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吉林省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33501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吉林省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吉林省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吉林省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吉林省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吉林省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吉林省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礼记中说: “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言,宗庙言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 ”材料主要说明 A尊敬祖宗是人的本性 B主张 “封邦建国 ”,实行分封制 C宗法制对于巩固统治的意义 D强调以人为本,实行 “仁政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描述了尊亲敬祖与维护国家统治之间的关系,尊亲敬祖是宗法制的重要内容,说明了宗法制对于巩固统治具有重要作用,所以 C项符合题意, A 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 C。

2、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能够有效地实现西周王权的平稳过渡,而且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宗法制并未同分封制一起退出历史舞台,直至今天像寻根认祖、续家谱、祭祖、家族观念、祠堂、父辈称呼等依旧存在,这正是宗法制顽强生命力的 表现。 奥巴马在提名骆家辉任职时说: “100多年前,骆家辉的祖父离开中国,登上轮船奔赴美国,曾在华盛顿州为人做家仆。一个世纪之后,他的孙子将作为美国的最高外交官返回中国。 ”骆家辉 “作为美国的最高外交官返回中国 ”的关键步骤是 A最高法院批准 B参议院批准 C中国政府的任命 D选员直接选举通过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

3、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总统的外交政策须要经过国会批准,因此骆家辉 “作为美国的最高外交官返回中国 ”尽管(大使)可由总统指派,但须经国会批准,故答案:选 B, A C D三项说法错误与美国政治不符。 考点:美国的总统共和政体 点评: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总统共和政体,也叫联邦共和体制,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能独立地行使行政权,但美国政体是按照 “三权分立 ”模式建立的,总统的行政权要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严厉限制。 下列某部宪法规定: “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有 权解散众议院。 ”此部宪法是指 A 1787年美国宪法 B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4、C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材料中 “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有权解散众议院。 ”只出现在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所以答案:选 C, A项美国总统无权解散议会, B德国议会有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D项也此内容。 考点:法国 1875年宪法 点评:法国总统共和政体的建立效仿美国,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由于法国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因此总统在一定程度不能独立行使完全的行政权,受到议会的极大限制和约束,美国总统不对议会负责,掌握完全行政大全这是二者的根本差异。 西方国家的代

5、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参议院有权对犯有罪行的包括总统在内所有文官提出弹劾 B英国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C法国参议院由普选产生,选民资格有一定限制 D德国帝国议会权力高于联邦议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说法错误,美国众议院有权弹劾总统, B 表述正确, C 法国参议院由贵族组成,不实行普选,D德国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西方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民主 点评:欧

6、美代议制的建立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结果,其核心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实现依法治国和依法约束限制行政权 从而防止专制势力的复辟。尽管各国代议制在形式和具体内容上有差异,但其实质或本质则根本相同。关于英美两国的政体比较, 高考中多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考虑: 英美两国议会制的差异; 英美两国政体的核心差异; 英美两国元首的特点; 英美两国政体对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的影响。 林则徐在虎门禁烟期间,曾组织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等一系列著作,分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对此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此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已经比较全面 B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

7、目的 C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 D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说法错误,尽管林则徐是中国近代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但其对外国了解非常有限, “师夷长技以制夷 ”可以说明其局限性所在, B C D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选 A。 考点:近代中国求民主反侵略的历史潮流 点评: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西方殖民者试图将中国变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封建求民主反侵略求独立和解放的进程。高考对此内容的考查密度较大,难度也较深,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总结历史进程的特点和各种革命力量和理论的对比。 历史学

8、家朱维铮在其 重读近代史第五篇 “神和圣 ”之海内天国史掠影中有这样的叙述: “这个天国的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平民失望。 ”上述材料从根本上说明 A天国缔造者们已经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B所谓 “天国 ”其实离百姓非常遥远 C “天国 ”对民众而言是 “竹篮打水一场空 ” D旧式阶级的局限性注定了 “天国 ”的失败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从太平天国运动斗争口号和实际行动相背离的角度说明了太平天国的局限性,这一局限性的存在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 D项表述正确最符合题意, A项说

