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白鹭洲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33531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西白鹭洲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江西白鹭洲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江西白鹭洲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江西白鹭洲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江西白鹭洲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西白鹭洲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带解析) 单选题 圣经中记载,上帝用尘土 (指大地泥土 )造人,将生气 (指灵 )吹在他的鼻孔里, “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 ”。这一观点 ( ) A准确地说明了世界的本原 B把上帝当作了绝对的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的精神实体 C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是宗教的科学的观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客观唯心主义,题干说上帝用尘土 (指大地泥土 )造人,将生气 (指灵 )吹在他的鼻孔里, “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即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认为上帝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 B观点符合题意, A观点错误,它没有准确地说明了世界的本

2、原, C观点与题意不符,题干是客观唯心主义, D观点错误,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非科学的,故答案:应选 B。 考点:客观唯心主义 点评:本题立足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之分,唯物主义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生一定要注意将其区别开来,本题有一定 的难度。 漫画东拉西扯说明 ( ) 东拉西扯 中学课改与高考制度之间的对立统一 对课改等事物的判断还没有标准 要正视中学课改过程中的困难与矛盾 课改随着主观认识的变化而改变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矛盾, 观点错误,对

3、课改等事物的判断是有客观标准的,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 观点错误,课改随着客观的的变化而改变,而不是随着主观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A。 考点:矛盾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排除无关选项或排除错误, 观点错误,对课改等事物的判断是有客观标准的,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 观点错误,课改随着客观的的变化而改变,而不是随着主观认识的变化而变化,本题难度一般。 左传中说: “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意思是,有些遭劫难的国家,政权巩固,疆土拓展;有些未遭劫难的国家

4、却政权不守,疆土丢失。这蕴涵的辩证法道理是 ( ) 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矛盾具有客 观性 矛盾具有同一性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矛盾分析法,题干说有些遭劫难的国家,政权巩固,疆土拓展;有些未遭劫难的国家却政权不守,疆土丢失,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 符合题意, 观点没有体现,故答案:应选 C。 考点:矛盾分析法 点评:学生灵活调动和运用教材的有关知识分析理解古诗词是做好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能正确理解诗句的内涵和意境,二是能准确掌

5、握教材相关知识。本题考生主要是要排除无关选项,难度较大。 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幅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了安静的内涵,因为他懂得 ( ) 世界是充满矛盾的 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运动 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差别和对立以同一为前提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矛盾、运动等有关的知识点,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这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了安静的内涵,是因为它用矛盾对

6、立统一的观点,承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故 符合题意, 观点错误,应该是同一以差别、对立为前提,故答案:应选 A。 考点:矛盾、运动 点评:本题是一道四选三的组合选择题,考生可以运用排错法或者排无关选项法进行选择,本题就是运用排错法,可 以选出正确答案:,本题的 观点错误,应该是同一以差别、对立为前提,只要找出错误选项,答案:就出来了,难度一般。 名家主要代表人物公孙龙以诡辩而闻名。据说,他有一次骑马过关,关吏说: “马不准过。 ”公孙龙回答说: “我骑的是白马,白马非马。 ”说着就连马一起过去了。 “白马非马 ”的错误在于 ( ) A否认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系 B否认了事物矛盾的普

7、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 C否认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D夸大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白马非马认为白马不是马,即只看到了矛盾的特殊性,没有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即没有看到二者的联系,故 A观点符合题意, BCD均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A。 考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点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

8、围 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本题难度一般。 受 “重生产、轻流通 ”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流通领域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国际水平。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于 2012年 7月 11日讨论通过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创新流通方式,提升信息化水平,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化改革开放,切实降低流通环节费用。流通体制改革 ( )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次革命 属于生产 关系的调整 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

9、考查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题干说的是流通体制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故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故 符合题意, 与题意无关,故答案:应选 A。 考点: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点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难度适中。 作家萧伯纳说过: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而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二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上述两种观点表明

10、 ( ) 真理具有相对性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矛盾与价值判断,两种观点说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的人因为立场、角度等的不同,价值判断也不同,故 符合题意, 观点正确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故答案:应选 D。 考点:矛盾与价值判断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材料型的选择题,如果考生不理解材料,那就不知道该如何选起,所以考生一定要先弄懂材料的意思,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出对应的选项。此类题型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本题难度适中。 “换享生活,低碳环保 ”是某换物网站的口号,这种观念如今被很多年轻人认可。

11、催生了时尚的 “换客 ”一族。他们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 “换客 ”这种流行方式 ( ) 是一种商品流通 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是一种绿色消费行为 属于租赁消费的类型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商品交换, 观点错误,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所以物物交换不是商品流通, “换客 ”这种流行方式有利于使用价值的最大化,是一种绿色消费行为,故 符合题意, 观点错误,不是租赁消费。故答案:应选 C。 考点:商品交换 点评: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1)公式不同:直接的物物交换是早期的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直接交换,其

