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33554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赤壁赋中云: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这一观点与下列思想对应基本一致的是( ) 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发明本心 D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 A 试题分析:原文大意:如果从它变化的一面来看它 ,那么天地无时无刻都是变化的 ;从它不变的一面来看它 ,那么它对我来说是无穷无尽的 ,又有什么好羡慕的呢 .因此体现了道家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B是法家思想; CD是宋明理学。 A是道家思想。 考点:诸子百家 点评: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高频考

2、点,高考往往利用文字材料考查对诸子百家思想的辨析。本题具有典型性,值得关注。 1915年孙中山致信国际社会党执行局: “我坚信,只有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人民才能更幸福,他们的苦痛也才能减轻。诸君劳工和我共同奋斗 我吁请你们协助我把中国建成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对这则史料的解读最合适的是 A孙中山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 B孙中山主张以社会主义来改造中国 C孙中山放弃了原有的三民主义思想 D孙中山成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应是指李大钊; C不对,孙中山晚年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不对,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并没有转变为中

3、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因此选 B 考点: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点评:从高考考点来看 ,要关注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与思想主张、辛亥革命的历程及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后在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变化如剪发、服饰、称呼等。 孙中山说: “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 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孙中山对“忠 ”的理解是(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答案: D 试题分析: ”君主可以不要 ”说明 AB不对; C在题干中无从体现;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 ”说明体现了国家民族意

4、识,因此选 D。 考点: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点评:高考命题角度猜想:角度一 以民国成立为切入点综合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我国近代化进程的艰难起步。角度二 结合世界史上的启蒙运动的影响,以思想解放 为切入点考查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角度三 中华民国成立与孙中山其他的活动结合考查,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角度四 从民国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入手,证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政治上的近代化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述,正确的是 ( ) 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 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是要变

5、土地私有制为土地公有制; 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适用排除法, 不对,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不可能提出变土地私有制为土地公有制,这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因此选 B。 考点:三民主义 点评: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中国历史标志性的事件。因此本考点成为高考命题热点之一。命题者往往通过材料和情景考查对辛亥革命的背景、具体事件和影响的认识或理解;从中华民族振兴、关注民生的角度,考查对三民主义的理解。 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

6、球通史中说: “由于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政策赢得了农民的支持,同时日本人在东部沿海的进攻又削弱了蒋的政府,毛泽东逐渐扩大了他的力量。 ”在上述观点所体现的时期或时段里,毛泽东发表的重要论著最有可能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新民主主义论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论十大关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 “由于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政策赢得了农民的支持,同时日本人在东部沿海的进攻又削弱了蒋的政府 ”可以判断是指抗日战争时期, A是在国民革命时期, C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只有 B符合时间。 考点:毛泽东思想 点评: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的大变动与社会状况的大变革紧密相连。百家争鸣与封建制度

7、的确立,资产阶级思想传播与封建王朝的垮台,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新中国的诞生,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等,关系密切,在复习时应予以重视。 美国时代周刊每年都会将它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放在它的封面上,右图是 1985年的封面人物,英文标题为 “远离马克思 ”, 该杂志以此为题可能主要是关注中国的 A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政治体制改革 D “一国两制 ”构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 B不对,在 1956年已经完成; C不对,与时间不符,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到一定阶段后开展; D 是在 20世纪 80 年代初提出; A 符合题意, 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

8、展,表明中国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考点:邓小平理论 点评:高考命题角度猜想:角度一 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考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程。角度二 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角度考查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从而理解理 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角度三 以南巡谈话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中国共产党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和启示。角度四 以十四大内容为线索,结合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速动的社会改革等史实综合比较这些改革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和特点及异同点等。角度五 以南巡谈话为线索纵向考查历史上的思想大

9、解放运动及其历史意义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不包括 ( ) A克隆羊多利 B杂交水稻的培育 C载人航天技术 D原子弹爆炸 答案: A 试题分析: B杂交水稻的培育是在 20世纪 70年代初; C载人航天技术是在2003年 “神舟五号 ” 发射成功; D原子弹爆炸是在 1964年; A不包括在内,克隆羊多利是 1996年在英国培育。 考点:新中国科技 点评: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010、 2011年均未做考查,但备考时仍需关注: 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提出;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不仅在当时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而且还

