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33506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20世纪初一些进步报刊作者的署名:卢骚之徒、卢梭魂、亚卢(亚洲卢梭)、平等阁主人、竞平、人权、民友 ” 这则材料反映出 20世纪初中国思想文化界( ) A民主共和思想传播 B “西学东渐 ”,崇洋媚外 C卢梭的思想占主导 D君主立宪思想占主导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不是崇洋媚外;从材料可以看出卢梭的思想影响很深,但是并未体现出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因此 D项错误, A正确。 考点:近代思想的传播 点评: 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各个阶层掀起了

2、救亡图存的斗争,西方思想也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西学东渐的几个阶段和影响等需要把握。 毛泽东在某著作中强调: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该著作创作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材料出自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发表于 1940 年,是抗战时期。 本题考查材料能力。材料中 “第一步 ”“

3、独立的 ”和 “现时的革命 走第一步 ”反映出这段话的创作时间是抗日战争时期。这段话出自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提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考点:毛泽东思想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在成熟阶段的思想内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实事求是作为理论精髓。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主要内容以及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这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也需要掌握。 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时期的发展,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4、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 专政 答案: B 试题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证了中国式的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时期的发展,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故选B。 A 项是在国共合作时期写成的; C 项是在抗战时期, D 项是在解放战争时期。 考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点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在中国大革命失败后,学习苏联,走城市中心论失败的情况下,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著作了一系列的著作,如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渐走向了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是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中国国情

5、相结合的典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同时还是文学家、艺术家。下列诗句中含有其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的是( )。 A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 B “宜将剩勇追穷寇 , 不可沽名学霸王。 ” C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 , 分田分地真忙。 ” D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反映的信息中都可以判断应该是秋收起义,因此 A项错误; B项是解放战争时期;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领导的军队进入农村,开始了工农武装割

6、据的实践,进行土地革命,因此 C正确;故选 C。 D项是在 1934年开始的长征,与材料显然无关。 考点:秋收起义 点评:秋收起义是在大革命失败后,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屠杀,举行的革命暴动。进攻的目标是大城市长沙,由于敌强我弱,受到很大的挫折。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 ”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历史这样回答他( )。 A “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 B “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

7、的帮助 ” C “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 D “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23年前后,一再失败的孙中山,陷入迷茫之中。正是通过和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接触,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实现了国共合作促进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故选 D。 AB项是 1912 年民国创立后的想法; C 项是在袁世凯、段祺瑞等军阀不断的破坏民国政体和约法的情况下进行的利用一派军阀打击另一军阀的做法。 考点: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的转变 点评: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思想经历了数次转变。民国创立后,孙中山认为革命目的已经

8、达到,遂放弃政权致力于经济建设;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号召起来武力讨伐袁世凯;孙中山在创立革命军之前,始终是依靠一派军阀打击另一军阀,最终一直在失败。 1923年前后萌发了和共 产党合作,创建军队,建立革命军的想法。 关于 1956年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答案: A 试题分析: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是 1956年 4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的,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

9、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但是在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 “双百 ”方针的贯彻受到了干扰和损害,特别是 “文化大革命 ”中这一方针又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说 “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是不正确的。故答案:为 A。双百方针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 BCD项均正确。 考点:双百方针 点评:指文学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在文学艺术上可以有不同风格,不同形式,可以自由发展;在学术上可以有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总之,在文学艺术、 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

10、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不同意见的自由。 邓小平指出: “如果 60 年代以来 ,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对邓小平的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有( ) 说明尖端科技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影响巨大 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 ,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两弹一星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扩大了国际影响 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题干中可以提取关键信息: “原子弹、氢弹 ”、 “卫星 ”、 “重要影响的大国 ”。由材

11、料中关于 “原子弹、氢弹 ”、 “卫星 ”与中国国际地位、国际影响的关系可判断 正确。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因此 项也正确,故选 A。考点:新中国的科技 点评: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领域里的发展。建国以后,把加强我国的国防,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威胁,作为我们科技工作的主要工作来抓。在艰苦的环境下,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改善了我国的安全环境。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科技领域里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办了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把识字小黑板挂到田间地头、车间厂房、休息场所

