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33474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年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年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年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年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年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据通志载: “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为宋景公所灭 D郡县制 答案: A 下列是对 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份变化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1952年分散的私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合作社经济不是公有制的经济 C到 l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最为彻底 答案: B 1877年 9月李鸿章批准了开平矿务设局招商章程十二条。章程规定:拟集资八十万两,分八千股,每股津平足纹一百两,

2、该局虽为官督商办,但煤铁仍由商人销售,一切照买卖常规办理,所有各厂司事由商股中选充;每年所得利是官利一分,后提办事者花红二成,其余八成按股均分;厂内督匠人等,均凭才干酌给薪水;股份二万两者,准派一人到局;司产之煤,照市价先昕招商局机器局取用,其余或在津售,或由招运别处销售等等。材料显示 A开平矿务局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B清政府放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限制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严重依赖封建势力 D开平矿务局具有明显资本主义特征 答案: D 1913年 7月 8日, “驻汉口的英国领事用一种典型的上流阶层关于 人民 观念的口吻指出: 对于北方军事力量,湖北人民是把它作为法律和治安的一方来寄予同情的。

3、在长沙, 大部分绅士,实际上整个商界 ,持有同样见解 ”。这段材料说明 A民主共和观念并未深入人心 B二次革命缺乏坚实群众基础 C袁世凯政权有广泛社会基础 D国民党迅速分化、力量涣散 答案: B “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 ”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是 A甲午悲歌 B台湾沦陷 C日寇投降 D珍珠港祭 答案: C 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 23,星期六 ”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A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被推

4、翻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D南京解放,抗日战争胜利 答案: B 有人说 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 “紧箍咒 ”。这 “紧箍咒 ”主要指 A权利法案颁布 B光荣革命成功 C责任内阁制形成 D英国议会选举改革 答案: A 法国 1875年宪法和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国会由两院组成 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 B C D 答案: B 口口革命史中写道: “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 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

5、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 ”文中的口口应该填上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答案: C 污染成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 18371901 年)的城市特征。这一时期城市的污染源可能来自 工厂 轮船 火车 汽车 A B C D 答案: A 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 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雨雪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 “异化 ” 这种 “异化 ”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 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行自由竞争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自由经济 D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福利政策 答案: B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

6、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 个体导向 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理解全面、准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 希腊几乎没有适合农业生产的土地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基本由自然地理环境决定 答案: A 列宁说: “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文中 “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 ”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 B 新史学指出: “叙述数千年

7、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迹者,是历史之性质也;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故者,是历史之精神也 ”;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 ”由此可见,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A考证历史事实 B描述历史现象 C分析历史原因 D把握历史规律 答案: D 某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青年学生高呼着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等口号在街头进行示威。该 “运动 ”取得的成就包括 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中 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 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A B C D 答案: C “百年张裕,历久

8、弥香 ”。作为山东的百年老字品牌,张裕葡萄酒公司之所以维持和发展下来的主要原因不可能包括 A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其发展提供了契机 B中华民国成立后,奖励实业的措施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C国民政府鼓励兴办轻工业的政策与日本殖民者的扶植利用为其发展提供了动力 D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政策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富民政策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答案: C 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 “近代化 ”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是主张天赋人权,要求民主权利。下列哪一项历史运动没有推动中国的 “近代化 ” A洋务运动 B义和

9、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 B 图反映的是从西周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锐减,植被破坏严重的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社会历史原因有 长期大规模农耕活动的影响 人口的增加导致土地过度开垦 统治者大肆修建宫室陵苑 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A B C D 答案: A 剑桥中国史中写道: “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 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 ”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答案: D

10、 公元前 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 “一个仁慈的贵族罗幕洛,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幕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幕洛的遗嘱。 ”法官最后判定罗幕洛的家人败诉。法官依据的是 A未成文的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新政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答案: B “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 行中书省 。 ”由此可见,元朝的行中书省 最初是出于军事需要而设立的 实际上是中书省的派出机 构 确保了地方的独立性 对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影响深远 A B C D 答案: A “雍正七年

11、 (1729 年 ),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 ”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降低了行政效率 参与国事决策 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 B C D 答案: C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 B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 答案: D 以下两段材料记载的商业状况,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秦汉 B隋唐 C两宋 D明清 答案: C 据中新网报道,位于汕头附近的海域,古沉船 “南澳 号

12、”又有千件文物出水,其中有大量的青花瓷,带有梵文和阿拉伯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些 “出水瓷器 ”出现的最早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C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 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 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 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 24-200倍,麦类则为 44-200倍。这主要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答案: B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三国时期的 “布衣 ”的穿着一