10、引发了福岛核电站的泄漏危机,长期的危害将不可预计。面对这场浩劫,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利用核能需要谨慎从事 B核能的研究和使用弊多利少 C人类需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 D这不会影响到人类在核研究方面的步伐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人类研究和使用核能的历史上,像福岛核电站这样的惨剧并非只有一例,但是总的说来,核能对人类是利多弊少,短时间内,人类在这方面的脚步不会停止,但要从这样的事件中去吸取教训,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因此选 B. 考点:近现代科技 点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影响是近年来高考历史的重点所在,三次工业革命所涉及到的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等基本史实是高考命题的基本落脚点,因此这

11、部分的内容考查多在选择题中出现,侧重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其中包括对生产力的推动、引发社会关系和国际关系的变化等这部分内容多在非选择题出现注重考查考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比较能力。可以预见,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和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的引入,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近代化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以及科技革命带给我们的启示很可能成为高考历史命题的趋向。 同 学们需要重点理解以下几个问题: 1科技革命不仅是一次次技术革命,也是一次社会变革。 2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详见下一专题 )。 3科技革命的启示以及应对策略。 “在美国宣称阿波罗计划成功的约半个世纪之后,我们也将自己的登月

12、计划提到了议事日程,事实已经证明,我们有能力征服太空,有能力将中国人从地球引力的束缚中暂时的解脱出来,去探寻那未知的宇宙奥秘。 ”最能证明我们“能力 ”的事件是( ) A 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 B 1970年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C 2003年 “神舟五号 ”升空 D 2007年 “嫦娥一号 ”飞临月球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1964,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实验成功,加强了国防力量;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1992年,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 1999年,我国载

13、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和 “神舟 ”5 号飞天的巨大成就。最能证明我们 “能力 ”的事件是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因此选 C。 考点:新中国科技 点评:从内容上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的提出及取得的成就;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等都是高考重要的知识点。从命题角度看,着眼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背景、作用、经验教训等问题的分析。 著名诗人艾青的诗作蝉的歌中所蕴含的意境与国家的 “双百方针 ”十分契合,但却在当时遭到严厉地批判,甚至被诬蔑为 “反动文人 ”,这是因为( ) A民主革命斗争的需要 B “双百方

14、针 ”已经不适合国家发展的需要 C文化大革命将学术问题异化 D蝉的歌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不对,民主革命的任务随 着新中国的成立已经基本胜利; B 不对,“双百方针 ”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 D与事实不符;双百方针在贯彻实施过程中遭到挫折,主要是因为受到文革时期 “左 ”倾错误的影响,把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因此选 C。 考点: “双百方针 ” 点评:全面理解 “双百 ”方针的含义、意义: ( 1)含义:在科学文化中实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即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在学术问题上 “百家争鸣 ”是

15、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 “双百 ”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领域和科学研究领域 ,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 2)意义:它充分体现了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这两个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科学上不同的学派之间的矛盾同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需要一条正确的路线去解决,而这条路线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1980年电影庐山恋一经公映,立即红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剧中悱恻缠绵的爱情故事,令那个时代的人们为之倾倒,可说开创了我国新时期爱情电影的先河。庐山恋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爱情电影更能被人们所接受 B改革开放

16、后社会需求的正常体现 C我国综合国力获得显著提高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是说明表面现象; C不能说明根本原因; D是在 1976年结束; B符合题意,反映了改革开放时期人们对文化生活的社会需求日益强烈。 考点:新中国文化事业 点评:新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成果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较少,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不大。在复习时关键是把握基本的历史事实。从命题角度来看,试题更加着眼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背景、作用、经验教训等问题的分析,同时与政治、地理 学科等的联系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 下图是 1976年发行的邮票 “工农兵上大学 ”系列中的

17、一张,从所学历史知识来分析,这应该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时期的教育现状 ( ) A文化大革命 B建国初期 C社会主义制度形成期 D改革开放后 答案: A 试题分析: B不对,是指 1949年至 50年代初; C不对,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不对,改革开放是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66-1976年为文革十年动乱时期,因此选 A。 考点:新中国教育 点评: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一部分, 2011年四川文综第 37题做了考查,备考时要关注: 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 “文化大革命 ”中的 “教育革命 ”;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

