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江苏涟水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 妾 一般称谓 妻(正配) A.三哥( 20岁) B.四哥( 14岁) 妾一(侧室) C.大哥( 25岁) 妾二(侧室) D.二哥( 22岁) 答案: A 试题分析: 西周为了确保分封制的统治秩序正常运行,实行了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包括两点内容:嫡出、长子。因此只有 A项符合题意。 考点:嫡长子继承制 点评:宗法制是西周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要牢牢把握继承大位的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嫡出,妾的孩子不行;长子,女孩不行,如长子身故,由次长子继
2、承,以此类推。除宗法制外分封制、礼乐制度也是掌握的重点。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阅读了某书后在日记中写道: “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 ,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贻为心悦诚服 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此书应是下列选项中的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新学伪经考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反映的是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 读了太平天国干王洪仁 的资政新篇颇为惊讶。本题材料清晰,其中 “法法类 ”简要介绍:资政新篇的内容为四部分,即用人察失类、风风类、法法类和刑刑类。 “法法类 ”主要是关于经济方面的改革,提出一系列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措施。故选 B。 A项主张发展小农经济; C项是地
3、主阶级的救国著作; D项是康有为为宣传变法所写的著作, ACD均与材料信息不符。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施政纲领。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了两个施政纲领,这两个纲领都具有反封建性,都没有真正的实施,一个是天朝田亩制度, 主张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一个是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二者的相关内容需要掌握。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点有 割占中国领土 清政府巨额赔款 开埠通商 划定使馆界 允许在通商口岸租地设厂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内容中都有赔款的内容,这是他们的共同点。故选 D。辛丑条约中没有割地通商
4、条款;南京条约中没有设厂条款;马关条约条约中没有设立使馆区的条款。因此 ABC均错误。 考点:近代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的条约 点评:近代以来,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不断加剧,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个个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不断地丧失,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断的加深。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的线索,主要有抗争史和侵华史等。 1912 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 “美国式 ”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 “仿制品 ”,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A实行民主共和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
5、:根据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是一个 “美国式 ”的共和国。 故选 A。 B项错误,临时政府并非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的,新生的政府并未得到列强的认可; C 项是学习的英国; D 项说法错误,临时政府是共和制。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学习美国的体制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颁布了约法。虽然最终是以失败告终,但是也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背景也需要掌握。 某同学在一篇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 写到: “ 我的爷爷出生于 1920年, 19 岁参加了工农红军闹革命; 跟随部队参加
6、了在徐州的百团大战等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大别山 ”这段文字的叙述中,与史实相比 A 正确, 错误 B 正确, 错误 C 正确, 错误 D 都错误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阶段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1938年已经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抗日战争时期,此时中共的武装已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故 错误, 项错误,百团大战在山西等,徐州的是台儿庄大战; 项都是符 合历史事实的。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C。 考点:现代中国历史中时间和事件的考查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抗战以来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发生的时间。抗战时期,民族矛盾上升为第一位的
7、矛盾,国共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赴国难。解放战争中解放军连续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与 1947年进行了战略反攻。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 “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 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 .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B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C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材料说的是百团大战。 1940年,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领导了袭击平汉、正太、同蒲战争,参团
8、105个,被称为百团大战。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故选 B。 A 项错误,防御阶段是在 1938 年之前;C项是平型关大捷; D项是在 1937年 9月建立。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 战争。因民族矛盾是第一位的矛盾,国共第二次合作,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赴国难。因此抗日战争中国存在两个战场、两个抗战路线,体现了不同的指导思想。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抗日战争的意义也需要掌握。 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 20世纪 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
9、 “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 ”下列符合该时期 “由理想到现实 ”特点的史实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 D 试题分析: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但社会主义制度并未实现;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并未成功;中共成立之前,苏俄就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故 ABD错误。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故选 C 考点:十月革命的意义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十月革命的相关内容。十月革命是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他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进行的。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理想