9、法错误,B C两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答案:选 D。 考点:中国近代史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高考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阶级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等方面。 本题的考查角度是 。 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 与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作出正确认识 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找出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局限性的共同点, 两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10、说法错误, 是其积极影响的表现而非局限性, 说法不符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资政新篇强调用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来改造中国,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所以答案:选 B。 考点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革命纲领的理解,相同的出题思路还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 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天朝田亩制度反映的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B资政新篇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资本主义方案 C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D资政新篇表达了农民的理想与追求 1839年澳门新闻报报道说: “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至今仍

11、不知西洋。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 ”其 “林总督行事 ”应是指 A虎门销烟 B抗击英国侵略者 C编译四洲志 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 ”是指林则徐为与外国人员进行正常交往,了解外国情形,特意组织人员翻译外国书报,最终编订了四洲志,所以 C项符合题意, A B两项是反侵略行为,与材料了解外部世界情形主旨不符, D项说法错误,林 并无此项主张。 考点:中国近代史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 鸦片战争 点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与西方殖民者所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许多重大影响

12、,除了割地赔款直接的政治经济侵略之外还有 “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事裁判权 ”等司法主权的破坏等,高考经常关注 “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事裁判权 ”相关内容的考查。 从下列两幅图片可以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 A始终代表着最广大农民利益 B一直保持着农民革命本色 C不能摆脱封建皇权体制的窠臼 D农民阶级不能解决好内部团结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两幅图片内容的信息对比中可以看出洪秀全在建立太平天国政权后开始腐化堕落,已丧失农民革命家艰苦朴素的作风,这说明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揭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所以 C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A B D三项说法错

13、误。 考点:中国近代史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而图片和图表信息的解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解读图片和图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准确识别图中的信 息,其二注意图中材料的来源或出处,最后就是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索,只要有时间提示就为解题提供了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 在古希腊城邦里,享有完整公民权的人需具备的条件包括 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 拥有一定财产 能自备武装服兵役 成年男子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结

14、合所学内容可知在古希腊公民权的资格有严格的限制, 均是其条件之一,外邦人,广大妇女和儿童没有公民权,所以答案:选 B项。 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实质 点评: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包括妇女和儿童,更不可能包括为数众多的奴隶,是少数人的民主,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政体。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广泛民主,只有人民民主专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大多数人民主。相同知识点的考查还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 C ) 在雅典的民主制下,下列哪些事情可能发生的是 一个中国成年男子为躲避国内政治迫害来到雅典,取得了各种民主权利 公民德里希因为邻里纠纷而向公民大会申述 雅典的民主制激发了每个公民建设

15、国家的积极性 公民沃尔默迪 和妻子玛丽亚一起参加了公民大会 A. B. C. D. 荀子 儒效篇记载: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段材料说明 A西周盛行分封制 B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C荀子是儒家代表 D分封制有利于西周扩大疆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同姓分国占绝大多数,即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所以答案:选 B,A C D三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分封制 点评:高考中对分封制的考查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分封制的内容(分

16、封制的内容: 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保卫周王室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和分封制的影响或作用。 “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 我们以 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 ” 听秘书朗读完后,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 “这个宣言 ”是指 A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 1787年宪法 D权利法案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 ”是指 “光荣革命

17、 ”过程中荷兰执政威廉接受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而成为英国的国王的史实,所以答案:选 D, A B C三项与 “光荣革命 ”无关。 考点: “光荣革命 ” 点评: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 “光荣革命 ”后逐步确立起来, “光荣革命 ”只是起点,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责任内阁 ”的确立,在此后的发展历程中英国政治仍在不断发展,具体表现在议会本身的改革和首相权力的扩大,该题即反映这一史实。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包含的内容较多,涉及议会与内阁之间,议会与国王之间以及内阁与国王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但议会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这是对下列哪部

18、宪法的评价 A 1787年美国宪法 B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强调了要给与非洲人一定程度上的自由,这只有美国 1787年宪法中有所体现 ,答案:选 A,B C D三项重要法律内容没有涉及非洲人的自由。 考点:美国 1787年宪法 点评:美国 1787年宪法是美国联邦共和政体建立的标志。高考对此问题的考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联邦宪法的内容; 联邦宪法确立的几项重大原则; 联邦宪法的影响,本题的考察角度是 。对美国 1787年宪法内容的考查形式多样 : 美国