18、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 “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可见是指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特点: 内容上,强调理性,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表现形式上,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浪漫主义特征: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但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

19、丰富多彩,辉煌瑰丽。现实主义 基本特点: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现代主义特点:反对传统和理 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艺术形式多样化。因此选 B。 考点:浪漫主义 点评: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的考查呈现逐年增多的态势。从考查的内容看,主要考查美术作品及其风格特点尤其是现代派绘画的考查上。从命题的角度看,将着眼于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过程具体背景、文学艺术流派特点、代表人物以及人物与作品、艺术价值及影响的考查。高考命题的选点多与社会生活、社会时政热点相联系。 诺贝尔获奖者莫言的小说蛙,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 50多年的乡村女

20、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 近 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2011年 8月,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2年 10月,莫言获得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蛙的成功直接源于 “双百 “方针的提出 B蛙的文学特点属于特定时期的 “样板文学 ” C蛙是反映以新中国成立后 60年代农村社会生活的 “知青文学 ” D蛙以多端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思考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对, “双百 “方针的提出是在 1956年; B不对,这是指文化大革命时期; C不对,题干信

21、息 “该书反映新中国近 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 ”,而不是反映以新中国成立后 60年代农村社会生活,因此 D符合题意。 考点:新中国文学 点评:新中国文化事业部分备考时要关注: “双百 ”方针的提出及含义; “双百 ”方针提出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十年动乱 ”与文化凋零; 文化事业的繁荣。 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疾呼: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更为关注民众教 育和政治启蒙 B民主与科学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旗帜 C表明陈独秀放弃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念 D有利于破除中国传统旧思想对人们的

22、束缚 答案: C 试题分析: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说明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民主和科学的思想,科学是指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民主是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陈独秀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因此 C理解不正确。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看,要关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特点、意义。新文化运动不但是中国近代 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时它又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要熟悉到新文化运动中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层次的提升: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政治制度提升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学习资本主义思想开始转向学习社会主

23、义思想。 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 “在所有 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 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 蛮夷 学习的自强运动。 ”据此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向西方学习上,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和发展者 C林则徐以 “自强 ”为口号提倡和发动了向 蛮夷 学习的近代化运动 D西学东渐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历程 答案: C 试题分析: ABD 说法正确,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迈出学习西方的第一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将其主张付诸实践; C说法不正

24、确,应是指洋务派以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为口号,提倡和发动了向 蛮夷 学习的近代化运动。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点评:自鸦片战争以来到 20世纪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的历程。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个主题:中国向何处去一个方向:向西方学习三个阶段:学造器物 -仿行制度 -提倡思想解放 下列关于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头 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 A相继经历了由 “走英日道路 ”到 “走美法道路 ”再到 “以俄为师 ”的过程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

25、案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 利的正确道路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注意时间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头 20年 ”,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改向井冈山进军,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因此与题干时间不符,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点评: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专题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之一,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各派别的思想主张及向西方学习的层次、对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历史影响等方面

26、,其中对西方学习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围绕中国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思想而展开。从内容上看,西学东渐、早期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都是重要考点。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命题形式多种多样,角度各异,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多数以 “新材料、新情境 ”的题目为主。 在山东曲阜孔府大门两旁的明柱 上,悬挂着一副对联: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那么最初让儒家思想 “与国咸休,同天并老 ”的思想家是( ) A朱熹 B孔子 C孟子 D董仲舒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与国咸休 ”是指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额正统思想;,

27、“同天并老 ”“是指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之说,与之相符的只有汉代董仲舒,因此选 D 考点:儒学 点评: (1)从内容和题型看,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及异同、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反封建民主思想及儒学地位变化等仍可能是高考命题核心考点;主流思想命题仍然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并重。 (2)从高考命题角度看,命题可能从传统文化代表人物角度考查其主张、成就及影响,考查传统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文化现象的理解。 (3)从关注社会现实热点、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角度看,综合考查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特别是儒学中优秀合理的成份,如和谐理念、民本思想、大一统思想、以德治国以及伦理道德中的仁义诚信等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 著名

