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历史典故 “烽火戏诸侯 ”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 “烽火戏诸侯 ”发生在西周周幽王时期。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公东征后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分封。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因此选 B。 考点:分封制 点评: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重点掌握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进而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可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视为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序幕。 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是 汉武帝颁行 “推恩令 ” 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明太祖设 “三司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不对 ,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结果节度使权力过大 ,造成此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 ; 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因此选 D。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及其趋势 ( 1)演变: 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但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 秦朝吸取西周的教训,实行郡县制。 西
3、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汉武帝实施 “推恩令 ”,分割王国;同时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 隋唐时期实行州县两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 北宋派文官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 ( 2)趋势: 存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最终在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的问题。 分权是加强中央权力的有效手段,如北宋、明朝特别突出。 马克思说: “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希腊 “内部极盛 ”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交流频繁 B法律体系完备 C民主政治发展 D国家统一
4、强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民主政治重视与强调公民人权、自由与责任感、注重文化教育,极大地发挥了公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了雅典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因此选 C。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点评:雅典民主政治要关注: 梭伦改革的内容、影响; 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影响; 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A平民展开暴力斗争 B统治者向平民的让步 C废除了债奴制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错在暴力斗争的说法; BC
5、是平民斗争胜利的结果; D符合社会因素的说法。联系梭伦改革的背景:贵族专权、工商业发展导致平民与旧氏族贵族的矛盾尖锐,因此选 D。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点评:学生在复习中要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有人认为: “民主的雅典最后还是败于专制的斯巴达, 亡于独裁的马其顿帝国。 ”这表明 A实行的直接民主过于广泛 B民主制度不适合于古代雅典 C民主政治存在明显的弊端 D民主政治最终仍会取得胜利 答案: C 试题分析: “民主的雅典最后还是败于专制的斯巴达,亡于独裁的马其顿帝国
6、。 ”说明雅典民主制度的缺陷:小国寡民体制下造成直接民主的泛滥,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因此选 C。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点评:雅典民主政治和积极作用: ( 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民主政治重视与强调公民人权、自由与责任感、注重文化教育,极大地发挥了公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了雅典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 ( 2)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所创造出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法治、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多数人决策等民主运作方式为后世的民主政治的发展呢提供了宝
7、贵的经验。 2雅典民主制度的缺陷: ( 1)民主范围非常有限,而且维护的是奴隶主 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少数男性公民的奴隶主专政,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政治权利; ( 2)小国寡民体制下造成直接民主的泛滥,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如抽签选举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最大的弊端) ( 3)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容纳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命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可
8、以消除社会矛盾 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答案: D 试题分析: “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说明罗马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与经济利益,因此选 D。 A不是材料的主旨, BC表述绝对化。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要关注: 罗马习惯法;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及意义;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自然法精神; 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样一件事,一个自由民男子娶一个奴隶为妻又后悔了,将妻子 “休 ”回 “娘家 ”。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该男子,那么法庭将 A进行调解 B宣布休妻无效 C要
9、求男子赔偿 D不予理睬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女子为奴隶,罗马法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贵族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男女不平等。因此选 D。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律强调的是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而公民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具有局限性,不可能人人平等,法律带有阶级性。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 “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 ”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 A人人精通法律 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 C法律至上的原则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 “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 ”说明罗马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体现了法
10、律至上的原则。因此选 C。 AB表述绝对化, D有知识性的错误。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是近现代法律的基础。高考命题重视对罗马法演变历程、原则、内容及其特点的命题考查。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政治斗争的焦点是 A议会和法律的关系 B清教徒和国教徒的关系 C国王和议会的关系 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中世纪开始,英国贵族就有通过议会与专制王权作斗争的传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济实力日益增强,要求限制王权,通过议会同国王展开斗争。因此选 C。 考点:近代代议制 点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
11、特点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的意义是 A确保民主政体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B保证所有民众的利益不受侵犯 C公共权力的使用应以社会共同体的同意为基础 D代议制实现了议会和国王集体统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代议制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利益,具有先进的民主精神,对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选 A。BC表述绝对化, D表述不全面,代议制除了君主立宪政体外,还有民主共和政体。 考点:近代代议制 点评:西方近代政治文明在人类文化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是、现在依然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代议制又称议会制,