19、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各州 “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者组织邦联 ”, “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 ”。材料体现了( B ) A民主共和 B中央集权 C地方分权 D分权制衡 史料记载: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只有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 1830年,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 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 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 ”这表明 A英国民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B君主立宪制无法保证民众权利 C议会权利逐渐超过国王 D英国的民主只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说

20、明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和逐渐完善的过程,体现了渐进改革的特点,所以 A项表述最符合题意, 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D项说法过于绝对,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民众的利益,故答案:选 A。 考点:英国议会改革 点评: 1832年议会改革是英国政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了英国议会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上下议院的关系来说英国下议院的权利超过了上议院,从资本主义的发展角度而言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并随着实力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最终超过了商业资产阶级和贵族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统治阶级。 汉书 地理志中记载: “秦遂兼并四海,以为周制衰弱,终为诸侯所丧

21、。 ”基于此种认识,秦朝完成全国统一之后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皇帝制度 B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 C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 D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说明了秦朝吸取了周朝由于地方诸侯割据而灭亡的教训,放弃分封制而采用新的地方管理制度即郡县制,所以答案:选 D, A B C 三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郡县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郡县制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郡县制通行于秦代、汉代和隋唐时期,至元代行省制出现,中国地方管理制度再次出现重大变化,但县级模式始终未变,所以可以说郡县模式一直发展使用至今,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

22、亮点。 “(汉武帝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以下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推行 “推恩令 ” B汉武帝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 C有利于西汉的 “大一统 ” D这一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汉武帝推行 “推恩令 ”解决了西汉初年的王国问题,有利于西汉的 “大一统 ” 和加强中央集权,但不能说彻底解决王国问题,分封制不完全废除王国问题就不会彻底解决,所以 B项表述错误, A C D三项正确符合题意要求。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

23、治制度 郡国并行制 点评:汉武帝推行 “推恩令 ”是为了解决西汉初期实行了郡国并行制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发生,也就是说郡国并行制并未能巩固西汉政权,所以这一体制并未推行太长 时间即被废除。有关郡国并行制的考查还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 黄仁宇在其著作中国大历史中说: “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帝国跨地过广 于是采用一种 “斑马式 ”的管理,就是有些地区秦朝所设置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 ”。文中的 “斑马式 ”管理对应的制度是( C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二制 D. 行省制 唐宪宗时,给事中李藩在门下省,凡制敕有不当者,即于黄纸后批之,有人建

24、议另外用白纸批改,李藩说: “别以白纸,是名状也,何谓批敕。 ”唐宪宗得知后不仅不怪,反而称赞李藩为宰相之才,后来果真将其提拔为宰相。此事不能反映 A唐朝皇帝权力受到一定制约 B唐宪宗重视人才,勇于纳谏 C古代的监察制度达到了顶峰 D唐宪宗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李藩正确行使了门下省的封驳权力得到了皇帝的赞许和重用,这能说明唐朝皇帝权力受到一定制约和皇帝重视纳谏,也是维护统治的需要,所以A B D三项表述正确, C项说法错误,门下省掌握行政权而非监察权。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点评:材料

25、主要考查的唐代的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作用,高考其的考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三省六部制在强化皇权中的作用 三省六部制的分权特点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本质差别。对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考 查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例如: 说隋唐三省六部制度是古代中央官制的合理设计主要是指( B ) A. 增加宰相来分散相权 B. 分工合作来提高决策水平和行政效率 C. 三省牵制来防止腐败 D. 垂直管理来加强中央集 史载,北宋杨大年为学士时,草答契丹诏书云:邻壤交欢。进本既入,真宗自注其侧曰:朽壤,鼠壤,粪壤。大年遽改为邻境。明旦引唐故事,学士作文书有所改,为不称职,亟求解职。真宗语宰相曰:杨亿不通商量,真有气性。