12、公式是商品 商品,商品流通 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 货币 商品;( 2)直接的物物交换一般在货币产生前,而商品流通则是在货币产生后;( 3)直接的物物交换的买、卖是同时进行的,双方只要满意就可成交,而商品流通的买、卖在时间、空间上是分离的。难度适中。 读表 时间 汇率 1998年 7月 8日 1美元 8元人民币 2012年 7月 8日 1美元 6.4元人民币 根据上表内容可以得出 ( ) A.美元贬值 20%,人民币升值 25% B.美元贬值率与人民币升值率相等 C.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更具有竞争力 D.有利于中国收取外债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汇率,从图表来看,以

13、前 1美元 8元人民币,现在 1美元 6.4 元人民币,我们假设美元贬值 X,人民币升值 Y,则 8*( 1-X%) =6.4 元,8/(1+y%)=6.4 元,故得出美元贬值 20%,人民币升值 25%,故 A 观点符合题意,B观点与题意不符, C观点错误,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不利, D观点错误,不利于中国收取外债,因为外债贬值,导致外债缩水,故答案:应选 A。 考点:汇率 点评:题考生首先要对人民升值还是贬值进行判断,然后再分析影响,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可以使老百姓手中 的钱更值钱,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购买到更多的外国商品;可以减轻我国的外债压力;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增强,

14、有利于扩大进口,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对国际收支产生不利影响;对外贸易环境恶化和资本外流,失业增加,不利于扩大内需,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难度较大。 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 10个单位,需求增加 15个单位;乙商品的价格每下降 10个单位,需求增加 5个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 “降价促销 ”的方式 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 “降价促销 ”的 方式 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价格对生产与生活的影响,从题干

15、来看甲商品受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大,是高档耐用品,乙受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小,是生活必需品,所以 符合题意, 观点错误,乙商品不适合采取 “降价促销 ”的方式,因为是生活必需品, 观点错误,因为是生活必需品,所以乙商品的不会产先受到冲击,故答案:应选 A。 考点:价格对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教材知 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一般来讲,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下列情况中,会促使一家汽车零部件

16、企业从状态 A向状态 B转变的是 ( ) A国际市场的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 B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市场扩大 C兼并其他零部件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 D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企业经营,从图老看,价格不变,但是成本减少,而利润增加, A 观点不符合题意,因为国际市场的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成本会增加,B观点与题意无关, C观点符合题意, D观点与题意不符,不断开发新产品,会增加成本,故答案:应选 C。 考点:企业经营 点评:本题题目难度适中。解答好此类试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要准确,二是要用知识解释做到以上两点,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储蓄存款是一种投资

17、方式。假设某储户有 6万元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为 3.50%。一年后物价平均水平上涨了 5%,与存款时相比,则该 储户到期后的存款收益的实际购买力是 A 2 100元 B 2 000元 C 1 995元 D 2 205元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储蓄,利息 =60000*3.50%*1=2100元, 2100/( 1+5%)=2000元,故 B观点符合题意, ACD均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B。 考点:储蓄 点评:本题是一道利息的计算题,做出该题的关键在于对利息公式的了解,利息 =本金 *存款利率 *存款的期限。第二步是计算存款收益的实际购买力,考生注意购买力与物价上涨成反比,难度

18、适中。 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曾说过,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向卑下的情操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体现了 ( )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矛盾双方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矛盾分析法,题干说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掩蔽罢 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向卑下的情操屈服罢了,说明光明与黑暗、英雄与卑下是对立统一的,一方的存在以

19、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矛盾双方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故 均符合题意, 观点与题意不符,没有体现相互转化,故答案:应选 C。 考点:矛盾分析法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材料,考生要注意仔细理解矛盾对立统一原理,把握矛盾同一性的内涵,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考生注意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该定律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 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20、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题干说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说明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如 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说明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故 符合题意, 观点正确但是没有体现,故答案:应选 A。 考点: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材料无关以及错误的,剩下的就是正确的选项了。本题

21、没有错误选项,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把 “天 ”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曾提出 172个 “天问 ”。下列选项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天地万物都是 “绝对精神 ”的产物 存在即被感知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唯物主义, 观点符合题意,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答案:应选 A。 考点:唯物主义 点评:考生要注意区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二者的

22、根本分歧是围绕谁是世界的本原,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把人们认识世界离不开感觉夸大为世界的存在倚赖于人的感觉;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本题难度适中。 当地时间 2012年 7月 1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他们发现了疑似 “上帝粒子 ” 希格斯玻色子 (万物质量之源 )的新粒子。从统计学的角度看,这一发现的可信度达 99.99994%。材料表明 ( ) 客观唯心主义有科学根据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统计概率的大小是判断认识正确与 否的依据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物质与意识,题干说这一发现的可信度达 9