10、转变为现实,人类从此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期,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的背景和 过程都需要掌握。 2005年 10月 19日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认为: “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 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我国新型人民民主制度最终确立于 A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B 1949年人民政协会议召开 C 1954年中国第一届人大的召开 D 1958年中共八大召开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54年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人民民主制度的建立。这部宪法中规定了我国的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故选 C。 A项是在建国前召开的;
11、 B项 是通过了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但是当时还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D项是在 1956年,不是在 1958年召开的,当时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人民民主制度早已确立。 考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点评:新中国建立后,积极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 195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人大制度建立。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我国的第一步社会主义宪法,规定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此外,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成为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 2008年 12月 15日,台湾海峡两岸直接 “三通 ”变成了现实。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 “又一次历史性突破 ”
12、,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 “历史性突破 ”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 “九二共识 ”的达成 C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 D “一国两制 ”的提出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92年的 “九二共识 ”,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符合题目要求。故选 B。 A项是在1979年发表的,标志着两岸关系的缓和; C项是达成九二共识的大陆和台湾的相应的机构; D项是统一祖国的方针。 考点:九二共识 点评: “九二共识 ”指 1992年 11月大陆的海协会与台湾的海基会,就解决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 “海峡两岸
13、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的共识。 1689年权利法案和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确立责任内阁制 B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都确立君主立宪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 1689 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也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选 D。英国是确立的责任内阁制,德国的皇帝掌握实权; B项说的是德国,英国的不符合; C项说的是英国,德国的不符合。 考点:英德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点评:英国通过 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德国也是通过法律文献 1871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的,但是皇帝的权力却没有受到限制多
14、少,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二者都是代议制民主政治,都是资产阶级的性质政权,这是二者相同的地方。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这体现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专制主义色彩 B军国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答案: A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可以看到根据德意志宪法,皇帝拥有巨大权力,俨然一个专制君主,体现了这部宪法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选 A。 B项说的是喜好军事扩张,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极高的地位; C项说的是德意志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D项说的是民主权利的问题。因此BC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
15、考点: 1871年宪法 点评:德国通过 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该宪法规定了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有任命首相和帝国官员的权力,首相对皇帝负责。但是也设立了议会, 体现了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特点。此外,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与英法美等宪法的比较也需要掌握。 2012年美国将举行总统大选。如果此次大选按照 1787年宪法的规定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每四年选举一次 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各州的选举人票是按其人口比例分配的 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美国总统大选根据 1787年宪法,每四年选举一次,可以连选连任;总统由选民选出,但是不是直接选出,因此 错误,排
16、除 BCD三项。美国各州的选举人票数是按照人口比例分 配的,实行的是共和制。因此 正确,故选 A。 考点: 1787年宪法 点评:此题是上考查的是 1787年宪法当中对总统选举的规定。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行政权,是政府首脑,同时又统帅三军。美国总统四年一选举,由选民产生,一次不对国会负责。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 1787年的基本原则等是考试的重点。 清代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其依据是 A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 B “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 C军机处办事,号称 “勤 .速 .密 ” D “备论思顾问之职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
17、窃君上之威灵 ” 答案: B 试题分析:清朝雍正朝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处主要职责是上传下达,跪奏笔录,皇权发展到顶峰。故选 B。 AC 项说的是军机处的参与的范围和程序; D项说的是明朝内阁。 考点:军机处 点评: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军机大臣上传下达,跪奏笔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除了要掌握清代的军机处外,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 “二府三司 ”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内容都要求掌握,也是考试的重点。 如果撰写一篇关于 20世纪 80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与美苏 “冷战 ”对抗 B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
18、地位的表现及影响 C欧洲联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是在 20世纪 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 C项是在 50到 60年代,随着欧洲一体化进行的加快,在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D项是在 20世纪 90年代后。因此 ACD均错误。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在 80年代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故选 B。 考点:多极化趋势 点评: 20世纪 60年代以后,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日本经济实力的崛起,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日本在经济实力增强后, 80年代开始逐渐地谋求世界大国的地位,欧共体在外交上也逐渐的倾向独立自主,这