26、这个故事表明 A北宋君主专制强化 B皇权尚未完全集中 C杨大年倔强的个性 D宋真宗的率性 而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大体含义是北宋时期大学士杨大年宁肯辞官不作也不愿为迎合皇帝意思而修改自己的文章,这说明了杨大年做人的高尚品格和杨做官并非为了皇帝,反映了皇权尚未完全集中,所以 B项符合题意, A无法体现, C D两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考点:宋代的社会政治 点评:解答此题主要是掌握中国古代各封建王朝的政治特征,只有抓住每个王朝最突出的特征,才能从众多的特征中发现中国古代政治发展趋势。中国古代政治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在不断加以强化和宰相的职权不断的弱化。

27、但历史的发展并非千篇一律偶尔也会有例外,本题即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 “北门学士 ”。对材料 “分宰相之权 ”理解正确的是 A “分宰相之权 ”是历代帝王集权的政治行为 B “分宰相之权 ”体现权力制约与平衡 C “分宰相之权 ”符合法家集权观 D “分宰相之权 ”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宰相之权 ”是强化皇权的重要措施但非唯一举措, A表述错误,明清时期宰相废除但皇权依然在强化, B说法错误不符合中国史实, C法家强调君主专制和集权,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D项表述不准确, “

28、分宰相之权 ”不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是为了强化皇权,故答案:选 C。 考点:中国古代的皇权与相权 点评:中国古代通过直接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具体措施在各朝代的表现各不相同,从唐代开始,宰相的职权被一分为三,继而再加细分,宋代沿袭这一做法,终于使得宰相的职 权极大削弱,但与此同时却造成了冗官现象和政府机构效率低下。明代,宰相制度被废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有了最终的解决。 1866年 12月,有位西方人士指出: “中国的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 得到每一个朝代每一位皇帝的认可和支持,得到人民普遍的赞同和接受。 ”这是因为它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有利于束缚人们思想 C避免了地方割据现象出现 D维

29、护了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从西方人士的角度正面评价了科举制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A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B项说法错误, C D两项表述错误,科举制无法起到此项作用。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科举制 点评: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一种重要制度,不等同于教育制度,其最主要的职能是为中央集权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高考中对科举制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科举制的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和作用 科举制的演变。 “梭伦实行的这场改革,实质上是雅典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一次重大的阶段性胜利,为日后民主政治发展的先声。 ”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

30、的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以财产关系完全代替血缘关系 C恢复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 D建立五百人议事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说明了梭伦改革成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A B C 三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D项是克里斯悌尼改革的内容而非不符梭伦改革的举措,故答案:选 D。 考点:梭伦改革 点评:古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高考中对其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梭伦改革奠定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伯利克里时期古 希腊民主达到顶峰; 古希腊民主

31、政治的权利机关的职能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古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梭伦允许贵族保留土地 并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把它们重新分给那些无地的人 但是他取消了债务,禁止债务奴隶,解放了那些已经因负债而成为奴隶的人。 ”材料体现梭伦改革的特点 A彻底性 B中庸 C公平性 D民主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内容说明梭伦改革只是调和贫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并非彻底解决了这一矛盾,体现出中庸的特点,所以答案:选 B, A C D三项特性与题意和史实不符。 考点:梭伦改革 点评:梭伦改革开启了雅典民主改革的先河,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为

32、后来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铺平了道路,但必须要注意的是梭伦改革的特点是采用调和矛盾的办法来推行改革,其实质依然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人们的确认识到有时个体能够影响众人的决策,为了捍卫民主制,克里斯提尼在公元前早期创立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法律程序。材料中的 “法律程序 ”是指 A陪审法庭 B公民大会 C五百人议事会 D陶片放逐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 的识记能力, A B两项不是克里斯提尼创立的制度, C是克里斯提尼政治改革的成果,用五百人议事会取代梭伦改革的四百人议事会, D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首创的司法制度,故答案:选D。 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 点评:古希

33、腊的法制是其民主政治内容中的重要分支,在古希腊民主政治中有法律至上的原则由此可见古希腊有非常成熟的法律体系,而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实行的陶片放逐法即是古希腊法制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体现。 “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 ”针对这种情况,古代罗马帝国颁布了 A民 法大全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 ”是指罗马法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外国人的权益,由此可知此时罗马帝国尚未完全将外国公民和本国公民一视同仁,所以 D项符合罗马帝国初期的特征, A标志着

