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王国维说: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材料认为西周宗法制的典型特征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礼乐丧葬制 C婚娶联姻制 D功臣分封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看出, “立子立嫡之制 ”即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宗法制最大的特点。其他的制度,如礼乐丧葬制、分封制都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础。故选 A。 考点:西周的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是西周统治者创立的利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政治关系的上下尊卑贵
2、贱秩序的社会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基础,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财产继承与分配秩序的原则。至今还影响着现代中国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层面。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正是家族血缘关系的表现。 “正是这个设计 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 乡巴佬 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选自易中天我们的反思)材料中的 “精巧的设计 ”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 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 ”、 “二百年前由一群
3、蛮荒大陆上的 乡巴佬 创造出来 ”等信息,可理解到这个国家指美国, “设计 ”指 1787 年宪法。美国的 1787年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共和政体,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权的巩固与完善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使美国逐步崛起为超级大国。故选 B。 考点:美国的联邦共和制。 点评: 1775至 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1787年宪法的颁布,使美国确立起联邦共和制的国家政体,体现了制约平衡、三权分立的原则,开创了西方共和政体的先例。 2012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现任总统奥巴马( 303 选举人票)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 206选举人票)连任美国总统。美国宪法规定:各州
4、先选出与本州出席国会议员数相等的选举人,再由他们组成选举团选举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统由议会直接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B总统由议会间接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C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并对宪法负责 D总统 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 答案: C 试题分析:美国实行总统制,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只对选民和宪法负责而不向议会负责;内阁由总统任命的官员组成,只向总统负责;议会与总统独立平等,相互牵制。故选 C。 考点:美国的总统共和制。 点评:关于美国的联邦共和制,最常考查的是三权分立制度: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法院,体现三权分立原
5、则。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平衡。国会有立法权,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有权否决,国会又有权在一定条件下推 翻总统的否决;总统有权任命高级官员,但须经国会认可,国会有权依法弹劾总统和高级文官;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经国会认可,最高法院又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以违宪为由宣布无效。 下列有关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表述中,能说明 “立宪 ”是虚、 “君主 ”是实的是 国家元首有权签署和公布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 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控制立法权 国家元首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皇帝有权召集、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1871年,德国颁布德意志
6、帝国宪法。宪法规定:帝国皇帝由世袭产生,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实权。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公布法律和决定对外政策。帝国宰相及内阁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帝国议会拥有立法权,但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制约。故正确答案:为 C。 考点: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点评:考查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还可以引用马克思的论述: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主义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 俾斯麦在统一德意志后,因与皇帝威 廉二世意见不合被罢免。皇帝的做法 A符合宪法 B不符合宪法 C须经联邦议会批准 D说不清 答案: A
7、试题分析 1871年,德国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规定:帝国皇帝由世袭产生,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实权。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公布法律和决定对外政策。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及内阁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故皇帝威廉二世罢免宰相,符合宪法。选 A 考点: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点评:对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的评价: 局限: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君主制被保留下来,容 克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积极: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德国终于迈入资本主义门槛。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
8、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政体有所不同: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确立了半总统制半议会制,美国则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国政体的确立都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B美国政体最优,法国次之,英国的政体最差 C三国政体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各国的国情不同 D在三国政体确立过程中,都颁布了重要的法律文献 答案: B 试题分析:英法美三国都依据本国的国情,确立了适合本国国情、具有各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A、 C、 D表述正确,故选 C。 考点:英法美的政治制度。 点评:对近代西方政体的认识:英国资产阶级议会向封建势力妥协,保留了君主,制定宪
9、法以限制其权力,首创了君主立宪制。美国未经过封建社会,缺少封建传统,且受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移植的民主制的影响,以及启蒙思想的影响,因而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法国封建专制根深蒂固,历经了多次革命的洗 礼,革命相对彻底,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其主要的共同点是 A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 B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 C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D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 答案: C 试题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的立法权。 C项正确;英国的国家元首没有实权, A错;四国的内阁成员都是直接任命不经选
10、举, B 错误; D 项不符合美国和德国。故选 C。 考点:资产阶级代议制。 点评: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 1)否定君主专制政体,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 2)以法律的形式巩固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巩固国家统一。 ( 3)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干的三幅图示分别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专制、古希腊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和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标题 B与君主专制
11、不符; C与古希腊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和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不符; D仅指的是美国的政治制度。故选 A。 考点:中外的政治制度。 点评:对政治制度的认识: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及阶级时代的局限性,我们要承认和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 “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 ”此馆纪念的应是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 答案: B 试题分析:楹联中的 “焚毒冲云霄 ”指的是虎门销烟,领导虎门销烟运动、抗击英国侵略的民族英雄是林则徐, A、 C、 D都与 “焚毒 ”不合,故选 B。