13、定不会是那一种材料做成的 A毛 B麻 C丝 D棉 答案: D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一个中国人是安徽人王茂荫 (清朝户部侍郎 ),他因币制改 革在 1854年受到申斥。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 马克思货币理论传人中国,引起币制改革 鸦片大量进人,白银外流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军费开支浩大 西方对华输出资本猛增,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A B C D 答案: B 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答案: C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14、”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开始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 B C D 答案: A 简答题 有学者建议应该把 “滇西抗战 ”写进中学历史教科书,足以说明云南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让你再搜集相关资料来论证 “云南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应该还有哪些例子?并简单说明理由。( 6分) 答案:如滇缅公路、驼峰航线 、西南联大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6分)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 1958年 10月底,全国 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 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 1.2亿户

15、,占全国总农户的 99%以上,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由于在合作化运动的后期已出现了过急过猛的问题,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出现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情况,刮起了 “一平二调三收款 ”的 “共产风 ”。图反映 1958年河北怀来人民公社社员吃 “大锅饭 ”的情景。 材料二 1970年,韩国发起了 “新村运动 ”。 “新村运动 ”的初期,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上,地方政府把近 20种乡村公共事业的建设项目交给农民自主开发,如修建桥梁、村级公路等。 1971年,韩国全国 80%以上的农舍都是茅草屋。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政府采取了 “政府出大头、地方出中头、农民出小头 ”的建房政策

16、,即中央政府出建房资金的 55%,地方政府出 30%,每家农户出 15%的方式,国家向农户贷款帮助建房。 “新村运动 ”开始后,政府为提高农民收入,在全国推广水稻高产品种,使韩国稻米产量大幅提高,农民收入也随之攀升。韩国在大力 推进 “新村运动 ”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伦理道德水平,培养勤勉、自助协作精神。 材料三 在圈地运动开始的最初时期,失地进城农民被简单地看成流浪汉和 懒汉 ,英国统治阶级通过 “血腥立法 ”,加以严惩。 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材料四 二战以后,为安置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日本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

17、村合作事业,拉长产业链,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日本政府采取措施促进非农产业向农村地区扩散;鼓励劳动力由农业向农村非农产业就地转移。 日本经验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后果。( 8分) ( 2)依据材料二分析韩国 “新村运动 ”建设的重点工作有哪些?( 4分) ( 3)依据材料三、四,比较英、日两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不同特点。( 4分) 答案:( 1)特点:由许多农业合作社联合组成;全国农户普遍参加;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刮起共产风);集体生活(吃食堂)( 4分) 后果:挫伤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人民群众的

18、创造性,降低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造成严重经济困难的因 素之一。( 4分) ( 2)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收入;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4分) ( 3)英国主要通过暴力和强制方式,日本采取温和的政策引导; 英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城市,日本则注重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尤其重要的是,西欧始终聚集着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精英人物。他们对战后欧洲地位的衰落耿耿于怀,谋求恢复欧洲的光荣,同时也解决欧洲面临的现实威胁和困境。他们认为,只有一个联合起来的欧洲,才能以以团结的力量尽快实现复兴,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掌握自己的命运。丘吉 尔就是 “欧洲 ”

19、的促进派。他参与发起了全欧范围的欧洲联合运动。他以自己在动员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时使用的令人记忆犹新的坚定语言说: “我们也能用一个单词来表明我们的目的 欧洲 ”。 引自【英】丘吉尔欧洲联合起来 材料二 二战后,随着欧洲各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西欧各国都清一色地成为民主国家,这使得各国政治政治生活上更加精密,价值观上更加接近。而且,民主共和制度是联合的先决条件。因为只有在民主体制下,才能形成协商、妥协和宽容的作风。 引自郭华榕、徐天新主编欧洲的分与合 材料三 “几百年来把欧洲组织起 来的愿望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终于实现了。欧洲概念在公众舆论中形成了,成为各国政府关心的问题之一。 ” 【法】皮埃尔

20、热尔贝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在二战后走向联合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7分) (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以来至 21世纪初期 “欧洲组织起来 ”、 “终于实现 ”的主要过程和重大事件。( 5分) (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对欧洲和世界都有哪些重要影响?( 6分) 答案:( 1)主观条件: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面临威胁与困境;西欧各国认 识到只有联合才能实现复兴,确保安全;以丘吉尔为代表的西欧精英们的推动;反法西斯胜利的经验教训。客观条件:西欧有相同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有相同的民主体制,容易形成协商、妥协和宽容机制;西欧有相同的市场经济体制。( 7分) ( 2) 1951年西欧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91年,欧共体通过欧洲联盟条约,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1993年 11月 1日欧盟正式诞生。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和军事领域; 2002年欧元正 式启用。( 5分) ( 3)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使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冲击,被迫调整对欧政策;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