12、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其作用: 代议制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利益,具有先 进的民主精神,对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有效地防止封建王朝的复辟活动,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在这一制度下,无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合法斗争,有助于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 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 与美国 1787年宪法相比,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A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 B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 C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D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
13、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确立了君主立宪 政体,但是皇帝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因此选 C。 考点:近代代议制 点评: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共和制与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区别: 项 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法国议会制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总统 皇帝 元首产生 方式 世袭 民举(任四年,可连任两届) 选举(任期七年,连选连任) 世袭 元首任期 终身制 任期制 任期制 终身制 元首的实权 无 有 有 有 政府首脑 内阁首相 总统 总统、总理 宰相 相关试题 2012-2013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 免责声明 联
14、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峰路 3号启航商务大厦 5楼 邮编:518000 2004-2016 21世纪教育网 粤ICP备09188801号 粤教信息(2013)2号 工作时间 : AM9:00-PM6:00 服务电话 : 4006379991 马克 认为: “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这里的 “创新 ”主要是指 A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政体典范 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C第一次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 D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民主共和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属于经济方面的影响,与题干 “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不符; CD适
15、合于美国革命即北美独立战争,而不适用于英国革命,英国革命不是民族革命,而且最终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 考点:近代代议制 点评:本专题的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英美法德四国宪法的内容及代议制的特点等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命题与其他专题链接进行考查,且有增加的趋势;估计 2013年命题,仍侧重对英美法德四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过程、宪法的内容及代议制特点的命题考查。 命题可能会在美国 1787年宪法的特点、德国君主代议制的特征等方面重点考查,特别是对四国代议制的特殊性方面分析比较的考查,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
16、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 “中朝 ”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 “三公九卿 ”制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C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 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对 ,汉武帝并没有废除秦以来的 “三公九卿 ”制 ;B不对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由中书省起草诏令,再由门下省审议 ,最后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D不对,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而且内阁没有决策权,因此选 C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注意中央官制或中央机构的变化。秦始皇时期是三公九卿制
17、;隋唐时期是三省六部制 ;明朝废丞相 ,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设立内阁 ;清朝时设立南书房 ,后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其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 “有极关重要者四事 ”: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 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是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元朝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史实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主义多民族国家,而且开创了影响后世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以法家为统治思想;汉朝又先后以道家儒家为治国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B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
18、集权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专题是高考的重点。从考查的内容看,以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为主线,涉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推广、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及清朝设立军机处等核心内容,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是考查的重点。从命题看,着眼于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背景、特征、影响等问题的分析,并和当今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民主化进程及世界史知识相联系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 宗法制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
19、孙 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正妻所生之长子,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因此 表述不妥,排除后选 D。 考点:宗法制 点评:从高考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在命题思路上,不拘泥于任何版本的教材,注重考查学生从图片、古文献、艺术作品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范围主要是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如分封 制、宗法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注重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特别是有的年份高考题是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情境信息量并不大,从而使题目具备了 “简约而不简
20、单 ”的特点。 左传记载: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皇帝制 分封制 宗法制 郡县制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封建亲戚 ”中 “封建 ”是指分封制,即封邦建国的意思,西周统治者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创建了 “封诸侯、建藩卫 ”制度,即分封制度。因此选 B。 皇帝制是在秦朝创立; 郡县制是在春秋战国开始形成,秦朝全面推行。 考点:分封制、宗法制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 指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通常将题干中列出4个或 4个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组成若干选项,然后将序号组合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组合型选择题主要有 3种
21、形式: 1)双序式。即试题有 2个正确的序号。 2)三序式。即试题有三个正确的序号 。 3)不定式。即试题正确的序号不定。命题有以下可能: 1)小切口型。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深,角度广,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2)大跨度型。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归纳和比较能力。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 “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 ” 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答案:
22、C 试题分析: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 ”可见强调血缘亲疏远近,体现了浓厚的宗法观念,因此选 C。 A 错在题干反映的不是性别歧视而是血缘亲疏远近,BD也无从体现。 考点:宗法制 点评:近几年高考对分封制的考查,主要从分封制的变化、对后世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差别、分封制实行的时间和概念等角度切入。对宗法制的考查主要是通过其他事物映射宗法制度的存在切入。 因此,复习时,除了以上角度外,还要注意宗法制的概念;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宗祠、族谱或家谱等。 公元前 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
23、川、博罗 4县,郡所设在番禺 (今广州 )。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分封的诸候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因此选 D。 考点:郡县制 点评:全面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点。 ( 1)共同点: 都是为 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地方行政制度; 都曾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在中央管理地方制度方面,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和创新。 ( 2)不同点:
24、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的权力的大小。 具体表现在: 分封制是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 是按地域划分。 分封的诸候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诸候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制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 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 B史家的研究论文 C秦简的记载 D民间的传说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史记是汉代司马迁所著,
25、但毕竟不是当世人的史料; D、民间的传说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但带有主观色彩; B、史家的研究论文属于后人的研究认识,不作为史料,因此选 . 考点:郡县制 点评:深入理解郡县制的概念;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认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巨大进步;分析郡县制背后的经济原因,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起来;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含义和作用。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 “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以下各项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察举制 C重用侍从、秘书等 D实行郡国并行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 “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 ” 联系汉初
26、错误的认为没有分封是秦朝灭亡的原因,实行郡国并行制,即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因此选 D。 考点:郡国并行制 点评:汉至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辖的措施及特点。 ( 1)措施: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收回王国部分权力;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宋朝吸取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 “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分割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元代地方设立了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明朝,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分管行政、军政和监察。 “元起朔方,固已崇 尚释教 (佛教 ),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 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
27、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 ”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尚书省 D行中书省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 “佛教 ”、 “领之于帝师 ”( “帝 ”是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可知这里的 “官 ”是管理宗教事务的。对四个选项各自分工职责清楚的话便可以做出选择,答案:为 A。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往往大家只关注宣政院是管理西藏的,而忽略其管理宗教事务(不仅是藏传佛教即喇嘛教)的职责。因此选 A.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复习本单元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1.加强历史概念的学习。如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内阁制、科举制等都是本单
28、元的重要概念。 2.正确地评价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如中央集权制和科举制在产生初期和后期的不同作用。 3.以文明史观为主题线索,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把握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差异。 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政治作用是 A保证京师的财政供应 B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条件 C为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筹措军粮 D防止人民反抗 答案: B 试题分析: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将地方财政大部分上交中央,从而使得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条件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因此选 B. 考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点评:从高考命题角度上看,本专题侧重于考查考生对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史
29、实理解和记忆;从命题的呈现形式看,大多以相关历史材料创设问题情境,选择题是其主要的题型。 清嘉庆皇帝说: “我朝列圣追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 ”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行省制的推行 B军机处的设立 C内阁地位的上升 D丞相制度的废除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是在元朝, CD是在明朝, B符合题意,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考生复习时必须把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历史趋势和特征,认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演变始终的主线;具体理解各时期政治制度的历史概念及其相互
30、关系;注意分析政治制度背后的经济文化根源;注意与西方政治制度、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对比,分析其异同。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A品行 考试成绩 门第声望 B门第声望 品行 考试成绩 C品行 门第声望 考试成绩 D考试成绩 门第声望 品行 答案: C 试题分析:汉朝: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魏晋南北朝: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官注重门第。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因此选 C。 考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点评:规律小结 1.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经
31、历了爵位 军功 才能 品第 才能 忠顺的变化,其核心是 为奴隶主阶级或地主阶级统治者选拔维护统治的人才。 2.应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看待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如察举制在西汉和东汉时的不同情况;科举制由隋朝产生直到明清,其内容与作用都有很大的变化。 一位西方学者认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引文中的 “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
32、等信息及从“政治文明发展 ”的角度要求看出,该学者强调秦始皇废除了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B项中的 “军功 ”、 C项和 D项中的 “分权 ”等表述均与此不符,故 A项最合适。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由中央行政官员任命的变化,这是历史的进步,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对以后的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合题 古代希腊、古代罗马是 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和罗马的法律更是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每十天左