12、考点:虎门销烟。 点评:以楹联考查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题目,还可以这样设计: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郭沫若为纪念一位著名词人所作的楹联。这位词人是( D ) A苏轼 B陆游 C李清照 D辛弃疾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 “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 ”。英国选择这些 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了福州、厦门、广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从材料可以看出,开放福州,是为了掠夺武夷山的红茶;开放上海,是为了到
13、江浙一带倾销商品。可见,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到中国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故选 D。 考点:南京条约。 点评: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及影响: 内 容 影 响 割香港岛 中国领土完整被破坏 赔款 2100万银元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五口通商(福州、厦门、广州、宁波、上海) 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关税中英协定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针对列强发动的某次对外战争,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先生愤怒地写道: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 ”文中的 “两个强盗 ”和 “夏宫 ”是指 A英、法颐和园 B葡、西颐和园 C英、法
14、圆明园 D美、日圆明园 答案: C 试题分析:通过材料的描述,可知这场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发起战争的是英、法两国。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城,在对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后,放火烧毁了圆明园。文中的 “两个强盗 ”和 “夏宫 ”是指英法两国和圆明园。故选 C。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点评:对列强侵华的考查一般强调列强侵华的破坏性,同时还应看到侵略也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旧制度的灭亡。要注意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等方面综合分析,归纳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史实和影响,并结合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和评价。 1861年 4月的某一天 ,赵烈文 (曾国藩的幕僚 )看到了某书 ,在其日记中记载 :“ 其中
15、所言 ,颇有见识 , 皆是效法西人所为 ,其钦折外洋 ,殆为心悦诚服 ,而于夷情最谙练 观此书 ,则贼中不为无人 ”此书应为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需要把握材料的三个关键信息:一是时间信息,发生于1861年;二是清朝封建统治阶层(曾国藩的幕僚)对该书的评价,将此书的作者称为 “贼 ”,说明该书的作者反对清王朝的统治;三是书的内容, “效法西人所为 ”,主张学习西方。 A要求绝对分配土地和财产; C是 19世纪末严复翻译的著作; D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魏源的著作。故只有 B符合题意。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太平天国运动基本上属于旧式农民战争的范畴,但它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也反对列强
16、侵略,从而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 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记载:东王称 “天父下凡 ”,召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 “天父上身 ”的东王对天王说: “你与东王皆为我子,东王有咐大功劳,何止称九千岁 ”洪秀全说 “东王打江山,亦当是万岁。 ”“天父 ”又问 “东世子岂止千岁 ”洪说 “东王既称万岁,世予亦当是万岁,且世代皆万岁。 天父 大喜说 “我回天矣。 ”与此则材料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 永安封王 C定都天京 D天京内乱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东王即杨秀清,他借口 “天父下凡 ”,强迫洪秀全封他为 “万岁 ”,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
17、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结果酿成天京变乱。故选D。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正确认识传统的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作用: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政治基础;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前者主要反封建,后者主要反帝国主义。他们在一定的程度上承担了反封建和反侵略的任务。打击了封建势力和侵略势力。 局限性: 农民阶级与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相联系,在思想上受皇权思想、等级思想影响,在组织上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政治上走不出封建制度的窠臼。他们是以封建手段反封建制度。因此,传统的农民起义最终失败,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台湾人民发布檄文,抗议
18、示威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誓与台湾共存亡 .这种悲壮情景发生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台湾人民誓与台湾共存亡,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是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故选 C。 考点: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点评: 1840年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即不平等条约: 战争 时间 结果 影响 鸦片战争 1840-1842 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
19、鸦片战争 1856-1860 中与英法天津条约( 1858)、北京条约( 1860)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中与德奥美法英意日俄辛丑条约( 1901年)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如图,山海关城南有作为兵营的日本营盘、法国营盘、比利时营盘、意大利营盘、德国营盘和英国营盘的遗址。这六国营盘应该出现于 英国营盘 德国营盘 意大利营盘 A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久 C甲午战争后不久 D辛丑条约签订后不久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
20、上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辛丑条约规定: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重要地区。所以图中的帝国主义列强的营盘应出现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故选 D。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点评: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列强侵华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济上,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在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下列条约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B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组织,严惩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 C在东交民巷设立 “使馆界 ”,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D准许各国派
21、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 答案: B 试题分析: “清政府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说明这时的清政府完全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放弃了反抗,是替帝国主义列强来维护它们在中国侵略利益的反动政府,完全变成了 “洋人的朝廷 ”,因而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 B。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点评:从 1840年到 1919年的 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反侵略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署,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导致清政府在历次
22、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B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 C参战将领贪生怕死 D列强军事力量强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虽然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但主要原因应当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 D是客观方面的原因; B、 C不是主要原因;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故选 A。 考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点评: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 第一,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帝国主义侵略是造成中国人民巨大灾难