28、史学家钱穆在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曾用 “发明民主精义 ”一语评价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并引用黄宗羲的观点佐证自己的论点。下列各项中钱穆不可能引用的是 A “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 ” B “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 ” C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 D “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 答案: C 试题分析: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 ,批判君主专制 ,主张以分权的方法限制君权 ,ABD都与之相符; C体现了宋明理学 “存天理、灭人欲 ”的观点,维护封建统治,不可能是黄宗羲的观点,因此选 C。 考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点评:关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备考策

29、略:以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为主线,梳理儒家思想形成、发展演变的历程,把握儒学发展演变历程中代表思想家的主张及影响,分析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主张;认识儒学主流思想的演变阶段的特征和影响,理解不同阶段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评价儒学发展演变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影响;将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分析评价。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数学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一部著作记载了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一数学著作应该是( ) A周髀算经 B九章算术 C缀术 D齐民要术 答案: B 试题分析:九章算术约成书于

30、东汉时期,采用十进位记数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应用数学专著。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是古代农学著作, AC 是数学著作,但与题干不符,因此选 B。 考点:中国古代科技 点评:复习中国古代科技部分,要按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历法、农学、医学等梳理古代科技发展的成就,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认识中国四大发明等科技对世界的贡献。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评述不正确的是 A这些作品的文学体裁产生 于明清时期 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 C这些作品都属于章回形式的长篇小说 D体现了中国明清时期的文学特色 答案: A 试题分

31、析: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都属于明清小说,与前代相比,明清小说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BCD都表述正确, A表述不正确,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在魏晋南北朝就已经兴起,因此选 A。 考点:中国古代文学 点评:复习中国古代文学部分注意梳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和不同时代文学的不同特征。注意一定时期作品所体现的时代背景,深刻理解 “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 右边是宋 马远的山径春行图,这幅画最重要的风格是( ) A表现文人意趣 B表现民间风情 C以形写神,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D表现雍容

32、华贵的盛世气象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考察文人画,对中国 “文人画 ”特点的认识 中国 “文人画 ”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这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抒情活动。 文人画从描写的物象来看侧重山水花鸟,从创作手段来讲,多是简括的、即兴式的、书法式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文人画的作者希望通过绘画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情思,其目的并不止于绘画本身而是超乎其上,所以才使用了这些对创作约束力较小的艺术手段和对思想约束力较小的绘画内容。因此选 A。 考点:中国古代绘画 点评: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有着 “书画同源 ”的说法,高考命题特别注重对古代书画戏曲艺术特征及其成就的考查。复

33、习时应注意 分清书画艺术的特点、书画戏曲艺术的成就的时代特征,加强对书画戏曲艺术所反映出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理解。 中国古代史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 “太简 ”,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 “支离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答案: A 试题分析:抓住关键词 “理学 ”、 “支离 ”。人民版必修三教材 “宋明理学 ”一课中,讲述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 “支离 ”,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头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 “发明本心 ”,以作为

34、自己安身立命之地。由此可见,这里的 “甲方代表人物 ”指朱熹,乙方代表人物为陆九渊。 “格物致知 ”是朱熹的思想; “知行合一 ”是王守仁的思想;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 这是二程的思想,“发明本心 ”是陆九渊的的思想,因此选 A。 考点:宋明理学 点评:程朱理学与陆 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共同点:( 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 “仁 ”“礼 ”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 “理 ”。( 2)影响相同: 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不同点:(

35、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 “理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 “心 ”,认为本心是 “理 ”。( 2)把握 “理 ”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 “格物致知 ”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 ”,陆王心学提出,求 “理 ”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答案: D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过: “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

36、是中国的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本身 ”,下列不能证明这个观点的史实是 A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 B君主专制强化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 C闭关锁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自卫 D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商业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从多角度论证这一观点:政治 :专制集权高度膨胀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或 “闭关锁国、海禁政策阻碍了发展 ”,经济 :传统的农耕文明取得了巨大成就 ,居世界领先地位 ;但当世界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时 ,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化 :明清时期虽然出现具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但理学始终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 ,礼教纲

