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4分) 认识:经济决定政治,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各国综合实力的对比发生了变化。( 2分) 阅读下列材

18、料: 材料一 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 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 “与欧美同俗 ”,又说: “非易 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启发民智的意义。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提炼康有为的主张,并分析其目的( 4分) 材料二 当时一般人都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理想的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

19、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尚,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 之徒。 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 (1840年 1949 年 ) ( 2)依据材料二,说一说当时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2分 )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二变化的原因。 (4分 ) (3) 材料二中所说的 “民国初形成的这样一种社会心理 ”是否符合事实?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分 ) 材料三 20多年前, “毛式中山装 ”一统中国服装市场(见图一)。如今,我们的服装不拘

20、泥于一种风格一种潮流,而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上,演绎出许多文化的味道来。(见 图二): 图一 图 二 ( 4)结合材料三分析由 “毛式 中山装 ”到多姿多彩服饰的变化原因。( 2分) 答案:( 1)主张是放足、断发、易服。( 3 分)目的是革除陋习以开民智、兴民权,为变法做准备( 1分) ( 2)肯定西方社会生活习俗,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 2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并颁布了许多法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思想的变化;伴随外国侵略的加深,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4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 ) (3) 观点一,符合,说明:穿西装、吃西餐、住洋房等成为一种社会时尚(答出其他习俗、交通通讯方面 的变化亦可);新文化运动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否定东方文化。 观点二,不符合,说明:这种现象只出现在一些大城市,而在广大农村并不显著;社会上还有一些人眷念过去,存在浓厚的皇权心态,如袁世凯掌权后企图复辟帝制等。 (4分 ) ( 4)改革开放,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提高;思想解放,审美水平提高(文化水平提高)( 2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