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贵州省湄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中国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 “白马非马 ”、 “田忌赛马 ”、 “郑人买履 ”、 “刻舟求剑 ”、 “守株待兔 ”等。这些寓言故事的产生表明哲学的智慧 A产生于寓言故事 B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源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D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答案: 试题分析:哲学产生于社会实践活动,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故ABC项错误。题中中国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说明哲学产生于社会实践活动,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
2、考。本题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产生知识点。 点评:本题以寓言故事的产生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只要能用哲学语言准确表述材料中的信息,就可答好此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客观实在性 依赖于人的意识 是可知的、永恒的 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 A B C D 答 案: C 试题分析:物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种客观实在性是可知的、永恒的,它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它是从万事万物中总结出来的,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这种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故 项错误。本题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
3、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知识点。 点评: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在高考中是个易考点,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本题难度适中。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说: “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 ”他的话从哲学上说明 A认识在先,实践在后 B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掌握的理论越多,实践活动越有效 答案: C 试题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故 AB项错误。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取
4、得成功。故 D项错误。本题选 C项。考点: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知识点。 点评: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是考试经常考查的内容,复习时对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真正理解,然后再结 合材料分析。本题难度适中。 田径赛中, 4100接力赛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在于能否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优势。第一棒要求反应速度快、爆发力强;第二、三棒要求奔跑速度快、耐力强;第四棒要求心理素质好、冲刺能力强。 4100接力赛的布阵理念告诉我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要获得成功,必须做到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研究并改进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从客观实际出发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5、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改进、改变。故 项错误。题中 4100接力赛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在于能否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优势。做到从客观实际出发。每一棒的要求都不同说明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本题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规律、从实际出发等知识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题目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在于对题干的理解,在解题过程中也可运用排除法等解题技巧。 一些地方发现过 “狼孩 ”、 “熊孩 ”,他们虽为人所生,但没有人的意识。这说明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是派生的 意识是人类社会的
6、产物 有了人脑并不等于就有了意识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所以有了人脑并不等于就有了意识。 “狼孩 ”、 “熊孩 ”,虽为人所生,但没有人的意识。说明了这点。本题选 B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故 项错误。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是说动物没有意识。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简单,可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熟记基础知识很关键。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这是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一首。这首诗告诉我们 A物质是运
7、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C在肯定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应看到相对静止的存在 D物质运动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说的是事物的绝对运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说明事物又是相对静止的。所以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本题选 C项。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说的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运动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说的是规律的特点。故 AD 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 B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知识点。 点评:本题一方面
8、考查学生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考查学生从古诗文中抽象概括出相应哲学观点的能力。此题难度适 中。解答好此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教材相关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二是对古诗文的准确解读。 毛泽东说过,我们共产党内能有 100多到 200人真正学通了哲学,那么我们就能够打败帝国主义。毛泽东这一观点,我们应当这样理解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真正学通了哲学,那么我们就能够打败帝国主义。毛泽东这一观点突出学习哲学的重要性。因为哲 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
9、学问。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本题选 C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说的是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说的是哲学的产生。故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知识点。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难度适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 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全面继承了
10、德国古典哲学,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批判的继承,并不是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故 项错误。本题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知识点。 点评:正确选择本题可尝试用排除法,三项组合只要有一项是错的就可进行排除,最后确定正确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在长期的环保监测中,人们发现 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从 1997年提出到
11、 2010年底为止,只有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对 PM2.5进行强制性限制,而我国一直没有强制监测。 2011年 12月 5 日,我国把强制监测 PM2.5 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012 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 (PM2.5)等项目监测, 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这将会大大促进我国大气质量的改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的。 (13分 )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长期环保监测实践中,人们认识到了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人们对 PM2.5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
12、,强制监测 PM2.5成为必然。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我国制定并有计划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利于改善我国大气质量。 试题分析:本题是高考中常见题型,答题基本模式是 “理论( 课本知识)十材料分析 ”。 就本题来讲需要知识与材料有机结合即可。本题以人们发现 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的过程为背景,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结合材料运用课本知识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知识点。 点评: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
13、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 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 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B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认真学习哲学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世界观也体现着方法论 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 答案: 试题分析:世界观人人都有。具有自发性。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也体现着世界观。真正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故 BCD 项错误。本题选 A
14、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答案: C 试题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 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
15、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本题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知识点。 点评: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的知识的理解。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我国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认为: “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 ”这句话所属的哲学流派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王充认为: “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 ”不承认鬼的存在。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1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故本题选 D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它所理解的 “物质 ”比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前进了一步,但它仍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它具有三大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史观。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
17、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他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AB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分析理解材料观点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材料的观点。 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 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C启蒙 运动使欧洲
18、文化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D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答案: 试题分析:伏尔泰和卢梭代表了思想运动,是哲学思想,他们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本题选 A项。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指导作用。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的发展空前繁荣,但并未达到了顶峰。哲学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力量。故 BC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评价事物的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 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哲学,最根本最重要的特征是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
19、么? 答案: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试题分析:本题是简答题,这类题型比较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考查学生识记课本知识的能力。 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简单,熟记基础知识很关键。 物质和运动大关系是什么? 答案:物质与运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物质离不开运 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时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试题分析:本题是简答题,这类题型比较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
20、和理解,考查学生识记课本知识的能力。物质和运动关系是注意两方面方面,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关系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内容,很简单,是送分题,不可出现失误。 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生活和实 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试题分析:本题是简答题,这类题型比较简
21、单,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考查学生识记课本知识的能力。结合课本基础知识作答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知识点。 点评:注意全面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从是什么、为什么理解和把握。 综合题 材料:生 物学家童第周对青年朋友说: “我提倡搞生物学要学点科学史,学点辩证法,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哲学很重要,他对自然科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懂辩证法就搞不好生物学。 ”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哲学知识,谈谈你对哲学和自然科学关系的看法。 (12分 ) 答案:( 1)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22、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在正确世界观的指导下,有利于获得科学成就,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 失去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试题分析:本题审读设问考查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依据课本基础知识从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两方面回答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知识点。 点评:本题是收敛性试题,这种试题的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 (如:政党的有关知识、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等 )。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 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 (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 )、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