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卷.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33485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年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年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年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年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二下学期 3月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答案: C 1861年农奴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因为( ) 农民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农民享有一定的公民权利 摆脱了村社的控制 通过交纳赎金而得到了自己的土地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 ) 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生自由 B、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C、农奴摆脱农奴主的控制 C、高价赎回一小块份地 答案: A 俄国农奴制改革后 1861 1863年间,全国各地有两千多起农民暴动,这反映了( ) A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B农民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C农奴制改革没

2、有取得成效 D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提高 答案: A 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 “殖产兴业 ” C提倡 “文明开化 ” D努力发展教育 答案: B 答案: C 答案: B 答案: B 答案: B 在教义方面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不同于加尔文教主张的是( ) A没收天主教会的土地 B教职人员可以婚嫁 C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D先定论 答案: C 11 世纪著名的 “卡诺莎之辱 ”。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 1075年 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 “忏悔罪过 ”。亨利四世身着罪衣,

3、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 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 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 德国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A B C D 答案: D 答案: B 梭伦王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 “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 ”。梭论说雅典 “陷于绝境 ”主要是指( )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斗争 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 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 答案: D 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 “商

4、 ”姓来源于( ) A自然的崇拜 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性 D因功得到的封地 答案: D 答案: A 世人对秦国人有着 “薄恩礼,好生分 ”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种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发制度 答案: D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风。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 ) A均田制 B实行科举制 C整顿吏治 D汉化政策 答案: D 答案: D 针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说: “中户以下大抵乏食 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 ”对

5、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 A司马光代表旧官僚抹杀变法成效 B司马光抨击北宋吏治腐败 C没有反映客观事实,但支持变法 D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事实,但其目的是借机反对变法 答案: D “穆罕默德 阿里是唯一的能在一崩溃的奥斯曼帝国的土地建立起有生命力的国家的一个人。 ”对上述材料认识不准确的是( ) A奥斯曼帝国已经腐朽没落分崩离析 B阿里开创了埃及革故鼎新国力大增的崭新的局面 C阿里对外抗衡宗主国和西 方列强是帝国内充满生机活力的一部分 D阿里政权统治时间较长 答案: D 综合题 明治维新 ( 15分) 材料一 李鸿章问: “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都不

6、感到羞耻 ”森有礼回答: “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 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 1875 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 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 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

7、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 “万世一系 ”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 1)依据材料一、二 ,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6分) ( 2)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 ( 5分) (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 4分) 答案:( 1)特点:主动学习;学习领域广;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领域学习。( 6分) ( 2)经济:国家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 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 (5分 ) ( 3)启示:要主动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外来文明

8、应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 合。( 4分) 1861年改革 ( 15分) 材料一 叶卡特琳娜二世颁布的 1775 年郡制法令有关于设立一些新法院的内容。高级地方法院和低级地方法院是专门为贵族而设立的审判机构。高级地方法院是初级地方法院的第二审级。初级地方法院的职责相当广泛,不仅管辖司法,还管辖行政事务。 张寿民俄罗斯法律发展史 材料二 农民有权控告、辩护、起诉;民事案件,农民可以亲自或经代理人打官司,刑事案件农民可以提出控告,可以亲自或经代理人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没有法庭判决或政府及社会当局的法令,不得对农民进行任 何惩罚; 在乡尚未组织起来和乡法庭尚未成立之前

9、,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 1861年 2月 19日宣言 材料三 1864年 11月 20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确立了资产阶级司法制度的原则: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双方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法官的独立性。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代之以公开的独立于行政的和有陪审员的审判制度。法官和陪审员由各等级选举产生。司法改革被认为是 19世纪 60、 70年代最激进的一项改革。但农村还保存着按习惯法进行审判的乡法院,乡 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继续对农民实行体刑。 刘祖熙改革和革命 ( 1)据材料一,指出 1861年改革前俄国司法制度的主要弊端。 (4分

10、 ) ( 2)据材料二,归纳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哪些权利。这些权利的获得说明了什么 (5分 ) ( 3)材料三与材料一、二比较,俄国的司法改革又有哪些进步 但仍存在怎样的问题 (4分 ) (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俄国司法改革的认识。 (2分 ) 答案:( 1)弊端:法院专门为贵族设立;司法权和行政权不分。 (4分 ) ( 2)权利:有控告、辩护、起诉的权利;获得了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 权利。说明:农奴获得了公民权。 (5分 ) ( 3)进步: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开;司法更加平等、公开。问题:农村地区司法权仍掌握在地主手中。( 4分) ( 4)认识: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地位,为资本主义

11、发展开辟了道路;另一方面维护贵族的利益,改革不彻底。 (2分 ) 答案:( 1)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实行募役法是为了减轻农民劳役负担,不误农时(或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实行方田均税法是为了减少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 6分) ( 2)特点:重视商品货币作用。措施:青苗法:限制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收入;或者募役法:减轻了 农民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农民负担仍很沉重,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其他措施有道理即可。( 3分) ( 3)士:改革科举制度;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商:市易法,均输法。( 2分) (

12、 4)苏轼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骤至富强,最后 “得天下 ”,这是客观的;秦在农民战争打击下灭亡,这是秦施暴政的结果。苏轼把秦灭亡的原因归咎于商鞅变法,这是错误的。苏轼借此从某种程度上反对王安石的变法。( 4分) 孝文帝改革( 15分)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 “富强 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 高祖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

13、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 (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 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 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 食货志 材料三 图 13 北魏文官汉服俑 图 14 汉人胡食图 材料四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隋唐政治制度史 ( 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前怎样的社会问题?( 3分)为解决这些问题,孝文帝采取了哪一改革措施?( 1分)它能抑制 “富强者并兼山泽 ”吗?为什么?( 3分) 答案: 商鞅改革和梭伦改

14、革 ( 15分) 材料一 (1)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 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 (2)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 (3)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与公民权; 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1)设立 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 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2) 全国划为 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3) 凡从事 “本业 ”者 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 “末业 ”者 入官府为奴。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

15、方面的问题 (3分 )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两个改革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有何不同 (6分 )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雅典和秦国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 (6分 ) 答案: (1)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 (3分 ) (2)梭伦改革按财产的多少划分等级,商鞅变法用军功大小划分等级。( 2分 ) 梭伦改革由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商鞅变法官吏通由国君任免。 (2分 ) 梭伦改革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商鞅变法实行 “重农 抑商 ”的政策。 (2分 ) (3)对雅典: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一定程度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动摇了贵族

16、专制统治,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促进了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 (3分 ) 对秦国: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的确立打下了基础;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统一打下了基础。 (3分 ) 维新变法( 15分) 材料一 戊戌政变大事记 1898年 9月 18日(八月初三日) 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 “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 伊藤果用,则祖宗所传之天下,不啻拱 手让人。 ” 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9月 19日(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 20日(八月初五日) 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

17、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 21日(八月初六日)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 “临朝听政 ”。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 2005年版)整理 材料二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 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 2008年 12月 7日 ( 1)从材

18、料一看,概括引发戊戌政变发生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戊戌政变发生的原因?( 6分) ( 2)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关系,过去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是促发政变的决定性因素。请依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说明理由。袁 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进程有何关系?( 5分) ( 3)据材料三,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 注意什么?( 4分) 答案:( 1)因素: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引起守旧势力的恐慌;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反对变法。戊戌政变的发生是维新与守旧、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6分) ( 2)不成立。从材料可见,袁世凯告密是在戊戌政变发生后。关系:袁世凯的告密对政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剧了政变的激烈程度。( 5分) ( 3)是当事人 的陈述,容易加进主观色彩(或偏见),影响历史真实。应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