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33571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 ( )决定的。 A个别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劳动生产率 D价值 答案: B 试题分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与个别劳动时间。故 ACD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点评:本题是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内容比较简单,只需学生回忆书本知识,无需经过复杂的思考。但这个知识点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基础的知识点,只有弄懂这一知识点,才能理解其他知识点。一定要引起学生重视。 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者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 ) 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分配和消费影响生产 分配是生产的目的和消费的动力 消费是生产和分配的前提、基础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者关系是分配和交换是连 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分配和消费影响生产。分配是生产的目的和消费的动力。消费是生产和分配的前提、基础。故本题选 A项。 考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者关系 点评:此类考题,要求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运用课本知识回答即可。由于紧贴实际生活,学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题难度较小。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3、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其 “统一性 ”在于 ( ) 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都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它们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都是与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相联系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适用于公有制经济。故 项错误。本题选 C项。 考点: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区别。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范围要大于社会主义经济

4、,既包括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学生也容易相互混淆,此类知识一直在高考中以不同形式出现,需要牢记两者的区别。 货币的本质是 ( ) A一般等价物 B商品交换的媒介 C商品 D价值符号 答案: A 试题分析: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与一切商品进行交换。从根本上说,货币的神奇之处在于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故本题选 A项。它比商品出现的晚,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使它的职能。纸币是价值符号。BC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货币的本质知识点。 点评:本题是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难度较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书本知识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

5、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生产同样一只茶杯,甲、乙、丙 3 人耗费的劳动时间分别为 1 小时、 2 小时、3小时,请问哪一只茶杯价值量大 ( ) A甲的茶杯 B乙的茶杯 C丙的茶杯 D三只相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所以甲乙丙三人虽个别劳动时间不同但甲乙丙生产的商品价值量一样大,因为它们都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故本题选 D 项。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知识点。 点评:理解本题的实质很关键,记准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分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的意义是作对本题的关键。本题难度

6、是适中。 依据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某地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建立起 “股份 +合作 ”的土地流转路子和 “底金 +分红 +劳务收入 ”的土地流转分配方式。从所有制上看,这种土地合作制属于 (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个体经济 答案: B 试题分析:集体经济是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由题中 “建立起 “股份 +合作 ”的土地流转路子和 “底金 +分红 +劳务收入 ”的土地流转分配方式。 “这句话可看出是股份合作制形式。股份合作制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故本题选 B 项。AC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集体经济知识点。

7、 点评:本题是学生运用教材基础知识解决问题,比较简单,可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关键分清农村公有制的表现形式是集体经济。 作为闻名遐迩的民营企业,红豆集团有着严密的组织形式和完善的组织结构,你认为下列选项属于红豆集团有限公司最高决策机构的是 ( )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总经理 D监事会 答案: A 试题分析:其中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故本题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知识点。 点评:股份有限 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

8、区分是重点内容,要全面掌握,本题有一定难度,记准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 )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前提。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基础。故本题选 D项。 AB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维护劳动者权益知识点。 点评: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搞清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基础。然后逐项分析进行排除。本题难度适中。牢记基础和前提不

9、同。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 ) A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 答案: A 试题分析: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说明了这一点。本题选 A项。 B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涉及到了多个知识点,需要考生有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考生要利用逻辑思维,一点一点的进行分析判断,需要对知识的进行整合。这样才能得到正

10、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黑龙江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 2000年、 2005年和 2006年分别为 42.5%、40.6%、 38.8%,这一变化趋势表明,我省居民 ( ) 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 B家庭食品支出额在减少 C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D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为主 答案: C 试题分析: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改善。题中恩格尔系数在减小表明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不