12、。这说明当时中国政府( ) A发展高等教育 B普及义务教育 C重视扫盲教育 D模仿苏联教育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教育工作者把识字小黑板挂到田间地头、车间厂房、休息场所 ”可以看出这是在进行扫盲教育,提高识字率。故选 C。 AB项明显错误,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应该在学校; D项材料未体现苏联的教育模式。 考点:新中国的教育 点评: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建国初期主要是扫盲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 1977年,恢复了高考,千万人的命运被改变。在 80年代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更加重视教育。 下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

13、期出台的科技、教 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其先后顺序是( )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项为 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所题; 项是 1949年共同纲领中的规定; 项是 1988年 9月邓小平明确提出的; 项为 1985年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的内容。故选 C。 考点:新中国的教育 点评: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在共同纲领中就有明显的体现。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建国初期主要是扫盲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

14、; 1977年,恢复了高考,千万人的命运被改变。在 80年代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更加重视教育。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力的不断的提升,重视教育的力度在不断地加大。 “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教育拨乱反正,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的是( ) A恢复高考制度 B邓小平 “三个面向 ”的题词 C实施普及义务教育 D高校扩大 办学自主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文革结束后,教育事业摆在了优先的地位, 1977年,恢复了高考,千万人的命运被改变,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B项是在 83年提出的; C项是在 86年后; D项是在近年。 考点:新中国的教育 点评: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文

15、革结束后,教育事业摆在了优先的地位, 1977年,恢复了高考,千万人的命运被改变。与此相关的教育方面的其它阶段的史实也需要掌握: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建国初期主要是扫盲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在 80年代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90年代科教 兴国战略,更加重视教育。 以渔光曲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左翼电影关注社会底层,将他们凄惨的生活艺术化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中国最早的有声影片之一,渔光曲上映后颇受欢迎,曾经创造了连续放映 84天的记录。下列作品与渔光曲艺术风格一致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B蓝色的多瑙河 C马拉之死 D安娜 卡列尼娜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现

16、代艺术风格。从材料的描述可以看出渔光曲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与 D项安娜 卡列尼娜同属批判现实主义。故选 D。AB属于浪漫主义, C属于新古典主义。 考点:近代西方的文学与艺术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与掌握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工业革命后,社会更加的不公正,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的感到不满,对现实进行批判、揭露,反映在文学作品上就是批判现实主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等需要掌握。 2012 年南非世界杯期间,世界各国众多的电视台对世界杯进行了现场直播,并对南非各比赛场地的天气也作了及时预报。这说明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 ) A展示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 B娱乐功能 C传播

17、资讯 D开展远程教育 答案: C 试题 分析:传播资讯是电视的最重要功能。对体育比赛进行现场直播属于电视的传播资讯的功能。故选 C。 A项是明显与材料明显不符合; B项主要体现的是丰富的节目的娱乐功能; D项错误,远程教育主要是体现的教育的功能。 考点:电视的功能 点评:电视是在 20世纪 20年代出现的传媒工具。产生以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视的主要功能在于远程教育、大众娱乐、传播资讯和政论宣传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对世界的影响必然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大。 在某一流派的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艺术家表现了人们 (包括艺术家们自己 )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

18、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材料描述的美术流派特征属于 ( ) A现代主义 B印象主义 C现实主义 D浪漫主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材料信息 “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 ”、 “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 ”、 “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 ”可判断选 A。 B项主要通过感官,直接描绘阳光下的景象; C项是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再现生活,从而推动历史前进,现实主义画派代表人物有库尔贝 等; D项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 考点:近代西方的绘画 点评:答此题需要对近代西方绘画的流派,主要

19、有浪漫主义绘画、现实主义绘画和印象派绘画以及现代主义绘画等,它们的特点也要有所了解,通常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识图辨别能力。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西方文学、音乐等也是常考的地方 现代主义流派往往反理性、反传统,这种表现手法反映了 20世纪初的人们( ) A追求幸福、爱情、自由的社会心态 B要求解放人性、个性和积极进取的群体心理 C消极、悲观、虚无、迷惘的群体情绪 D在物欲横流下被金钱异化的变态心理 答案: C 试题分析: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 “自我感受 ”和 “自我表现 ”,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故选 C。 A项是浪漫主义; B项