23、的根源,与此同时,腐败的清政府也已失去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胜利的能力和资格。而清政府之所以丧失了这种能力,从根本上说,是封建专制制度造成的。因此,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同 时又要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二,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但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就没有进行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难以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 罗斯福说:“总统先生 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24、。 ”这段话主要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哪一方面 A总统共和制 B民主代议制 C责任内阁制 D两党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首相 “从不为议会所困扰 ”,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可通过控制议会的本党议员控制议会。 “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首相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内阁成员集体对议会负责,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这反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突出特点责任内阁制。故选 C。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点评:在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过程中,由于国情的差异,产生了不同形式的民主制度。例如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形式上就分为以英国 为代
25、表的君主立宪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民主共和制。成为以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样本。 “代议制政体就是,全体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 ”可见,代议制是在直接民主难以实现的情形下一种最好的选择,而它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A议会主权 B人民主权 C法律至上 D普选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随着近代国家人口的增多,古希腊开创的直接民主制度已经无法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此可见,代议制实现的根本途径是普选制度,故选 D。 考点:资产阶级代议制。 点评:关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要重点掌握英、美、法、德代议制确立颁布的法律
26、文件、政体,掌握它们各自的确立过程及影响;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进步性及局限性;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把握各种政体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不同模式的特点,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对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史记 齐太公世家: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 ” 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答案 : B 试题分析:材料 “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 A宗法制是西周统治者创立的利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政治关系的上下尊卑贵贱秩序的社会政治制度,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
27、、财产继承与分配秩序的原则; C郡县制始于秦朝; D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地方政治制度。故选 A。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点评:此题还可以改为: 荀子 儒效篇记载: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了西周分封制具有浓重的( A ) A宗教色彩 B宗族色彩 C神权色彩 D皇权色彩 根据西周的分封制, 诸侯必须 定期向周天子朝觐述职 随同周天子作战 服从周天子命令 按田亩向周天子纳税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封制下受封诸侯应履行的义务。被分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正确;按田亩纳税始于春秋时期的鲁国
28、, 错误。故选 A。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点评: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格局。但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 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全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0世纪 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 (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 ),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 B出现了造纸业 C实行了郡县制度 D用泥制陶 答案: C 试题分析:陕西章台出土的秦代封泥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说明秦朝实行了郡县制度。 A、
29、 B、 D表述都和材料不符,故选 C。 考点: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点评:此考点还可以从文明史的角度出题: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史记 秦始皇本纪说: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
30、是 A朝议裁决 B皇帝独裁 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 答案: B 试题分析:秦朝开始,史书中写到皇帝时用 “上 ”代称。材料中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等同于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皇帝 ”,全国的军政事务,无论大小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反映了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皇帝独裁,故选 B。 考点:皇帝制度。 点评: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六国之后,自认为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决定用“皇帝 ”作为空前统一的秦王朝最高政治首脑的专用称号,并建立起皇权专制的政治体制。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帝制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 “海内新
31、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 ”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郡县制 B废除分封制 C设置中朝和外朝 D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汉初统治者鉴于 “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 ”的教训,认 为秦王朝失败是由于没有实行分封,因而使天子孤立无助。因此除了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外,还分封了一些同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故选 D。 考点: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点评:此题还可以以图片式选择题加以考查: 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 答案: A 试题分析:隋唐时期实行的
32、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七八个宰相同时议政,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故选 A。 考点: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点评:还考查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 B ) A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工部 B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工部 C门下省 中书省 尚书省 工部 D尚书省 门下省 中书省 工部 明太祖朱元璋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明成祖朱棣设立了 A枢密
33、院 B内阁 C殿阁大学士 D军机处 答案: B 试题分析:这首诗反映了朱元璋废除丞相后,政务繁忙。为此,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A枢密院是宋代掌管军事是机构; D军机处设立于清朝雍正年间。故选 B。 考点:明朝的内阁制度。 点评: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制的主要区别: ( 1)性质不同:前者是封建制度的产物,后者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 2)权力不同:前者只有提供意见,后来有票拟的权力,但没有决策权和行政权,决策权和行政权掌握在君主手里;后者是直接的权力机构,掌握实际的行政权。 ( 3)作用不同:前者只是顾问和 内侍机构;后者与首相共进退,共同掌握行政权,处理
34、国家大事。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 “世袭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的过程。下列表述与 “科举制 ”相关的是 A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 B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C “龙生龙,凤生凤 ” D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隋朝时期,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唐朝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 A项与科举制有关;B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有关; C指的是生物的遗传; D与汉代的察举制有关。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用官制度。 点评: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
35、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演变。而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和同一时期中央集权的发展以及君主专制的演进结合起来考查。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 “十万进士 ”, “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说明科举制度 A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B导致了 “重文轻武 ”的现象 C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D有利于维 护官僚队伍的高效廉洁 答案: C 试题分析:科举制是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起来,能够选拔一批优秀人才,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故选 C。 考点:中国古代的选