11、断改善。故本题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恩格尔系数知识点。 点评:本题以错选 B,认为恩格尔系数减小就是城乡居民的食品性消费支出不断减少。原因是不理解恩格尔系数的概念。本题难度适中。 关于恩格尔系数这个知识点在近几年高考中反复考查,不仅要把握它的内涵,还要领会它与消费结构、消费水平的关系,理解不同国家之间、我国城乡之间恩格尔系数的差别及其意义。 在 “商品 货币 商品 ”的流通过程中, “商品 货币 ”阶段的变化 “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 )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

12、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答 案: A 试题分析:商品的生产者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价值,为了获得价值必须出让商品的使用价值。为了更好的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所以说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故本题选 A项。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商品交换中起决定作用。故 BCD项错误。 考点:商品的基本属性。 点评:此类考题,考查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知识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书本知识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类型经常出现在高考

13、题型中,应引起 重视。 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种控制力主要体现在 ( ) 对所有行业的控制力 对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的控制力 对经济运行整体态势的控制能力 对重要稀缺资源的控制能力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故 项错误。本题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国有经济知识点。 点评: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和支柱,

14、是考试的重点,对其含义、地位、意义和控制力要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本题难易适中。 下列对外资经济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它是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进行 的投资 B它包括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C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 D外商的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 答案: A 试题分析:外资经济包括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外商的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它不是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进行的投资。故 A项错误

15、。本题选 A项。 考点:外资经济的知识点。 点评:逆向型选择题题干中一般有 “不是、不属于、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具有 ”等提示语,要求从选项中把不和题意的选出来。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的答案:。也可用概念分析法、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中国国家统计局 2010年 3月 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同比上涨 2.7%,超出了市场预期。但从消费结构看,我国居民消费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我国缩小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归根到底要靠 ( ) A转变我国居民消费观念 B

16、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C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D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答案: C 试题分析:经济不断发展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居民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的变动等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决定居民消费从低级逐步向较高层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故本题选 C项。 AB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知识点。 点评:影响消费的因素是易考点,区分根本因素和主要因素。本题难易适中。本题还可从主要因素考查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影响消费的因素,并 注意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但根本因素有且只有一个就是经济发展。影响消费的因素是高考经常出现的考点,考生要加以重视。 出版的

17、第五套人民币在保留原来券别的基础上,增加 20元、 200元、 500元券,去掉 2元、 2角券,这说明 ( ) A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值 B人民币币值降低了 C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发行量 D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但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规定的。纸币的面值( 1元、 10元、 50元、 100元)是由国家规定的。每种面值纸币各发行多少是国家规定的。每种面值纸币的购买力国家无权规定。故 D项错误。纸币面值的变化不会造成了人民币的贬值。故 B项错误。纸币面值代表多大价值不是国家确定的。故 D项错误。本题选 A项。 C项

18、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纸币知识点。 点评: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题难度适中。记住关于纸币的 “三有一无 ” 原则即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纸币的发行多少,每种面值的纸币发行多少,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很关键。 如果一个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个 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他在市场竞争中 ( ) A处于不利地位 B必然赚钱 C必然亏本 D处于有利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所以甲乙丙三人虽个别劳动时间不同但甲乙丙生产的商品价值量一样大,因为它们都是由社

19、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个别劳动生产率高。处于有利地位盈利。故本题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知识点。 点评:理解本题的实质很关键,分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 个别劳动时间的意义是作对本题的关键。本题难度是适中。 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 2009年 8月 24日, 100美元兑换 756.91元人民币; 2012年 5月 4日, 100美元兑换 682.65元人民币。这一变化表明 ( )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 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人民币对

20、美元汇率问题。 2009年 8月 24日, 100美元兑换 756.91元人民币; 2012年 5月 4日, 100美元兑换 682.65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说明美元贬值,美元汇率降低。而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不利出口,有利于进口。故本题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汇率知识点。 点评:本题关于汇率问题。可利用这一公式:外币汇率升高 本国货币贬值 有利于本国商品出口(不利于本国进口商品) 不利于本国(对内对外)投资 增加本国就业 增加本国国民收入。其他说法都可以转换成上面公式在进行推导,这样就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在经济活动中,人们消费时经常使用的两种结算