34、罗马法的成熟, B C两项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故答案:选 D项。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过程。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再到民法大全,最终形成宏大的法律体系成为后世的宪法蓝本和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有力武器。但罗马法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所以罗马法本身的阶级属性也在不断变化。 欧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无不受罗马法的影响,其表现有 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的武器 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

35、度较低,罗马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教材内容可知 表述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故答案:选 A。 考点:罗马法 点评: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 综合题 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设 尚书、门下、内史(中书)、秘书、内侍五省,秘书省类似于后来的馆阁,内侍省则是一个专门的宦官机构,主持中央政权的就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决策

36、者为内史省,长官称内史令;审议者是门下省,长官称纳言;处理日常政务的机构是尚书置尚书令、左右仆射各一人。 材料二 赵匡胤通过采取 “收起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 ”的三大纲领,巧妙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所以宋朝 300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发生大的内乱和地方割据。 材料三 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 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书省掌握。边远地区,设十一个行中书省分区统辖。 ( 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隋朝准备修建大运河,其决策运作过程如何?其特点是什么?( 2分) ( 2)材料二中赵匡胤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有何

37、积极作用?( 6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和隋朝的中书省职能是什么?元朝实行行省制的依据是什么?( 6分) 答案:( 1)程序: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交给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将兴建计划提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其特点是决策的环节相互制约,但最终决策权在皇帝。( 2分) ( 2)措施: 军事上将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精兵充实禁军;行政上派文官担任地方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除一小部分归地方外,大部分由中央掌控。(任答 2点,得 4分) 作用:阻止了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2分) ( 3)职能: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握决策权

38、,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领导六部,行使宰相职权。( 4 分) 主要依据:元朝疆域辽阔,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加强对全国有效统治。( 2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隋代已经实行三省制度,可以参照唐代三省六部制运行的特点解答此题,但应注意三省名称略有不同;( 2)结合材料二中文字 “巧妙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 ”,联系教材对应内容即可作出回答,其影响 “所以宋朝 300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发生大的内乱和地方割据 ”说明宋代实现了消除地方割据,强化中央集权的目的;(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中的文字内容可以找出中书省职能的区别,元代实行行省制的依据

39、也就是其直接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加强对全国有效统治。 考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点评: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 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的显著特点是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除此之外还有通过以下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注重对官吏的选拔和监察; 加强思想控制。 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而且是人类最美好的童年。 马克思 材料二 如果(公民)大会通过了某项议案,那么这一议案就成为所有公

40、民必须遵循和执行的法律。 其中的一些重要法律要委托大会秘书刻碑存证。碑文的开头必然是 “议事会和人民议决 ”,或仅仅是 “人民议决, 雅典民主政权机关的运作机制和操作程序,以及不同构成单位之间的整合关系正是依赖这些法律才得以存在和运行的。 ” 世界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罗马以前,整个古代世界都有一个视觉盲区,不知道 “私人 ”的存在。即使希腊人的公民资格,也只是从城邦分享什么,而不是在城邦之外拥有什么。后来罗马人由于面对商品经济中私人交往的过于活跃,不得已 ,第一次将整个法律体系区别为 “公法 ”与 “私法 ”。这却开启古代世界最有价值的一场革命,当时谁也没有在意;到了 1649年英国革命,两次

41、内战确实乏善可陈,最有意思的章节是在 1688年,赶走了一个国王,却迎回了这个国王的女儿、女婿 ,开创了权力不流血更迭的惯例;美国人自己认为, 1775年至 1785年动枪动炮是革命,但是 1787年宪法制定以及伴随宪法在全民投票中发生的政治辩论,则更是革命,而且是更重要的革命。 朱学勤这一千年的革命 ( 1)结合所学知识,应怎样理解材料一中 “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而且是人类最美好 的童年 ”这句话?( 4分) ( 2)材料二表明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什么?( 4分) ( 3)概括材料三作者的核心观点。为什么说罗马法 “开启了古代世界最有价值的一场革 命 ”?( 5分) 答案:( 1)古希腊创立