19、些都有力的冲击了两极格局。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 ”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政治就是与魔鬼结盟,但立宪政治中与魔鬼结盟则是化敌为友 .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 又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与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 “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 ”的表述来看,符合这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只能是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故选 B。 A项说的公民参与、 C项说的市民素质、和 D项说的革命的程度材料均未体现。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点评: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根据本
20、国的国情,确立了近代的政体。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美国确立的是总统制共和制;法国确立的是议会制共和制;德国也是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和英国的有很大的不同。近代政体的确立都是采用了分权制衡的原则,保障了民主和极大地推动了相关国家的经济的快 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下列有关周恩来的外交活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迎接尼克松 走出日内瓦会场 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 会见田中角荣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时间。分别是 1972年, 1955年, 1954年和 1972年,而日本和中国邦交正常化是跟在美国之后。故选 D。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 点评:建国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1、,积极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在 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等,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正常进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开始发挥着积极地作用。在 70年代开创了外交的新局面,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中国开始作为一极在国际中发挥作用。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 “黄金时代 ”,一个雅典公民不会碰到的事情是 A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B他可能被流放国外 10年 C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答案: C 试题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 “黄 金时代 ”是伯利克里时代,因此本题实质是考查伯利
22、克里改革的内容,那个时代的雅典公民可担任政府公职,因此 A项是可能的。如这个公民的行为被认为有损公民利益,那么依据 “陶片放逐法 ”要被流放国外 l0 年,因此 B项也是正确的,如果该公民被选人陪审法庭,那就有监督公职人员的操守的权力, D项也是正确的。依据伯利克里改革妇女没有参政权,因此 C项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考点:雅典民主制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雅典民主制的弊端。雅典民主制是少数人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等都没有民主权力。但是,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鼎盛时期, 表现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雅典民主制的形成过程、特点、影响等需要掌握。 “随着商业
23、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 ”为此罗马形成了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看原先的法律不能满足需要,这里的需要指的是罗马帝国疆域扩大后,非罗马公民的人口越来越多,原先的罗马公民法不能适用于非罗马公民,故要求新的万民法体建立,选择 C项。 A项在共和制时期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了,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 B项是调节的公民内部的关系,而不适应不断扩大了的疆域的需要; D项是从法的类型角度来说的,通常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指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
24、合。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最初是习惯法,共和国时期制定十二铜表法作为成文法的开端,其目的是维护贵族的私有财产权的,后来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发展到万民法阶段;到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进入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 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 希腊民主制和罗马法共同的本质特点是 A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都极力维护奴隶制 C都特别保护男子的政治权利 D外邦人均无政治权利 答案: B 试题分析:不管政治体制还是法律都是维护统治的工具。当时希腊和罗马都是处在奴隶制时代,因此共同的本质特点就是维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
25、主的统治。故选 B。 A项错误,只是适用罗马法; C项错误,应该说公民的权益; D项不是本质上的特点。 考点:希腊民主制与罗马法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希腊民主制的本质。希腊民主制是成 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等都没有民主权力。罗马法也是维护公民权的,在共和制时期只是在公民内部适用。到了帝国阶段,公民法才发展到万民法。但是依然不适用于奴隶。 某次知识竞赛中,有一道题是 “假如你是英国人,要想当选为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正确的选择应为 成为某一政党领袖 领导的政党在议会选举中要成为第一大党 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A 不正确, 正确 B 正确, 不正确 C 正确, 不正确
26、D 均正确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现在的英国政体之下,要当选为英国的首相,必须领导一个政党,并且参加议会选举,在议会中成为第一大党,获胜后成为首相,但是在形式上要接受国王的任命。因此 均正确,故选 D。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点评:此题世纪上考查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英国在 1689 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后来国王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在君主立宪制下,代议制是其基础,首相领导一个政党,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关系到宣战与媾和等重要的事项均有议会决定。国王统而不治,但是对外代表国家。与此相关的 知识点如美国、法国等国的政体也需要掌握。 综合题 不论是寻求富国
27、强兵,还是挽救统治危机,改革都是重要手段。结果是如愿以偿,亦或是事与愿违,改革都是改革者对时局诉求的回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二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曰: “大臣太重者 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
28、怜。 战国策 材料三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 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 “进步 ” 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说明商鞅变法 中哪些措施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4分)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什么材料二中商鞅却因变法而死?( 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 “皇帝的方向 ”是什么。为什么说 “维新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 进步 ”?(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