21、方式是 ( ) A现金结算和信用卡结算 B现金结 算和转账结算 C现金结算和实物结算 D转账结算和外汇结算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算的方式一是现金结算,二是转账结算。结算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等。故 ACD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结算的方式 点评:区分结算的方式和结算的信用工具的区别是作对本题的关键。要求学生能结合书本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来解答题目,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电视作为全新的电视服务模式受到人们欢迎, “随时随地看电视 ”成为现实,人们对手机电视运营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手机电视经济 ”的 产生与发展表明( )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生产为消费

22、创造动力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分配与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电视作为全新的电视服务模式受到人们欢迎表明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人们对手机电视运营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表明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故本题选A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对于考查生产和消费关系的题目,考生一定要根据

23、材料来判断强调的是生产的决定作用,还是强调的消费的反作用,从而锁定正确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 ) A基本内容 B作用 C存在条件 D表现形式 答案: D 试题分析: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故本题选D项。 ABC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 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别。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下列关于纸币的正确说法是 ( ) A纸

24、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B纸币发行越多,表明国家越强大,人民越富有 C纸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磨损,价值减少现象 D纸币随着商品交换的产生而产生 答案: A 试题分析: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本身无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发行越多,容易发生通货膨胀,人们生活水平下降。纸币随着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过程中而产生的。故 BCD项错误。本题选 A项。 考点:纸币的知识点 点评:本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比较简单,只需学生回忆书本知识,无需经过复杂的思考,在高考中不是重点。关于纸币学生比较熟悉,应记住和理解有关纸币的准

25、确知识。 俗话说: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里的钱是( ) 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现实中的货币 观念中的货币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流通手段又叫购买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故 项错误。价值尺度职能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价值尺度职能关键词标价,售价等,起衡量作用。是观念中的货币本题选 B项。 考点: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点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要区分清楚,价值尺度职能体现在商品的标价上。流通手段体现在货币在购买活动中的职能,另外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也要区分,流通手段中的货币与商品交换同时进行,而支付手段体

26、现在商品买卖中,与交换不同时进行。 人民币币值稳定既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要求( ) 对内保持物价稳定 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人民币购买力不变 人民币不贬值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民币币值稳定要求对内保持物价稳 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人民币购买力随着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故 项错误。本题选 A项。 考点:人民币币值稳定的要求。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用人民币币值稳定的要求来回答问题,还要求学生学会通过材料的分析得出结论,这也是高考出题的一个惯例。本题难度适中。 下列对外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外汇就是外国的货币 B外汇是

27、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C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D外汇是外币对人民币的兑换比率 答案: C 试题分析: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外汇并不就是外国的货币。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故 ABD项错误。本题选 C项。 考点:外汇的知识点 点评:外汇和外币不是一回事。外币不一定都是外汇,只有可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外汇不等于外币,外汇除包含外币外,还包括以外币支付的支票、汇票、股票、债券等。本题难度适中。 张先生一家计划今年 “十一 ”黄金周到拉萨去旅游。最适合张先生携带的信用工具是( ) A现金 B现金支票 C转帐支票 D信用卡 答案: D 试题分析:信用

28、工具是信用卡和支票等。信 用卡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是经济往来结算中使用的信用工具,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购物和消费,持卡人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和转账。信用卡的作用:信用卡作为转账结算的一种信用工具,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减少了现金的使用及不便,简化了收款手续,节省了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为持卡人带来极大便利。故本题选 D项。 考点:信用工具 点评:使用银行信用卡的优点,是近几年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也是与我们的日常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对银行 信用卡的内涵、作用,复习时要结合实际深入领会。本题难度适中