42、了民主政治的管理模式,( 2分)人文主义精神不断发展,为近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2分) ( 2)人民权力至高无上(或人民主权);依靠法律来维系。( 4分) ( 3)观点:静悄悄的社会变革有时比轰轰烈烈的革命更有益于推动历史的进步。 原因:罗马法的划分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化解社会矛盾,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 和司法提供了借鉴。( 5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马克思是从政治特征和文明发展的角度评价了古希腊文明,所以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出古希腊政治和思想发展中的特点即可;( 2)材料二中的文字说明古希腊公民大会的决议成为不可动摇的法律,这既体现了法律至上的特征也能说明公民大会人民

43、主权的特征;( 3)归纳材料三的内容可以得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即法律和制度的变革比轰轰烈烈的革命更有益于推动历史的进步,至于原因答出罗马法对后世的法律和社会制度的积极影响即可。 考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点评:古希腊以其民主政治著称于世, 而古罗马则以其宏大和缜密的法律体系影响后世,尽管二者在政治表现上有巨大差异,但二者共同缔造了西方文明的源头,成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基石。当然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民主政治和法律的内涵,但就高考而言他们是重要的考查对象。 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的结论是,党争的原因不能排除,只有用控制其结果的方法才能求得解决。

44、这样来看问题,可以得出结论说:一种纯粹的民主政体 这里我指的是由少数公民亲自组织和管理政府的社会 不能制止派别斗争的危害。 共和政体,我是指采用代议制的政体而 言,情形就不同了,它能保证我们正在寻求的矫正工作。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它和纯粹的民主政体的差别,我们就能理解矫正的性质以及它必然会从联邦得到的功效。 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两大区别是:第一,后者的政府委托给由其余公民选举出来的少数公民;第二,后者所能管辖的公民人数较多,国土范围也较大。 因此,很清楚,共和政体在控制党争影响方面优于民主政体之处,同样也是大共和国胜于小共和国之处,也就是联邦优于组成联邦的各州之处。 (美国)汉密尔顿著联邦党人文集

45、 材料二 换言之,这部宪法是共和派与保皇派之间相互斗争妥协的产物。对共和派而言,虽然宪法未对国家政治体制作出明确规定,但既然承认共和国本身;而对对保皇派来说,由于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参议院又由间接选举产生,(其中有 75名终身职议员),因而这一宪法也同样适合于君主制。 吕一民法国通史 ( 1)材料一中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作者选择共和政体的理由是什么?( 4分) ( 2)从材料二中描述的内容判断这部宪法的名称。这部宪法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4分) ( 3)结合所学知识并依据上述两则材料,分析材料中提到的 政体和宪法分别为两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作出了什么贡献?( 4分) 答案:(

46、1)含义:民主政体指的直接民主制;共和政体指的是间接民主制。( 2分) 理由:能在较大范围内保证自由民主制度的实行;能把党争的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 2分) ( 2)宪法的名称是: 1875年宪法;形成的特点是共和派与君主派(或保皇派)妥协的结果。( 4分) ( 3)材料一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的政治制度;材料二中宪法灵活性变通性使这部宪法成了法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宪法,在法国政治派别斗争格外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成为保证制度连续性和相对稳定的因素,使法 国最终确定共和制。(不拘泥于答案:,只要围绕材料和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4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一中文字 “一种纯粹的民主政体 这里我指

47、的是由少数公民亲自组织和管理政府的社会 ”和 “共和政体,我是指采用代议制的政体而言 ”的含义中可以推断出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含义,即民主政体指的直接民主制;共和政体指的是间接民主制,同样可以从材料一 “因此,很清楚,共和政体在控制党争影响方面优于民主政体之处,同样也是大共和国胜于小共和国之处,也就是联邦优于组成联邦的各州之处。 ”归纳出原因;( 2)结合材料二中广的内容,尤其是 材料的出处吕一民的法国通史可以判断出这部宪法是法国 1875年宪法,其特点可以直接回答;( 3)问题可以转换为评价美国共和制政体和法国 1875年宪法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回答。 考点:西方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民主 点评:欧美代议制的建立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结果,其核心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实现依法治国和依法约束限制行政权从而防止专制势力的复辟。尽管各国代议制在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