29、出什么重要认识?( 2分) 答案: (1)废分封,行县制;废井田,开阡陌。( 4分) (2)变法侵犯了贵族守旧势力的利益,受到旧贵族的强烈抵抗。( 2分) (3)“皇帝的方向 ”:救亡图存,变法图强。原因:维新派缺乏经验,计划草率,急于求成,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结果适 得其反。 (4分 ) (4)改革者不仅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还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艰巨性。( 4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从商鞅变法对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变革角度入手,联系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特征回答。( 2)商鞅变法虽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但是损害了守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 3)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第一问考
30、察光绪帝的变法的目的。第二问,根据 “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 “缺乏工作经验 ”作为突破口,说明变法过急,没有经验等变法的缺陷。( 4)对于启示类型的问题,需要自己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灵活作答。 考点:商鞅变法与维新变法 点评: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是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开阡陌,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废除分封制,实行县制,从而废除了世袭的特权。商鞅变法在推动秦国的富强、最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鞅虽死,秦法未灭。维新变法是在外国列强侵略不断的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进行的。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
31、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但是因为策略不当,再加上顽固派的阻挠,最终失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雅典贵族通过元老院的形式,控制着政治和宗教生活。公民大会虽然存在,但权力很少。许多雅典农民因为不能偿还债务而沦为奴隶,他们以自身为抵押向贵族借债。农民们一次次地要求取消债务,将土地归还穷人,雅典似乎走到了内战的边缘。雅典贵族对危机做出了反应,公元前 594年他们选择了梭伦这位具有改革思想的贵族做首席执政官。 ( 美 )杰克逊 J 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 除却欠债千家乐,重获自由万民祥 挣脱枷锁出牢笼,海阔天空任翱翔。 梭伦 材料三 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
32、泛 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 梭伦 材料四 雅典人之所以这时候邀请梭伦出来,是因为当时雅典正面临危机 贫富分化严重,富有者和贫穷者的分化正在激化 梭伦上台后,他所面对的情景要比想象中困难得多 穷人强烈要求平分富人的财产,梭伦当然不能支持农民的这一极端要求,不过也必须让穷人得到实惠。 白海军光荣希腊 (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问题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目的。( 4分) (2)材料二 的诗句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哪一重要举措?这一举措直接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4分) (3)材料三的诗句体
33、现了梭伦怎样的改革理念?据材料四,归纳能够论证这一理念的重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的这一改革理念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4分) 答案: (1)表现:贵族专政;农民 (平民 )社会地位地下;农民 (平民 )生活贫困,容易沦为债务奴隶。目的:缓和阶级矛盾 (或巩固奴隶主统治 )。( 4分) (2)举措:颁布解负令 (或废除债务奴隶制 )。作用: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让欠债为奴的平民重获土地和自由。( 4分) (3)理念: 中庸。 (或折中、不偏不倚 )举措:不平分富人的财产,但也让穷人得到实惠。 影响:这一理念可以缓解矛盾,减少阻力,推动改革成功。( 4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
34、概括分析能力。第 (1)题由材料一中 “贵族 控制着 ”“公民大会 权力很小 ”可知改革前社会问题的表现即贵族专政。由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状况指出改革的目的。第 (2)题由材料二中 “除却欠债 ”“重获自由 ”等可知是颁布 “解负令 ”,其历史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 (3)题根据材料三梭伦不偏不倚、处于二者之间可知其理念是中庸。第 (4)题举措由材料四最后一句话可得出答案:。 影响可从其缓解矛盾,减少阻力等方面回答。 考点:梭伦改革 点评:梭伦改革是雅典走上了民主制的道路,推动了雅典的进步,也为人类创造了政治文明遗产,其改革中有很多是倾向于平民的措施,如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役制,公民不会再因为
35、债务问题而沦为奴隶,发展工商业等这些措施也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 “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 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 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多而无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宋史卷二八四 材料二 安石曰: “所以不足者,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 ” 光曰: “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穷为盗,非国之福。 ” 安石曰: “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饶。 ” 司马光传家集 材料三
36、 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 和商人的要求 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谷霁光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给北宋中期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3分) (2)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怎样的理财观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的理财观在其变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5分) (3)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持何态度?理由是什么?( 4分) 答案: (1)财政危机,积贫积弱。 (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37、、阶级矛盾激化、边患危机 )( 3分) (2)理财观: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体现: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既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又减轻了农民负担。市易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5分) (3)态度:基本肯定。理由:变法增加了财政收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说的是冗官、冗兵和冗费的问题,给北宋带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2)从材料 “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饶 ”可以看出王安石的理财观。不加赋税而进行的改革,主要体现在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主要是想着从发展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方面着手,但是遭到了大官僚的反对。( 3)从材料 “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