29、。 下列是对互联网上下载的收费信息认识正确的是( ) A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C不是商品,因为它是无形的服务 D不是商品,虽然有价格但不是劳动产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商品的含义。要想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题中对互联网上下载的收费信息是劳动产品,购买所得是交换所得。所以是商品。所以本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的含义知识点。 点评: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商品的含义。难度适中。准确理解基本概念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商品的含义是考试经常考查的内容要全面复习。 假设在一年里全社会待售商品总量

30、为 500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 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 5次。那么,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了 16000亿元,这时的 1元钱相当于元,这会引起。( ) A 80000 5纸币贬值 B 4000 0 25购买力降低 C 20003购买力提高 D 16000 2通货膨胀 答案: A 试题分析: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次数 =W 价格水平 待售 W 数量 /G 流通速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5000亿 85=8000亿元。这一年实际发行了纸币 16000亿元,这时的 1元钱相当于 0.5元。引起纸币贬

31、值。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数量,是通货膨胀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本题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和通货膨胀知识点。 点评:经济学计算题经常考查,要熟记几个公式,是做好计算题的关键。本题难度适中。课本基本知识的 掌握是作对本题的关键。 下列消费品中,不具有互补关系的是( ) A汽车与汽油 B DVD机与光盘 C牛奶与豆浆 D旅游与旅游用品 答案: C 试题分析:如果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ABD是互补商品。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牛奶与豆浆是互为替代品。故本题选 C项。 考点

32、:互补商品的含义。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品的区别。要求学生能结合书本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来解答题目,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本题难度 适中。 吸烟、酗酒有害身体健康、赌博是犯罪的祸根、吸毒是走向死亡之路。这些人不懂得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要 ( ) A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B改变落后、不良的生活习惯,树立消费的科学性 C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跟风 D使家庭消费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吸烟、酗酒、赌博、吸毒是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不科学的消费。所以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要改变落后、不良的生活习惯,树立消费的科学性。故本题选 B项。 A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

33、题意应排除。 考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点评:本题是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现象的分析判断,然后结合课本基础知识解答本题。题目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在于对课本知识的准确界定,在解题过程中也可运用排除法等解题技巧。 下列各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的是( ) A汽车和汽油 B网球和网球拍 C手机和手机电池 D飞机和火车 答案: D 试题分析: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 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34、,同时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飞机和火车是互为替代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故本题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互为替代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知识点。 点评: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人们消费选择的影响可概括为 “升减替代升,口诀记心中;升减互补减,答题无风险。 ”本题难易适中。 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下列情况决定的 ( ) A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B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性 C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不强 D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超过了公有制经济 答案: B 试题分析: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35、,呈现多层次性。故本题选 B项。 A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 点评:本题是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难度较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书本知识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金钱是财富的象征,作为青年学生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是 ( ) 要取之有道,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要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 有钱能使鬼推磨,要采取一切手段攫取金钱 要用之有益,把钱用于做有意义的事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金钱是财富的象征,作为青年学生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是要取之有道,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要用之有度,花

36、钱要有所节制。要用之有益,把钱用于做有意义的事。故 项错误。本题选 A项。 考点:对待金钱的态度。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把握能力,考生要准确的把握材料信息,就要准确的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本题又是四选三的题型,只要排除了一项,答案:就已经出来了。本题难度适中。 2012年的端午节期间,很多人不再是通过吃粽子、划龙舟的形式过节,而是通过发短信的方式,互相庆祝端午节。手机的出现和普及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这主要体现了( ) A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生产决定消费方式和水平 D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

37、象 、方式和水平。题中手机的出现和普及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人们通过发短信的方式,互相庆祝端午节。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水平。本题选 C项。 AB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生产决定消费知识点。 点评:此类考题,要求学生掌握生产决定消费,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区别,并需根据所给材料判断出是生产决定消费。这是高考命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方式,由于紧贴实际生活,学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题难度适中。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 ) A适度消费 B多元化消费 C可持续消费 D健康消费 答案: C 试题分析:绿色