20、是人文主义的思想; D项是批判现实主义派别。 考点:近代西方的文学 点评:现代主义指的是 20 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流派和 思潮,又称现代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大战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尤其是世界大战,人类历史 上出现了用人类发明的枪支弹药屠杀自己的同类;西方的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的观念被战争蹂 躏得体无完肤,西方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 江泽民说: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新纪元 B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做出巨

21、大贡献 C邓小平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D邓小平创造中国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历史并不是邓小平同志一人创造的,是人民创造的历史。 D项犯了英雄史观的错误。故选 D。邓小平是现代化建设的设计师,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新纪元,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做出巨大贡献,邓小平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因此 ABC均正确。 考点:邓小平理论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问题。邓小平理论是指导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的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

22、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导了中国的经济建设。是马 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新的阶段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也需要掌握。 1993年,全世界最受关注的 100部影片中有 88部是美国片;两家美国组织和两家欧洲组织控制了全球范围的新闻收集和新闻传播。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 A发展中国家面临新霸权挑战 B文化输出成为经济增长点 C文化价值观已出现同化趋势 D舆论宣传得到了各国重视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干含义也即西方媒体在世界媒体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利用电影、新闻等宣传自己的价值观,加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渗透和侵略,选择 A项。 B项错误,

23、文化输出并非从本质上进行的分析; C项错误,虽然今天文明交流频繁深入,但是文明依然是多元的; 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现代传媒与文明的交流与冲突 点评:当今世界的文化传媒大都是被西方国家所垄断,成为他们推销自己价值观的重要的手段,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文化霸权的挑战。另一个方面也要知道,文明在激烈的碰撞的过程中,也必然会进一步的融合吸收, 成为自己的有用的部分。文明不会趋同,多元化会与文明的碰撞一起存在。 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张岂之在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中说道: “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 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民

24、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目强调的是中国辛亥革命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特点。 近代民族危机严重,中国启蒙思想的主要特点是把个人价值与民族独立 解放相结合,故答案:为 B。 AC 项不是辛亥革命时期个人解放和国家独立结合在一起的原因; D项与民族独立运动也无直接关系。 考点:近代中国启蒙思想的特点。 点评:中国近代以来,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在这样的情况下民族意识和个人的解放意识高度的融合,产生了中国的点的人文主义思潮。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西方人文主义的特点和发展里历程等都

25、需要把握。 时人对中国近代某一著述的评论: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 ”; “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 ”。请判断此书应该是( ) A海国图志 B孔子 改制考 C新学伪经考 D赫胥黎天演论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主张制夷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魏源,他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A。 BC 项是维新变法时期的康有为宣传变法的著作; D项是维新变法时期严复翻译的西方著作,宣传进化论。 考点:海国图志 点评:近代民族危机在鸦片战争前后开始出现,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魏源等人主张向西方学习,

26、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来拱卫清政府的统治。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也需要掌握, 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辜鸿铭的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读书在英国,取了个日本的东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部长,是个 “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是东洋、官在北洋 ”的奇人。他的人生阅历主要反映( ) A清政府积极派送留学生 B中国人和日本人通婚和睦 C近代中国社会对外开放 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答案: C 试题分 析:本题以新情境、新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关键信息是 “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在东洋、官在北洋 ”。选项 A只是 “学在西洋 ”的反映;选项B只与 “妻在东洋 ”有关;选

27、项 D只与 “官在北洋 ”有关,都不是材料信息的全面反映,均排除。从该学者的经历可判断是与近代中国的开放政策相关的,故选项 C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 点评:近代中国饱受外国的欺凌,国家主权不断的丧失,在这样的被动的局面下,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呈现出开放的态势。辜鸿铭的人生经历就反映了这一特点。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的对外开放和今天的对外开放并不一致,现今的对外开放是在国家主权平等的情况下进行的,本着互利的原则,其性质完全不同。 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 “民主 ”与 “科学 ”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