36、官制度。 点评: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演变。高考重点考查科举制度,对后世的人才选拔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罗马法十分残酷野蛮 B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答案: B 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规定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反映的实质是保护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选 B。 考点:十二铜表法。 点评:罗马在公元前 5
37、世纪中期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法律条文也比较清晰,从此,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 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公元前 5 世纪罗马成文法诞生,其标志是 A习惯法的废除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公民法的制定 D民法大全的编纂 答案: B 试题分析:罗马在公元前 5世纪中期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法律条文也比较清晰,从此,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
38、法诞生的标志。故选 B。 考点: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公元前 5世纪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入 “黄金时代 ”,当时一个雅典公民不会碰到的事情是 A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B可能被流放国外 C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D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公元前 5世纪,伯利克里进行改革:扩大公民参政范围,可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可以参加公民大会;扩大五百人会议的职能;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雅典的妇女没有公民权,不能参加公民大会,故选 D。 考点:伯利克里的改革。 点评: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
39、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一伟大的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 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 “公民 ”到治 “万民 ” 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人开放 答案: C 试题分析: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的政治特权,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基本上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的改革充分扩大了公民的权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发展健全民主政治
40、。故选 C。 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 点评: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随着平民与贵族的不断斗争与妥协,一些杰出的政治家进行了意义重大的改革,使古希腊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政治体制。 公元前 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 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A 10岁雅典男童 B来自波斯的 20岁商人 C 30岁雅典贵妇 D 40岁雅典男性公民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雅典的民主政治中,享有公民权的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没 有公民权,所以 A、 B、都没有资格入选,只有
41、年满30岁的雅典公民才能当选,故选。 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 点评: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它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进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臻于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限制、窒息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生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 “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 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 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 ”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
42、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 “黄金时代 ”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改革措施是用地区部落取代血缘部落。克里斯提尼设立 10个地区部落,取代原来的 4个氏族部落。雅典被分为城区、沿海和内地三大地区,各大地区再分为十部分,称为三一区。通过抽签,从每个大区中各抽一个三一区,合成一个地区部落。通过改革,地域原则代替了血缘原则,削弱了氏族贵族在各方面的影响。 A、 B是梭伦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D是伯利克里改革的影响。故选 C。 考点:克利斯提尼的改革。 点评:克里斯提尼改革 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内容: 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选举; 设立了五百人
43、会议,各部落轮流执政; 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扩大公民大会权力,实行陶片放逐法。 意义:基本上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图三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主和丞相关系的变化(坐而上朝、站而上朝、跪而上朝),它从本质上反映了 A官员管理日益规范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等级制度越来越严格 D皇权不断强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片的场景描述了我国古代君主和丞相关系的变化:宋代之前,丞相上朝可以和皇帝一起坐着;到了宋朝,丞相上朝要站着;到了明代,丞相只能跪着与皇帝说话。这三个场景从本质上说明了宰相权力的削弱和皇帝权力的加强。故选 D。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点 评:本题也可以用文
44、字资料考查: 某历史学家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 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 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这一描述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 ( C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分割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秦始皇死后)秦始皇完成的统一大业并没有被摧毁,中国人高兴地看到暴政结束,有些人希望退回到秦以前的无政府状态去。随之建立起来的汉朝,承袭了秦始皇建立的体制。事实上,在中国延续二千多年之久的
45、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 【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 ,得者再下中书省 ,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 ,则门下缴驳 ,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 “奉行 ”而巳。 朱子类语 【材料三】 “中国的专制主义 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 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所说的 “秦制 ”是指什么?材料一从哪些角度对 “秦制 ”做出了评价?( 3分)
46、(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初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其最终目的是 什么?( 3分) ( 3)明清时期能说明材料三中 “中国的专制主义 变得更为凶暴 ”的史实有哪些(举一例)?这 种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 2分 ) (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2分) 答案: (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中央集权制度);( 1分)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被历代王朝所沿用,易于形成暴政。( 2分) ( 2)三省六部制;( 1) 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1分) 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1分) ( 3)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或清朝设立军机处;( 1
47、分) 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1分) (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或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2分) 试题分析: ( 1)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材料中的 “秦制 ”指的是中央集权制度。材料一从两个角度对 “秦制 ”做出了评价,即积极意义和消极的影响。 ( 2)从材料二中 “尚书、中书、门下 ”等信息可以判断,唐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其特点和目的是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 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并达到顶峰,主要措施有: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中国的专 制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