23、9.99994%,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他们发现了疑似 “上帝粒子 ” 希格斯玻色子 (万物质量之源 )的新粒子,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故 符合题意, 观点错误,客观唯心主义没有客观依据, 观点错误,实践是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依据,故答案:应选 C。 考点:物质与意识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排 除无关选项或排除错误, 观点错误,客观唯心主义没有客观依据, 观点错误,实践是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依据,本题难度一般。 “人生若只如初见 ”这句话出自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这句脍炙人口的诗词,放在哲学上讲是

24、 ( ) A不变论 B唯物论 C诡辩论 D二元论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运动与静止,题干说人生若只如初见,认为人生不变,即否认绝对运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即不变论,故 A观点符合题意, BCD观点均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A。 考点:运动与静止 点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难度适中。 近代学者王国维把诗歌的意境分为 “有

25、我之境 ”与 “无我之境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有我之境也。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 ,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从哲学上看 “有我之境 ”与 “无我之境 ”体现了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题干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体现的是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映,故 C观点符合题意, ABD均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26、C。 考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材料型的选择题,如果考生不 理解材料,那就不知道该如何选起,所以考生一定要先弄懂材料的意思,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出对应的选项。此类题型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本题难度适中。 被誉为 “股神 ”的巴菲特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以下哲学道理最能体现巴菲特这一观点的是 ( ) 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 B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预见性 C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意识的特点,题干说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

27、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强调人的意识活动是具有选择性和预见性的,故 B观点符合题意, ACD均没有体现,故答案:应选 B。 考点:意识的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材料型的选择题,如果考生不理解材料,那就不知道该如何选起,所以考生一定要先弄懂材料的意思,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出对应的选项。此类题型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本题难度适中。 下列诗句中与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所蕴涵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 ) 沉 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 B C D

28、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发展的实质,题干中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体现的是发展的实质即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符合题意, 观点与题意不符,体现的是矛盾, 体现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故答案:应选 B。 考点:发展的实质 点评:学生灵活调动和运用教材的有关知识分析理解古诗词是做好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能正确理解诗句的内涵和意境,二是能准确掌握教材相关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2012 年 8 月 17 日,由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精心制作的百集系列片中国古镇首映式在京举行。该系列片以 “一镇一传奇,一镇一风情 ”为主题,力图通过讲述传奇故事吸引观众,展示独特风情感染

29、观众。下列选项中与上述材料所蕴涵哲理相一致的是 ( )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对症下药 量体裁衣 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题干说以 “一镇一传奇,一镇一风情 ”为主题,突出独特性,即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符合题意, 体现的是矛盾对立统一原理,故答案:应选 B。 考点:矛盾的特殊性 点评:矛盾分析法是一个重点兼难点的问题,经常结合文言文来进行考查,有一定的难度,考生注意理解矛盾分析法的全部内容,包括其原理和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其方法论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难度较大。 读下图。 “人生的一半是在制造麻烦,另一

30、半是在解决麻烦。 ”这直接体现了 ( ) A辩证的否定 B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C一般寓于个别之中 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矛盾对立统一原理,题干说人生的一半是在制造麻烦,另一半是在解决麻烦,说明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故 D观点符合题意, ABC 观点正确但是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D。 考点: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点评:矛盾即对立统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矛盾具有斗

31、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本题难度一般。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基本定型,中国书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回顾书 法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志 ”。这说明 ( )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事物在批判与继承、联系与创新中发展 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发展、矛盾, 观点错误,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观点错误,意识具有双重性,正确的意识能够

32、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D。 考点:发展、矛盾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排除无关选项或排除错误, 观点错误,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观点错误,意识具有双重性,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本题难度一般。 放鞭炮在中国有上千年历史,人们借此宣泄情感,喜迎来年,放鞭炮成为春节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放鞭炮会产生空气污染和大量碎纸屑,还可能造成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事物的矛盾是人为制造的 C事物的性质具有不确定性 D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答案: D

33、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B观点错误,矛盾是客观的,不是人为制造的, C观点错误,事物的性质具有确定性,题干说喜迎来年,放鞭炮成为春节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放鞭炮会产生空气污染和大量碎纸屑,还可能造成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说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具有客观性,故 A与题意无关, B观点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D。 考点: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点评:本题考生可以分二步走,第一步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 B观点错误,矛盾是客观的,不是人为制造的, C观点错误,事物的性质具有确定性 ,第二步是对比题干选出最适合题议的选项,这样选出答案:应该不难,本题难度一般。 图圆的自白告诉我们 ( ) 事物发