38、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能看出作者的态度。 理由可以从 “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等方面进行分析。 考点:王安石变法 点评: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分化事权带来的冗官局面;招募士兵无限度带来的冗兵的局面,从而带来的费用的提高。到了北宋中期,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就是在这中背景下进行的。考试中也往往考查的是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目的和影响等。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就是理财上。包括: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保马法等,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中期的财 政危机;但是遭到了大官僚的抵制最
39、终失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 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 ”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
40、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光明日报 2008年 12月 7日 ) 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 .技术 .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 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 从 “万世一系 ”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 “西方的脚步 ”和 “旧制度 ”的内涵。( 2 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 “中国现代化进程
41、的起点 ”的主要依据。( 4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 “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的主要表现。( 4分) (4)综合以上材料,俄 .中 .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2分) 答案: (1)“西方的脚步 ”:近代资本主义文明; “旧制度 ”: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 2分) (2)依据:政治上,提倡君主立宪,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是政治民主化的有益尝试;思想上,宣扬民权、平等、进化论,起到启蒙作用,影响近代民主革命。( 4分) (3)主要表现:政治:宪法赋予天皇拥有绝对权力,形成近代天皇制;文化: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形成对天皇的神道崇拜。
42、( 4分) (4)启示:既要顺应历史趋势即时改革,又要与本国国情结合。( 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俄、日三国的改革。第 (1)问要结合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时 俄国与西方的政治制度分析;第 (2)问要结合维新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分析,可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归纳;第 (3)问要结合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找出能体现本土化的方面;第 (4)问是主观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 1861年改革;维新变法和明治维新 点评:这三国的改革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1861年改革是俄国走向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改革,但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是推动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俄国进入资本
43、主义社会的标志。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一方面希望通过改良可以实现富 强,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革命保留清朝统治。最终失败。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日本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全方位学习西方,取得了重大成就。不仅摆脱了外国侵略的命运,而且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从秦至清初,上下两千余年间,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诸如匈奴 .突厥 .蒙古 .契丹 .满洲等对国家的统一有重要的影响,历代王朝在这一地区采用多种措施加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f溪谷
44、可缮者 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 史记 匈奴列传 材料二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原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 资治通鉴卷一九七 材料三 康熙五十三年 (1714 年 )写的溥仁寺碑文中说 :“柔远能迩,自古难之。我朝祖功宗德,远服要荒;深仁厚泽,沦及骨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无别矣 ”。 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碑文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秦始皇时期加强对匈奴地区的 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 2分) (2)据材料二反映了其什么样的民族观?结合所学,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方
45、式 “收养 ”突厥?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康熙帝对蒙古地区是如何加强管辖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历代王朝都加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有何认识?( 2分) 答案: (1)措施:发动战争、修筑城池、迁徙百姓戍边、修筑长城等。( 2分) (2)民族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方式:在东突厥设羁縻府州,在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和亲 ”政策。影响:统一 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 4分) (3)方法:平定准噶尔的叛乱;加强与蒙古的团结,尊重喇嘛教;与内外蒙古首领在多伦会盟;册封活佛;设立木兰围场和避暑山庄处理民族事
46、务,加强北方边防。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对北方地区的统治,巩固了祖国的统一。( 4分) (4)认识: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加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与管辖是国家强盛、统一的重要方面;北方民族的发展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 2分) 试题分析:( 1)秦朝对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是采取战争的手段和防御的手段两手。修筑长城等就是为了防备北方民族的骚扰。 ( 2)从材料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原不殊 ”可以看出唐朝实行的民族观。在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上主要是设置羁縻府州等机构,同时采用和亲的政策。( 3)清朝对于少数民族叛乱分裂分子绝不手软,同时注意发展满族与蒙古族的关系,这进一步推动了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对于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对待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北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辖是保证我国统一的重要的措施。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灿烂的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点:我国历史上王朝与北方少数 民族的关系 点评:我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无论是交往还是战争,都是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少数民族吸取了汉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统治方式,加速了本民族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汉族地区吸取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华,为庞大的汉族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汉族文化保持着长久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