28、科学是( ) 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答案: A 试题分析: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有封建主义的剥削,外有帝国主义的压迫,民族危机严重,继续探索救国之路。但是辛亥革命创立共和后以失败告终,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民主思想传播和反对封建礼教的重要性。因此 “民主 ”与 “科学 ”口号虽然所发表的文章论述的不多依然成为基本的口号。据以上分析,答案:为 A。其它均错误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以西方的民主、科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指导思想。先进的知识法分子希望通过思想的解放,能够取得西方国

29、家所未获得的理想的社会状态,改造中国 的旧社会。但是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时,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 “若诏旨 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 ,海内耸望 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 ”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 “若诏旨 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 ,海内耸望 ”可知,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 的复杂性。故选 D。 A、B 两项与材料无关,变法的

30、基础的问题材料并未涉及, C 项明显错误。 考点:维新变法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维新派为了进行变法运动,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对变法的艰巨性缺乏认识,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维新变法虽然失败,但是却起到了第一次思想启蒙的作用。 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华民族探索救国真理的途径之一,经历了从器物 制度 思想的过程。这一过程开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 A李鸿章 B康有为 C林则徐 D洪仁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最早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是在鸦片战争前后的近代新思想的萌发,代表人物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林

31、则徐、魏源,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C。 A项把林则徐、魏源的学习思想用在了实践; B项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是第二个阶段的学习; D项是农民阶级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但是晚于林则徐和魏源。 考点:西学东渐 点评:鸦片战争后开始了西学东渐的征程。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士大夫认识到与西方的差距,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由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的科技到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等分别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思想,主张维新改良、共和,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过程。 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 “孔子者,历

32、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孔子不当存之于宪法 ”,同时他又提出 “欲行立宪必先去专与争 ”,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 “悟 儒家日新之旨 ”。这说明李大钊( ) A能够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 C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D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答案: A 试题分析:李大钊一方面认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另一方面又认为 “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 悟儒家日新之旨 ”,反映了李大钊对传统文化能够批判地继承,而不是自相矛盾,故 A正确 B错。新文化运动前期,存在着明显的绝对化倾向:对中国传统文化绝对否定,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反专制,必反儒教,对

33、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李大钊的观点显然已经摆脱了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故 C错误。认为再造中华靠儒教,显示出李大钊此时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故 D错误。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以西方的民主、科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指导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大力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时,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从材料可 以看出李大钊此时已经跳出了这种绝对化的观点。 1917年,改变了新文化运动运行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 A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失败 B五四运动取得了预期成果 C十月革命胜利消息的传入 D共产党人掌握

34、运动领导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的时间 1917年,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故选 C。 A项是在 1916年; B项是在 1919年;D项是在 1921年后。三项均与材料不符。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是新文化运动的前期,主要宣扬民主与科学。先进的知识法分子希望通过思想的解放,能够取得西方国家所未获得的理想的社会状态,改造中国的旧社会。 1917年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发生了一些新的情况,主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清政府驻英法公使郭

35、嵩焘在英国写信给李鸿章说: “ 我们必须风俗敦厚,人民家给户足,作为基石,然后才可以谈到富强。 船坚炮利是最末微的小事,政治制度才是立国的根本。 ”由此可见,郭松焘的言论更接近于( ) A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 B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 C改良运动中的维新派 D民主革命时代的革命派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船坚炮利是最末微的小事,政治制度才是立国的根本 ”可以看出郭嵩焘要求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可以排除 A.B。从郭松焘是清政府驻英法公使,可知他主张保留清王朝统治,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因此选 C。 D项错误,革命派主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考点:早期维新思想 点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反对学

36、习西方的制度,持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在洋务运动的后期,一些洋务派人士从洋务阵营中走出来,主要代表人物有分桂芬、王涛和郑观应、郭嵩焘等,转而批判洋务 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主张君主立宪制,产生了最早的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之一胡适曾说: “我在学堂里的名字是胡洪 ”“直到考试留美官费时( 1910年)我才正式用胡适的名字。 ”直接影响胡适改名的著作应该是( ) A魏源海图图志 B张之洞劝学篇 C梁启超变法通义 D严复天演论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 “适 ”联系进化论的适者生存,可以看出胡适受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的影响之深。故选 D。 A项错误,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是仅主