38、消费的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倡导绿色消费 ”的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故本 C项。 AB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 “倡导绿色消费 ”的核心知识点。 点评: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的知识的理解。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 “倡导绿色消费 ”的主旨。绿色消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把握绿色消费的相关知识。 2008年中秋节列入法定节日后,我国各地短途旅游迅速火热。按照消费的目的来看,旅游消费属于 ( ) A劳务消费 B钱货两清

39、消费 C生存资料消费 D享受资料消费 答案: D 试题分析: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 和租赁消费。按照交易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劳务消费和有形商品消 费。按照交易目的不同,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旅游消费按照交易目的不同属于享受资料消费。故本题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类型知识点。 点评: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消费类型。然后逐项分析进行排除。本题难度适中。牢记几种消费类型的不同。 综合题 材料一: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小杨终于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在开学前,她打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备以后学习娱乐之需。以下是她购买电脑的全过程,请你参与其中,感

40、受她的快乐。 准备:小杨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相关信息,发现笔记本电脑的品牌众多,不同品牌、不同地区间的价格差距也比较大。高不过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比起前几年,笔记本电脑的配置普遍提高了,而价格则普遍降低了。 分析产生上述价格现象的原因。( 10分) 材料二:小杨有两点考虑:其一,自己买电脑只是为了日常学习和信息查询,所以,配置没有必要过高;其二,尽管家庭生活条件不错,但毕竟开学后要有一笔不小的学费支出,所以,价格也不亦过高。最后,小杨终于买到一款配置较高、价格适中的笔记本电脑。 (2)对小杨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作出评价。( 10分) 答案: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水平。不同品牌、不同地区间价格之所以存在

41、差异,与供求状况有关。( 5分) 价值决定价格。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笔记本电脑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不断下降,这是价格普遍降低的根源;各品牌电脑成本存在差异,这也是不同品牌间存在价格差异的重要原因。( 5分) (2) 从消费心理看,小杨笔记本电脑的消费属于求实心理为主导的消费。在购买笔记本电脑时,小杨充分考虑了质量、价格等因素,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值得提倡。( 5分) 从消费原则看,小杨坚持了适度消费和理性消费。小杨在购买笔记本电脑时,充分考虑了家庭收入状况,进行了理性分析。小杨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5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小杨对笔记本电脑的消费的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2、能力。第一问: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价值决定价格,二是供求影响价格。对于笔记本价格的变动从这两方面分析即可。第二问注意审题。主体是个人。小杨的消费心理是求实心理为主导的消费。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值得提倡。小杨坚持了适度消费和理性消费。小杨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考点:影响价格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点评:做主观题:第一 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依据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和答题方向,可以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或者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步,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依据设问限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地材料信息。第三步,依据材料信息与设问限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43、。 判断题 判断对错(对的填 A,错的填 B,每题 2分,共计 10分。) 【小题 1】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也决定生产。凡是消费都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 【小题 2】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都必须把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公司的财务都向社会公开。( ) 【小题 3】人们的收入差距对总 体消费水平没有影响。( ) 【小题 4】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 【小题 5】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可以方便持卡人( )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B 【小题 4】 B 【小题 5】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

44、生产具有反作用。合理的消费才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小题 2】股份有限公司把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公司的财务都向社会公开。有限责任公司不必把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公司的财务不必向社会公开。 【小题 3】人们的收入差距对总体消费水平有影响 。收入差距小,人们的总体消费水平高。 【小题 4】通货膨胀必然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意味着物价下跌,但物价下跌不一定就是通货紧缩。 【小题 5】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可以方便持卡人。这是信用卡的优点。 考点: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人们的收入差距对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物价的影响。信用卡的优点。 点评:本题是学生运用教材基础知识解答问题,只需回忆书本知识,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再现。比较简单,但这些知识是课本的易错点和易 混点,对学生做题至关重要。熟记课本知识很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