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33478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形象:“普通 农民大概一半是自耕农,一半兼做佃农。不管怎样,他和他的家人在相隔不远的三四块田地里劳动,带着锄头和镰刀来来回回,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 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 ”这反映了自耕农 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 B依赖于商品经济而生存 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给,部分用于市场交换 生活富裕祥和的真实情况 答案: C “多层次,全方位 ”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之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14个沿海港口城市 沿海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上海浦东 A B C D 答案:

2、C 下列措施中不仅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色彩的是 A断发易服 B缠足 C婚姻自由 D改用阳历 答案: A 1912年 3月 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 “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 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A民主平等的观念 B人际和谐的观念 C自由博爱的观念 D互助互济的观念 答案: A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 ”以上是周杰

3、伦的歌曲上海 1943中的 一段歌词,下列情景在 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一群爱国学生在街头巷角派送传单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读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答案: D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 B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C通过缓解经济危机来缓和社会矛盾 D改造美国的经济制度 答案: A 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 “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 因为战争的形势

4、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 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答案: C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与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相比,主要 “新 ”在 A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B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D加强无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答案: A “二战 ”后,苏联建设中出现大量问题的根源在于 A农、轻、重比例失调 B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C个人崇拜有增无减 D民主

5、法制遭到践踏 答案: B 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 “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与这句话相关的是 A关税贸易总协定签署 B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C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 D “布雷顿森林体系 ”建立 答案: D 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 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B C D 答案: A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贸总协定 联合国 A B C

6、D 答案: C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 “如果说 1971 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国舞台,那么, 30 年后, 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的事件是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 C 以下标志代表不同的国际组织,中国没有参加的是答案: C 三星智力快车的主持人给出了某道题答题的提示语: “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依据提示,正确的是 A上海 B厦门 C广州 D汕头 答案: B 建国以来我

7、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是 A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化 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答案 : B 文化大革命由思想文化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但在 1973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增长 9.2%。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方针的提出 B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 D周恩来调整经济政策 答案: D 在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

8、形态中,能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精美的产品的是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官商合办手工业 答案: A 明朝中期,苏州东城 “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机户 ),计日受值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私营手工业发达 B官营手工业兴盛 C雇佣关系出现 D家庭手工业普及 答案: C 殖民扩张给欧洲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贡献 B为欧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C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黄金 D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香料 答案: A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 ”和 “统一 ”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

9、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 答案: A 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的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 A发生的范围十分广泛 B科学与生产的结合加强 C新技术、新设备的普及 D各国统治者重视程度加强 答案: B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 “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 ”。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商品的盲目输出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D中西消费观念的差异 答案: B 甲午战争后, “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灰尘,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

10、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答案: A 19141920 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大量出口国际市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极大鼓舞了民族工业的自信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促进工业发 展 B中国经济实力大大提高 C “办厂自救 ”成为时代最强音 D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放松 答案: D 下列企业按其性质进行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继昌隆缫丝厂 发昌机器厂 天津机器制造局 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A B C D 答案

11、: B 假如你是一位解放前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的经历可能有 甲午中日战争后,创办了一家纺织企业,发展很快 一战期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利润丰厚 日本全面侵华时期,企业内迁 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企业最终倒闭 A B C D 答案: A 百年 “张裕 ”见证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1994 年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直接得益于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C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答案: C “谷撒地,薯叶黄,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 ”,此句反映的是 20世纪 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

12、自然灾害严重 C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D “左 ”倾错误严重泛滥 答案: D 中国曾经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 “蚂蚁啃骨头,茶壶煮水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 ”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 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 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 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 A B C D 答案: C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二 图一 1978年安徽省小岗 图二 1983年重庆开

13、始 图三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 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 经济试点的报道 示意图 承包责任书 材料三 到 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 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 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 99%。 材料四 中国部分年份经济发展指标简表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 城镇人口 (亿 ) 上网用户总教 (万 ) 恩格尔系数 ( ) 1978年 3624 1 1 7 57 5 2001年 95933 4 56 6800 41 9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作出了哪些决策使中国

14、经济 “重新焕发生机 ”?( 4分) (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为搞活经济而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4分) ( 3)材料四反映了中国社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 (4分 ) 答案: (1)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策: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 2)举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变化:经济发展迅速;城镇 化进程加快;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实现工业化是世界近代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和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工业化先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另一种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5、下列问题:( 12分) (1)概括说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基本特点。 (2分 ) (2)20世纪 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有何突出特点? (2分 ) ( 3) 20世纪 50年代新中国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哪些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3分 )出现了什么失误? (2分 ) (4)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 ,两种工业化道路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3分 ) 答案: (1)时间长,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对外扩张掠夺;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2分 ) (2)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轻工业的协调发展。 (2分 ) (3)政策和措施: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并

16、实施 “一五 ” 计划;工业化起步、三大改造同时进行。 (3分 )失误:开展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分 ) ( 4)启示:从国情出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3分。言之成理即可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 好在世界 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 “地球村 ”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 “地球村 ”中的 “鸡犬相闻 ”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材料二 识别下列图标 材料三 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它将通过

17、一系列具体的成就而进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取得一个实际的联合。 建立共同的经济制度所依赖的那种利益之间的融合 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因粗暴的分割而长期敌对的国家,相互形成一个更大和更牢固 的社会。 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之舒曼计划 (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 “地球村 ”的说法发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 2)联系所学的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 “地理大发现 ”对上述 “趋势 ”的影响。( 3分) (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哪三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3分) ( 4)材料一所反映的当今世界经济发

18、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面对这一趋势,今天的中国将采取哪些措施积极应对?( 3分) ( 5)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欧洲共同体是由哪几个机构合并成立的 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5分) 答案:( 1)趋势:经济全球化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 ( 2)影响:加强了各地的联系,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 3)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4)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 5)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意义: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形成了美国、日 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