37、张学习西方的技术; B项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只学习西方的科技; C项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体现不出 “适者生存 ”的主张。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以西方的民主、科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指导思想。先进的知识法分子希望通过思想的解放,能够取得西方国家所未获得的理想的社会状态,改造中国的旧社会。但是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时,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 “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 ”。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 山的(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

38、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 “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 ”是指孙中山想在政权建立后,企图解决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制度后出现贫富分化的弊端。这就是他所设计的资本主义经济纲领,也就是民生主义。故选 C。 A项是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项是主张创立共和国; D项主要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考点:三民主义 点评:三民主义孙中山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分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民族主义指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民权主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要实现 人民的富裕,平均地权。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毛泽东指出: “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

39、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 ”突出特点是( ) A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 B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C体现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 D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进行阐释解读的能力。这里的三民主义是指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因此首先可以排除 AB两项。 D项不准确。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大革命的旗帜,就在于它蕴含了三大政策。故选 C。 考点:三民主义 点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革命的指导思想。分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 1924年,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

40、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制定了三大政策,在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解决劳资矛盾,使之符合时代的需要。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 D中共十五大 中全会 中全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97 年的十 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故选 D。 A项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B项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项是对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考点:中共历史上的几次重要的代表会议 点评: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后几次重要的会议要把握:二大确立了民主革

41、命纲领;三大通过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八大做出了我国主要矛盾的论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十二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十五大依法治国思想;十六大三个代表作为我党指导思想;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指导思想。 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和母亲李萍避走大漠,时蒙古人称汉人为 “阿其那 ”(狗), “塞斯黑 ”(猪),到满人统治时期,汉人的情绪爆发最激烈的体现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答案: A 试题

42、分析:蒙古人对汉人的称呼是一种民族歧视,满清王朝亦是少数民族政权,结合三民主义的含义,所以汉人情绪爆发最激烈的最能体现为民族主义。故选A。 B项是建立共和政体的问题; C项是实现国家富强,关注的是民众的生计;D项不是三民主义的内容,是迷惑项。 考点:三民主义 点评:此题是考查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三民主义孙中山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分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民族主义指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民权主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要实现人民的富裕,平均地权。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

43、: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海国图志 材料二: 1898年,孔子改制考问世,对当时思想界震动很大,被梁启超形容为 “火山喷发 ”。这一著作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 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 把过时的 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 “中华民国 ”。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 “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 ”,提出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的口

44、号。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五:七十多年马克思主义走得那样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这样快。因为它走得这样快,所以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运动以后,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在这以前,哪个晓得提这样的口号呢 毛泽东( 1945.4) 请回答: (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三的思想主张。 ( 2分) ( 2)根据材料二,为什么孔子改制考被梁启超形容为 “火山喷发 ”?( 2 分) ( 3)向西方学习,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思想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从国体、政体角度回答)( 4分) ( 4)简述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4分) 答案:( 1)材料一: “师夷长技以

45、制夷 ”( 1分) 材料二:三民主义( 1) ( 2)宣传维新变法理论,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2分 ) ( 3) 共同点: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或答走资本主义道路)( 2分) 不同点:维 .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革 .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 分) ( 4) 鸦片战争以后,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 4分) 康梁维新派和孙山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倡导民主和科学,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中国人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可以看出这是师夷长

46、技以制夷的主张,从材料二 “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 ”可以看出这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康有为著有新学伪经考,宣传维新变法,对传统思想起到了巨大的冲击的作用。( 3)革命派和维新派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都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但是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共和制,维新派主张保留清政府,建立君主立宪制。( 4)近代随着列强的侵略的加深,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步伐也在不断的加快。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层面学习的过程。 考点:西学东渐 点评:在近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加深,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探索,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

47、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主张维新改良;陈独秀则主张共和,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排 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过程。 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联系 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阐述西方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2)联系 19世纪下半期到 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 (3)分析导致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 答案: (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从精神层面上开始变革,人文精神兴起和发展,人们逐渐摆脱封 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从制度上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工业革命迅速扩展,欧美国家确立大机器生产方式,相继实现工业化。 (2)中国近代从学习 “器物 ”向学习 “制度 ”,再向学习 “文化 ”发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维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