34、展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 要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肯定就是否定,终点就是起点 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重要环节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辩证否定观, 观点错误,事物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 观点错误,没有看到肯定与否定、终点与起点的差异,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C。 考点:辩证否定观 点评:本题 是一道二二组合选择题,考生注意排错法的运用,该题就是排除两个错误选项 ,答案:便可以得出,难度一般。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也是发展的环节,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

35、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 “扬弃 ”。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综合题 “次贷危机后,下一场危机将是农产品危机。 ”这是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标题。它也真切地反映了全球对农产品,特别是对粮食价格的忧虑。在我国,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耕地面积有缩小趋势。同时,受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粮食价格及其农副产品价格也不断攀升。 (1)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的粮食价格为什么会不断攀升。( 6分) (2)粮价的上涨对我国粮食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 6分) 答案: (1) 价值决定价格,粮食价格的上涨,根本上取决于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加。材料中

36、耕地的减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 涨都是造成粮食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3分 )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耕地面积减少带来的产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供求的不平衡,从而影响着粮食的价格上涨。( 3分) (2) 价格调节生产,政府应自觉遵循价值规律,保护耕地,合理引导生产资料、劳动力向粮食生产部门流动,以增加粮食的稳定供应。( 2分) 价格刺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政府应引导粮食生产者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粮食产量。( 2分) 价格引导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政府应及时淘汰落后的粮食生产部门和地区,集中优势地区,优化生产结构,推出适合市场的优质低价产品

37、。( 2 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价格的变动,第( 1)问: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考生可以从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等角度进行分析。第( 2)问: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主要是调节生产、刺激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等,考生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考点:价格的变动 点评:对于价格变动的影响是高考的重点问题,考生要重点注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从而影响商品消费量,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下降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价格变动对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电视、手机等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消

38、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要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我国首次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 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使我国航天向载人空间站时代迈 进,开启航天新时代;神舟九号飞船于 2012年 6月 16日 18时 37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实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国目前有近 2 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卫星通讯、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育等方面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材料二 “蛟龙 ”号的诞

39、生和启用实现了中国古人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的梦想。北京时间 6月 27日 11时 47分,中国 “蛟龙 ”再次刷新 “中国深度 ” 下潜 7 062米。科研人员说: “我们要有冒险精神,但绝不当赌徒。 ”下潜至 7 000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 达全球 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 “蛟龙 ”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谈谈你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认识。( 4分) (2)结合材料,说明中

40、国人 “上天入海 ”从未停下脚步的认识论依据。( 9分) 答案: (1)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成功,绕月探测工程进展顺利,大量 的空间技术成果运用到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于生产和生活,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4分) (2)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物质世界是无限变化着的,要获得大自然的奥秘, “上天入海 ”不能停下脚步。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要不断深入拓展,就不能停下脚步。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中国人

41、 “上天入海 ”攀登科学高峰,更不能停下脚步(每点 3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论等有关知 识点,第( 1)问:考查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考生可以从规律的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的角度进行分析,注意还是要结合材料。第( 2)问:考查认识论,依据类试题,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考点: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论 点评:本题是高考的重点考点,考生要重点把握和理解,难度适中。规律

42、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本题第二问考生确定知识点是认识论以后,考生可以结合认识论的几个主要原理进行选择性作答,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本题难度适中。 中美关系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由于双方 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43、,加强相互了解与信任、避免误解误判尤为重要。 2012年 5月 4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抵达旧金山国际机场,开始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中,梁部长与美方就两国两军关系、国际和地区形势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在两国两军关系上,梁部长表达了中方重视发展两国两军关系的愿望,阐述了胡锦涛主席关于打破历史上大国对抗冲突的传统逻辑、探索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重要讲话的意义,强调亚太地区非常广阔,完全可以容纳中美这样两个国情迥异、战略需求和利益不同的大国。在全球化 的今天,加强两国两军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期待。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

44、观点,分析中美之间的关系。( 8分) (2)运用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中美关系。( 8分) 答案: (1)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 对立。 中美双方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体现了中美作为矛盾双方之间的对立;中美双方存在共同的利益,加强两国两军各领域的交流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统一。(

45、每点4分) (2) 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有主次之分。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看问题 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在中美双方的矛盾方面中,也存在着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当前,对话合作是主要方面,摩擦冲突是次要方面,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寻找与美国的共同利益,加强与美国的对话合作;同时也要注意到中美之间存在各自的利益,应正确处理中美之间的摩擦冲突。(每点 4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

46、矛盾分析法,第( 1)问:考查矛盾对立统一原理,本问角度很明确,考生调动该知识点的内容作答即可,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 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考生注意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 2)问:考查的角度是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该原理的内容有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考点:矛盾分析法 点评:做主观题: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依据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和答题方向,可以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或者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步,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依据设问限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地材料信息。第三步,依据材料信息与设问限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本题的哲学试题角度都是非常明确的,因而只要考生熟记了该原理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