37、常愈趋苛严 ,以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 (八 股取士 )严重阻碍了新思想的出现与发展。因此 D表述不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 点评:解答否定型选择题,审清题型、题意是解答否定型选择题的必要前提,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题: 1)直选法,根据所学知识,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的选项。 2)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的选项,剩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3)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国人从林则徐 “开眼看世界 ”开始,进而 “中体西用 ”,

38、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 A林则徐建议制造炮船以抵御英国,被道光帝朱批为一派胡言 B康有为抨击坚持 “天不变,道亦不变 ”的封建顽固势力 C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 存其一必废其一 D毛泽东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所涉及的时间、事件是指近代前期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转变。而毛泽东提出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是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与题干时间不符。因此选 D。 考点:毛泽东思想 点

39、评: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看,毛泽东思想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比较少,但是在高考备考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的要多加注意。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 “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般说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解决的是政治问题,只有民生主义才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故孙中山称其为 “社会革命 ”。再具体地说民生主义的内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贫弱至富强;同时还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内容,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溃疡的批判和由此产生的 “对社会主义的同情 ”。孙中山把民生主义

40、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土地与资本两大问题。 “平均地权 ”“ 土地国有 ”是孙中山的土地方案。孙中山认为这一方案的实施可以防止垄断,也能使 “公家愈富 ”,从而促进 “社会发达 ”。所以选 C 考点:三民主义 点评:近年来,中国思 想近代化的问题是中国史学界研究的热点,地主阶级洋务派的 “中体西用 ”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民主与科学等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要抓住一条主线: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及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把握向西方学习的四个阶段的主题内容:一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 “器物 ”;二是从戊戌变法到

41、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 “制度 ”;三是 1915 年至 1919 年,资产阶级学 “思想文化 ”;四是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 “走俄国的路 ”到 “走自己的 路 ”。 从中国历史来看, 20世纪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 具有时代特征 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具有科学性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传播的产物,排除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后来证明有其局限性,不是拯救中国的正确理论,排

42、除 ;因此选 B。 考点: 20世纪重大理论成果 点评:近几年高考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孙中山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 从命题角度上看,侧重于考查区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具体内容,并与新三民主义进行对比,考查三民主义的发展;注重考查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主要理论成就与著作以及相关背景和影响,将毛泽东思想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联系,考查毛泽东思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作用;注重考查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背景、影响,突出考查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地位和作用。从题型上看,主要是选择题。因此,考生复习时可将 三民主义与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相联系,突出

43、中国近代化的主题;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与党的建设相联系,总结党的指导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与重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 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 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 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 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答案:

44、 B 试题分析: B项说法不正确,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具有市场导向性,建立中华民国确立起 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但不具有权威整合能力,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A 项说法正确,百日维新中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但缺乏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最后归之失败。 CD两项说法正确较好地反映了毛泽东和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 建设的重要特点。 考点:中国近现代化 点评: “近代化 这个概念虽然是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一个新名词,但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却是一个屡考屡新的永恒命题。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既是当今社会的热点,又是历史教学的重点,而且其内容广泛,涉及诸多领域。可以说,中国近代现代史,就是中国近

45、代化历程的发展史,在历年的高考中均以不同形式出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且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也仍在进行,因此,近代化问题仍然是历史考试的焦点问题之一,除基本史实外,考查近代化的经验教训从中概括出它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启示,可能性比较大。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 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提出这一观点的最有可能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答案: B 试题分析: “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可见作者主

46、张君民共主,君主立宪; A主张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CD主张民主共和政治;因此选 B,这符合近代维新派的主张。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点评: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治民主化进行探索的两种理论模式,在政治行为上直接表现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维新派主张改良,而革命派主张革命。两种观点,两种模式,既对立又统一。他们是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股新的政治势力,他们的主张和要求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要求。他们同时以 “救亡图存 为己任,爱国是二者的共同起点。虽然他们对帝国主义斗争存在一定的软弱性,但都希望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下解

47、放出来,实现民族独立。他们都取法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君主 立宪和民主共和作为革新中国与打击旧学的思想武器,最初取自西方的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说、进化论和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归纳方法等。他们都把中国的出路寄托于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反封建又是二者共同的目标。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莎士比亚 (1564 1616)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材料二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人文根本上感觉不足。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