33、右召开一次,处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除十将军外,雅典几乎所有官职均向各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 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以提出任何建设或批评公职人员,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投票并作出决议。 材料二 希腊是哲学的故乡,三位希腊先哲都与雅典有关: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出生于雅典,而亚里斯多德先在雅典学习,后又在那里讲学,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 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材料三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 “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 ”;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法是最高的理性 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
34、,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四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 “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 ”; 材料五 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契约双方 的权利和义务。 请回答: ( 1)材料一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2分)?对参加公民大会者有何限制?( 6分)说明了什么?( 4分) ( 2)材料二的现象与材料一有何联系?( 3分) ( 3)根据材料三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4分) ( 4)根据材料四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2分)
35、( 5)简要说明 “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 ”的原因( 3分) 答案: (24分 )( 1)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 2分) 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广大妇女、外邦人、奴隶被剥夺了公民权( 6分) 说明了雅典民主有很大的局限 性,只是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 4分) ( 2)雅典民主政治促进了雅典文化的繁荣和大量文化名人的涌现( 3分) ( 3)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 4分) ( 4)条文内容明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分) ( 5)罗马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问题复杂多样( 3分) 试题分析:( 1)由全体公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即雅典的国
36、家管理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体现了主权在民。再联系雅典民主范围非常有限,而且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少数男性公民的奴隶主专政,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 根本没有政治权利 .。 ( 2)根据材料分析,材料二说明了雅典民主的积极作用。 ( 3)注意提取信息 “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法是最高的理性 ”“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 ( 4)结合所学知识,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内容相当广泛,法律条文也比较明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 ( 5)联系罗马法发展演变的背景:版图的不断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不断发展,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
37、问题,原有的法律无法解决。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罗马法 点评:古希腊的民主和古罗马的法制开西方政治文明先河, 为人类的政治文化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在整个人类政治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专题的重点是古代雅典民主制的内容、特点与作用,罗马法的内容、特征与作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重点问题:古希腊民主形成的条件及历史意义;古罗马法制的演变及影响;比较中西方早期政治差异及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1781年通过的(邦联条例)建立了一个州的联盟,定名为 “美利坚合众国 ”,条例规定: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机构。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
38、司法长官,也没有以违抗邦联的行 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 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高度集权的弊端。 材料三 美国联邦政府 国会 总统 最高法院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 分之一。 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连任不超过两。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可依法弹劾总统。 最高法院大法官共九名,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任职终身。 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请回答问题: ( 1
39、)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美国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 3分)它给美国发展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4分) ( 2)根据材料二,美国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2分)这一制度对美国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分) (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行使哪种国家权力?( 3分)这种权力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 2分) ( 4)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 1787年宪法进行简单评价。( 8分) 答案:( 26 分)( 1)特点:邦联处于无权的地位,各州拥有很大的独立性。( 3分) 不利影响:社会动荡加剧、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国家面临分裂的危险。( 4 分,答出两点即可) ( 2)政治制度
40、:联邦制。( 2分)积极影响: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分) ( 3)国会行使立法权、总统行使行政权、最高法院行使司法权。( 3分)分权与制衡。( 2分) ( 4) 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 1787年宪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允许 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等。( 8分) 试题分析:( 1)注意材料信息 “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机构。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
41、法长官,也没有以违抗邦联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 ”说明美国独立之初是一个松散的邦联制国家。 (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 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防止专制和独裁,维护了美国长期的政治稳定,充分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 4)注意辩证、客观的分析美国 1787年宪法,进步性(意义): 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 “分权与制衡 ”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保障了资产
42、阶级民主制度,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将西欧启蒙思想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巩固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果,带来美国的长期稳定,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建立起联邦制国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 合,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美国创立的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总统)共和制,对其它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建设也起到了示范作用。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的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与白人同等的权利,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最初没有规定人民应有的基本权利。 考点:美国 1787年宪法 点评: 2011年的全国文综大纲卷、海南单科卷结合材料考查美国的三权分立,江苏卷以主观题形式考查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13年命题趋势。从命题角度上看, 1787年美国宪法的内容理解仍是 高考命题重点。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出现的可能性大,多种形式的材料逐渐增多,考主观题也有一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